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9249A - 一种能量回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量回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9249A
CN109059249A CN201810677132.6A CN201810677132A CN109059249A CN 109059249 A CN109059249 A CN 109059249A CN 201810677132 A CN201810677132 A CN 201810677132A CN 109059249 A CN109059249 A CN 109059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nergy
valve
pipelin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71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娄桦
曾庭荣
都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tlas Copco Wux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tlas Copco Wux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tlas Copco Wux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tlas Copco Wux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771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92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9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92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005Details for 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中间管路将能量发生装置和能量回收装置之间连通构建水循环管路;关闭阀a、阀b,开启所述能量发生装置使其内设置的冷却器的循环水管路升温;所述高温水进行换热单元进行热能置换;管路循环内水温下降并最终回到冷却入口进入冷却器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对高温压缩空气的余热回收,产生了大量的热水可供厂区或居民区的供暖、浴池、食堂,将此部分能量回收回馈给用户,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再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同时有效解决了锅炉供暖、供热水时消耗大量煤炭或燃气等燃料把冷水加热时的能源消耗以及所带来的空气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能量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回收利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量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一种能够通过使用机械能来升高可压缩流体(气体)的压力的机器。在用于工业领域内的处理设备中的各种类型的压缩机中,存在所谓的离心式压缩机,其中,能量由称为离心叶轮或轮的部件的旋转所引起的离心加速度的形式提供给气体,该旋转通常由驱动器(电动机或蒸汽轮机)控制。离心式压缩机可设有采用所谓的单级构造的单个叶轮,或设有串接布置的许多叶轮(在此情况下称为多级压缩机)。更确切地说,离心式压缩机的各级通常由用于待压缩的气体的吸入导管、能够向气体提供动能的叶轮,以及扩散器组成,其中,扩散器的任务是将叶轮出口中的气体的动能转变成压力能。
压缩机因对空气做功而产生额外的废热通常是采用冷却装置排入环境大气中。目前空压机的余热回收存在有喷油螺杆空压机的热能回收,其依靠喷油螺杆空压机润滑油中所含有的大量废热通过热交换的方式回收一部分热量,其只适用于螺杆空压机,需要在系统中添加大量额外的压缩机润滑油,增加了运行费用;且若换热器中发生油泄露容易造成严重的水系统污染。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量回收装置方法,通过对高温压缩空气的余热回收,能够将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压缩机在气体再循环状态下工作时出现的能量损失至少部分地转换成有用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量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中间管路将能量发生装置和能量回收装置之间连通构建水循环管路;关闭阀a、阀b,开启所述能量发生装置使其内设置的冷却器的循环水管路升温,高温水由冷却出口经过温控阀b根据每级温度逐渐改变开度,保证出口中间管道的出水温度;所述高温水进行换热单元进行热能置换,包括两级换热作用,每级回收的热能均通过用户管道输出至不同温度要求的用户端再利用;管路循环内水温下降并最终回到冷却入口进入冷却器中,完成闭式循环。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构建所述水循环管路还包括搭建能量回收装置,其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水循环单元,包括将进水管道、出水管道以及中间管路连通,且所述中间管路接入所述能量发生装置中受热;将换热单元接入所述进水管道中,进行管道内的多级热交换,并且输出热能供给用户使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水管道包括沿流路方向依次将进口a、阀a、阀b和温控阀a连接;所述中间管路内具有热能的水由所述进口a流入所述进水管道内,所述阀a、阀b控制其前后管路的流通,所述温控阀a控制管道中经过后的水温。