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5901A - 许可辅助接入载波上的链路自适应 - Google Patents

许可辅助接入载波上的链路自适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5901A
CN109075901A CN201780026069.3A CN201780026069A CN109075901A CN 109075901 A CN109075901 A CN 109075901A CN 201780026069 A CN201780026069 A CN 201780026069A CN 109075901 A CN109075901 A CN 109075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lict
offset
communication
outer loop
loop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60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5901B (zh
Inventor
M.T.库塞拉
J.P.伦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ublication of CN109075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5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 which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 H04L1/002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 which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in which the algorithm uses adaptiv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存在至少一种方法和装置,其用于执行由网络节点确定与通信网络的网络设备相关联的通信中的冲突的发生,其中确定使用感测阈值;以及基于所确定的冲突的发生来更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Description

许可辅助接入载波上的链路自适应
技术领域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教导一般涉及执行用于许可辅助接入的至少一个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offset)。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提供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本发明的背景或上下文。本文的描述可以包括可以追求的概念,但不一定是先前已经构思或追求的概念。因此,除非本文另有说明,否则本部分中描述的内容不是本申请中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现有技术,并且不因包括在本部分中而承认是现有技术。
可以在说明书和/或附图中找到的某些缩写在此定义如下:
ACK 确认
BLEP 块差错概率
CCA 空闲信道评估
CQI 信道质量指示符
CSI 信道状态信息
DTX 不连续发送
ECCA 扩展的CCA
HARQ 混合自动重复请求
LA 链路自适应
LAA 许可辅助接入
LBT 先听后讲
LTE 长期演进
MAC 媒体访问控制
MCS 调制和编码方案
NACK 否定确认
OLLA 外环链路自适应
PDCP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DCCH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ER 误包率
PHY 物理层(第1层,L1)
RLC 无线电链路控制
RRC 无线电资源控制
SINR 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TTI 发送时间间隔
TX 发送
TxOP 发送机会
UE 用户设备
允许LTE部署在未许可频谱中的许可辅助接入(LAA)是一种有希望的方法,并且当前在3GPP LTE中被指定以满足对移动数据业务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保证使用LTE的LAA与诸如WiFi的现任系统的和平共存,引入了先听后讲(LBT),其要求节点在数据发送之前感测介质。
先听后讲(LBT)(或者有时称为先听后发)是一种使用的技术,通过其无线电发送机在其开始发送之前首先感测其无线电环境。无线电设备可以使用LBT来找到空闲的无线电信道或可自由对其操作的资源。对于LBT技术,LAA节点将共享介质上所接收的宽带干扰与某个预定义阈值(亦称感测阈值,例如-72dBm)进行比较,并且在接收干扰低于感测阈值的情况下,允许数据发送。因此,LAA节点中的LBT的利用意味着与没有LBT使用的情况相比可以显著降低接收干扰水平。
令人遗憾的是,即使在LBT的情况下,也不能完全避免冲突(=导致接收干扰超过所使用的感测阈值的重叠发送),因为LBT所利用的ECCA计数器可以针对进行感测的多于两个LAA节点在相同的空闲信道评估(CCA)时隙中达到零值,这意味着两个LAA节点同时有效地开始发送机会(TxOP)。由于LBT的利用显著降低UE处的接收干扰,所以可能的冲突对接收信号质量的影响非常大,例如,SINR/CSI可能容易地降低10-20dB。由于冲突的持续时间相当短(Cat4 LBT将TxOP持续时间通常限制为2-10 ms),所以冲突导致针对接收信号质量的短且高的干扰峰值。
例如,LTE利用外环链路自适应(OLLA)算法来补偿UE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报告中的缺陷的影响。OLLA补偿的CQI值在eNB处用于链路自适应(LA)和分组调度(PS)。公知的是,外环链路自适应在缓慢变化的信道条件下表现得非常好,但是当接收干扰快速波动时,OLLA的性能可能显著恶化。这可能是因为OLLA算法不能提供足够快的自适应,并且不能满足OLLA尝试朝向其收敛的BLEP目标。因此,在使用LTE的LAA中,外环链路自适应(OLLA)可能由于来自其他LAA小区(或例如,WLAN)的发送的冲突而偏差(bias)。
本发明的一些示例实施例提供至少一种新颖的方法和装置,以例如改进OLLA的准确性,诸如在LAA的情况下。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示例方面中,存在一种方法,包括:由网络节点确定与通信网络的网络设备相关联的通信中的冲突的发生,其中所述确定使用感测阈值;以及基于所确定的冲突的发生来更新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在本发明的示例方面中,存在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编码有由处理器执行以执行动作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动作包括:利用网络节点确定与通信网络的网络设备相关联的通信中的冲突的发生,其中所述确定使用感测阈值;以及基于所确定的冲突的发生来更新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配置成使装置至少:确定与通信网络的网络设备相关联的通信中的冲突的发生,其中所述确定使用感测阈值;以及基于所确定的冲突的发生来更新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在本发明的又一示例方面中,存在一种装置,包括:用于利用网络节点确定与通信网络的网络设备相关联的通信中的冲突的发生的部件,其中所述确定使用感测阈值;以及基于所确定的冲突的发生用于更新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的部件。
附图说明
当结合所附附图阅读时,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使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述和其他方面更加明显,其中:
图1示出了E-UTRAN系统的总体架构的示例;
图2示出了图示部分重叠小区中的用户设备(UE)的示例的图;
图3示出了图示如图1和2中所示的无线系统的一些组件的图;以及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方法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存在一种方法和装置,其执行OLLA偏移量使得可以减少由冲突的LAA发送引起的负面影响。
