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3631B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3631B
CN109063631B CN201810846104.2A CN201810846104A CN109063631B CN 109063631 B CN109063631 B CN 109063631B CN 201810846104 A CN201810846104 A CN 201810846104A CN 109063631 B CN109063631 B CN 1090636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sub
signal line
groups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461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63631A (zh
Inventor
杨星星
马扬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461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636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63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3631A/zh
Priority to US16/239,464 priority patent/US1082483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63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3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高了指纹识别区域内的光线透过率和指纹识别精度。显示面板包括指纹识别区域,指纹识别区域设有多个重复单元,重复单元包括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子像素组;指纹识别区域还设有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每个子像素组与一条第一信号线和一条第二信号线相连;对于一个像素单元中相邻的两个子像素组,一个子像素组对应的第一信号线和另一个子像素组对应的第二信号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子像素组对应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子像素组对应的第二信号线之间的间距;其中,第一子像素组和第二子像素组分别为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中相距最近的两个子像素组。上述显示面板用于实现指纹识别。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来说,为了更好的实现全面屏设计,避免指纹识别区域占用非显示区的空间,目前可采用屏下指纹技术将显示区复用为指纹识别区域。
但是,基于目前显示面板的结构,指纹识别区域内的透光区域排布较为分散,且每个透光区域的面积较小,这样一来,在进行指纹识别时,经由触摸主体反射进指纹识别区域的光线量就较少,导致指纹识别的检测精度不高,无法对指纹进行精确识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将指纹识别区域内的透光区域集中化设置,提高了指纹识别区域内的光线透过率,进而提高了指纹识别精度。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的至少部分区域为指纹识别区域,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设有多个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组;
所述指纹识别区域还设有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其中,每个所述子像素组与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和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相连;
对于一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组,一个所述子像素组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和另一个所述子像素组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子像素组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和第二子像素组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的间距;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分别为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相距最近的两个子像素组。
另一方面,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子像素组对应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子像素组对应的第二信号线之间的间距,大于每个像素单元相邻两个子像素组中一个子像素组对应的第一信号线和另一个子像素组对应的第二信号线之间的间距,因此,指纹识别区域内由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限定出的透光区域就会包括两种透光区域:一种是由第一子像素组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子像素组的第二信号线限定出的第一类透光区域,另一种是由其他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限定出的第二类透光区域,并且,相较于第二类透光区域,第一类透光区域的面积较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缩小其他透光区域的面积,而使得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之间的透光区域集中化,以形成面积较大的第一类透光区域,进而在第一类透光区域处对应设置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光感指纹识别单元(如光感传感器),这样一来,当触摸主体(如手指)对显示面板进行触摸时,经由触摸主体反射的光线可以集中透过第一类透光区域射入光感指纹识别单元,从而提高了光感指纹识别单元所接收的反射光线量,提高了指纹识别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重复单元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复单元的版图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重复单元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重复单元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重复单元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重复单元的另一种版图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重复单元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来描述信号线,但这些信号线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信号线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号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号线,类似地,第二信号线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号线。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指纹识别区域1',指纹识别区域1'内设有呈矩阵式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2',每一行像素电路2'对应一条沿行方向延伸的栅线Gate'和一条沿行方向延伸的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每一列像素电路2'对应一条沿列方向延伸的数据线Data'和一条沿列方向延伸的电源信号线PVDD'。其中,相邻两行像素电路2'中前一行像素电路2'对应的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后一行像素电路对应的栅线Gate'、以及相邻两列像素电路2'中前一列像素电路2'对应的数据线Data'、后一列像素电路2'对应的电源信号线PVDD'限定出透光区域3'。在进行指纹识别时,经由触摸主体(如手指)反射后的光线经由该部分透光区域3'射入至光感指纹识别单元中,进而对指纹进行识别。