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出水管道包括沿其管路流向依次将主水泵和出口a连接;所述出口a与所述能量发生装置连接,通过所述主水泵产生的压力将管道内水输送至所述能量发生装置中完成循环。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间管路包括将进口中间管道、出口中间管道以及温控阀b依次连接;所述进口中间管道与所述出水管道连通,所述出口中间管道与所述进水管道连通,所述温控阀b设置于所述出口中间管道的上游,控制其出水的温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换热单元还包括将换热进管道、换热出管道以及所述用户管道分别与换热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能量发生装置还包括供水单元、电控箱、备用换热单元和底盘;所述供水单元通过管路与构建的所述水循环单元连接,为其提供管路内需要的循环水源,所述电控箱能够显示闭式循环水路中不同位置的温度、压力值,所述备用换热单元与所述换热单元对称设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供水单元还包括水箱和补水泵,所述水箱安装有液位探头,为整个闭式水路供水保压,所述补水泵根据水箱液位监测,自动开启以补充水路中缺失的水量,所述水箱与所述进水管道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开启能量发生装置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打开阀a、阀b和阀d且关闭阀c,开启补水泵开始向水箱内补水至预设液位,并由液位探头监测;当所述水箱内液位到位时,开启主水泵将水箱内储存的水源输送至管路中充满,同时在液位探头的监测下自动向水箱内补水;关闭阀a、阀b,所述主水泵驱动循环水进入所述能量发生装置中受热后进入行换热单元进行热能置换,实现循环回收。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能量回收装置能够应用于多台所述能量发生装置,且所述能量发生装置内设置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包括冷却入口和冷却出口;所述中间管路接入所述冷却器内受热后进入所述能量回收装置中;所述冷却入口与所述进口中间管道连接,所述冷却出口与所述出口中间管道连接且二者连接管道之间设置所述温控阀b。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能量回收方法,通过对高温压缩空气的余热回收,产生了大量的热水可供厂区或居民区的供暖、浴池、食堂,将此部分能量回收回馈给用户,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再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同时有效解决了锅炉供暖、供热水时消耗大量煤炭或燃气等燃料把冷水加热时的能源消耗以及所带来的空气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所述能量回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所述能量回收装置与能量发生装置之间通过中间管路连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的“上、下、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同样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或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2,其中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能量回收装置俯视结构图,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对高温压缩空气的余热回收再利用的装置,能够将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压缩机在气体再循环状态下工作时出现的能量损失至少部分地转换成有用功,该能量回收装置包括水循环单元和换热单元400。具体的,水循环单元包括与能量发生装置连接且构成闭式循环水路的进水管道100、出水管道200以及中间管路300,中间管路300接入能量发生装置将其管路内水升温后,流入进水管道100进行热交换,再由出水管道200将换热后的水输入至能量发生装置中完成循环;以及换热单元400,与进水管道100连接,能够进行管道内的多级热交换,并且输出热能供给用户使用。此处能量发生装置指能够产生高温热量的流体压缩设备,例如空气压缩机,其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压缩机按其原理可分为容积型压缩机与速度型压缩机。容积型又分为:往复式压缩机、回转式压缩机;速度型压缩机又分为:轴流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和混流式压缩机。而当设备工作时对气体进行压缩过程中,根据一定质量气体理想状态方程:PV/T=恒量,因此一定质量气体在理想状态下,它的内部压强P与它的体积V成反比,与它的温度T成正比。应用到空气压缩机方面就是气体通过外力压缩减小体积,那么它的压强与温度都会上升,伴随着空气被压缩,在现有中产生的高温气体一般都是经过压缩机中的冷却器冷却后直接-排放至大气中,此部分高温能量未被回收利用导致能源的浪费,不符合节约能源的理念。