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5409B - 用于冷却电池的装置及相应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冷却电池的装置及相应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5409B
CN109075409B CN201780022866.4A CN201780022866A CN109075409B CN 109075409 B CN109075409 B CN 109075409B CN 201780022866 A CN201780022866 A CN 201780022866A CN 109075409 B CN109075409 B CN 1090754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or
duct
cooler
sea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28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5409A (zh
Inventor
H.保尔吉斯
P.勒默西尔
F.蒂森
C.戈哈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Publication of CN109075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5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01M10/6557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arranged between th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90Vehicles comprising electric prime movers
    • B60Y2200/91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90Vehicles comprising electric prime movers
    • B60Y2200/92Hybrid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至少一个电能存储元件的冷却器(1),该冷却器(1)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传热流体循环的管道(11),其端部穿入歧管(41、42),每个所述歧管(41、42)包括具有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的贯通开口(210)的收集器(21、22),以及覆盖所述收集器(21、22)的盖(31、32),由此限定用于传热流体循环的容积部,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通向该容积部。根据本发明,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和盖(31、32)同所述收集器(21、22)机械组装,所述歧管(41、42)还包括至少一个密封件(51),其一方面设置在所述收集器(21、22)和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之间,另一方面设置在所述收集器(21、22)和所述盖(31、32)之间。

Description

用于冷却电池的装置及相应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冷却电池的装置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电动和/或混合动力驱动车辆的电池。
背景技术
电动和/或混合动力驱动车辆通过一个或多个电池供电。
问题是,当它们运行时,电池发热并因此存在损坏风险。
因此,有必要使用电池冷却器将它们保持在可接受的温度。
这种冷却器包括将至少两个歧管互连的一束管道,管道的相应端部以固定且流体密封方式连接到歧管中。
由此,冷却流体可以通过管道和歧管循环,以便与电池交换热量。
所述管道束通向的歧管中的每一个歧管包括收集器板,收集器板包括用于管道的贯通开口。
所述管道例如通过钎焊这些孔的水平面上固定至这一板。
这一板通常称为“收集器”,其由盖或“流体箱”盖住,使得收集器和流体箱限定一共同的容积部,管道的相应端部通向该容积部中,在必要时,流体通过该容积部进入和离开。
盖设置为与流体入口和收集管道连接。
此外,其内部容积部又细分为多个单独的子容积部,使得能够互连所述一束管道的某些管道组,以便在冷却器中限定预定的流体循环配置,在管道束中具有多个流体返回行程。
通常用于此目的的组装技术之一是钎焊,其中将冷却器的经组装的元件放入钎焊炉,使填充金属能够将各种元件(收集器、盖、管道束等)紧固在一起并密封它们。
然而,已经发现,钎焊冷却器的元件会降低管道的机械强度、它们的压力阻力以及它们对内部和外部腐蚀的抵抗力。
如果有流体在压力下通过管道,则这种降低的机械强度会导致管道变形。
此外,当管道具有圆形截面时,已经观察到钎焊后圆柱形管道的母线在平直度方面的缺陷。
类似地,如果管道为了具有大的热交换表面而具有朝向电池取向的平面(例如,具有长圆形截面的管道的情况),则已经观察到该平面表面在平坦度方面的缺陷。
由于由钎焊引起的管道的这些平直度或平坦度缺陷,电池和冷却器之间的热传递不均匀,因此,冷却器不能提供对于电池温度的最佳调节。
为了防止在钎焊期间的这些缺陷,已经提出增加位于待钎焊管下方的钎焊底盘的支撑件的数量。
然而,这一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增加了底盘的成本,并因此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善电池冷却器的管道的机械强度,从而优化电池冷却器的冷却。
