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4764A - 盖部件以及转印膜 - Google Patents

盖部件以及转印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4764A
CN109074764A CN201780028982.7A CN201780028982A CN109074764A CN 109074764 A CN109074764 A CN 109074764A CN 201780028982 A CN201780028982 A CN 201780028982A CN 109074764 A CN109074764 A CN 1090747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region
micro concavo
layer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89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永原孝行
金内和彦
西村达也
山本靖贵
古市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74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47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8Anti-reflection coatings having sub-optical wavelength surface structures designed to provide an enhanced transmittance, e.g. moth-ey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覆盖显示器用面板的表面的盖部件,具备由框状的着色区域和设置于着色区域的内侧的透过区域构成的装饰层。另外,具备包含至少在单面形成微细凹凸形状的防反射区域的防反射层。防反射层与装饰层重合。特征在于,防反射区域覆盖透过区域且遍及着色区域的内侧全周地突出到着色区域。

Description

盖部件以及转印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覆盖车载显示设备、移动设备等的显示器用面板的表面的盖部件、以及该盖部件的制造中使用的转印膜。
背景技术
过去以来,在具有显示器显示功能的车载设备或移动设备等中,以对液晶面板、有机EL面板等显示器用面板的表面进行保护或防污、或者对显示器用面板的缘部进行装饰为目的,使用盖部件(例如专利文献1、2)。
这样的盖部件例如成为以下结构,即,将具有显示器用面板的保护功能以及防污功能的硬涂层、和具有装饰功能的装饰层设置于透明基材上。装饰层由框状的着色层和设置于该着色区域的内侧的透过区域构成。透过区域是用于使显示器用面板的内容进行显示的空间,着色区域是用于对显示器用面板的缘部给出设计的区域。
在此,从显示器用面板的内部产生的光、例如从液晶面板的背光灯或有机EL面板自身产生的光有可能会通过透过区域而使视觉辨识者感到炫目。另外,显示器用面板的外部的光、例如太阳光或照明光等有时会在盖部件的表面反射而给视觉辨识者带来强光(也称作炫光)。
因此,考虑在硬涂层中与装饰层的透过区域重叠的区域的表面设置微细凹凸形状。通过在硬涂层的表面设置微细凹凸形状,能使来自显示器用面板侧的内部的光以及来自显示器用面板的外部的光在硬涂层中漫射,进而能抑制使视觉辨识者感到炫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2-1891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13-2306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所涉及的盖部件覆盖显示器用面板的表面,该盖部件的特征在于,具备:由框状的着色区域和设置于所述着色区域的内侧的透过区域构成的装饰层;和包含至少在单面形成微细凹凸形状的防反射区域的防反射层,所述防反射层与所述装饰层重合,所述防反射区域覆盖所述透过区域且遍及所述着色区域的内侧全周地突出到所述着色区域。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盖部件,形成为:由至少在单面形成微细凹凸形状的防反射区域覆盖透过区域,且遍及着色区域的内侧全周地突出到着色区域。因此,即使在防反射区域与透过区域之间出现位置偏离,也能通过由防反射区域将透过区域叠盖来抑制前述的漏光或强光,进而能抑制盖部件的品位降低。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盖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B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盖部件的俯视图。
图1C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盖部件的侧视剖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盖部件的微细凹凸形状的优选的方案的放大剖视图。
图3A是为了制造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盖部件而使用的转印膜的俯视图。
图3B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转印膜的侧视剖视图。
图4A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盖部件的制造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图4B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造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造装置的微细凹凸形状的优选的方案的放大剖视图。
