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6543A - 增强型随机接入过程 - Google Patents

增强型随机接入过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6543A
CN109076543A CN201880000969.5A CN201880000969A CN109076543A CN 109076543 A CN109076543 A CN 109076543A CN 201880000969 A CN201880000969 A CN 201880000969A CN 109076543 A CN109076543 A CN 109076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beam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received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09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园园
陈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76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65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2Hybri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对通过接收波束所接收到的传送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其中接收波束具有相关联的接收波束标识。参考信号测量结果与传送波束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接收波束标识相关联地进行存储,来定义各波束链路对测量结果,其中参考信号通过传送波束进行传送。选择与波束链路对测量结果的标准相符合的波束链路对,并且通过在所选择的波束链路对的传送波束上传送前导码消息来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Description

增强型随机接入过程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3月2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PCT/CN2017/078079的PCT专利的优先权,且将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具体涉及具有波束成形(beamforming)的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新无线电(New Radio,NR)接入系统中的随机接入(RandomAccess,RA)过程。
背景技术
对蜂窝数据需求的惊人增长激发了大家对高频(High Frequency,HF)通信系统的兴趣。5G的目标之一是在HF频带中支持高达100GHz的频率范围,其中HF频带的可用频谱是传统蜂窝系统的200倍。
5G无线电接入技术将成为现代接入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将解决高流量增长和高带宽连接需求的增加,还将支持大量的已连接装置并满足关键任务应用(mission-critical application)的实时和高度可靠的通信需求。目前有考虑独立(standalone)NR部署和依靠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增强型LTE(Enhanced LTE,eLTE)的非独立NR部署。
可通过RA过程来实现到接入网的无线电接入。图10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010和基站(Base Station,BS)1050在无线电级连接的传统RA过程(基于竞争(contention))的时序图。在1015中,UE 1010选择64个可用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Channel,RACH)前导码(preamble)中的一个,并且在临时标识UE 1010的时隙中向网络发送该前导码,即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RA-RNTI)。这按照惯例可称为消息1(Message 1,MSG1)。
在1020中,BS 1050在下行链路(Downlink,DL)共享信道(Shared Channel,SCH)(DL-SCH)上针对UE 1010的RA-RNTI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这按照惯例可称为消息2(Message 2,MSG2),MSG2中还包含用于UE 1010的临时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C-RNTI)、定时提前值和上行链路(Uplink,UL)授权(grant)资源,其中可通过定时提前值通知UE 1010如何补偿UE 1010和BS1050之间的往返行程延迟,UE 1010可以通过UL授权资源来使用UL-SCH。
在1025中,UE 1010使用临时C-RNTI在UL-SCH上将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请求消息发送到BS 1050。这按照惯例可称为消息3(Message3,MSG3),MSG3中还包含UE标识(若UE 1010先前已经与同一网络连接,可为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TMSI);若UE 1010正在首次连接网络,可为随机值)和连接建立原因,即UE 1010正在连接网络的原因。
在1030中,BS 1050用竞争解决消息进行响应,按照惯例可把竞争解决消息称为消息4。该消息可寻址至临时C-RNTI并且还可包含TMSI。临时C-RNTI可提升为UE的C-RNTI,其中UE检测到RA成功并且尚未拥有C-RNTI。
可针对以下事件执行RA过程:来自RRC空闲(RRC_IDLE)的初始接入、RRC连接重建、切换(handover)、DL数据到达、UL数据到达以及定位和波束故障恢复。
以初始接入为例,在进行RA过程之前,UE 1010和BS 1050需要通过初始同步进程(initial synchronization process)进行同步。一旦同步完成,UE可以读取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和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以检查UE是否正试图连接到适宜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假设UE 1010发现PLMN值是正确的,则UE 1010将继续读取SIB 1和SIB 2。在此阶段,UE没有可以用来将其连接期望通知给网络的资源或信道。
HF非常短的波长可容纳在小的区域中布置的大量小型天线,诸如可形成非常高增益的电可操纵阵列(electrically steerable array),由此通过波束成形来实现高度定向传送。波束成形可通过高天线增益来补偿高频传播损耗。然而,对高度定向通信的依赖及对传播环境的脆弱性带来了特别的挑战,包括间歇性连接(intermittent connectivity)和快速可变的信号强度。HF通信依赖自适应波束成形的程度将远远超过当前蜂窝系统。
由于基站和移动站在检测到彼此之前需要在一系列波束角度上进行扫描,因此对同步和广播信号的定向传送的依赖性会延迟在初始连接建立或切换的小区搜索操作期间的基站检测。当UE执行RA过程时,UE还需要在前导码传送期间在一系列角度内进行扫描,以便UE可被基站检测到。在低频(Low Frequency,LF)范围,在LF RA过程期间,对每个消息(例如,消息1/2/3/4/5)执行全向(omi-directional)/准全向(quasi omi-directional)的传送。然而,在HF范围中,UE需要在RA过程中对每个MSG执行定向传送,并且在网络端和UE端二处均需要考虑用哪个波束传送(Transmit,Tx)/接收(Receive,Rx)每个MSG。此外,由于存在不同的信道互易性条件(channel reciprocity condition),可以利用这些条件来优化RA过程,以减少等待时间(latency)。
考虑到波束成形的复杂性,需要增强NR接入系统/网络中的RA过程,以提高可靠性并减少等待时间。
发明内容