为此目的,本发明包括用于至少一个电能存储元件的冷却器,该冷却器包括至少一个传热流体循环管道,其端部穿入歧管,每个所述歧管包括收集器和盖,该收集器具有所述至少一个管道的贯通开口,该盖覆盖/盖住所述收集器以限定用于传热流体循环的容积部,至少一个管道通向该容积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至少一个管道和所述盖与所述收集器机械组装,所述歧管还包括至少一个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一方面设置在所述收集器和所述至少一个管道之间,另一方面设置在所述收集器和所述盖之间。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冷却器,其中冷却器的所有元件以流体密封的方式机械地紧固在一起。
通过压缩收集器与冷却器的管道之间的密封件,获得机械连接和在每个收集器与冷却器的管道之间的密封。
相同的密封件或另一密封件也在盖和相应的收集器之间提供密封,因此防止或至少最小化冷却流体体泄漏的风险。
由于这种机械组装,管道的机械强度不会降低(与通过钎焊组装的情况不同)并且管道的平坦度缺陷都是有限的。
这极大地提高了冷却器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所述至少一个管道穿过所述密封件的通孔紧密配合在所述密封件的通孔中,使得密封件在收集器的所述贯通开口的内壁和所述管道的外壁之间被压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通孔在设置在该收集器贯通开口中的密封件的接头中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接头在其外表面上具有周边唇部,以将密封件保持在收集器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密封件的侧边缘夹置在盖和形成在收集器中的周边凹槽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所述至少一个管道包括多个传热流体循环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所述至少一个管道包括端部扩口部(flare),以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管道的一个方向上相对于收集器的保持凸起(relief)。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所述至少一个管道在每个端部处,在所述管道的纵向方向上包括单个的端部扩口部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端部扩口部在所述管道的纵向方向上具有1至10mm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端部扩口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至少一个管道的所述贯通开口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端部扩口部在通道内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产生端部扩口部不使形成所述通道的横向分隔壁的加强腿部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冷却器包括至少一个管道支座,以将所述至少一个管道相对于收集器在另一个方向上保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所述至少一个支座固定至所述盖上。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组装用于至少一个电能存储元件的冷却器的组装方法,该冷却器包括至少一个传热流体循环管道,其端部穿入歧管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至少一个密封件定位在收集器上,该收集器具有用于传热流体循环的管道的至少一个贯通开口和周边凹槽,使得密封件的接头设置在所述收集器的贯通开口中,并且密封件的侧边缘放置在所述收集器的周边凹槽中,
-将传热流体循环的至少一个管道压配合入接头的通孔中,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管道的一个端部穿过密封件和收集器,
-将所述至少一个管道的端部向外展开以便形成一凸起,用于将所述管道相对于收集器在一个方向上保持,
-将盖机械地组装到收集器上,以便形成第一歧管,所述至少一个管道通向所述第一歧管,该盖预先定位在所述收集器的周边凹槽中,且与密封件的侧边缘接触,
-重复前述步骤以将所述至少一个管道紧固到所述冷却器的第二歧管。
因此,制造上述类型的机械组装的冷却器的方法为了用于元件彼此的组装不需要钎焊,即不需要填充材料。
该方法还具有不需要昂贵且复杂安装的优点。
因此,这种方法不包括在中性和受限空气中的复杂加热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方面,所述至少一个支座固定至所述盖上。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一个实施例的描述,并且结合附图,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所述实施例仅作为说明性和非限制性示例给出,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器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冷却器在歧管水平面上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冷却器的歧管水平面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管道在收集器上的组装;