例如,在使用LTE的LAA中,外环链路自适应(OLLA)可能由于来自其他LAA小区或WLAN的发送的冲突而不利地偏差。例如,如果10%的发送遭受冲突(并且很可能失败),则OLLA偏移量可能变得太不利。这种情况出于至少如下的原因,即:通常在差错之后的向下调整步骤大于在成功发送之后的向上步骤。在最坏的情况下,冲突概率高于针对OLLA设置的BLEP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存在冲突时,OLLA也将朝向其中发送成功的值收敛,这是不合期望的,因为由通信信道所提供的容量中的一些将由于使用太鲁棒的MCS而不使用。
链路自适应(LA)过程是用于下行链路信令的3GPP长期演进(LTE)和LTE高级(LTE-A)的核心特征。在链路自适应过程中,接收机根据当前信道条件通过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向基站(BS)建议适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CQI在链路自适应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CQI由UE发送到e-NodeB,其描述UE的当前下行链路信道质量。其从由eNB发送的参考符号测量。当UE将其CQI报告发送给eNB时,eNB的调度器可以根据所接收的信息执行调度分配。eNB链路自适应单元的目的是修改所接收的CQI信息并因此修改所分配的MCS使得满足某个BLER目标。
除了如上所述的过程之外,执行外环链路自适应(OLLA)算法以修改从信噪比(SNR)到CQI的映射。外环链路自适应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动态调整自适应阈值来将误包率(PER)保持在给定水平处,尽管阈值之间的差异可以保持为相同。这可以通过为移动台分配特定的OLLA偏移量来实现,其用于改变所估计的SINR值。然而,如果UE已经报告了当没有来自另一小区的冲突/重叠的发送时执行的CSI测量(这应是针对LAA的典型情况),并且eNB然后基于该信息进行链路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案(MCS)选择),则存在问题,如果存在冲突并且OLLA偏移量被更新的话。这出于至少如下的原因,即:其可能导致针对UE的不准确的链路自适应,因为OLLA偏移量将在用于冲突情况的正确的OLLA偏移量和非冲突情况之间。还应注意,不被视为冲突的重叠发送(例如,来自进行重叠发送的节点的接收干扰落在感测阈值以下)可能导致对接收信号质量的相对高的干扰峰值,尤其是如果来自进行重叠发送的节点的接收干扰靠近所使用的感测阈值的话。这些重叠发送可以包括LBT允许(即,接收总干扰低于感测阈值)但是导致针对UE的相对高的干扰峰值的重叠发送。这些操作可能显然是次优的。
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上下文中,冲突的定义被扩展成使得它还包括LBT允许(即,接收总干扰低于感测阈值)但是导致针对具有平行发送的UE的相对高的干扰峰值的重叠发送。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可以诸如在LAA的情况下改进OLLA的准确性的至少一种方法和装置。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eNB进行了链路自适应,其假设空闲信道(无冲突)以及由于诸如由LAA节点基于来自UE的CSI反馈而标识的冲突和/或通过其指示比指示冲突的某个预定义阈值更高的干扰的干扰测量,其中预定义阈值可以低于实际感测阈值),则发送不成功(接收来自UE的NACK),并且不更新OLLA偏移量。此外,第二偏移量可以用于其中LAA节点预测(例如,通过将干扰测量与指示冲突的预定义阈值进行比较,其中该预定义阈值可以低于实际感测阈值)将存在冲突的那些发送的链路自适应中。该第二偏移量基于来自那些发送的HARQ反馈(从UE接收的)而更新,其在来自那些发送的UE的反馈(CSI、HARQ反馈)指示冲突的条件下在链路自适应中利用了该第二偏移量。
图1示出了可以受益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E-UTRAN系统100的总体架构的示例。图1图示了E-UTRAN系统中的LTE/WLAN聚合(LWA)非并置场景和LWA的总体架构。应注意,如本文所述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并且本文描述的给定系统主要用于示例目的。本发明的一些示例实施例也可以用在完全在未许可频带上或者在许可频谱上操作的系统中,例如在系统内应用LBT的系统。可能还存在其他情况,其中系统具有不可预测的高干扰尖峰,这可能影响OLLA性能。如果检测到那些,则可以应用一些示例实施例,以得到如本文所述的益处。
如图1所示,在eNB 4和eNB 6中的每个与WLAN终端(WT)点WT 0和WT 8之间定义Xw接口,并且WT点各自终止Xw接口。因此,eNB 4和6经由Xw接口7连接到WT点,并且eNB 4和6各自经由S1接口2连接到MME/S-GW(例如,核心网络)。
E-UTRAN支持LWA操作,由此RRC_CONNECTED中的UE被eNB配置成利用LTE和WLAN的无线电资源。例如,在LTE网络中,通常覆盖无处不在,而Wi-Fi的部署可能使用热点。当用户设备移入和移出Wi-Fi热点覆盖区域时,维持LTE连接。当发生这种情况时,Wi-Fi连接的断开和重新连接对于用户设备可能是透明的。
传统Wi-Fi接入点(Ap)与非并置LTE eNB一起支持PDCP级聚合,只要它们之间存在链路以例如使接入点(AP)将诸如加载和调制编码方案(MCS)之类的信息报告到eNB。
E-UTRAN系统包括eNB,从而朝向UE(图1中未示出)提供E-UTRAN用户平面(例如,使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媒体访问控制(MAC)和/或物理层(PHY))和/或控制平面(RRC)协议终止。eNB通过X2接口彼此互连。eNB还通过S1接口连接到EPC(增强型分组核心),诸如以通过S1 MME接口连接到MME(移动性管理实体)1并通过S1接口2连接到服务网关(S-GW)。S1接口2支持MME/S-GW和eNB之间的多对多关系。
还参考图2,用户设备(UE 10)可以同时连接到多于一个小区。在该示例中,UE 10连接到具有基站13(例如诸如eNB)的第一小区12和具有基站15(例如诸如eNB或WiFi接入点)的第二小区14。因此,两个小区12、14至少部分重叠。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小区可以在许可频带上操作,并且第二小区可以在未许可频带上操作。为简单起见,在图2所示的场景中仅描绘了两个小区。在其他替代示例中,可以提供在(多个)许可和/或未许可频带上操作的任何数量的小区来一起工作以用于合适的载波聚合(CA)。
通常,UE 10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便携式计算机、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诸如数字相机的图像捕获设备、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游戏设备、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音乐存储和回放装置、允许无线互联网接入和浏览的互联网装置、以及包含这样的功能的组合的便携式单元或终端。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以被实践以受益于至少图1和2的通信网络配置的设备。然而,如上所述,如图1和2中的LAA示例是非限制性的,并且本文描述的给定系统仅用于示例。
在更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之前,现在参考图3。图3图示了图示无线系统的一些组件的简化框图,诸如在如图1和/或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中。还参考图3,在无线系统230中,无线网络235适于通过无线链路232经由网络接入节点(诸如节点B(基站),并且更具体地是诸如图2中所示的eNB 13)与诸如可以被称为UE 10的移动通信设备之类的装置进行通信。网络235包括网络控制元件(NCE)240,其可以包括MME/S-GW功能,并且其提供与诸如电话网络和/或数据通信网络(例如,互联网238)的网络的连接。NCE 240可以包括可以根据本发明的一些示例实施例操作的WLAN接入点。
UE 10包括诸如计算机或数据处理器(DP)214的控制器、存储计算机指令的程序(PROG)218的体现为存储器(MEM)216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诸如射频(RF)收发机212的合适的无线接口,其用于分别经由使用数据路径232和252的一个或多个天线与eNB 13和可能地与NCE 240进行双向无线通信。PROG 218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其由诸如DP 214的处理器执行时,UE根据本发明的一些示例实施例进行操作。
