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82541A -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82541A
CN109082541A CN201810894245.1A CN201810894245A CN109082541A CN 109082541 A CN109082541 A CN 109082541A CN 201810894245 A CN201810894245 A CN 201810894245A CN 109082541 A CN109082541 A CN 1090825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earing
connector
cylinder
rotating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942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82541B (zh
Inventor
刘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Beibu Gulf grain and oil technology research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刘帮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帮 filed Critical 刘帮
Priority to CN2018108942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825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82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2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82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2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59/00Ob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3/00Extra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from ores or concentrates by wet processes
    • C22B3/02Apparatu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3/00Extra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from ores or concentrates by wet processes
    • C22B3/20Treatment or purification of solutions, e.g. obtained by leaching
    • C22B3/44Treatment or purification of solutions, e.g. obtained by leaching by chemical proce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添加料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均匀添加、有利于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充分反应的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包括有沉淀缸、排料管、第一阀门、排液管、第二阀门、第一轴承、丝杆、小旋转盘、密封垫、大推力轴承、螺母等;沉淀缸底部的右侧连接有排料管。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能够对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均匀添加,能够使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充分反应,有利于提高所制产品的质量,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添加料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
背景技术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现如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稀土元素氧化物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到71的15种镧系元素氧化物,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钪和钇共17种元素的氧化物。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稀土氧化物的价值将越来越大。稀土一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元素是从18世纪末叶开始陆续发现,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虽然在地球上储量非常巨大,但冶炼提纯难度较大,显得较为稀少。一般而言,地球上的稀土以稀土氧化物形式存在。沉淀槽是两种溶液在一个槽体内反应,产生沉淀物质,最终的产品为此沉淀物质,稀土行业中常用碳酸氢铵溶液与稀土矿反应沉淀制备碳酸稀土,采用的生产工艺一般有正序加料,共同加料和反序加料,不同的加料方式所得到的碳酸稀土的晶型、颗粒大小、分布也都有所区别。正序加料即将稀释后的碳酸氢铵按一定速度加入稀土料液中,配好的碳酸氢铵溶液浓度要低于1mol/L,同时要控制好加料速度,否则会出现局部浓度过高现象,使得颗粒不均匀。反序加料即将稀土料液加入碳酸氢铵溶液中。