对通过接收波束(receiver beam)接收到的传送的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进行测量,其中接收波束具有相关联的接收波束标识(Identify,ID)。将RS测量结果与传送波束(transmitter beam)的ID以及对应的接收波束ID相关联地进行存储,来定义各波束链路对测量结果,其中RS通过上述传送波束进行传送。选择与波束链路对测量结果的标准相符合的波束链路对,并且通过在所选择的波束链路对的传送波束上传送前导码消息来发起RA过程。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RACH资源和传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传送波束相关信息。在一实施例中,配置信息通过专用RRC提供。在又一实施例中,每个RS类型与标识符(identifier)相关联,其中RS类型是DL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类型或DL RS类型。
附图说明
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图中类似的标号表示类似的组件。
图1是可以实施本发明构思的具有HF连接的示范性无线网络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可以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的收发器100的示意图。
图3是可以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的示范性波束训练示意图。
图4例示具有多个波束和多个TX-RX波束对测量结果的示范性HF无线系统。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用于UE的UL和DL的示范性波束配置。
图6A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范性单个TRP部署的示意图。
图6B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范性多TRP部署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RA过程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HF无线系统中UE端进行的示范性RA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HF无线系统中网络端进行的示范性RA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传统RA过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HF连接的示范性无线网络100的系统示意图。无线系统100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固定基础设施单元(base infrastructure unit),其中一个或更多个固定基础设施单元可形成在地理区域上分布的网络。上述基础单元也可以称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接入终端、基站、节点B(Node-B,NB)、eNB、gNB或本领域已知的其他术语。如图1例示,基站101、102和103服务于服务区域(例如,小区或小区扇区(sector))内的多个移动站104、105、106和107。在一些系统中,一个或更多个基站与控制器耦接,从而形成与一个或更多个核心网络耦接的接入网络。基站101是用作宏(macro)gNB的传统基站,而基站102和基站103是HF基站,基站102和基站103的服务区域可以与基站101的服务区域交叠,并且各基站服务区域的边缘处可以互相交叠。
HF基站102和HF基站103通过各自利用多个波束覆盖多个扇区,来覆盖定向区域。波束121、122、123和124是基站102的示范性波束,波束125、126、127和128是基站103的示范性波束。可以基于辐射不同波束的TRP的数量来改变HF基站102和基站103的覆盖范围。举例来说,UE或移动站104仅在基站101的服务区域中并且经由链路111与基站101连接。UE 106仅与HF网络连接,HF网络由基站102的波束124覆盖并且经由链路114与基站102连接。UE105处于基站101和基站102的交叠服务区域中。在一实施例中,UE 105可配置有双连接性(dual-connectivity),可以同时经由链路113与基站101连接并且经由链路115与基站102连接。UE 107处于基站101、基站102和基站103的服务区域中。在一种情况下,UE 107可配置有双连接性,可以经由链路112与基站101连接并且经由链路117与基站103连接;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当与基站103连接失败时,UE 107可以切换至经由链路116与基站102连接。
图1还例示了分别用于UE 107和基站103的简化框图130和150。UE 107具有传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天线135。RF收发器133(诸如下面的描述)可以与天线耦接,并且可以从天线135接收RF信号,将RF信号转换成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32。
图2是可以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的收发器200的示意图。收发器200能够进行波束成形的传送,并且可以在BS中部署(诸如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BS 101-103),或者在UE中部署(诸如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UE 104-107)。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实施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开发的5G技术。例如,可以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实现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频带和波束成形技术。
在波束成形的传送中,无线信号能量可以集中在特定方向上,以覆盖目标服务区域。因此,可以通过全向天线来增大天线传送增益。类似地,在波束成形的接收中,可以对从特定方向接收的无线信号能量进行组合,以通过全向天线获得更高的天线接收增益。
如图2例示,收发器200可以包括传送器210和接收器220。传送器210可以包括调制器211、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212、上变频器(up-converter)213、一组移相器214、一组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215和天线阵列216。
调制器211可用于接收比特流并且生成已调制信号。比特流可以携带控制信道信息、数据信道信息、RS序列等。例如,可以在BS或UE处创建与协议栈中的不同协议层对应的协议实体,以促成BS和UE之间的通信。控制信道信息可以包括从物理层生成的控制信令,并且可以在BS和UE之间用信号发送,例如,用来提供成功解调数据信道信息所需的信息。数据信道信息可以包括在UE中的用户应用处生成或将要接收的数据和/或从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或MAC层上方的层生成的控制平面信息。数据信道信息或控制信道信息可以在由调制器211接收之前用各种信道编码方法来编码。
根据不同的目的,RS序列可以包括UE和BS均知晓的不同序列。例如,不同的RS序列可以用于信道估计、波束对链路质量测量、初始接入过程期间的同步或RA等。在一个示例中,调制器211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调制器。因此,控制信道信息、数据信道信息或RS序列可以映射(map)到OFDM子帧(sub-frame)中的特定时间-频率资源,其中OFDM子帧可在已调制信号中携带。
DAC 212可以用于接收数字形式的已调制信号并且生成模拟信号。上变频器213将模拟信号转移(transfer)到载波频带,来生成已上变频信号。已上变频信号可以分成多个信号,每个信号沿着单独的路径输送(convey),其中每条路径可以包括多个移相器214中的一个、多个PA 215中的一个和天线阵列216的天线元件217。可以对每个移相器214和PA 215提供一组传送波束成形权重201,以便可以根据各波束成形权重201对每个分离的信号进行延迟和增益控制。在一实施例中,传送波束成形权重201仅需要对已上变频信号进行相位控制,因此可单独应用在移相器214上。因此,PA 215的增益不受传送波束成形权重201的影响。然后,来自PA 215的输出信号可用于驱动天线阵列216。
