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9802A - 人体工学iv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人体工学iv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9802A
CN109069802A CN201780028390.5A CN201780028390A CN109069802A CN 109069802 A CN109069802 A CN 109069802A CN 201780028390 A CN201780028390 A CN 201780028390A CN 109069802 A CN109069802 A CN 109069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wing
conduit system
grip part
catheter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83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69802B (zh
Inventor
J·C·奥布赖恩
G·希勒
W·F·哈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Original Assignee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filed Critical Becton Dickinson and Co
Priority to CN2021103897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823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69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9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69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9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06"Over-the-needle" catheter assemblies, e.g. I.V.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12Devices for protecting the needle; Devices to help insertion of the needle, e.g. wings or holders
    • A61M25/0631Devices for protecting the needle; Devices to help insertion of the needle, e.g. wings or holders having means for fully covering the needle after its withdrawal, e.g. needle being withdrawn inside the handle or a cover being advanced over the need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 A61M2005/1585Needle inser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58Means for facilitating use, e.g. by people with impaired vision
    • A61M2205/586Ergonomic details therefor, e.g. specific ergonomics for left or right-handed us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9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hub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6Body-piercing guide needles or the like
    • A61M25/0612Devices for protecting the needle; Devices to help insertion of the needle, e.g. wings or holders
    • A61M25/0637Butterfly or winged devices, e.g. for facilitating handling or for attachment to the sk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IV导管系统,可以包括导管部件,导管部件具有导管座、从导管座向远侧延伸的套管以及固定平台。固定平台可以包括翼,翼可从导管座延伸。IV导管系统还可以包括针部件,针部件具有针座、沿着一轴线从针座向远侧延伸的针以及从针座延伸的抓握部。抓握部可以大体平行于该轴线并且设置在针座的一侧上。翼和抓握部可以定位成有助于用单手操纵以将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

Description

人体工学IV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静脉内(“IV”)输送的系统和方法,通过该系统和方法可以将流体直接施用给患者的脉管系统。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IV导管系统和方法,其有助于插入患者体内和/或有助于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在流体输送构造中,流体可以通过IV导管系统输送给患者。根据本发明的IV导管系统在此本文中广泛用于描述用于将流体输送给患者的部件,用于在流体的动脉、静脉内、脉管内、腹膜和/或非脉管施用中使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IV导管系统将流体输送到患者体内的其他部位。
背景技术
已知的IV导管系统和方法具有许多缺陷。许多这样的系统需要临床医生使用两只手来定位IV导管系统和/或将针插入患者体内的流体输送部位中(例如,流体将被输送到的静脉)。进一步地,许多这样的系统还需要临床医生使用两只手将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移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在流体输送构造,从套管移除针以允许流体通过套管输送到静脉。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在插入IV导管系统之前稳定患者的手臂或具有流体输送部位的其他身体部分。结果,临床医生需要额外的时间来启动输血。进一步地,临床医生在插入和/或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期间不能执行任何其他任务,例如稳定或安慰患者。
因此,需要有助于IV导管系统放置、插入和/或准备流体输送的IV导管系统和方法。还需要成本低、易于制造且通用的IV导管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具有增强的人体工学的IV导管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IV导管系统可以仅用一只手插入并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将IV导管系统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可以促进针的“罩盖”(hooding)。在一些情况下,与针的规格相比,目标静脉的直径可能相对较小。因此,在将套管和针推进到静脉中时针的倾斜部分使静脉破裂或以其他方式损坏静脉并不罕见。因此,通常的做法是,一旦经由针和套管的末端进入静脉就“罩盖”针。
罩盖针的过程包括保持部分插入的套管的静止位置,同时将针的倾斜部分抽回到套管的内管腔中。一旦针被罩盖住,便可以将套管推进到静脉中至期望的位置。在针被罩盖住的情况下,在推进套管时可能没有损坏静脉的危险。在一些情况下,当针被罩盖住时,倾斜部分可以被抽回到套管的内管腔中,使得倾斜部分至少靠近套管的末端。因此,当套管被推进到静脉中时,延伸穿过套管并且至少靠近套管的末端的针可以提供增加的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平台可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座。手的第一手指可以包括例如使用者的拇指。在一些实施例中,针部件的抓握部可定位成与第一接触的接收同时地接收来自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协作以将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第二手指可以包括例如使用者的食指。
