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93561A - 一种改良型轴承起拨器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型轴承起拨器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93561A
CN109093561A CN201811326189.8A CN201811326189A CN109093561A CN 109093561 A CN109093561 A CN 109093561A CN 201811326189 A CN201811326189 A CN 201811326189A CN 109093561 A CN109093561 A CN 109093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otary shaft
rotation
bevel gear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61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enghua Ping Da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enghua Ping Da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enghua Ping Da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enghua Ping Da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261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935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93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9356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02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25B27/06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inserting or withdrawing sleeves or bearing races
    • B25B27/062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inserting or withdrawing sleeves or bearing races using scre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型轴承起拨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工作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卡紧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拉拔装置,所述卡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下端面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下端固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有左、下端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固设有卡爪,所述卡爪内设有左、右以及下端与外界相通的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二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本装置能够在夹紧轴承的同时,拉爪下部进行弯曲卡紧的动作,使卡紧动作更加稳定,使轴承的拉拔更加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型轴承起拨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轴承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型轴承起拨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将轴承从轴承座内取出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只凭借人力是不行的,此时就需要用到轴承起拨器,轴承起拨器是将轴承从轴承座内取出的必需装置,轴承起拨器由拉爪和螺栓等部件构成,传统的轴承起拨器的拉爪夹紧不够稳定,比较容易脱落,并且有的轴承间隙较小,不方便抓,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拉爪夹紧工作比较稳定、能够抓住轴承的外端面,且操作比较方便减少人力的消耗,为轴承的拆卸提高工作效率的轴承起拨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轴承起拨器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改良型轴承起拨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工作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卡紧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拉拔装置,所述卡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下端面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下端固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有左、下端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固设有卡爪,所述卡爪内设有左、右以及下端与外界相通的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二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端固设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一工作腔右侧端壁内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三工作腔,所述第三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设有下端与所述第三转动轴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杆,所述卡爪上端面固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上固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固设有齿条,所述工作台内设有传动装置,且所述连接块上的部件呈前后左右对称,使卡紧工作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内的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前端延伸出外界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前端固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手柄杆,所述第一手柄杆下端固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二手柄杆,所述第一齿轮腔上下侧端壁连通设有上下端与外界相通的滑杆腔,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设有右端与所述齿条啮合配合连接的轮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腔后侧端壁内设有后侧端壁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后端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远离所述第二齿轮腔右侧端壁内设有第三齿轮腔,所述第二锥齿轮轴心固设有向右延伸入所述第三齿轮腔内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右端固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后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腔前侧端壁内设有第四齿轮腔,所述第四锥齿轮轴心固设有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齿轮腔前侧端壁、第三齿轮腔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腔后侧端壁内设有第五齿轮腔,所述第五齿轮腔左右侧端壁转动和连接有分别向左右两端延伸且右端伸出外界的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右端固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三手柄轴,所述第三手柄轴下端固设有向右延伸的第四手柄轴,所述第五齿轮腔左侧端壁内设有左侧端壁与所述第四旋转轴左