-图4是歧管和管道的局部细节图,示出了在歧管的盖上使用支座以将管道相对于歧管的收集器在一个方向上保持;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冷却器中使用的密封件的顶视图;
-图5B是图5A的密封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冷却器中使用的收集器板的顶视图;
-图6B是图6A的收集器板的详细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冷却器中使用的歧管的盖的局部剖视图;
-图8A和8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在冷却器中使用的管道的向外展开的端部的外部视图和纵向截面图;
-图9A至9E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将管道的一个端部组装到冷却器中使用的歧管上;
-图10A至10H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将管道保持在根据本发明的冷却器的收集器上的不同类型的扩口部;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用于保持冷却器的两个收集器之间的距离的凸缘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器的透视图。
该冷却器旨在装备于混合动力或电动类型的机动车辆以冷却一个或多个电池,该一个或多个电池形成用于驱动机动车辆的能量源。
冷却器1包括一束直线形的管道或导管11,长度相同的直线管道或导管11彼此平行并对齐以形成单排,冷却流体例如乙二醇化水(glycolated water)旨在于其中循环。
在该实施例中,管道11具有基本上长圆形的横截面。
这里,这些管道11为挤制铝,且具有多个并列的流体循环通道111(在图9C和9D中可见)。管道11的通道111由加强腿部分开,加强腿部提供管道的机械强度以抵抗压力(也就是说,使管道11在压力下的变形最小化)。
本发明的冷却器的操作压力例如是1巴,但可以小于或大于该值。
在一个变体实施例中,多通道管道是电焊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在通道之间没有加强腿部。
所述一束管道11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如图1所示,所述一束管道11的第一端部旨在与第一收集器21组装,并且,所述一束管道11的第二端部旨在与第二收集器22组装。
冷却器1还包括盖31、32,其与第一和第二收集器21、22中的每一个相关联以形成旨在收集和分配冷却流体的歧管41、42。
因此,每个歧管41、42包括金属板21、22,其被称为“收集器”,该“收集器”21、22连结所述一束管道的管道11的端部,金属板21、22与盖31、32形式的元件相关联,该元件通常被称为“流体箱”,并且,该元件通过其周边边缘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连接到收集器21、22。
由收集器21、22和相应的盖31、32构成的组件限定了容积部,所述一束管道中的管道11通向该容积部。
因此,每个歧管41、42与管道11流体连通。
如下文所述,通过插入密封件51,冷却器1的各种元件(收集器、箱和管道)以流体密封的方式机械地紧固在一起,一方面,密封件51在每个收集器21、22和管道11之间提供密封。另一方面,密封件51在每个收集器21、22和相应的盖31、32之间提供密封。
如图2的剖视图所示,管道11经由第一收集器21开口。
尽管未示出,但是上述情况同样适用于管道的经由第二收集器22相对的端部。
为此目的,收集器21包括用于引入和穿过管道11(图6A和6B)的开口210,开口210具有与管道11的横截面的轮廓相对应的轮廓。
换句话说,在这个实施例中,这些开口210是长圆形的。
冷却器1还包括布置在至少一个歧管上的冷却流体出口和冷却流体入口。
根据所示的实施例,流体入口410和流体出口411在同一歧管上,这里在第一歧管41的盖31上。
冷却流体到达第一收集器21,并在同一第一收集器21的水平面并被排出。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歧管41中设置分隔壁(未示出),使得进入冷却器1的流体能够与离开冷却器1的流体分离。
因此,冷却流体,例如乙二醇化水,经由流体入口410被引入第一歧管41,然后借助于第一歧管41的第一收集器21被分配在一些管道11(称为“入口管道”)中。
流体在入口管道11中循环并沿第一方向穿过入口管道,然后进入第二歧管42,且在其他管道11(称为“出口管道”)中沿另一个方向循环以返回到第一收集器21,并经由第一歧管41的流体出口411被排出。
称为“转向歧管”的第二歧管42配置成将流体从入口管道11分配到出口管道11(如果需要,一个或多个分隔壁限定第二歧管42中的流体通过)。
管道11垂直于盖31、32和收集器21、22的纵向轴线延伸。
管道11旨在与车辆的至少一个电池机械接触或非机械接触,并且有利地,其由导热材料制成,诸如金属,例如铝或铝合金。
因此,冷却器1具有穿过它的冷却流体,其可与保护壳体底部上的电池或多个电池直接接触,或者在冷却器定位于电池保护壳体外部的情况下,其可与电池或多个电池间接接触。
管道11的纵向轴线与待冷却的电池平行。为了优化电池的冷却,长圆形管道11(图2)的两个平面中的一个与电池接触,或者其与电池隔开并面向电池,以便具有宽的热交换表面。
收集器21、22和盖31、32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形状。
