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9956A - 一种喷墨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墨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9956A
CN109049956A CN201810885265.2A CN201810885265A CN109049956A CN 109049956 A CN109049956 A CN 109049956A CN 201810885265 A CN201810885265 A CN 201810885265A CN 109049956 A CN109049956 A CN 1090499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groove
fixedly connected
wall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852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垚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LING RENQUA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LING RENQUA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LING RENQUA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LING RENQUA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852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499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49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995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7/00Printing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P2217/10Printing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喷墨印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个工作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二工作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三工作装置,所述第一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工作腔内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本装置能够高效的进行印刷,并且本装置小巧方便携带,不管是在家、学校还是公司,都可以带去使用,本装置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并且全自动化操控,有较高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喷墨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办公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喷墨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现如今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虽然手机电脑等产品以及充分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一些纸质书籍仍是一种无法缺少的精神慰藉,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一款喷墨印刷的装置,本装置能够高效的进行印刷,并且本装置小巧方便携带,不管是在家、学校还是公司,都可以带去使用,本装置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并且全自动化操控,有较高的实用性,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喷墨印刷装置实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墨印刷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喷墨印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个工作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二工作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三工作装置,所述第一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工作腔内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工作腔右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滑块右端靠上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可滑动至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相抵接的第一工作块,所述第一工作腔上侧内壁内设置有储墨腔,所述储墨腔右侧靠下侧内壁上连通设置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上侧靠中间位置内壁连通的出墨管,所述第一凹槽上侧靠右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左侧带齿形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二凹槽右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三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导滑槽内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滑槽上侧内壁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凹槽下侧槽口的左右侧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滑块左右端的弹性防水材料,所述第二凹槽左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且右端与所述第三滑块左端的齿形相配合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三凹槽上下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二导滑槽,所述第四滑块上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导滑槽右侧内壁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凹槽左侧靠上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右端与所述第三滑块上端相配合的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第六滑块,所述第四凹槽前后