CN109098273A - 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98273A
CN109098273A CN201811136006.6A CN201811136006A CN109098273A CN 109098273 A CN109098273 A CN 109098273A CN 201811136006 A CN201811136006 A CN 201811136006A CN 109098273 A CN109098273 A CN 109098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body
large space
line
energy conserving
green eco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360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瑜
杨丽
王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1360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982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98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982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2Structures covering a large free area, whether open-sided or not, e.g. hangars, ha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建筑群,用于提供居住者的居住和使用。多个绞支座,每个绞支座的一端安装在地基上。配重体,一端的底部安装在绞支座的另一端上。多根主拉索,用于连接配重体。多根稳定索,每根稳定索的一端安装在配重体的另一端的底部。多个锚锭,埋置在地基上。电控变色玻璃面板,用于控制透过电控变色玻璃面板的阳光的量。绿色植被,用于调节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内部的空气。雨水收集设备,用于收集雨水并将雨水回收至收集容器或水域中。空气交换设备,用于进行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的空气交换。

Description

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室效应,具体涉及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属于建筑节能领域。
背景技术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温室气体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
建筑能耗包括广义建筑能耗和狭义建筑能耗。广义建筑能耗是指建筑材料制造、建筑施工、建筑使用的能耗。狭义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的运行所需的能耗,即人们的日常用能(例如采暖、空调、照明、炊事、洗衣等的能耗)。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消费的重点从广义建筑能耗转向狭义建筑能耗,保障室内空气品质和环境温度所需的能耗迅速上升。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温室气体的大量释放,导致温室效应正在不断加剧。另一方面,自然生态破坏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各种污染物排放至自然环境中,人类的生存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空气质量尤为堪忧,其中由建筑能耗所造成的影响比重较大,尤其是取暖能耗和制冷能耗。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设置在预设的地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建筑群,用于提供居住者的居住和使用,设置在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内部。多个绞支座,每个绞支座的一端安装在地基上,包含多对成对的第一绞支座和第二绞支座。配重体,一端的底部安装在绞支座的另一端上,从而通绞支座与地基相连接,包含成对安装的第一配重体和第二配重体。多根主拉索,每根主拉索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配重体的一端的上部,另一端连接至第二配重体的一端的上部。多根稳定索,每根稳定索的一端安装在配重体的另一端的底部。多个锚锭,每个锚锭与稳定索相对应的埋置在地基上,稳定索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锚锭。电控变色玻璃面板,安装在主拉索的下方,用于使阳光能够透过电控变色玻璃面板并照射电控变色玻璃面板的下方空间,同时能够通过电路控制透过电控变色玻璃面板的阳光的量。绿色植被,用于产生氧气,从而调节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内部的空气。雨水收集设备,用于收集雨水并将雨水回收至收集容器或水域中。空气交换设备,用于进行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内部和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外部的空气的交换。其中,第一配重体与第二配重体相向的一端的底部安装在第一绞支座上,从而使得第一配重体能够绕着第一绞支座旋转并产生第一倾覆力矩,第二配重体与第一配重体相向的一端的底部安装在第二绞支座上,从而使得第二配重体能够绕着第二绞支座旋转并产生与第一倾覆力矩方向相反的第二倾覆力矩。主拉索用于连接第一配重体和第二配重体并且形成拉力,从而使得第一倾覆力矩和第二倾覆力矩能够平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主拉索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每根主拉索互相平行并且沿着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间隔均匀地安装。配重体呈分段式,由多个配重体单元组成,配重体单元包含成对安装的第一配重体单元和第二配重体单元,每个配重体单元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设置。主拉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配重体沿第二方向的长度以及配重体的高度形成了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结构空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电控变色玻璃面板镶嵌在通过连接杆件连接至主拉索的龙骨骨架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连接杆件采用空间斜向拉结的方式连接至主拉索。
