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94755A - 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94755A
CN109094755A CN201810921192.8A CN201810921192A CN109094755A CN 109094755 A CN109094755 A CN 109094755A CN 201810921192 A CN201810921192 A CN 201810921192A CN 109094755 A CN109094755 A CN 109094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ebuoy
small
block
support frame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211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94755B (zh
Inventor
肖章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yan Gaoqiao Jinli plastics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肖章萍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肖章萍 filed Critical 肖章萍
Priority to CN2018109211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947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94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94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94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94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22Devices for holding or launching life-buoys, inflatable life-rafts, or other floatable life-saving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圈,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存放救生圈,能够提高救援速度的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包括有底座、支撑架、挡架、大滑轨、大滑块、移动板等;底座上侧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中部开有腔体,腔体内左壁连接有挡架,挡架中部开有圆孔,底座上侧右部连接有大滑轨,大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大滑块。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绳,救生员再解下连接绳后可以利用连接绳把救生圈本体快速地抛给游客,对游客实行营救,从而提高了救援速度。设置放置架和挡板,工作人员可以把救生圈本体放置在放置架上,挡板能够卡住救生圈本体,从而便于存放并固定住救生圈本体,防止对救生圈本体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圈,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
背景技术
园林内部较多水域,会有部分游客不小心落水,为了能够在游客落水时及时地实行营救,需要在园林水岸处放置救生圈。现在一般是将救生圈放在保安亭内,需要使用时再取用。由于救生圈较轻,在营救落水的游客时,需要救生员游到游客身边,再把救生圈套在游客身上,这样耗费的时间较长,在游客离水岸较远时不太可行;由于救生圈里面充满了空气,所以要妥善存放,在保安亭内存放容易使救生圈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不便存放救生圈,救援速度较慢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存放救生圈,能够提高救援速度的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
