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6386B - 信息传输的方法、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输的方法、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6386B
CN109076386B CN201680084855.4A CN201680084855A CN109076386B CN 109076386 B CN109076386 B CN 109076386B CN 201680084855 A CN201680084855 A CN 201680084855A CN 109076386 B CN109076386 B CN 1090763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vcnt
retransmission
data block
ith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48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6386A (zh
Inventor
秦一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76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6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6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6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sourc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信息传输的方法、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设备接收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根据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根据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将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并进行译码。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不受限于现有冗余版本数目的限制,从而可以灵活地确定每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列起始位置,满足高传输码率的需求。本发明还公开了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和信息传输系统。

Description

信息传输的方法、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信息传输的方法、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上行数据承载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下行数据承载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PUSCH和PDSCH均采用母码码率为1/3的Turbo编码进行信道编码。发送设备对发送的数据进行码率为1/3的Turbo编码输出三路数据流,这三路数据流合路后经过速率匹配,可以获得不同的码率。当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技术时,发送设备将编码后的数据块放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其中既包括信息位,也包括校验位。发送设备根据每次传输的码率和编码数据块的列起始位置从虚拟循环缓存中获取编码数据发送给接收设备,接收设备将接收到的编码数据放在虚拟循环缓存中合并译码,每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存放的列起始位置由每次重传所使用的冗余版本指示,不同的冗余版本表明每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块在该虚拟循环缓存中的不同的列起始位置。LTE现有协议下有4个冗余版本用于指示4个不同的列起始位置。由于现有协议下初传的码率一般都小于1.0,接收设备在母码码率为1/3的Turbo译码下,每次接收到最多只有虚拟循环缓存的1/3,理论上3个冗余版本,也即3个列起始位置就足以衔接所有的信息位和校验位。
如果能提高编码块的大小,即提高单次传输的码率,结合多次HARQ传输该编码块,每次传输编码后比特都选择不同的冗余版本,可以获得编码增益和时间分集增益,对抗信道本身和干扰的波动,减少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选择不准确带来的吞吐量损失。
但是当码率超过1.0,每次传输的编码比特数变少,4个冗余版本的起始位置之间所占的比特数将会超过每次发送的比特数,这就会造成无论怎么选择冗余版本都无法保证遍历所有的编码后比特,特别是信息比特没有发全时,会影响解调性能。如果要提升重传码率,则意味着相应地需要在每次重传时可以指示更多的起始位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信息传输的方法、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和系统,以实现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获取每次重传时虚拟循环缓存的起始位置,从而可以支持更高的码率,提升系统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设备接收数据块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i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接收设备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将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编码数据进行译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收设备为基站,该基站根据以下方式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RvCnt(i)=RvCnt(i-1)+1;或者,
RvCnt(i)=RvCnt(i-1)+b+coffset,其中,b取值范围为0~3的整数,coffset取值为-2或-1或0。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基站还向终端发送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收设备为终端,终端根据RvCnt(i)=RvCnt(i-1)+1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或者,
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所述终端从所述调度信息中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或者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调度信息中新增字段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或者,可以复用调度信息中的MCS字段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或者,可以使用调度信息中的冗余版本字段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设备根据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Rv(i)=(Rv(i-1)+round((RvCnt(i)-RvCnt(i-1))·1/(Rate(i-1)·3.0)·Nrv)%Nrv)%Nrv;或者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21
或者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22
其中,若i=1,Rv(0)为所述数据块的初传冗余版本,RvCnt(0)为初传的传输编号,初始为0,Rate(0)为初传的传输码率;
i>1,Rv(i-1)为第i-1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Cnt(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ate(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码率;
Nrv为冗余版本数目;round(·)表示四舍五入取整;%表示取模;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23
表示向上取整;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24
表示向下取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设备根据下述公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i),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25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k0(i)将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
其中,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26
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行数,Ncb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比特数,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27
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列数,Nrv是冗余版本数目,其取值范围为4到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28
a是偏移量,取值范围为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29
%表示取模;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210
表示向上取整。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其中i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获取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所述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发送设备为终端,该终端根据RvCnt(i)=RvCnt(i-1)+1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或者,
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所述终端从所述调度信息中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发送设备为基站,基站根据以下方式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RvCnt(i)=RvCnt(i-1)+1;或者,
RvCnt(i)=RvCnt(i-1)+b+coffset,其中,b取值范围为0~3的整数,coffset取值为-2或-1或0。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获取第i次重传的的传输编号RvCnt(i)后,向终端发送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调度信息中新增字段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或者,可以复用调度信息中的MCS字段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或者,可以使用调度信息中的冗余版本字段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设备根据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Rv(i)=(Rv(i-1)+round((RvCnt(i)-RvCnt(i-1))·1/(Rate(i-1)·3.0)·Nrv)%Nrv)%Nrv;或者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31
或者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32
其中,若i=1,Rv(0)为所述数据块的初传冗余版本,RvCnt(0)为初传的传输编号,初始为0,Rate(0)为初传的传输码率;
i>1,Rv(i-1)为第i-1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Cnt(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ate(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码率;
Nrv为冗余版本数目;round(·)表示四舍五入取整;%表示取模;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33
表示向上取整;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34
表示向下取整。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设备根据下述公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i),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41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k0(i)在数据块的循环缓存中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其中,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42
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行数,Ncb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比特数,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43
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列数,Nrv是冗余版本数目,其取值范围为4到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44
a是偏移量,取值范围为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45
%表示取模;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46
表示向上取整。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接收设备,包括:收发单元、获取单元、确定单元、合并单元以及译码单元,其中,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数据块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i为大于0的整数;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合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将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
译码单元,用于对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进行译码。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收设备为基站,获取单元根据以下方式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RvCnt(i)=RvCnt(i-1)+1;或者,
RvCnt(i)=RvCnt(i-1)+b+coffset,其中,b取值范围为0~3的整数,coffset取值为-2或-1或0。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终端发送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接收设备为终端,获取单元根据RvCnt(i)=RvCnt(i-1)+1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或者,
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