eNB 13还包括诸如计算机或数据处理器(DP)224的控制器、存储计算机指令的程序(PROG)228的体现为存储器(MEM)226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与UE 10通信的诸如RF收发机222的合适的无线接口。eNB 13经由数据/控制路径234耦合到NCE 240。路径234可以实现为接口,诸如S1接口。eNB 13还可以经由数据/控制路径236耦合到另一个eNB,数据/控制路径236可以实现为接口X2。另外,eNB 13可以经由通信路径237连接到核心网络。根据示例实施例,通信路径237可以是有线和/或无线通信路径。
NCE 240包括诸如计算机或数据处理器(DP)244的控制器、存储计算机指令的程序(PROG)248的体现为存储器(MEM)246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可能地为诸如射频(RF)收发机242的合适的无线接口,其用于经由路径234和/或使用数据路径(诸如例如数据路径252)的一个或多个天线与UE 10和eNB 13进行双向无线通信。
假设PROG 218、228和248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当由关联的DP执行时使得设备(或设备的一部分)能够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行操作的程序指令,如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的。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各种示例实施例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由UE 10的DP 214;由eNB13的DP 224;和/或由NCE 240的DP 244可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或通过硬件、或通过软件和硬件(和固件)的组合来实现。基站15可以具有与其他(多个)基站13相同类型的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UE 10和eNB 13还可以包括专用处理器,例如控制模块215和对应的控制模块225。控制模块215和控制模块225可以被构造成使得进行操作以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示例实施例执行操作。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至少如图3中所示的控制模块215和225可配置成根据示例实施例执行至少OLLA偏移量更新操作。
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MEM 216、226和246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诸如基于半导体的存储器设备、闪速存储器、磁存储器设备和系统、光学存储器设备和系统、固定存储器和可移动存储器。一个或多个DP 214、224和244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无线接口(例如,RF收发机212和222)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通信技术来实现,诸如单独的发送机、接收机、收发机或这样的组件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一种装置维持用于每个UE的两个不同的OLLA偏移量。在最简单的形式(替代方案1)中,OLLA偏移量定义如下:
·Offset_w_collision_bias:该偏移量被用于针对被预期成具有冲突的那些子帧进行调度(例如,在链路自适应和分组调度中);
·Offset_wo_collision_bias:该偏移量被用于针对不被预期成具有冲突的那些子帧进行调度。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OLLA偏移量的替代解决方案(替代方案2)定义如下:
·Offset_w_collision_bias:该偏移量被用于针对被预期成具有冲突的那些子帧进行调度,并且其中被用于针对给定子帧进行调度的UE的CSI测量不包含冲突影响;
·Offset_wo_collision_bias:该偏移量被用于针对不具有偏差的那些子帧进行调度,所述偏差由用于针对给定子帧进行调度的UE的CSI测量与给定子帧的预期“冲突状态”(冲突/无冲突)之间的冲突引起的。
在本文描述为替代方案1的示例实施例中,装置(例如,许可节点或LAA节点)基于对调度先验完成的感测测量(其给出介质中的干扰水平是否低于预定义阈值X(其可以与所使用的感测阈值不同)的指示)来选择要在调度中使用的适当OLLA偏移量。阈值X可以等于感测阈值(或者可以在此使用相同的参数),或者它可以低于感测阈值,使得在一些情况下低于感测阈值的发送也可以被视为冲突,因为它们仍然可能对干扰作出重大贡献。
在本文描述为替代方案2的示例实施例中,装置(例如,LAA节点)根据以下逻辑选择要在给定子帧的调度中使用的OLLA偏移量:
如果对调度先验完成的感测测量指示干扰水平低于预定义阈值X(可以与所使用的感测阈值不同),则始终使用OLLA偏移量Offset_wo_collision_bias
如果对调度先验完成的感测测量指示干扰水平高于预定义阈值X(可以与所使用的感测阈值不同),则OLLA偏移量选择如下那样取决于UE的CSI测量:如果要在给定子帧的调度中使用的UE的CSI测量确实包含冲突影响,则使用OLLA偏移量Offset_wo_collision_ bias。否则使用OLLA偏移量Offset_w_collision_bias
应注意,如本文所述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任何次序都是非限制性的。根据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任何可用次序执行如本文所述的操作。例如,可能优选的替代实施例的次序可以如下(例如,最高优先级第一)。
在一个示例(称为替代方案0)中,仅使用一个OLLA偏移量。在该示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确定OLLA偏移量:
a.装置(例如,LAA节点)从UE接收ACK/NACK反馈(REMARK:如在正常操作中那样,在更新OLLA时可以仅考虑第一发送的HARQ反馈);
b.LAA节点确定ACK/NACK反馈是否对应于冲突发送;
c.如果LAA节点确定所接收的HARQ反馈对应于经历了冲突的调度TTI,则它不更新OLLA偏移量。否则,更新OLLA偏移量;
d.相同的OLLA偏移量可以用于所有发送。
在另一示例(称为替代方案1)中,使用两个OLLA偏移量并且可以例如如下那样确定OLLA偏移量:
a.与替代方案0中的(a)相同;
b.如果LAA节点确定所接收的HARQ反馈对应于经历了冲突的调度TTI,则在给定的调度TTI的链路自适应中使用第一偏移量的条件下更新第一偏移量(例如,称为Offset_w_ collision_bias)。否则,如果LAA节点确定所接收的HARQ反馈对应于未经历冲突的调度TTI,则在给定调度TTI的链路自适应中使用第二偏移量的条件下更新第二偏移量(例如,称为Offset_wo_collision_bias);
c.在对接下来的调度TTI进行链路自适应(LA)或调度之前,LAA节点根据最新的干扰测量值(Y_int)决定应使用哪个OLLA偏移量(以补偿LA/调度中的UE报告的CQI值)。如果Y_int的值大于X(可能低于实际感测阈值),则使用偏移量Offset_w_collision_bias。否则,使用偏移量Offset_wo_collision_bias。
应注意,与本文所述的偏移量或任何其他值相关联的名称或标签不限于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与本文所述的这些偏移量或值相关联的名称或标签仅用于示例目的,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名称或标签来引用这些偏移量。
应注意,如果在TxOP期间(TXOP持续时间:2-10个TTI)不能针对每个TTI单独地更新由装置(例如,接入点、LAA节点等)的干扰测量,则可以通过使用在开始TXOP之前刚完成的干扰测量来进行OLLA选择,并且因此OLLA选择对于整个TXOP持续时间内的所有TTI保持相同。这意味着在TXOP期间发生的冲突不能被捕获到OLLA选择(如果基于在TXOP期间未完成的干扰测量),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替代方案0可能更好。
此外,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LAA节点可以如下那样决定ACK/NACK反馈是否对应于冲突发送(对于一些替代方案有效):
1.在开始发送接下来的TTI之前,LAA节点应将关于在该给定时间上从其他LAA节点和/或WiFi AP所接收的干扰的信息存储到缓冲器。在LAA节点不能在TxOP期间测量干扰的情况下,则TxOP的所有TTI(例如2-10个TTI)共享相同的干扰测量值,该干扰测量值是在TxOP之前刚测量的干扰测量值。
