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2025B - 粘接带构造体 - Google Patents

粘接带构造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2025B
CN109072025B CN201780028099.8A CN201780028099A CN109072025B CN 109072025 B CN109072025 B CN 109072025B CN 201780028099 A CN201780028099 A CN 201780028099A CN 109072025 B CN109072025 B CN 1090720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film
adhesive tape
tap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80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2025A (zh
Inventor
滨崎和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xeri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xeri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xerials Corp filed Critical Dexerial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072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20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20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20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C09J7/403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release fe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01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26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bon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such as wafers, chips or semicondu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4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the adhesive layer and/or the carrier being conducti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4Layer or component removable to expose adhesi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4Layer or component removable to expose adhesive
    • Y10T428/1476Release lay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粘接剂的挤出并抑制阻塞的发生的粘接带构造体。粘接带构造体具备:依次设置基底膜(21)、粘接膜(22)、和覆盖膜(23)的粘接带(20);以及与粘接带(20)连结并构成为使粘接带(20)的覆盖膜(23)一体地剥离的连结带(30)。粘接带(20)使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膜(22)的端部从覆盖膜(23)的前端沿剥离方向以规定长度完全除去而成,在粘接膜(22)的端部具有空隙部(22a)。

Description

粘接带构造体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连结粘接膜且长尺化的粘接带构造体。本申请以在日本于2016年5月2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特愿2016-101689为基础主张优先权,通过参照该申请,引用至本申请。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用于粘接各种电子部件等的粘接膜,已知ACF(各向异性导电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NCF(非导电膜:Non Conductive Film)等。这样的粘接膜,例如被夹持在基底膜与覆盖膜之间,以窄幅且长尺的粘接带的状态卷绕到卷轴,并加以保存、保管、运输等。
近年来,希望尽可能地加长能够卷绕到一个卷轴的粘接带的长度的所谓“长尺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粘接带,构成为经由连结带连接粘接带而长尺化,并且使粘接带的剥离覆盖膜和连结带的剥离膜能够一体地剥离,利用粘贴装置能够对被粘着物连续地粘贴粘接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863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现有的长尺化中,例如由于伴随匝数增加的包裹压的负荷,有时在厚度比其他部分大的连结带和粘接带的连结部中,发生粘接剂的挤出。另外,在发生粘接剂的挤出的情况下,覆盖膜剥离时粘接膜也会从基底膜剥离,有时发生阻塞(blocking)。
本技术用于解决前述的课题,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粘接剂的挤出并抑制阻塞的发生的粘接带构造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前述的课题,本技术所涉及的粘接带构造体具备:多个粘接带,其依次设有基底膜、粘接膜、和覆盖膜;以及连结带,其连结前述粘接带之间,并构成为使前述多个粘接带的覆盖膜一体地剥离,前述粘接带是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膜的端部有至少一部分被除去而成。
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粘接带构造体的制造方法具有:除去工序,除去至少一部分依次设置基底膜、粘接膜、和覆盖膜的原卷(原反)粘接带的长边方向的一个粘接膜的端部;连结工序,对齐前述除去至少一部分的粘接膜的端部的方向,以原卷连结带连结原卷粘接带之间,构成为使多个原卷粘接带的覆盖膜一体地剥离;切断工序,以规定宽度切断前述连结的原卷粘接带和原卷连结带;以及卷绕工序,将前述切断的粘接带和连结带以使前述除去至少一部分的粘接膜的端部成为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方式卷绕在卷轴。
发明效果