现有的用于稀土沉淀的添加料液装置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无法对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均匀添加,从而导致混合反应不充分,所生成的碳酸稀土质地不均匀,严重影响所制产品的质量,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用于稀土沉淀的添加料液装置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无法对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均匀添加,从而导致混合反应不充分,所生成的碳酸稀土质地不均匀,严重影响所制产品的质量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均匀添加、有利于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充分反应的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包括有沉淀缸、排料管、第一阀门、排液管、第二阀门、第一轴承、丝杆、小旋转盘、密封垫、大推力轴承、螺母、第一连接板、第一大连接杆、第二连接板、第二大连接杆、环形管、第二轴承、第一小连接杆、第二小连接杆、大旋转盘、第三轴承、连接轴、第一插管、第一套管、第二插管、第二套管、筒体、挡板、隔板、第四轴承、搅拌桨、环形滑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底座,沉淀缸底部的右侧连接有排料管,沉淀缸与排料管相连通,排料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沉淀缸底部的左侧连接有排液管,沉淀缸与排液管相连通,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一轴承嵌设在沉淀缸底部的中间位置,丝杆与第一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小旋转盘位于沉淀缸的下方,小旋转盘与丝杆的下端相连接,密封垫套在丝杆上,密封垫位于沉淀缸的下方,密封垫与沉淀缸相连接,大推力轴承位于排料管与排液管之间,大推力轴承与沉淀缸的内底部相连接,丝杆位于大推力轴承内,螺母设置在丝杆上,螺母与丝杆相配合,螺母的右侧壁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开有上下贯穿的孔,第一大连接杆位于第一连接板上下贯穿的孔内,第一大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板设置为滑动连接,第一大连接杆的下端与大推力轴承的顶部相连接,螺母的左侧壁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开有上下贯穿的孔,第二大连接杆位于第二连接板上下贯穿的孔内,第二大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板设置为滑动连接,第二大连接杆的下端与大推力轴承的顶部相连接,丝杆,螺母,第一连接板,第一大连接杆,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大连接杆均位于环形管内,环形管位于沉淀缸内,环形管的底部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一出料孔,第二轴承位于环形管的上方,第二轴承的右侧壁连接有第一小连接杆,第一小连接杆位于第一大连接杆的左侧,第一小连接杆与第一大连接杆相连接,第二轴承的左侧壁连接有第二小连接杆,第二小连接杆位于第二大连接杆的右侧,第二小连接杆与第二大连接杆相连接,第一小连接杆和第二小连接杆均位于沉淀缸的上方,大旋转盘位于第一大连接杆和第二大连接杆的上方,第一大连接杆和第二大连接杆均与大旋转盘相连接,第三轴承嵌设在大旋转盘的中部,连接轴的中部与第三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连接轴的下部与第二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连接轴的下端与丝杆的上端相连接,第一插管的上端嵌设在大旋转盘内,第一套管位于大旋转盘的下方,第一套管滑动式套在第一插管上,第一套管的下端与环形管的顶部相连接,第一套管与环形管相连通,第一套管位于第一大连接杆的右侧,第二插管上端嵌设在大旋转盘内,第二套管位于大旋转盘下方,第二套管滑动式套在第二插管上,第二套管的下端与环形管的顶部相连接,第二套管与环形管相连通,第二套管位于第二大连接杆的左侧,大旋转盘位于筒体内,大旋转盘的外圆周壁上开有环形滑槽,挡板位于筒体内,挡板与筒体相连接,挡板开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第二出料孔,隔板的底部与挡板顶部的中间位置相连接,隔板为前后延伸式设置,隔板位于筒体内,隔板与筒体相连接,第四轴承嵌设在挡板底部的中间位置,连接轴的上端与第四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搅拌桨位于挡板的下方,搅拌桨设置在连接轴上,搅拌桨位于大旋转盘的上方,环形滑板套在大旋转盘上,环形滑板位于环形滑槽内,环形滑板与大旋转盘设置为滑动连接,环形滑板的外环侧壁与筒体的内侧壁相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位于筒体的下方,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与筒体相连接,第一支架的左侧壁与沉淀缸的右侧壁相连接,第二支架的右侧壁与沉淀缸的左侧壁相连接,底座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下方,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与底座相连接,底座位于排料管和排液管的下方。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旋转轴、第五轴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旋转电机、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位于小旋转盘的下方,第一锥齿轮与小旋转盘相连接,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下方,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的右侧壁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与第五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五轴承嵌设在第一固定板的中部,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与沉淀缸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旋转电机位于第二固定板的上方,旋转电机与第二固定板相连接,旋转电机输出轴的上端连接有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位于第三锥齿轮的上方,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第四锥齿轮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右侧,第四锥齿轮与旋转轴的右端相连接。