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调度信息中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并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或者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调度信息中新增字段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或者,可以复用调度信息中的MCS字段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或者,可以使用调度信息中的冗余版本字段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根据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Rv(i)=(Rv(i-1)+round((RvCnt(i)-RvCnt(i-1))·1/(Rate(i-1)·3.0)·Nrv)%Nrv)%Nrv;或者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47
或者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51
其中,若i=1,Rv(0)为所述数据块的初传冗余版本,RvCnt(0)为初传的传输编号,初始为0,Rate(0)为初传的传输码率;
i>1,Rv(i-1)为第i-1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Cnt(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ate(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码率;
Nrv为冗余版本数目;round(·)表示四舍五入取整;%表示取模;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52
表示向上取整;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53
表示向下取整。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合并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下述公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i),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54
根据k0(i)将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
其中,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55
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行数,Ncb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比特数,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56
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列数,Nrv是冗余版本数目,其取值范围为4到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57
a是偏移量,取值范围为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58
%表示取模;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59
表示向上取整。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确定单元和收发单元,其中,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其中i为大于0的整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收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获取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并发送给接收设备。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发送设备为终端,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RvCnt(i)=RvCnt(i-1)+1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或者,
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
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调度信息中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并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发送设备为基站,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以下方式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RvCnt(i)=RvCnt(i-1)+1;或者,
RvCnt(i)=RvCnt(i-1)+b+coffset,其中,b取值范围为0~3的整数,coffset取值为-2或-1或0。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终端发送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调度信息中新增字段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或者,可以复用调度信息中的MCS字段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或者,可以使用调度信息中的冗余版本字段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根据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Rv(i)=(Rv(i-1)+round((RvCnt(i)-RvCnt(i-1))·1/(Rate(i-1)·3.0)·Nrv)%Nrv)%Nrv;或者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61
或者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62
其中,若i=1,Rv(0)为所述数据块的初传冗余版本,RvCnt(0)为初传的传输编号,初始为0,Rate(0)为初传的传输码率;
i>1,Rv(i-1)为第i-1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Cnt(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ate(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码率;
Nrv为冗余版本数目;round(·)表示四舍五入取整;%表示取模;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63
表示向上取整;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64
表示向下取整。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第一种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根据下述公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i),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65
根据k0(i)在数据块的循环缓存中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并发送;
其中,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66
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行数,Ncb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比特数,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67
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列数,Nrv是冗余版本数目,其取值范围为4到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68
a是偏移量,取值范围为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69
%表示取模;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610
表示向上取整。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接收设备,至少一个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发送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和系统,通过在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维护每次重传的传输编号,并通过该传输编号确定重传的冗余版本,使得冗余版本可以不受限于现有技术的数目的限制,从而可以灵活地确定每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列起始位置,满足高传输码率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设备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设备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设备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设备的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的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的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系统的组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可以为需要以无线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基站、终端等无线通信设备。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方法、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和系统可以通过需要以无线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终端等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无线接入网设备包括不限于下述任一种或者多于一种共同实现,如,演进型基站eNodeB,基站Node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或者其他接入网设备的接入控制节点。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制。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接收设备可以是无线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相应地,发送设备可以是终端;接收设备也可以是终端,相应地,发送设备可以是无线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制。
LTE系统中,一般有三种方式在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之间传输冗余版本。
对于非自适应重传,终端和基站按照约定的冗余版本0,2,3和1顺序循环发送和合并,其中初传时冗余版本默认为0。非自适应重传不需要基站显式发送通知信息给终端,可以减轻控制信令的负担,但传输的冗余版本不能动态修改。
对于PUSCH自适应重传,基站在重传调度中通过上行MCS的字段携带冗余版本信息,例如,如表一所示,选择MCS29~MCS31来达到选择冗余版本1,2,3,MCS0~MCS28来达到选择冗余版本0的目的。
对于PDSCH自适应重传,基站在调度信息中通过2比特冗余版本字段来通知冗余版本信息。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包括:
101:接收设备接收数据块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其中,i为大于0的整数,其上限为最大重传次数。
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之间在每一数据块初传时启动一个HARQ进程用于处理该编码数据块的初传和重传,为了增加系统吞吐率,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之间可以同时启动多个HARQ进程,各HARQ进程并行进行各自数据块的传输。
发送设备在初传或者每次重传时根据每次传输的列起始位置以及码率从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获取编码数据发送,对于任一HARQ进程,接收设备接收到编码数据后解调,对解调后的软比特进行HARQ合并,将历史软比特和本次接收到的软比特合并相加进行译码,使用前序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纠正译码错误。若接收设备译码正确或者通过FEC纠正了译码错误,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肯定应答(ACK)反馈译码正确,发送设备不再进行重传,对应的HARQ进程结束;如果接收设备通过错误检测判断不能纠正错误,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否定应答(NACK)反馈译码错误,请求发送设备进行重传,接收设备接收到重传的编码数据后合并译码,直到译码正确或者达到最大重传次数。
当i=1时,接收设备接收到初传的编码数据后译码错误,向发送设备发送NACK,接收到第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或者,
当i>1时,接收设备接收到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后译码错误,向发送设备发送NACK,接收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102:接收设备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对于每个HARQ进程,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都会分别维护一个传输编号,对于第i次重传,接收设备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初传时,传输编号RvCnt(0)为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之间可以根据约定的规则分别维护HARQ进程的传输编号。例如,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可以分别根据RvCnt(i)=RvCnt(i-1)+1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也可以约定其他规则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在这种方式下,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之间不需要通过消息交互传输编号,可以节省空口传输资源。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由调度数据的一端确定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然后通过调度消息通知到另一端。例如,接收设备为基站时,基站可以根据RvCnt(i)=RvCnt(i-1)+b+coffset确定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并且通过调度消息将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通知到终端。其中,coffset取值范围为-2或-1或0,由系统预先配置;b取值范围为0~3的整数,可以由基站在每次重传时确定取值,保证RvCnt(i)不为负数。在这种方式下,b+coffset实际是上表示了RvCnt(i))的增量,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为负数时,表示重发之前的传输编号,从而达到灵活控制的目的。又例如,接收设备为终端时,终端可以通过调度信息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在上述方式下,为了减少空口传输的数据量,可以仅在调度消息中传输RvCnt(i)的信息比特,例如后2位比特,终端获取到RvCnt(i)的信息比特后,再根据RvCnt(i)的信息比特恢复得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由于RvCnt(i)的信息比特位数较少,可以在调度消息中新增字段用于发送该信息比特,也可以复用MCS字段发送该信息比特,还可以使用冗余版本字段发送该信息比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举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103:接收设备根据步骤102中获取到的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设备可以根据多种方式获取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例如,可以使用下述任一公式计算得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Rv(i)=(Rv(i-1)+round((RvCnt(i)-RvCnt(i-1))·1/(Rate(i-1)·3.0)·Nrv)%Nrv)%Nrv;或者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91