2.通过将最新(或最新近的)干扰测量信息与阈值X(例如,X的值可以小于或等于实际感测阈值)进行比较,LAA节点将得到接下来的调度TTI是否被预期成具有冲突(例如,干扰测量是否大于X)的指示。由于LAA节点完成的干扰测量仅仅指示所调度的UE所经历的干扰情况,并且干扰测量是对发送先验完成的,所以在决定HARQ反馈是否用于冲突发送(参见下一步)时也考虑其他UE特定测量是合理的。
3.假设来自HARQ反馈正被分析的TTI的CSI信息是可用的:LAA节点可以分离UECSI测量是指示空闲信道(无冲突)还是(高)干扰(可能冲突),这例如通过将UE CSI测量与某个阈值进行比较,该阈值可以由eNodeB通过监视UE在历史中报告的CSI值(可能需要适当的过滤)来导出/维护。还可以使用来自历史的感测测量来帮助在冲突和非冲突测量之间的UE CSI测量的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装置(例如,LAA节点)可以例如通过将UE CSI测量与某个阈值进行比较来分离UE CSI测量是指示空闲信道(无冲突)还是(高)干扰(可能冲突)。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阈值可以由eNB通过监视UE在历史中报告的CSI值(可能需要适当的过滤)来导出和/或维护。还可以使用来自历史的感测测量来帮助在冲突和非冲突测量之间的UE CSI测量的分离。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可以使用装置(例如,eNB)的感测历史(例如,测量信道上的(多个)接收功率值以确定其是否正被某个其他人使用)来对UE报告的CSI进行分类。如果在最近测量干扰(例如,在10ms左右内,取决于TxOP的长度),则所报告的CSI样本可以被认为是冲突测量。根据示例实施例,用于过滤可以包括eNB存储由UE报告的值并将它们分成两组:冲突期间的CSI和没有冲突时的CSI。这两组中的样本可以被平均。替代地,如果冲突率很小(例如10-20%),则eNB可以仅对UE CSI测量进行平均,并且基于所接收的CSI报告与平均CSI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测量是否在冲突期间。(如果CSI高于或接近平均值,则可能没有冲突。如果CSI明显低于平均值,则可能发生了冲突。)
此外,根据示例实施例,eNB可以使用HARQ反馈来确定是否应认为在TXOP期间发生了冲突。如果HARQ差错率(NACK和DTX,例如,因为UE甚至未能接收到PDCCH和/或未发送任何反馈)显著高于目标水平,则考虑在TXOP期间向所有UE的所有发送,eNB可以标识在TXOP内是否发生冲突,并在选择应更新哪个OLLA偏移量(如果有的话)时考虑这一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进行调度时,装置可以存储关于用于UE和用于HARQ过程的所使用的OLLA偏移量类型的信息。HARQ是高速前向纠错编码和ARQ差错控制的组合。在标准ARQ中,使用诸如循环冗余校验(CRC)的差错检测码将冗余位添加到要发送的数据。检测到损坏消息的接收方将从发送方请求新消息。
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包含关于用于每个HARQ过程索引的最后使用的OLLA偏移量类型的信息的查找表然后可以用于决定在从给定HARQ过程接收到ACK/NACK时应更新哪个OLLA偏移量。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可以对替代方案2应用以下例外:如果在给定HARQ过程的初始Tx的调度中LAA节点在a)对调度先验完成的感测测量指示干扰水平低于预定义阈值X并且要在给定子帧的调度中使用的UE的CSI测量确实包含冲突影响、或b)对调度先验完成的感测测量指示干扰水平高于预定义阈值X并且要在给定子帧的调度中使用的UE的CSI测量确实包含冲突影响中的任一情况下选择OLLA偏移量Offset_wo_collision_bias,则跳过OLLA偏移量更新。备注:如果LAA节点能够基于UE的反馈来确定针对HARQ反馈正被分析的调度TTI由LAA节点进行(通过比较干扰测量与预定义偏移量X)的冲突预测与从针对给定调度TTI的UE的反馈(例如,CSI、HARQ)获得的冲突指示相矛盾,则总是跳过OLLA偏移量更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两个OLLA偏移量对于替代方案1和/或2没有太大不同,则eNB可以同时更新两个偏移量,或者甚至在链路性能相同(具有和不具有冲突)的情况下停止使用单独的偏移量。例如,这可以是来自冲突的干扰不太强的情况。
应注意,根据示例实施例,一种替代解决方案将仅使用单个OLLA偏移量并且仅在发送期间没有冲突时更新其。这将意味着一些反馈由OLLA忽略,并且不影响未来的LA决定。本文的理由是,如果LA在假设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完成,则如果最终实际上存在冲突,则更新OLLA偏移量是不明智的——差错不会真正给出对未来LA决定的所需调整的信息。此外,本文的动机是大部分的吞吐量来自相当空闲的信道上没有冲突的情况下的发送,并且系统应针对那些进行优化,而不是经受冲突的发送。
一个更直截了当的选项是如上所述的替代方案1。
本文详细描述了用于所有替代方案的OLLA选择和更新机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LAA节点可以在那些感测测量目标中使用附加感测阈值X以帮助OLLA偏移量选择。通过将阈值X设置为具有甚至低于实际感测阈值(例如,对于LAA为-72dBm)的值,可以保证偏移量Offset_wo_collision_bias不会由于具有稍微低于实际感测阈值的干扰的重叠TxOP而偏差。这可以增加在具有非常低的接收干扰的那些TTI中使用最优MCS的概率,这将改进系统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用于X的值可以例如基于由eNB的干扰或信号质量测量来设置。例如,如果观察到当干扰高于-76 dBm时,发送失败得平均比针对LA设置的BLER目标更频繁,则可以在此使用该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eNB可以基于测量先前的(多个)TTI来确定是否将存在冲突。例如,如果存在冲突,则eNB可以假设它将在接下来的TTI中持续,因为另一个发送机可能将持续一段时间(只要其TxOp允许)。有时该假设不正确(可能是例如20%的时间),并且然后需要用于更新OLLA偏移量的本发明方法,诸如以避免OLLA漂移到不正确的值,从而尝试补偿它不应和不能补偿的差错(链路自适应本身不正确,但它只是基于是否存在冲突发送的错误猜测而进行)。作为示例,确定可以基于先前TTI(或平均的若干个TTI)的干扰功率的测量以及其与阈值水平的比较。高于阈值的接收功率将指示该信道被附近的某个其他人使用,因此可以预期冲突。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例如改进的性能(特别是在小区边缘处),因为链路自适应更准确地追踪UE的链路质量。此外,改进链路自适应准确性并因此改进性能方面的附加益处可以来自以下事实:没有超过干扰水平的冲突(包括导致恰好低于感测阈值水平的干扰的重叠TxOP)不会影响在子帧中使用的OLLA偏移量。
图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其可以由网络节点执行,诸如但不限于如图3所示的eNB 13和/或NCE 240。如图4的步骤410中所示,存在由网络节点确定与通信网络的网络设备相关联的通信中的冲突的发生,其中该确定使用感测阈值。并且在图4的步骤420处,存在基于所确定的冲突的发生来更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根据如上段落中描述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确定冲突的发生是基于感测阈值与关于干扰测量、基于来自网络设备的确认或其缺少而确定的差错率、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以及从网络设备所接收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的比较,其中所接收的指示包括来自网络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和信道质量指示符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如上段落中描述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该确定包括:在缓冲器中存储关于干扰测量、从网络设备所接收的确认的差错率、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和所接收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以及将所缓冲的信息与感测阈值进行比较,其中该比较使用与干扰测量、从网络设备所接收的确认的差错率和所接收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发送时间间隔所对应的缓冲器信息。