天线元件217可以均匀地分布在基板(substrate)上并且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等距分布,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由具有特定延迟的信号进行驱动的每个天线元件217可以辐射无线电波并且基于其天线辐射模式在各方向上传播。来自天线元件217的无线电波可以相长或相消地相互干涉(interfere),以形成传送波束202。传送波束202包括定向传送的无线信号,从而导致信号能量聚焦在特定的方向上。
在操作中,通过施加不同组的波束成形权重201,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操纵传送波束202。另外,还可以通过调节(adjust)波束成形权重201来修改传送波束202的形状。例如,还可以通过调节波束成形权重201使传送波束202的宽度更窄或更宽。在一些示例中,可以结合调节分离信号的相位来调节分离信号的幅值,以调节传送波束202的形状和/或方向。
接收器220可以包括解调器221、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222、下变频器(down-converter)223、一组移相器224、一组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225和天线阵列226。移相器224和天线阵列226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与移相器214和天线阵列216相似。LNA 225对从天线阵列226的天线元件接收的信号进行放大。
在操作中,移相器224、LNA 225和天线阵列226可以一起操作,以形成接收波束204。具体地,天线阵列226的每个天线元件可以基于天线辐射模式在各方向上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且生成指示无线电信号接收能量的电流信号。然后,可以将每个电流信号反馈到包括LNA 225的其中之一和移相器224的其中之一的路径。LNA 225可以接收一组接收波束成形增益-控制权重203。LNA 225还可以根据增益-控制权重来放大电流信号。移相器224可以接收一组接收波束成形权重203,因此在已放大的每个电流信号上造成延迟。然后,经增益控制和延迟的信号可以组合成已组合信号。在替代示例中,该组接收波束成形权重203可以仅需要相位控制,因此可以不应用于LNA 225。经过放大、相移和组合操作可以得到接收波束204。从接收波束204的方向接收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在已组合信号中相长地组合,而来自其它方向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在已组合信号中互相抵消。
下变频器223可以将已组合信号从载波频带移位,以生成基带模拟信号。ADC 222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解调器221对数字信号进行解调并且生成信息比特,其中信息比特可以对应于例如控制信道信息、数据信道信息或RS序列。
虽然收发器200具有模拟波束成形架构,其中模拟波束成形架构采用模拟电路进行波束成形操作,但是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波束成形架构。例如,可以用数字波束成形架构来构建收发器,在数字波束成形架构中,可以用数字处理电路通过基带信号执行相移或幅值缩放。或者,也可以采用混合波束成形架构,可以执行数字和模拟处理来进行波束成形的传送和接收。
返回图1,在一实施例中,RF收发器133包括两个RF电路(未在图中例示),第一RF电路用于HF传送和接收,另一个RF电路用于在与HF传送和接收不同的频带中进行传送和接收。如上所述,RF收发器133还可以将从处理器132接收的基带信号转换成RF信号并且通过天线135将RF信号发出。
示范性处理器132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并且调用执行UE 107中特征的各种功能。存储器131将程序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存储区域134中,并且将配置信息存储在存储区域135中,以控制UE 107的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UE 107可以包括执行不同任务的多个功能组件或模块/电路。测量控制器141在各波束上控制层1(L1;物理层)和层3(在L3上实现RRC)测量,并生成测量结果。L1测量包括可以导出(derive)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 Information,CSI)和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Power,RSRP)以支持动态调度的测量,L3测量包括可以导出小区级质量以通过不同小区支持UE移动性的无线电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测量。在本发明中,L1测量指可以导出CSI、L1-RSRP以支持动态调度的测量,L3测量指可以导出小区级质量以通过不同小区支持UE移动性的RRM测量。
示范性DL处理器(handler)142通过不同的UE Rx波束利用不同的TRP Tx波束来执行DL波束测量和训练。UL处理器143确定用于每个UL传送的UE Tx波束和传送格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Tx/Rx波束成形器(beamformer)信息处理器144存储用于DL和UL的Tx/Rx波束成形信息(例如,波束成形权重),即用于DL接收的最佳TRP Tx-UE Rx对(pair)信息和用于UL传送的最佳UE Tx-TRP Rx对信息。随机接入控制器145确定如何传送/接收每个RA过程MSG以及在每个MSG中携带/导出什么信息。在一实施例中,测量控制器141、DL处理器142和UL处理器143可组合在一个组件或模块中,并且Tx/Rx波束成形器信息处理器144可以在存储器131中实现。
类似地,基站103具有传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天线155。RF收发器153与天线155耦接,来从天线155接收RF信号,将RF信号转换成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52。RF收发器153还将从处理器152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转换成RF信号,并发出到天线155。RF收发器153可以按照与收发器200的上述描述类似的方式实现。
基站103的处理器152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并且调用不同的功能模块来执行基站103的特征。存储器151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154以及配置信息155以控制基站103的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站103可以包括执行不同任务的多个功能模块。测量控制器161控制网络端的测量行为,并且从UE端接收测量结果。DL处理器162确定用于每个DL传送的TRP Tx波束和传送格式。UL处理器143通过不同的TRP Rx波束利用不同的UE Tx波束来执行UL波束测量和训练。Tx/Rx波束成形器信息处理器164存储用于DL和UL的Tx/Rx波束成形器信息,即用于DL接收的最佳TRP Tx-UE Rx对信息和用于UL传送的最佳UE Tx-TRP Rx对信息。随机接入控制器165确定如何传送/接收每个MSG以及在每个MSG中携带/导出什么信息。测量控制器161、DL处理器162和UL处理器163可以组合在一个模块中,并且Tx/Rx波束成形器信息处理器164可以在存储器151中实现。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描述的存储区域和存储器可以由任何数量的、任何类型的传统或其它存储器或存储装置来实现,并且可以是易失性的(volatile)(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缓存、闪存等)或非易失性的(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硬盘、光学存储器等),并且可包括任何合适的存储容量。另外,本发明描述的处理器可以是例如一个或更多个数据处理装置,诸如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片上系统(Systems On a Chip,SOC)或其它固定或可编程逻辑,其中固定或可编程逻辑用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处理逻辑的指令。处理器本身可以是多个处理器,并且具有多个CPU、多个核,包含多个处理器的多个裸片(die)等。
