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83459B - 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及选择装置、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及选择装置、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83459B
CN109083459B CN201810777516.5A CN201810777516A CN109083459B CN 109083459 B CN109083459 B CN 109083459B CN 201810777516 A CN201810777516 A CN 201810777516A CN 109083459 B CN109083459 B CN 1090834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arrying
parameters
carrying plate
plat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775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83459A (zh
Inventor
吴昊
伍锡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ee Fu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ee Fu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ee Fu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ee Fu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7751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834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83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3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83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3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及选择装置、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该选择方法包括依次获取载车板的多组预设参数;判断每一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性能指标的设定范围;获取性能指标满足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按照预设条件从预选参数中选择载车板的优选参数。通过选用该优选参数制备出来的载车板能达到较好的性能指标,从而提升安全度。

Description

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及选择装置、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载车板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及选择装置、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立体停车设备逐渐在各个城市得到应用和推广,立体停车设备一般需用到载车板,载车板在车辆驶入和驶出立体停车设备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载车板参数的设置对载车板性能指标的影响较大,而往往对载车板参数的设置并不合理,从而导致载车板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使立体停车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及选择装置、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及选择装置、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通过本申请的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能筛选出载车板的优选参数,从而提升安全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该选择方法包括:依次获取载车板的多组预设参数;判断每一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性能指标的设定范围;获取性能指标满足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按照预设条件从预选参数中选择载车板的优选参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载车板的选择装置,该选择装置包括相互耦接的处理器和人机交互设备,处理器在工作时配合人机交互设备实现如上所述的选择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存储有程序数据,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选择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包括依次获取载车板的多组预设参数,判断每一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性能指标的设定范围,一般会有多组满足设定范围的预设参数,则获取性能指标满足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再按照预设条件从预选参数中选择载车板的优选参数。通过选用该优选参数制备出来的载车板能达到较好的性能指标,从而提升安全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载车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载车板参数的选择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明确、清楚,以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条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载车板参数的设置对载车板性能指标的影响较大,现有技术中对载车板参数的设置并不合理,从而导致载车板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使立体停车设备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申请先获取性能指标满足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再按照预设条件从预选参数中选择载车板的优选参数,通过该优选参数制备出来的载车板能达到较好的性能指标,从而提升安全度。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主要通过三个步骤来获取载车板的优选参数。