或者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92
其中,若i=1,Rv(i-1)为所述数据块的初传冗余版本,RvCnt(i-1)为初传的传输编号,初始为0,Rate(i-1)为初传的传输码率;
i>1,Rv(i-1)为第i-1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Cnt(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ate(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码率;
Nrv为冗余版本数目;round(·)表示四舍五入取整;%表示取模;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93
表示向上取整;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94
表示向下取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均只是举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104:接收设备根据步骤103中确定的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将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
接收设备可以根据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确定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i),根据起始位置k0(i)将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其中,起始位置k0(i)可以根据以下实现方式获得: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95
其中,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96
是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比特的行数,Ncb是该编码数据比特数,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97
是该虚拟循环缓存中比特的列数,Nrv是冗余版本数目,其取值范围为4到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98
也就是最多取值到96,a是偏移量,取值范围为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99
决定了冗余版本0对应的起始位置,a的缺省值为2。其中Nrv和a可以预先配置,从而其取值就相对固定。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均只是举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根据上述方法得到的起始位置为列起始位置,其行号为0,列号为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0910
也就是虚拟循环缓存中行号为0的比特位置。
接收设备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保存重传的编码数据的解调后的软比特,接收设备将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可以是对接收到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进行解调得到第i次重传的解调软比特,将第i次重传的解调软比特从起始位置k0(i)与虚拟循环缓存中保存的前i-1次重传累加的解调软比特按比特相加。
105:接收设备对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合并数据进行译码。
接收设备对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合并数据进行译码。由于虚拟循环缓存中保存的合并数据是初传以及i次重传累加的解调软比特,接收设备对虚拟循环缓存中初传及i次重传列举的解调软比特进行译码。
可选地,还可以包括步骤106:如果译码失败,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NACK,以使得发送设备发送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维护每次重传的传输编号,并通过该传输编号确定重传的冗余版本,使得冗余版本可以不受限于现有技术的4个冗余版本的限制,从而可以灵活地确定每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列起始位置,满足高传输码率的需求。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包括:
201:接收设备接收数据块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i为大于0的整数。
202:接收设备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
当i=1时,接收设备根据初传的编码数据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0)以及初传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E(0)确定第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1);或者,
当i>1时,接收设备根据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1)以及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E(i-1)确定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其中起始位置l0(i)为该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比特位置。
当传输码率较高的情况下,每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可以不是整数列,因此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的起始位置可以不从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的整数列,也就是行号为0的比特位置开始,而是可以从虚拟循环缓存中的任一比特开始。
接收设备可以根据下述公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
l0(i)=l0(i-1)+E(i-1);
其中,若i=1,l0(i-1)为该数据块的初传的编码数据在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0)=0,E(0)为初传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
若i>1,l0(i-1)为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E(i-1)为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到的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
其中,l0(i)在该虚拟循环缓存的行号为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01
列号为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02
是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行数。
例如,假设初传的起始位置l0(0)为0,初传20比特,则第1次重传的起始位置l0(1)=l0(0)+20=20,接收设备确定第1次重传的起始位置l0(1)=20,也就是虚拟循环缓存中第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03
列,第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04
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均只是举例,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203:接收设备根据步骤202中确定的起始位置l0(i)将步骤201中接收到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
接收设备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保存重传的编码数据的解调后的软比特,接收设备将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可以是对接收到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进行解调得到第i次重传的解调软比特,将第i次重传的解调软比特从起始位置l0(i)与虚拟循环缓存中保存的前i-1次重传累加的解调软比特按比特相加。
204:接收设备对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进行译码。
接收设备对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合并数据进行译码。由于虚拟循环缓存中保存的合并数据是初传以及i次重传累加的解调软比特,接收设备对虚拟循环缓存中初传及i次重传列举的解调软比特进行译码。
如果译码失败,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NACK,以使得发送设备发送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重传粒度为比特的场景,通过在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根据前一次传输的起始位置和传输的比特数,确定当前传输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可以灵活地确定每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满足更高传输码率的需求。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包括:
301:发送设备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其中,i为大于0的整数,其取值上限为最大重传次数。
对于每个HARQ进程,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都会分别维护一个传输编号,对于第i次重传,发送设备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初传时,传输编号RvCnt(0)为0。
当i=1时,接收设备接收到初传的编码数据后译码错误,发送设备接收到NACK,向接收设备发送第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或者,
当i>1时,接收设备接收到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后译码错误,发送设备接收到NACK,向接收设备发送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之间可以根据约定的规则分别维护HARQ进程的传输编号。例如,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可以分别根据RvCnt(i)=RvCnt(i-1)+1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也可以约定其他规则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在这种方式下,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之间不需要通过消息交互传输编号,可以节省空口传输资源。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由调度数据的一端确定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然后通过调度消息通知到另一端。例如,发送设备为基站时,基站可以根据RvCnt(i)=RvCnt(i-1)+b+coffset确定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并且通过调度消息将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通知到终端。其中,coffset取值范围为-2或-1或0,由系统预先配置;b取值范围为0~3的整数,可以由基站在每次重传时确定取值,保证RvCnt(i)不为负数。在这种方式下,b+coffset实际是上表示了RvCnt(i))的增量,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为负数时,表示重发之前的传输编号,从而达到灵活控制的目的。又例如,发送设备为终端时,终端可以通过调度信息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在上述方式下,为了减少空口传输的数据量,可以仅在调度消息中传输RvCnt(i)的信息比特,例如后2位比特,终端获取到RvCnt(i)的信息比特后,再根据RvCnt(i)的信息比特恢复得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由于RvCnt(i)的信息比特位数较少,可以在调度消息中新增字段用于发送该信息比特,也可以复用MCS字段发送该信息比特,还可以使用冗余版本字段发送该信息比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举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302:发送设备根据步骤301获取的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根据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在前述方法实施例步骤103中已经进行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303:发送设备根据步骤302确定的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获取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根据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确定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i),根据起始位置k0(i)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获取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前述方法实施例步骤104中已经进行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304: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维护每次重传的传输编号,并通过该传输编号确定重传的冗余版本,使得冗余版本可以不受限于现有技术的4个冗余版本的限制,从而可以灵活地确定每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列起始位置,满足高传输码率的需求。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包括:
401:发送设备获取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1)和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E(i-1),i为大于0的整数。
当i=1时,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为初传数据块;i>1时,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为重传数据块。
402:发送设备根据步骤401获取的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1)和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E(i-1)确定第i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