但是,在现有的这种设置方式下,指纹识别区域1'内的透光区域3'的排布较为分散,且每个透光区域3'的面积较小,因此,在进行指纹识别时,经由触摸主体反射进指纹识别区域1'的光线量就较少,导致指纹识别的检测精度不高。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显示区1的至少部分区域为指纹识别区域2,指纹识别区域2内设有多个重复单元3,每个重复单元3包括多个像素单元4,每个像素单元4包括多个子像素组5。
指纹识别区域2还设有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其中,每个子像素组5分别与一条第一信号线SL1和一条第二信号线SL2相连(图中未示出),并且,相邻的两个子像素组5中前一个子像素组5对应的第一信号线SL1和后一个子像素组5对应的第二信号线SL2限定出的区域为光线能够透过的区域。
对于一个像素单元4中相邻的两个子像素组5,一个子像素组5对应的第一信号线SL1和另一个子像素组5对应的第二信号线SL2之间的间距h1,小于第一子像素组6对应的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子像素组7对应的第二信号线SL2之间的间距h2,其中,第一子像素组6和第二子像素组7分别为相邻两个像素单元4中相距最近的两个子像素组5。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由于第一子像素组6对应的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子像素组7对应的第二信号线SL2之间的间距h2,与每个像素单元4相邻两个子像素组5中一个子像素组5对应的第一信号线SL1和另一个子像素组5对应的第二信号线SL2之间的间距h1不同,因此,指纹识别区域2内由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限定出的透光区域包括两种:一种是由第一子像素组6的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子像素组7的第二信号线SL2限定出的第一类透光区域8,另一种是由其他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限定出的第二类透光区域9,并且,由于h2>h1,因此,相较于第二类透光区域9,第一类透光区域8的面积较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缩小其他透光区域的面积,而使得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之间的透光区域集中化,以形成面积较大的第一类透光区域8,进而在第一类透光区域8处对应设置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光感指纹识别单元(如光感传感器),这样一来,当触摸主体(如手指)对显示面板进行触摸时,经由触摸主体反射的光线可以集中透过第一类透光区域8射入光感指纹识别单元,从而提高了光感指纹识别单元所接收的反射光线量,提高了指纹识别精度。
可选的,如图4、图6和图7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重复单元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重复单元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重复单元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重复单元3包括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可沿行方向和/或列方向对称。
具体的,请再次参见图4,每个重复单元3包括一个第一像素单元11和一个第二像素单元12,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沿行方向对称,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中的每个子像素组5包括沿行方向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13。
在该种结构的重复单元3中,第一信号线SL1为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每条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与一个子像素组5的像素电路13相连(图中未示出),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用于向对应的像素电路13提供发光控制信号;第二信号线SL2为栅线Gate,每条栅线Gate与一个子像素组5的像素电路13相连(图中未示出),栅线Gate用于向对应的像素电路13提供扫描信号。并且,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中在列方向上任意相邻两个子像素组5的像素电路13之间的间距为L1,第一子像素组6和第二子像素组7中像素电路13之间的间距为L2,L2>L1。
采用该种设置方式,通过缩小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中每相邻两个子像素组5的像素电路13之间的间距L1,以实现增大第一子像素组6和第二子像素组7中像素电路13之间的间距L2,一方面增大了与第一子像素组6相连的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和与第二子像素组7相连的栅线Gate之间的间距h2,另一方面还增大了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之间未设置像素电路13的区域的宽度,即增大了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之间不被金属走线遮挡的区域的面积,在进行指纹识别时,能够保证更多的反射光线经由该部分区域,也就是第一类透光区域8射入光感指纹识别单元中。例如,当L2相较于L1增大6μm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线透过率可提高23%左右。
可选的,请再次参见图4,假定像素电路13在列方向上的长度为L3,可以令L1和L2满足:
Figure BDA0001746657210000061
将L1的最小值设置为
Figure BDA0001746657210000071
可以避免L1过小,从而避免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中的像素电路13以及与其相连的信号线排布的过于紧密,进而避免信号线上传输的信号相互干扰;将L1的最大值设置为
Figure BDA0001746657210000072
可以避免L1过大,从而避免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之间所形成的第一类透光区域8的面积较小。同理,将L2的最小值设置为
Figure BDA0001746657210000073
可以避免L2过小,以避免第一类透光区域8的面积过小,将L1的最大值设置为
Figure BDA0001746657210000074
可以避免第一类透光区域8的面积过大,导致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中的像素电路13以及与其相连的信号线排布的过于紧密。
可选的,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可分别包括两个子像素组5,这样一来,当指纹识别区域2所包括的子像素组5的数量一定时,能够将该部分子像素组5划分为更多数量的重复单元3,也就是提高了指纹识别区域2内所形成的第一类透过区域的数量,进而保证更多的光线经由第一类透过区域射入光感指纹识别单元中。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像素电路13除了被栅线Gate提供的扫描信号和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驱动外,还需要受到电源信号和初始电位信号的驱动。基于此,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复单元的版图结构示意图,指纹识别区域2内还设置有固定电位信号线PVDD2和初始电位信号线Vref。其中,固定电位信号线PVDD2沿行方向延伸,每条固定电位信号线PVDD2与一个子像素组5的像素电路13相连,且固定电位信号线PVDD2还与沿列方向延伸的电源信号线PVDD1相连,固定电位信号线PVDD2和电源信号线PVDD1交叉排布,均用于向像素电路13提供电源信号。初始电位信号线Vref沿行方向延伸,每条初始电位信号线Vref与一个子像素组5的像素电路13相连,初始电位信号线Vref用于向像素电路13提供初始电位信号。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指纹识别区域2内的像素电路13呈矩阵式排布,因此,相邻两条固定电位信号线PVDD2以及相邻两条初始电位信号线Vref之间的间距是相等的。然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对指纹识别区域2内的像素电路13的设置位置进行了调整,使得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中在列方向上任意相邻两个子像素组5的像素电路13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子像素组6和第二子像素组7中像素电路13之间的间距,因此,为了减少像素电路13与对应的固定电位信号线PVDD2和初始电位信号线Vref之间的距离,以降低其连接走线的长度,降低信号衰减,还可进一步的对固定电位信号线PVDD2和初始电位信号线Vref的设置位置进行调整。具体的,令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中在列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子像素组5对应的两条固定电位信号线PVDD2之间的间距d1,小于第一子像素组6和第二子像素组7对应的两条固定电位信号线PVDD2之间的间距d2,以及令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中在列方向上任意相邻两个子像素组5对应的两条初始电位信号线Vref之间的间距d3,小于第一子像素组6和第二子像素组7对应的两条初始电位信号线Vref之间的间距d4。