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龙门杆、上下气缸、第三固定板、第一搅拌电机、第一搅拌板、第一压板、第一柱塞、第二搅拌电机、第二搅拌板、第二压板和第二柱塞,龙门杆位于筒体的上方,龙门杆与筒体相连接,上下气缸的顶部与龙门杆顶部的下侧相连接,上下气缸伸缩杆的下端与第三固定板的顶部相连接,第三固定板底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搅拌电机,第一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位于筒体内,第一搅拌板设置在第一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压板位于第一搅拌板的下方,第一压板的顶部与第一搅拌电机输出轴的下端相连接,第一压板开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第三出料孔,第一压板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柱塞,第一柱塞与第三出料孔为相错式设置,第一柱塞位于挡板的上方,第一柱塞与第二出料孔相对应,第一压板位于隔板的右侧,第三固定板底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搅拌电机,第二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位于筒体内,第二搅拌板设置在第二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压板位于第二搅拌板的下方,第二压板的顶部与第二搅拌电机输出轴的下端相连接,第二压板开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第四出料孔,第二压板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柱塞,第二柱塞与第四出料孔为相错式设置,第二柱塞位于挡板的上方,第二柱塞与第二出料孔相对应,第二压板位于隔板的左侧。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第一缸体、第一托板和第一滚轮,第一缸体位于排液管的正下方,第一缸体放置在第一托板上,第一托板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滚轮,第一滚轮与底座的顶部相接触。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第二缸体、第二托板和第二滚轮,第二缸体位于排料管的正下方,第二缸体放置在第二托板上,第二托板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滚轮,第二滚轮与底座的顶部相接触。
因为本发明包括有沉淀缸、排料管、第一阀门、排液管、第二阀门、第一轴承、丝杆、小旋转盘、密封垫、大推力轴承、螺母、第一连接板、第一大连接杆、第二连接板、第二大连接杆、环形管、第二轴承、第一小连接杆、第二小连接杆、大旋转盘、第三轴承、连接轴、第一插管、第一套管、第二插管、第二套管、筒体、挡板、隔板、第四轴承、搅拌桨、环形滑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底座,所以在本发明中,隔板将筒体的内部分隔成两个完全隔绝的容纳空间,工作人员可以将稀土料液加入到筒体的右部,将碳酸氢铵溶液加入到筒体的左部,隔板将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完全隔开,然后对小旋转盘进行转动,小旋转盘带动丝杆进行旋转,丝杆带动螺母进行运动,螺母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带动环形管进行运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在第一大连接杆和第二大连接杆上进行滑动,同时丝杆通过连接轴带动搅拌桨进行旋转,筒体内稀土料液通过相应的第二出料孔向下流入到挡板与大旋转盘之间,筒体内碳酸氢铵溶液通过相应的第二出料孔向下流入到挡板与大旋转盘之间,并被旋转的搅拌桨进行预搅拌,当螺母带动环形管向下运动时,环形管能够带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向下进行运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能够分别通过第一插管和第二插管带动大旋转盘进行旋转,而且第一大连接杆和第二大连接杆的下端均与大推力轴承相连接,因此大推力轴承能够为第一大连接杆和第二大连接杆的旋转提供便利,从而第一大连接杆、第二大连接杆和大旋转盘能够同时和第一插管,以及第二插管进行转动,环形滑板为大旋转盘转动提供辅助,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带动第一插管和第二插管进行转动,同时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还能够分别在第一插管和第二插管上进行滑动,从而将预搅拌的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通过第一插管和第二插管向下流入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内,并通过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流入到环形管内,再通过环形管的第一出料孔向下喷出到沉淀缸内,环形管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对沉淀缸内的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搅动,当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添加完毕后,停止对小旋转盘的转动,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可以在沉淀缸内进行混合反应,反应完毕后,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通过排料管和排液管将其排出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旋转轴、第五轴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旋转电机、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启动旋转电机进行运转,旋转电机带动第三锥齿轮进行旋转,第三锥齿轮通过第四锥齿轮带动旋转轴进行转动,旋转轴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从而带动小旋转盘进行旋转,利用旋转电机代替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方便简单,省时省力。
