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2333A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2333A
CN109062333A CN201810834807.3A CN201810834807A CN109062333A CN 109062333 A CN109062333 A CN 109062333A CN 201810834807 A CN201810834807 A CN 201810834807A CN 109062333 A CN109062333 A CN 109062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group
display screen
circuit board
fingerprint mould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348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强
成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348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623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62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233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6690 priority patent/WO202002005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指纹模组,以及位于指纹模组下方的柔性电路板,其中,指纹模组夹设固定于显示屏和柔性电路板之间;其中,显示屏和指纹模组分别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柔性电路板还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连接。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解决终端跌落时对显示屏冲击应力的问题,防止显示屏因受到冲击应力而显示异常或发生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对移动终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移动智能终端体验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其中指纹识别技术就是最成熟、消费者最关注的技术之一。通常移动终端的盖板表面开设贯通孔以露出指纹传感器的触控感应区域,以便指纹传感器能进行指纹检测。但是在移动终端盖板的表面开设贯通孔,不仅影响盖板强度还影响移动终端屏幕外观的完整性。光学指纹模组,即屏下指纹模组,是一种可设置于盖板之下,无需在盖板上开设通孔的指纹识别模组,且穿透性高,受到业界欢迎。
目前,屏下指纹模组设计均为分离式,即指纹模组单独制作,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屏1的下方设置有指纹模组102,电性连接是通过指纹FPC103上的连接器件与显示屏FPC104进行连接,结构连接是通过指纹模组上双面胶105预行预贴合。但是由于指纹模组102与显示屏101的相对位移非常敏感,所以组装后需要在指纹模组的四周点一圈比较坚硬的补强胶106使得贴合后不会产生位移。但是正是由于补强胶本身较硬,当移动终端受到冲击或者跌落时,指纹模组和补强胶106易对显示屏产生较大的应力,导致指纹模组102上双面胶105和补强胶106对应显示屏101的位置出现显示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学指纹模组与显示屏之间装配应力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指纹模组,以及位于指纹模组下方的柔性电路板,其中,
指纹模组夹设固定于显示屏和柔性电路板之间;
其中,显示屏和指纹模组分别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柔性电路板还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连接。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终端跌落时对显示屏冲击应力的问题,防止显示屏因受到冲击应力而显示异常或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屏下指纹模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一;
图2表示现有技术中屏下指纹模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二;
图3表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中显示屏和指纹模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一;
图4表示图3中A-A的切面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中显示屏和指纹模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二;
图6表示图5中B-B的切面示意图。
其中,图中:
101、显示屏,102、指纹模组,103、指纹FPC,104、显示屏FPC,105、双面胶,106、补强胶;
1、显示屏,2、指纹模组,3、柔性电路板,4、第一双面胶,5、泡棉层,6、开口结构,7、第二双面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具体包括:显示屏1、指纹模组2以及位于指纹模组2下方的柔性电路板3。其中,指纹模组2夹设固定于显示屏1和柔性电路板3之间。其中,显示屏1和指纹模组2分别与柔性电路板3电连接,柔性电路板3还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连接。
其中,柔性电路板3将指纹模组2完全覆盖,显示屏1和柔性电路板3将指纹模组2夹紧。
其中,指纹模组2的第一端面与显示屏1的第一表面连接,指纹模组2的第二端面与柔性电路板3的第一区域连接,其中,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对设置,显示屏1与柔性电路板3将指纹模组2夹紧,那么指纹模组2在显示屏1与柔性电路板3的夹紧力作用下,实现位置稳定。进一步地,当移动终端发生跌落或受到冲击时,由于柔性电路板3的微弹特性,可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减小冲击力对显示屏的损坏。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显示屏1的第一表面指的是显示屏1的背面(或称为非显示面),指纹模组2的第一端面指的是感应指纹的面,第二端面指的是感应光的发出面。柔性电路板3的第一区域是为指纹模组2预留的。
进一步地,显示屏1和指纹模组2分别与柔性电路板3电连接,柔性电路板3还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连接,即显示屏1和指纹模组2共用同一柔性电路板3。具体地,柔性电路板3上设置有:与指纹模组2电连接的第一电路,以及与显示屏1电连接的第二电路。也就是说,指纹模组2的外部电路与显示屏1的外部电路做在同一个柔性电路板上,例如,将指纹模组2外部的连接线路做在显示屏1的柔性电路板FPC上,然后直接利用显示屏FPC连接到移动终端的主板上,以实现指纹电性连接的功能。其中,图3为显示屏FPC未发生折返的情况下,显示屏1、指纹模组2和柔性电路板3之间的组装示意图,图5为显示屏FPC发生折返的情况下,显示屏1、指纹模组2和柔性电路板3之间的组装示意图。