步骤101:依次获取载车板的多组预设参数。
本实施例中,每组预设参数包括载车板的边梁端沿高度、边梁面板宽度、边梁斜腹板宽度、边梁斜腹板高度、行车道宽度、中凸高度、中凸斜腹板宽度、板厚。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载车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标示出的X1为载车板的边梁端沿高度,X2为边梁面板宽度,X3为边梁斜腹板宽度,X4为边梁斜腹板高度,X5为行车道宽度,X6为中凸高度,X7为中凸斜腹板宽度,t为载车板的板厚。本实施例中的载车板由两块钢板焊接而成,每块钢板的宽度用Bp表示。图2中的虚线为该载车板的一条对称轴,即虚线两侧的载车板关于该虚线对称分布,虚线两侧的载车板分别由两块钢板弯折而成。图中的X8为载车板的中凸斜面板宽度,该载车板共有11段折弯段。
本实施例中,边梁端沿高度X1、边梁面板宽度X2、边梁斜腹板宽度X3、边梁斜腹板高度X4、行车道宽度X5、中凸高度X6、中凸斜腹板宽度X7、板厚t这八个参数各设置有对应的初值、终值和步长,则每个参数的取值个数为(终值-初值)/步长+1,比如边梁端沿高度X1的初值为35毫米,终值为45毫米,步长为5,则其取值个数为3个,同样的方法得到其他参数的取值个数,从而得到预设参数的组数。例如,八个参数的取值个数均为3个,则预设参数的组数为38组,即6561组。
步骤102:判断每一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性能指标的设定范围。
在一实施方式中,载车板的性能指标包括载车板的展宽、载荷应力,此处的展宽指的是将焊接好的载车板展开后的宽度,如图2中为将11段折弯段展开后的总宽度,则本实施例需判断每一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展宽、载荷应力是否满足设定范围。具体地,获取载车板的板宽B,板宽B为给定的一个已知量,根据板宽B、边梁面板宽度X2、边梁斜腹板宽度X3、行车道宽度X5、中凸斜腹板宽度X7,通过如下公式(3)计算得到载车板的中凸斜面板宽度X8,
X8=B-(X2+X3+X5+X7)*2(3)
再通过如下公式(4)计算得到载车板的展宽Be,
Figure BDA0001731734490000041
则将公式(3)代入公式(4)中得到如下公式(1)来计算载车板的展宽Be,
Figure BDA0001731734490000042
即,由预设参数和载车板的板宽B计算得到载车板的展宽Be;
根据预设参数和载车板的凸斜面板宽度X8,通过如下公式(5)计算获得载车板的横截面积A,
Figure BDA0001731734490000043
其中,凸斜面板宽度X8为通过公式(3)计算得到的,即,由预设参数和载车板的板宽B能计算得到载车板的横截面积A;
根据预设参数和载车板的凸斜面板宽度X8,通过如下公式(6)计算得到载车板的静距S,
S=((X1*(X4-X1/2)+(X2-t)*(X4-t/2)+(X32+(X4-t)2)0.5*(X4/2+t/2)+X5*t/2+(X72+(X6-t)2)0.5*(X6/2+t/2))*2+X8*(X6-t/2))*t(6)
其中,凸斜面板宽度X8为通过公式(3)计算得到的,即,由预设参数和载车板的板宽B能计算得到载车板的静距S;
根据载车板的静距S和载车板的横截面积A,通过如下公式(7)计算得到载车板的中和轴C,
Figure BDA0001731734490000044
再根据载车板的中和轴、每段折弯段的中线长度、每段折弯段的中点与载车板的最低点的距离、每段折弯段的惯性矩及载车板的板厚t,通过如下公式(8)计算得到载车板的惯性矩I,
Figure BDA0001731734490000045
其中,Isi代表每段折弯段的惯性矩,li代表每段折弯段的中线长度,Ci代表每段折弯段的中点与载车板的最低点的距离,n代表载车板的折弯段的总段数,本实施例中的折弯段的总段数n为11段。具体地,如图2所示,图2中的虚线段代表第二段折弯段的中线长度l2,第二段折弯段的中点与载车板的最低点的距离C2为X4-t/2,其他10段折弯段的中线长度以及每段折弯段的中点与载车板的最低点的距离依此类推。将载车板的中和轴C、每段折弯段的中线长度li、每段折弯段的中点与载车板的最低点的距离Ci、每段折弯段的惯性矩Isi及载车板的板厚t代入公式(8)中得到载车板的惯性矩I=[t*X1*(X4-X1/2-C)2+t*X13/12+t*(X2-t)*(X4-t/2-C)2+(X2-t)*t3/12+t*(X32+(X4-t)2)0.5*(X4/2+t/2-C)2+(t*(X32+(X4-t)2)1.5+(X32+(X4-t)2)0.5*t3+(t*(X32+(X4-t)2)1.5-(X32+(X4-t)2)0.5*t3)*(X42-X32)/(X32+(X4-t)2)/24+t*X5*(t/2-C)2+X5*t3/12+t*(X72+(X6-t)2)0.5*(X6/2+t/2-C)2+(t*(X72+(X6-t)2)1.5+(X72+(X6-t)2)0.5*t3+(t*(X72+(X6-t)2)1.5-(X72+(X6-t)2)0.5*t3)*(X62-X72)/(X72+(X6-t)2)/24]*2+t*X8*(X6-t/2-C)2+X8*t3/12,其中的中和轴C和凸斜面板宽度X8分别通过公式(7)和公式(3)计算得到,即,由预设参数和载车板的板宽B能计算得到载车板的惯性矩I;
再通过如下公式(9)计算得到载车板的剖面模数W,
Figure BDA0001731734490000051
公式(9)中,载车板的惯性矩I和中和轴C通过预设参数和载车板的板宽B计算得到,即载车板的剖面模数W通过预设参数和载车板的板宽B计算得到;
再根据载车板的横截面积A、载车板的剖面模数W、载车板的轮载最大弯矩Mv、载车板的密度ρ以及载车板的板长L,通过如下公式(2)计算得到载车板的载荷应力σ,
Figure BDA0001731734490000052
其中,g代表重力加速度,公式(2)中的载车板的轮载最大弯矩Mv、载车板的密度ρ、载车板的板长L均为给定的已知量,载车板的横截面积A、剖面模数W通过预设参数和载车板的板宽B计算得到,即载车板的载荷应力σ通过预设参数和载车板的板宽B计算得到。