收集器21、22为铝或钢。该收集器包括具有周边边缘的平面收集器板213,在其周边边缘中形成有适于容纳相应盖的凹槽212。
优选地,凹槽212是周边凹槽。
换句话说,凹槽212围绕相应的收集器21、22延伸(图6A和6B)。
用于引入和通过管道11的开口210形成在收集器板213的中心区域的水平面处。
开口210在基本上平行于收集器21、22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具有细长的形状。
从图9A的剖视图中可以看出,这些开口210每个由形成凸缘217的弯曲边缘界定。
凸缘217的高度可以是恒定的或其高度可沿其周边变化。例如,凸缘在端部处的高度可以小于其在开口210的长度上的高度。
在同一附图中,注意凹槽212包括:侧表面214,其基本上平行于管道11取向;底部215,其连接到侧表面214并且基本上垂直于侧表面取向以及外表面216,其基本上平行于侧表面214取向。
如图7所示,盖31是圆顶形的,并且在横截面中可见其具有U形的总体形状。
因此,盖31具有适于允许冷却流体循环的内腔311和位于内腔311周边处的加宽的自由边缘,该自由边缘形成盖的脚部312。
盖32具有相同的形状。
如图5A和5B所示,密封件51采用基本上矩形形状的毯状物(blanket)512的形式,毯状物512包括密封道(sealing bead)511。
密封件51具有多个长圆形孔510,多个长圆形孔510形成在毯状物512中心区域的水平面处以用于管道11的通过。
这些孔510在基本上平行于密封件51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具有细长形状。
孔510延伸至凸缘513,以下称其为“接头(nipple)”,接头513用于保持对应的收集器。
这些接头513垂直于毯状物512延伸。孔510和接头513具有与旨在穿过孔510的管道11的形状互补的形状。
有利地,密封件51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因此它可以由EPDM(乙烯-丙烯-二烯单体)制成。
收集器21、22每个在用于引入和通过管道11的开口210的水平面处接收可压缩密封件51。
为此目的,在组装期间,密封件51的接头513被强制穿过凸缘217。
此外,收集器21、22的凹槽212配置成接收密封件51的周边密封道511。
在管道11组装到歧管41、42的状态下,密封件51一方面在管道11的外壁和收集器21的开口210的凸缘217之间的空间中被压缩。
优选地,在凸缘217中密封件51的接头513的径向压缩度在5%和60%之间(包括端点值),例如在15%和40%之间(包括端点值),特别是在25%和30%之间(包括端点值)。
这一比率等于组装之前和组装之后的接头513的壁的厚度之间的差除以组装之前的接头513的壁的厚度。
因此,密封件51密封每个管道11和收集器21之间的连接,从而防止流体泄漏。
此外,密封件51的周边密封道511旨在布置在盖31的脚部312和收集器21之间,以便在盖31和收集器21之间提供密封。
因此,收集器21、22的凹槽212配置成接收密封道511,使得密封道511夹在凹槽212的底部和盖31的脚部312之间并被压缩。
此外,收集器21、22配置成允许盖31的脚部312在凹槽212中的压接。
为此目的,如图2所示,凹槽212的外表面216在收集器21的两个相对的边缘上包括一系列凸耳、齿或舌片211,它们有规律地间隔开并且旨在在盖31的脚部312的上表面上弯曲。
因此,在将收集器21、22的齿211压接到相应的盖31、32上之后,每个收集器21、22保持相应的盖31、32在密封件51和收集器21、22上定位。
它还压缩密封件51以在盖/收集器连接的水平面处保证歧管41、42的密封。
冷却器1的这种机械组装相对容易,并且能够在流体循环的歧管41、42内获得良好的密封。
因此,不必采用钎焊来提供本发明的冷却器的机械压力阻力和流体密封性,这保证了管道11的平面的平坦度。
因此,优化了冷却器的管道和电池之间的热交换,并因此优化了电池的冷却。
每个管道11被预应力地安装在收集器21的凸缘217的区域中的密封件51上(图3)。
换句话说,每个管道11紧密配合在密封件51的相应孔510中。
因此,不需要在该密封区域中设置管道11的密封扩口部。
为了防止冷却流体的增压导致由密封件、收集器和盖构成的组件滑动,下面将描述两种解决方案。
第一种解决方案在于,一方面,设置扩口部,用于将多通道管道11相对于收集器在一个方向上保持(图3中的箭头F1),并且另一方面,设置用于保持管道的支座,以将管道11在相对于收集器的另一个方向上保持(图3中的箭头F2)。
在将管道11插入密封/收集器组件之后,管道11的端部变形以形成用于保持管道11的扩口部。
在下文描述的所有情况中,管道11的扩口部的宽度大于收集器21的凸缘217的宽度Pc(该宽度Pc在图6B中示出)。
通道111的一个或多个壁可以变形。这些变形的壁可以是面对面的(或如图10A中所示的“同相”)或面向相反的方向(如图10B所示的“反相”)。
管道11的一个通道111(图10C)或多个通道111(图10D)可以变形。
优选地,“n”个通道中的“m”个通道变形以提供压力阻力和操纵阻力,其中,1/8≤m/n≤1。
管道11的两个端部通道111可以变形或不变形。
管道的腿部可以是直的(图10E)或变形的(图10F)。在这两种情况下,扩口部的宽度Pj都大于收集器21的凸缘217的宽度Pc。
管道11的长圆形截面的圆弧变形(图10H)或者不变形(图10G)。如图10H的A-A线剖视图所示,长圆形截面的半圆形端部在预定高度上变形。
注意,在图10A至10E和10G的配置中,加强腿部不会横向变形,并且加强腿部被拉伸时不会撕裂。
换句话说,扩口部的宽度足够小以避免加强腿部的破裂。
这些各种配置可以彼此组合。
端部扩口部在管道11的纵向方向上具有1至10mm的高度。
注意,在图2的实施例中,多通道管道11的中央通道111在其相对边缘上向外展开,该扩口部标记为110。
在图8A,8B,9D和9E中也可见管道11的端部处形成的扩口部110。
注意,每个管道11包括单个端部扩口部110(在管道的纵向方向上),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扩口部台(flare stage),并且扩口部110的宽度使得在扩口部110的水平面处的管道11的宽度Pj大于收集器21的凸缘217的宽度Pc。
