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1238B - 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1238B
CN109041238B CN201811055064.6A CN201811055064A CN109041238B CN 109041238 B CN109041238 B CN 109041238B CN 201811055064 A CN201811055064 A CN 201811055064A CN 109041238 B CN109041238 B CN 1090412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band
band range
carrier
newly adde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550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41238A (zh
Inventor
范存孝
方彬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550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4123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4184 priority patent/WO202005203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041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1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41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1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新增载波的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根据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计算得到新增载波对应的第一频带范围;判断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如果是,则确定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在本发明中,当工作人员通过控制端设备对新增载波进行配置时,控制端设备可基于预先设置的载波配置判断规则,自动识别该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是否合法,从而实现对载波配置信息的智能化检测,与现有技术中人工检测的方法相比,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能够避免因工作人员疏忽导致的检测出错,大大提高了载波配置的正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迅猛发展,通信技术在公共安全类产品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公共安全类产品的应用特性,需要配置多个载波,因此工作人员需根据具体应用情况,为发射载波的设备配置每个载波的开关、频点值及带宽值等相关信息。
在载波配置过程中,为避免在繁杂的配置中出现载波带越界、交织等情况,因此需要工作人员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复杂的逻辑运算,以检测载波配置的正确性,确保该通信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性。
然而,由于人工检测不仅耗费较多的人力成本,而且检测效率低,具有较高的出错机会。因此如何提高载波配置的正确性,降低人力成本,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检测载波配置时,耗费人力成本以及不能保证载波配置正确性的技术问题。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新增载波的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
根据所述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计算得到所述新增载波对应的第一频带范围;
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
具体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所述预设频带范围内;
如果是,则获取已保存的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
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与所述第二频带范围是否重叠;
如果否,则确定所述第一频带范围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具体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包括:
获取已保存的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其中,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为根据所述预设频带范围以及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确定的;
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已保存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第一频带范围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具体地,所述确定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进行更新。
具体地,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新增载波的第一标识信息,如果所述第一频带范围不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已保存的历史载波中识别出与所述第一频带范围重叠的目标历史载波,并获取所述目标历史载波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载波对应的目标第二频带范围;
生成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不合法的提示信息,使工作人员根据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新增载波进行修改,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新增载波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历史载波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载波对应的目标第二频带范围。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新增载波的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计算得到所述新增载波对应的第一频带范围;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
具体地,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所述预设频带范围内;如果是,则获取已保存的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与所述第二频带范围是否重叠;如果否,则确定所述第一频带范围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具体地,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已保存的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其中,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为根据所述预设频带范围以及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确定的;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已保存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第一频带范围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具体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之后,对所述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进行更新。
具体地,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新增载波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从已保存的历史载波中识别出与所述第一频带范围重叠的目标历史载波,并获取所述目标历史载波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载波对应的目标第二频带范围;
提示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频带范围不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生成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不合法的提示信息,使工作人员根据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新增载波进行修改,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新增载波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历史载波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载波对应的目标第二频带范围。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中的步骤。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可由电子设备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在所述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新增载波的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根据所述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计算得到所述新增载波对应的第一频带范围;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如果是,则确定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在本发明中,当工作人员通过控制端设备配置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时,该控制端设备可根据配置信息中包括的新增载波的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自动计算得到新增载波对应的第一频带范围,然后通过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中能够使用的剩余频带范围内,识别该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是否合法。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载波配置的检查方法能够实现对载波配置信息的智能化检测,与现有技术中人工检测的方法相比,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能够避免因工作人员疏忽而导致检测结果发生错误的现象,大大提高载波配置的正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的时序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载波配置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由于在载波配置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复杂的逻辑运算,以保证载波配置的正确性,以达到确保该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安全性的目的。然而,由于人工检测不仅耗费较多的人力成本,而且检测效率低,具有较高的出错机会。