通过预设参数和载车板的板宽B计算得到每一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展宽及载荷应力后,判断是否存在同时满足展宽和载荷应力的设定范围的预设参数。
本实施例中,载车板的展宽Be的设定范围小于两块钢板的宽度Bp之和,载车板的载荷应力σ的设定范围为不大于158兆帕,即得到如下两个不等式(10)和(11),
Be≤Bp*2(10)
σ≤158MPa(11)
将每一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展宽Be及载荷应力σ代入不等式(10)和(11)中进行验算,判断是否存在同时满足展宽Be和载荷应力σ的设定范围的预设参数,如果存在同时满足展宽Be和载荷应力σ的设定范围的预设参数,将预设参数确定为预选参数。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载车板的性能指标还包括载车板的中点轮载形变量δV1/2、中点自重形变量δg1/2以及屈曲应力σb,则在上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施方式还需判断每一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中点轮载形变量δV1/2、中点自重形变量δg1/2以及屈曲应力σb是否满足设定范围。具体地,根据预选参数、载车板的板宽B、载车板的弹性模量E、载车板的汽车总轮载Gv、载车板的板长L、载车板的轴距系数γ,通过如下公式(12)得到中点轮载形变量δV1/2
Figure BDA0001731734490000061
其中,载车板的惯性矩I通过预选参数和载车板的板宽B计算得到,汽车总轮载Gv、载车板的板长L、载车板的轴距系数γ、载车板的弹性模量E为给定的已知量,即中点轮载形变量δV1/2通过预选参数和载车板的板宽B计算得到。
根据预选参数、载车板的板宽B、载车板的弹性模量E、载车板的密度ρ、载车板的板长L,通过如下公式(13)得到中点自重形变量δg1/2
Figure BDA0001731734490000071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载车板的惯性矩I和横截面积A通过预选参数和载车板的板宽B计算得到,载车板的板长L、载车板的弹性模量E、载车板的密度ρ为给定的已知量,即中点自重形变量δg1/2通过预选参数和载车板的板宽B计算得到。
根据预选参数、载车板的板宽B、载车板的板长L、载车板的密度ρ以及载车板的轮载最大弯矩Mv,通过如下公式(14)得到屈曲应力σb
Figure BDA0001731734490000072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载车板的惯性矩I、横截面积A和中和轴C通过预选参数和载车板的板宽B计算得到,载车板的板长L、载车板的密度ρ、轮载最大弯矩Mv为给定的已知量,即屈曲应力σb通过预选参数和载车板的板宽B计算得到。
通过预设参数和载车板的板宽B计算得到每一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中点轮载形变量δV1/2、中点自重形变量δg1/2以及屈曲应力σb后,判断是否存在同时满足中点轮载形变量δV1/2、中点自重形变量δg1/2以及屈曲应力σb的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
本实施例中,中点轮载形变量的设定范围为不大于10毫米,中点自重形变量的设定范围为不大于2毫米,屈曲应力σb的设定范围为不大于
Figure BDA0001731734490000073
即得到如下三个不等式(15)、(16)、(17),
δV1/2≤10mm(15)
δg1/2≤2mm(16)
Figure BDA0001731734490000074
将每一组预设参数对应的中点轮载形变量δV1/2、中点自重形变量δg1/2以及屈曲应力σb代入不等式(15)、(16)、(17)中进行验算,判断是否存在同时满足上述三个不等式的预选参数,并选出同时满足上述三个不等式的预选参数。
步骤103:获取性能指标满足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按照预设条件从预选参数中选择载车板的优选参数。
在步骤102中对每一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性能指标进行判断,选出同时满足载车板的展宽B、载荷应力σ、中点轮载形变量δV1/2、中点自重形变量δg1/2以及屈曲应力σb的预设参数,将同时满足这五个性能指标的预设参数确定为预选参数,本步骤103中再根据预设条件从预选参数中选择载车板的优选参数。
具体地,选出满足五个性能指标的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后,利用预选参数获得载车板的属性参数;根据属性参数的设定条件从性能指标满足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中确定载车板的优选参数。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属性参数包括每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横截面积A和折弯工艺。本实施例中,在满足上述五个性能指标的预选参数中,筛选出横截面积A小的预选参数,然后在横截面积A相同的预选参数中选取出折弯工艺更简单的载车板的优选参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先选取出折弯工艺更简单的预选参数,然后在折弯工艺相同的预选参数中选取出横截面积更小的载车板的优选参数。横截面积更小时更能节省制作载车板所用的材料,每组预设参数都有对应的折弯工艺,折弯工艺更简单时更能节省折弯所消耗的成本。本实施方式中,属性参数包括每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横截面积A和折弯工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属性参数还可以是载车板的其他参数,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步骤中,确定出载车板的优选参数后,存储该优选参数,同时也可以输出至显示设备供用户参阅。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包括依次获取载车板的多组预设参数,判断每一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性能指标的设定范围,一般会有多组满足设定范围的预设参数,则获取性能指标满足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再按照预设条件从预选参数中选择载车板的优选参数。通过选用该优选参数制备出来的载车板能达到较好的性能指标,从而提升安全度。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载车板参数的选择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选择装置30包括相互耦接的处理器301和人机交互设备302,处理器301耦接人机交互设备302。人机交互设备302用于与用户进行人机交互,处理器301用于根据人机交互设备302感知到的用户选择做出响应和处理,并控制人机交互设备302通知用户已完成处理或者目前的处理状态。