图6A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盖部件的俯视图。
图6B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盖部件的侧视剖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盖部件的制造装置的微细凹凸形状的剖视示意图。
图8A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制造装置的微细凹凸形状的优选的方案的放大剖视图。
图8B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制造装置的微细凹凸形状的优选的方案的放大剖视图。
图9A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盖部件的俯视图。
图9B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盖部件的侧视剖视图。
图10A是为了制造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盖部件而使用的转印膜的俯视图。
图10B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转印膜的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施方式的说明前,先简单说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点。
在仅在显示器用面板的具有保护功能以及防污功能的硬涂层中与透过区域重叠的区域设置微细凹凸形状的方案中,必须严格进行微细凹凸形状与透过区域的对位。即,即使在微细凹凸形状与透过区域之间仅有少许位置偏离,也会出现俯视观察下微细凹凸形状与透过区域不重叠的区域,由此显示器用面板的内部的光就有可能会从该不重叠的区域泄漏到外部而使视觉辨识者感到炫目(以下将这样显示器用面板的内部的光泄漏到外部仅称作“漏光”)。另外,在该不重叠的区域,显示器用面板的外部的光会发生反射而产生强光,有可能使得视觉辨识者感到炫目。
本公开目的在于,在显示器用面板的盖部件中抑制漏光或强光所引起的品位降低。
(实施方式1)
(1.盖部件的结构)
参考附图来说明以下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盖部件1。图1A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盖部件1的分解立体图,图1B是其俯视图,图1C是其侧视剖视图。该盖部件1安装在车载显示设备或移动设备等的显示面板,具备硬涂层42、装饰层48、粘接层50和透明基材45。
硬涂层42是透明树脂层,例如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层,设置于盖部件1的最表面。该硬涂层42与硬涂层42的下层的装饰层48重合。装饰层48由框状的着色区域43和设置于该着色区域的内侧的透过区域41构成。透过区域41是用于使显示器用面板的内容进行显示的空间。其中,透过区域41可以是嵌入到着色区域43的内侧的透光性材料。
在装饰层48的进一步下层设置有用于与透明基材45粘接的粘接层50。硬涂层42的厚度例如是5μm左右,装饰层48的厚度例如是数μm左右,粘接层50的厚度例如是1~5μm左右,透明基材45的厚度例如是2mm。
另外,硬涂层42由防反射区域46和其周围的区域44构成,在防反射区域46的表面设置有微细凹凸形状46a。防反射区域46形成为:覆盖装饰层48的透过区域41且遍及着色区域43的内侧全周地突出到着色区域43。即,俯视观察下(从与各层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微细凹凸形状46a将透过区域41叠盖并突出到着色区域43的内侧。防反射区域46的周围的区域44的表面成为平滑形状。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件1,能抑制盖部件的品位降低。例如,在仅在硬涂层42中与透过区域41重叠的区域设置微细凹凸形状的方案中,必须严格地进行防反射区域46与透过区域的对位。即,即使在防反射区域46与透过区域41之间仅有少许位置偏离,也会出现俯视观察下防反射区域46与透过区域41不重叠的区域,由此显示器用面板的内部的光、例如从背光灯或有机EL产生的光就会从该不重叠的区域泄漏到外部而有可能使视觉辨识者感到炫目。另外,在该不重叠的区域,显示器用面板的外部的光、例如太阳光或照明光会发生反射而产生强光,有可能使视觉辨识者感到炫目。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件1,表面设置有微细凹凸形状46a的防反射区域46形成为覆盖透过区域41且遍及着色区域43的内侧全周地突出到着色区域43。因此,即使在防反射区域46与透过区域41之间出现位置偏离,由于防反射区域46将透过区域41叠盖,因此能抑制前述的漏光或强光,进而能抑制盖部件的品位降低。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透过区域41以及防反射区域46在俯视观察下是具有长边和短边的长方形形状。并且,优选,在将防反射区域46的长边的长度设为Ax,将短边的长度设为Ay,将着色区域43的内侧的长边的长度设为Bx,将短边的长度设为By,且在俯视观察下着色区域43位于防反射区域46中央时,满足0.05mm≤(Ax-Bx)/2≤0.25mm且0.05mm≤(Ay-By)/2≤0.25mm的条件。(Ax-Bx)/2是长边方向上防反射区域46突出到着色区域43的尺寸。(Ay-By)/2是短边方向上防反射区域46突出到着色区域43的尺寸。
在各个边上防反射区域46突出到着色区域43的尺寸不足0.05mm的情况下,斜向来看盖部件1时会出现防反射区域46与透过区域41不重叠的区域,从而有可能会出现漏光或强光。另一方面,在防反射区域46突出到着色区域43的尺寸超过0.25mm的情况下,由于着色区域43中微细凹凸形状46a显眼,因此有设计上的问题。因此,优选满足上述条件。另外,在附图中,为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内容而夸张地描绘了防反射区域46突出到着色区域43的尺寸。