因此,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如图1所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新增载波的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
根据通信标准中规定的载波配置规则可知,每个频段下所有载波的频带范围需分布在根据通信标准设定的总带宽范围内,且每个载波的频带范围不能存在重叠或者交错。因此工作人员对发射载波的通信设备进行配置时,需满足上述载波配置规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工作人员通过控制端设备对发射载波的通信设备进行新增载波配置时,该控制端设备可自动获取工作人员配置的载波信息,即新增载波的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并根据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自动计算出该新增载波对应的频带范围,也就是以下步骤S102,以使得该控制端设备进一步判断该新增载波对应的频带范围是否满足上述的载波配置规则。
步骤S102、根据所述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计算得到所述新增载波对应的第一频带范围。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新增载波对应的频带范围统称为第一频带范围。
其中,由于针对每个区域或者场景通信标准不同,因此在计算新增载波对应的第一频带范围时,需根据与该区域或者场景对应的通信标准,设置对应的计算公式。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计算获取载波频带范围的计算公式并不进行具体限定。
步骤S103、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步骤S104、如果是,则确定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
根据上述载波配置规则可知,每个频段下所有载波的频带范围需分布在根据通信标准设定的总带宽范围内,且每个载波的频带范围不能存在重叠或者交错,因此在计算获取新增载波的第一频带范围之后,需判断该新增载波的第一频带范围是否满足载波配置规则,即该新增载波的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如果是,则说明该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即该新增载波为合法载波,那么对该新增载波的配置完成。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工作人员通过控制端设备为通信设备配置新增载波时,该控制端设备可根据该新增载波的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自动计算得到新增载波对应的第一频带范围,然后通过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中能够使用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可识别出该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是否合法。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载波配置的检查方法能够实现对载波配置信息的智能化检测,与现有技术中人工检测的方法相比,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能够避免因工作人员疏忽而导致检测结果发生错误的现象,大大提高载波配置的正确性。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北美应用中的Class A模式(Class A的频段为800MHz频段)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北美的通信标准中规定:Class A模式下包括32个载波应用,其中,这32个载波的频带范围需分布在[851,869]MHz总频带范围内,且每个载波有12.5K/25K/75K三种带宽可选,而任意的两个载波对应的频带范围不能重叠,不能交织。
具体地,针对该场景下,在计算获取每个载波的频带范围时,可根据公式频带范围=[F-B/2,F+B/2]进行计算,其中,F为载波的频点信息,B为载波的带宽信息。
所以当工作人员为通信设备配置新增载波时,控制端设备可根据上述公式自动计算出该新增载波的第一频带范围,然后再判断该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若第一频带范围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则判定该新增载波为合法载波。
实施例二: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在一个频段下,可能需设置多个载波,因此在配置载波的载波信息时,还应该记录每个载波对应的标识信息,其中,该标识信息可以是载波对应的索引号,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载波对应的标识信息并不进行具体限定。因此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新增载波的标识信息。
由于在进行载波配置时,可能会出现载波的配置信息不满足载波配置规则的情况,即第一频带范围不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因此如果所述第一频带范围不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已保存的历史载波中识别出与所述第一频带范围重叠的目标历史载波,并获取所述目标历史载波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载波对应的目标第二频带范围;
生成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不合法的提示信息,使工作人员根据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新增载波进行修改,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新增载波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历史载波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载波对应的目标第二频带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仍以上述实施例中北美应用中的Class A模式为例进行说明:
若工作人员为通信设备配置的新增载波的索引号I为2,那么控制端设备则会自动获取工作人员为载波I2配置的相关信息,即载波I2的带宽信息B2和频点信息F2,然后采用公式频带范围=[F-B/2,F+B/2],计算获取载波I2的频带范围,若载波I2的频带范围与历史载波I1的频带范围重叠,此时控制端设备会自动弹出载波I2配置错误的提示信息,并在该提示信息中会指示载波I2与载波I1的频带范围重叠,同时还会显示载波I1的频带范围,因此工作人员可根据载波I1的频带范围以及当前针对载波I2的配置,对载波I2的带宽信息B2或频点信息F2进行修改,不仅使载波配置的检测过程更加智能化,还能够使工作人员根据提示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从而提高载波配置的效率。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所述预设频带范围内;
如果是,则获取已保存的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
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与所述第二频带范围是否重叠;
如果否,则确定所述第一频带范围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也就是说,在判断新增载波的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时,控制端设备可优先判断该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内,如果不在,则说明针对该新增载波的频点配置无效,那么此时则无需在进行后续判断,并自动弹出该新增载波频点信息配置错误的提示信息;如果在,则可以说明针对该新增载波的频点配置有效,那么此时则会进一步判断第一频带范围是否与已保存的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重叠,若不重叠,则可以说明针对该新增载波的带宽配置也有效,那么该新增载波即为合法载波,而若重叠,则说明针对该新增载波的带宽配置无效,那么此时则自动弹出该新增载波带宽信息配置错误的提示信息。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仍以上述实施例中北美应用中的Class A模式为例进行说明:
若工作人员为通信设备配置的新增载波的索引号I为2,那么控制端设备则会自动获取工作人员为载波I2配置的相关信息,即载波I2的带宽信息B2和频点信息F2,然后采用公式频带范围=[F-B/2,F+B/2],计算获取载波I2的频带范围。此时若载波I2对应的频点F2为852MHz,带宽B2为75K,那么在基于公式频带范围=[F-B/2,F+B/2]获取得到的载波I2的频带范围即为[851.9625,852.0375]MHz,此时控制端设备会优先将载波I2的频带范围[851.9625,852.0375]MHz与预设频带范围[851,869]MHz进行比较,由于[851.9625,852.0375]MHz在[851,869]MHz的频带范围内,则说明针对载波I2的频点设置有效,此时控制端设备会进一步判断载波I2的频带范围[851.9625,852.0375]MHz是否与已保存的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重叠。