依据本技术,由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膜端部有至少一部分被除去,所以能够抑制粘接剂的挤出并抑制阻塞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将粘接膜粘贴到连接构件的粘贴装置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粘接带构造体的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的粘接带的始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2的粘接带的始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3的粘接带的始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4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5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6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7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8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9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0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1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2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3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4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5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6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
图19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7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下述顺序,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1. 粘接带构造体的粘贴装置
2. 粘接带构造体
3. 具体例。
<1. 粘接带构造体的粘贴装置>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将粘接膜粘贴到连接构件的粘贴装置的图。如图1所示,粘贴装置具备:安装卷绕了具有粘接带1的粘接带构造体的卷轴2的开卷轴3;引领粘接带构造体的辊4a~4e;剥离覆盖膜的剥离辊5;按规定长度切割粘接膜的刀具部6;以及粘贴粘接膜的粘贴部7。
粘接带构造体如后述那样经由连结带连结了依次设有基底膜1a、粘接膜1b、和覆盖膜1c的多个粘接带1。粘接带构造体的长度不做特别限定,但是从防止卷轴的频繁更换的观点来看,能够适宜使用50~5000m的粘接带构造体。
从卷轴2拉出的粘接带构造体,被辊4a~4e所引领,首先,通过剥离辊5剥离覆盖膜1c,覆盖膜1c被卷绕。接着,利用刀具部6进行不切断基底膜1a而按规定长度仅切断粘接膜1b的半切割。然后,粘贴部7的热压接头从基底膜1a侧按压粘接带1,从而使规定长度的粘接膜1b转贴到载物台8上的粘贴对象物9。转贴粘接膜1b的粘接带1成为只有基底膜1a而被卷绕。
另外,粘贴装置以使连结带不被热压接头按压的方式控制。例如,使连结带为非透射性,利用刀具部6的光传感器探测连结带,从而以使得连结带不被半切割,并且不被热压接头按压的方式控制粘接带构造体的输送。
<2. 粘接带构造体>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粘接带构造体的连结部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粘接带构造体具备第1粘接带10、第2粘接带20、和连结第1粘接带10与第2粘接带20的连结带30。
第1粘接带10及第2粘接带20分别依次设有基底膜11、21和粘接膜12、22和覆盖膜13、23。连结带30依次设有连结基体材料31、粘着膜32、和剥离膜33。
另外,第1粘接带10的基底膜11的端部和连结带30的连结基体材料31的端部通过第1基底侧粘接构件41粘接,第2粘接带20的基底膜21的端部和连结带30的连结基体材料31的端部通过第2基底侧粘接构件42粘接。由此,基底膜11、21和连结基体材料31以被一体地剥离的方式构成。
另外,第1粘接带10的覆盖膜13的端部和连结带30的剥离膜33的端部通过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51粘接,第2粘接带20的覆盖膜23的端部和连结带30的剥离膜33的端部通过第2覆盖侧粘接构件52粘接。由此,覆盖膜13、23和剥离膜33以被一体地剥离的方式构成。
基底侧粘接构件41、42及覆盖侧粘接构件51、52在基体材料上设有丙烯类、硅酮类等的粘接剂层。另外,其长度不做特别限定,从具有可靠地连接粘接带10、20和连结带30的粘接力,且,尽量方便粘合时的作业性的观点来看,更优选的是设定为10~100mm。
[粘接带]
粘接带10、20分别具有同一结构,是在基底膜11、21上依次设置粘接膜12、22和覆盖膜13、23的3层构造。粘接带10、20构成为比连结带30的长度更长,各粘接带10、20的长度既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粘接带10、20的长度不做特别限定,但是,如果考虑减少使用粘接带构造体时的连结带30的跳越(skip)次数,以及粘接带10、20的涂敷设备的最大涂敷长度,则能够适宜使用10~1000m的粘接带。
基底膜11、21以带状成型,是支撑粘接膜12、22的支撑膜。作为用于基底膜11、21的基体材料,能举出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OPP(定向聚丙烯:Oriented Polypropylene)、PMP(聚(4-甲基戊烯-1):Poly-4-methylpentene-1)、PTFE(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等。另外,基底膜11、21能够适宜使用至少粘接膜12、22侧的面例如因硅酮树脂而被剥离处理的膜。
基底膜11、21的厚度不做特别限定,但是从确保材料强度和不使卷径变大的观点来看,能够适宜使用10~100μm的膜。另外,基底膜11、21的宽度不做特别限定,但是从可靠地覆盖各种电子部件的观点来看,能够适宜使用20~2000μm的膜。
作为粘接膜12、22,可例示出用于将电子部件安装于电路基板等的COG(Chip OnGlass)安装或连接基板彼此的FOG(Film On Glass)安装等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Anisortropic Conductive Film);粘接剂膜(NCF:Non Conductive Film);连接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和接头线的导电性粘接膜等。作为粘接膜12、22的粘合剂,能够使用一般的粘接用带的粘接剂所使用的树脂,例如环氧类树脂、苯氧基类树脂、尿烷类树脂等。
粘接膜12、22的厚度不做特别限定,但是从可靠地连接各种电子部件的高度有差异的端子的观点来看,更优选设定为10~100μm。
覆盖膜13、23用于保护粘接膜12、22,在使用时被剥离。作为用于覆盖膜13、23的基体材料,能够使用与基底膜11、21同样的材料。另外,覆盖膜13、23能够适宜使用至少粘接膜12、22侧的面例如因硅酮树脂而被剥离处理的膜。
覆盖膜13、23的厚度不做特别限定,但是从确保材料强度和不使卷径变大的观点来看,更优选设定为10~100μm。
[连结带]
连结带30为在连结基体材料31上依次设置粘着膜32和剥离膜33的3层构造。连结带30构成为比粘接带10、20的长度短,各连结带30的长度既可以分别相同也可以不同。连结带30的长度不做特别限定,但是从能够以光传感器感测,且,尽量不降低产线的输送速度的观点来看,更优选设定为50~1000mm。
连结基体材料31以带状成型,是支撑粘着膜32的支撑膜。作为用于连结基体材料31的基体材料,能够使用与基底膜11、21同样的膜。另外,作为连结基体材料31,能够使用由可以利用光传感器检测的非透光性的材料构成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在由PET构成的树脂中分散了黑色的填充剂的材料。由此,能够通过光传感器检测连结带30,且能够以使连结带30不会被半切割的方式,并且不会被热压接头按压的方式控制粘接带构造体的输送。
连结基体材料31的厚度及宽度不做特别限定,但是从顺畅地进行粘接带构造体的卷绕、引出及行走的观点来看,优选与粘接带10、20的基底膜11、21相等。
粘着膜32用来顺畅地剥离剥离膜33,是本来就不对被粘着物转印而跳越的部分。作为用于粘着膜32的基体材料,能够使用组成与粘接带10、20的粘接膜12、22相同或不同的任何树脂。另外,为了提高保存稳定性,能够使用非硬化类的树脂或硬化后的树脂。
粘着膜32和剥离膜33的剥离力优选与粘接膜12、22和覆盖膜13、23的剥离力相等。由此,在将剥离膜33剥离时,能够防止输送速度一时变化而在制造线的输送速度上出现偏移。另外,粘着膜32的厚度不做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与粘接膜12、22相等。