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三导滑槽,所述第六滑块前后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三导滑槽内的第三导滑块,所述第三导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导滑槽右侧内壁上的第三弹簧,所述第四凹槽左侧内壁上设置有左右贯穿所述出墨管的第一通孔,所述第六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出墨管内且与所述第一通孔抵接的第七滑块,所述第七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出墨管内壁抵接的堵墨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下侧靠左侧内壁上开口向上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上端与所述第一工作块相配合的第八滑块,所述第三凹槽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八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绕设过所述第一转动腔内绕转轴转动的绕线轮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块左端的引线,所述第五凹槽左右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四导滑槽,所述第八滑块左右端固定连接于延伸至所述第四导滑槽内的第四导滑块,所述第四导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导滑槽下侧内壁上的第四弹簧,所述第五凹槽下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上端与所述第八滑块相配合的第九滑块,所述第一滑动腔前后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五导滑槽,所述第九滑块前后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五导滑槽内的第五导滑块,所述第五导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导滑槽右侧内壁上的第五弹簧,所述第九滑块上转动式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滑动腔前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一转轴左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腔内且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腔上侧连通设置有第三转动腔,所述第三转动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杆固定连接且下端可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可转动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滑动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转动腔,所述第一转轴右端延伸至所述第四转动腔内且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三斜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腔内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三斜齿轮后端啮合配合且可转动的第四斜齿轮,所述第四斜齿轮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三转轴,所述印刷腔内设置有模板筒,所述模板筒下端设置有两个开口均贯穿所述装置主体右侧内壁且所述模板筒下端延伸至其内的弧形管,所述弧形管内侧与所述模板筒轴心对齐处对称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四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后端通过皮带与下侧的所述第四转轴动力配合连接,下侧的所述第四转轴与上侧的所述第四转轴通过皮带动力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腔下侧内壁上开口向上的第六凹槽,所述第一螺杆位于所述第一工作腔内的左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五斜齿轮,所述第五斜齿轮下端延伸至所述第六凹槽内且啮合配合连接有内棘轮,所述内棘轮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其内部齿形相配合的扣块,所述扣块上固定连接有与其配合的曲弹簧,所述内棘轮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左右滑动的第十滑块,所述第十滑块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工作腔内且可与所述第一滑块相抵接,所述第二螺杆左端固定连接有发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凹槽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印刷腔,所述印刷腔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连通设置有喷墨孔,所述喷墨孔内固定设置有喷墨块,所述喷墨块可以将所述第一凹槽内的墨水均匀的喷到所述印刷腔内,使印刷更加清晰,不会模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模板筒可由程序控制,其表面会根据需要印刷的字吸附住所述喷墨块喷出的墨水,操作简单快捷,可以让人减少很多工作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印刷时,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带动第一滑块向右滑动,同时,第一螺杆带动第五斜齿轮转动,第五斜齿轮带动内棘轮转动,内棘轮转动使第十滑块向右滑动,第一滑块带动第二滑块向右滑动,第二滑块带动第一工作块向右滑动,第一工作块将第一凹槽内的墨水向右挤,墨水被挤进喷墨块后以雾态的形式喷到模板筒上,模板筒左侧表面通过之前程序设置好的模板吸附住墨水在其表面形成墨水字,当喷墨块喷墨时,模板筒后端的电机控制其缓慢旋转,使其表面充分的吸附墨水,当第一工作块向右滑动至与第三滑块抵接并将其向上完全顶入第二凹槽内时,第一凹槽内的墨水刚好全部通过喷墨块被雾化吸附在模板筒上,此时,第三滑块推动第五滑块至左侧极限位置,第五滑块带动第六滑块至左侧极限位置,第六滑块带动第七滑块至左侧极限位置,第七滑块带动堵墨块至左侧极限位置,堵墨块被完全推进储墨腔内,储墨腔内的墨水从堵墨块后侧流进出墨管内,此时因为第一工作块上端将出墨管与第一凹槽的连通口挡住,墨水无法从出墨管中进入第一凹槽内,反转第一电机,当第一电机反转时,内棘轮空转,此时发条因为之前第二螺杆正转时一直蓄力,当第二螺杆失去内棘轮的力时,发条带动第二螺杆反转复位,第二螺杆复位使得第十滑块复位滑动至初始位置,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滑块向左滑动,当第一滑块离开与第三滑块的抵接位置时,因为第四滑块通过第三滑块左侧的齿形将其卡住,所述第三滑块无法下落复位,当第一滑块移动至无法封住出墨管与第一凹槽的连通口时,出墨管内的墨水流入到第一凹槽中,当第一滑块刚好滑动至第一螺杆上的内轴承处时,第一滑块无法滑动,此时,第一工作块刚好滑动至将第八滑块推至下侧极限位置,第八滑块向下滑动拉动引线将第四滑块向左拉动,当第八滑块位于下侧极限位置时,第四滑块右端与第三滑块左端的齿形脱离配合,第三滑块、第五滑块、第六滑块、