其中,在判断载波I2的频带范围是否与已保存的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重叠时,可通过判断历史载波的带宽信息Bn、历史载波的频点信息Fn、载波I2的带宽信息B2以及载波I2的频点信息F2,是否满足公式Fn-F2>=(Bn+B2)/2,来进行判断,若满足,则说明载波I2的频带范围不与已保存的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重叠,载波I2为合法载波;若不满足,则说明载波I2的频带范围与已保存的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重叠。
由于针对每个区域或者场景通信标准不同,因此在判断新增载波的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时,需根据与该区域或者场景对应的通信标准,设置对应的判断公式。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判断新增载波的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的判断公式并不进行具体限定。
由上述可知,采用上述方法判断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时,是分为两步进行判断的,即先优先判断针对新增载波配置的频点信息是否有效,在频点信息有效的情况下,再判断针对新增载波配置的带宽信息是否有效。由于当针对新增载波配置的频点信息无效时,会直接终止后续判断,因此可减少设备的运算量。而当针对新增载波配置的带宽信息无效时,也会生成相应的提醒信息,因此当任意环节判断出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无效时,都会自动弹出与该环节对应的提示信息,界面友好,便于工作人员根据该提示信息有针对性的对新增载波的带宽信息或频点信息进行修改,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工作人员的操作感受。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包括:
获取已保存的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其中,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为根据所述预设频带范围以及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确定的;
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已保存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第一频带范围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也就是说,在判断新增载波的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时,控制端设备可直接将该新增载波的第一频带范围与已保存的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进行比较,即判断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已保存的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如果是,则说明针对该新增载波的带宽配置和频点配置均有效,那么该新增载波即为合法载波;如果否,则说明针对该新增载波的带宽配置与频点配置中的至少一个无效,那么此时则自动弹出该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不合法的提示信息。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仍以上述实施例中北美应用中的Class A模式为例进行说明:
若工作人员第一次为通信设备配置的载波的索引号I为2,那么控制端设备会自动获取到工作人员为载波I2配置的相关信息,即载波I2的带宽信息B2和频点信息F2,然后采用公式频带范围=[F-B/2,F+B/2],计算获取载波I2的频带范围。此时若载波I2对应的频点F2为852MHz,带宽B2为75K,那么在基于公式频带范围=[F-B/2,F+B/2]获取得到的载波I2的频带范围为[851.9625,852.0375]MHz,由于载波I2是为通信设备配置的第一个载波,那么此时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即为[851,869]MHz,所以控制端设备会自动将载波I2的频带范围[851.9625,852.0375]MHz与频带范围[851,869]MHz进行比较,由于[851.9625,852.0375]MHz在[851,869]MHz的频带范围内,则说明载波I2为合法载波。
由于已经配置了载波I2,因此此时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即为预设频带范围[851,869]MHz除去载波I2的频带范围,由于载波I2的频带范围为[851.9625,852.0375]MHz,那么此时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即为[851,851.9625]MHz和[852.0375,869]MHz。所以当工作人员再次为该通信设备配置索引号I为4的新增载波时,控制端设备会自动将载波I4的频带范围与[851,851.9625]MHz的频带范围和[852.0375,869]MHz的频带范围分别进行比较,若载波I4的频带范围在[851,851.9625]MHz的频带范围或[852.0375,869]MHz的频带范围内,则说明载波I4为合法载波。
所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进行更新。
通过对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进行更新,可实现对预设频带范围能够提供的有效频带范围(也就是剩余频段范围)进行实时调整,使得工作人员在为新增波段进行配置时,控制端设备能够直接将新增载波的频带范围与有效频带范围进行比较,及时发现无效频带,减少设备的运算量,提升设备的维护效率。
具体地,采用该方法判断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的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即:
首先开发人员可根据通信产品的应用特性以及相应的载波配置规则,在控制端设备中设置计算新增载波的频段范围的相关公式,以及载波配置的判断规则,即判断新增载波的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当工作人员配置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时,控制端设备可根据预设公式及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自动计算获取该新增载波的配置值,以及当前保存的该新增载波(即当前载波)对应的有效频带范围(即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然后判断该新增载波的配置值是否合法,如果是,则认为该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安全,更新并保存载波配置值的有效频带范围,如果否,认为该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不合法,提示错误信息,且不更新当前保存的有效频带范围。
由上述可知,采用上述方法判断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时,控制端设备可直接将第一频带范围与已保存的有效频带范围进行比较,减少设备的运算量,提升设备的维护效率和载波配置速率。
由于上述两种判断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的方式具有不同的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开发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判断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并不进行具体限定。
实施例五: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装置,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新增载波的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
计算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计算得到所述新增载波对应的第一频带范围;
判断模块303,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确定模块304,用于如果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
具体地,所述判断模块303,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所述预设频带范围内;如果是,则获取已保存的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与所述第二频带范围是否重叠;如果否,则确定所述第一频带范围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具体地,所述判断模块303,具体用于获取已保存的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其中,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为根据所述预设频带范围以及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确定的;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已保存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第一频带范围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具体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更新模块305,用于在确定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之后,对所述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进行更新。
具体地,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新增载波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识别模块306,用于从已保存的历史载波中识别出与所述第一频带范围重叠的目标历史载波,并获取所述目标历史载波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载波对应的目标第二频带范围;
提示模块307,用于如果所述第一频带范围不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生成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不合法的提示信息,使工作人员根据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新增载波进行修改,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新增载波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历史载波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载波对应的目标第二频带范围。