在一些实施例中,抓握部可以包括上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抓握部的上表面可以接收第二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当IV导管系统处于插入构造时,抓握部的上表面可以与固定平台的特定翼的上表面共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当IV导管系统处于插入构造时,抓握部的远端可以接触特定翼的近端。特定翼的上表面可以接收第一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抓握部可以包括支撑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当IV导管系统处于插入构造时,特定翼的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接触支撑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抓握部可以包括止动表面,该止动表面可将抓握部的上表面与支撑表面分开。在一些实施例中,当IV导管系统处于插入构造时,特定翼的近端可以接触止动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向流体输送构造运动期间,特定翼的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沿着支撑表面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抓握部可以设置在针座的一侧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座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抓握突起,其可设置在抓握部的近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特定的抓握突起可以设置在针座的与抓握部相对的一侧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特定的抓握突起可以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三手指的第三接触。第三手指可以包括例如使用者的中指或无名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旦IV导管系统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以罩盖针并且套管被推进到期望位置,便可以按下致动器按钮以将针移动到针座中,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针被完全包封在针座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按钮可以设置在针座的顶部部分上,这可促进致动器按钮的容易进入和防止致动器按钮被第一手指和/或第二手指阻挡。在一些实施例中,在IV导管系统包括第一翼和第二翼的情况下,致动器按钮可以设置在第一翼和第二翼之间。
IV导管系统可以包括具有可缩回到针座中的针的任何导管系统。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IV导管系统可以包括可在市场上从Becton,Dickinson,and Company获得的AUTOGUARDTM屏蔽导管。在一些实施例中,IV导管系统可以包括任何导管系统,所述任何导管系统包括可从IV导管系统处于插入构造时的第一位置移动到针被罩盖并且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转换到流体输送构造的第二位置以及移动到IV导管系统处于流体输送构造时的第三缩回或包围位置的针。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可以结合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并且从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将变得更加明显,或者可以通过如下所述的本发明的实践来了解。本发明不要求将本文所述的所有有利特征和所有优点都结合到本发明的每一个实施例中。
附图说明
为了能够容易地理解获得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及优点的方式,上面简要描述的本发明将通过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来进行更具体的描述。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因此不应认为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A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处于插入构造的IV导管系统;
图3B是图3A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IV导管系统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
图3C是图3A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处于流体输送构造的IV导管系统;
图4A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处于插入构造的IV导管系统;
图4B是图4A的IV导管系统的侧视图;
图4C是图4A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的IV导管系统;
图4D是图4A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的IV导管系统;
图5是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具有两个抓握部的IV导管系统;
图6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处于插入构造的IV导管系统;和
图7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处于插入构造的IV导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附图可以理解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功能类似的元件。容易理解的是,如本文附图中大体描述和示出的那样,本发明的部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构造来布置和设计。因此,如附图所示,以下更详细的描述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的范围,而是仅仅代表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100的透视图。IV导管系统100可以连接到待输注的流体供应源。流体供应源(未示出)可以包括待输送给患者的血液或药物袋、调节至IV导管系统100的流动的滴注室、和/或涉及供应流体至IV导管系统100的其他部件。IV导管系统100可以具有多个部件,如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所示。这些部件可以包括导管部件102、针部件104、延伸管106、夹具108和/或鲁尔锁定适配器110。
导管部件102可以插入到患者体内的流体输送部位中,以便将流体输送给患者。针部件104可有助于将导管部件102插入流体输送部位。延伸管106可将流体输送到导管部件102。当需要停止或暂停流体输送时,夹具108可用于手动阻止流体流到导管部件102。鲁尔锁定适配器110可以容易地连接到流体供应源,例如,经由连接至流体供应源的互补鲁尔锁(未示出)的连接部。
如图1所实施的,IV导管系统100可以是集成式IV导管系统,因为延伸管106被预先附接到导管部件102。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各种开放式、集成式和/或安全集成式构造的IV导管系统。
导管部件102可以具有各个部件,可以包括导管座120、固定平台122、延伸管接头124和套管126。导管座120可以具有大体管状和/或中空的锥形构造,并且可以具有近端130和远端132。导管座120可以成形为限定腔室134,流体通过腔室134流动以到达流体输送部位。导管座120可以在近端130处具有针口136。腔室134可以包含隔膜138,该隔膜设计成阻止血液和/或流体从腔室134通过针口136输送。套管126可以固定到导管座120的远端132。