根据获取的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1)和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E(i-1)确定第i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在前述方法实施例步骤202中已经进行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403:发送设备根据步骤402确定的第i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获取第i次传输的编码数据。
404: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重传粒度为比特的场景,通过在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根据前一次传输的起始位置和传输的比特数,确定当前传输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可以灵活地确定每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满足更高传输码率的需求。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用于非自适应重传,为了方便描述,以接收设备为基站,发送设备为终端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如图所示,包括:
501:基站和终端在数据块初传时启动HARQ进程,并且分别将各自维护的传输编号RvCnt(0)初传化为0;
502:基站和终端在每次重传该数据块的编码数据时递增传输编号RvCnt(i),对于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RvCnt(i)=RvCnt(i-1)+1;其中,i为大于0的整数,其上限为最大重传次数;
这里重传数据块的编码数据对接收设备而言是接收重传的编码数据,对于发送设备而言是发送重传的编码数据。
例如,终端发送第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时,终端维护的传输编号RvCnt(1)=1,基站接收第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时,基站维护的传输编号RvCnt(1)=1;
又例如,终端发送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时,终端维护的传输编号RvCnt(i)=i,基站接收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时,基站维护的传输编号RvCnt(i)=i。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均只是举例,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503:若进行第i次重传,基站和终端分别根据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若i=1,基站对初传的编码数据的译码错误反馈NACK,终端发送第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或者,i>1时,基站对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的译码错误反馈NACK,终端发送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终端和基站分别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根据步骤502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i。
基站和终端分别根据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基站和终端可以根据多种方式获取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步骤103,此处不再赘述。
504:终端根据步骤503确定的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获取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并发送。
终端根据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确定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i),根据起始位置k0(i)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获取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步骤104,此处不再赘述。
终端将获取到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发送给基站。
505: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并根据步骤503确定的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将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
基站可以根据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确定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i),根据起始位置k0(i)将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步骤104,此处不再赘述。
506:基站对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合并数据进行译码。
基站对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合并数据进行译码。由于虚拟循环缓存中保存的合并数据是初传以及i次重传累加的解调软比特,接收设备对虚拟循环缓存中初传及i次重传列举的解调软比特进行译码。
如果译码失败,并且i小于最大重传次数,基站向终端发送NACK,以使得终端发送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如果译码正确或者已经i达到最大重传次数,则结束该HARQ进程。
对于非自适应重传,基站和终端之间不需要通过消息交互传输编号或者冗余版本,可以节省空口传输资源。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用于上行自适应重传,为了方便描述,以接收设备为基站,发送设备为终端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如图所示,包括:
601:基站和终端在数据块初传时启动HARQ进程,并且分别将各自维护的传输编号RvCnt(0)初传化为0;
602:若基站接收到初传或者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译码错误,基站确定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其中i为大于0的整数,其取值上限为最大重传次数。
基站可以根据RvCnt(i)=RvCnt(i-1)+b+coffset确定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其中,coffset取值范围为-2或-1或0,由系统预先配置;b取值范围为0~3的整数,可以由基站在每次重传时确定取值,保证RvCnt(i)不为负数。在这种方式下,b+coffset实际是上表示了RvCnt(i))的增量,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为负数时,表示重发之前的传输编号,从而达到灵活控制的目的。
603:基站向终端反馈NACK,同时向终端发送调度信息用于通知终端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基站可以在调度信息中携带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为了减少空口传输的数据量,基站也可以仅在调度消息中传输RvCnt(i)的信息比特,例如后2位比特,以使得终端获取到RvCnt(i)的信息比特后,再根据RvCnt(i)的信息比特恢复得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由于RvCnt(i)的信息比特位数较少,可以在调度消息中新增字段用于发送该信息比特,也可以复用MCS字段发送该信息比特,还可以使用冗余版本字段发送该信息比特。
例如: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为5,其后2比特为01,也就是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的信息比特为1,基站可以在调度消息中新增2比特发送该信息比特,也可以复用MCS字段发送,例如,如表1所示,为MCS索引与若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的信息比特为1、2、3,分别选择MCS29~MCS31,若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的信息比特为0,选择与初传一致的MCS索引,以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的信息比特为1为例,MCS索引为29。
表1 MCS索引与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映射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41
基站还可以通过冗余版本字段的2比特发送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的信息比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都只是举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604:终端接收到NACK,并且通过调度信息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若调度信息中携带的是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终端获取到的即是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若调度信息中携带的是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的信息比特,终端获取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的信息比特,根据该信息比特得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例如,终端可以根据表2的映射方式得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表2终端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映射表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42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51
例如,coffset=0,基站第i-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1)=5,基站确定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6,终端从调度消息中获取到基站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为2,终端第i-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1)=5,则终端第i-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1)的信息比特为1,终端根据表2的映射得到RvCnt(i)=RvCnt(i-1)+1=5+1=6。
又例如,coffset=1,基站第i-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1)=3,基站确定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5,终端从调度消息中获取到基站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为1,终端第i-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1)=3,则终端第i-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1)的信息比特为3,终端根据表2的映射得到RvCnt(i)=RvCnt(i-1)+2=3+2=5。
由此,终端可以通过调度信息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终端和基站两侧的传输编号得到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均只是举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步骤605-608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步骤503-506。
对于自适应重传,由调度数据的基站确定重传的传输编号,通过较小的空口开销通知到终端,从而可以灵活控制每次重传的起始位置,提高系统性能。
下面具体以PUSCH自适应重传为例说明上述实施例各步骤执行的过程,假设初传和每次重传的传输码率Rate(i)都是相同的,Rate(i)=2/3,冗余版本数目Nrv=16,偏移量a=2,coffset=0,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52
Ncb=3372。
1)基站和终端在数据块初传时启动HARQ进程,并且分别将各自维护的传输编号RvCnt(0)初传化为0,初始冗余版本Rv(0)=0,基站选择MCS索引为9,并通过调度消息通知终端;
2)终端和基站可以分别根据以下公式确定初传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0)=72: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53
3)终端从起始位置k0(0)=72,也就是第2列第0行开始的位置开始获取初传编码数据并发送;
4)基站接收到初传的编码数据后解调得到初传的解调软比特,从虚拟循环缓存的起始位置k0(0)=72,也就是第2列第0行开始的位置保存初传的解调软比特,并对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软比特进行译码。
5)若基站译码错误,则反馈NACK,并通过复用调度信息中的MCS字段发送第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1)=1的信息比特1,根据表1,其对应的MCS索引为29;
6)终端接收调度消息,根据表1获取到第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1)的信息比特为1,同时根据表2确定第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1)=RvCnt(0)+1=1;
7)终端和基站均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第1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1)=8:
Rv(i)=(Rv(i-1)+round((RvCnt(i)-RvCnt(i-1))·1/(Rate(i-1)·3.0)·Nrv)%Nrv)%Nrv
8)终端和基站可以分别确定第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1)=1800;
9)终端从起始位置k0(1)=1800,也就是虚拟循环缓存中第50列第0行开始的位置开始获取第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并发送;
10)基站接收到第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后解调得到第1次重传的解调软比特,从虚拟循环缓存的起始位置k0(1)=1800,也就是第50列第0行开始的位置按比特与其中初传的各解调软比特按比特相加,并对虚拟循环缓存中的累加的解调软比特进行译码。
11)若基站译码错误,则反馈NACK,并通过复用调度信息中的MCS字段发送第2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2)=2的信息比特2,根据表1,其对应的MCS索引为30;
12)若终端未接收到调度信息,或调度信息错误,终端未发送数据,此时终端维护的传输编号仍然为1;
13)基站未接收到重传数据,反馈NACK,并通过复用调度信息中的MCS字段发送第3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3)=3的信息比特3,根据表1,其对应的MCS索引为31;
14)终端正确接收到调度信息,根据表2,确定RvCnt(3)=RvCnt(2)+2=1+2=3;
15)终端和基站均可以确定第3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3)=8:
16)终端和基站可以分别确定第3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3)=1800;
17)终端从起始位置k0(3)=1800,也就是虚拟循环缓存中第50列第0行开始的位置开始获取第3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并发送;
18)基站接收到第3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后解调得到第3次重传的解调软比特,从虚拟循环缓存的起始位置k0(3)=1800,也就是第50列第0行开始的位置按比特与其中保存的解调软比特按比特相加,并对虚拟循环缓存中累加后的解调软比特进行译码。