端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六齿轮腔,所述第四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四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前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六锥齿轮,远离所述第五齿轮腔前侧端壁内设有第七齿轮腔,所述第六锥齿轮轴心固设有向前延伸入所述第七齿轮腔内的第五旋转轴,所述第五旋转轴前端固设有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七锥齿轮左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八锥齿轮,所述第七齿轮腔左侧端壁内设有第八齿轮腔,所述第八锥齿轮轴心固设有向向左延伸且左端与所述第八齿轮腔左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六旋转轴,所述第六旋转轴上固设有第四直齿轮,所述传动装置都为齿轮传动,稳定性好,且噪声较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拉拔装置包括与所述工作台和所述连接块中心螺纹配合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上固设有横轴,丝杆的顶力比较大,易于将轴承拉出。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当需要将轴承时,人员操作将轴承置于四个卡爪内,转动第二手柄杆带动第一手柄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旋转轴转动,最终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第一直齿轮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与此同时,第一旋转轴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旋转轴转动,最终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通过第四锥齿轮带动第三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最终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
其次,转动第四手柄轴带动第三手柄轴转动,从而带动第四旋转轴转动,最终带动第三直齿轮转动,第三直齿轮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与此同时,第四旋转轴通过第五锥齿轮带动第六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五旋转轴转动,最终带动第七锥齿轮转动,第七锥齿轮通过第八锥齿轮带动第六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四直齿轮转动,最终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四个方向的第二连杆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卡爪箱中间收缩,第一连杆带动转动杆逆时针转动,完成卡紧动作,转动带动丝杆向下移动,顶轴承轴心的轴,即可完成轴承拉拔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需要将轴承时,人员操作将轴承置于四个卡爪内,转动第二手柄杆带动第一手柄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旋转轴转动,最终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第一直齿轮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与此同时,第一旋转轴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旋转轴转动,最终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通过第四锥齿轮带动第三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最终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再转动第四手柄轴带动第三手柄轴转动,从而带动第四旋转轴转动,最终带动第三直齿轮转动,第三直齿轮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与此同时,第四旋转轴通过第五锥齿轮带动第六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五旋转轴转动,最终带动第七锥齿轮转动,第七锥齿轮通过第八锥齿轮带动第六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四直齿轮转动,最终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四个方向的第二连杆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卡爪箱中间收缩,第一连杆带动转动杆逆时针转动,完成卡紧动作,转动带动丝杆向下移动,顶轴承轴心的轴,即可完成轴承拉拔工作,本装置能够在夹紧轴承的同时,拉爪下部进行弯曲卡紧的动作,使卡紧动作更加稳定,使轴承的拉拔更加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改良型轴承起拨器及其使用方法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图1“A-A”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改良型轴承起拨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工作台10、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上的卡紧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拉拔装置,所述卡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下端面的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下端固设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内设有左、下端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工作腔13,所述第一工作腔13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轴14,所述第一连接轴14上固设有卡爪15,所述卡爪15内设有左、右以及下端与外界相通的第二工作腔16,所述第二工作腔16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7,所述第二转动轴17上固设有转动杆18,所述转动杆18上端固设有第三转动轴19,所述第一工作腔13右侧端壁内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三工作腔20,所述第三工作腔20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四转动轴21,所述第四转动轴21上固设有下端与所述第三转动轴19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杆22,所述卡爪15上端面固设有支撑座23,所述支撑座23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五转动轴24,所述第五转动轴24上固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杆25,所述第二连杆25上固设有齿条26,所述工作台10内设有传动装置,且所述连接块12上的部件呈前后左右对称,使卡紧工作更加稳定。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内的第一齿轮腔27,所述第一齿轮腔27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前端延伸出外界的第一旋转轴28,所述第一旋转轴28前端固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手柄杆29,所述第一手柄杆29下端固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二手柄杆30,所述第一齿轮腔27上下侧端壁连通设有上下端与外界相通的滑杆腔31,所述第一旋转轴28上固设有右端与所述齿条26啮合配合连接的轮第一直齿轮32,所述第一齿轮腔27后侧端壁内设有后侧端壁与所述第一旋转轴28后端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二齿轮腔33,所述第一旋转轴28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34,所述第一锥齿轮34右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5,远离所述第二齿轮腔33右侧端壁内设有第三齿轮腔36,所述第二锥齿轮35轴心固设有向右延伸入所述第三齿轮腔36内的第二旋转轴37,所述第二旋转轴37右端固设有第三锥齿轮38,所述第三锥齿轮38后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39,所述第三齿轮腔36前侧端壁内设有第四齿轮腔40,所述第四锥齿轮39轴心固设有