第七滑块和堵墨块通过弹簧复位,堵墨块再次将出墨管与储墨腔连通口堵住,此时,第八滑块推动第九滑块向左滑动至极限位置,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第三斜齿轮与第四斜齿轮啮合,第一电机反转情况下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第一斜齿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三斜齿轮转动,第三斜齿轮带动第四斜齿轮转动,第四斜齿轮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下侧的第四转轴和下侧的滚筒转动,第四转轴带动上侧的第四转轴和上侧的滚筒转动,此时模板筒后侧的电机控制其以和滚筒相同的转速转动,此时上侧的弧形管管口放的纸也通过滚筒和模板筒的转动向内滑动,模板筒转动时会将墨水字印到纸上,当完成印刷后纸会从侧的弧形管管口出来,此时,开启第一电机正转,第五斜齿轮带动内棘轮转动使第十滑块向右滑动,第十滑块滑动至与第一滑块抵接时会将其从内轴承上顶向螺纹处,第一滑块恢复与第一螺杆螺纹配合连接并以比第十滑块略快的速度向右滑动,并继续将墨水向右挤,重复上述操作即可重复印刷,本装置能够自动化的完成印刷工作,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喷墨印刷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D”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喷墨印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内的第一个工作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内的第二工作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内的第三工作装置,所述第一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内的第一工作腔11,所述第一工作腔11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工作腔11内的第一螺杆13,所述第一螺杆13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14,所述第一工作腔11右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凹槽17,所述第一滑块14右端靠上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可滑动至所述第一凹槽17内的第二滑块15,所述第二滑块15右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7内壁相抵接的第一工作块16,所述第一工作腔11上侧内壁内设置有储墨腔18,所述储墨腔18右侧靠下侧内壁上连通设置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17上侧靠中间位置内壁连通的出墨管19,所述第一凹槽17上侧靠右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20,所述第二凹槽20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左侧带齿形的第三滑块21,所述第二凹槽20右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导滑槽22,所述第三滑块21右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导滑槽22内的第一导滑块23,所述第一导滑块23上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滑槽22上侧内壁上的第一弹簧24,所述第二凹槽20下侧槽口的左右侧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滑块21左右端的弹性防水材料25,所述第二凹槽20左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三凹槽26,所述第三凹槽26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且右端与所述第三滑块21左端的齿形相配合的第四滑块27,所述第三凹槽26上下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二导滑槽28,所述第四滑块27上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二导滑槽28内的第二导滑块29,所述第二导滑块29右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导滑槽28右侧内壁上的第二弹簧30,所述第二凹槽20左侧靠上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四凹槽31,所述第四凹槽31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右端与所述第三滑块21上端相配合的第五滑块32,所述第五滑块32左端固定连接有第六滑块33,所述第四凹槽31前后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三导滑槽34,所述第六滑块33前后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三导滑槽34内的第三导滑块35,所述第三导滑块35右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导滑槽34右侧内壁上的第三弹簧36,所述第四凹槽31左侧内壁上设置有左右贯穿所述出墨管19的第一通孔37,所述第六滑块33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出墨管19内且与所述第一通孔37抵接的第七滑块38,所述第七滑块38左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出墨管19内壁抵接的堵墨块39。
有益地,所述第二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7下侧靠左侧内壁上开口向上的第五凹槽40,所述第五凹槽40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上端与所述第一工作块16相配合的第八滑块41,所述第三凹槽26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腔42,所述第八滑块41上端固定连接有绕设过所述第一转动腔42内绕转轴转动的绕线轮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块27左端的引线,所述第五凹槽40左右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四导滑槽43,所述第八滑块41左右端固定连接于延伸至所述第四导滑槽43内的第四导滑块44,所述第四导滑块44下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导滑槽43下侧内壁上的第四弹簧45,所述第五凹槽40下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滑动腔46,所述第一滑动腔46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上端与所述第八滑块41相配合的第九滑块47,所述第一滑动腔46前后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五导滑槽48,所述第九滑块47前后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五导滑槽48内的第五导滑块49,所述第五导滑块49右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