具体的,请再次参见图6,每个重复单元3包括一个第一像素单元11和一个第二像素单元12,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沿列方向对称,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中的每个子像素组5包括沿列方向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13。
在该种结构的重复单元3中,第一信号线SL1为数据线Data,每条数据线Data与一个子像素组5的像素电路13相连(图中未示出),数据线Data用于向对应的像素电路13提供数据信号;第二信号线SL2为电源信号线PVDD,每条电源信号线PVDD1与一个子像素组5的像素电路13相连(图中未示出),电源信号线PVDD1于向对应的像素电路13提供电源信号。并且,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中在行方向上任意相邻两个子像素组5的像素电路13之间的间距为L3,第一子像素组6和第二子像素组7中像素电路13之间的间距为L4,L4>L3。
采用该种设置方式,通过缩小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中每相邻两个子像素组5的像素电路13之间的间距L3,以实现增大第一子像素组6和第二子像素组7中像素电路13之间的间距L4,一方面增大了与第一子像素组6相连的数据线Data和与第二子像素组7相连的电源信号线PVDD1之间的间距h2,另一方面还增大了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之间未设置像素电路13的区域的长度,即增大了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之间不被金属走线遮挡的区域的面积,在进行指纹识别时,能够保证更多的反射光线经由该部分区域,也就是第一类透光区域8射入光感指纹识别单元中。
具体的,请再次参见图7,每个重复单元3包括两个第一像素单元11和两个第二像素单元12,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沿行方向和列方向对称,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分别包括呈矩阵式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13,其中,在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中,沿行方向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13构成第一类子像素组51,沿列方向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13构成第二类子像素组52。
在该种结构的重复单元3中,第一信号线SL1包括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和数据线Data,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与第一类子像素组51的像素电路13相连,数据线Data与第二类子像素组52相连,第二信号线SL2包括栅线Gate和电源信号线PVDD1,栅线Gate与第一类子像素组51的像素电路13相连,电源信号线PVDD1与第二类子像素组52的像素电路13相连。
对于第一类子像素组51,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中在行方向上任意相邻两个第一类子像素组51的像素电路13之间的间距为L5,第一子像素组6和第二子像素组7中像素电路13之间的间距为L6,L6>L5。
对于第二类子像素组52,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中在列方向上任意相邻两个第二类子像素组52的像素电路13之间的间距为L7,第一子像素组6和第二子像素组7中像素电路13之间的间距为L8,L8>L7。
采用该种设置方式,通过增大第一类子像素组51对应的第一子像素组6和第二子像素组7中像素电路13之间的间距L6和第二类子像素组52对应的第一子像素组6和第二子像素组7中像素电路13之间的间距L8,一方面增大了与第一子像素组6相连的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和与第二子像素组7相连的栅线Gate之间的间距,以及增大了与第一子像素组6相连的数据线Data和与第二子像素组7相连的电源信号线PVDD1之间的间距,即,增大了第一类透光区域8的长度和宽度;另一方面还增大了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之间未设置像素电路13的区域的面积,从而增大了第一像素单元11和第二像素单元12之间不被金属走线遮挡的区域的面积。
可选的,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重复单元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重复单元3包括两个像素单元4,每个像素单元4包括n个子像素组5,每个子像素组5包括沿列方向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13,n≥2。
第一信号线SL1为数据线Data,每条数据线Data与一个子像素组5的像素电路13相连;第二信号线SL2为电源信号线PVDD1,每条电源信号线PVDD1与一个子像素组5的像素电路13相连。
在两个像素单元4中,一个像素单元4中的数据线Data和另一个像素单元4中的数据线Data沿一条第一对称轴14对称,一个像素单元4中的电源信号线PVDD1和另一个像素单元4中的电源信号线PVDD1沿第一对称轴14对称;第一对称轴14沿列方向延伸且位于两个像素单元4之间,并且,子像素组5对应的数据线Data和电源信号线PVDD1均位于该子像素组5远离第一对称轴14的一侧。此时,两个像素单元4中的数据线Data和电源信号线PVDD1,可以采用“镜像”设计的设置方式。
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令两个像素单元4中的数据线Data和电源信号线PVDD1对称设置,可以使第二子像素组7对应的数据线Data和电源信号线PVDD1均位于第二子像素组7远离第一子像素组6的一侧,从而增大了第一子像素组6对应的数据线Data和第二子像素组7对应的电源信号线PVDD1之间的间距,即增大了第一类透光区域8在行方向上的长度,进而增大了第一类透光区域8的面积。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重复单元的另一种版图结构示意图,在两个像素单元4中,一个像素单元4中的像素电路13和另一个像素单元4中的像素电路13也沿第一对称轴14对称,即,两个像素单元4中的像素电路13也可以采用“镜像”设计。
采用现有技术中像素电路13的设置方式,对于像素电路13中位于第一类透光区域8中的金属走线和过孔来说,第一子像素组6中像素电路13的金属走线和过孔与第二子像素组7中像素电路13的金属走线和过孔在第一类透光区域8内的设置位置比较分散,导致第一类透光区域8中能够透光的区域的集中性较差。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令两个像素单元4的像素电路13对称设置,请再次参见图9,可以使第一类透光区域8中的像素电路13的金属走线和过孔集中在中间区域,从而提高了第一类透光区域8中不被金属走线和过孔遮挡区域的集中性。
并且,由于两个像素单元4中的数据线Data和电源信号线PVDD1对称设置,若采用现有技术中像素电路13的设置方式,像素电路13与对应的数据线Data和电源信号线PVDD1之间需要较长的连接走线相连。而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进一步令像素电路13对称设置,可以减小像素电路13与对应的数据线Data和电源信号线PVDD1之间的连接走线的长度,从而降低了信号衰减。
可选的,每个像素单元4可仅包括两个子像素组5,即,n=2。这样一来,当指纹识别区域2所包括的子像素组5的数量一定时,能够将该部分子像素组5划分为更多数量的重复单元3,也就是提高了指纹识别区域2内所形成的第一类透过区域的数量,进而保证更多的光线经由第一类透过区域射入光感指纹识别单元中。
可选的,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重复单元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重复单元3包括两个像素单元4,每个像素单元4包括n个子像素组5,每个子像素组5包括沿列方向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13,n≥2。
并且,第一信号线SL1为数据线Data,每条数据线Data与一个子像素组5的像素电路13相连;第二信号线SL2为电源信号线PVDD1,2n个子像素组5的像素电路13仅与一条电源信号线PVDD1相连;在两个像素单元4中,一个像素单元4中的数据线Data和另一个像素单元4中的数据线Data沿一条第一对称轴14对称,第一对称轴14沿列方向延伸且位于两个像素单元4之间;其中,子像素组5对应的数据线Data位于该子像素组5远离第一对称轴14的一侧。此时,两个像素单元4中的数据线Data可以采用“镜像”设计的设置方式。