此外,注意,扩口部110不参与密封件的压缩。
此外,冷却器1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保持管道11的支座,以使管道11相对于每个收集器21、22在另一个方向上保持。
换句话说,这些支座防止管道11沿图3中箭头F2所示的方向上升,并且防止管道11进入歧管41、42,这使得可以保持收集器21、22之间的距离。
在图4、7和9D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盖313的内壁上产生两个呈肋状的支座313。
这两个支座313每个旨在与冷却器1的所述一束管道11的管道11的一个端部接触。
因此,用于保持管道11的扩口部110和支座313能够固定盖/收集器/密封组件的相对位置,以防止该歧管/收集器/密封组件因为冷却流体的增压(这些元件因此提供冷却器1的机械压力阻力)沿着光滑的管道11滑动。
第二种解决方案在于,一方面,根据上述方法之一设置用于保持管道的扩口部,且另一方面,设置布置在每个盖/收集器组件的任一侧上的凸缘。
这些凸缘压接到歧管和/或收集器,并且可以保持第一收集器21和第二收集器22之间的距离。
图11示出了一个凸缘61的一部分,凸缘61具有弯折的唇部610,用于保持收集器21,盖子31安装在收集器21上。
因此,用于保持管道11和凸缘61的扩口部110使得可以固定盖/收集器/密封组件的相对位置,以防止该歧管/收集器/密封组件沿着光滑管道11滑动。
冷却器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参考图2和图9A至9E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制造冷却器的方法。
在第一步骤S1期间,如图9A中单独示出的,密封件51定位在收集器21上,并且被按压以便将密封件51的接头513引入到收集器21的相应开口210中(图9B)。
此外,密封件51的周边密封道511定位在收集器21的周边凹槽212中。
形成在每个接头513上的唇部514将密封件51保持在收集器21上,从而防止密封件51从收集器21上脱落。
在第二步骤S2期间,包括收集器21和密封件51的组件被放置在装配头中,在该装配头中,冲头将密封件51抵靠收集器21压缩。
在第三步骤S3中,管道11沿图9C中箭头F3所示的方向插入接头513的孔510中。
管道11通过压配合而固定到包括收集器21和密封件51的组件上。管道11的端部容纳在收集器21的收集器板213中,并借助于可压缩密封件51机械地组装到收集器21的收集器板213中。
在第四步骤S4(图9D)中,管道11的端部借助于锥形形状的冲头以对称的方式向外展开,以便形成用于将每个管道11相对于收集器21保持在一个方向上的凸起。
在图9D和9E所示的情况下,管道11的两个通道110的端部是向外展开的。
在第五步骤S5中,通过将盖压接在收集器上,将盖31组装到收集器21,以形成歧管41(图9E)。
为此目的,盖31的脚部312插入收集器21的凹槽212中,与密封件51的周边密封道511接触,其后收集器21的凸耳211在盖31的边缘上弯曲(图2)。
因此,盖31容纳在收集器21内,面向收集器板213并覆盖收集器板213。
采用相同的步骤将管道11的另一个端部组装到第二歧管42。
这些步骤优选地在管道11的两端同时执行。
其他方面和变体
除了可以不降低管道的机械性能并改善其与电池接触(或朝向电池)的管道表面的平整度之外,与通过钎焊组装的现有技术冷却器相比,本发明的冷却器的机械组件具有其他优点。
因此,本发明的方法使得可以避免由残留的钎焊焊剂与冷却液反应的内部污染,该内部污染降低抗腐蚀和防冻性能,可能阻塞管道的通道而导致冷却器的热性能下降。
此外,机械组装使得能够使用通过模制塑料制成的复杂形状的盖,(与钎焊冷却器需要在挤压、压制或轧制铝盖上添加金属管和固定凸耳相比)这使得盖能够容易地连接到冷却回路及易于其固定。
盖或水箱可以由铝(例如3003型)或塑料(例如PA66GF30型)制成。铝使得可以设计出厚度较小的零件。
塑料材料使得可以容易地制造复杂的形状,从而便于将冷却器固定到电池壳体并便于管道的连接。
盖包括管道和内部分隔壁,使得能够限定适当的电路以确保管道之间的均匀温度和电池的平衡冷却。
这些盖还包括固定元件,例如定心销、螺钉孔、夹子等,用于将冷却器固定到电池壳体上。
它们还带有至少两个面对面布置的内部肋(支座),以防止在操作期间产生的力使管道相对向内运动进入套管。
此外,机械组装使得可以减小管道材料的厚度并减少管道通道中的分隔壁的数量。
因为钎焊炉不需要组装,所以本发明的冷却器的尺寸不受限制,并且便于放置插座连接器。
注意,根据环境和要求,本发明的冷却器可用于加热或冷却一个或多个电池,以便调节它们的温度。
在这种情况下,流过冷却器的传热流体可以吸收由一个或多个电池发出的热量以便冷却它们,或者根据需要,如果一个或多个电池的温度不足以使其正常工作,则给它们加热。
管道,优选为挤压铝,可以切割成所需的长度。
因此可以设计适用于不同电池尺寸的一系列冷却器。
管道可具有其他横截面形状,例如圆形或长圆形。
液体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可以设置在同一歧管上(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或两个歧管中的每一个上。
歧管的内部分隔壁限定了冷却流体回路的类型。

Claims (13)

1.一种用于至少一个电能存储元件的冷却器(1),所述冷却器(1)包括传热流体循环的至少一个管道(11),所述传热流体循环的至少一个管道的端部穿入歧管(41、42)中,每个所述歧管(41、42)包括收集器(21、22)以及盖(31、32),所述收集器(21、22)具有用于引入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的贯通开口(210),所述盖(31、32)覆盖所述收集器(21、22),由此限定用于循环传热流体的容积部,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通向所述容积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的横截面基本上为长圆形,并且至少一个长圆形的管道(11)的两个平面之一被设计为与电池接触或与电池保持一定距离并面向电池,