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齿轮腔40前侧端壁、第三齿轮腔36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三旋转轴41,所述第三旋转轴41上固设有第二直齿轮59,所述第三齿轮腔36后侧端壁内设有第五齿轮腔42,所述第五齿轮腔42左右侧端壁转动和连接有分别向左右两端延伸且右端伸出外界的第四旋转轴43,所述第四旋转轴43右端固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三手柄轴44,所述第三手柄轴44下端固设有向右延伸的第四手柄轴45,所述第五齿轮腔42左侧端壁内设有左侧端壁与所述第四旋转轴43左端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六齿轮腔46,所述第四旋转轴43上固设有第三直齿轮47,所述第四旋转轴43上固设有第五锥齿轮48,所述第五锥齿轮48前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六锥齿轮49,远离所述第五齿轮腔42前侧端壁内设有第七齿轮腔50,所述第六锥齿轮49轴心固设有向前延伸入所述第七齿轮腔50内的第五旋转轴51,所述第五旋转轴51前端固设有第七锥齿轮52,所述第七锥齿轮52左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八锥齿轮53,所述第七齿轮腔50左侧端壁内设有第八齿轮腔55,所述第八锥齿轮53轴心固设有向向左延伸且左端与所述第八齿轮腔55左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六旋转轴56,所述第六旋转轴56上固设有第四直齿轮57,所述传动装置都为齿轮传动,稳定性好,且噪声较小。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拉拔装置包括与所述工作台10和所述连接块12中心螺纹配合连接的丝杆60,所述丝杆60上固设有横轴61,丝杆的顶力比较大,易于将轴承拉出。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当需要将轴承时,人员操作将轴承置于四个卡爪15内,转动第二手柄杆30带动第一手柄杆29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旋转轴28转动,最终带动第一直齿轮32转动,第一直齿轮32带动第二连杆25向下移动,与此同时,第一旋转轴28通过第一锥齿轮34带动第二锥齿轮35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旋转轴37转动,最终带动第三锥齿轮38转动,第三锥齿轮38通过第四锥齿轮39带动第三旋转轴4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直齿轮59转动,最终带动第二连杆25向下移动。
其次,转动第四手柄轴45带动第三手柄轴44转动,从而带动第四旋转轴43转动,最终带动第三直齿轮47转动,第三直齿轮47带动第二连杆25向下移动,与此同时,第四旋转轴43通过第五锥齿轮48带动第六锥齿轮49转动,从而带动第五旋转轴51转动,最终带动第七锥齿轮52转动,第七锥齿轮52通过第八锥齿轮53带动第六旋转轴56转动,从而带动第四直齿轮57转动,最终带动第二连杆25向下移动,四个方向的第二连杆25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卡爪15箱中间收缩,第一连杆22带动转动杆18逆时针转动,完成卡紧动作,转动61带动丝杆60向下移动,顶轴承轴心的轴,即可完成轴承拉拔工作。
当需要将轴承时,人员操作将轴承置于四个卡爪15内,转动第二手柄杆30带动第一手柄杆29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旋转轴28转动,最终带动第一直齿轮32转动,第一直齿轮32带动第二连杆25向下移动,与此同时,第一旋转轴28通过第一锥齿轮34带动第二锥齿轮35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旋转轴37转动,最终带动第三锥齿轮38转动,第三锥齿轮38通过第四锥齿轮39带动第三旋转轴4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直齿轮59转动,最终带动第二连杆25向下移动,再转动第四手柄轴45带动第三手柄轴44转动,从而带动第四旋转轴43转动,最终带动第三直齿轮47转动,第三直齿轮47带动第二连杆25向下移动,与此同时,第四旋转轴43通过第五锥齿轮48带动第六锥齿轮49转动,从而带动第五旋转轴51转动,最终带动第七锥齿轮52转动,第七锥齿轮52通过第八锥齿轮53带动第六旋转轴56转动,从而带动第四直齿轮57转动,最终带动第二连杆25向下移动,四个方向的第二连杆25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卡爪15箱中间收缩,第一连杆22带动转动杆18逆时针转动,完成卡紧动作,转动61带动丝杆60向下移动,顶轴承轴心的轴,即可完成轴承拉拔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需要将轴承时,人员操作将轴承置于四个卡爪内,转动第二手柄杆带动第一手柄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旋转轴转动,最终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第一直齿轮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与此同时,第一旋转轴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旋转轴转动,最终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通过第四锥齿轮带动第三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最终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再转动第四手柄轴带动第三手柄轴转动,从而带动第四旋转轴转动,最终带动第三直齿轮转动,第三直齿轮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与此同时,第四旋转轴通过第五锥齿轮带动第六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五旋转轴转动,最终带动第七锥齿轮转动,第七锥齿轮通过第八锥齿轮带动第六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四直齿轮转动,最终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四个方向的第二连杆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卡爪箱中间收缩,第一连杆带动转动杆逆时针转动,完成卡紧动作,转动带动丝杆向下移动,顶轴承轴心的轴,即可完成轴承拉拔工作,本装置能够在夹紧轴承的同时,拉爪下部进行弯曲卡紧的动作,使卡紧动作更加稳定,使轴承的拉拔更加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3)

1.一种改良型轴承起拨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工作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卡紧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下端面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下端固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有左、下端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固设有卡爪,所述卡爪内设有左、右以及下端与外界相通的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二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端固设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一工作腔右侧端壁内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三工作腔,所述第三工作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设有下端与所述第三转动轴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杆,所述卡爪上端面固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上固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固设有齿条,所述工作台内设有传动装置,且所述连接块上的部件呈前后左右对称,使卡紧工作更加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轴承起拨器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内的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前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前端延伸出外界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前端固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手柄杆,所述第一手柄杆下端固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