因为还包括有龙门杆、上下气缸、第三固定板、第一搅拌电机、第一搅拌板、第一压板、第一柱塞、第二搅拌电机、第二搅拌板、第二压板和第二柱塞,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启动第一搅拌电机和第二搅拌电机进行运转,第一搅拌电机和第二搅拌电机能够分别带动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进行旋转,从而第一搅拌板对稀土料液进行搅拌,第二搅拌板对碳酸氢铵溶液进行搅拌,使两者更加均匀,为后续的混合提供便利,当搅拌完毕后,停止第一搅拌电机和第二搅拌电机的运动,此时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分别与下方相应的第二出料孔对齐,当不需要对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输送时,启动上下气缸进行动作,上下气缸通过第三固定板带动第二搅拌电机和第一搅拌电机向下进行运动,第一搅拌电机和第二搅拌电机分别带动第一搅拌板、第一压板、第二搅拌板和第二压板向下进行运动,第一压板带动第一柱塞向下运动,从而将第一柱塞向下带动到相应的第二出料孔内,第二压板带动第二柱塞向下运动,从而将第二柱塞向下带动到相应的第二出料孔内,同时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能够对第二出料孔进行疏通,能够防止第二出料孔发生堵塞,当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在筒体内进行上下运动时,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能够对筒体内的溶液进行上下运动搅拌,稀土料液能够在第三出料孔内进行上下流动,碳酸氢铵溶能够在第四出料孔内进行上下流动,搅拌效果好。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缸体、第一托板和第一滚轮,所以当工作人员对沉淀缸内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后,碳酸稀土会沉淀到沉淀缸的内底部,此时可以通过排液管将反应后剩余的溶液排出到第一缸体内,通过第一托板和第一滚轮将第一缸体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缸体、第二托板和第二滚轮,所以当将剩余的溶液排出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排料管将生成的碳酸稀土排出到第二缸体内,通过第二托板和第二滚轮将第二缸体运送到需要的位置即可。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能够对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均匀添加,能够使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充分反应,有利于提高所制产品的质量,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推广应用,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沉淀缸的主视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筒体的主视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缸体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缸体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沉淀缸,2.排料管,3.第一阀门,4.排液管,5.第二阀门,6.第一轴承,7.丝杆,8.小旋转盘,9.密封垫,10.大推力轴承,11.螺母,12.第一连接板,13.第一大连接杆,14.第二连接板,15.第二大连接杆,16.环形管,17.第二轴承,18.第一小连接杆,19.第二小连接杆,20.大旋转盘,21.第三轴承,22.连接轴,23.第一插管,24.第一套管,25.第二插管,26.第二套管,27.筒体,28.挡板,29.隔板,30.第四轴承,31.搅拌桨,32.环形滑板,33.第一支架,34.第二支架,35.底座,41.第一锥齿轮,42.第二锥齿轮,43.旋转轴,44.第五轴承,45.第一固定板,46.第二固定板,47.旋转电机,48.第三锥齿轮,49.第四锥齿轮,51.龙门杆,52.上下气缸,53.第三固定板,54.第一搅拌电机,55.第一搅拌板,56.第一压板,57.第一柱塞,58.第二搅拌电机,59.第二搅拌板,60.第二压板,61.第二柱塞,71.第一缸体,72.第一托板,73.第一滚轮,81.第二缸体,82.第二托板,83.第二滚轮,161.第一出料孔,201.环形滑槽,281.第二出料孔,561.第三出料孔,601.第四出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如: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沉淀缸1、排料管2、第一阀门3、排液管4、第二阀门5、第一轴承6、丝杆7、小旋转盘8、密封垫9、大推力轴承10、螺母11、第一连接板12、第一大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板14、第二大连接杆15、环形管16、第二轴承17、第一小连接杆18、第二小连接杆19、大旋转盘20、第三轴承21、连接轴22、第一插管23、第一套管24、第二插管25、第二套管26、筒体27、挡板28、隔板29、第四轴承30、搅拌桨31、环形滑板32、第一支架33、第二支架34和底座35,沉淀缸1底部的右侧连接有排料管2,沉淀缸1与排料管2相连通,排料管2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沉淀缸1底部的左侧连接有排液管4,沉淀缸1与排液管4相连通,排液管4上设置有第二阀门5,第一轴承6嵌设在沉淀缸1底部的中间位置,丝杆7与第一轴承6设置为过盈连接,小旋转盘8位于沉淀缸1的下方,小旋转盘8与丝杆7的下端相连接,密封垫9套在丝杆7上,密封垫9位于沉淀缸1的下方,密封垫9与沉淀缸1相连接,大推力轴承10位于排料管2与排液管4之间,大推力轴承10与沉淀缸1的内底部相连接,丝杆7位于大推力轴承10内,螺母11设置在丝杆7上,螺母11与丝杆7相配合,螺母11的右侧壁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2,第一连接板12开有上下贯穿的孔,第一大连接杆13位于第一连接板12上下贯穿的孔内,第一大连接杆13与第一连接板12设置为滑动连接,第一大连接杆13的下端与大推力轴承10的顶部相连接,螺母11的左侧壁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4开有上下贯穿的孔,第二大连接杆15位于第二连接板14上下贯穿的孔内,第二大连接杆15与第二连接板14设置为滑动连接,第二大连接杆15的下端与大推力轴承10的顶部相连接,丝杆7,螺母11,第一连接板12,第一大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板14和第二大连接杆15均位于环形管16内,环形管16位于沉淀缸1内,环形管16的底部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一出料孔161,第二轴承17位于环形管16的上方,第二轴承17的右侧壁连接有第一小连接杆18,第一小连接杆18位于第一大连接杆13的左侧,第一小连接杆18与第一大连接杆13相连接,第二轴承17的左侧壁连接有第二小连接杆19,第二小连接杆19位于第二大连接杆15的右侧,第二小连接杆19与第二大连接杆15相连接,第一小连接杆18和第二小连接杆19均位于沉淀缸1的上方,大旋转盘20位于第一大连接杆13和第二大连接杆15的上方,第一大连接杆13和第二大连接杆15均与大旋转盘20相连接,第三轴承21嵌设在大旋转盘20的中部,连接轴22的中部与第三轴承21设置为过盈连接,连接轴22的下部与第二轴承17设置为过盈连接,连接轴22的下端与丝杆7的上端相连接,第一插管23的上端嵌设在大旋转盘20内,第一套管24位于大旋转盘20的下方,第一套管24滑动式套在第一插管23上,第一套管24的下端与环形管16的顶部相连接,第一套管24与环形管16相连通,第一套管24位于第一大连接杆13的右侧,第二插管25上端嵌设在大旋转盘20内