而本实施例中提出该能量回收装置通过水循环单元与冷却器的连接,将管道内高温气体含有的热能进行转换至水循环管路中,并通过换热单元400对水循环管路中的高温水进行多级热交换处理后输出给用户使用,包括产生了大量的热水用于锅炉再热用,以及可供厂区或居民区的供暖、浴池、食堂,因此将此部分能量回收回馈给用户,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再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同时有效解决了锅炉供暖、供热水时消耗大量煤炭或燃气等燃料把冷水加热时的能源消耗以及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更加具体的,再次参照图2的示意,本实施例上述能量回收装置中进水管道100还包括沿流路方向依次连接的进口a101、阀a102、阀b103、温控阀a104以及阀c105,中间管路300内具有热能的水由进口a101流入进水管道100内,阀a102、阀b103控制其前后管路的流通,温控阀a104控制管道中经过后的水温,阀c105控制水循环单元整个管道内水的进入和排出。以及出水管道200同样包括沿其管路流向依次连接的阀d201、主水泵202、阀e203以及出口a204;阀d201、阀e203能够控制出水管道200内管路的流通,出口a204与能量发生装置连接,通过主水泵202,其为变频主水泵有两台并联,一用一备,用于提供整个闭式循环水路的供水,并可自动变速运行以保证供水压力,本实施例中对称设置两组满足管道内压力需求,不排除其他位置及数量的可能,从而通过产生的压力将管道内水输送至能量发生装置中完成循环。上述阀a102、阀b103、阀c105、阀e203均为手动阀门,设置于管道上控制管路流通,温控阀a104为设置温度传感器的控制阀门,简称温控阀,其是流量调节阀在温度控制领域的典型应用,其基本原理:通过控制换热器、空调机组或其他用热、冷设备、一次热/冷媒入口流量,以达到控制设备出口温度。当负荷产生变化时,通过改变阀门开启度调节流量,以消除负荷波动造成的影响,使温度恢复至设定值;例如自力式温控阀或电动温控阀,自力式温度调节阀利用液体受热膨胀及液体不可压缩的原理实现自动调节。温度传感器内的液体膨胀是均匀的,其控制作用为比例调节。被控介质温度变化时,传感器内的感温液体体积随着膨胀或收缩。被控介质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感温液体膨胀,推动阀芯向下关闭阀门,减少热媒的流量;被控介质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感温液体收缩,复位弹簧推动阀芯开启,增加热媒的流量。而电子式温控阀是由温度控制器、电子执行器、阀门组成,控制器具有PI、PID调节功能,控制精确,多回路控制,功能多样,可实现流体流量、压力、压差、温度、湿度、焓值和空气质量的控制。执行器有电动机械式和电动液压式,带有手动和自动调节功能;电动液压式执行器带断电自动复位保护功能,可接收信号并带有阀位反馈功能。阀门为流量调节阀,可根据指令进行管路开度流量调节。本实施例中换热单元400还包括与换热器401连接的换热进管道402、换热出管道403以及用户管道404;换热器401为多组对称设置,采用现有存在的换热器,能够进行多级换热;且换热进管道401与换热出管道403分别设置于阀a102上游端和下游端,用户管道404与用户端连接,将置换的热能再利用。
基于上述的能量回收装置与能量发生装置,此处提供一种应用的能量回收方法,参照图1示意性的示出了该方法的原理结构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中间管路300将能量发生装置和能量回收装置之间连通构建水循环管路;其中该步骤构建水循环管路还包括搭建能量回收装置,其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水循环单元,包括将进水管道100、出水管道200以及中间管路300连通,且中间管路300接入能量发生装置中受热;将换热单元400接入进水管道100中,进行管道内的多级热交换,并且输出热能供给用户使用;
关闭阀a102、阀b103,开启能量发生装置使其内设置的冷却器900的循环水管路升温,高温水由冷却出口902经过温控阀b303根据每级温度逐渐改变开度,保证出口中间管道302的出水温度;
高温水进行换热单元400进行热能置换,包括两级换热作用,每级回收的热能均通过用户管道404输出至不同温度要求的用户端再利用;
管路循环内水温下降并最终回到冷却入口901进入冷却器900中,完成闭式循环。
进一步,为了预先将循环水路内充满用水以及提供循环水的动力,保持循环水路内水的流量,在的开启能量发生装置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阀a102、阀b103和阀d201且关闭阀c105,开启补水泵502开始向水箱501内补水至预设液位,并由液位探头监测;
当水箱501内液位到位时,开启主水泵202将水箱501内储存的水源输送至管路中充满,同时在液位探头的监测下自动向水箱501内补水;
关闭阀a102、阀b103,主水泵202驱动循环水进入能量发生装置中受热后进入行换热单元400进行热能置换,实现循环回收。
同时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能量回收方法应用于能量回收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参照图2中箭头指的是各位置管路处的水循环流路方向示意,更具体的,首先打开整个循环水路中的阀a102、阀b103、阀c105、阀e203,由主水泵202产生压力通过阀c105的进水将循环水路内充满水,当然循环水路是通过中间管路300接入了能量发生装置中进行热能转换收集准备。然后当管道内水压温度稳定后,关闭上述若干阀门。开启能量发生装置产生高温气体,显然的,图中能量发生装置的左右两端分别是相对而言的低温水和通过热能转换后的高温水,该高温水经由进口a101进入进水管道100中,由于阀a102、阀b103的关闭,高温水进入换热进管道402后进行一级热交换后由换热出管道403输出为低温水,过程中换热器401中进行热转换后的水接入用户端供用户使用,转换后的低温水进入出水管道200中再次通过、主水泵202输入至中间管路300中进行上述循环。
实施例2