发明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由于包括内部建筑群,因此能够用于提供居住者的居住和使用。由于多个一端安装在地基上的绞支座,该绞支座包含多对成对安装的第一绞支座和第二绞支座。一端的底部安装在绞支座的另一端上的配重体,该配重体包含成对安装的第一配重体和第二配重体,通过绞支座与地基相连接。由于第一配重体与第二配重体相向的一端的底部安装在第一绞支座上,因此第一配重体能够绕着第一绞支座旋转并产生第一倾覆力矩,由于第二配重体与第一配重体相向的一端的底部安装在第二绞支座上,因此第二配重体能够绕着第二绞支座旋转并产生与第一倾覆力矩方向相反的第二倾覆力矩。由于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还包括多根用于连接第一配重体和第二配重体的主拉索,每根主拉索的一端连接至第一配重体的上部,另一端连接至第二配重体的上部并形成拉力,因此第一倾覆力矩和第二倾覆力矩能够平衡。由于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还包括多根一端安装在配重体的另一端的底部的稳定索以及多个与稳定索相对应的埋置在地基上的锚锭,并且稳定索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锚锭,因此锚锭与稳定索能够互相配合,从而起到稳定配重体的作用。由于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还包括电控玻璃变色面板,因此阳光能够通过电控变色玻璃面板并照射电控变色玻璃面板的下方空间,由于电控变色玻璃面板通电,因此能够通过电路控制透过电控变色玻璃面板的阳光的量。由于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还包括绿色植被,因此能够通过绿色植被产生的氧气调节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内部的空气。由于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还包括雨水收集设备,因此能够收集并将所述雨水回收至收集容器或水域中。由于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还包括空气交换设备,因此能够对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内部和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外部的空气进行交换,从而改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内部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绞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拉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控变色玻璃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控变色玻璃面板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交换设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00-内部建筑群;110-配重体;120-绞支座;130-主拉索;140-稳定索;150-锚锭;160-电控变色玻璃版;170-绿色植被;180-雨水收集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作具体阐述。
下述实施例中,“建筑节能系统”均指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地基能够满足支撑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所需的应力要求。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建筑节能系统500设置在预设的地基上,形成了一个近似封闭的大空间,包括内部建筑群100、绞支座110、配重体120、主拉索130、稳定索140、锚锭150、电控变色玻璃面板160、绿色植被170以及雨水收集设备180。
内部建筑群100用于提供居住者的居住和使用,设置在建筑节能系统的内部。
绞支座110的数量为72个,每个绞支座110的一端安装在地基上,包含36对成对的第一绞支座和第二绞支座。
配重体120的一端的底部安装在绞支座100的另一端上,从而通绞支座110与地基相连接。配重体120采用分段式设计,包含18个配重体单元。该配重体单元沿着沿着与主拉索130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并排设置,包含9对成对安装的第一配重体单元和第二配重体单元。第一配重体单元与第二配重体单元相向的一端的底部安装在第一绞支座上,从而使得第一配重体单元能够绕着第一绞支座旋转并产生第一倾覆力矩,第二配重体单元与第一配重体单元相向的一端的底部安装在第二绞支座上,从而使得第二配重体单元能够绕着第二绞支座旋转并产生与第一倾覆力矩方向相反的第二倾覆力矩。
主拉索130的数量为36根,每根主拉索130的一端连接至第一配重体单元的一端的上部,另一端连接至第二配重体单元的一端的上部,互相平行并且沿着与主拉索130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均匀地安装。每根主拉索130通过连接第一配重体单元和第二配重体单元形成拉力,使得第一倾覆力矩和第二倾覆力矩能够平衡。
稳定索140的数量为36根,18根稳定索140的一端安装在第一配重体单元与第二配重体单元相背的一端的底部,18根稳定索140的一端安装在第二配重体单元与第一配重体单元相背的一端的底部。
锚锭150的数量为36个,每个锚锭150与稳定索140相对应的埋置在地基上,稳定索14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锚锭150。锚锭150与稳定索140能够互相配合,从而起到稳定配重体120的作用,锚锭150的尺寸根据稳定索140的拉力确定。
电控变色玻璃面板160用于使阳光能够通过电控变色玻璃面板160并照射电控变色玻璃面板160的下方空间,镶嵌在主拉索140的下方的龙骨骨架中,该龙骨骨架通过连接杆件采用空间斜向拉结的方式连接至主拉索140。电控变色玻璃面板160的内部通电,能够通过电路控制调节电控变色玻璃面板160的通光量的大小,用于调节建筑节能系统500的内部的明暗。在冬季将通光量调节至最大,用于使得建筑节能系统500的内部能够照射到更多的阳光,在夏季减小通光量,用于为建筑节能系统500的内部遮阳。
绿色植被170,用于产生氧气,从而调节建筑节能系统500的内部的空气。
雨水收集设备180,用于收集建筑节能系统500的顶部所汇集的雨水并将雨水回收至收集容器或水域中。
空气交换设备,由智能电路控制,通过电力主动对建筑节能系统500的内部和建筑节能系统500的外部进行空气交换,同时在建筑节能系统500的顶部设置有气窗,从而更好的进行空气交换。