剥离膜33用于保护粘着膜32,在使用时与覆盖膜13、23成为一体而被剥离。作为用于剥离膜33的基体材料,能够使用与覆盖膜13、23同样的材料。
剥离膜33的厚度不做特别限定,但从顺畅地进行粘接带构造体的卷绕、引出及行走的观点来看,优选与粘接带10、20的覆盖膜13、23相等。
<3. 具体例>
作为具体例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具备:依次设置基底膜、粘接膜、和覆盖膜的多个粘接带;以及连结粘接带之间并构成为使多个粘接带的覆盖膜一体地剥离的连结带,粘接带是除去至少一部分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膜的端部而成。
即,粘接带构造体是在图2所示的第2粘接带20中,除去至少一部分连结带30侧的粘接膜22的端部而构成。由此,能够抑制在覆盖膜23的剥离始端侧的粘接膜22的端部中发生挤出。另外,能够抑制在覆盖膜23剥离时粘接膜22会从基底膜21剥离。
另外,作为具体例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的制造方法具有:除去工序,除去至少一部分依次设置基底膜、粘接膜、和覆盖膜的原卷粘接带的长边方向的一个粘接膜的端部;连结工序,对齐除去至少一部分的粘接膜的端部的方向,以原卷连结带连结原卷粘接带之间,构成为使多个原卷粘接带的覆盖膜一体地剥离;切断工序,以规定宽度切断连结的原卷粘接带和原卷连结带;以及卷绕工序,将切断的粘接带和连结带以使除去至少一部分的粘接膜的端部成为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方式卷绕在卷轴。
以下,对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即第2粘接带20与连结带30连结的粘接带的始端侧连结部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同样地,对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即第1粘接带10与连结带30连结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图2所示的粘接带构造体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并省略说明。
[具体例1]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的粘接带的始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作为具体例1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具备:依次设置基底膜21、粘接膜22、和覆盖膜23的粘接带20;以及与粘接带20连结并构成为使粘接带20的覆盖膜23一体地剥离的连结带30。
粘接带20使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膜22的端部从覆盖膜23的前端沿剥离方向以规定长度完全被除去而成,在粘接膜22的端部具有空隙部22a。即,粘接带20从覆盖膜23的前端沿剥离方向以规定长度除去了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膜22的端部。粘接膜22的端部的除去长度,即空隙部的长度,过短则得不到挤出抑制的效果,而过长则减少粘接膜22的可使用量,因此优选为1mm~10mm。
依据作为具体例1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膜22的端部被完全除去,所以能够抑制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中发生粘接剂的挤出。另外,能够抑制在覆盖膜23剥离时粘接膜22会从基底膜21剥离。
作为具体例1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能够在前述的除去工序中,通过从覆盖膜的前端以规定长度完全除去原卷粘接带的长边方向的一个粘接膜的端部而得到。
此外,在具体例1中,示出粘接带的始端侧连结部而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同样地构成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即,也可以从覆盖膜的前端沿剥离方向的相反方向以规定长度除去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膜的端部。由此,能够抑制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中发生粘接剂的挤出。
[具体例2]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2的粘接带的始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作为具体例2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与具体例1同样,具备粘接带20和连结带30。
粘接带20除去一部分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膜22的端部而成,在粘接膜22的端部的一部分具有空隙部22b。即,粘接带20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膜22的端部从覆盖膜23的前端沿剥离方向具有规定长度粘接剂部22c之后,具有规定长度的空隙部22b。空隙部22b的长度过短则得不到阻塞抑制的效果,过长则减少粘接膜22的可使用量,因此优选为1mm~10mm。
依据作为具体例2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除去一部分覆盖膜23的剥离方向始端侧的粘接膜22的端部,所以能够抑制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中发生粘接剂的挤出。另外,即便在粘接剂部22c发生挤出的情况下,也因为具有空隙部22b,在覆盖膜23剥离时只有粘接剂22c会从基底膜21剥离,能够抑制剥离方向的粘接膜22会从基底膜21剥离。
作为具体例2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能够在前述的除去工序中,通过从前端保留规定长度而除去原卷粘接带的长边方向的一个粘接膜的端部而得到。
此外,在具体例2中,示出粘接带的始端侧连结部而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同样地构成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即,也可以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膜的端部从覆盖膜的前端沿剥离方向的相反方向具有规定长度粘接剂部之后,具有规定长度的空隙部。由此,能够抑制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中发生粘接剂的挤出。
[具体例3]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3的粘接带的始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作为具体例3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与具体例1同样,具备粘接带20和连结带30。
粘接带20使覆盖膜23的剥离方向始端侧的粘接膜22的端部完全被除去而成,粘接膜22的端部以单面粘接带22d固定在基底膜。
依据作为具体例3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覆盖膜23的剥离方向始端侧的粘接膜22的端部被除去,进而以单面粘接带22d固定在基底膜,所以能够抑制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中发生粘接剂的挤出。进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在覆盖膜23剥离时粘接膜22会从基底膜21剥离。
作为具体例3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能够在前述的除去工序中,通过从覆盖膜的前端以规定长度完全除去原卷粘接带的长边方向的一个粘接膜的端部,并将粘接膜的端部以单面粘接带固定在基底膜而得到。