固定平台122可以具有大体平面的构造,其被设计成允许固定平台122固定到患者的皮肤上在流体输送部位附近,以在进行流体输送时将导管部件102牢固地保持在适当位置。如图1所实施的,固定平台122可以具有第一翼140和第二翼142,第一翼具有大体平面形状,第二翼也具有与第一翼140大体共面的大体平面形状。第二翼142可以定位在导管座120的与第一翼140相对的一侧上。因此,相对于导管座120,第一翼140和第二翼142可以从导管座120沿相反方向向外延伸。第一翼140和第二翼142两者都可以牢固地固定到导管座120,并且当沿着垂直于固定平台122的方向观察时,两者均可以具有大体三角形的形状。在替代方案中,第一翼140和/或第二翼142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多边形形状,例如三角形和矩形形状,以及非多边形形状,例如圆形、半圆形、卵形、长圆形和不规则形状。这些替代形状的一些示例将在随后的实施例中示出。第一翼140和第二翼142均可以具有朝向导管座120的近端130取向的后缘144。
针部件104可以具有针座150、抓握部152和针154。针座150可以可拆卸地联接至导管部件102的导管座120。抓握部152可以从针座150向外延伸。针154可以可移除地定位在套管126内,使得针154有助于进入流体输送部位(例如,静脉)的过程以及套管126的适当定位以将流体输送到流体输送部位。
针座150可以具有大体管状形状,具有近端160和远端162。针座150可以具有位于远端162处的凸台164;凸台164可以插入到导管部件102的导管座120的针口136中。
抓握部152可以具有从针座150向外延伸的大体平面形状。当从垂直于抓握部152的方向观察时,抓握部152可以具有长圆形和/或部分椭圆形的形状。抓握部152、第一翼140和/或第二翼14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抓握特征170,如抓握部252上所示的抓握特征,这可以帮助提供有助于用手抓握和/或移动抓握部152的固定界面。抓握部152可以具有前缘172。
IV导管系统100可以具有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在插入构造中,IV导管系统100能够易于插入以将套管126定位在流体输送部位中,在流体输送构造中,流过套管126的流体相对不受阻碍。在图1中,IV导管系统100处于插入构造中。针154定位在套管126内以提供用于穿透组织的尖锐末端和在插入期间支撑套管126的相对较硬的本体。针座150的凸台164定位在导管座120的针口136内。针154穿过导管部件102的隔膜138。
可以通过将套管126的末端定位在流体输送部位(例如,患者的静脉)附近来将IV导管系统100插入到位。固定平台122可以放置在患者的皮肤上、在流体输送部位附近、和/或保持在临床医生的手中。导管部件102和针部件104可以被推进以推动套管126,直到套管126的末端穿透周围组织并到达流体输送部位。如果需要,可以通过推动导管部件102的推动表面来推进导管部件102。“推动表面”是大体近侧取向的表面,因此可以接收来自临床医生的手的接触以将导管部件102和针部件104一起向远侧推动。
一旦套管126的末端已到达流体输送部位,IV导管系统100就可移动到流体输送构造。这可以通过从导管部件102向近侧抽回针部件104来完成。这可以最初导致凸台164从针口136内向近侧抽回。针154也可以从套管126向近侧抽回,然后穿过腔室134,包括隔膜138。针154可以通过针口136从腔室134中出来,从而完成IV导管系统100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运动。现在可以通过促使流体流过延伸管106、流入腔室134、并通过套管126到达流体输送部位来实现到流体输送部位的流体流动。
IV导管系统100可以有利地设计成有助于插入到流体输送部位中,以用单手容易地进行。例如,在插入期间,临床医生可以用一只手握住导管部件102和针部件104,例如,通过抓住固定平台122和抓握部152。然后,临床医生可以用同一只手对导管部件102的一个或多个推动表面(例如,第一翼140和/或第二翼142的后缘144)施加轻微的压力以促使套管126的末端穿透患者的皮肤并最终到达流体输送部位。如果需要,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未示出)将导管部件102和针部件104保持在一起,直到临床医生施加阈值力将IV导管系统100从插入构造移动到流体输送构造。这种锁定特征可以采用凸台164和针口136之间的互锁特征(未示出)等等的形式。
IV导管系统100可以设计成提供血管中正确放置的视觉确认。例如,导管座1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半透明的,以提供对腔室134内的可见性。因此,当套管126的末端进入静脉时,随着血液进入腔室134,可以通过导管座120的外壁看到所产生的血流或“闪流”。延伸管接头124和延伸管106也可以任选地是半透明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闪流可以通过延伸管106延伸到鲁尔锁定适配器110。鲁尔锁定适配器110可以以基本防止血液泄漏的方式联接到流体供应源。
进一步,IV导管系统100可以有利地设计成有助于用单手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例如,临床医生可以用一只手(可以是用于将IV导管系统100插入到流体输送部位的同一只手)抓住导管部件102和针部件104并从导管部件102向近侧抽回针部件104。导管部件102可以基本留在适当位置,使得仅针部件104显著移动,以将IV导管系统100从插入构造移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这可以通过以下操作来完成:放置该手的手指以接触针部件104的拉动表面(多个拉动表面)和导管部件102的推动表面(多个推动表面),然后用这些手指向近侧拉动针部件104,同时向远侧推动导管部件102以防止其与针部件104一起向近侧移动。例如,固定平台122的后缘144可以用作推动表面,而抓握部152的边缘172可以用作拉动表面。临床医生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手指放置在抓握部152的前缘172上并向近侧拉动,同时用拇指和/或一个或多个其他手指推动固定平台122的后缘144。因此,导管部件102可以保持就位,使得套管126的末端在流体输送部位处,而针部件104从导管部件102向近侧抽回,以将流体输送路径解锁到流体输送部位。
拉动表面和推动表面的相对位置可以以上述方式有助于单手操作。如果需要,针座150与导管座120的联接可以使得针座150可相对于导管座120旋转,而IV导管系统100处于插入构造中。因此,在拉动前缘172并推动后缘144之前,临床医生可以用该手将抓握部152旋转到对于拉动前缘172而言最舒服的取向上。
隔膜138可以具有“低摩擦”或“低阻”设计,这种设计被配置成提供相对低的阻力来通过隔膜138向近侧抽回针154,这在IV导管系统100从插入构造转换到流体输送构造时发生。针154通过隔膜138抽回的阻力可以足够低,使得临床医生可以仅用单只手就能够相对容易地将IV导管系统100从插入构造移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抽回阻力平均可小于约50gf。
图2是根据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200的一部分的透视图。该IV导管系统200可以具有基本对应于图1的IV导管系统100的部件的部件。图2仅示出了导管部件202、针部件204、以及连接至导管部件202的延伸管206的远端。IV导管系统200可以具有与图1的IV导管系统100类似的配置;然而,一些部件的形状可以不同,以提供替代的人体工学。
导管部件202可以具有导管座220、固定平台222、延伸管接头224和套管226。导管座220可以具有大体管状和/或中空锥形的形状,带有近端230和远端232。导管座220可以具有大体半透明的外壁,该外壁成形为限定腔室234,流体流动通过该腔室以通过套管226到达流体输送部位。导管座220可以具有在导管座220的近端230附近的针口236,该针口连接到针部件204。导管座220还可以具有位于腔室234内的隔膜238。隔膜238可以是如前所述的“低阻”隔膜。
固定平台222可以在流体输送期间附接到患者的皮肤上,以将套管226在流体输送部位处保持就位。固定平台222可以具有第一翼240和第二翼242,第一翼和第二翼两者都可以为大体平面形状,并且可以相对于导管座220沿相反方向延伸。当垂直于固定平台222观察时,第一翼240和第二翼242中的每个可以具有大体矩形的形状,带有可用作推动表面的后缘244。
针部件204可以具有针座250、抓握部252和针254。针座250可以具有大体圆柱形的形状,带有近端260和远端262。针座250还可以具有凸台264,该凸台从远端262突出以与导管座220的针口236对接。
抓握部252可以具有大体平面的形状,当垂直于抓握部252观察时具有大体矩形的形状。抓握部252可以具有前缘(不可见),其可以用作拉动表面。抓握部252、第一翼240、和/或第二翼24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抓握特征270,该抓握特征可帮助提供有助于用手抓握和/或移动抓握部152的固定界面。
为了将IV导管系统200从插入构造移动到流体输送构造,临床医生可以将一手指(例如,除拇指之外的手指)放在抓握部252的前缘上,并且将一手指(例如,拇指或除拇指之外的手指)放在第一翼240和/或第二翼242的后缘244上。然后临床医生可以向近侧拉动前缘,如箭头290所示,并且可以向远侧推动第一翼240和/或第二翼242的后缘244,如箭头292所示。这可以导致导管部件202保持在适当位置,同时针部件204从导管部件202向近侧抽回。