实施例六: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
所述处理器401,用于执行读取存储器402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新增载波的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
根据所述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计算得到所述新增载波对应的第一频带范围;
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401,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所述预设频带范围内;如果是,则获取已保存的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与所述第二频带范围是否重叠;如果否,则确定所述第一频带范围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401,具体用于获取已保存的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其中,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为根据所述预设频带范围以及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确定的;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已保存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第一频带范围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401,还用于在确定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之后,对所述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进行更新。
具体地,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新增载波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处理器401,还用于如果所述第一频带范围不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从已保存的历史载波中识别出与所述第一频带范围重叠的目标历史载波,并获取所述目标历史载波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载波对应的目标第二频带范围;生成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不合法的提示信息,使工作人员根据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新增载波进行修改,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新增载波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历史载波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载波对应的目标第二频带范围。
在图4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4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4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处理器4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402可以存储处理器4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401可以是CPU(中央处埋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实施例七: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可由电子设备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在所述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新增载波的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
根据所述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计算得到所述新增载波对应的第一频带范围;
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
具体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所述预设频带范围内;
如果是,则获取已保存的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
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与所述第二频带范围是否重叠;
如果否,则确定所述第一频带范围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具体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包括:
获取已保存的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其中,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为根据所述预设频带范围以及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确定的;
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已保存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第一频带范围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具体地,所述确定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进行更新。
具体地,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新增载波的第一标识信息,如果所述第一频带范围不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已保存的历史载波中识别出与所述第一频带范围重叠的目标历史载波,并获取所述目标历史载波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载波对应的目标第二频带范围;
生成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不合法的提示信息,使工作人员根据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新增载波进行修改,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新增载波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历史载波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载波对应的目标第二频带范围。
上述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 FLASH)、固态硬盘(SSD)等。
对于系统/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一个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另一个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者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应用实施例、或结合应用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新增载波的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
根据所述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计算得到所述新增载波对应的第一频带范围;
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新增载波的第一标识信息,如果所述第一频带范围不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已保存的历史载波中识别出与所述第一频带范围重叠的目标历史载波,并获取所述目标历史载波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载波对应的目标第二频带范围;
生成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不合法的提示信息,使工作人员根据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新增载波进行修改,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新增载波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历史载波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载波对应的目标第二频带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所述预设频带范围内;
如果是,则获取已保存的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
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与所述第二频带范围是否重叠;
如果否,则确定所述第一频带范围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包括:
获取已保存的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其中,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为根据所述预设频带范围以及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确定的;
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已保存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第一频带范围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进行更新。