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和所述盖(31、32)与所述收集器(21、22)机械地组装,所述歧管(41、42)还包括至少一个密封件(51),所述至少一个密封件(51)一方面设置在所述收集器(21、22)的所述贯通开口(210)和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之间,另一方面设置在所述收集器(21、22)和所述盖(31、32)之间;其中,所述密封件(51)在所述贯通开口(210)和所述管道(11)之间提供密封;所述密封件(51)在所述收集器(21、22)和相应的所述盖(31、32)之间提供密封;
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包括端部扩口部(110),以在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的一个方向上相对于收集器(21、22)形成保持凸起;
且其中,所述冷却器(1)包括至少一个管道支座(313),以将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相对于所述收集器(21、22)在另一个方向上保持;所述至少一个管道支座(313)固定在所述盖(31、3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是在所述密封件(51)的通孔(510)中的紧密配合件,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穿过所述密封件,使得所述密封件(51)在所述收集器(21、22)的所述贯通开口(210)的内壁和所述管道(11)的外壁之间被压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510)在设置在所述收集器(21、22)的贯通开口(210)中的所述密封件(51)的接头状部分(513)中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状部分(513)在其外表面上具有周边唇部(514),以将所述密封件(51)保持在所述收集器(21、22)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51)的侧边缘被夹置于所述盖(31、32)和形成在所述收集器(21、22)中的周边凹槽(212)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包括多个传热流体循环通道(11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在每个端部处在所述管道(11)的纵向方向上包括单个的端部扩口部(1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扩口部(110)在所述管道(11)的纵向方向上具有1至10mm之间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扩口部(110)的宽度大于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的贯通开口(210)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扩口部(110)在通道(111)内产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扩口部(110)的产生不会使形成所述通道(111)的横向分隔壁的加强腿部变形。
12.一种组装用于至少一个电能存储元件的冷却器(1)的组装方法,所述冷却器(1)包括至少一个传热流体循环管道(11),所述至少一个传热流体循环管道的端部穿入第一歧管(41)和第二歧管(42)中,第一歧管(41)和第二歧管(42)中的每个歧管(41、42)包括收集器(21、22)和盖(31、32),所述盖覆盖所述收集器(21、22),由此限定传热流体的循环容积部,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通向该容积部,所述冷却器(1)还包括至少一个管道支座(313),以将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相对于所述收集器(21、22)在另一个方向上保持;所述至少一个管道支座(313)固定在所述盖(31、32)上,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的横截面基本上为长圆形,并且至少一个长圆形的管道(11)的两个平面之一被设计为与电池接触或与电池保持一定距离并面向电池,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至少一个密封件(51)定位在收集器(21、22)上,所述收集器(21、22)具有用于传热流体循环管道(11)的至少一个贯通开口(210)和周边凹槽(212),使得所述密封件(51)的接头状部分(513)设置在所述收集器(21、22)的贯通开口(210)中,并且使得所述密封件(51)的侧边缘放置在所述收集器(21、22)的周边凹槽(212)中,
-将至少一个传热流体循环管道(11)压到所述接头状部分(513)的通孔(510)中,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的一个端部穿过所述密封件(51)和所述收集器(21、22),
-将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的端部向外展开以形成一凸起,用于将所述管道(11)相对于收集器(21、22)在一个方向上保持,