在一实施方式中,选择装置30依次获取载车板的多组预设参数,人机交互设备302获取边梁端沿高度X1、边梁面板宽度X2、边梁斜腹板宽度X3、边梁斜腹板高度X4、行车道宽度X5、中凸高度X6、中凸斜腹板宽度X7、板厚t这八个参数各对应的初值、终值和步长,处理器301计算出每个参数的个数,进而计算出预设参数的组数。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载车板的性能指标包括载车板的展宽、载荷应力、载车板的中点轮载形变量、中点自重形变量以及屈曲应力,则处理器301需判断每一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展宽、载荷应力、中点轮载形变量、中点自重形变量以及屈曲应力是否满足性能指标的设定范围,并从预设参数中获取性能指标满足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再按照预设条件从预选参数中选择载车板的优选参数。
具体地,处理器301利用预选参数获得载车板的属性参数;根据属性参数的设定条件从性能指标满足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中确定载车板的优选参数。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属性参数包括每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横截面积A和折弯工艺。本实施例中,在满足上述五个性能指标的预选参数中,处理器301筛选出横截面积A小的预选参数,然后在横截面积A相同的预选参数中选取出折弯工艺更简单的载车板的优选参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处理器301也可以先选取出折弯工艺更简单的预选参数,然后在折弯工艺相同的预选参数中选取出横截面积A更小的载车板的优选参数。横截面积A更小时更能节省制作载车板所用的材料,每组预设参数都有对应的折弯工艺,折弯工艺更简单时更能节省折弯所消耗的成本。本实施方式中,属性参数包括每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横截面积A和折弯工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属性参数还可以是载车板的其他参数,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处理器301确定出载车板的优选参数后,选择装置30存储该优选参数,同时也可以输出至显示设备供用户参阅。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包括依次获取载车板的多组预设参数,判断每一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性能指标的设定范围,一般会有多组满足设定范围的预设参数,则获取性能指标满足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再按照预设条件从预选参数中选择载车板的优选参数。通过选用该优选参数制备出来的载车板能达到较好的性能指标,从而提升安全度。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40中存储有至少一个程序或指令401,程序或指令401用于执行上述任一一种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40可以是移动设备中的存储设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包括依次获取载车板的多组预设参数,判断每一组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性能指标的设定范围,一般会有多组满足设定范围的预设参数,则获取性能指标满足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再按照预设条件从预选参数中选择载车板的优选参数。通过选用该优选参数制备出来的载车板能达到较好的性能指标,从而提升安全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方法包括:
依次获取所述载车板的多组预设参数;
判断每一组所述预设参数对应的所述载车板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所述性能指标的设定范围;所述预设参数包括所述载车板的边梁端沿高度、边梁面板宽度、边梁斜腹板宽度、边梁斜腹板高度、行车道宽度、中凸高度、中凸斜腹板宽度、板厚,所述性能指标包括所述载车板的展宽、载荷应力;
获取性能指标满足所述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按照预设条件从所述预选参数中选择所述载车板的优选参数;
其中,所述判断每一组所述预设参数对应的所述载车板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所述性能指标的设定范围的步骤具体包括:
分别计算得到每一组所述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展宽及载荷应力;
判断是否存在同时满足所述展宽和所述载荷应力的设定范围的预设参数;
所述获取性能指标满足所述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按照预设条件从所述预选参数中选择所述载车板的优选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
如果存在同时满足所述展宽和所述载荷应力的设定范围的预设参数,将所述预设参数确定为预选参数,并按照预设条件从所述预选参数中选择所述载车板的优选参数;
所述分别计算得到每一组所述预设参数对应的载车板的展宽及载荷应力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参数和所述载车板的板宽,通过如下公式(1)计算得到所述载车板的展宽Be,
Figure FDA0002667486840000011
根据所述预设参数和所述载车板的板宽计算获得所述载车板的横截面积及剖面模数;
根据所述载车板的横截面积、所述载车板的剖面模数、所述载车板的轮载最大弯矩、所述载车板的密度以及所述载车板的板长,通过如下公式(2)计算得到所述载车板的载荷应力σ,