导滑槽48右侧内壁上的第五弹簧50,所述第九滑块47上转动式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51,所述第一滑动腔46前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转动腔52,所述第一转轴51左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腔52内且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斜齿轮53,所述第二转动腔52上侧连通设置有第三转动腔54,所述第三转动腔54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杆13固定连接且下端可与所述第一斜齿轮53啮合配合连接的可转动的第二斜齿轮55,所述第一滑动腔46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转动腔56,所述第一转轴51右端延伸至所述第四转动腔56内且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三斜齿轮57,所述第四转动腔56内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三斜齿轮57后端啮合配合且可转动的第四斜齿轮58,所述第四斜齿轮58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三转轴59,所述印刷腔85内设置有模板筒60,所述模板筒60下端设置有两个开口均贯穿所述装置主体10右侧内壁且所述模板筒60下端延伸至其内的弧形管61,所述弧形管61内侧与所述模板筒60轴心对齐处对称设置有滚筒62,所述滚筒62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四转轴63,所述第三转轴59后端通过皮带与下侧的所述第四转轴63动力配合连接,下侧的所述第四转轴63与上侧的所述第四转轴63通过皮带动力配合连接。
有益地,所述第三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腔11下侧内壁上开口向上的第六凹槽64,所述第一螺杆13位于所述第一工作腔11内的左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五斜齿轮65,所述第五斜齿轮65下端延伸至所述第六凹槽64内且啮合配合连接有内棘轮66,所述内棘轮66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其内部齿形相配合的扣块67,所述扣块67上固定连接有与其配合的曲弹簧68,所述内棘轮66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螺杆69,所述第二螺杆69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左右滑动的第十滑块70,所述第十滑块70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工作腔11内且可与所述第一滑块14相抵接,所述第二螺杆69左端固定连接有发条71。
有益地,所述第一凹槽17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印刷腔85,所述印刷腔85与所述第一凹槽17之间连通设置有喷墨孔86,所述喷墨孔86内固定设置有喷墨块87,所述喷墨块87可以将所述第一凹槽17内的墨水均匀的喷到所述印刷腔85内,使印刷更加清晰,不会模糊。
有益地,所述模板筒60可由程序控制,其表面会根据需要印刷的字吸附住所述喷墨块87喷出的墨水,操作简单快捷,可以让人减少很多工作量。
通过本装置进行印刷时,打开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带动第一螺杆13转动,第一螺杆13带动第一滑块14向右滑动,同时,第一螺杆13带动第五斜齿轮65转动,第五斜齿轮65带动内棘轮66转动,内棘轮66转动使第十滑块70向右滑动,第一滑块14带动第二滑块15向右滑动,第二滑块15带动第一工作块16向右滑动,第一工作块16将第一凹槽17内的墨水向右挤,墨水被挤进喷墨块87后以雾态的形式喷到模板筒60上,模板筒60左侧表面通过之前程序设置好的模板吸附住墨水在其表面形成墨水字,当喷墨块87喷墨时,模板筒60后端的电机控制其缓慢旋转,使其表面充分的吸附墨水,当第一工作块16向右滑动至与第三滑块21抵接并将其向上完全顶入第二凹槽20内时,第一凹槽17内的墨水刚好全部通过喷墨块87被雾化吸附在模板筒60上,此时,第三滑块21推动第五滑块32至左侧极限位置,第五滑块32带动第六滑块33至左侧极限位置,第六滑块33带动第七滑块38至左侧极限位置,第七滑块38带动堵墨块39至左侧极限位置,堵墨块39被完全推进储墨腔18内,储墨腔18内的墨水从堵墨块39后侧流进出墨管19内,此时因为第一工作块16上端将出墨管19与第一凹槽17的连通口挡住,墨水无法从出墨管19中进入第一凹槽17内,反转第一电机12,当第一电机12反转时,内棘轮66空转,此时发条71因为之前第二螺杆69正转时一直蓄力,当第二螺杆69失去内棘轮66的力时,发条71带动第二螺杆69反转复位,第二螺杆69复位使得第十滑块70复位滑动至初始位置,第一电机12带动第一滑块14向左滑动,当第一滑块14离开与第三滑块21的抵接位置时,因为第四滑块27通过第三滑块21左侧的齿形将其卡住,所述第三滑块21无法下落复位,当第一滑块14移动至无法封住出墨管19与第一凹槽17的连通口时,出墨管19内的墨水流入到第一凹槽17中,当第一滑块14刚好滑动至第一螺杆13上的内轴承处时,第一滑块14无法滑动,此时,第一工作块16刚好滑动至将第八滑块41推至下侧极限位置,第八滑块41向下滑动拉动引线将第四滑块27向左拉动,当第八滑块41位于下侧极限位置时,第四滑块27右端与第三滑块21左端的齿形脱离配合,第三滑块21、第五滑块32、第六滑块33、第七滑块38和堵墨块39通过弹簧复位,堵墨块39再次将出墨管19与储墨腔18连通口堵住,此时,第八滑块41推动第九滑块47向左滑动至极限位置,第一斜齿轮53与第二斜齿轮55啮合,第三斜齿轮57与第四斜齿轮58啮合,第一电机12反转情况下带动第一螺杆13转动,第一螺杆13带动第二斜齿轮55转动,第二斜齿轮55带动第一斜齿轮53转动,第一斜齿轮53带动第一转轴51转动,第一转轴51带动第三斜齿轮57转动,第三斜齿轮57带动第四斜齿轮58转动,第四斜齿轮58带动第三转轴59转动,第三转轴59带动下侧的第四转轴63和下侧的滚筒62转动,第四转轴63带动上侧的第四转轴63和上侧的滚筒62转动,此时模板筒60后侧的电机控制其以和滚筒62相同的转速转动,此时上侧的弧形管61管口放的纸也通过滚筒62和模板筒60的转动向内滑动,模板筒60转动时会将墨水字印到纸上,当完成印刷后纸会从侧的弧形管61管口出来,此时,开启第一电机12正转,第五斜齿轮65带动内棘轮66转动使第十滑块70向右滑动,第十滑块70滑动至与第一滑块14抵接时会将其从内轴承上顶向螺纹处,第一滑块14恢复与第一螺杆13螺纹配合连接并以比第十滑块70略快的速度向右滑动,并继续将墨水向右挤,重复上述操作即可重复印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印刷时,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带动第一滑块向右滑动,同时,第一螺杆带动第五斜齿轮转动,第五斜齿轮带动内棘轮转动,内棘轮转动使第十滑块向右滑动,第一滑块带动第二滑块向右滑动,第二滑块带动第一工作块向右滑动,第一工作块将第一凹槽内的墨水向右挤,墨水被挤进喷墨块后以雾态的形式喷到模板筒上,模板筒左侧表面通过之前程序设置好的模板吸附住墨水在其表面形成墨水字,当喷墨块喷墨时,模板筒后端的电机控制其缓慢旋转,使其表面充分的吸附墨水,当第一工作块向右滑动至与第三滑块抵接并将其向上完全顶入第二凹槽内时,第一凹槽内的墨水刚好全部通过喷墨块被雾化吸附在模板筒上,此时,第三滑块推动第五滑块至左侧极限位置,第五滑块带动第六滑块至左侧极限位置,第六滑块带动第七滑块至左侧极限位置,第七滑块带动堵墨块至左侧极限位置,堵墨块被完全推进储墨腔内,储墨腔内的墨水从堵墨块后侧流进出墨管内,此时因为第一工作块上端将出墨管与第一凹槽的连通口挡住,墨水无法从出墨管中进入第一凹槽内,反转第一电机,当第一电机反转时,内棘轮空转,此时发条因为之