令2n个子像素组5的像素电路13仅与一条电源信号线PVDD1相连,可以减少指纹识别区域2中所设置的电源信号线PVDD1的条数,从而降低了电源信号线PVDD1对经由触摸主体反射后的光线的遮挡。
进一步的,为了使第一类透光区域8中像素电路13的金属走线和过孔集中在中间区域,以提高第一类透光区域8中不被金属走线和过孔遮挡区域的集中性,可以将像素电路13也可以采用镜像设计,即,在两个像素单元4中,一个像素单元4中的像素电路13和另一个像素单元4中的像素电路13沿第一对称轴14对称设置。
可选的,为提高指纹识别区域2内所形成的第一类透过区域的数量,可以令每个像素单元4仅包括两个子像素组5,即,n=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1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因此,采用该显示装置,能够使指纹识别区域中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之间的透光区域集中化,以形成面积较大的透光区域。这样一来,当触摸主体对显示面板进行触摸时,经由触摸主体反射的光线可以集中由该透光区域射入,提高了指纹识别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的至少部分区域为指纹识别区域,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设有多个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组;
所述指纹识别区域还设有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其中,每个所述子像素组与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和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相连;
对于一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组,一个所述子像素组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和另一个所述子像素组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子像素组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和第二子像素组对应的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的间距;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分别为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相距最近的两个子像素组;
其中,第一种结构:每个所述重复单元包括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沿行方向对称,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分别包括沿列方排布的多个所述子像素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的每个所述子像素组包括沿行方向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每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连接,每条所述第二信号线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沿行方向延伸,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单元属于同一重复单元;
或,第二种结构:每个所述重复单元包括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沿列方向对称,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分别包括沿行方排布的多个所述子像素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的每个所述子像素组包括沿列方向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每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连接,每条所述第二信号线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沿列方向延伸,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单元属于同一重复单元;
或,第三种结构:每个所述重复单元包括两个第一像素单元和两个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沿所述行方向和所述列方向对称,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分别包括呈矩阵式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其中,在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沿行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像素电路构成第一类子像素组,多个所述第一类子像素组沿列方向排布,沿列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像素电路构成第二类子像素组,多个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组沿行方向排布;
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发光控制信号线和数据线,所述发光控制线与所述第一类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相连,且沿行方向延伸,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组相连,且沿列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栅线和电源信号线,所述栅线与一个所述第一类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相连,且沿行方向延伸,所述电源信号线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相连,且沿列方向延伸;
其中,在同一个所述重复单元中,对于一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类子像素组,一个所述第一类子像素组对应的沿行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和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子像素组对应的沿行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子像素组对应的沿行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子像素组对应的沿行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线之间的间距,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分别为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中相距最近的两个第一类子像素组;对于一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相邻的两个第二类子像素组,一个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组对应的沿列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和另一个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组对应的沿列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子像素组对应的沿列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子像素组对应的沿列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线之间的间距,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分别为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中相距最近的两个第二类子像素组,且相邻两个像素单元属于同一个所述重复单元;