图1还示出了在HF系统中的RA过程期间处理DL传送和UL传送的功能组件。对于DL接收195来说,UE 105具有DL波束训练组件191和DL波束训练结果报告组件192。对于UL传送来说,UE 105具有UL波束传送组件193和UL波束训练结果接收组件194。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组件可以由专用电路或通过在可编程处理逻辑上执行的软件或其组合的形式来实现,或者分别组合到处理器132和152中。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范性波束训练进程300。可以执行波束训练进程300,以基于BS 310和UE 320之间多个可能的波束对链路的测量结果来选择波束对链路。所选择的波束对链路可以用于随后BS 310和UE 320之间的通信。在本发明中,波束对链路指用一对接收波束和传送波束形成的BS和UE之间的通信链路,该对接收波束和传送波束在BS和UE之间使用。对于BS和UE的特定环境来说,不同的波束对链路可以具有不同的测量特性。在这些波束对链路之中,可以选择波束对链路用于BS和UE之间的通信。举例来讲,该选择可以基于对特定波束对链路的最佳测量结果。
BS 310可以是采用mmWave频带和波束成形的传送的无线通信网络的一部分。BS310可以采用波束成形收发器(诸如图2的收发器200),一次产生一个传送波束或者同时产生多个传送波束。在图3的示例中,可以连续产生四个传送波束311-314,以覆盖基站310的服务区域。服务区域可以是BS站的更大服务区域的扇区。
UE 320位于四个传送波束311-314覆盖的示范性服务区域内。UE 320可以是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车载移动通信装置等。类似地,UE 320可以采用波束成形收发器(诸如图2的收发器200),一次产生一个接收波束或者同时产生多个接收波束。在图3的示例中,可以连续产生四个接收波束321-324,以覆盖接收区域。
波束训练进程300可以包括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可以执行波束对测量进程。具体地,BS 310可以连续产生传送波束311-314,用于扫描已覆盖扇区。每个传送波束311-314可以携带由RS ID所标识的RS资源RS1-RS4。在一示范例中,传送波束311-314中的一个波束在传送时,UE 320可以在各传送波束311-314的不同传送时机(occasion),轮换(rotate)采用四个接收波束321-324进行接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建立并研究传送波束311-314和接收波束321-324之间的所有波束对组合。例如,对于每个波束对来说,UE 320可以为各波束对链路采用RS资源,诸如CSI-RS RSRP。
在第二阶段,可以确定用于BS 310与UE 320之间的DL通信的波束对链路。在一个示例中,可以从UE 320向BS 310提供包括测量结果的测量报告。随后,BS 310做出决定并将选择通知给UE 320。在任一情况下,由网络分配(assign)DL波束索引,并且在UE端保持与DL波束对应的接收波束。
在一个新颖方面,DL波束训练组件191对通过网络传送的不同波束进行监视和测量。在一实施例中,通过波束扫描(sweep)来传送不同的波束。在另一实施例中,波束的部分可分一次或多次传送。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单个波束(全向波束)。在一实施例中,UE在RA过程之前基于由网络广播的扫描波束来执行波束训练。在另一实施例中,UE在RA过程期间对多个波束执行DL波束训练,以用于RAR接收。
在一个新颖方面,由网络使用DL信号来传送不同波束。在一实施例中,通过DL SS来传送不同波束。在一实施例中,通过DL RS(例如,波束专用CSI-RS)来传送不同波束。在一实施例中,对应于不同波束的不同信号与一ID相关联。在另一实施例中,对应于不同波束的不同信号中的每个信号与一ID相关联。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从信号序列中检测ID。在另一实施例中,由网络通过RRC配置来分配每个信号/波束的ID。
在一个新颖方面,DL波束训练结果报告组件192向网络通知DL波束训练结果,例如具有最佳测量结果的一个或多个TRP Tx波束。测量结果可以是L1测量结果,例如CSI、L1-RSRP或L3测量结果。可在后续的UL传送中或测量报告中携带上述信息。
在一个新颖方面,UL波束训练结果接收组件193从网络接收UL波束训练结果。在一实施例中,网络执行UL波束训练,以便UE可在RA过程期间通过多轮波束扫描来传送MSG1。UL波束传送组件194以不同的传送格式传送UL MSG。传送格式取决于UE端信道互易性的可用性和UL波束训练结果。在一实施例中,网络提供用于MSG1的RA配置、用于TRP Tx波束的ID和每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资源与TRP Tx波束之间的关联。在一实施例中,TRP Tx波束对应于DL RS,例如CSI-RS或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例如,用于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Channel,PBCH)或广播信道解调的DMRS)。
图4是具有多个波束的示范性HF无线系统400以及多个Tx-Rx波束对测量结果示意图。UE 431驻留(camp)在HF基站432覆盖的小区上。HF基站432可以配置成定向地覆盖多个扇区/小区,其中每个扇区/小区可由一组粗糙(coarse)Tx波束覆盖。在一实施例中,每个小区由六个控制波束覆盖。不同波束可以是时分复用的并且是可区分的,并且该组波束可重复、周期性地发送。UE431可以具有一组用于传送和接收的定向波束。在图示的示例中,UE431具有一组四个波束440a-440d或RX1-RX4。用每个UE RX波束420a-420d或RX1-RX4测量6个TRP TX波束420a-420f或TX1-TX6。如图3例示,测量结果401包含测量样本TX1-RX1、TX2-RX1、TX3-RX1、TX4-RX1、TX5-RX1和TX6-RX1。类似地,测量结果402包含测量样本TX1-RX2、TX2-RX2、TX3-RX2、TX4-RX2、TX5-RX2和TX6-RX2。对于RX3和RX4来说,可以类似地获得测量结果403和404。随后,重复该过程,以生成测量样本411、412、413和414。利用每个TRP Tx-UERx对的测量结果,UE 431可以找到具有最佳测量结果的一个或更多个TRP Tx波束以及对应的UE Rx波束。相同的过程还可以应用到UL;网络可以测量每个UE Tx-TRP Rx对并导出每对的测量结果,以便网络可以找到具有最佳测量结果的一个或更多个UE Tx波束以及对应的TRP Rx波束。在空闲(IDLE)和连接(CONNECTED)模式下均可应用由UE执行的上述测量行为。在IDLE模式下,UE依赖小区选择/重选和PRACH资源选择的过程;在CONNECTED模式下,UE依赖针对目标小区的切换和PRACH资源选择的过程。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UE的UL和DL的示范性波束配置。波束对链路是DL和UL资源的组合,例如频域/空间域/时域中资源的关联。在系统信息(SystemInformation,SI)或波束特定的信息中可明确指示DL资源的波束与UL资源的波束之间的链接(linking)。还可以基于一些规则(诸如DL和UL传送机会(opportunity)之间的间隔)来隐式地导出上述链接。在一实施例中,DL帧501具有足够的长度(例如,0.38ms)来循环(cycle)通过八个不同的DL波束。UL帧502具有足够的长度(例如,0.38ms)来循环通过八个UL波束。UL帧和DL帧之间的间隔是2.5毫秒。DL波束和UL波束的配对体现在波束活动的时刻(instance)之间的时间间隔上。这种信息可以用于标识特定的DL和UL波束对,例如DL帧中的第三DL波束和连续DL帧中的第四UL波束是(8-3)×0.38+2.5+4×0.38=5.92ms。
图6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单个TRP部署的示意图。区域610、620和630由多个HF基站服务:区域610包括HF基站611、612和613;区域620包括HF基站621和622;区域630包括HF基站631、632、633、634、635和636。宏小区基站601可以协助非独立HF基站。图6A还例示了两个示范性独立HF基站691和692。
图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TRP部署的示意图。区域610、620和630由多个HF基站服务,某些HF基站可通过多TRP部署形成多个小区。在多TRP部署中,多个TRP通过理想的回程(backhaul)/前传(fronthaul)连接至5G节点。利用多TRP部署,小区的尺寸可以缩放并且可以非常大。