,第二套管26位于大旋转盘20下方,第二套管26滑动式套在第二插管25上,第二套管26的下端与环形管16的顶部相连接,第二套管26与环形管16相连通,第二套管26位于第二大连接杆15的左侧,大旋转盘20位于筒体27内,大旋转盘20的外圆周壁上开有环形滑槽201,挡板28位于筒体27内,挡板28与筒体27相连接,挡板28开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第二出料孔281,隔板29的底部与挡板28顶部的中间位置相连接,隔板29为前后延伸式设置,隔板29位于筒体27内,隔板29与筒体27相连接,第四轴承30嵌设在挡板28底部的中间位置,连接轴22的上端与第四轴承30设置为过盈连接,搅拌桨31位于挡板28的下方,搅拌桨31设置在连接轴22上,搅拌桨31位于大旋转盘20的上方,环形滑板32套在大旋转盘20上,环形滑板32位于环形滑槽201内,环形滑板32与大旋转盘20设置为滑动连接,环形滑板32的外环侧壁与筒体27的内侧壁相连接,第一支架33和第二支架34均位于筒体27的下方,第一支架33和第二支架34均与筒体27相连接,第一支架33的左侧壁与沉淀缸1的右侧壁相连接,第二支架34的右侧壁与沉淀缸1的左侧壁相连接,底座35位于第一支架33和第二支架34下方,第一支架33和第二支架34均与底座35相连接,底座35位于排料管2和排液管4的下方。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2、旋转轴43、第五轴承44、第一固定板45、第二固定板46、旋转电机47、第三锥齿轮48和第四锥齿轮49,第一锥齿轮41位于小旋转盘8的下方,第一锥齿轮41与小旋转盘8相连接,第二锥齿轮42位于第一锥齿轮41的下方,第二锥齿轮42与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第二锥齿轮42的右侧壁连接有旋转轴43,旋转轴43与第五轴承44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五轴承44嵌设在第一固定板45的中部,第一固定板45的顶部与沉淀缸1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固定板45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6,旋转电机47位于第二固定板46的上方,旋转电机47与第二固定板46相连接,旋转电机47输出轴的上端连接有第三锥齿轮48,第四锥齿轮49位于第三锥齿轮48的上方,第四锥齿轮49与第三锥齿轮48相啮合,第四锥齿轮49位于第一固定板45的右侧,第四锥齿轮49与旋转轴43的右端相连接。
还包括有龙门杆51、上下气缸52、第三固定板53、第一搅拌电机54、第一搅拌板55、第一压板56、第一柱塞57、第二搅拌电机58、第二搅拌板59、第二压板60和第二柱塞61,龙门杆51位于筒体27的上方,龙门杆51与筒体27相连接,上下气缸52的顶部与龙门杆51顶部的下侧相连接,上下气缸52伸缩杆的下端与第三固定板53的顶部相连接,第三固定板53底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搅拌电机54,第一搅拌电机54的输出轴位于筒体27内,第一搅拌板55设置在第一搅拌电机54的输出轴上,第一压板56位于第一搅拌板55的下方,第一压板56的顶部与第一搅拌电机54输出轴的下端相连接,第一压板56开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第三出料孔561,第一压板56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柱塞57,第一柱塞57与第三出料孔561为相错式设置,第一柱塞57位于挡板28的上方,第一柱塞57与第二出料孔281相对应,第一压板56位于隔板29的右侧,第三固定板53底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搅拌电机58,第二搅拌电机58的输出轴位于筒体27内,第二搅拌板59设置在第二搅拌电机58的输出轴上,第二压板60位于第二搅拌板59的下方,第二压板60的顶部与第二搅拌电机58输出轴的下端相连接,第二压板60开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第四出料孔601,第二压板60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柱塞61,第二柱塞61与第四出料孔601为相错式设置,第二柱塞61位于挡板28的上方,第二柱塞61与第二出料孔281相对应,第二压板60位于隔板29的左侧。
还包括有第一缸体71、第一托板72和第一滚轮73,第一缸体71位于排液管4的正下方,第一缸体71放置在第一托板72上,第一托板72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滚轮73,第一滚轮73与底座35的顶部相接触。
还包括有第二缸体81、第二托板82和第二滚轮83,第二缸体81位于排料管2的正下方,第二缸体81放置在第二托板82上,第二托板82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滚轮83,第二滚轮83与底座35的顶部相接触。
因为本发明包括有沉淀缸1、排料管2、第一阀门3、排液管4、第二阀门5、第一轴承6、丝杆7、小旋转盘8、密封垫9、大推力轴承10、螺母11、第一连接板12、第一大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板14、第二大连接杆15、环形管16、第二轴承17、第一小连接杆18、第二小连接杆19、大旋转盘20、第三轴承21、连接轴22、第一插管23、第一套管24、第二插管25、第二套管26、筒体27、挡板28、隔板29、第四轴承30、搅拌桨31、环形滑板32、第一支架33、第二支架34和底座35,所以在本发明中,隔板29将筒体27的内部分隔成两个完全隔绝的容纳空间,工作人员可以将稀土料液加入到筒体27的右部,将碳酸氢铵溶液加入到筒体27的左部,隔板29将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完全隔开,然后对小旋转盘8进行转动,小旋转盘8带动丝杆7进行旋转,丝杆7带动螺母11进行运动,螺母11通过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4带动环形管16进行运动,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4分别在第一大连接杆13和第二大连接杆15上进行滑动,同时丝杆7通过连接轴22带动搅拌桨31进行旋转,筒体27内稀土料液通过相应的第二出料孔281向下流入到挡板28与大旋转盘20之间,筒体27内碳酸氢铵溶液通过相应的第二出料孔281向下流入到挡板28与大旋转盘20之间,并被旋转的搅拌桨31进行预搅拌,当螺母11带动环形管16向下运动时,环形管16能够带动第一套管24和第二套管26向下进行运动,第一套管24和第二套管26能够分别通过第一插管23和第二插管25带动大旋转盘20进行旋转,而且第一大连接杆13和第二大连接杆15的下端均与大推力轴承10相连接,因此大推力轴承10能够为第一大连接杆13和第二大连接杆15的旋转提供便利,从而第一大连接杆13、第二大连接杆15和大旋转盘20能够同时和第一插管23,以及第二插管25进行转动,环形滑板32为大旋转盘20转动提供辅助,第一套管24和第二套管26带动第一插管23和第二插管25进行转动,同时第一套管24和第二套管26还能够分别在第一插管23