根据如上段落中描述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用于更新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是从存储在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两个偏移量的查找表中选择的,其中查找表包括关于针对由网络设备利用的每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由网络设备最后使用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的信息。
根据如上段落中描述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对于确定在通信的发送时间间隔期间存在冲突的发生的情况,更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包括:确定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是否正在使用具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以及如下之一:对于确定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正在使用具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的情况,则更新包括利用具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更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否则不更新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根据如上段落中描述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对于确定在通信的发送时间间隔期间不存在冲突的发生的情况,更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包括:确定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是否正在使用没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以及如下之一:对于确定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正在使用没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的情况,则更新包括利用没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更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否则不更新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根据如上段落中描述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基于用于网络设备的所调度的发送时间间隔内的链路自适应中已经使用的相同偏移量来进行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的更新。
根据如上段落中描述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对于冲突的发生低于感测阈值的情况;存在用于接下来的发送时间间隔的链路自适应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的选择,包括选择利用没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的通信的接下来的发送时间间隔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否则选择利用具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的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根据如上段落中描述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对于冲突的发生高于感测阈值并且通信的发送时间间隔内的信道状态信息可用的情况,确定包括:确定信道状态信息是否指示发送时间间隔内的冲突;以及对于信道状态信息指示冲突的情况,存在用于接下来的发送时间间隔的链路自适应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的选择,包括选择利用没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的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否则选择利用具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的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根据如上段落中描述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对于冲突的发生低于感测阈值的情况;存在用于接下来的发送时间间隔的链路自适应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的选择,包括选择利用没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的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根据如上段落中描述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确认包括ACK和NACK中的至少一个。
此外,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存在一种装置,包括:用于通过网络节点确定与通信网络的网络设备[图3的UE 10]相关联的通信中的冲突的发生的部件[图3的DP 224和/或DP 244],其中该确定使用感测阈值;以及基于所确定的冲突的发生用于更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的部件[图3的收发机222和无线链路232]。。
在根据以上段落的本发明的示例方面中,其中用于确定和更新的部件包括存储器[MEM 216、226和/或246],其用计算机程序[PROG 218、228和/或248]编码;和/或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DP 215、225和244]执行。
该装置可以是、包括或关联于至少一个软件应用、模块、单元或实体,其被配置为算术运算或者计算机程序或其部分(包括添加或更新的软件例程),其由至少一个操作处理器、单元或模块执行。也称为程序产品或仅仅称为程序的包括软件例程、小应用程序和/或宏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任何装置可读数据存储介质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执行组件,其当程序运行时被配置成执行上文通过图3描述的实施例。另外,可以将软件例程下载到装置中。
诸如节点或用户设备或对应组件之类的装置可以被配置为诸如单芯片计算机元件的计算机或微处理器或者被配置为芯片组,包括或耦合到用于提供用于软件或(多个)算术运算的存储容量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软件或(多个)算术运算的至少一个操作处理器。
通常,各种实施例可以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用硬件实现,而其他方面可以用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实现,尽管本发明不限于此。虽然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被说明和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一些其他绘图表示,但是应当充分理解,本文描述的这些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或其某种组合(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实现。
可以在诸如集成电路模块的各种组件中实践本发明的实施例。集成电路的设计大体上是高度自动化的过程。复杂且功能强大的软件工具可用于将逻辑级设计转换为准备在半导体基板上蚀刻和形成的半导体电路设计。