Figure FDA0002667486840000021
其中,X1代表所述载车板的边梁端沿高度,X2代表所述载车板的边梁面板宽度,X3代表所述载车板的边梁斜腹板宽度,X4代表所述载车板的边梁斜腹板高度,X5代表所述载车板的行车道宽度,X6代表所述载车板的中凸高度,X7代表所述载车板的中凸斜腹板宽度,t代表所述载车板的板厚,B代表所述载车板的板宽,L代表所述载车板的板长,A代表所述载车板的横截面积,Mv代表所述载车板的轮载最大弯矩,ρ代表所述载车板的密度,W代表所述载车板的剖面模数,g代表重力加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性能指标满足所述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按照预设条件从所述预选参数中选择所述载车板的优选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
利用所述预选参数获得所述载车板的属性参数;
根据所述属性参数的设定条件从所述性能指标满足所述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中确定所述载车板的优选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条件从所述预选参数中选择所述载车板的优选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
分别计算得到所述预选参数对应的所述载车板的中点轮载形变量、中点自重形变量以及屈曲应力;
判断是否存在同时满足所述中点轮载形变量、中点自重形变量以及屈曲应力的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
如果存在同时满足所述中点轮载形变量、中点自重形变量以及屈曲应力的设定范围的预选参数,将所述预选参数确定为所述载车板的优选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计算得到所述预选参数对应的所述载车板的中点轮载形变量、中点自重形变量以及屈曲应力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预选参数、所述载车板的板宽、所述载车板的弹性模量、所述载车板的汽车总轮载、所述载车板的板长、所述载车板的轴距系数得到所述中点轮载形变量;
根据所述预选参数、所述载车板的板宽、所述载车板的弹性模量、所述载车板的密度、所述载车板的板长得到所述中点自重形变量;
根据所述预选参数、所述载车板的板宽、所述载车板的板长、所述载车板的密度以及所述载车板的轮载最大弯矩得到所述屈曲应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应力的设定范围为不大于158兆帕,所述中点轮载形变量的设定范围为不大于10毫米,所述中点自重形变量的设定范围为不大于2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条件从所述预选参数中选择所述载车板的优选参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存储所述优选参数。
7.一种载车板参数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装置包括:
相互耦接的处理器和人机交互设备,所述处理器在工作时配合所述人机交互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选择方法。
8.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选择方法。
CN201810777516.5A 2018-07-16 2018-07-16 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及选择装置、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Active CN1090834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7516.5A CN109083459B (zh) 2018-07-16 2018-07-16 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及选择装置、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7516.5A CN109083459B (zh) 2018-07-16 2018-07-16 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及选择装置、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3459A CN109083459A (zh) 2018-12-25
CN109083459B true CN109083459B (zh) 2020-11-06

Family

ID=64837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77516.5A Active CN109083459B (zh) 2018-07-16 2018-07-16 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及选择装置、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8345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09115280A (ru) * 2009-04-21 2010-10-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Каза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грарный у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качества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я и создания сооружения
KR20110068211A (ko) * 2009-12-15 2011-06-22 (주)테크윙 테스트핸들러용 캐리어보드 이송장치 및 자세변환장치
CN103806728A (zh) * 2013-09-07 2014-05-21 梁崇彦 一种仓储式停车设备的载车板系统
CN206144233U (zh) * 2016-11-02 2017-05-03 天津市中环富士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重列组合式智能停车设备的控制系统