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包括有底座、支撑架、挡架、大滑轨、大滑块、移动板、轴承座、转柄、手柄、绕线杆、放置架、长型壳体、第一弹簧、挡板、救生圈本体、固定座和连接绳,底座上侧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中部开有腔体,腔体内左壁连接有挡架,挡架中部开有圆孔,底座上侧右部连接有大滑轨,大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大滑块,大滑块上侧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中部嵌入式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连接有转柄,转柄右端连接有手柄,转柄左端连接有绕线杆,绕线杆左部位于圆孔内,支撑架顶部连接有放置架,放置架内侧上下两部均嵌入式连接有长型壳体,长型壳体内侧均匀连接有多根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内侧之间连接有挡板,放置架中部挂有救生圈本体,救生圈本体前侧下部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绕在绕线杆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卡杆、小壳体、弹片、卡块和移动杆,支撑架右部上下两侧均开有凹槽,移动板左侧上下两部均连接有卡杆,上下两侧的卡杆左部分别位于上下两个凹槽内,支撑架右侧上下两部均嵌入式安装有小壳体,小壳体位于凹槽内侧,小壳体右壁均开有小通孔,上方的小壳体内底部与下方的小壳体内顶部均连接有弹片,弹片上均连接有卡块,卡块与卡杆配合,卡块右侧均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穿过小通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小滑轨、小滑块、拉柄和软垫,腔体内右壁连接有两个小滑轨,小滑轨上均滑动式连接有小滑块,小滑块与移动杆上侧之间均连接有拉柄,拉柄中部连接有软垫。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移动块、档杆、硬质弹性绳、橡胶套和挂杆,放置架前侧中部对称式开有滑槽,滑槽内均滑动式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前侧均连接有档杆,两个档杆之间连接有硬质弹性绳,硬质弹性绳中部连接有橡胶套,放置架前侧中部连接有挂杆,挂杆位于硬质弹性绳下方。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挂钩、第二弹簧和挂环,绕线杆前侧右部连接有挂钩,连接绳右端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下端连接有挂环,挂环挂在挂钩上。
园林内部的工作人员使用该救生圈营救不小心落水的游客时,先用手握住手柄,通过手柄向右拉动转柄和绕线杆,移动板随之向右移动,从而使绕线杆离开连接绳,这样就能快速地解开缠绕的连接绳,从而方便工作人员从放置架上快速取下救生圈本体,并抛给救生员,救生员再利用连接绳把救生圈本体抛给游客,从而对游客实行营救。使用完成后再把救生圈本体挂在放置架上,挡板能够卡住救生圈本体,设置第一弹簧便于工作人员取下救生圈本体。放好救生圈本体后,向左移动转柄和绕线杆,再把连接绳绕在绕线杆上即可。挡架能够限定连接绳的绕线范围,使连接绳不易掉落。
设置卡杆和卡块,卡杆和卡块相互配合能够固定住移动板,防止移动板左右移动而使绕线杆离开连接绳。工作人员向右拉动手柄使移动板向右移动时,用手压住两个卡块,弹片被压缩,这样就能方便地拉动移动板;当工作人员无需向右拉动手柄时,停止向下压住两个卡块,弹片随即复位,并带动卡块复位,卡块能够卡住卡杆,从而防止移动板左右移动。
工作人员需要拉动移动板时,可以向内侧拉动两个拉柄,从而可以使两个卡块向内侧运动,弹片被压缩,这样就无需工作人员用手压住两个卡块,使操作更加简单。
左右两侧的档杆能够挡住救生圈本体,防止其掉落。需要取下救生圈本体时,再拉动硬质弹性绳,使两个档杆相互靠近,取下救生圈本体后再松开手,在硬质弹性绳弹力的作用下,两个档杆移动复位。
工作人员可以把挂环挂在挂钩上,挂环通过第二弹簧与连接绳的右端连接,从而可以固定住连接绳的一端,方便工作人员使用完救生圈本体后进行绕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绳,救生员再解下连接绳后可以利用连接绳把救生圈本体快速地抛给游客,对游客实行营救,从而提高了救援速度。设置放置架和挡板,工作人员可以把救生圈本体放置在放置架上,挡板能够卡住救生圈本体,从而便于存放并固定住救生圈本体,防止对救生圈本体造成损坏。设置挂环与挂钩,可以固定住连接绳的一端,方便工作人员使用完救生圈本体后进行绕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放置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挡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底座,2支撑架,3腔体,4挡架,5圆孔,6大滑轨,7大滑块,8移动板,9轴承座,10转柄,11手柄,12绕线杆,13放置架,14长型壳体,15第一弹簧,16挡板,17救生圈本体,18固定座,19连接绳,20凹槽,21卡杆,22小壳体,23小通孔,24弹片,25卡块,26移动杆,27小滑轨,28小滑块,29拉柄,30软垫,31滑槽,32移动块,33档杆,34硬质弹性绳,35橡胶套,36挂杆,37挂钩,38第二弹簧,39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指出,在不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能够按意义转用到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明书中所选择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向等等也参考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按意义转用到新的位置上。