前面的描述通过示例和非限制性示例提供了本发明人目前设想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法和装置的完整且信息丰富的描述。然而,当结合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阅读时,鉴于前面的描述,各种修改和改编对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变得显而易见。然而,对本发明的教导的所有这样的和类似的修改仍将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应当注意,术语“连接”、“耦合”或其任何变体意指两个或更多个元件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任何连接或耦合,并且可以包括在被“连接”或“耦合”在一起的两个元件之间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元件之间的耦合或连接可以是物理的、逻辑的或其组合。如本文所采用的,可以认为两个元件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电线、电缆和/或印刷电连接、以及通过使用电磁能(诸如具有射频区域、微波区域和光学(可见和不可见两者)区域中的波长的电磁能)而“连接”或“耦合”在一起,作为几个非限制性和非穷举性的示例。
此外,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特征中一些可以在没有其他特征的对应使用的情况下使用来得益。因此,前面描述应被认为仅仅是对本发明的原理的说明,而不是对其的限制。

Claims (20)

1.一种方法,包括:
由网络节点确定与通信网络的网络设备相关联的通信中的冲突的发生,其中所述确定使用感测阈值;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冲突的发生来更新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冲突的发生是基于将感测阈值与关于干扰测量、基于来自网络设备的确认或其缺少而确定的差错率、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以及从网络设备所接收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进行比较,其中所接收的指示包括来自网络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和信道质量指示符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包括:
在缓冲器中存储关于干扰测量、从网络设备所接收的确认的差错率、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和所接收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以及
将所缓冲的信息与感测阈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比较使用与干扰测量、从网络设备所接收的确认的差错率和所接收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发送时间间隔所对应的缓冲器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更新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是从存储在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两个偏移量的查找表中选择的,其中所述查找表包括关于针对由网络设备利用的每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过程由网络设备最后使用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确定在所述通信的发送时间间隔期间存在冲突的发生的情况,更新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包括:
确定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是否正在使用具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以及如下之一:
对于确定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正在使用具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的情况,则所述更新包括利用具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更新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否则不更新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确定在所述通信的发送时间间隔期间不存在冲突的发生的情况,更新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包括:
确定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是否正在使用没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以及如下之一:
对于确定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正在使用没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的情况,则所述更新包括利用没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更新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否则不更新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用于网络设备的所调度的发送时间间隔内的链路自适应中已经使用的相同偏移量来进行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的更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认包括ACK和NACK中的至少一个。
9.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编码有由处理器执行以执行动作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动作包括:
利用网络节点确定与通信网络的网络设备相关联的通信中的冲突的发生,其中所述确定使用感测阈值;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冲突的发生来更新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确定冲突的发生是基于将感测阈值与关于干扰测量、基于来自网络设备的确认或其缺少而确定的差错率、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以及从网络设备所接收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进行比较,其中所接收的指示包括来自网络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和信道质量指示符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确定包括:
在缓冲器中存储关于干扰测量、从网络设备所接收的确认的差错率、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和所接收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以及
将所缓冲的信息与感测阈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比较使用与干扰测量、从网络设备所接收的确认的差错率和所接收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发送时间间隔所对应的缓冲器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用于更新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是从存储在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两个偏移量的查找表中选择的,其中所述查找表包括关于针对从网络设备所接收的每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由网络设备最后使用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的信息。
13.一种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配置成使所述装置至少:
确定与通信网络的网络设备相关联的通信中的冲突的发生,其中所述确定使用感测阈值;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冲突的发生来更新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确定冲突的发生是基于将感测阈值与关于干扰测量、基于来自网络设备的确认或其缺少而确定的差错率、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以及从网络设备所接收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进行比较,其中所接收的指示包括来自网络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和信道质量指示符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包括:
在缓冲器中存储关于干扰测量、从网络设备所接收的确认的差错率、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和所接收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以及
将所缓冲的信息与感测阈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比较使用与干扰测量、从网络设备所接收的确认的差错率和所接收的指示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的发送时间间隔所对应的缓冲器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更新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是从存储在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两个偏移量的查找表中选择的,其中所述查找表包括关于针对从网络设备所接收的每个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由网络设备最后使用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对于确定在所述通信的发送时间间隔期间存在冲突的发生的情况,更新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包括:
确定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是否正在使用具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以及如下之一:
对于确定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正在使用具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的情况,则所述更新包括利用具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更新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否则不更新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对于确定在所述通信的发送时间间隔期间不存在冲突的发生的情况,更新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包括:
确定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是否正在使用没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以及如下之一:
对于确定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正在使用没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的情况,则所述更新包括利用没有冲突偏差的偏移量更新所述通信的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否则不更新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基于用于网络设备的所调度的发送时间间隔内的链路自适应中已经使用的相同偏移量来进行外环链路自适应偏移量的更新。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用于网络设备的许可辅助接入通信网络,其中许可辅助接入网络使用长期演进载波,并且其中网络节点是许可辅助接入网络节点。
CN201780026069.3A 2016-02-26 2017-01-31 许可辅助接入载波上的链路自适应 Active CN1090759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054,304 US10045382B2 (en) 2016-02-26 2016-02-26 Link adaptation on a license assisted access carrier
US15/054304 2016-02-26
PCT/EP2017/051974 WO2017144242A1 (en) 2016-02-26 2017-01-31 Link adaptation on a license assisted access carri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5901A true CN109075901A (zh) 2018-12-21
CN109075901B CN109075901B (zh) 2022-05-03

Family

ID=57944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6069.3A Active CN109075901B (zh) 2016-02-26 2017-01-31 许可辅助接入载波上的链路自适应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045382B2 (zh)
EP (1) EP3420656B1 (zh)
JP (1) JP6938526B2 (zh)
KR (1) KR102171775B1 (zh)
CN (1) CN109075901B (zh)
WO (1) WO20171442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4621A1 (ko) * 2016-03-22 2017-09-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링크 제어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3552330A1 (en) * 2016-12-12 2019-10-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transmission to one or more wireless devices
US20210168641A1 (en) * 2018-05-17 2021-06-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asurement Reporting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15943576A (zh) 2020-06-16 2023-04-0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快速外环链路自适应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8243A (zh) * 2005-09-21 2008-10-1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载波无线系统中建立附加反向链路载波
EP2472948A2 (en) * 2010-12-28 2012-07-04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processing device for optimal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and scheduling in a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 with centralized control
CN102625368A (zh) * 2012-03-13 2012-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络中小区的切换方法与装置