在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能量回收装置中,其中水循环过程中由于高温,导致管道内会存在水量蒸发或者管道损耗而减少导致水量不足的情况,因此需要及时对管道内的水量和压力参数进行监测以及补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照图3的示意,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能量回收装置还包括供水单元500、电控箱600、备用换热单元700和底盘800。具体的,供水单元500通过管路与水循环单元连接,为其提供管路内需要的循环水源,电控箱600能够显示闭式循环水路中不同位置的温度、压力值,备用换热单元700与换热单元400对称设置,且其通过三通管道与进水管道100之间相连通,能量回收装置设置于底盘800上。更具体的,供水单元500还包括水箱501、补水泵502、供水管道503和排水管道504,水箱501安装有液位探头,为整个闭式水路供水保压,补水泵502根据水箱液位监测,自动开启以补充水路中缺失的水量,供水管道503与进水管道100连接,排水管道504能够将水箱501和管道内水排出。
参照第一个实施例的循环工作流程,本实施例中流程中增加了水箱501为水源存储部分,其上还安装有液位探头,即水位传感器,与补水泵502之间配合,将感受到的水位信号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内的计算机将实测的水位信号与设定信号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然后根据偏差的性质,向给补水泵502发出开或关的指令,包括当检测水箱501内检测水位不符合预设值时,启动补水泵502进行水箱补水,保证整个循环水路的稳定运行。而电控箱600主要控制主水泵202的转速,同时在设备运行状态下时直接显示设备运行状态参数,包括管道内水温度、水压力、水位信息以及设备正常运转的故障信息,并能够及时给出报警信号,通知操作人员对故障及时处理,对于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进行保证。
实施例3
参照图4中的示意,本实施例中为能量回收装置能够应用于多台能量发生装置。与上述二个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能量发生装置可以为现有离心式压缩机,通过中间管路300与能量回收装置连接实现对离心式压缩机产生的热能进行收集。具体的来说,中间管路300还包括进口中间管道301、出口中间管道302以及温控阀b303;进口中间管道301与进水管道100连通,出口中间管道302与出水管道200连通,温控阀b303设置于出口中间管道302的上游,控制其出水的温度。参照图4示意,离心式压缩机内设置冷却器900;冷却器900还包括冷却入口901以及冷却出口901,冷却入口901与进口中间管道301连接,冷却出口901与出口中间管道302连接且二者连接管道之间设置温控阀b303;根据上述实施例中连接方式,本领域人员不难发现,参照上述中间管路300与能量发生装置的连接结构,该离心式压缩机当然还可以为三台或者多台进行并联使用,并通过三通管道均与能量回收装置连接;以及温控阀b303会根据每级温度逐渐改变开度,保证出口中间管道302的出水温度,然后此高温回水进入能量回收装置,通过两级换热作用,水温下降并最终打回到冷却入口901进入冷却器901中,完成闭式循环,且出水温度能够根据客户需要进行设置调整。上述温控阀b303为电子温控阀,其实现原理参照第一个实施例中所述。
需要进行说明是,本实施例中能量回收装置能够应用于离心式压缩机中,但不局限于离心式压缩机,当然还可以是其他能够对气体做工并产生热量的空气压缩设备,例如:容积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及回转式压缩机等,同样的,接入上述设备中的冷却器进行能量回收利用。此处根据现有技术对于离心式压缩机的介绍,离心式压缩机中气压的提高,是靠叶轮旋转、扩压器扩压而实现的,其包括润滑系统和气体冷却系统,显然本实施例针对的是其气体冷却系统中产生的高温气体能量进行回收和利用,对于气体冷却系统而言包括两个中级冷却器和后冷器构成的三级冷却系统,水循环管路、空气循环管路、冷凝水管路以及润滑油循环管路,产生的高温气体通过空气循环管路进入冷却器中与水循环管路之间热交换。再详细的,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外壳、冷却器芯、热空气入口、冷却后的空气出口、冷却水侧的管束,当然由于其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图中未给出具体标号的示意。由于离心机三段进气温度过高会直接导致三段排气温度升高、使气体含水量增加、输气系统长期高温引起管道材质发生变化、后冷冷却负荷增加以及后系统使用单位冷却效果变差的问题,从而配备有冷凝水管路,保证其进气温度。基于上述离心式压缩机,本实施例中温控阀b装在离心机的每一级冷却器的出水口处,图中未能够示意出并联使用时其它的温控阀b,但同样的可参照上述不难发现其位于前两个相似位置,且该温控阀b预设定温度为85℃,同时此预设温度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如此来保证每一级的出水温度以及总管出水温度,此高温水将进入能量回收装置中进行回收利用。
具体过程还包括如下:当压缩机部分和能量回收装置通过中间管路300连接完毕后,先不开压缩机,开启能量回收装置电源,水箱501开始通过补水水泵502为整个闭式水路打水,直到达到水箱的额定液位。然后开启主水泵202,试运行闭式循环水路。当水路温度压力正常后,开启压缩机。压缩机部分的温控阀b303会根据每级温度逐渐改变开度,保证85度的压缩机出水温度。然后此高温回水进入能量回收装置部分,通过两级换热器,应当说明的是,图中只示意出了一级换热器,即换热器401,但不难得出其后对称设置的二级换热器,且其中一级换热器用于将85度的热水换热降为63度,转换的高热水可以用于锅炉再热用,二级换热器将63度水再次换热降为35度,转换的低热水可以用于员工洗澡用,还包括备用换热器用于换热器的维护备用。最终通过热交换高温水温降为35度,再通过主水泵200,打回到压缩机进水总管,完成整个闭式循环。而过程中两级换热器客户端侧热交换后的热水,供给客户使用终端,实现压缩机热的能量回收再利用。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中间管路(300)将能量发生装置和能量回收装置之间连通构建水循环管路;