此外,在具体例3中,示出粘接带的始端侧连结部而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同样地构成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即,也可以完全除去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膜的端部而成,且粘接膜的端部以单面粘接带固定在基底膜。由此,能够抑制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中发生粘接剂的挤出。
[具体例4]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4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作为具体例4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具备:依次设置基底膜11、粘接膜12、和覆盖膜13的粘接带10;以及依次设置连结基体材料31、粘着膜32、和剥离膜33并与粘接带10连结的连结带30。
连结带30使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剥离膜33的端部在粘接带10的覆盖膜13上延长而成,且构成为使粘接带10的覆盖膜13一体地剥离。具体而言,从剥离膜32的延长的端部遍及覆盖膜13而粘贴了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51。剥离膜33的端部的延长长度无论是过短还是过长都得不到剥离容易的效果,因此优选为2mm~20mm。
依据作为具体例4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剥离膜33的端部在粘接带10的覆盖膜13上延长,所以在粘接带的终端侧的端部发生挤出的情况下,也能在覆盖膜13剥离时强力撕开,并能抑制阻塞。
作为具体例4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能够通过除去原卷连结带的一个粘着膜的端部,并在前述的连结工序中,将除去的粘着膜的端部的剥离膜重叠地连结到原卷粘接带的覆盖膜上而得到。
此外,在具体例4中,也可以除去至少一部分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膜的端部。由此,能够抑制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中发生粘接剂的挤出。另外,在具体例4中,示出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而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同样地构成粘接带的始端侧连结部。即,在粘接带中,也可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覆盖膜的端部在连结带的剥离膜上延长而成,且构成为使粘接带的覆盖膜一体地剥离。由此,能够抑制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中发生阻塞。
[具体例5]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5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作为具体例5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与具体例4同样,具备粘接带10和连结带30。
连结带30使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剥离膜33的端部在粘接带10的覆盖膜13上延长而成,且剥离膜33的端部以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51a固定在覆盖膜13上而成。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51a从剥离膜32的端部遍及覆盖膜13而粘贴,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51a的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端部处于剥离膜32和覆盖膜13的重叠部上。
依据作为具体例5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剥离膜33的端部在粘接带10的覆盖膜13上延长,所以在粘接带的终端侧的端部发生挤出的情况下,也能在剥离覆盖膜13时强力撕开,并能够抑制阻塞。另外,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51a的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端部处于剥离膜32和覆盖膜13的重叠部上,因此能够抑制发生粘接带10的终端侧的端部的挤出。
作为具体例5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能够通过除去原卷连结带的一个粘着膜的端部,并在前述的连结工序中,将除去的粘着膜的端部的剥离膜重叠到原卷粘接带的覆盖膜上,并以原卷的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固定而得到。
此外,在具体例5中,也可以除去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膜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能够抑制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中发生粘接剂的挤出。另外,在具体例2中,示出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而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同样地构成粘接带的始端侧连结部。即,在粘接带中,也可以使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覆盖膜的端部在连结带的剥离膜上延长而成,且覆盖膜的端部以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固定在剥离膜上。由此,能够抑制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中发生阻塞。
[具体例6]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6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作为具体例6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与具体例4同样,具备粘接带10和连结带30。
连结带30使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剥离膜33的端部在粘接带10的覆盖膜13上延长而成,且构成为使粘接带10的覆盖膜13一体地剥离。具体而言,由双面粘接带33a粘合剥离膜32和覆盖膜13的重叠部,且从剥离膜32的端部遍及覆盖膜13而粘贴了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51。
依据作为具体例6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剥离膜33的端部在粘接带10的覆盖膜13上延长,所以在粘接带的终端侧的端部发生挤出的情况下,也能在剥离覆盖膜13时强力撕开,并能抑制阻塞的发生。另外,由于剥离膜32和覆盖膜13的重叠部以双面粘接带33a粘合,所以能够防止在粘贴装置的辊处粘接带构造体弯曲时剥离膜32在剥离膜32与覆盖膜13的重叠部从覆盖膜13浮起。
作为具体例6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能够通过除去原卷连结带的一个粘着膜的端部,且在前述的连结工序中,将除去的粘着膜的端部的剥离膜重叠到原卷粘接带的覆盖膜上,并以原卷的双面粘接带粘合而得到。