CN106909735A (zh) * 2017-02-24 2017-06-30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优化施工模板支撑体的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
CN107256403A (zh) * 2017-07-27 2017-10-17 上海畅悦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两层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取车高峰期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09115280A (ru) * 2009-04-21 2010-10-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Каза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грарный у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качества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я и создания сооружения
KR20110068211A (ko) * 2009-12-15 2011-06-22 (주)테크윙 테스트핸들러용 캐리어보드 이송장치 및 자세변환장치
CN103806728A (zh) * 2013-09-07 2014-05-21 梁崇彦 一种仓储式停车设备的载车板系统
CN206144233U (zh) * 2016-11-02 2017-05-03 天津市中环富士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重列组合式智能停车设备的控制系统
CN106909735A (zh) * 2017-02-24 2017-06-30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优化施工模板支撑体的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
CN107256403A (zh) * 2017-07-27 2017-10-17 上海畅悦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两层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取车高峰期管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电梯式立体车库载车板的结构设计及运行优化;何聪等;《机械研究与应用》;20141231;第27卷(第6期);1-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3459A (zh) 2018-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1207B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驾驶辅助系统、车辆
EP364050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maximum gear ratio of transmission
CN104956369A (zh) 形状最优化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06127339A (zh) 基于概率模型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09083459B (zh) 载车板参数的选择方法及选择装置、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1380532B (zh) 路径规划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984994B (zh) 一种基于有限元的汽车钣金件结构设计方法
CN116975180A (zh) 停车区域修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96994B (zh) 一种提高碰撞相容性的防撞梁吸能盒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CN115276004B (zh) 电网区块线损计算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5186351B (zh) 坡道侧墙配筋规划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86779B (zh) 驾驶风格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43537A (zh) 交易验证风险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9190147B (zh) 载车板的最大弯矩获取方法及装置、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2881001A (zh) 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的装置和方法
CN113361079A (zh) 路面平整度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015211B2 (ja) 運転技量診断装置
CN112686904A (zh) 车道划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63290A (zh) 一种楼栋排布方法及装置
JP3463670B2 (ja) 線分描画方法および線分描画装置
CN113538627B (zh) 一种地图描述文件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345227B (zh) 一种随机交通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5859486B (zh) 汽车可互换零件再分配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36262A (zh) 一种车辆边界场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14248A (zh) 一种结构优化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