CN104093212A (zh) * 2008-08-08 2014-10-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处理测量间隙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24727B2 (en) * 2009-05-06 2014-05-1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uter loop link adaptat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0237045B2 (en) * 2011-10-14 2019-03-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for allocating a transmission mode to a user equipment and apparatus thereof
JP2013201575A (ja) * 2012-03-23 2013-10-03 Kddi Corp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414241B2 (en) * 2012-03-27 2016-08-09 Nec (China)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uter loop link adaptat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502113B (en) * 2012-05-16 2017-02-01 Broadcom Corp Radio communications
US9713189B2 (en) * 2012-11-07 2017-07-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le outer loop link adaptation
US20150319643A1 (en) * 2013-01-28 2015-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transmitter sharing
US9549080B2 (en) * 2014-02-05 2017-01-17 Apple Inc. Wi-Fi signaling by cellular devices for coexistence i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s
JP6429493B2 (ja) * 2014-05-16 2018-11-2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変調符号化方式決定方法
US10588135B2 (en) * 2014-11-14 2020-03-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handling bursty interference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9999037B2 (en) * 2015-05-15 2018-06-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flow rate of transmissions received by a device
US10182456B2 (en) * 2015-10-15 2019-0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llision detection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8243A (zh) * 2005-09-21 2008-10-1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载波无线系统中建立附加反向链路载波
CN104093212A (zh) * 2008-08-08 2014-10-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处理测量间隙的方法和装置
EP2472948A2 (en) * 2010-12-28 2012-07-04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processing device for optimal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and scheduling in a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 with centralized control
CN102625368A (zh) * 2012-03-13 2012-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络中小区的切换方法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45382B2 (en) 2018-08-07
EP3420656B1 (en) 2021-12-08
JP2019510408A (ja) 2019-04-11
JP6938526B2 (ja) 2021-09-22
US20170251399A1 (en) 2017-08-31
CN109075901B (zh) 2022-05-03
KR20180115784A (ko) 2018-10-23
EP3420656A1 (en) 2019-01-02
KR102171775B1 (ko) 2020-10-29
WO2017144242A1 (en) 2017-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67537C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5883398B2 (ja) セル間干渉コーディネーションを用いる、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方法及び構成
EP2526723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itigating data loss during autonomous system information reading
WO2021018066A1 (zh) 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EP2683192B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etermining at a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a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for a mobile station transceiver in relation to a sequence of frames with reduced or suspended transmission
EP3203789B1 (e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cell uplink coordination
US1131662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CN109075901A (zh) 许可辅助接入载波上的链路自适应
EP3414854A1 (en) Controlling the channel occupancy measurement quality
US20230189046A1 (en) Cell measurement reporting schem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09098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redundant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1457453B2 (en) Outer-loop adjustment for link adaptation
CN109076359B (zh)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链路自适应的设备和方法
JP6107951B2 (ja) 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セル間干渉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20159490A1 (en) Detection of a skipped uplink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