19)基站译码正确,重传结束。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用于下行自适应重传,为了方便描述,以接收设备为终端,发送设备为基站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如图所示,包括:
701:基站和终端在数据块初传时启动HARQ进程,并且分别将各自维护的传输编号RvCnt(0)初传化为0;
702:若终端接收到初传或者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译码错误,终端向基站反馈NACK,其中,i为大于0的整数,其上限为最大重传次数;
703:基站确定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并通过调度信息通知终端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基站可以在调度信息中携带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为了减少空口传输的数据量,基站也可以仅在调度消息中传输RvCnt(i)的信息比特,例如后2位比特,以使得终端获取到RvCnt(i)的信息比特后,再根据RvCnt(i)的信息比特恢复得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由于RvCnt(i)的信息比特位数较少,可以在调度消息中新增字段用于发送该信息比特,也可以复用MCS字段发送该信息比特,还可以使用冗余版本字段发送该信息比特。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步骤603中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704:终端通过调度信息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终端通过调度信息获取第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步骤604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705:基站和终端分别根据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706:基站根据步骤705确定的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获取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并发送。
基站根据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确定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i),根据起始位置k0(i)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获取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步骤104,此处不再赘述。
基站将获取到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发送给终端。
707: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并根据步骤705确定的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将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
终端可以根据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确定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i),根据起始位置k0(i)将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步骤104,此处不再赘述。
708:终端对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合并数据进行译码。
终端对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合并数据进行译码。由于虚拟循环缓存中保存的合并数据是初传以及i次重传累加的解调软比特,终端对虚拟循环缓存中初传及i次重传列举的解调软比特进行译码。
如果译码失败,并且i小于最大重传次数,终端向基站发送NACK,以使得基站发送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如果译码正确或者已经i达到最大重传次数,则结束该HARQ进程。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设备800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包括:
收发单元801,用于接收数据块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其中,i为大于0的整数,其上限为最大重传次数。
当i=1时,若译码单元805对初传的编码数据译码错误,收发单元801向发送设备发送NACK,收发单元801将接收到第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或者,
当i>1时,若译码单元805对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译码错误,收发单元801向发送设备发送NACK,收发单元801将接收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获取单元802,用于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对于第i次重传,获取单元802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初传时,传输编号RvCnt(0)为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之间可以根据约定的规则分别维护HARQ进程的传输编号。例如,获取单元802可以根据RvCnt(i)=RvCnt(i-1)+1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获取单元802也可以根据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约定的其他规则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在这种方式下,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之间不需要通过消息交互传输编号,可以节省空口传输资源。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由调度数据的一端确定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然后通过调度消息通知到另一端。例如,接收设备为基站时,获取单元802可以根据RvCnt(i)=RvCnt(i-1)+b+coffset确定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收发单元801还用于发送调度信息,通过调度消息将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通知到终端。其中,coffset取值范围为-2或-1或0,由系统预先配置;b取值范围为0~3的整数,可以由获取单元802在每次重传时确定取值,保证RvCnt(i)不为负数。在这种方式下,b+coffset实际是上表示了RvCnt(i))的增量,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为负数时,表示重发之前的传输编号,从而达到灵活控制的目的。又例如,接收设备为终端时,收发单元801还用于接收调度信息,获取单元802可以通过调度信息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在上述方式下,为了减少空口传输的数据量,可以仅在调度消息中传输RvCnt(i)的信息比特,例如后2位比特,终端获取到RvCnt(i)的信息比特后,再根据RvCnt(i)的信息比特恢复得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由于RvCnt(i)的信息比特位数较少,可以在调度消息中新增字段用于发送该信息比特,也可以复用MCS字段发送该信息比特,还可以使用冗余版本字段发送该信息比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举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确定单元803,用于根据获取单元802获取到的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单元803可以根据多种方式获取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例如,可以使用下述任一公式计算得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Rv(i)=(Rv(i-1)+round((RvCnt(i)-RvCnt(i-1))·1/(Rate(i-1)·3.0)·Nrv)%Nrv)%Nrv;或者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81
或者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82
其中,若i=1,Rv(0)为所述数据块的初传冗余版本,RvCnt(0)为初传的传输编号,初始为0,Rate(0)为初传的传输码率;
i>1,Rv(i-1)为第i-1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Cnt(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ate(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码率;
Nrv为冗余版本数目;round(·)表示四舍五入取整;%表示取模;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83
表示向上取整;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84
表示向下取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均只是举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合并单元804,用于根据确定单元803确定的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将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
合并单元804可以根据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确定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i),根据起始位置k0(i)将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其中,起始位置k0(i)可以根据以下实现方式获得: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91
其中,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92
是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比特的行数,Ncb是该编码数据比特数,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93
是该虚拟循环缓存中比特的列数,Nrv是冗余版本数目,其取值范围为4到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94
也就是最多取值到96,a是偏移量,取值范围为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95
决定了冗余版本0对应的起始位置,a的缺省值为2。其中Nrv和a可以预先配置,从而其取值就相对固定。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均只是举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根据上述方法得到的起始位置为列起始位置,其行号为0,列号为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196
也就是虚拟循环缓存中行号为0的比特位置。
合并单元804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保存重传的编码数据的解调后的软比特,合并单元804将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可以是对接收到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进行解调得到第i次重传的解调软比特,将第i次重传的解调软比特从起始位置k0(i)与虚拟循环缓存中保存的前i-1次重传累加的解调软比特按比特相加。
译码单元805,用于对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合并数据进行译码。
译码单元805对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合并数据进行译码。由于虚拟循环缓存中保存的合并数据是初传以及i次重传累加的解调软比特,译码单元805对虚拟循环缓存中初传及i次重传列举的解调软比特进行译码。
可选地,收发单元801还用于译码单元805译码失败时,向发送设备发送NACK,以使得发送设备发送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维护每次重传的传输编号,并通过该传输编号确定重传的冗余版本,使得冗余版本可以不受限于现有技术的4个冗余版本的限制,从而可以灵活地确定每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列起始位置,满足高传输码率的需求。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设备900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包括:
收发单元901,用于接收数据块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i为大于0的整数,其取值上限为最大重传次数。
确定单元902,用于确定收发单元接收到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冲中的起始位置。
当i=1时,确定单元902根据初传的编码数据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0)以及初传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E(0)确定第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1);或者,
当i>1时,确定单元902根据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1)以及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E(i-1)确定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其中起始位置l0(i)为该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比特位置。
确定单元902可以根据下述公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
l0(i)=l0(i-1)+E(i-1);
其中,若i=1,l0(i-1)为该数据块的初传的编码数据在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0)=0,E(0)为初传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
若i>1,l0(i-1)为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E(i-1)为所述接收设备接收到的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
其中,l0(i)在该虚拟循环缓存的行号为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201
列号为
Figure GDA0002595383440000202
是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行数。
合并单元903:用于根据确定单元902确定的起始位置l0(i)将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
合并单元903将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可以是对接收到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进行解调得到第i次重传的解调软比特,将第i次重传的解调软比特从起始位置l0(i)与虚拟循环缓存中保存的前i-1次重传累加的解调软比特按比特相加。
译码单元904:用于对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进行译码。
译码单元904对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合并数据进行译码。由于虚拟循环缓存中保存的合并数据是初传以及i次重传累加的解调软比特,译码单元904对虚拟循环缓存中初传及i次重传列举的解调软比特进行译码。