或,第四种结构:每个所述重复单元包括两个所述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n个所述子像素组,n个所述子像素组沿行方向排布,每个所述子像素组包括沿列方向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n≥2,所述第一信号线沿列方向延伸,每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沿列方向延伸,每条所述第二信号线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相连,在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中,一个所述像素单元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和另一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一信号线沿一条第一对称轴对称,一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二信号线和另一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的第二信号线沿所述第一对称轴对称,所述第一对称轴沿列方向延伸且位于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之间,并且,所述子像素组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均位于该子像素组远离所述第一对称轴的一侧,在两个所述像素单元中,一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的所述像素电路和另一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的所述像素电路沿所述第一对称轴对称,且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单元属于同一个所述重复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种结构中,所述第一信号线为发光控制信号线,每条所述发光控制线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相连,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沿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信号线为栅线,每条所述栅线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相连,所述栅线沿行方向延伸;
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相连的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和所述栅线位于所述子像素组的两侧,且对于相邻两个所述子像素组,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相连的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和另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相连的所述栅线位于两个所述子像素组之间;
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在所述列方向上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之间的间距为L1,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中所述像素电路之间的间距为L2,L2>L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在所述列方向上的长度为L3,
Figure FDA00029447318200000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分别包括两个所述子像素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还设有:
固定电位信号线,每条所述固定电位信号线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相连,所述固定电位信号线沿行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在所述列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组对应的两条所述固定电位信号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对应的两条所述固定电位信号线之间的间距;
初始电位信号线,每条所述初始电位信号线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相连,所述初始电位信号线沿行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在所述列方向上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子像素组对应的两条所述初始电位信号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对应的两条所述初始电位信号线之间的间距;
所述固定电位信号线和所述初始电位信号线与所述子像素组交叠,并且,在列方向上,与多个所述子像素组相连的所述固定电位信号线和所述初始电位信号线交替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种结构中,所述第一信号线为数据线,每条所述数据线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相连,所述数据线沿列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信号线为电源信号线,每条所述电源信号线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相连,所述电源信号线沿列方向延伸;
对于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相连的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电源信号线,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电源信号线位于所述子像素组的同一侧,并且,所述数据线位于所述电源信号线靠近所述子像素组的一侧;
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在所述行方向上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之间的间距为L3,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中所述像素电路之间的间距为L4,L4>L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种结构中,与一个所述第一类子像素组相连的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和所述栅线位于所述第一类子像素组的两侧,且对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类子像素组,一个所述第一类子像素组相连的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和另一个所述第一类子像素组相连的所述栅线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类子像素组之间;
对于与一个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组相连的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电源信号线,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电源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组的同一侧,并且,所述数据线位于所述电源信号线靠近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组的一侧;
对于所述第一类子像素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在所述行方向上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类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之间的间距为L5,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中所述像素电路之间的间距为L6,L6>L5;
对于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在所述列方向上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类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之间的间距为L7,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中所述像素电路之间的间距为L8,L8>L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种结构中,所述第一信号线为数据线,每条所述数据线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相连,所述数据线沿列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信号线为电源信号线,每条所述电源信号线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的所述像素电路相连,所述电源信号线沿列方向延伸;