抓握部252和第一翼240可以定位成彼此平行,并且可以定位成彼此紧靠,使得在插入构造中以及在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初始阶段期间,它们成相互抵接关系。为了保持抓握部252和第一翼240之间的期望的相对定位,抓握部252和/或第一翼24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所述对准特征保持第一翼240和抓握部252之间的相对定位和/或取向。
特别地,抓握部252可以具有对准脊280形式的对准特征,该对准脊可以朝向第一翼240突出,并且可以被接收在位于第一翼240的面向抓握部252的表面上的互补对准特征(未示出)中,例如沟槽或其他特征。在IV导管系统200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期间,对准脊280和互补对准特征可以帮助保持针254平行于套管226。这可以帮助确保针部件204能够平稳地从导管部件202抽回。更特别地,在导管部件202和/或针部件204上施加不平衡力可能促使针部件204相对于导管部件202旋转。例如,如果临床医生在推动第一翼240的后缘244的同时拉动抓握部252的前缘,则相对于图2的视图,这可能促使针组件204相对于导管组件202顺时针旋转。
对准脊280和第一翼240的互补对准特征可以帮助确保直到针部件204已经从导管部件202抽回而足以使对准脊280与第一翼240的互补对准特征拆离时才发生这种相对旋转。因此,在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期间,可以避免导管构件202和针构件204之间的粘结(binding)和/或其他不期望的相互作用。根据各个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其他示例在2016年2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296,385、当前是2016年10月5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序列号15/286,168中描述,其并入本文。
图3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1600的透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IV导管系统1600可以包括插入构造,如图3A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IV导管系统1600可以包括导管部件1602,该导管部件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导管座1604,套管1606和固定平台1608。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座1604可以包括远端1610和近端1612。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座1604可以包括设置在导管座1604的近端1612处的针口,针1616可以延伸穿过该针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管1606可从导管座1604的远端1610向远侧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平台1608可以包括第一翼1614a和/或第二翼1614b,其可以从导管座1604向外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IV导管系统1600可以包括针部件1618,该针部件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针座1620,针1616,第一抓握部1622a和第二抓握部1622b(图3A中未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抓握部1622a可以设置在针座1620的与第二抓握部1622b相对的一侧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座1620可以包括远端1624、近端1626和致动器按钮1628。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按钮1628可以设置在针座1620的顶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1616可以沿着轴线1630从针座1620向远侧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翼1614a、1614b可以平行于轴线163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抓握部1622a和/或第二抓握部1622b可以大体平行于轴线1630和/或设置在针座1620的一侧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抓握部1622a和/或第二抓握部1622b可以从针座1620的该侧和/或底部延伸。第一抓握部1622a和/或第二抓握部1622b可以与针座1620一体形成或者可以经由任何合适的机构与针座1620联接。
如图3A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针部件1618可以包括第一抓握部1622a,但不包括第二抓握部1622b。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抓握部1622a可以允许使用者的手伸到IV导管系统1600之上并将第一抓握部1622a和第二抓握部1622b两者托在使用者的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座1620可以足够长以包围针1616,从而捕获针1616的近端和远端二者。因此,使用者可能更喜欢将第一抓握部1622a和第二抓握部1622b二者都托着以更好地支撑针座1620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翼1614a可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座1604。手的第一手指可以包括例如使用者的拇指。在一些实施例中,针部件的第一抓握部1622a可定位成与第一接触的接收同时地接收来自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协作以使IV导管系统1600从插入构造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第二手指可以包括例如使用者的食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抓握部1622a可以包括上表面163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表面1632可以接收第二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当IV导管系统1600处于插入构造时,上表面1632可以与固定平台1608的第一翼1614a的上表面1634共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当IV导管系统1600处于插入构造时,第一抓握部1622a的远端可以接触第一翼1614a的近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翼1614a的上表面1634可以接收第一接触。在存在第二抓握部1622b的实施例中,第二抓握部1622b可以与第一抓握部1622a类似地配置。第二抓握部1622b相对于第二翼1614b的运动可以类似于第一抓握部1622a相对于第一翼1614a的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抓握部1622b可以是第一抓握部1622a的镜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座1620可以包括第一抓握突起1638a和/或第二抓握突起1638b,其均可以设置在第一抓握部1622a和/或第二抓握部1622b的近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抓握突起1638b可以设置在针座1620的与第一抓握部1622a相对的一侧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抓握突起1638b可定位成与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的接收同时地接收来自使用者手的第三手指的第三接触,这可提供对IV导管装置1600的额外支撑和控制。第三手指可以包括例如使用者的中指或无名指。
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按钮1628可以设置在针座1620的顶部上,这可以有助于致动器按钮1628的易于访问以及防止致动器按钮1628在朝向流体输送构造运动期间被第一手指和/或第二手指阻挡。