可选地,收发单元901还用于译码单元904译码失败时,向发送设备发送NACK,以使得发送设备发送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重传粒度为比特的场景,通过在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根据前一次传输的起始位置和传输的比特数,确定当前传输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可以灵活地确定每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满足更高传输码率的需求。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1000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包括:
获取单元1001,用于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其中,i为大于0的整数,其取值上限为最大重传次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之间可以根据约定的规则分别维护HARQ进程的传输编号。例如,获取单元1001可以根据RvCnt(i)=RvCnt(i-1)+1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获取单元1001也可以根据约定的其他规则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由调度数据的一端确定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然后通过调度消息通知到另一端。例如,发送设备为基站时,获取单元1001可以根据RvCnt(i)=RvCnt(i-1)+b+coffset确定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收发单元1003用于发送调度信息,通过调度消息将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通知到终端。其中,coffset取值范围为-2或-1或0,由系统预先配置;b取值范围为0~3的整数,可以由获取单元1001在每次重传时确定取值,保证RvCnt(i)不为负数。在这种方式下,b+coffset实际是上表示了RvCnt(i))的增量,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为负数时,表示重发之前的传输编号,从而达到灵活控制的目的。又例如,发送设备为终端时,收发单元1003用于接收调度消息,获取单元1001可以通过调度信息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在上述方式下,为了减少空口传输的数据量,可以仅在调度消息中传输RvCnt(i)的信息比特,例如后2位比特,获取单元1001获取到RvCnt(i)的信息比特后,再根据RvCnt(i)的信息比特恢复得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由于RvCnt(i)的信息比特位数较少,可以在调度消息中新增字段用于发送该信息比特,也可以复用MCS字段发送该信息比特,还可以使用冗余版本字段发送该信息比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举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确定单元1002,用于根据根据获取单元1001获取的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根据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在前述方法实施例步骤103中已经进行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收发单元1003,用于根据确定单元1002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获取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并发送给接收设备。
根据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确定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i),根据起始位置k0(i)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获取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前述方法实施例步骤104中已经进行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维护每次重传的传输编号,并通过该传输编号确定重传的冗余版本,使得冗余版本可以不受限于现有技术的4个冗余版本的限制,从而可以灵活地确定每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列起始位置,满足高传输码率的需求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1100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包括:
获取单元1101,用于获取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1)和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E(i-1),i为大于0的整数。
当i=1时,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为初传数据块;i>1时,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为重传数据块。
确定单元1102,用于根据获取单元1101获取的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1)和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E(i-1)确定第i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
根据获取的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1)和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E(i-1)确定第i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在前述方法实施例步骤202中已经进行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收发单元1103,用于根据确定单元1102确定的第i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获取第i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并发送给接收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重传粒度为比特的场景,通过在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根据前一次传输的起始位置和传输的比特数,确定当前传输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可以灵活地确定每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满足更高传输码率的需求。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设备1200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包括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及收发器1203,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1204以线形结构或星型结构等进行连接及通信。其中,存储器1202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存储器1202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处理器1201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处理器1201通过总线1204,控制收发器1203接收或发送消息,调用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程序,以用于
控制收发器1203接收数据块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其中,i为大于0的整数,其上限为最大重传次数;
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根据获取到的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根据确定的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将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
对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合并数据进行译码。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1201通过调用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实现的技术方案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详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设备1300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包括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及收发器1303,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1304以线形结构或星型结构等进行连接及通信。其中,存储器1302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存储器1302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处理器1301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处理器1301通过总线1304,控制收发器1303接收或发送消息,调用存储器1302中存储的程序,以用于
控制收发器1403接收数据块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i为大于0的整数;
当i=1时,根据初传的编码数据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0)以及初传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E(0)确定第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1),或者,
当i>1时,根据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1)以及第i-1次重传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E(i-1)确定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其中起始位置l0(i)为该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比特位置;
根据确定的起始位置l0(i)将接收到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
对该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合并数据进行译码。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1301通过调用存储器13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实现的技术方案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详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1400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包括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及收发器1403,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1404以线形结构或星型结构等进行连接及通信。其中,存储器1402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存储器1402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处理器1401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处理器处理器1401通过总线1404,控制收发器1403接收或发送消息,调用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程序,以用于
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其中,i为大于0的整数,其取值上限为最大重传次数;
根据获取的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根据确定的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获取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控制收发器1403向接收设备发送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1401通过调用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实现的技术方案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详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图1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1500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包括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及收发器1503,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1504以线形结构或星型结构等进行连接及通信。其中,存储器1502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存储器1502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处理器1501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处理器处理器1501通过总线1504,控制收发器1503接收或发送消息,调用存储器1502中存储的程序,以用于
获取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1)和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E(i-1),i为大于0的整数;
根据获取的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1)和第i-1次传输的编码数据的比特数E(i-1)确定第i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
根据确定的第i次传输的编码数据在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l0(i)获取第i次传输的编码数据;
控制收发器1503向接收设备发送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器1501通过调用存储器15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实现的技术方案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详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图1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系统1600的组网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系统1600包括:至少一个接收设备和至少一个发送设备,其中:
接收设备可以为图8所示的接收设备800或者图12所示的接收设备1200,发送设备可以为图10所示的发送设备1000或者图14所示的发送设备1400;或者,
接收设备可以为图9所示的接收设备900或者图13所示的接收设备1300,发送设备可以为图11所示的发送设备1100或者图15所示的发送设备1500。