-将盖(31、32)机械地组装到收集器(21、22)上,以便形成第一歧管(41),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通向所述第一歧管,所述盖(31、32)被预先定位在所述收集器(21、22)的周边凹槽(212)中,并与所述密封件(51)的侧边缘接触,
-重复前述步骤以将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紧固到所述冷却器(1)的第二歧管(42)。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管道(11)同时固定至所述冷却器(1)的第一歧管(41)和第二歧管(42)。
CN201780022866.4A 2016-07-27 2017-07-25 用于冷却电池的装置及相应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90754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657236A FR3054729B1 (fr) 2016-07-27 2016-07-27 Dispositif de refroidissement de batteries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correspondant
FR1657236 2016-07-27
PCT/FR2017/052066 WO2018020140A1 (fr) 2016-07-27 2017-07-25 Dispositif de refroidissement de batteries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corresponda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5409A CN109075409A (zh) 2018-12-21
CN109075409B true CN109075409B (zh) 2022-11-08

Family

ID=57209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2866.4A Active CN109075409B (zh) 2016-07-27 2017-07-25 用于冷却电池的装置及相应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658357B2 (zh)
EP (1) EP3461297B1 (zh)
JP (1) JP2019507942A (zh)
KR (1) KR20180118730A (zh)
CN (1) CN109075409B (zh)
FR (1) FR3054729B1 (zh)
WO (1) WO20180201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62521B1 (fr) * 2018-04-10 2023-09-08 Sogefi Air & Cooling Unite de batterie avec des moyens de regulation de la temperature integres au boitier
FR3081545B1 (fr) * 2018-05-28 2020-09-1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refroidissement de batteries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correspondant
FR3081980B1 (fr) 2018-05-30 2020-07-03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thermique d’un element de stockage d'energie electriqu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tel dispositif
DE102018219171A1 (de) 2018-06-29 2020-01-02 Hanon Systems Batteriekühl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34501B2 (en) * 2007-02-16 2015-05-1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Electric storage unit
DE102008059972A1 (de) * 2008-12-02 2010-06-10 Daimler Ag Batterie, insbesondere Fahrzeugbatterie
FR2951259B1 (fr) 2009-10-08 2014-02-28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Plaque collectrice pour un echangeur de chaleur et echangeur de chaleur correspondant
FR2967246B1 (fr) * 2010-11-10 2012-12-28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changeur de chaleur pour dispositif de stockage d'energie electrique
CN103988360B (zh) * 2012-11-28 2017-05-24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封闭循环电池冷却装置