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架2、挡架4、大滑轨6、大滑块7、移动板8、轴承座9、转柄10、手柄11、绕线杆12、放置架13、长型壳体14、第一弹簧15、挡板16、救生圈本体17、固定座18和连接绳19,底座1上侧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中部开有腔体3,腔体3内左壁连接有挡架4,挡架4中部开有圆孔5,底座1上侧右部连接有大滑轨6,大滑轨6上滑动式连接有大滑块7,大滑块7上侧连接有移动板8,移动板8中部嵌入式连接有轴承座9,轴承座9上连接有转柄10,转柄10右端连接有手柄11,转柄10左端连接有绕线杆12,绕线杆12左部位于圆孔5内,支撑架2顶部连接有放置架13,放置架13内侧上下两部均嵌入式连接有长型壳体14,长型壳体14内侧均匀连接有多根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内侧之间连接有挡板16,放置架13中部挂有救生圈本体17,救生圈本体17前侧下部连接有固定座18,固定座18上连接有连接绳19,连接绳19绕在绕线杆12上。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架2、挡架4、大滑轨6、大滑块7、移动板8、轴承座9、转柄10、手柄11、绕线杆12、放置架13、长型壳体14、第一弹簧15、挡板16、救生圈本体17、固定座18和连接绳19,底座1上侧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中部开有腔体3,腔体3内左壁连接有挡架4,挡架4中部开有圆孔5,底座1上侧右部连接有大滑轨6,大滑轨6上滑动式连接有大滑块7,大滑块7上侧连接有移动板8,移动板8中部嵌入式连接有轴承座9,轴承座9上连接有转柄10,转柄10右端连接有手柄11,转柄10左端连接有绕线杆12,绕线杆12左部位于圆孔5内,支撑架2顶部连接有放置架13,放置架13内侧上下两部均嵌入式连接有长型壳体14,长型壳体14内侧均匀连接有多根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内侧之间连接有挡板16,放置架13中部挂有救生圈本体17,救生圈本体17前侧下部连接有固定座18,固定座18上连接有连接绳19,连接绳19绕在绕线杆12上。
还包括有卡杆21、小壳体22、弹片24、卡块25和移动杆26,支撑架2右部上下两侧均开有凹槽20,移动板8左侧上下两部均连接有卡杆21,上下两侧的卡杆21左部分别位于上下两个凹槽20内,支撑架2右侧上下两部均嵌入式安装有小壳体22,小壳体22位于凹槽20内侧,小壳体22右壁均开有小通孔23,上方的小壳体22内底部与下方的小壳体22内顶部均连接有弹片24,弹片24上均连接有卡块25,卡块25与卡杆21配合,卡块25右侧均连接有移动杆26,移动杆26穿过小通孔23。
实施例3
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架2、挡架4、大滑轨6、大滑块7、移动板8、轴承座9、转柄10、手柄11、绕线杆12、放置架13、长型壳体14、第一弹簧15、挡板16、救生圈本体17、固定座18和连接绳19,底座1上侧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中部开有腔体3,腔体3内左壁连接有挡架4,挡架4中部开有圆孔5,底座1上侧右部连接有大滑轨6,大滑轨6上滑动式连接有大滑块7,大滑块7上侧连接有移动板8,移动板8中部嵌入式连接有轴承座9,轴承座9上连接有转柄10,转柄10右端连接有手柄11,转柄10左端连接有绕线杆12,绕线杆12左部位于圆孔5内,支撑架2顶部连接有放置架13,放置架13内侧上下两部均嵌入式连接有长型壳体14,长型壳体14内侧均匀连接有多根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内侧之间连接有挡板16,放置架13中部挂有救生圈本体17,救生圈本体17前侧下部连接有固定座18,固定座18上连接有连接绳19,连接绳19绕在绕线杆12上。
还包括有卡杆21、小壳体22、弹片24、卡块25和移动杆26,支撑架2右部上下两侧均开有凹槽20,移动板8左侧上下两部均连接有卡杆21,上下两侧的卡杆21左部分别位于上下两个凹槽20内,支撑架2右侧上下两部均嵌入式安装有小壳体22,小壳体22位于凹槽20内侧,小壳体22右壁均开有小通孔23,上方的小壳体22内底部与下方的小壳体22内顶部均连接有弹片24,弹片24上均连接有卡块25,卡块25与卡杆21配合,卡块25右侧均连接有移动杆26,移动杆26穿过小通孔23。
还包括有小滑轨27、小滑块28、拉柄29和软垫30,腔体3内右壁连接有两个小滑轨27,小滑轨27上均滑动式连接有小滑块28,小滑块28与移动杆26上侧之间均连接有拉柄29,拉柄29中部连接有软垫30。
实施例4