由于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详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发送设备、接收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用硬件实现,或固件实现,或它们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上述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属介质的定影中。如本发明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光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DVD)、软盘和蓝光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的复制数据,而碟则用激光来光学的复制数据。上面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保护范围之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设备接收数据块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i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接收设备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将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合并数据进行译码;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根据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Rv(i)=(Rv(i-1)+round((RvCnt(i)-RvCnt(i-1))·1/(Rate(i-1)·3.0)·Nrv)%Nrv)%Nrv;或者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11
或者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12
其中,若i=1,Rv(0)为所述数据块的初传冗余版本,RvCnt(0)为初传的传输编号,初始为0,Rate(0)为初传的传输码率;
i>1,Rv(i-1)为第i-1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Cnt(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ate(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码率;
Nrv为冗余版本数目;round(·)表示四舍五入取整;%表示取模;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13
表示向上取整;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14
表示向下取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为基站,所述接收设备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包括:所述基站根据以下方式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RvCnt(i)=RvCnt(i-1)+1;或者,
RvCnt(i)=RvCnt(i-1)+b+coffset,其中,b取值范围为0~3的整数,coffset取值为-2或-1或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终端发送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所述接收设备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RvCnt(i)=RvCnt(i-1)+1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或者,
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
所述终端从所述调度信息中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信息中的新增字段用于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或者,
所述调度信息中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字段用于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或者
所述调度信息中的冗余版本字段用于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将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下述公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i),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21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k0(i)将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
其中,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22
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行数,Ncb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比特数,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23
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列数,Nrv是冗余版本数目,其取值范围为4到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24
a是偏移量,取值范围为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25
%表示取模;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26
表示向上取整。
7.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其中i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获取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所述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根据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Rv(i)=(Rv(i-1)+round((RvCnt(i)-RvCnt(i-1))·1/(Rate(i-1)·3.0)·Nrv)%Nrv)%Nrv;或者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27
或者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28
其中,若i=1,Rv(0)为所述数据块的初传冗余版本,RvCnt(0)为初传的传输编号,初始为0,Rate(0)为初传的传输码率;
i>1,Rv(i-1)为第i-1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Cnt(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ate(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码率;
Nrv为冗余版本数目;round(·)表示四舍五入取整;%表示取模;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29
表示向上取整;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210
表示向下取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所述发送设备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RvCnt(i)=RvCnt(i-1)+1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或者,
所述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
所述终端从所述调度信息中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为基站,所述发送设备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以下方式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RvCnt(i)=RvCnt(i-1)+1;或者,
RvCnt(i)=RvCnt(i-1)+b+coffset,其中,b取值范围为0~3的整数,coffset取值为-2或-1或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终端发送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信息中的新增字段用于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或者,
所述调度信息中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字段用于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或者
所述调度信息中的冗余版本字段用于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在数据块的循环缓存中获取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下述方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数据块在所述数据块的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i),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31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k0(i)在数据块的循环缓存中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其中,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32
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行数,Ncb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比特数,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33
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列数,Nrv是冗余版本数目,其取值范围为4到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34
a是偏移量,取值范围为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35
%表示取模;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36
表示向上取整。
13.一种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数据块的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i为大于0的整数;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合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将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
译码单元,用于对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合并数据进行译码;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Rv(i)=(Rv(i-1)+round((RvCnt(i)-RvCnt(i-1))·1/(Rate(i-1)·3.0)·Nrv)%Nrv)%Nrv;或者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37
或者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38
其中,若i=1,Rv(0)为所述数据块的初传冗余版本,RvCnt(0)为初传的传输编号,初始为0,Rate(0)为初传的传输码率;
i>1,Rv(i-1)为第i-1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Cnt(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ate(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码率;
Nrv为冗余版本数目;round(·)表示四舍五入取整;%表示取模;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41
表示向上取整;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42
表示向下取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为基站,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以下方式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RvCnt(i)=RvCnt(i-1)+1;或者,
RvCnt(i)=RvCnt(i-1)+b+coffset,其中,b取值范围为0~3的整数,coffset取值为-2或-1或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RvCnt(i)=RvCnt(i-1)+1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或者,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调度信息,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调度信息中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并且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信息中的新增字段用于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或者,
所述调度信息中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字段用于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或者
所述调度信息中的冗余版本字段用于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下述公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在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i),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43
根据k0(i)将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合并至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
其中,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44
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行数,Ncb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比特数,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45
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列数,Nrv是冗余版本数目,其取值范围为4到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46
a是偏移量,取值范围为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47
%表示取模;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48
表示向上取整。
19.一种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其中i为大于0的整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确定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收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在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获取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并发送给接收设备;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
Rv(i)=(Rv(i-1)+round((RvCnt(i)-RvCnt(i-1))·1/(Rate(i-1)·3.0)·Nrv)%Nrv)%Nrv;或者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51