此外,在具体例6中,也可以除去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膜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能够抑制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中发生粘接剂的挤出。另外,在具体例6中示出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而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同样构成粘接带的始端侧连结部。即,在粘接带中,也可以使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覆盖膜的端部在连结带的剥离膜上延长而成,并以双面粘接带粘合覆盖膜与剥离膜的重叠部,且使第2覆盖侧粘接构件从覆盖膜的端部遍及剥离膜而粘贴。由此,能够抑制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中发生阻塞。
[具体例7]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7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作为具体例7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与具体例4同样,具备粘接带10和连结带30。
连结带30使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剥离膜33的端部在粘接带10的覆盖膜13上延长而成,且构成为使粘接带10的覆盖膜13一体地剥离。具体而言,剥离膜32与覆盖膜13的重叠部由双面粘接带33b粘合。
依据作为具体例7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剥离膜33的端部在粘接带10的覆盖膜13上延长,所以在粘接带的终端侧的端部发生挤出的情况下,也能在剥离覆盖膜13时强力撕开,并能抑制阻塞的发生。另外,能够防止在粘贴装置的辊处粘接带构造体弯曲时剥离膜32在剥离膜32与覆盖膜13的重叠部从覆盖膜13浮起。进而,通过使用粘接力高的双面粘接带33b,能够省略从剥离膜32的端部遍及覆盖膜13而粘贴的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
作为具体例7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与具体例6同样,能够通过除去原卷连结带的一个粘着膜的端部,且在前述的连结工序中,将除去的粘着膜的端部的剥离膜重叠到原卷粘接带的覆盖膜上,并以原卷的双面粘接带粘合而得到。
此外,在具体例7中,也可以除去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膜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能够抑制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中发生粘接剂的挤出。另外,在具体例7中,示出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而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同样地构成粘接带的始端侧连结部。即,在粘接带中,也可以使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覆盖膜的端部在连结带的剥离膜上延长而成,且使覆盖膜与剥离膜的重叠部以双面粘接带粘合。由此,能够抑制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中发生阻塞。
[具体例8]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8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作为具体例8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具备:依次设置基底膜11、粘接膜12、和覆盖膜13的粘接带10;以及依次设置连结基体材料31、粘着膜32、和剥离膜33并与粘接带10连结的连结带30。
另外,粘接带构造体具备:连接第1粘接带10的基底膜11的端部和连结带30的连结基体材料31的端部的第1基底侧粘接构件41;以及连接第1粘接带10的覆盖膜13的端部和连结带30的剥离膜33的端部的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51b。
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51b的厚度小于第1基底侧粘接构件41的厚度。作为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51b的具体厚度,优选为5mm~20mm。
依据作为具体例8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51b较薄,所以能够减轻在粘贴装置的辊处粘接带构造体弯曲时所受的应力,并能抑制覆盖膜13从粘接膜12剥离。
作为具体例8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能够通过在前述的连结工序中利用具有比第1基底侧粘接构件的厚度小的厚度的原卷的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来连接原卷粘接带的覆盖膜的端部和原卷连结带的剥离膜的端部而得到。
此外,在具体例8中,示出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而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同样地构成粘接带的始端侧连结部。即,在具体例1~3中,能够使用第2覆盖侧粘接构件52的厚度比第2基底侧粘接构件42的厚度小的构件。由此,能够减轻在粘贴装置的辊处粘接带构造体弯曲时所受的应力,并能抑制覆盖膜23从粘接膜22剥离。另外,在具体例8中,也可以除去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膜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能够抑制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中发生粘接剂的挤出。
[具体例9]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9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作为具体例9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具备:依次设置基底膜11、粘接膜12、和覆盖膜13的粘接带10;以及依次设置连结基体材料31、粘着膜32、和剥离膜33并与粘接带10连结的连结带30。
另外,粘接带构造体具备插入到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10的端部的粘接膜12与覆盖膜13之间、以及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连结带30的端部的粘着膜32与剥离膜33之间的双面粘接带61。
双面粘接带61以第1粘接面61a连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膜12的端部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着膜32的端部,并以第2粘接面61b连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覆盖膜13的端部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剥离膜33的端部。
依据作为具体例9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10的端部的粘接膜12与覆盖膜13之间、以及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连结带30的端部的粘着膜32与剥离膜33之间通过双面粘接带61粘接,所以即使在粘贴装置的辊处粘接带构造体弯曲时被施加应力,也能抑制覆盖膜13从粘接膜12剥离。
作为具体例9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能够通过在前述的连结工序中向原卷粘接带的端部的粘接膜与覆盖膜之间、以及原卷连结带的端部的粘着膜与剥离膜之间插入双面粘接带来连接而得到。
[具体例10]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0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作为具体例10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与具体例9同样,具备粘接带10和连结带30。