区域610、620和630由一个或更多个多TRP小区服务。区域610由两个多TRP小区6110和6120服务。多个TRP 611、612和613与形成小区6110的5G节点6111连接。多个TRP 614和615与形成小区6120的5G节点6121连接。类似地,区域620由多TRP小区6220服务。多个TRP621和622与形成小区6220的5G节点6221连接。区域630由多TRP小区6330服务。多个TRP631-636与形成小区6330的5G节点6331连接。独立小区也可以用多个TRP来形成。多个TRP与形成独立小区6990的5G节点6992连接。
图7例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UE 701和基站702之间的示范性RA过程的示意图。通常存在两种类型的RA过程,即基于竞争的RA(例如图10中例示的4步进程)和无竞争的RA(竞争不是问题时的2步进程)。参照图7描述的进程适用于基于竞争的和无竞争的RA。
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描述的执行网络操作的“网络”实体可以是属于核心网络的基站或实体。如技术人员所知,为了通信(例如,传送和接收),执行功能的实体通常是基站,但是为了进行确定和配置,执行功能的实体可以是同一基站,也可以是属于接入网络或核心网络的另一个实体。因此,本发明中称为“网络”的实体可以是以上基于所执行的不同功能而指示的实体,为了简明起见,在本发明中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7例示,测量配置760指示RRM测量采用的是DL SS(例如,新的NR-SS)还是DLRS(例如,CSI-RS)还是DL SS以及DL RS。此外,DL信号中的每个DL信号可与ID相关联,其中ID可以从信号序列隐式地导出或者由网络769明确地分配。每个DL信号可以对应于DL波束,因此可以通过DL信号ID来识别DL波束。
UE 701可以从网络769接收RRM测量配置消息710,该消息可以被广播或者在由基站702配置的专用信道上。RRM测量配置720的接收可以引起UE端行为729。UE 701可以对DL信号执行测量721。例如,UE 701可以使用不同UE Rx波束对DL信号执行L1测量或L3测量或者L1和L3测量。通过波束测量结果,可以导出不同的DL波束链路对,例如TRP Tx-UE Rx对。每个DL波束链路对的测量结果和对应的波束ID可存储在UE端729的存储器中。测量结果也可以格式化(format)成测量报告722,并且当某些测量报告事件触发时,UE 701在操作711中向网络769发送测量报告。测量结果762包含与ID相关联的每个波束的L1测量结果、L3测量结果或L1测量结果和L3测量结果。测量结果762包含表示整体信道质量的小区级测量结果。每个DL波束的测量结果762和对应的波束ID可存储在网络端769的存储器中。
可选地,网络769可以对UL信号执行测量761。网络769通过不同的TRP Rx波束对UL信号执行L1测量、L3测量或L1和L3测量。所以,可以导出不同的UL波束链路对(例如TRP Rx-UE Tx对)的波束测量结果。每个UL波束链路对的测量结果和对应的波束ID也可以存储在网络端769。
网络端769可以根据网络端的测量结果以及UE提供的测量报告来生成用于RA的RRC配置763。该配置763包括PRACH资源列表、CSI-RS ID/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SSB)列表以及每个PRACH资源与CSI-RS/SSB之间的关联。在操作712中,UE701可以从网络接收用于RA的RRC配置723。基于配置723和具有对应波束信息721的测量结果,UE 701可以通过使用适宜的UL波束对信息724传送前导码来发起RA过程713。在RA过程713期间,UE选择合适的TRP Tx波束和对应的UE Rx波束以用于DL信号接收;假设某些TRPRx波束用于UL信号传送,UE选择合适的UE Tx波束。类似地,在RA过程713期间,假设某些UERx波束用于DL信号传送,网络选择合适的TRP Tx波束;选择合适的UE Tx波束和对应的TRPRx波束,以用于UL信号接收,如764处所示。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HF无线系统中从UE角度进行的示范性RA过程的流程图。在操作801中,UE从网络端接收RRM配置信息,其中RRM配置信息指示哪个DL信号用于RRM。RRM配置信息还指示每个DL信号(例如CSI-RS)和ID之间的关联。RRM配置信息还指示L1、L3或L1和L3的测量结果是否要包括在随后发送的测量报告中。在操作802中,UE根据操作801中的配置对DL SS(NR-SS)、DL RS(CSI-RS)或DL SS和DL RS执行测量。在操作803中,UE将测量报告发送到网络,其中测量报告包括每个波束的测量结果。在操作804中,UE接收RA配置,其中RA配置包括用于PRACH资源列表的信息、TRP Tx波束列表以及每个PRACH资源和TRP Tx波束之间的关联。在操作805中,UE通过使用在操作804中配置的PRACH资源发起RA过程,以用于MSG1的传送和从关联的TRP Tx波束来接收MSG2。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HF无线系统中从网络角度进行的示范性RA过程的流程图。在操作901中,网络向UE提供RRM配置,其中RRM配置指示哪个(些)DL信号用于RRM。RRM配置还指示每个DL信号(例如,CSI-RS)和ID之间的关联。RRM配置还指示L1、L3或L1和L3的测量结果是否将包括在测量报告中。可以通过SI或专用RRC信令来提供RRM配置。在操作902中,网络从UE接收测量报告,其中测量报告包括每个波束的测量结果。在操作903中,网络传送RA配置,其中RA配置包括用于PRACH资源列表的信息、TRP Tx波束列表以及每个PRACH资源和对应的TRP Tx波束之间的关联。网络根据UE端提供的测量报告以及从网络端导出的UL信号的测量结果进行配置。在操作904中,网络执行RA过程,在操作803中配置的PRACH资源上接收来自UE的前导码,并且用关联的TRP Tx波束传送MSG2。
本发明提供在NR接入系统中执行RA过程的设备和方法。在一个新颖方面,UE对每个波束执行测量并且将每个波束的测量结果发送到网络。UE接收用于RA过程的RRC配置,并且根据该配置和UE端测量结果来执行RA过程。
在一个新颖方面,网络向每个UE提供RRM测量配置,RRM测量要求每个波束的测量结果。然后,网络从UE接收每个波束的测量结果,并且根据接收到的测量结果向UE提供用于RA的RRC配置。网络根据配置、UE端测量结果以及基于UL信号的网络端测量结果来执行RA过程。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波束对应于一个物理信号,该物理信号可以是SS或RS,例如CSI-RS。每个波束与ID相关联,可以隐式地从信号中的序列导出该ID或由网络明确地分配该ID。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波束的测量结果可以是L1测量结果和RRM测量结果。UE发送的每个波束的测量报告可以是L1测量结果(例如,波束特定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Quality Indicator,CQI)报告)或RRM测量结果(例如,波束特定的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报告)。
在一实施例中,用于RA的配置包含用于PRACH资源的信息或与物理信号相关联的波束ID或每个PRACH资源与波束ID之间的关联或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UE在RA过程期间选择TRP Tx波束以及对应的UE Rx波束(即,UE Rx波束对),用于DL信号接收。假设某些TRP Rx波束由网络用于UL信号传送,UE可选择UE Tx波束(即,UE Tx波束对)。选择或配对可基于用于RA的配置和UE端测量结果和/或UE Rx波束扫描。
在另一实施例中,假设某些UE Rx波束在RA过程期间用于DL信号传送,网络可选择TRP Tx波束(即,TRP Tx波束对)。同样,假设对应的TRP Rx波束由网络用于UL信号接收,网络可选择UE Tx波束(即,TRP Rx波束对)。该选择可基于用于RA的配置、所报告的UE端测量结果以及对UL信号的网络端测量结果。
在又一实施例中,用于RA的配置可以通过专用RRC消息来提供,或者通过SI来广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各方面可以实施为系统、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方面可以采取完全硬件的实施例、完全软件的实施例(包括固件、常驻(resident)软件、微代码等)或软件和硬件组合的实施例(在本发明中通常可以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此外,本发明的各方面可以采取在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其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