二手柄杆,所述第一齿轮腔上下侧端壁连通设有上下端与外界相通的滑杆腔,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设有右端与所述齿条啮合配合连接的轮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腔后侧端壁内设有后侧端壁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后端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右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远离所述第二齿轮腔右侧端壁内设有第三齿轮腔,所述第二锥齿轮轴心固设有向右延伸入所述第三齿轮腔内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右端固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后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腔前侧端壁内设有第四齿轮腔,所述第四锥齿轮轴心固设有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齿轮腔前侧端壁、第三齿轮腔后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腔后侧端壁内设有第五齿轮腔,所述第五齿轮腔左右侧端壁转动和连接有分别向左右两端延伸且右端伸出外界的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右端固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三手柄轴,所述第三手柄轴下端固设有向右延伸的第四手柄轴,所述第五齿轮腔左侧端壁内设有左侧端壁与所述第四旋转轴左端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六齿轮腔,所述第四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四旋转轴上固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前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六锥齿轮,远离所述第五齿轮腔前侧端壁内设有第七齿轮腔,所述第六锥齿轮轴心固设有向前延伸入所述第七齿轮腔内的第五旋转轴,所述第五旋转轴前端固设有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七锥齿轮左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八锥齿轮,所述第七齿轮腔左侧端壁内设有第八齿轮腔,所述第八锥齿轮轴心固设有向向左延伸且左端与所述第八齿轮腔左侧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六旋转轴,所述第六旋转轴上固设有第四直齿轮,所述传动装置都为齿轮传动,稳定性好,且噪声较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轴承起拨器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装置包括与所述工作台和所述连接块中心螺纹配合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上固设有横轴,丝杆的顶力比较大,易于将轴承拉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当需要将轴承时,人员操作将轴承置于四个卡爪内,转动第二手柄杆带动第一手柄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旋转轴转动,最终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第一直齿轮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与此同时,第一旋转轴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旋转轴转动,最终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通过第四锥齿轮带动第三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最终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其次,转动第四手柄轴带动第三手柄轴转动,从而带动第四旋转轴转动,最终带动第三直齿轮转动,第三直齿轮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与此同时,第四旋转轴通过第五锥齿轮带动第六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五旋转轴转动,最终带动第七锥齿轮转动,第七锥齿轮通过第八锥齿轮带动第六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四直齿轮转动,最终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四个方向的第二连杆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卡爪箱中间收缩,第一连杆带动转动杆逆时针转动,完成卡紧动作,转动带动丝杆向下移动,顶轴承轴心的轴,即可完成轴承拉拔工作。
CN201811326189.8A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改良型轴承起拨器及其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090935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6189.8A CN109093561A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改良型轴承起拨器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6189.8A CN109093561A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改良型轴承起拨器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93561A true CN109093561A (zh) 2018-12-28

Family

ID=64870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6189.8A Withdrawn CN109093561A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种改良型轴承起拨器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935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0650A (zh) * 2019-04-13 2019-06-28 华北理工大学 机械手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0650A (zh) * 2019-04-13 2019-06-28 华北理工大学 机械手爪
CN109940650B (zh) * 2019-04-13 2022-02-15 华北理工大学 机械手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3152A (zh) 一种办公椅的双工位高精度钻孔机器人
CN110509441A (zh) 一种墙板高效精准打孔装置
CN109093561A (zh) 一种改良型轴承起拨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8716270A (zh)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CN201851600U (zh) 多轴旋转装置
CN103433744A (zh) 多轴钻攻机床
CN201399421Y (zh) 蜂窝材料浸胶机
CN209715549U (zh) 一种机械配件用防锈处理装置
CN203459907U (zh) 一种多轴钻攻机床
CN201287133Y (zh) 卧式钢桶内壁喷烧处理系统
CN205466162U (zh) 一种夹持风动扳手的机械手
CN211444975U (zh) 一种基于试管制作用旋盖机
CN211492286U (zh) 一种用于加工陶瓷制品的钻铣床
CN210232614U (zh) 结晶器铜管毛坯管抛光装置
CN210249156U (zh) 一种学校教学用图纸悬挂设备
CN108454387B (zh) 一种太阳能板新能源电动车
CN207863405U (zh) 一种全自动抹灰机
CN208930285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工业生产用机械抓手
CN207330010U (zh) 电缆收放线及表面清洁一体化装置
CN108910364A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潲水车
CN210738459U (zh) 一种定位效果准确的锚杆钻机
CN215945040U (zh) 一种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用分装设备
CN109398870A (zh) 一种雕刻尖刀自动存放装置
CN215361597U (zh) 一种防滑式工程机械用驱动轮
CN204737382U (zh) 一种改进的玻璃自动翻转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