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架2、挡架4、大滑轨6、大滑块7、移动板8、轴承座9、转柄10、手柄11、绕线杆12、放置架13、长型壳体14、第一弹簧15、挡板16、救生圈本体17、固定座18和连接绳19,底座1上侧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中部开有腔体3,腔体3内左壁连接有挡架4,挡架4中部开有圆孔5,底座1上侧右部连接有大滑轨6,大滑轨6上滑动式连接有大滑块7,大滑块7上侧连接有移动板8,移动板8中部嵌入式连接有轴承座9,轴承座9上连接有转柄10,转柄10右端连接有手柄11,转柄10左端连接有绕线杆12,绕线杆12左部位于圆孔5内,支撑架2顶部连接有放置架13,放置架13内侧上下两部均嵌入式连接有长型壳体14,长型壳体14内侧均匀连接有多根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内侧之间连接有挡板16,放置架13中部挂有救生圈本体17,救生圈本体17前侧下部连接有固定座18,固定座18上连接有连接绳19,连接绳19绕在绕线杆12上。
还包括有卡杆21、小壳体22、弹片24、卡块25和移动杆26,支撑架2右部上下两侧均开有凹槽20,移动板8左侧上下两部均连接有卡杆21,上下两侧的卡杆21左部分别位于上下两个凹槽20内,支撑架2右侧上下两部均嵌入式安装有小壳体22,小壳体22位于凹槽20内侧,小壳体22右壁均开有小通孔23,上方的小壳体22内底部与下方的小壳体22内顶部均连接有弹片24,弹片24上均连接有卡块25,卡块25与卡杆21配合,卡块25右侧均连接有移动杆26,移动杆26穿过小通孔23。
还包括有小滑轨27、小滑块28、拉柄29和软垫30,腔体3内右壁连接有两个小滑轨27,小滑轨27上均滑动式连接有小滑块28,小滑块28与移动杆26上侧之间均连接有拉柄29,拉柄29中部连接有软垫30。
还包括有移动块32、档杆33、硬质弹性绳34、橡胶套35和挂杆36,放置架13前侧中部对称式开有滑槽31,滑槽31内均滑动式连接有移动块32,移动块32前侧均连接有档杆33,两个档杆33之间连接有硬质弹性绳34,硬质弹性绳34中部连接有橡胶套35,放置架13前侧中部连接有挂杆36,挂杆36位于硬质弹性绳34下方。
实施例5
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架2、挡架4、大滑轨6、大滑块7、移动板8、轴承座9、转柄10、手柄11、绕线杆12、放置架13、长型壳体14、第一弹簧15、挡板16、救生圈本体17、固定座18和连接绳19,底座1上侧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中部开有腔体3,腔体3内左壁连接有挡架4,挡架4中部开有圆孔5,底座1上侧右部连接有大滑轨6,大滑轨6上滑动式连接有大滑块7,大滑块7上侧连接有移动板8,移动板8中部嵌入式连接有轴承座9,轴承座9上连接有转柄10,转柄10右端连接有手柄11,转柄10左端连接有绕线杆12,绕线杆12左部位于圆孔5内,支撑架2顶部连接有放置架13,放置架13内侧上下两部均嵌入式连接有长型壳体14,长型壳体14内侧均匀连接有多根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内侧之间连接有挡板16,放置架13中部挂有救生圈本体17,救生圈本体17前侧下部连接有固定座18,固定座18上连接有连接绳19,连接绳19绕在绕线杆12上。
还包括有卡杆21、小壳体22、弹片24、卡块25和移动杆26,支撑架2右部上下两侧均开有凹槽20,移动板8左侧上下两部均连接有卡杆21,上下两侧的卡杆21左部分别位于上下两个凹槽20内,支撑架2右侧上下两部均嵌入式安装有小壳体22,小壳体22位于凹槽20内侧,小壳体22右壁均开有小通孔23,上方的小壳体22内底部与下方的小壳体22内顶部均连接有弹片24,弹片24上均连接有卡块25,卡块25与卡杆21配合,卡块25右侧均连接有移动杆26,移动杆26穿过小通孔23。
还包括有小滑轨27、小滑块28、拉柄29和软垫30,腔体3内右壁连接有两个小滑轨27,小滑轨27上均滑动式连接有小滑块28,小滑块28与移动杆26上侧之间均连接有拉柄29,拉柄29中部连接有软垫30。
还包括有移动块32、档杆33、硬质弹性绳34、橡胶套35和挂杆36,放置架13前侧中部对称式开有滑槽31,滑槽31内均滑动式连接有移动块32,移动块32前侧均连接有档杆33,两个档杆33之间连接有硬质弹性绳34,硬质弹性绳34中部连接有橡胶套35,放置架13前侧中部连接有挂杆36,挂杆36位于硬质弹性绳34下方。
还包括有挂钩37、第二弹簧38和挂环39,绕线杆12前侧右部连接有挂钩37,连接绳19右端连接有第二弹簧38,第二弹簧38的下端连接有挂环39,挂环39挂在挂钩37上。
园林内部的工作人员使用该救生圈营救不小心落水的游客时,先用手握住手柄11,通过手柄11向右拉动转柄10和绕线杆12,移动板8随之向右移动,从而使绕线杆12离开连接绳19,这样就能快速地解开缠绕的连接绳19,从而方便工作人员从放置架13上快速取下救生圈本体17,并抛给救生员,救生员再利用连接绳19把救生圈本体17抛给游客,从而对游客实行营救。使用完成后再把救生圈本体17挂在放置架13上,挡板16能够卡住救生圈本体17,设置第一弹簧15便于工作人员取下救生圈本体17。放好救生圈本体17后,向左移动转柄10和绕线杆12,再把连接绳19绕在绕线杆12上即可。挡架4能够限定连接绳19的绕线范围,使连接绳19不易掉落。
设置卡杆21和卡块25,卡杆21和卡块25相互配合能够固定住移动板8,防止移动板8左右移动而使绕线杆12离开连接绳19。工作人员向右拉动手柄11使移动板8向右移动时,用手压住两个卡块25,弹片24被压缩,这样就能方便地拉动移动板8;当工作人员无需向右拉动手柄11时,停止向下压住两个卡块25,弹片24随即复位,并带动卡块25复位,卡块25能够卡住卡杆21,从而防止移动板8左右移动。