关闭阀a(102)、阀b(103),开启所述能量发生装置使其内设置的冷却器(900)的循环水管路升温,高温水由冷却出口(902)经过温控阀b(303)根据每级温度逐渐改变开度,保证出口中间管道(302)的出水温度;
所述高温水进行换热单元(400)进行热能置换,包括两级换热作用,每级回收的热能均通过用户管道(404)输出至不同温度要求的用户端再利用;
管路循环内水温下降并最终回到冷却入口(901)进入冷却器(900)中,完成闭式循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所述水循环管路还包括搭建能量回收装置,其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水循环单元,包括将进水管道(100)、出水管道(200)以及中间管路(300)连通,且所述中间管路(300)接入所述能量发生装置中受热;
将换热单元(400)接入所述进水管道(100)中,进行管道内的多级热交换,并且输出热能供给用户使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100)包括沿流路方向依次将进口a(101)、阀a(102)、阀b(103)和温控阀a(104)连接;
所述中间管路(300)内具有热能的水由所述进口a(101)流入所述进水管道(100)内,所述阀a(102)、阀b(103)控制其前后管路的流通,所述温控阀a(104)控制管道中经过后的水温。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道(200)包括沿其管路流向依次将主水泵(202)和出口a(204)连接;
所述出口a(204)与所述能量发生装置连接,通过所述主水泵(202)产生的压力将管道内水输送至所述能量发生装置中完成循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路(300)包括将进口中间管道(301)、出口中间管道(302)以及温控阀b(303)依次连接;
所述进口中间管道(301)与所述出水管道(200)连通,所述出口中间管道(302)与所述进水管道(100)连通,所述温控阀b(303)设置于所述出口中间管道(302)的上游,控制其出水的温度。
6.如权利要求1~3或5任一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400)还包括将换热进管道(402)、换热出管道(403)以及所述用户管道(404)分别与换热器(401)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发生装置还包括供水单元(500)、电控箱(600)、备用换热单元(700)和底盘(800);
所述供水单元(500)通过管路与构建的所述水循环单元连接,为其提供管路内需要的循环水源,所述电控箱(600)能够显示闭式循环水路中不同位置的温度、压力值,所述备用换热单元(700)与所述换热单元(400)对称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单元(500)还包括水箱(501)和补水泵(502),所述水箱(501)安装有液位探头,为整个闭式水路供水保压,所述补水泵(502)根据水箱液位监测,自动开启以补充水路中缺失的水量,所述水箱(501)与所述进水管道(100)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启能量发生装置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打开阀a(102)、阀b(103)和阀d(201)且关闭阀c(105),开启补水泵(502)开始向水箱(501)内补水至预设液位,并由液位探头监测;
当所述水箱(501)内液位到位时,开启主水泵(202)将水箱(501)内储存的水源输送至管路中充满,同时在液位探头的监测下自动向水箱(501)内补水;
关闭阀a(102)、阀b(103),所述主水泵(202)驱动循环水进入所述能量发生装置中受热后进入行换热单元(400)进行热能置换,实现循环回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装置能够应用于多台所述能量发生装置,且所述能量发生装置内设置冷却器(900),所述冷却器(900)包括冷却入口(901)和冷却出口(902);
所述中间管路(300)接入所述冷却器(900)内受热后进入所述能量回收装置中;
所述冷却入口(901)与所述进口中间管道(301)连接,所述冷却出口(902)与所述出口中间管道(302)连接且二者连接管道之间设置所述温控阀b(303)。
CN201810677132.6A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能量回收方法 Pending CN1090592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7132.6A CN109059249A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能量回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7132.6A CN109059249A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能量回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9249A true CN109059249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821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7132.6A Pending CN109059249A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能量回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92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2435A (zh) * 2019-01-09 2021-08-24 里姆制造公司 用于电器的集成不间断电力供应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63206U (zh) * 2013-04-01 2013-08-28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工业余热作为热源的热水系统