另外,设置于防反射区域46的表面的微细凹凸形状46a优选算数平均粗糙度(Ra)大于0.08μm且不足0.2μm,并且均方根粗糙度(Rms)大于80nm且不足200nm。这是因为,在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0.08μm以下的情况下,防眩性会降低,另一方面,在算数平均粗糙度(Ra)超过0.2μm的情况下,光的漫射效果变大,会产生画面的白色模糊。另外,这是因为,在均方根粗糙度(Rms)为80nm以下的情况下,防眩性会降低,另一方面,在均方根粗糙度(Rms)超过200nm的情况下,光的漫射变大,会产生画面的白色模糊。
另外,微细凹凸形状46a优选如图2所示那样由2阶段大小的凹凸形状(第1凹凸形状46aa、第2凹凸形状46ab)构成。在图2所示的方案中,第1凹凸形状46aa设置于防反射区域46的表面,第2凹凸形状46ab设置于该第1凹凸形状46aa的表面。第1凹凸形状46aa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前后(例如0.15μm以上且0.25μm以下),并且均方根粗糙度(Rms)为200nm前后(例如150nm以上且250nm以下)。第2凹凸形状46ab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0.08μm前后(例如0.07μm以上且0.09μm以下),并且均方根粗糙度(Rms)为80nm前后(例如70nm以上且90nm以下)。根据该方案,能够由第1凹凸形状46aa来担保防眩性,并且能由第2凹凸形状46ab来抑制来自显示器用面板的像素干涉所引起的强光,进而能提升盖部件的品位。例如,在仅第1凹凸形状46aa的情况下,若该第1凹凸形状46aa的尺寸为显示器用面板的像素尺寸附近,则第1凹凸形状46aa就会发挥透镜那样的作用从而将像素放大,有可能会在显示器用面板的显示中产生强光。因此,通过在第1凹凸形状46aa的表面设置第2凹凸形状46ab,能防止这样的强光。
另外,透明基材45的材料例如是聚碳酸酯(PC)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树脂、ABS树脂、聚苯乙烯(PS)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等通用成型树脂。另外,在不使用注射成型而使用转印或UV曝光等的情况下,还能与光学用途的树脂或超级工程树脂等需要在高温下成型的树脂相对应。粘接层50的材料只要与透明基材45的粘接性良好就没有特别限定。
因此,本实施方式是透过区域41以及防反射区域46在俯视观察下分别为长方形形状的方案,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件并不限于该方案。例如,这些形状可以分别是圆形形状,进而这些形状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形状。只要防反射区域46形成为覆盖透过区域41且遍及着色区域43的内侧全周地突出到着色区域43,就能解决课题。
另外,本实施方式是在硬涂层42的防反射区域46的表面设置微细凹凸形状46a的方案,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件并不限于该方案。例如,微细凹凸形状46a可以设置于防反射区域46的背面即装饰层48侧,还可以设置于表面和背面这两方(两面)。换言之,在防反射区域46的至少单面形成微细凹凸形状即可。
进而,也可以是硬涂层42不包含防反射区域46,而另外设置包含防反射区域的防反射层。换言之,本实施方式是具有显示器用面板的保护功能以及防污功能的硬涂层42同时起到具有防反射功能的防反射层的作用的方案,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件也可以是硬涂层和防反射层单独另外设置的方案。
(2.转印膜的结构)
图3A是用于制造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件的转印膜的俯视图,图3B是该转印膜的剖视图。转印膜53按照基底膜51、剥离层47、硬涂层42、装饰层48和粘接层50的顺序将它们层叠。
基底膜51是带状构件,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关于硬涂层42、装饰层48、以及粘接层50的结构,由于与盖部件1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剥离层47介于基底膜51与硬涂层42之间。由于该剥离层47,硬涂层42易于从基底膜51脱模。
作为将这些各层形成于基底膜51的方法,能举出真空成膜、凹版印刷或丝网印刷、喷墨印刷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微细凹凸形状的形成良好,热硬涂层42优选是成型后被UV固化的后固化型。
(3.盖部件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以下,参考图4A~图5来说明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盖部件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的一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件例如由制造装置20用嵌件成型法制造。制造装置20具备:具有凸部25、吸引孔27和真空泵28的第1模具21;具有凹部26、浇口30和热套管55的第2模具22;和未图示的膜进给装置。若将第1模具21和第2模具22合模,则如图4B所示那样,凸部25进入到凹部26,并且在凸部25与凹部26之间形成空腔23。另外,在凸部25的表面形成微细凹凸形状24。关于转印膜53,基底膜51(参考图3B)与微细凹凸形状24面对面,粘接层50(参考图3B)与第2模具22的凹部26面对面。
首先,如图4A所示那样,由膜进给装置进给转印膜53来将其定位在第1模具21与第2模具22之间。之后,如图4B所示那样在第1模具21与第2模具22之间夹着转印膜53将其固定。然后,通过经由第1模具21的吸引孔27用真空泵28吸引转印膜53,从而使转印膜53紧贴于凸部25。然后,从第2模具22的浇口30经过热套管55使树脂29流入到空腔23内。