工作人员需要拉动移动板8时,可以向内侧拉动两个拉柄29,从而可以使两个卡块25向内侧运动,弹片24被压缩,这样就无需工作人员用手压住两个卡块25,使操作更加简单。
左右两侧的档杆33能够挡住救生圈本体17,防止其掉落。需要取下救生圈本体17时,再拉动硬质弹性绳34,使两个档杆33相互靠近,取下救生圈本体17后再松开手,在硬质弹性绳34弹力的作用下,两个档杆33移动复位。
工作人员可以把挂环39挂在挂钩37上,挂环39通过第二弹簧38与连接绳19的右端连接,从而可以固定住连接绳19的一端,方便工作人员使用完救生圈本体17后进行绕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子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作详细阐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已有技术。

Claims (5)

1.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支撑架、挡架、大滑轨、大滑块、移动板、轴承座、转柄、手柄、绕线杆、放置架、长型壳体、第一弹簧、挡板、救生圈本体、固定座和连接绳,底座上侧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中部开有腔体,腔体内左壁连接有挡架,挡架中部开有圆孔,底座上侧右部连接有大滑轨,大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大滑块,大滑块上侧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中部嵌入式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连接有转柄,转柄右端连接有手柄,转柄左端连接有绕线杆,绕线杆左部位于圆孔内,支撑架顶部连接有放置架,放置架内侧上下两部均嵌入式连接有长型壳体,长型壳体内侧均匀连接有多根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内侧之间连接有挡板,放置架中部挂有救生圈本体,救生圈本体前侧下部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绕在绕线杆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卡杆、小壳体、弹片、卡块和移动杆,支撑架右部上下两侧均开有凹槽,移动板左侧上下两部均连接有卡杆,上下两侧的卡杆左部分别位于上下两个凹槽内,支撑架右侧上下两部均嵌入式安装有小壳体,小壳体位于凹槽内侧,小壳体右壁均开有小通孔,上方的小壳体内底部与下方的小壳体内顶部均连接有弹片,弹片上均连接有卡块,卡块与卡杆配合,卡块右侧均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穿过小通孔。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小滑轨、小滑块、拉柄和软垫,腔体内右壁连接有两个小滑轨,小滑轨上均滑动式连接有小滑块,小滑块与移动杆上侧之间均连接有拉柄,拉柄中部连接有软垫。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移动块、档杆、硬质弹性绳、橡胶套和挂杆,放置架前侧中部对称式开有滑槽,滑槽内均滑动式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前侧均连接有档杆,两个档杆之间连接有硬质弹性绳,硬质弹性绳中部连接有橡胶套,放置架前侧中部连接有挂杆,挂杆位于硬质弹性绳下方。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挂钩、第二弹簧和挂环,绕线杆前侧右部连接有挂钩,连接绳右端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下端连接有挂环,挂环挂在挂钩上。
CN201810921192.8A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 Active CN1090947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1192.8A CN109094755B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1192.8A CN109094755B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94755A true CN109094755A (zh) 2018-12-28
CN109094755B CN109094755B (zh) 2020-09-25

Family

ID=64849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21192.8A Active CN109094755B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9475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7853A (en) * 1916-08-12 1917-07-19 Hugh Hughes An Improved Device for Holding and Releasing Lifebuoys.