图3B是IV导管系统1600的透视图,示出了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的IV导管系统160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IV导管系统1600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时,第一翼1614a的近端和第一抓握部1622a的远端可以间隔开。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仅用一只手将IV导管系统1600插入并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将IV导管系统1600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可以有助于针1616的“罩盖”。在一些情况下,与针1616的规格相比,目标静脉的直径可能相对较小。因此,在将套管1606和针1616推进到静脉中时针1616的倾斜部分1640使静脉破裂或以其他方式损坏静脉并不罕见。因此,通常的做法是,一旦已经经由针1616和套管1606的末端1642进入静脉就将针1616“罩盖”住。
罩盖针1616的过程可以包括保持部分插入的套管1606的静止位置,同时将针1616的倾斜部分1640抽回到套管1606的内管腔中。一旦针1616已经被罩盖住,就可以将套管1606推进到静脉中至期望位置。在针1616被罩盖住的情况下,在推进套管1606时可以大大减少损坏静脉的危险。在一些情况下,当针1616被罩盖住时,倾斜部分1640可以被抽回到套管1606的内管腔中,使得倾斜部分1640至少靠近套管1606的末端1642。因此,当套管1606被推进到静脉中时,延伸穿过套管1606并且至少靠近套管1606的末端1642的针1616可以提供增加的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针1616可以包括皮下注射针,例如,导引器针。
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按钮1628可以构造成将针1616缩回到针座1620中,使得针1616在流体输送构造中被完全包围和/或捕获在针座162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翼1614a可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将导管座1604向远侧推动到图3B所示的位置。手的第一手指可以包括例如使用者的拇指。在一些实施例中,针部件的第一抓握部1622a可定位成与第一接触的接收同时地接收来自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协作以将IV导管系统1600从插入构造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从而罩盖针1616,如图3B所示。第二手指可以包括例如使用者的食指。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IV导管系统1600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的运动和导管座1604向远侧的运动,针1616的位于导管座1604与针座1620之间的部分可以暴露出来。
针1616可以以任何数量的方式缩回到针座162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簧1644可以提供偏压力,用于在致动器按钮1628被按下时将针1616缩回到针座1620中。图3B示出了处于压缩构造的弹簧1644,其具有显著的储存能量。
图3C是处于流体输送构造的IV导管系统1600的透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旦IV导管系统1600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以罩盖针1616并且套管1606被推进到期望位置,便可以按下致动器按钮1628以将针1616移动到针座1620中,使得针1616在流体输送结构中被完全包围在针座1620内,如图3C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流体输送构造中,弹簧1644可以布置在解压构造中,从而释放储存能量并将针1616移动到针座1620中。
现在参照图4A-4D,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抓握部1614a可以包括支撑表面1646。在一些实施例中,当IV导管系统1600处于插入构造时,如图4A-4B所示,第一翼1614a的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接触支撑表面1646。例如,第一翼1614a的整个底表面可以接触支撑表面1646。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抓握部1622a可以包括止动表面1648,该止动表面可以将第一抓握部1622a的上表面1632与支撑表面1646分开。在一些实施例中,当IV导管系统1600处于插入构造时,第一翼1614a的近端可以接触止动表面1648。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表面1646可以从止动表面1646延伸到第一翼1614a的远侧边缘。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表面1646可以仅延伸从止动表面1646到第一翼1614a的远侧边缘的部分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IV导管系统1600从插入构造朝向流体输送构造运动期间,第一翼1614a的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沿着支撑表面1646滑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翼1614a和第一抓握部1622a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时,第一翼1614a和第一抓握部1622a可以间隔开或者可以不间隔开,这取决于例如针1616的罩盖范围或针1616被抽回到套管1606中的距离。
再者,在存在第二抓握部1622b的实施例中,第二抓握部1622b可以与第一抓握部1622a类似地配置。第二抓握部1622b相对于第二翼1614b的运动可以类似于第一抓握部1622a相对于第一翼1614a的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抓握部1622b可以是第一抓握部1622a的镜像。
图5示出了IV导管系统1600,其包括第一抓握部1622a和第二抓握部1622b。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第一抓握部1622a和第二抓握部1622b的IV导管系统1600可以包括支撑表面1646。在其他实施例中,具有第一抓握部1622a和第二抓握部1622b的IV导管系统1600可以不包括支撑表面1646。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按钮1628可以设置在第一抓握部1622a和第二抓握部1622b之间。
图6-7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1600。IV导管系统1600在图6-7中示出在插入构造中。如图6-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座1604可以不包括第一翼1614a和/或第二翼1614b。在一些实施例中,抓握部1622a可以延伸超过导管座1604的远端1612和/或可以与导管座1604间隔开。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个抓握部1622a或其一部分可以是大体平面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7中的任何一个或全部所示的IV导管系统1600可以具有与前述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部件类似的部件。图3-7中的任何一个所示的IV导管系统1600可以包括具有可缩回到针座中的针的任何导管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IV导管系统1600可以包括可在市场上从Becton,Dickinson,and Company获得的AUTOGUARDTM屏蔽导管。特别地,在一些实施例中,IV导管系统1600可以包括INSYTETM AUTOGUARDTM或ANGIOCATHTMAUTOGUARDTM。在一些实施例中,IV导管系统1600可以包括任何导管系统,其包括可从IV导管系统处于插入构造时的第一位置移动到针被罩盖住并且IV导管系统正在从插入构造转换到流体输送构造时的第二位置以及移动到IV导管系统处于流体输送构造时的第三缩回或包围位置的针。