流入的树脂29之后凝固,成为图1A以及1C所示的透明基材45而与粘接层50粘接。最后,通过将第1模具21和第2模具22分开而使图3B所示的硬涂层42与剥离层47之间分离。由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件1完成。
这时,硬涂层42隔着基底膜51以及剥离层47而转印凸部25的微细凹凸形状24。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在透明基材45的成型同时得到转印了具有微细凹凸形状46a的硬涂层42以及装饰层48等的盖部件1。
图5是第1模具21的凸部25的微细凹凸形状24的放大剖视图。形成第1凹凸形状32和第2凹凸形状33这2阶段的凹凸形状。即,在凸部25的表面设置第1凹凸形状32,在该第1凹凸形状32的表面设置第2凹凸形状33。为了形成这样的2阶段的凹凸形状而能举出如下那样的喷砂法。
通过将#60(平均粒径250μm)~#80(平均粒径180μm)等大径的玻璃珠31投射到凸部25,能将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1.2μm左右、均方根粗糙度(Rms)为80nm左右的第1凹凸形状32形成在凸部25的表面。之后,通过将#320(平均粒径46μm)~#600(平均粒径24μm)等小径的玻璃珠34投射到凸部25,能将均方根粗糙度(Rms)为50nm左右的第2凹凸形状33形成在第1凹凸形状32的表面。
除了利用玻璃珠的喷砂法以外,还能使用蚀刻或电铸镀覆等来形成同样的微细多级凹凸形状。作为测定这样的2阶段的凹凸形状的手段而有激光显微镜或表面粗糙度测定器等。
然而,虽然本实施方式的盖部件1是在具有防反射区域46的硬涂层42的紧邻下层设置具有着色区域43的装饰层48的方案,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件并不限定于该方案。例如即使是装饰层48设置在比透明基材45更下层的方案,也能解决课题。在该情况下,转印膜53不具备装饰层48,装饰层48能通过在使用嵌件成型法形成透明基材4后印刷在该透明基材45而形成。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参考图6A以及6B来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盖部件。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件2的防反射区域46的表面由2种类的微细凹凸形状46b、46c构成。这2种类的微细凹凸形状46b、46c的特征在于,算数平均粗糙度(Ra)以及均方根粗糙度(Rms)相互不同。
例如,在显示器用面板是在汽车的车内使用的情况下,有时太阳光等易于入射到显示器用面板的上部而难以入射到下部。如此,在入射到显示器用面板的外部光中有偏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光易于入射的部位的微细凹凸形状的算数平均粗糙度以及均方根粗糙度,能抑制外部光的漫射从而抑制画面的白色模糊。
在如前述的示例那样外部光易于入射到显示器用面板的上部的情况下,使上部的微细凹凸形状46b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小于下部的微细凹凸形状46c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并且使上部的微细凹凸形状46b的均方根粗糙度(Rms)小于下部的微细凹凸形状46c的均方根粗糙度(Rms)即可。
作为算数平均粗糙度(Ra)以及均方根粗糙度(Rms)的数值,例如上部的微细凹凸形状46b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大于0.08μm且不足0.15μm,并且均方根粗糙度(Rms)大于80nm且不足150nm。下部的微细凹凸形状46c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大于0.08μm且不足0.2μm,并且均方根粗糙度(Rms)大于80nm且不足200nm。
另外,图6A以及6B所示的方案是设置上部的微细凹凸形状46b和下部的微细凹凸形状46c的方案,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于该方案。例如在根据盖部件的用途而外部光的偏倚是左右方向的情况下,通过将2种类的微细凹凸形状左右并列能得到上述效果。此外,应考虑外部光的偏倚来考虑微细凹凸形状的配置。
然而,虽然本实施方式是设置2种类的微细凹凸形状46b、46c的方案,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件并不限定于该方案,可以是设置算数平均粗糙度(Ra)以及均方根粗糙度(Rms)彼此不同的3种类以上的微细凹凸形状的方案。
接下来,参考图7~8B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件2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制造装置的大致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参考图4A、4B说明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模具21的凸部25的微细凹凸形状24的剖面形状与参考图5说明的实施方式1的形状不同。
图7是第1模具21的凸部25的微细凹凸形状24的剖视示意图。微细凹凸形状24由2种类的微细凹凸形状24a、24b构成。其中,图7是将这些微细凹凸形状24a、24b简化的示意图,微细凹凸形状24a的更详细的形状在图8A示出,微细凹凸形状24b的更详细的形状在图8B示出。如图8A以及8B所示那样,这2种类的微细凹凸形状24a、24b分别由第1凹凸形状和第2凹凸形状这2阶段的凹凸形状构成。为了形成这样的2阶段的凹凸形状而举出如下那样的方法。
首先,如图8A所示那样,通过将#60的大径的玻璃珠31a投射到凸部25的一部分,能将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1.2μm左右、均方根粗糙度(Rms)为80nm左右的第1凹凸形状32a形成在凸部25的一部分的表面。