和第二插管25上进行滑动,从而将预搅拌的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通过第一插管23和第二插管25向下流入到第一套管24和第二套管26内,并通过第一套管24和第二套管26流入到环形管16内,再通过环形管16的第一出料孔161向下喷出到沉淀缸1内,环形管16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对沉淀缸1内的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搅动,当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添加完毕后,停止对小旋转盘8的转动,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可以在沉淀缸1内进行混合反应,反应完毕后,打开第一阀门3和第二阀门5,分别通过排料管2和排液管4将其排出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2、旋转轴43、第五轴承44、第一固定板45、第二固定板46、旋转电机47、第三锥齿轮48和第四锥齿轮49,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启动旋转电机47进行运转,旋转电机47带动第三锥齿轮48进行旋转,第三锥齿轮48通过第四锥齿轮49带动旋转轴43进行转动,旋转轴43通过第二锥齿轮42带动第一锥齿轮41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41从而带动小旋转盘8进行旋转,利用旋转电机47代替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方便简单,省时省力。
因为还包括有龙门杆51、上下气缸52、第三固定板53、第一搅拌电机54、第一搅拌板55、第一压板56、第一柱塞57、第二搅拌电机58、第二搅拌板59、第二压板60和第二柱塞61,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启动第一搅拌电机54和第二搅拌电机58进行运转,第一搅拌电机54和第二搅拌电机58能够分别带动第一搅拌板55和第二搅拌板59进行旋转,从而第一搅拌板55对稀土料液进行搅拌,第二搅拌板59对碳酸氢铵溶液进行搅拌,使两者更加均匀,为后续的混合提供便利,当搅拌完毕后,停止第一搅拌电机54和第二搅拌电机58的运动,此时第一柱塞57和第二柱塞61分别与下方相应的第二出料孔281对齐,当不需要对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输送时,启动上下气缸52进行动作,上下气缸52通过第三固定板53带动第二搅拌电机58和第一搅拌电机54向下进行运动,第一搅拌电机54和第二搅拌电机58分别带动第一搅拌板55、第一压板56、第二搅拌板59和第二压板60向下进行运动,第一压板56带动第一柱塞57向下运动,从而将第一柱塞57向下带动到相应的第二出料孔281内,第二压板60带动第二柱塞61向下运动,从而将第二柱塞61向下带动到相应的第二出料孔281内,同时第一柱塞57和第二柱塞61能够对第二出料孔281进行疏通,能够防止第二出料孔281发生堵塞,当第一压板56和第二压板60在筒体27内进行上下运动时,第一压板56和第二压板60能够对筒体27内的溶液进行上下运动搅拌,稀土料液能够在第三出料孔561内进行上下流动,碳酸氢铵溶能够在第四出料孔601内进行上下流动,搅拌效果好。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缸体71、第一托板72和第一滚轮73,所以当工作人员对沉淀缸1内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后,碳酸稀土会沉淀到沉淀缸1的内底部,此时可以通过排液管4将反应后剩余的溶液排出到第一缸体71内,通过第一托板72和第一滚轮73将第一缸体71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缸体81、第二托板82和第二滚轮83,所以当将剩余的溶液排出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排料管2将生成的碳酸稀土排出到第二缸体81内,通过第二托板82和第二滚轮83将第二缸体81运送到需要的位置即可。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沉淀缸(1)、排料管(2)、第一阀门(3)、排液管(4)、第二阀门(5)、第一轴承(6)、丝杆(7)、小旋转盘(8)、密封垫(9)、大推力轴承(10)、螺母(11)、第一连接板(12)、第一大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板(14)、第二大连接杆(15)、环形管(16)、第二轴承(17)、第一小连接杆(18)、第二小连接杆(19)、大旋转盘(20)、第三轴承(21)、连接轴(22)、第一插管(23)、第一套管(24)、第二插管(25)、第二套管(26)、筒体(27)、挡板(28)、隔板(29)、第四轴承(30)、搅拌桨(31)、环形滑板(32)、第一支架(33)、第二支架(34)和底座(35),沉淀缸(1)底部的右侧连接有排料管(2),沉淀缸(1)与排料管(2)相连通,排料管(2)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沉淀缸(1)底部的左侧连接有排液管(4),沉淀缸(1)与排液管(4)相连通,排液管(4)上设置有第二阀门(5),第一轴承(6)嵌设在沉淀缸(1)底部的中间位置,丝杆(7)与第一轴承(6)设置为过盈连接,小旋转盘(8)位于沉淀缸(1)的下方,小旋转盘(8)与丝杆(7)的下端相连接,密封垫(9)套在丝杆(7)上,密封垫(9)位于沉淀缸(1)的下方,密封垫(9)与沉淀缸(1)相连接,大推力轴承(10)位于排料管(2)与排液管(4)之间,大推力轴承(10)与沉淀缸(1)的内底部相连接,丝杆(7)位于大推力轴承(10)内,螺母(11)设置在丝杆(7)上,螺母(11)与丝杆(7)相配合,螺母(11)的右侧壁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2),第一连接板(12)开有上下贯穿的孔,第一大连接杆(13)位于第一连接板(12)上下贯穿的孔内,第一大连接杆(13)与第一连接板(12)设置为滑动连接,第一大连接杆(13)的下端与大推力轴承(10)的顶部相连接,螺母(11)的左侧壁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4)开有上下贯穿的孔,第二大连接杆(15)位于第二连接板(14)上下贯穿的孔内,第二大连接杆(15)与第二连接板(14)设置为滑动连接,第二大连接杆(15)的下端与大推力轴承(10)的顶部相连接,丝杆(7),螺母(11),第一连接板(12),第一大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板(14)和第二大连接杆(15)均位于环形管(16)内,环形管(16)位于沉淀缸(1)内,环形管(16)的底部均匀开有若干个第一出料孔(161),第二轴承(17)位于环形管(16)的上方,第二轴承(17)的右侧壁连接有第一小连接杆(18),第一小连接杆(18)位于第一大连接杆(13)的左侧,第一小连接杆(18)与第一大连接杆(13)相连接,第二轴承(17)的左侧壁连接有第二小连接杆(19),第二小连接杆(19)位于第二大连接杆(15)