实施例作用与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由于包括内部建筑群,因此能够用于提供居住者的居住和使用。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包括72个一端安装在地基上的绞支座,该绞支座包含36对成对安装的第一绞支座和第二绞支座。一端的底部安装在绞支座的另一端上的配重体,该配重体包含成对安装的第一配重体单元和第二配重体单元,通过绞支座与地基相连接。由于第一配重体与第二配重体相向的一端的底部安装在第一绞支座上,因此第一配重体能够绕着第一绞支座旋转并产生第一倾覆力矩。由于第二配重体与第一配重体相向的一端的底部安装在第二绞支座上,因此第二配重体能够绕着第二绞支座旋转并产生与第一倾覆力矩方向相反的第二倾覆力矩。由于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包括36根用于连接第一配重体和第二配重体的主拉索,每根主拉索的一端连接至第一配重体的上部,另一端连接至第二配重体的上部并形成拉力,因此第一倾覆力矩和第二倾覆力矩能够平衡。由于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包括36根一端安装在配重体的另一端的底部的稳定索以及36个与稳定索相对应的埋置在地基上的锚锭,并且稳定索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锚锭,因此锚锭与稳定索能够互相配合,从而起到稳定配重体的作用。由于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包括电控玻璃变色面板,因此阳光能够通过电控变色玻璃面板并照射电控变色玻璃面板的下方空间,由于电控变色玻璃面板的内部通电,因此能够通过电路控制调节电控变色玻璃面板的通光量的大小,用于调节建筑节能系统内部的明暗,并且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蓄热,通过调节电控变色玻璃面板,使阳光大量的通过,在该过程中,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利用温室效应提高整个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内部的温度,从而节约了建筑能耗。由于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包括绿色植被,因此能够通过绿色植被产生的氧气调节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内部的空气。由于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设备,因此能够收集并将所述雨水回收至收集容器或水域中。由于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包括空气交换设备,因此能够对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内部和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外部的空气进行交换,从而改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内部的空气质量。由于在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顶部设置有气窗,因此能够更好的进行空气交换。
由于每根主拉索互相平行并且沿着与主拉索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间隔均匀地安装,因此使得配重体之间受力更加均匀,进而使得配重体更加稳定。配重体采用分段式设计,由18个配重体单元组成,配重体单元包含9对成对安装的第一配重体单元和第二配重体单元,由于每个配重体单元沿着与主拉索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并排设置,因此主拉索沿着延伸方向的长度、配重体沿着与主拉索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长度以及配重体的高度形成了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结构空间,该结构空间为一个近似封闭的大空间。
由于电控变色玻璃面板镶嵌在通过连接杆件连接至主拉索的龙骨骨架中,连接杆件采用空间斜向拉结的方式连接至主拉索,因此能够增加电控变色玻璃面板的稳定性以及抗风载荷。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还可以包括结构安全监测系统、空气状态监测系统、水质量监测系统、噪音检测系统以及总监控调节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对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内部的各项生态指标进行更好的监控,从而进行更精准的调节。

Claims (4)

1.一种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设置在预设的地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部建筑群,用于提供居住者的居住和使用,设置在所述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内部;
多个绞支座,每个所述绞支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地基上,包含多对成对安装的第一绞支座和第二绞支座;
配重体,一端的底部安装在所述绞支座的另一端上,从而通过所述绞支座与所述地基相连接,包含成对安装的第一配重体和第二配重体;
多根主拉索,每根所述主拉索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配重体的一端的上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配重体的一端的上部;
多根稳定索,每根所述稳定索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配重体的另一端的底部;
多个锚锭,每个所述锚锭与所述稳定索相对应的埋置在所述地基上,所述稳定索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锚锭;
电控变色玻璃面板,安装在所述主拉索的下方,用于使阳光能够透过所述电控变色玻璃面板并照射所述电控变色玻璃面板的下方空间,同时能够通过电路控制透过所述电控变色玻璃面板的阳光的量;
绿色植被,用于产生氧气,从而调节所述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内部的空气;
雨水收集设备,用于收集雨水并将所述雨水回收至收集容器或水域中;
空气交换设备,用于对所述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内部和所述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外部进行空气交换。
其中,所述第一配重体与所述第二配重体相向的一端的底部安装在所述第一绞支座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配重体能够绕着所述第一绞支座旋转并产生第一倾覆力矩,所述第二配重体与所述第一配重体相向的一端的底部安装在所述第二绞支座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二配重体能够绕着所述第二绞支座旋转并产生与所述第一倾覆力矩方向相反的第二倾覆力矩,
所述拉索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配重体和所述第二配重体并且形成拉力,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倾覆力矩和所述第二倾覆力矩能够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主拉索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
每根所述主拉索互相平行并且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间隔均匀地安装,
所述配重体呈分段式,由多个配重体单元组成,
所述配重体单元包含多对成对安装的第一配重体单元和第二配重体单元,
每个所述配重体单元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设置,