US9444124B2 (en) * 2014-01-23 2016-09-13 Lg Chem, Ltd. Battery cell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a cooling fin to first and second cooling manifolds
CN103887577B (zh) * 2014-04-08 2016-04-20 淄博贝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冷却管路模块
FR3024537B1 (fr) * 2014-08-04 2019-03-22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changeur thermique et dispositif de gestion thermique correspondant
FR3033876B1 (fr) * 2015-03-20 2018-04-27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changeur thermique et installation de gestion thermique pour batteries de vehicule electrique ou hybride
WO2017015826A1 (zh) * 2015-07-27 2017-02-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热管理组件
CN206818032U (zh) * 2015-10-29 2017-12-29 达纳加拿大公司 换热器及包括这种换热器的换热器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20140A1 (fr) 2018-02-01
FR3054729A1 (fr) 2018-02-02
KR20180118730A (ko) 2018-10-31
EP3461297B1 (fr) 2020-05-13
FR3054729B1 (fr) 2019-12-13
EP3461297A1 (fr) 2019-04-03
US11658357B2 (en) 2023-05-23
CN109075409A (zh) 2018-12-21
US20200119413A1 (en) 2020-04-16
JP2019507942A (ja)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5409B (zh) 用于冷却电池的装置及相应的制造方法
US8944154B2 (en) Heat exchanger
CN111094887A (zh) 特别地用于电池的热调节的热交换器以及相应的制造方法
CN102735091B (zh) 热交换器
US10991996B2 (en) Battery heat exchange system
CN108541182B (zh) 用于冷却电子模块的多个层的热交换器
EP3968440A1 (en) Liquid filled heat exchanger for cylindrical battery cells
US20110168370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casing for the heat exchanger
KR20150099732A (ko) 유체간 열 교환을 위한 열교환 장치
CN101557023A (zh) 蓄电池及其部件以及其制造和组装的方法
KR102173362B1 (ko) 전기소자 쿨링모듈
US20110244355A1 (en) Fuel cell stack compression enclosure apparatus
CN113224416A (zh) 用于电池热管理回路的连接和分配装置
US20140332190A1 (en) Collector Box For A Heat Exchanger, In Particular For A Motor Vehicle, Cover For Said Box, And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Such A Box
EP3948132A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double manifold
US20230127378A1 (en) Device for thermal regulation of at least one electronic component
JP2016539454A (ja) 自動車両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の温度を制御するための費用効率が高い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CN216205611U (zh) 用于热交换器集管的适配器
CN110113909B (zh) 电子元件冷却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3280675A (zh) 一种换热器及其装配方法
KR102612584B1 (ko) 직접냉각유로를 갖는 적층형 전력반도체 양면 냉각 장치
EP4113050A1 (en) A heat exchanger
CN212342693U (zh) 电池包用一体式水冷系统
CN214842717U (zh) 热交换装置和电池组
US11274885B2 (en) Collector box, sealing means and corresponding heat exchang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