可以利用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何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电子、磁、光学、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设备或装置或前述的任何合适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非排他性列表)可包括:具有一条或更多条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固态磁盘、RAM、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OM,CD-ROM)、光学存储装置、磁存储装置、相变存储器存储装置或前述的任何合适组合。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有形介质,该有形介质可以包含或存储供指令执行系统、设备或装置使用的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设备或装置连接的程序。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方式的架构、功能和操作。就这点而言,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框可以表示包括用于实现指定逻辑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可执行指令的模块、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还应该注意,在一些替代实现方式中,框中指出的功能可以不按照附图中指出的顺序发生。例如,根据所涉及的功能,连续示出的两个框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有时可以按相反顺序执行。还应注意到,框图和/或流程图的每个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框的组合可以由执行指定功能或动作的基于专用硬件的系统或专用硬件和计算机指令的组合的形式来实现。
以上描述旨在例示本发明构思的可能实现方式,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本发明后将会清楚本发明的许多变形形式、修改形式和替代形式。例如,所示出和描述的组件可以替换为等同的组件,因此,单独描述的元件和方法可以组合,描述为分立的元件可以分布在许多组件上。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以上描述来确定,而应该参照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等同物来确定。

Claims (19)

1.一种随机接入到随机接入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
对通过接收波束所接收到的传送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其中所述接收波束具有相关联的接收波束标识;
将所述参考信号测量结果与传送波束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所述接收波束标识相关联地进行存储,来定义各波束链路对测量结果,其中所述参考信号通过所述传送波束进行传送;
选择与所述波束链路对测量结果的标准相符合的波束链路对;
通过在所选择的所述波束链路对的传送波束上传送前导码消息来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传送波束标识的指示与所述参考信号一起接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参考信号的信号序列导出所述传送波束标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和传送接收点传送波束相关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专用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提供所述配置信息或者通过系统信息来广播所述配置信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指示每个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和每个所述传送接收点传送波束之间的关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使用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传送所述前导码消息以及指示所选择的所述波束链路对的所述传送接收点传送波束来发起所述随机接入过程,其中在所述传送接收点传送波束上传送对所述前导码消息的响应;以及
使用所选择的所述波束链路对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来接收对所述前导码的所述响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网络实体接收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指示将测量的参考信号类型;
根据在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中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类型来测量所述参考信号;以及将所述参考信号测量结果发送到所述网络实体。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还指示在每个波束的测量报告中是否提供层1或层3测量结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每个参考信号类型与标识符相关联,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类型是下行链路同步信号类型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类型。
11.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
对通过接收波束所接收到的传送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其中所述接收波束具有相关联的接收波束标识;
将所述参考信号测量结果与传送波束的标识以及对应的所述接收波束标识相关联地进行存储,来定义各波束链路对测量结果,其中所述参考信号通过所述传送波束进行传送;
选择与所述波束链路对测量结果的标准相符合的波束链路对;
通过在所选择的所述波束链路对的传送波束上传送前导码消息来发起所述随机接入过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和传送接收点传送波束相关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专用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提供所述配置信息或者通过系统信息来广播所述配置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指示每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和每个传送接收点传送波束之间的关联。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使用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传送所述前导码消息以及指示所选择的所述波束链路对的所述传送接收点传送波束来发起所述随机接入过程,其中在所述传送接收点传送波束上传送对所述前导码消息的响应;以及
使用所选择的所述波束链路对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来接收对所述前导码的响应。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从网络实体接收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指示将测量的参考信号类型;
根据在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中指示的所述参考信号类型来测量所述参考信号;以及将所述参考信号测量结果发送到所述网络实体。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每个参考信号类型与标识符相关联,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类型是下行链路同步信号类型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类型。