所述主拉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所述配重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以及所述配重体的高度形成了所述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的结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电控变色玻璃面板镶嵌在通过连接杆件连接至所述主拉索的龙骨骨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连接杆件采用空间斜向拉结的方式连接至所述主拉索。
CN201811136006.6A 2018-09-28 2018-09-28 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 Pending CN1090982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36006.6A CN109098273A (zh) 2018-09-28 2018-09-28 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36006.6A CN109098273A (zh) 2018-09-28 2018-09-28 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98273A true CN109098273A (zh) 2018-12-28

Family

ID=64867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36006.6A Pending CN109098273A (zh) 2018-09-28 2018-09-28 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98273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67424A1 (en) * 1974-04-10 1975-11-07 Trilhe Henri External support structure for tent like building - has external masts and inner and outer upper guy systems
JPH01165842A (ja) * 1987-11-24 1989-06-29 Jr Adam T Schildge スタジアムの屋根の建造方法と屋根構造体
JPH01295942A (ja) * 1988-05-20 1989-11-29 Shimizu Corp 放射形張弦梁構造の張力導入方法
CN101029504A (zh) * 2006-03-01 2007-09-05 孙善骏 索支钢结构
CN101250916A (zh) * 2008-03-19 2008-08-27 董兰田 大跨度无支柱悬索穹隆吊顶技术与应用
US20080307718A1 (en) * 2007-06-13 2008-12-18 Murray Ellen Domed steel roof frame
CN102922823A (zh) * 2012-10-23 2013-02-13 朱杨 一种电控变色遮阳玻璃
CN203808266U (zh) * 2014-03-27 2014-09-03 河南北方园林绿化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生态节能阳光房
CN205259368U (zh) * 2015-12-30 2016-05-25 中节能(常州)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生态节能系统
CN106149867A (zh) * 2016-08-29 2016-11-23 北京启明兴华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型住宅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67424A1 (en) * 1974-04-10 1975-11-07 Trilhe Henri External support structure for tent like building - has external masts and inner and outer upper guy systems
JPH01165842A (ja) * 1987-11-24 1989-06-29 Jr Adam T Schildge スタジアムの屋根の建造方法と屋根構造体
JPH01295942A (ja) * 1988-05-20 1989-11-29 Shimizu Corp 放射形張弦梁構造の張力導入方法
CN101029504A (zh) * 2006-03-01 2007-09-05 孙善骏 索支钢结构
US20080307718A1 (en) * 2007-06-13 2008-12-18 Murray Ellen Domed steel roof frame
CN101250916A (zh) * 2008-03-19 2008-08-27 董兰田 大跨度无支柱悬索穹隆吊顶技术与应用
CN102922823A (zh) * 2012-10-23 2013-02-13 朱杨 一种电控变色遮阳玻璃
CN203808266U (zh) * 2014-03-27 2014-09-03 河南北方园林绿化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生态节能阳光房
CN205259368U (zh) * 2015-12-30 2016-05-25 中节能(常州)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生态节能系统
CN106149867A (zh) * 2016-08-29 2016-11-23 北京启明兴华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型住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08266U (zh) 一种绿色生态节能阳光房
CN103061439B (zh) 滑轮式植物双层玻璃幕墙
CN206737277U (zh) 一种绿色建筑光能屋面结构
CN109098273A (zh) 基于温室效应的大空间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系统
CN207486947U (zh) 一种建筑供暖结构
CN202435309U (zh) 利用平流层物理条件进行太阳能发电的装置
CN204282845U (zh) 寒冷地区建筑用保温棚结构
CN214225469U (zh) 一种卷帘式菲涅尔透镜阵列及导光聚能系统
CN206863562U (zh) 具有通风功能的建筑水平外遮阳板自动控制装置
CN201460677U (zh) 一种遮阳装置
CN201145437Y (zh) 幕帘式太阳能热水器节水型两用控温装置
CN106212081B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外遮阳绿化种植生态系统
CN201830181U (zh) 悬浮式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01275437A (zh) 一种蒙古包
CN207194530U (zh) 一种采光带钢结构厂房
CN107143031A (zh) 一种超低能耗的绿色建筑
CN202059807U (zh) 一种具有增光提温功能的日光温室
CN112859214A (zh) 一种卷帘式菲涅尔透镜阵列及导光聚能系统
CN209386585U (zh) 一种利用镜面自动追踪、定向反射日照的采光采暖装置
CN204199558U (zh) 节能环保型房屋模型
CN106195912A (zh) 一种光伏储能于一体的光导照明系统
CN201722854U (zh) 多功能屋顶
CN206090982U (zh) 一种节能型全玻璃幕墙
CN206283976U (zh) 一种节能低碳苗木温室
CN104695727A (zh) 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