导管座1604可以包括或不包括隔膜,例如血液控制隔膜。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旦针1616缩回,隔膜便可以闭合,这可以防止血液向近侧流过隔膜。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对IV导管系统1600进行鲁尔连接时,可以打开隔膜,允许流入导管1606。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准备IV导管系统(例如IV导管1600)以将流体输送给患者的方法可以包括将IV导管系统定位在患者的流体输送部位附近。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IV导管系统处于插入构造的情况下,使用单只手将针和套管插入到流体输送部位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针和套管处于插入构造的情况下,使用该单只手推动翼,同时拉动抓握部,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向针位于导管座外部的流体输送构造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按下致动器按钮以将针移动到IV导管系统的针座中,使得针在流体输送构造中被完全包围在针座内。
本发明可以以其他特定形式实施而不脱离本文泛泛描述以及下文要求保护的其结构、方法或其他基本特征。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应被视为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指示,而不是由前面的描述指示。落入权利要求的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包含在其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IV导管系统,包括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IV导管系统包括:
导管部件,导管部件包括:
导管座,导管座包括导管座远端和导管座近端以及在导管座近端处的针口;
套管,套管从导管座远端向远侧延伸;和
固定平台,固定平台包括从导管座延伸的翼;以及
针部件,针部件包括:
针座,针座包括针座远端、针座近端和致动器按钮,其中致动器按钮设置在针座的顶部上;
针,针沿着一轴线从针座远端向远侧延伸,其中致动器按钮构造成使针缩回到针座中,使得针在流体输送构造中被完全包围在针座内,其中固定平台的翼大体平行于所述轴线;以及
从针座延伸的抓握部,其中抓握部大体平行于所述轴线并且设置在针座的一侧上,其中,在插入构造中,针定位在套管内并且针座远端坐置在针口中,其中,在流体输送构造中,针定位在导管座外部,并且其中固定平台的翼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并且抓握部定位成与第一接触的接收同时地接收来自该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协作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在插入构造中,所述抓握部的远端接触第一翼的近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抓握部是第一抓握部,其中针部件还包括与第一抓握部相对的第二抓握部,其中致动器按钮设置在第一抓握部和第二抓握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在插入构造中,所述抓握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翼的上表面共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抓握部还包括支撑表面,其中在插入构造中,所述翼的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抓握部的所述支撑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抓握部还包括止动表面,其中所述止动表面将所述抓握部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表面分开,其中在插入构造中,所述翼的近端接触所述止动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在插入构造中,所述翼的整个底表面接触所述抓握部的所述支撑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向流体输送构造运动期间,所述翼的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抓握部的所述支撑表面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针座还包括至少一个抓握突起,其中所述抓握突起设置在所述抓握部的近侧。
10.一种IV导管系统,包括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IV导管系统包括:
导管部件,导管部件包括:
导管座,导管座包括导管座远端和导管座近端以及在导管座近端处的针口;和
套管,套管从导管座远端向远侧延伸;以及
针部件,针部件包括:
针座,针座包括针座远端和针座近端;
针,针沿着一轴线从针座远端向远侧延伸,其中翼大体平行于所述轴线;和
从针座延伸超过导管座近端的抓握部,其中抓握部设置成大体平行于所述轴线,其中抓握部包括上表面和支撑表面,其中,在插入构造中,针位于套管内,针座远端坐置在针口中,抓握部的上表面与翼的上表面共面,并且翼的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支撑表面,其中,在流体输送构造中,针定位在导管座外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IV导管系统,还包括固定平台,固定平台包括从导管座延伸的翼,
其中,在插入构造中,抓握部的远端接触翼的近端,
其中,固定平台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座,并且抓握部定位成与第一接触的接收同时地接收来自该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协作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IV导管系统,还包括固定平台,固定平台包括从导管座延伸的翼,
其中,所述翼是第一翼,其中固定平台还包括从导管座延伸的第二翼,第二翼与第一翼大体共面,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一翼和第二翼搁置在皮肤上,
其中,固定平台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座,并且抓握部定位成与第一接触的接收同时地接收来自该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协作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针座还包括致动器按钮,致动器按钮构造成使针移动到针座中,使得针被完全包围在针座内,其中致动器按钮设置在第一翼和第二翼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IV导管系统,还包括固定平台,固定平台包括从导管座延伸的翼,
其中,抓握部还包括止动表面,其中止动表面将所述上表面和所述支撑表面分开,其中,在插入构造中,翼的近端接触所述止动表面,
其中,固定平台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座,并且抓握部定位成与第一接触的接收同时地接收来自该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协作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向流体输送构造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在插入构造中,所述翼的整个底表面接触所述抓握部的支撑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向流体输送构造运动期间,所述翼的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抓握部的支撑表面滑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针座还包括至少一个抓握突起,其中所述抓握突起设置在所述抓握部的近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抓握突起设置在针座的与所述抓握部相对的一侧上,其中所述抓握突起定位成接收来自手的第三手指的第三接触。
19.一种用于准备IV导管系统以将流体输送给患者的方法,IV导管系统包括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所述方法包括:
将IV导管系统定位在患者的流体输送部位附近,其中IV导管系统包括:
导管部件,导管部件包括:
导管座,导管座包括导管座远端和导管座近端以及在导管座近端处的针口;
套管,套管从导管座远端向远侧延伸;和
固定平台,固定平台包括从导管座延伸的翼;以及
针部件,针部件包括:
针座,针座包括针座远端和针座近端;
针,针沿着一轴线从针座远端向远侧延伸,其中固定平台的翼大体平行于所述轴线;
从针座的下部分延伸的抓握部,抓握部大体平行于所述轴线,抓握部包括上表面;和
设置在针部件上部的致动器按钮;
在IV导管系统处于针定位在套管内的插入构造的情况下,将针座远端坐置在针口中,并且抓握部的上表面与翼的上表面共面,使用单只手将针和套管插入到流体输送部位中;