1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
对通过接收波束所接收到的传送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其中所述接收波束具有相关联的接收波束标识;
将所述参考信号测量结果与传送波束的标识以及对应的用于定义各波束链路对测量结果的所述接收波束标识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在所述传送波束上进行传送;
选择与所述波束链路对测量结果的标准相符合的波束链路对;
通过在所选择的所述波束链路对的传送波束上传送前导码消息来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用于存储附加指令,所述附加指令使所述处理器:
接收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和传送接收点传送波束相关信息。
CN201880000969.5A 2017-03-24 2018-03-23 增强型随机接入过程 Pending CN1090765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78079 WO2018170880A1 (en) 2017-03-24 2017-03-24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CNPCT/CN2017/078079 2017-03-24
PCT/CN2018/080210 WO2018171719A1 (en) 2017-03-24 2018-03-23 Enhanc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6543A true CN109076543A (zh) 2018-12-21

Family

ID=63585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0969.5A Pending CN109076543A (zh) 2017-03-24 2018-03-23 增强型随机接入过程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15273A1 (zh)
EP (1) EP3580980A1 (zh)
CN (1) CN109076543A (zh)
BR (1) BR112019019918A2 (zh)
TW (1) TWI674022B (zh)
WO (2) WO20181708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23967B2 (en) * 2017-04-18 2022-0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to provide energy efficient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CN111165016B (zh) * 2017-05-14 2022-07-08 5G 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进行切换程序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11228948B2 (en) * 2017-08-10 2022-01-18 Convida Wireless, Llc Connected mode mobility in new radio
US11477824B2 (en) * 2017-09-07 2022-10-1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quest multiplexing
US20210219166A1 (en) * 2018-08-02 2021-07-15 Apple Inc. Channel quality measurement reporting
EP3836720A4 (en) * 2018-08-07 2022-03-2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FORMATION TERMINAL AND MEDIUM
US20200288506A1 (en) * 2019-02-15 2020-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upporting co-existence between 2-step random access and 4-step random access
EP3959938B1 (en) * 2019-04-26 2024-01-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EP3963742A1 (en) * 2019-05-03 2022-03-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2-step rach-based tx beam refinement procedure
WO2021087850A1 (en) * 2019-11-07 2021-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configuration for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mask and random access response window
WO2021114276A1 (zh) * 2019-12-13 2021-06-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波束测量方法及波束测量装置
US11696333B2 (en) 2019-12-20 2023-07-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sweep based random access msg 1 and msg 2
US20210195651A1 (en) * 2019-12-20 2021-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sweep based random access msg 2
CN113453374B (zh) * 2020-03-24 2023-07-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随机接入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11743742B2 (en) 2020-03-31 2023-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sweep based random access msg 3 and msg 4
EP4173201A1 (en) * 2020-06-30 2023-05-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hanced event reporting for multiple-trp cell mobility
US20230026195A1 (en) * 2021-07-15 2023-01-26 Mediatek Inc. Control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with adaptive system selection strategy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57073A1 (en) * 2014-03-10 2015-09-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ea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166840A1 (ja) * 2014-04-30 2015-11-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通信アクセス方法、及び通信方法
WO2016086144A1 (en) * 2014-11-26 2016-06-0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Initial access in high frequency wireless systems
CN106160807A (zh) * 2015-04-09 2016-11-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波束选择方法、移动台和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98200B2 (en) * 2011-10-04 2015-11-24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for 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 on a secondary carrier