前第二螺杆正转时一直蓄力,当第二螺杆失去内棘轮的力时,发条带动第二螺杆反转复位,第二螺杆复位使得第十滑块复位滑动至初始位置,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滑块向左滑动,当第一滑块离开与第三滑块的抵接位置时,因为第四滑块通过第三滑块左侧的齿形将其卡住,所述第三滑块无法下落复位,当第一滑块移动至无法封住出墨管与第一凹槽的连通口时,出墨管内的墨水流入到第一凹槽中,当第一滑块刚好滑动至第一螺杆上的内轴承处时,第一滑块无法滑动,此时,第一工作块刚好滑动至将第八滑块推至下侧极限位置,第八滑块向下滑动拉动引线将第四滑块向左拉动,当第八滑块位于下侧极限位置时,第四滑块右端与第三滑块左端的齿形脱离配合,第三滑块、第五滑块、第六滑块、第七滑块和堵墨块通过弹簧复位,堵墨块再次将出墨管与储墨腔连通口堵住,此时,第八滑块推动第九滑块向左滑动至极限位置,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第三斜齿轮与第四斜齿轮啮合,第一电机反转情况下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第一斜齿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三斜齿轮转动,第三斜齿轮带动第四斜齿轮转动,第四斜齿轮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下侧的第四转轴和下侧的滚筒转动,第四转轴带动上侧的第四转轴和上侧的滚筒转动,此时模板筒后侧的电机控制其以和滚筒相同的转速转动,此时上侧的弧形管管口放的纸也通过滚筒和模板筒的转动向内滑动,模板筒转动时会将墨水字印到纸上,当完成印刷后纸会从侧的弧形管管口出来,此时,开启第一电机正转,第五斜齿轮带动内棘轮转动使第十滑块向右滑动,第十滑块滑动至与第一滑块抵接时会将其从内轴承上顶向螺纹处,第一滑块恢复与第一螺杆螺纹配合连接并以比第十滑块略快的速度向右滑动,并继续将墨水向右挤,重复上述操作即可重复印刷,本装置能够自动化的完成印刷工作,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本发明的一种喷墨印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个工作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二工作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三工作装置,所述第一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工作腔内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工作腔右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滑块右端靠上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可滑动至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相抵接的第一工作块,所述第一工作腔上侧内壁内设置有储墨腔,所述储墨腔右侧靠下侧内壁上连通设置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上侧靠中间位置内壁连通的出墨管,所述第一凹槽上侧靠右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左侧带齿形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二凹槽右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三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导滑槽内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滑槽上侧内壁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凹槽下侧槽口的左右侧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滑块左右端的弹性防水材料,所述第二凹槽左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且右端与所述第三滑块左端的齿形相配合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三凹槽上下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二导滑槽,所述第四滑块上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导滑槽右侧内壁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凹槽左侧靠上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右端与所述第三滑块上端相配合的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第六滑块,所述第四凹槽前后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三导滑槽,所述第六滑块前后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三导滑槽内的第三导滑块,所述第三导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导滑槽右侧内壁上的第三弹簧,所述第四凹槽左侧内壁上设置有左右贯穿所述出墨管的第一通孔,所述第六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出墨管内且与所述第一通孔抵接的第七滑块,所述第七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出墨管内壁抵接的堵墨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下侧靠左侧内壁上开口向上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上端与所述第一工作块相配合的第八滑块,所述第三凹槽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八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绕设过所述第一转动腔内绕转轴转动的绕线轮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块左端的引线,所述第五凹槽左右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四导滑槽,所述第八滑块左右端固定连接于延伸至所述第四导滑槽内的第四导滑块,所述第四导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导滑槽下侧内壁上的第四弹簧,所述第五凹槽下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上端与所述第八滑块相配合的第九滑块,所述第一滑动腔前后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五导滑槽,所述第九滑块前后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五导滑槽内的第五导滑块,所述第五导滑块右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五导滑槽右侧内壁上的第五弹簧,所述第九滑块上转动式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滑动腔前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一转轴左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腔内且