US6935911B1 (en) * 2003-05-14 2005-08-30 Kristin L Stewart Aquatic alarm, security and rescue station
CN203186565U (zh) * 2013-03-29 2013-09-11 钱钱 救生圈支架
KR20140002105U (ko) * 2012-10-04 2014-04-14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박용 구명부표 보관장치
CN205186481U (zh) * 2015-12-11 2016-04-27 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 伸缩式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
CN106741747A (zh) * 2016-12-20 2017-05-31 仲池 一种快取救生圈固定装置
CN107200108A (zh) * 2017-06-04 2017-09-26 黄浩 一种易用救生圈
CN107235128A (zh) * 2017-06-04 2017-10-10 黄浩 一种安全救生圈
CN207607622U (zh) * 2017-12-14 2018-07-13 吴辉彬 一种游泳池应急救生设备存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7853A (en) * 1916-08-12 1917-07-19 Hugh Hughes An Improved Device for Holding and Releasing Lifebuoys.
US6935911B1 (en) * 2003-05-14 2005-08-30 Kristin L Stewart Aquatic alarm, security and rescue station
KR20140002105U (ko) * 2012-10-04 2014-04-14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박용 구명부표 보관장치
CN203186565U (zh) * 2013-03-29 2013-09-11 钱钱 救生圈支架
CN205186481U (zh) * 2015-12-11 2016-04-27 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 伸缩式无人机救生圈投放装置
CN106741747A (zh) * 2016-12-20 2017-05-31 仲池 一种快取救生圈固定装置
CN107200108A (zh) * 2017-06-04 2017-09-26 黄浩 一种易用救生圈
CN107235128A (zh) * 2017-06-04 2017-10-10 黄浩 一种安全救生圈
CN207607622U (zh) * 2017-12-14 2018-07-13 吴辉彬 一种游泳池应急救生设备存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94755B (zh) 2020-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243174A1 (en) Foldable Exercise Apparatus
US20130203565A1 (en) Exercise device
JPH08502704A (ja) 船用救命筏の改良
CN203821952U (zh) 便携式电力施工安全护栏
JP3190760U (ja) 携帯式多用途収納箱
CN109094755A (zh) 一种用于园林水岸的救生圈
WO2013116896A1 (en) A device for retrieving fish
CN111169609B (zh) 打捞篮及其打捞落水人员的使用方法
CN207461698U (zh) 桌面电脑桌
KR101497442B1 (ko) 해상구조물의 구명정 진수 장치 및 진수 방법
CN203633634U (zh) 一种行李箱
KR101703794B1 (ko) 해난 구조 시스템
CN209846334U (zh) 一种新型行李箱
CN201710851U (zh) 一种深井救援器
JP2006520629A5 (zh)
CN218572677U (zh) 一种多功能救援工具及救援收纳箱
CN213831688U (zh) 一种带有挂包结构的地铁扶手
CN203634672U (zh) 逃生设备
CN215441444U (zh) 一种强度高的市政工程用桥梁防护装置
CN207562230U (zh) 多功能安全救生网
CN203468235U (zh) 便携衣架
CN214436114U (zh) 一种幼儿教育用攀爬网
CN106628235B (zh) 接机口收纳式安全防护装置
CN207360553U (zh) 一种新型的铰链式固定座台
TWM474532U (zh) 伸縮式逃生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4

Address after: 318025 Xinglin village, Gaoqiao street, Huangyan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angyan Gaoqiao Jinli plastics factory

Address before: 330100 No. 2, B District, Chang 180 large market, No. 180,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Road, new town, Nanchang, Jiangxi

Applicant before: Xiao Zhangp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