连结带30具备插入到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端部的粘着膜32与剥离膜33之间的双面粘接带62。双面粘接带62粘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端部的粘着膜32与剥离膜33。
依据作为具体例10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通过双面粘接带62来粘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连结带30的端部的粘着膜32与剥离膜33之间,所以即使在粘贴装置的辊处粘接带构造体弯曲时被施加应力,也能抑制覆盖膜13从粘接膜12剥离。
作为具体例10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能够通过在前述的连结工序中向原卷连结带的端部的粘着膜与剥离膜之间插入双面粘接带后,以原卷连结带连结原卷粘接带之间而得到。
[具体例11]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1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作为具体例11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具备:依次设置基底膜11、粘接膜12、和覆盖膜13的粘接带10;以及依次设置连结基体材料31、粘着膜32、和剥离膜33并与粘接带10连结的连结带30。
另外,粘接带构造体具备:连接第1粘接带10的基底膜11的端部与连结带30的连结基体材料31的端部的第1基底侧粘接构件41;以及连接第1粘接带10的覆盖膜13的端部与连结带30的剥离膜33的端部的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51c。在此,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51c的长度大于第1基底侧粘接构件41的长度。
依据作为具体例11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51c的长度大于第1基底侧粘接构件41的长度,所以能够减轻在粘贴装置的辊处粘接带构造体弯曲时所受的应力,并能抑制覆盖膜13从粘接膜12剥离。
作为具体例11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能够通过在前述的连结工序中利用具有比第1基底侧粘接构件的长度大的长度的原卷的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来连接原卷粘接带的覆盖膜的端部与原卷连结带的剥离膜的端部而得到。
此外,在具体例11中,示出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而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同样地构成粘接带的始端侧连结部。即,在具体例1~3中,能够使用第2覆盖侧粘接构件52的厚度小于第2基底侧粘接构件42的厚度的构件。由此,能够减轻在粘贴装置的辊处粘接带构造体弯曲时所受的应力,并能抑制覆盖膜23从粘接膜22剥离。另外,在具体例11中,也可以除去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膜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能够抑制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的连结部中发生粘接剂的挤出。
[具体例12]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2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作为具体例12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具备:依次设置基底膜11、粘接膜12、和覆盖膜13的粘接带10;以及依次设置连结基体材料31、粘着膜32、和剥离膜33并与粘接带10连结的连结带30。
另外,粘接带构造体具备插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10的端部的粘接膜12与覆盖膜13之间、以及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连结带30的端部的粘着膜32与剥离膜33之间的单面粘接带63。
单面粘接带63以粘接面63a连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膜12的端部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着膜32的端部。另外,粘接面63a的相反面优选进行了剥离处理。
依据作为具体例12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容易进行单面粘接带63与覆盖膜13之间的剥离,所以能够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10的端部中,抑制粘接膜12的粘接剂的挤出导致的阻塞。
作为具体例12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能够通过在前述的连结工序中向原卷粘接带的端部的粘接膜与覆盖膜之间、以及原卷连结带的端部的粘着膜与剥离膜之间插入单面粘接带来连接而得到。
[具体例13]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3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作为具体例12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与具体例12同样,具备粘接带10和连结带30。
另外,粘接带构造体具备插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10的端部的粘接膜12与覆盖膜13之间、以及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连结带30的端部的粘着膜32与剥离膜33之间的单面粘接带64。
单面粘接带64以粘接面64a连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覆盖膜13的端部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剥离膜33的端部。另外,粘接面64a的相反面优选进行了剥离处理。
依据作为具体例13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容易进行单面粘接带64与粘接膜12之间的剥离,所以能够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10的端部中,抑制粘接膜12的粘接剂的挤出导致的阻塞。
作为具体例13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能够通过在前述的连结工序中向原卷粘接带的端部的粘接膜与覆盖膜之间、以及原卷连结带的端部的粘着膜与剥离膜之间插入单面粘接带来连接而得到。
[具体例14]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4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作为具体例14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与具体例12同样,具备粘接带10和连结带30。
另外,粘接带构造体具备插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10的端部的粘接膜12与覆盖膜13之间、以及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连结带30的端部的粘着膜32与剥离膜33之间且双面剥离处理而成的双面剥离带65。
依据作为具体例14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容易进行双面剥离带65与粘接膜12之间、以及双面剥离带65与覆盖膜13之间的剥离,所以能够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10的端部中,抑制粘接膜12的粘接剂的挤出导致的阻塞。