ES2760566T3 (es) * 2013-01-07 2020-05-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ocedimientos y aparatos para agregación de portadoras entre eNB
WO2014185757A1 (en) * 2013-05-17 2014-11-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for linear rf beam search in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hybrid beam-forming
GB2530566A (en) * 2014-09-26 2016-03-30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07093B2 (en) * 2014-12-29 2018-02-2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70006593A1 (en) * 2015-07-02 2017-01-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Beam Detection, Beam Tracking and Random Access in MM-Wave Small Cell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US20170026962A1 (en) * 2015-07-23 2017-01-2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Beam detection and track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7925605B (zh) * 2015-09-10 2021-01-15 苹果公司 针对5g rat中的基于波束的无小区操作的随机接入过程
US10700752B2 (en) * 2016-01-14 2020-06-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eam-tracking and beam feedback operation in a beam-forming based system
US11088747B2 (en) * 2016-04-13 2021-08-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US10897780B2 (en) * 2016-12-19 2021-0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timing adjustment
EP3605862A4 (en) * 2017-03-23 2020-11-25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CES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57073A1 (en) * 2014-03-10 2015-09-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ea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166840A1 (ja) * 2014-04-30 2015-11-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通信アクセス方法、及び通信方法
WO2016086144A1 (en) * 2014-11-26 2016-06-0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Initial access in high frequency wireless systems
CN106160807A (zh) * 2015-04-09 2016-11-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波束选择方法、移动台和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9019918A2 (pt) 2020-04-22
US20200015273A1 (en) 2020-01-09
TWI674022B (zh) 2019-10-01
TW201841541A (zh) 2018-11-16
EP3580980A1 (en) 2019-12-18
WO2018171719A1 (en) 2018-09-27
WO2018170880A1 (en) 2018-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6543A (zh) 增强型随机接入过程
US10841926B2 (en) Default beam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after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US1175123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based physical random-access
CN109257957B (zh) 波束成形的系统中的rrm测量和报告方法及用户设备
US10355761B2 (en) Beam administration methods for cellular/wireless networks
CN103765792B (zh) 用于在毫米波移动宽带通信系统中支持网络进入的装置和方法
CN106688286B (zh)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接收和发送信号的接入节点和波束成形方法
CN110447254A (zh) 多波束操作中的下行空间传输和空间接收机制
US11791870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N105340132A (zh) 高效波束训练的方法及使用相同网络控制设备
KR20200080305A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사용자 장비, 네트워크 노드 및 방법
CN109076533A (zh) 利用波束成形信号初始附着在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系统
CN109526245B (zh) 具有主收发器和辅收发器的无线电收发设备和利用该设备提供初始接入的方法
EP368560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451785A (zh) 在波束成形无线系统中同时进行波束管理和数据传送的方法
CN110100471A (zh) 无线电网络节点以及在其中执行的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通信的方法
WO2019062797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KR2019009507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스캐닝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6813668B2 (ja) 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装置
KR101769701B1 (ko) Bdma 시스템에서의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및 패턴/편파 bdma 시스템에서의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WO2022265547A1 (en)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restraining false preambles
WO2023027841A1 (en) Multiple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assisted sidelink ranging and positio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