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腔上侧连通设置有第三转动腔,所述第三转动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杆固定连接且下端可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可转动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滑动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转动腔,所述第一转轴右端延伸至所述第四转动腔内且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三斜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腔内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三斜齿轮后端啮合配合且可转动的第四斜齿轮,所述第四斜齿轮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三转轴,所述印刷腔内设置有模板筒,所述模板筒下端设置有两个开口均贯穿所述装置主体右侧内壁且所述模板筒下端延伸至其内的弧形管,所述弧形管内侧与所述模板筒轴心对齐处对称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四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后端通过皮带与下侧的所述第四转轴动力配合连接,下侧的所述第四转轴与上侧的所述第四转轴通过皮带动力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腔下侧内壁上开口向上的第六凹槽,所述第一螺杆位于所述第一工作腔内的左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五斜齿轮,所述第五斜齿轮下端延伸至所述第六凹槽内且啮合配合连接有内棘轮,所述内棘轮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其内部齿形相配合的扣块,所述扣块上固定连接有与其配合的曲弹簧,所述内棘轮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左右滑动的第十滑块,所述第十滑块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工作腔内且可与所述第一滑块相抵接,所述第二螺杆左端固定连接有发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印刷腔,所述印刷腔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连通设置有喷墨孔,所述喷墨孔内固定设置有喷墨块,所述喷墨块可以将所述第一凹槽内的墨水均匀的喷到所述印刷腔内,使印刷更加清晰,不会模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墨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筒可由程序控制,其表面会根据需要印刷的字吸附住所述喷墨块喷出的墨水,操作简单快捷,可以让人减少很多工作量。
CN201810885265.2A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喷墨印刷装置 Withdrawn CN1090499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85265.2A CN109049956A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喷墨印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85265.2A CN109049956A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喷墨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9956A true CN109049956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831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85265.2A Withdrawn CN109049956A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喷墨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4995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4509A (zh) * 2021-09-16 2021-12-21 武汉普思立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置锡的激光锡焊装置
CN114148080A (zh) * 2021-11-05 2022-03-08 李思涵 一种热转印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4509A (zh) * 2021-09-16 2021-12-21 武汉普思立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置锡的激光锡焊装置
CN114148080A (zh) * 2021-11-05 2022-03-08 李思涵 一种热转印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9956A (zh) 一种喷墨印刷装置
CN109016840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喷墨打印设备
CN110250718A (zh) 一种铅笔收纳盒
CN109016841A (zh) 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9109463A (zh) 一种便携式喷墨印刷装置
CN108973349A (zh) 一种便携式胶带打印机
CN108944031A (zh) 一种自动化喷墨印刷装置
CN108973351A (zh) 一种胶带打印机
CN109094197A (zh) 一种喷墨打印设备
CN109130498A (zh) 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67281A (zh) 一种自来水毛笔
CN108556490A (zh) 一种便携式微型打印机机芯设备
CN109263291A (zh) 杂志封面或附页及其使用方法
CN109263282A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打印头用的喷嘴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080319A (zh) 一种新型磁力书写板
CN207497754U (zh) 自动定位膜卷安装轴
CN208698205U (zh) 一种打印机喷头
CN109249703A (zh) 一种自动化打印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9228757A (zh) 信封装件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8006484U (zh) 一种打印机清洁用的清洁滚筒
CN206287072U (zh) 带尾置棘轮的快换螺丝批
CN108975005A (zh) 一种纸进给装置
CN108973350A (zh) 一种多功能胶带打印机
TWM592825U (zh) 退筆芯裝置
CN109263283A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打印头用的喷嘴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