之后,如图8B所示那样,通过将#80的玻璃珠31b投射到凸部25的未形成第1凹凸形状32a的部位,能将算数平均粗糙度(Rms)为1.0μm左右、均方根粗糙度(Rms)为70nm左右的第1凹凸形状32b形成在凸部25的未形成第1凹凸形状32a的表面。
然后,如图8A以及8B所示那样,通过将#320~#600等小径的玻璃珠34投射到凸部25整体,能将均方根粗糙度(Rms)为50nm左右的第2凹凸形状33形成在第1凹凸形状32a、32b的表面。
即,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5所示那样是1种类的第1凹凸形状32设置于凸部25的表面的方案,但在实施方式2中,为了在盖部件2的防反射区域46的表面设置2种类的微细凹凸形状46a、46b(参考图6A、6B),而如图8A以及8B所示那样,在制造装置的凸部25的表面也设置2种类的第1凹凸形状32a、32b。
(实施方式3)
图9A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盖部件的俯视图,图9B是该盖部件的侧视剖视图。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省略详细的说明,仅提及不同点。
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盖部件3在硬涂层42与装饰层48之间具备色度调整层40。色度调整层40的厚度以数μm形成。色度调整层40包含极少量的黄色的色素(颜料、染料)。
通常,由于盖部件的经年劣化,因防反射区域46表面的微细凹凸形状46a而漫射的光是波长越短就越易于反射。因此,会因蓝色等短波长的光进入到视觉辨识者的眼里而呈现出蓝色色调。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由于具备包含黄色的色素的色度调整层40,因此即使蓝色的光因盖部件的经年劣化而易于反射,也能通过由色度调整层40来补充黄色色调而使颜色色调相互抵消。因此,即使在汽车的车内或移动设备等外部光的照射强的场所,盖部件经年劣化,也能维持中性的色调。
另外,色度调整层40优选除了黄色的色素以外还包含UV吸收剂。根据该方案,UV吸收剂可提高成为基底的透明基材45、显示面板自身的气候耐性,能防止紫外线对树脂的分子络合物的侵袭。因此,能抑制树脂的光吸收带因经年劣化而向长波长侧移位从而在蓝色区域有吸收,能进一步维持中性的色调。
另外,在图9A以及9B中,描绘了在硬涂层42的表面设置有1种类的微细凹凸形状46a的方案,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件并不限于该方案。即,也可以是如实施方式2那样在硬涂层42的表面设置2种类以上的微细凹凸形状的方案。
图10A以及10B示出为了制造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部件3而使用的转印膜53a的一例。与实施方式1说明的转印膜53不同,在硬涂层42与装饰层48之间设置色度调整层40。该色度调整层40也通过真空成膜、凹版印刷或丝网印刷、喷墨印刷等形成。关于盖部件3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由于与实施方式1同样,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对覆盖车载显示设备、移动设备等的显示器用面板的表面的盖部件有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2、3 盖部件
21 第1模具
22 第2模具
24、24a、24b、46a、46b、46c 微细凹凸形状
27 吸引孔
28 真空泵
32、32a、32b、46aa 第1凹凸形状
33、46ab 第2凹凸形状
40 色度调整层
41 透过区域
42 硬涂层(防反射层)
43 着色区域
45 透明基材
46 防反射区域
47 剥离层
48 装饰层
50 粘接层
51 基底膜
53、53a 转印膜

Claims (10)

1.一种盖部件,覆盖显示器用面板的表面,所述盖部件具备:
由框状的着色区域和设置于所述着色区域的内侧的透过区域构成的装饰层;和
包含至少在单面形成微细凹凸形状的防反射区域的防反射层,
所述防反射层与所述装饰层重合,
所述防反射区域覆盖所述透过区域且遍及所述着色区域的内侧全周地突出到所述着色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部件,其中,
所述防反射区域突出到所述着色区域的尺寸为0.05mm以上且0.25m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部件,其中,
所述微细凹凸形状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大于0.08μm且不足0.2μm,并且均方根粗糙度(Rms)大于80nm且不足2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部件,其中,
所述防反射区域至少在单面形成2种类以上的微细凹凸形状,
所述2种类以上的微细凹凸形状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以及均方根粗糙度(Rms)相互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部件,其中,
所述微细凹凸形状由第1凹凸形状和第2凹凸形状构成,所述第2凹凸形状形成于所述第1凹凸形状的表面,且所述第2凹凸形状的算数平均粗糙度(Ra)以及均方根粗糙度(Rms)分别比所述第1凹凸形状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部件,其中,
所述盖部件还具备:
设置于所述防反射层与所述装饰层之间并且包含黄色的色素的色度调整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部件,其中,
所述色度调整层包含UV吸收剂。
8.一种转印膜,为了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部件而使用,所述转印膜具备:
层叠有所述盖部件的装饰层和硬涂层的基底膜;和
介于所述硬涂层与基底膜之间的剥离层。
9.一种转印膜,为了制造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部件而使用,所述转印膜具备:
层叠有所述盖部件的装饰层和硬涂层的基底膜;和
介于所述硬涂层与基底膜之间的剥离层。
10.一种转印膜,为了制造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部件而使用,所述转印膜具备:
层叠有所述盖部件的装饰层和硬涂层的基底膜;和
介于所述硬涂层与基底膜之间的剥离层。
CN201780028982.7A 2016-05-17 2017-04-04 盖部件以及转印膜 Pending CN1090747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8347A JP2017207563A (ja) 2016-05-17 2016-05-17 カバー部品、及び転写フィルム
JP2016-098347 2016-05-17
PCT/JP2017/014054 WO2017199609A1 (ja) 2016-05-17 2017-04-04 カバー部品、及び転写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4764A true CN109074764A (zh) 2018-12-21

Family

ID=60324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8982.7A Pending CN109074764A (zh) 2016-05-17 2017-04-04 盖部件以及转印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094419A1 (zh)
EP (1) EP3460783A4 (zh)
JP (1) JP2017207563A (zh)
CN (1) CN109074764A (zh)
WO (1) WO20171996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6710A (zh) * 2021-12-13 2022-03-25 无锡鑫巨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耦合透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01295A (ja) * 2017-12-05 2019-06-24 Nissha株式会社 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加飾成形品の製造装置及び加飾成形品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45736A (ja) * 2004-11-18 2006-06-08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151930A (ja) * 2006-12-15 2008-07-03 Nof Corp 転写用反射防止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転写物及び表示装置
WO2010055564A1 (ja) * 2008-11-13 2010-05-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0113868A1 (ja) * 2009-03-30 2010-10-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
JP2014074810A (ja) * 2012-10-04 2014-04-24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光学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797426A (zh) * 2012-11-29 2015-07-2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转印膜
CN104834027A (zh) * 2014-02-12 2015-08-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防眩膜
JP2016035519A (ja) * 2014-08-04 2016-03-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パネルユニット、ガラスパネル及びパネル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9107A (ja) 2000-12-21 2002-07-05 Nissha Printing Co Ltd 反射防止部材
JP5719991B2 (ja) 2012-05-02 2015-05-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成形装置および成形方法ならびに成形品
WO2013187281A1 (ja) * 2012-06-11 2013-12-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4238802A (zh) * 2013-06-14 2014-12-24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装饰盖板及其触控面板