在针和套管处于插入构造的情况下,使用该单只手推动翼同时拉动抓握部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向针定位于导管座外部的流体输送构造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按下致动器按钮以使针移动到针座中,使得针在流体输送构造中被完全包围在针座内。
CN201780028390.5A 2016-03-28 2017-03-17 人体工学iv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9069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9791.1A CN113082370B (zh) 2016-03-28 2017-03-17 人体工学iv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14260P 2016-03-28 2016-03-28
US62/314,260 2016-03-28
US15/461,358 2017-03-16
US15/461,358 US10639454B2 (en) 2016-03-28 2017-03-16 Ergonomic IV systems and methods
PCT/US2017/022922 WO2017172383A2 (en) 2016-03-28 2017-03-17 Ergonomic iv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89791.1A Division CN113082370B (zh) 2016-03-28 2017-03-17 人体工学iv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9802A true CN109069802A (zh) 2018-12-21
CN109069802B CN109069802B (zh) 2021-04-30

Family

ID=598964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89791.1A Active CN113082370B (zh) 2016-03-28 2017-03-17 人体工学iv系统
CN201780028390.5A Active CN109069802B (zh) 2016-03-28 2017-03-17 人体工学iv系统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89791.1A Active CN113082370B (zh) 2016-03-28 2017-03-17 人体工学iv系统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3) US10639454B2 (zh)
EP (2) EP3436126B1 (zh)
JP (1) JP6931358B2 (zh)
CN (2) CN113082370B (zh)
AU (2) AU2017240482B2 (zh)
BR (1) BR112018069752A2 (zh)
CA (2) CA3208163A1 (zh)
ES (2) ES2903219T3 (zh)
MX (1) MX2018011720A (zh)
MY (1) MY190237A (zh)
SG (2) SG11201808309TA (zh)
WO (1) WO2017172383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1216A (zh) * 2019-02-20 2021-11-09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提供正向移位的延伸管夹具
CN113993571A (zh) * 2019-05-13 2022-01-28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导管组件支承装置、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28653S1 (en) * 2016-12-14 2018-09-11 Brandon Penland Treatment applicator
WO2018125845A1 (en) 2016-12-27 2018-07-05 Vasonics, Llc Catheter housing
EP4140528B1 (en) 2017-05-30 2024-05-29 Velano Vascular, Inc. Stabilization device for vascular access
SG11202004100VA (en) 2017-11-30 2020-06-29 Velano Vascular Inc Stabilizing connector devices for vascular acces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11918357B2 (en) 2018-09-28 2024-03-05 Velano Vascular,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hlebotomy through a closed system intravenous catheter
US20200398030A1 (en) * 2019-06-20 2020-12-24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Providing resistance to separation of a catheter adapter and a needle hub
USD929580S1 (en) * 2019-09-13 2021-08-31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Catheter hub device
US11464943B2 (en) 2019-11-12 2022-10-11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Assisted catheter advancem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4118B2 (en) * 2001-10-24 2007-11-13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Retractable needle assembly
EP2272432A1 (en) * 2007-05-07 2011-01-12 Vascular Pathways Inc. Intravenous catheter insertion and blood sample devices and method of use
CN102413865A (zh) * 2009-03-26 2012-04-11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用于提供带有通用抓持部的传统一体化导管的系统和方法
CN102716541A (zh) * 2012-03-03 2012-10-10 许春燕 一次性单手送管式静脉留置针头
CN103301528A (zh) * 2013-06-18 2013-09-18 浙江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静脉输液留置针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5166B1 (zh) 1969-10-31 1975-08-21
US4311137A (en) 1980-04-30 1982-01-19 Sherwood Medical Industries Inc. Infusion device
US4834708A (en) 1987-03-31 1989-05-30 George Pillari Puncture needle assembly
US5312359A (en) 1991-12-03 1994-05-17 Wallace Henry G Intravenous cannula insertion assembly with protective shield
US5554127A (en) 1994-10-11 1996-09-10 Sherwood Medical Company Syringe needle thimble cap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5498241A (en) 1994-12-08 1996-03-12 Abbott Laboratories Winged needle assembly with protective member
CA2169220A1 (en) 1995-03-16 1996-09-17 Greg L. Brimhall Control forward introducer needle and catheter assembly
US5697914A (en) 1995-03-16 1997-12-16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Control forward/flashback forward one hand introducer needle and catheter assembly