作为具体例14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能够通过在前述的连结工序中向原卷粘接带的端部的粘接膜与覆盖膜之间、以及原卷连结带的端部的粘着膜与剥离膜之间插入双面剥离带来连接而得到。
[具体例15]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5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作为具体例15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具备:依次设置基底膜11、粘接膜12、和覆盖膜13的粘接带10;以及依次设置连结基体材料31、粘着膜32、和剥离膜33并与粘接带10连结的连结带30。
另外,粘接带构造体具备插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10的端部的粘接膜12与覆盖膜13之间、以及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连结带30的端部的粘着膜32与剥离膜33之间的单面粘接带66。
单面粘接带66以粘接面66a连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膜13的端部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着膜32的端部,单面粘接带66的中心部处于连结带30内。另外,粘接面66a的相反面优选进行了剥离处理。
依据作为具体例15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容易进行单面粘接带66与覆盖膜13之间的剥离,所以能够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10的端部中,抑制粘接膜12的粘接剂的挤出导致的阻塞。另外,由于单面粘接带66的中心部处于连结带30内,所以能够容易剥离残余的粘接膜12。
作为具体例15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能够通过在前述的连结工序中向原卷粘接带的端部的粘接膜与覆盖膜之间、以及原卷连结带的端部的粘着膜与剥离膜之间插入单面粘接带来连接而得到。
[具体例16]
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6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作为具体例16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与具体例15同样,具备粘接带10和连结带30。
另外,粘接带构造体具备插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10的端部的粘接膜12与覆盖膜13之间、以及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连结带30的端部的粘着膜32与剥离膜33之间的双面粘接带67。
双面粘接带67以第1粘接面67a连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膜12的端部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着膜32的端部,并以第2粘接面67b连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覆盖膜13的端部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剥离膜33的端部。另外,双面粘接带67使第1粘接面67a与粘接膜12的粘接力小于第2粘接面67b与覆盖膜13的粘接力。
依据作为具体例16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通过双面粘接带67来粘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10的端部的粘接膜12与覆盖膜13之间、以及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连结带30的端部的粘着膜32与剥离膜33之间,所以即使在粘贴装置的辊处粘接带构造体弯曲时被施加应力,也能抑制覆盖膜13从粘接膜12剥离。进而,双面粘接带67由于第1粘接面67a与粘接膜12的粘接力小于第2粘接面67b与覆盖膜13的粘接力,所以能够容易剥离残余的粘接膜12。
作为具体例16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能够通过在前述的连结工序中向原卷粘接带的端部的粘接膜与覆盖膜之间、以及原卷连结带的端部的粘着膜与剥离膜之间插入双面粘接带来连接而得到。
[具体例17]
图19是示意性地示出具体例17的粘接带的终端侧连结部的截面图。作为具体例17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具备:依次设置基底膜11、粘接膜12、覆盖膜13的粘接带10;以及依次设置连结基体材料31、粘着膜32、和剥离膜33并与粘接带10连结的连结带30。
另外,粘接带构造体具备插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10的端部的粘接膜12与覆盖膜13之间、以及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连结带30的端部的粘着膜32与剥离膜33之间的双面粘接带68。
双面粘接带68以第1粘接面68a连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膜12的端部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着膜32的端部,并以第2粘接面68b连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覆盖膜13的端部与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剥离膜33的端部。另外,在双面粘接带68的中心部加有切槽68c。
依据作为具体例16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由于通过双面粘接带68来粘接覆盖膜剥离方向的终端侧的粘接带10的端部的粘接膜12与覆盖膜13之间、以及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连结带30的端部的粘着膜32与剥离膜33之间,所以即使在粘贴装置的辊处粘接带构造体弯曲时被施加应力,也能抑制覆盖膜13从粘接膜12剥离。进而,由于在双面粘接带68的中心部具有切槽68c,所以能够容易剥离残余的粘接膜12。
作为具体例17而示出的粘接带构造体能够通过在前述的连结工序中向原卷粘接带的端部的粘接膜与覆盖膜之间、以及原卷连结带的端部的粘着膜与剥离膜之间插入双面粘接带来连接而得到。
标号说明
1 粘接带;2 卷轴;3 开卷轴;4a~4e 辊;5 剥离辊;6 刀具部;7 粘贴部;8 载物台;10 第1粘接带;11 基底膜;12 粘接膜;13 覆盖膜;20 第2粘接带;21 基底膜;22 粘接膜;22a 空隙部;22b 空隙部;22c 粘接剂;22d 单面粘接带;23 覆盖膜;30 连结带;31 连结基体材料;32 粘着膜;33 剥离膜;33a 双面粘接带;41 第1基底侧粘接构件;42 第2基底侧粘接构件;51、51a、51b 第1覆盖侧粘接构件;52 第2覆盖侧粘接构件;61 双面粘接带;62双面粘接带;63 单面粘接带;64 单面粘接带;65 双面剥离带;66 单面粘接带;67 双面粘接带。

Claims (5)

1. 一种粘接带构造体,具备:
多个粘接带,其依次设有基底膜、粘接膜、和覆盖膜;以及
连结带,其连结所述粘接带之间,并构成为使所述多个粘接带的覆盖膜一体地剥离,