这样,通过将指纹模组2直接做在显示屏1的柔性电路板3上,再将柔性电路板3和指纹模组2整个贴在显示屏1的背面,当移动终端跌落时,指纹模组2对显示屏1的冲击应力可通过连接分散到整个柔性电路板3,且由于柔性电路板3自身的微弹性能,可对冲击应力进一步缓冲,这样即可减小冲击应力对显示屏1的冲击。
如图4和图6所示,指纹模组2的第一侧面通过第一双面胶4与显示屏1的第一表面粘接。指纹模组2的非功能区布满第一双面胶4,可以实现与显示屏1的第一表面的大面积粘接,保证指纹模组2与显示屏1的相对位置稳定,且节省了指纹模组2四周的点胶工序,省去指纹模组2与显示屏1的组装工序,可节约成本。
如图6所示,柔性电路板3的第二区域与显示屏1之间填充有泡棉层5,泡棉层5形成一开口结构6,第一区域位于开口结构6内。第二区域为柔性电路板3上除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在显示屏1上未固定指纹模组2的区域设置有泡棉层5。由于柔性电路板3的第一区域与指纹模组2接触连接,指纹模组2亦位于该开口结构6内。例如开口结构6可以是全包围开口或半包围开口。
优选地,开口结构6围绕指纹模组2设置,且开口结构6的开口面积大于指纹模组2的投影面积。如3和图5所示,该泡棉层5上设置有一开口结构6,指纹模组2位于该开口结构6内,其中,该开口结构6的尺寸略大于指纹模组2的尺寸。
进一步地,显示屏1对应于泡棉层5的开口结构6的区域形成透光区域,也就是说,显示屏1对应于指纹模组2的区域为透光区域,这样可保证指纹的正常采集。
如图6所示,泡棉层5通过第二双面胶7与柔性电路板3的第二区域粘接,例如,指纹模组2和显示屏1的外围线路共用显示屏1的柔性电路板(显示屏FPC),在显示屏FPC翻折时,第二双面胶7直接把显示屏FPC粘在显示屏1背面的泡棉层5上,与此同时,指纹模组2上的第一双面胶4也将指纹模组粘在显示屏1的背面,一次性实现FPC翻折和指纹模组2的贴合。这样用双面胶实现指纹模组2与显示屏1的结构连接,并且利用柔性电路板3的大面积额粘接,可以进一步保证指纹模组2和显示屏1的相对位置稳定。
其中,显示屏1和指纹模组2共用同一柔性电路板3,例如在显示屏FPC上预留一定区域用于布置指纹模组2的外围走线和指纹模组2的外挂元件。柔性电路板3上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柔性电路板3上设置有:指纹模组2的传输线和指纹模组2的处理元件。具体地,该第一电路包括:指纹模组2的外围走线(传输线)和指纹模组2的外挂元件(指纹信号的处理元件)。
另外,柔性电路板3上还设置有:显示屏1的传输线和显示屏1的处理元件,具体地,第二电路包括:显示屏1的外围走线(传输线)和显示屏1的外挂元件(显示信号的处理元件)。
以上结构既可以适用于普通指纹识别模组,亦可以适用于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当实现屏下指纹识别时,显示屏1上设置有与指纹模组2位置相对应的透光区域。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处理器,与柔性电路板3电连接。其中,处理器可设置于移动终端的主板上,柔性电路板3通过连接器与主板连接,并进一步通过主板上的线路与处理器连接,以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和屏幕显示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播放器、MP4播放器或膝上型便携计算机。通过采用上述组装结构,可以解决指纹跌落时对显示屏冲击应力的问题,还可以省去指纹模组四周的点胶工序,省去指纹模组与显示屏的组装工序,可节约成本。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1),指纹模组(2),以及位于所述指纹模组(2)下方的柔性电路板(3),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纹模组(2)夹设固定于所述显示屏(1)和所述柔性电路板(3)之间;
其中,所述显示屏(1)和所述指纹模组(2)分别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3)还与移动终端的主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3)将所述指纹模组(2)完全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组(2)的第一端面与所述显示屏(1)的第一表面连接,所述指纹模组(2)的第二端面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的第一区域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组(2)的第一端面通过第一双面胶(4)与所述显示屏(1)的第一表面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3)的第二区域与所述显示屏(1)之间填充有泡棉层(5),所述泡棉层(5)形成一开口结构(6),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开口结构(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结构(6)围绕所述指纹模组(2)设置,且所述开口结构(6)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指纹模组(2)的投影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1)对应于所述泡棉层(5)的开口结构(6)的区域形成透光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层(5)通过第二双面胶(7)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的第二区域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3)上设置有:所述指纹模组(2)的传输线和所述指纹模组(2)的处理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3)上还设置有:所述显示屏(1)的传输线和所述显示屏(1)的处理元件。
CN201810834807.3A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90623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4807.3A CN109062333A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移动终端
PCT/CN2019/096690 WO2020020059A1 (zh) 2018-07-26 2019-07-19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4807.3A CN109062333A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2333A true CN109062333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835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34807.3A Pending CN109062333A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62333A (zh)