对于与一个所述子像素组相连的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电源信号线,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电源信号线位于所述子像素组的同一侧,并且,所述数据线位于所述电源信号线靠近所述子像素组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n=2。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10846104.2A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0636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6104.2A CN109063631B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6/239,464 US10824839B2 (en) 2018-07-27 2019-01-03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region having improved light transmittan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46104.2A CN109063631B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3631A CN109063631A (zh) 2018-12-21
CN109063631B true CN109063631B (zh) 2021-08-31

Family

ID=64835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46104.2A Active CN109063631B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824839B2 (zh)
CN (1) CN1090636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4082B (zh) 2018-12-27 2023-01-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CN110767141B (zh) * 2019-05-31 2022-08-3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91917A (zh) * 2019-08-09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6075877A (zh) * 2020-08-21 2023-05-05 Jsr株式会社 显示器
CN114512499A (zh) * 2022-01-28 2022-05-1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88203B2 (ja) * 2000-12-14 2010-11-24 レノボ シンガポール プライヴェート リミテッド 表示装置
JP2010122355A (ja) * 2008-11-18 2010-06-03 Canon Inc 表示装置及びカメラ
CN104865737B (zh) * 2015-06-15 2017-07-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881196B (zh) * 2015-06-23 2018-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及显示屏
KR102586792B1 (ko) * 2016-08-23 2023-10-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CN106775063B (zh) * 2016-11-25 2020-04-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782416B (zh) * 2017-03-02 2019-12-1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025451B (zh) * 2017-04-27 2019-11-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46152B (zh) * 2017-06-23 2020-04-21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屏以及终端
CN107944334B (zh) * 2017-08-17 2021-03-02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感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611142B (zh) * 2017-09-11 2020-06-0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765487B (zh) * 2017-10-30 2020-11-0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7610636B (zh) * 2017-10-30 2021-02-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182883B (zh) * 2018-01-31 2020-06-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8954070U (zh) * 2018-02-27 2019-06-0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感器和触摸显示屏
CN108287428B (zh) * 2018-03-26 2021-08-1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全面屏手机技术与趋势分";李四维等;《广东通信技术》;20171231;第37卷(第12期);第60-65页 *
"硬件电路信号失真解析方法在便携产品显示电路的应用";刘兵等;《电子技术应用》;20151231;第41卷(第9期);第55-5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24839B2 (en) 2020-11-03
CN109063631A (zh) 2018-12-21
US20190138783A1 (en) 2019-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363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8576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0428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0657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70505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40053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27293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725770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87422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6619376U (zh) 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装置
CN108415601B (zh) 布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8829283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807756B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0288945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151930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181357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84635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942591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1381700B (zh) 触控结构、采用该触控结构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139362B2 (en) Display panel with asymmetrically disposed pads
CN110262689B (zh)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CN112083758A (zh) 终端屏幕及终端
CN10852022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5590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1376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