的右侧,第二小连接杆(19)与第二大连接杆(15)相连接,第一小连接杆(18)和第二小连接杆(19)均位于沉淀缸(1)的上方,大旋转盘(20)位于第一大连接杆(13)和第二大连接杆(15)的上方,第一大连接杆(13)和第二大连接杆(15)均与大旋转盘(20)相连接,第三轴承(21)嵌设在大旋转盘(20)的中部,连接轴(22)的中部与第三轴承(21)设置为过盈连接,连接轴(22)的下部与第二轴承(17)设置为过盈连接,连接轴(22)的下端与丝杆(7)的上端相连接,第一插管(23)的上端嵌设在大旋转盘(20)内,第一套管(24)位于大旋转盘(20)的下方,第一套管(24)滑动式套在第一插管(23)上,第一套管(24)的下端与环形管(16)的顶部相连接,第一套管(24)与环形管(16)相连通,第一套管(24)位于第一大连接杆(13)的右侧,第二插管(25)上端嵌设在大旋转盘(20)内,第二套管(26)位于大旋转盘(20)下方,第二套管(26)滑动式套在第二插管(25)上,第二套管(26)的下端与环形管(16)的顶部相连接,第二套管(26)与环形管(16)相连通,第二套管(26)位于第二大连接杆(15)的左侧,大旋转盘(20)位于筒体(27)内,大旋转盘(20)的外圆周壁上开有环形滑槽(201),挡板(28)位于筒体(27)内,挡板(28)与筒体(27)相连接,挡板(28)开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第二出料孔(281),隔板(29)的底部与挡板(28)顶部的中间位置相连接,隔板(29)为前后延伸式设置,隔板(29)位于筒体(27)内,隔板(29)与筒体(27)相连接,第四轴承(30)嵌设在挡板(28)底部的中间位置,连接轴(22)的上端与第四轴承(30)设置为过盈连接,搅拌桨(31)位于挡板(28)的下方,搅拌桨(31)设置在连接轴(22)上,搅拌桨(31)位于大旋转盘(20)的上方,环形滑板(32)套在大旋转盘(20)上,环形滑板(32)位于环形滑槽(201)内,环形滑板(32)与大旋转盘(20)设置为滑动连接,环形滑板(32)的外环侧壁与筒体(27)的内侧壁相连接,第一支架(33)和第二支架(34)均位于筒体(27)的下方,第一支架(33)和第二支架(34)均与筒体(27)相连接,第一支架(33)的左侧壁与沉淀缸(1)的右侧壁相连接,第二支架(34)的右侧壁与沉淀缸(1)的左侧壁相连接,底座(35)位于第一支架(33)和第二支架(34)下方,第一支架(33)和第二支架(34)均与底座(35)相连接,底座(35)位于排料管(2)和排液管(4)的下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2)、旋转轴(43)、第五轴承(44)、第一固定板(45)、第二固定板(46)、旋转电机(47)、第三锥齿轮(48)和第四锥齿轮(49),第一锥齿轮(41)位于小旋转盘(8)的下方,第一锥齿轮(41)与小旋转盘(8)相连接,第二锥齿轮(42)位于第一锥齿轮(41)的下方,第二锥齿轮(42)与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第二锥齿轮(42)的右侧壁连接有旋转轴(43),旋转轴(43)与第五轴承(44)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五轴承(44)嵌设在第一固定板(45)的中部,第一固定板(45)的顶部与沉淀缸(1)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固定板(45)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6),旋转电机(47)位于第二固定板(46)的上方,旋转电机(47)与第二固定板(46)相连接,旋转电机(47)输出轴的上端连接有第三锥齿轮(48),第四锥齿轮(49)位于第三锥齿轮(48)的上方,第四锥齿轮(49)与第三锥齿轮(48)相啮合,第四锥齿轮(49)位于第一固定板(45)的右侧,第四锥齿轮(49)与旋转轴(43)的右端相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龙门杆(51)、上下气缸(52)、第三固定板(53)、第一搅拌电机(54)、第一搅拌板(55)、第一压板(56)、第一柱塞(57)、第二搅拌电机(58)、第二搅拌板(59)、第二压板(60)和第二柱塞(61),龙门杆(51)位于筒体(27)的上方,龙门杆(51)与筒体(27)相连接,上下气缸(52)的顶部与龙门杆(51)顶部的下侧相连接,上下气缸(52)伸缩杆的下端与第三固定板(53)的顶部相连接,第三固定板(53)底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搅拌电机(54),第一搅拌电机(54)的输出轴位于筒体(27)内,第一搅拌板(55)设置在第一搅拌电机(54)的输出轴上,第一压板(56)位于第一搅拌板(55)的下方,第一压板(56)的顶部与第一搅拌电机(54)输出轴的下端相连接,第一压板(56)开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第三出料孔(561),第一压板(56)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柱塞(57),第一柱塞(57)与第三出料孔(561)为相错式设置,第一柱塞(57)位于挡板(28)的上方,第一柱塞(57)与第二出料孔(281)相对应,第一压板(56)位于隔板(29)的右侧,第三固定板(53)底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二搅拌电机(58),第二搅拌电机(58)的输出轴位于筒体(27)内,第二搅拌板(59)设置在第二搅拌电机(58)的输出轴上,第二压板(60)位于第二搅拌板(59)的下方,第二压板(60)的顶部与第二搅拌电机(58)输出轴的下端相连接,第二压板(60)开有若干个上下贯穿的第四出料孔(601),第二压板(60)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柱塞(61),第二柱塞(61)与第四出料孔(601)为相错式设置,第二柱塞(61)位于挡板(28)的上方,第二柱塞(61)与第二出料孔(281)相对应,第二压板(60)位于隔板(29)的左侧。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缸体(71)、第一托板(72)和第一滚轮(73),第一缸体(71)位于排液管(4)的正下方,第一缸体(71)放置在第一托板(72)上,第一托板(72)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滚轮(73),第一滚轮(73)与底座(35)的顶部相接触。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缸体(81)、第二托板(82)和第二滚轮(83),第二缸体(81)位于排料管(2)的正下方,第二缸体(81)放置在第二托板(82)上,第二托板(82)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第二滚轮(83),第二滚轮(83)与底座(35)的顶部相接触。
CN201810894245.1A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 Active CN1090825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4245.1A CN109082541B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4245.1A CN109082541B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2541A true CN109082541A (zh) 2018-12-25