所述粘接带是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膜的端部至少一部分被除去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带构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带是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膜的端部从覆盖膜的前端沿剥离方向除去1mm~10mm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接带构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带是除去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膜的端部,并以单面粘接带使该粘接膜的端部固定在基底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带构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带是在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粘接膜的端部从覆盖膜的前端沿剥离方向具有规定长度粘接剂部后,具有1mm~10mm的空隙部。
5.一种粘接带构造体的制造方法,具有:
除去工序,除去至少一部分依次设置基底膜、粘接膜、和覆盖膜的原卷粘接带的长边方向的一个粘接膜的端部;
连结工序,对齐所述除去至少一部分的粘接膜的端部的方向,以原卷连结带连结原卷粘接带之间,构成为使多个原卷粘接带的覆盖膜一体地剥离;
切断工序,以规定宽度切断所述连结的原卷粘接带和原卷连结带;以及
卷绕工序,将所述切断的粘接带和连结带以使所述除去至少一部分的粘接膜的端部成为覆盖膜剥离方向的始端侧的方式卷绕在卷轴。
CN201780028099.8A 2016-05-20 2017-05-08 粘接带构造体 Active CN1090720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1689 2016-05-20
JP2016101689A JP6783552B2 (ja) 2016-05-20 2016-05-20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PCT/JP2017/017425 WO2017199781A1 (ja) 2016-05-20 2017-05-08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2025A CN109072025A (zh) 2018-12-21
CN109072025B true CN109072025B (zh) 2020-08-11

Family

ID=60325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8099.8A Active CN109072025B (zh) 2016-05-20 2017-05-08 粘接带构造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34459B2 (zh)
JP (1) JP6783552B2 (zh)
KR (1) KR102144724B1 (zh)
CN (1) CN109072025B (zh)
MY (1) MY193855A (zh)
WO (1) WO20171997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1773B (zh) * 2019-08-19 2024-02-13 泛泰大西(常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边挖孔胶带的生产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03568A (en) * 1966-11-14 1970-03-31 Eastman Kodak Co Attaching tape
US4917753A (en) * 1986-11-07 1990-04-17 Ferm & Torgerson Two-sided adhesive tape
JPH0520524Y2 (zh) * 1987-10-28 1993-05-27
US6863945B2 (en) * 2001-12-31 2005-03-08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Usable splice for a stabilized absorbent
CN100548840C (zh) * 2002-07-30 2009-10-14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粘接材料带连接体及粘接材料带的连接方法
JP2004211017A (ja) * 2003-01-08 2004-07-29 Hitachi Chem Co Ltd 接着剤テープ、接着剤テープの製造方法及び接着剤テープの圧着方法
JP4434281B2 (ja) * 2008-01-11 2010-03-17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接着剤テープの接続方法及び接着剤テープ接続体
JP5590136B2 (ja) * 2010-10-15 2014-09-17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ウェハ加工用テープ、ウェハ加工用テープ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4157471A1 (ja) * 2013-03-28 2014-10-0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およびウエハ加工用テープ
JP6333539B2 (ja) * 2013-10-31 2018-05-30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及び接着テープ収容体
JP6322405B2 (ja) * 2013-12-10 2018-05-09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及び接着テープ収容体
JP2015212359A (ja) * 2014-04-17 2015-11-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基材レス両面粘着シート
US10328670B2 (en) * 2015-09-17 2019-06-25 Intertape Polymer Corp. Carton sealing security tap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120775A (ko) 2018-11-06
JP2017206657A (ja) 2017-11-24
KR102144724B1 (ko) 2020-08-14
JP6783552B2 (ja) 2020-11-11
CN109072025A (zh) 2018-12-21
US10934459B2 (en) 2021-03-02
MY193855A (en) 2022-10-28
WO2017199781A1 (ja) 2017-11-23
US20190071590A1 (en) 2019-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6164B (zh) 接著帶構造體及接著帶收容體
CN101683934B (zh) 粘接剂带卷
CN102037615B (zh) 粘接材料卷轴
KR100970800B1 (ko) 접착제 테이프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286222B1 (ko) 접착 테이프 구조체 및 접착 테이프 수용체
JP6313575B2 (ja)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及び接着テープ収容体
CN109072025B (zh) 粘接带构造体
JP6696828B2 (ja)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6696827B2 (ja)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6696826B2 (ja)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6689135B2 (ja)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JP7173055B2 (ja) 部材接続方法及び接着テープ
KR20050023355A (ko) 접착재 테이프, 그 접속방법, 제조방법, 압착방법, 접착재 릴, 접착장치, 접착재 테이프 카세트, 이것을 사용한 접착제의 압착방법 및 이방도전재 테이프
JP6668164B2 (ja)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