JP6394176B2 (ja) * 2014-08-21 2018-09-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前面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75072B2 (ja) * 2014-08-28 2018-02-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積層体、偏光板、カバーガラス、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反射防止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45736A (ja) * 2004-11-18 2006-06-08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151930A (ja) * 2006-12-15 2008-07-03 Nof Corp 転写用反射防止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転写物及び表示装置
WO2010055564A1 (ja) * 2008-11-13 2010-05-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0113868A1 (ja) * 2009-03-30 2010-10-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
JP2014074810A (ja) * 2012-10-04 2014-04-24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光学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797426A (zh) * 2012-11-29 2015-07-2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转印膜
CN104834027A (zh) * 2014-02-12 2015-08-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防眩膜
JP2016035519A (ja) * 2014-08-04 2016-03-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パネルユニット、ガラスパネル及びパネル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6710A (zh) * 2021-12-13 2022-03-25 无锡鑫巨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耦合透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207563A (ja) 2017-11-24
US20190094419A1 (en) 2019-03-28
EP3460783A4 (en) 2019-05-22
EP3460783A1 (en) 2019-03-27
WO2017199609A1 (ja) 2017-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6032B (zh) 层压体、成像元件封装件、成像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5245648B (zh) 2.5d玻璃处理工艺、手机玻璃屏结构及手机
EP3769951A1 (en) Laminate structure with embedded cavities for use with solar cells and relate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10719393A (zh) 摄像头镜片及其制备方法、摄像头组件、电子设备
KR20060135752A (ko) 전자기기 표시창의 보호패널 및 보호패널의 제조방법
WO2020134853A1 (zh) 一种膜片、终端壳体以及终端
CN110412825B (zh) 一种投影屏幕及投影系统
US20160178807A1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display dial for a portable object such as a timepiece and display dial obtained thereby
JP6220213B2 (ja) 偏光部材、眼鏡レンズ、及び模様入りサングラス
US9897745B2 (en) Optical module, display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8885284A (zh) 光学体以及发光装置
FR3016832A1 (fr) Element de recouvrement pour un toit de vehicule a moteur
CN109074764A (zh) 盖部件以及转印膜
CN114503540A (zh) 包括相机模块的电子设备
CA2621848A1 (en)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comprising a divergence enhancing layer
CN211349955U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6716184A (zh) 防反射部件
KR102443605B1 (ko) 표시 장치용 커버 윈도우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9471208A (zh) 一种光学薄膜、模具及电子设备盖板
CN114994814A (zh) 偏光散射膜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CN206796703U (zh) 一种玻璃投影片
CN110109207A (zh) 一种多色感光雷达镀膜结构及镀膜方法
JP2005189603A (ja) 偏光調光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762288B1 (ko) 필름복합체,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1210133U (zh) 保护盖板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