DE69828621T2 (de) * 1997-03-26 2005-06-16 Bio-Plexus, Inc., Vernon Vorrichtung zum überleiten einer parenteralen flüssigkeit
US6228060B1 (en) 1998-09-02 2001-05-08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Blood seal having a spring-biased septum
US20030120214A1 (en) * 2001-03-28 2003-06-26 Howell Glade H. Blood seal having a spring-biased septum
CA2409306C (en) * 2001-10-24 2012-05-01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Retractable needle assembly
CA2422307A1 (en) 2002-03-20 2003-09-20 Stefanie Livanos Blood collection device
US20070270758A1 (en) 2006-05-22 2007-11-22 Gert Hanner IV catheter assembly with an ergonomic needle grip
JP5025166B2 (ja) 2006-05-25 2012-09-12 川澄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針カバー付医療用針
CN101091812A (zh) 2006-06-19 2007-12-26 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型留置针
EP2077133A1 (en) 2008-01-03 2009-07-08 Eastern Medikit Ltd. Safety I.V. catheter with tip locking insert
US20090264866A1 (en) 2008-04-18 2009-10-22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Catheter Identification Inserts
US8357121B2 (en) 2009-03-26 2013-01-22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safety integrated catheter with universal grip
US8383044B2 (en) 2009-07-09 2013-02-26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Blood sampling device
IT1398669B1 (it) 2009-11-03 2013-03-08 Rizzo Set di infusione con ago retrattile
US9700700B2 (en) 2010-03-03 2017-07-11 Venetec International, Inc. Medical article with rotatable wings
CN101879341A (zh) 2010-06-24 2010-11-10 张亚平 具有无针接口正压密闭阀的安全动静脉留置针
CN202909200U (zh) * 2012-03-03 2013-05-01 许春燕 一次性单手送管式静脉留置针头
EP3102265B1 (en) * 2014-02-07 2018-12-26 B. Braun Melsungen AG Safety needle assembli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60008582A1 (en) * 2014-07-08 2016-01-14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 with winged grip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4118B2 (en) * 2001-10-24 2007-11-13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Retractable needle assembly
EP2272432A1 (en) * 2007-05-07 2011-01-12 Vascular Pathways Inc. Intravenous catheter insertion and blood sample devices and method of use
CN102413865A (zh) * 2009-03-26 2012-04-11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用于提供带有通用抓持部的传统一体化导管的系统和方法
CN102716541A (zh) * 2012-03-03 2012-10-10 许春燕 一次性单手送管式静脉留置针头
CN103301528A (zh) * 2013-06-18 2013-09-18 浙江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静脉输液留置针组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1216A (zh) * 2019-02-20 2021-11-09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提供正向移位的延伸管夹具
US11819656B2 (en) 2019-02-20 2023-11-21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Extension tube clamp providing positive displacement
CN113631216B (zh) * 2019-02-20 2024-03-01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提供正向移位的延伸管夹具
CN113993571A (zh) * 2019-05-13 2022-01-28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导管组件支承装置、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814523T3 (es) 2021-03-29
EP3718592B1 (en) 2021-10-13
WO2017172383A2 (en) 2017-10-05
CN113082370B (zh) 2022-09-09
US20170274182A1 (en) 2017-09-28
CA3018737C (en) 2023-09-26
SG11201808309TA (en) 2018-10-30
BR112018069752A2 (pt) 2019-02-05
EP3436126B1 (en) 2020-06-24
CN113082370A (zh) 2021-07-09
US11426558B2 (en) 2022-08-30
JP2019509849A (ja) 2019-04-11
CN109069802B (zh) 2021-04-30
JP6931358B2 (ja) 2021-09-01
AU2017240482B2 (en) 2021-08-19
US20220362521A1 (en) 2022-11-17
MY190237A (en) 2022-04-07
CA3208163A1 (en) 2017-10-05
AU2021269350A1 (en) 2021-12-09
SG10202108535TA (en) 2021-09-29
AU2021269350B2 (en) 2022-09-29
CA3018737A1 (en) 2017-10-05
WO2017172383A3 (en) 2017-12-14
MX2018011720A (es) 2019-01-10
EP3436126A2 (en) 2019-02-06
AU2017240482A1 (en) 2018-10-18
US10639454B2 (en) 2020-05-05
ES2903219T3 (es) 2022-03-31
US20200261701A1 (en) 2020-08-20
EP3718592A1 (en) 2020-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9802A (zh) 人体工学iv系统和方法
JP7270593B2 (ja) カテーテルアダプターのための軟質プッシュタブ
US11571551B2 (en) Ergonomic IV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07216028A (ja) 薄型注入セット
WO2004020020A2 (en) Adapter connector for an infusion set and inserter system
CN107789040B (zh) 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安全型医用套管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