WO (1) WO202002005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2372A (zh) * 2019-03-29 2019-07-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受话器/喇叭固定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WO2020020059A1 (zh) * 2018-07-26 2020-0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WO2020191600A1 (zh) * 2019-03-25 2020-10-0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469193A (zh) * 2020-12-21 2021-03-0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WO2022068419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7080A1 (en) * 2008-10-22 2010-04-22 Fujitsu Limited Contact sensor unit,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ntact sensor unit
CN106960198A (zh) * 2017-03-29 2017-07-18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066946A (zh) * 2017-03-13 2017-08-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CN107577278A (zh) * 2017-09-14 2018-01-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7644202A (zh) * 2017-09-08 2018-0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2333A (zh) * 2018-07-26 2018-1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7080A1 (en) * 2008-10-22 2010-04-22 Fujitsu Limited Contact sensor unit,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ntact sensor unit
CN107066946A (zh) * 2017-03-13 2017-08-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CN106960198A (zh) * 2017-03-29 2017-07-18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644202A (zh) * 2017-09-08 2018-0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7577278A (zh) * 2017-09-14 2018-01-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0059A1 (zh) * 2018-07-26 2020-0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WO2020191600A1 (zh) * 2019-03-25 2020-10-0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KR20210024150A (ko) * 2019-03-25 2021-03-04 선전 구딕스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지문 인식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US11373436B2 (en) 2019-03-25 2022-06-28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438467B1 (ko) 2019-03-25 2022-08-30 선전 구딕스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지문 인식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CN110012372A (zh) * 2019-03-29 2019-07-1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受话器/喇叭固定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WO2022068419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US11948396B2 (en) 2020-09-30 2024-04-02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469193A (zh) * 2020-12-21 2021-03-09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US11540388B2 (en) 2020-12-21 2022-12-27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circuit board component an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20059A1 (zh) 2020-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2333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774689A (zh) 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US9709837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8243424B1 (en) Surface display assemblies
CN103984452B (zh) 触控面板总成与电子装置
CN102193679B (zh) 具有输入功能的电光装置
CN209401262U (zh) 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及电子终端
CN108363510B (zh) 触控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产品
CN108259651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5430128B (zh) 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7608454A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2193680A (zh) 触摸面板和具有输入功能的电光装置
CN102822780A (zh) 触摸屏面板
CN101866069A (zh) 显示装置
CN102736790A (zh) 触摸面板以及具有该触摸面板的移动终端
CN106980427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和触控屏及显示屏
CN110780481B (zh) 连结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6980426A (zh) 显示装置、显示屏、触控屏及电子设备
CN108877545B (zh) 显示装置
CN208707684U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模组
CN114550583B (zh) 显示模组、触控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3411939B (zh) 一种显示模组
CN205670286U (zh) 触控装置
CN111240513B (zh) 显示器反折部保护结构
CN209400989U (zh) 触控导电膜、触控屏、触摸显示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