或者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52
其中,若i=1,Rv(0)为所述数据块的初传冗余版本,RvCnt(0)为初传的传输编号,初始为0,Rate(0)为初传的传输码率;
i>1,Rv(i-1)为第i-1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Cnt(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ate(i-1)为第i-1次重传的传输码率;
Nrv为冗余版本数目;round(·)表示四舍五入取整;%表示取模;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53
表示向上取整;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54
表示向下取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RvCnt(i)=RvCnt(i-1)+1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或者,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调度信息中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并且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为基站,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以下方式获取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
RvCnt(i)=RvCnt(i-1)+1;或者,
RvCnt(i)=RvCnt(i-1)+b+coffset,其中,b取值范围为0~3的整数,coffset取值为-2或-1或0。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终端发送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中包括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23.根据权利要求20或者22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度信息中的新增字段用于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或者,
所述调度信息中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字段用于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或者
所述调度信息中的冗余版本字段用于发送所述第i次重传的传输编号RvCnt(i)的信息比特。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送设备,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i次重传的冗余版本Rv(i)在数据块的循环缓存中获取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包括:
所述收发单元根据下述方式确定所述第i次重传数据块在所述数据块的循环缓存中的起始位置k0(i),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55
所述收发单元根据k0(i)在数据块的循环缓存中获取所述第i次重传的编码数据;
其中,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56
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行数,Ncb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比特数,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61
是所述数据块的虚拟循环缓存中编码数据块的列数,Nrv是冗余版本数目,其取值范围为4到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62
a是偏移量,取值范围为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63
%表示取模;
Figure FDA0002595383430000064
表示向上取整。
25.一种信息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3至18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设备,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9至24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设备。
CN201680084855.4A 2016-05-09 2016-05-09 信息传输的方法、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090763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81417 WO2017193261A1 (zh) 2016-05-09 2016-05-09 信息传输的方法、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6386A CN109076386A (zh) 2018-12-21
CN109076386B true CN109076386B (zh) 2020-11-03

Family

ID=60266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4855.4A Active CN109076386B (zh) 2016-05-09 2016-05-09 信息传输的方法、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64002B2 (zh)
EP (1) EP3445083B1 (zh)
CN (1) CN109076386B (zh)
WO (1) WO20171932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1380B (zh) * 2017-08-11 2021-09-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harq重传方法、装置及发送设备
WO2020093320A1 (en) * 2018-11-08 2020-05-14 Lenovo (Beijing) Limited Data block transmissions
CN111385779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17689B2 (en) * 2020-07-07 2024-0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ndancy version (RV) determination for message repetition
US11764911B2 (en) * 2021-04-05 2023-09-1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of shifting redundancy version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a transport block over multiple slots
CN115276896A (zh) * 2021-04-30 2022-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050892B (zh) * 2021-11-11 2023-12-05 杭州红岭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上行harq合并缓存空间大小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81C (zh) * 1999-02-19 2004-04-14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使得能够进行灵活的链路自适应的控制信令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83875A (zh) * 2007-12-07 2008-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urbo码的有限长度循环缓存的速率匹配方法
CN101990242A (zh) * 2009-07-31 2011-03-23 夏普株式会社 频谱聚合系统中的自适应重传方法和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24337B2 (ja) * 2003-04-04 2009-02-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送信方法
US7366477B2 (en) * 2004-05-06 2008-04-29 Nokia Corporation Redundancy version implementation for an uplink 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
CN101809920B (zh) * 2007-07-30 2014-12-17 马维尔以色列(M.I.S.L)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速率匹配
WO2009094805A1 (en) * 2008-01-25 2009-08-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interleaving method
US8145974B2 (en) * 2008-02-02 2012-03-27 Broadcom Corporation Virtual limited buffer modification for rate matching
US8532164B2 (en) * 2008-03-12 2013-09-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A2816400C (en) * 2010-11-05 2017-07-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Harq soft bit buffer partitioning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2137504B (zh) * 2011-04-12 2016-01-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调度多子帧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55710B (zh) * 2011-04-15 2014-01-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编码块存储方法和设备
CN103378936A (zh) * 2012-04-28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70230149A1 (en) * 2013-07-11 2017-08-10 InterDigital Pan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mart harq for wifi
US9184880B2 (en) * 2013-08-01 2015-11-10 Sierra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device enabling a dynamic bundle size HARQ mechanism
CN105359440B (zh) * 2013-08-08 2018-06-15 英特尔Ip公司 在ue处关于pdsch的高级的干扰消除方法和系统
US20150349924A1 (en) * 2014-05-28 2015-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 budget improvement in peer discovery
WO2016117984A1 (ko) * 2015-01-23 2016-07-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계타입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348468B2 (en) * 2015-02-04 2019-07-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548123B2 (en) * 2015-05-15 2020-01-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20180035409A1 (en) * 2016-07-28 2018-02-0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itigation of rate matching errors in a wirel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81C (zh) * 1999-02-19 2004-04-14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使得能够进行灵活的链路自适应的控制信令的方法和系统
EP1153494B1 (en) * 1999-02-19 2008-07-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 signalling enabling flexible link adaptation in a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83875A (zh) * 2007-12-07 2008-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urbo码的有限长度循环缓存的速率匹配方法
CN101990242A (zh) * 2009-07-31 2011-03-23 夏普株式会社 频谱聚合系统中的自适应重传方法和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64002B2 (en) 2020-09-01
US20190097767A1 (en) 2019-03-28
EP3445083B1 (en) 2020-09-02
EP3445083A4 (en) 2019-04-17
CN109076386A (zh) 2018-12-21
WO2017193261A1 (zh) 2017-11-16
EP3445083A1 (en) 2019-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6386B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和系统
US11777670B2 (en) HARQ in spatial multiplexing MIMO system
US1137548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asynchronous uplink HARQ and multiple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s
JP6923660B2 (ja) 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KR10114964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ack 정보의 번들링
CN1965521B (zh) 用于上行链路增强专用信道的冗余版本实现
KR101855502B1 (ko) Ack/nack 응답 메시지의 매핑 방법 및 단말
CN101667900B (zh) Harq反馈方法
CN111490858B (zh) 一种卫星通信的自适应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58777B (zh)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发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001463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q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327940A1 (en) Feedbac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8886436B (zh) 无线电网络节点、无线设备以及其中执行的方法
KR20200003020A (ko) 기지국 장치, 단말기 장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통신 방법
WO2018090571A1 (zh) 确认/非确认信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889235B (zh) Harq-ack码本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EP2507931B1 (en) Data carri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2714583B (zh) 数据载波标识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