CN109082541B CN109082541B (zh) 2020-12-01

Family

ID=64833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94245.1A Active CN109082541B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8254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9670A (zh) * 2017-05-16 2017-07-07 赣州科源甬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矿沉淀用反应均匀型共沉沉淀装置
CN107099662A (zh) * 2017-05-16 2017-08-29 赣州科源甬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矿沉淀用方便清洗型沉淀装置
CN108162454A (zh) * 2017-12-26 2018-06-15 郑州默尔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快速挤压设备
CN108201839A (zh) * 2017-12-30 2018-06-26 李国俊 一种用于生产聚氯乙烯的搅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9670A (zh) * 2017-05-16 2017-07-07 赣州科源甬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矿沉淀用反应均匀型共沉沉淀装置
CN107099662A (zh) * 2017-05-16 2017-08-29 赣州科源甬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稀土矿沉淀用方便清洗型沉淀装置
CN108162454A (zh) * 2017-12-26 2018-06-15 郑州默尔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快速挤压设备
CN108201839A (zh) * 2017-12-30 2018-06-26 李国俊 一种用于生产聚氯乙烯的搅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2541B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60555A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生物发酵罐
CN210815035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混合装置
CN106902688A (zh) 一种过氧化甲乙酮生产用初步混料设备
CN109097608A (zh) 一种用于稀土的可升降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
CN110015732A (zh) 一种具有悬浮物清理功能的高效型沉淀池
CN106947860B (zh) 一种稀土矿沉淀用混合均匀型共沉沉淀装置
CN109082541A (zh)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
CN107699471A (zh) 一种生物发酵用的搅拌装置
CN210410443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化工用搅拌釜
CN209791371U (zh) 一种调和油混合装置
CN218579949U (zh) 一种沼气池厌氧发酵装置
CN108950197B (zh)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
CN206688620U (zh) 一种高效的乌洛托品溶液加工用混合装置
CN109097607A (zh) 一种用于稀土的可移动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
CN216826039U (zh) 一种氧化性杀菌灭藻剂生产用混合装置
CN206715371U (zh) 一种头孢丙烯母核萃取反应釜
CN212119783U (zh) 一种催化剂加工用混匀装置
CN208742558U (zh) 一种净水剂生产设备
CN210012836U (zh) 一种果皮果渣循环利用的果醋发酵装置
CN109626635B (zh) 一种焦化废水微生物共生处理装置
CN208500947U (zh) 一种液体菌种输送设备
CN208414068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07793386U (zh) 一种新型稀土萃取分离器
CN212915247U (zh) 一种研磨超细微粒的卧式密闭搅拌设备
CN208049753U (zh) 一种用于废铝刻蚀液回收的高稳定性搪玻璃搅拌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8

Address after: 538000 Guangxi Fangchenggang Port Area East Drainage Reclamation Port Area 1 Road West Side

Applicant after: Fangcheng and Hong Kong and Macao grain & Oil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4, Datang Xinei, Xiaozhuang Formation, Weiyuliangcun, Xiaoling, Xuanw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Applicant before: Liu Ba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7

Address after: 538000 room 120, 1st floor, building 3, yunlang Science Park, Fangcheng District, Fangchengga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Beibu Gulf grain and oil technology research Co.,Ltd.

Address before: 538000 Guangxi Fangchenggang Port Area East Drainage Reclamation Port Area 1 Road West Side

Patentee before: Fangcheng and Hong Kong and Macao grain & Oil Indust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