CN103807999A (zh) * 2014-03-05 2014-05-21 余德林 一种热能回收系统
CN103835919A (zh) * 2013-12-26 2014-06-04 江苏金通灵流体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余热回收系统
CN203770140U (zh) * 2014-04-23 2014-08-13 山西铭鑫隆煤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CN104061680A (zh) * 2014-06-06 2014-09-24 浙江大学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423171U (zh) * 2015-11-30 2016-08-03 西安工程大学 无油螺杆空压机热回收梯级利用系统
JP2017190925A (ja) * 2016-04-15 2017-10-19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用廃熱回収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63206U (zh) * 2013-04-01 2013-08-28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工业余热作为热源的热水系统
CN103835919A (zh) * 2013-12-26 2014-06-04 江苏金通灵流体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余热回收系统
CN103807999A (zh) * 2014-03-05 2014-05-21 余德林 一种热能回收系统
CN203770140U (zh) * 2014-04-23 2014-08-13 山西铭鑫隆煤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CN104061680A (zh) * 2014-06-06 2014-09-24 浙江大学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423171U (zh) * 2015-11-30 2016-08-03 西安工程大学 无油螺杆空压机热回收梯级利用系统
JP2017190925A (ja) * 2016-04-15 2017-10-19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用廃熱回収システム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付婉霞: "《物业设备与设施》", 31 August 2000 *
刘靖: "《建筑节能》", 31 January 201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2435A (zh) * 2019-01-09 2021-08-24 里姆制造公司 用于电器的集成不间断电力供应器
CN113302435B (zh) * 2019-01-09 2023-04-04 里姆制造公司 用于电器的集成不间断电力供应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1680B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9129693U (zh) 一种新型润滑油站系统
CN108049917B (zh) 一种基于单螺杆膨胀机的无储液罐撬装式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CN208952510U (zh) 一种改进型恒压供水工业冷却水循环系统
CN206724551U (zh) 智能控制集成冷站
CN103344064B (zh) 即热式废热回收加热机组及其出水恒温控制方法
CN208536339U (zh) 一种能量回收装置
CN109059249A (zh) 一种能量回收方法
CN104613667A (zh) 组合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043197B1 (ko) 냉동기 전용 컨트롤러를 이용한 냉난방 부하 변동에 따른 냉온수기대수제어시스템
CN206329496U (zh) 螺杆式空压机的余热利用系统
EP3604972B1 (en) Hybrid chiller system
JP2006250445A (ja) 2ポンプ方式熱源設備における運転制御方法
CN105423618B (zh) 一种工业用冷水机组综合节能系统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CN108716765A (zh) 一种能量回收装置
CN104142031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904005U (zh) 无级能量调节雷达设备冷却装置
CN105910339A (zh) 一种双螺杆压缩机补气压力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898569A (zh) 空压机运行状态智能分析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14333088U (zh) 一种多通道节能型制冷加热控温系统
CN209604208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预温功能的空压机
CN205481918U (zh) 一种工业用冷水机组综合节能系统及其智能控制器
CN111347838B (zh) 一种余热回收空气处理装置
CN212431383U (zh) 冷水机组
CN211174606U (zh) 一种具有轴承齿轮润滑冷却的双螺杆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