5.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新增载波的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带宽信息和频点信息,计算得到所述新增载波对应的第一频带范围;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
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新增载波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从已保存的历史载波中识别出与所述第一频带范围重叠的目标历史载波,并获取所述目标历史载波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载波对应的目标第二频带范围;
提示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频带范围不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生成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不合法的提示信息,使工作人员根据所述提示信息对所述新增载波进行修改,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中携带有所述新增载波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历史载波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目标历史载波对应的目标第二频带范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所述预设频带范围内;如果是,则获取已保存的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与所述第二频带范围是否重叠;如果否,则确定所述第一频带范围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已保存的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其中,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为根据所述预设频带范围以及历史载波对应的第二频带范围确定的;判断所述第一频带范围是否在已保存的剩余频带范围内;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第一频带范围在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新增载波的配置信息合法之后,对所述预设频带范围的剩余频带范围进行更新。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可由电子设备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在所述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1055064.6A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09041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5064.6A CN109041238B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CT/CN2018/114184 WO2020052032A1 (zh) 2018-09-11 2018-11-06 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5064.6A CN109041238B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1238A CN109041238A (zh) 2018-12-18
CN109041238B true CN109041238B (zh) 2020-11-03

Family

ID=64621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55064.6A Active CN109041238B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41238B (zh)
WO (1) WO20200520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6659B (zh) * 2019-01-07 2021-07-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光信号时域波形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0868720A (zh) * 2019-12-24 2020-03-06 西安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站消息的识别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9802A (zh) * 2005-04-04 2008-05-2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频带控制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1005653B (zh) * 2006-01-16 2012-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自动进行资源选择、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JP4639175B2 (ja) * 2006-10-12 2011-02-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伝送装置
CN102223642B (zh) * 2010-04-15 2015-05-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多载波系统的频率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2469467B (zh) * 2010-11-15 2015-06-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3686870B (zh) * 2012-09-20 2016-08-10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载波属性值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053159B (zh) * 2014-06-19 2018-02-27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基站的频点配置方法和装置
WO2016134541A1 (zh) * 2015-02-28 2016-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网络中频点配置的方法、控制设备和系统
CN104780547B (zh) * 2015-03-23 2018-05-0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小区工作频点的方法及设备
CN106301730B (zh) * 2015-06-11 2019-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子帧偏移的载波聚合方法和基站
CN106549744B (zh) * 2015-09-23 2019-05-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载波配置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241737B (zh) * 2016-03-28 2019-11-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扩容配置文件生成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1238A (zh) 2018-12-18
WO2020052032A1 (zh) 2020-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1565B (zh) 区块链数据并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45933B (zh) 一种回归策略更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9814524B (zh) 一种车辆诊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229040B2 (en) Optimizing execution order of system interval dependent test cases
CN104809051A (zh) 用于预测计算机应用中的异常和故障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41238B (zh) 一种载波配置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190354983A1 (en) Pay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08540218A (zh) 电力光缆安全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6000543A1 (zh) 检测app的cpu占用率异常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123496A (zh) 一种流氓软件的拦截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11767270A (zh)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598537A (zh) 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8957397A (zh) 巡检机器人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1814181B (zh) 系统权限授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885798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52791A (zh) 一种系统应用的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17330B (zh) 智能锁参数配置方法、装置、智能锁及存储介质
CN107860394A (zh) 导航路线规划方法、导航路线规划装置及电子终端
CN109274562B (zh) 一种语音指令执行的方法、装置、智能家电设备及介质
US119501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system performance parameters, management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964721A (zh) 一种程序验证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902445A (zh) 一种回归测试对象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417461B (zh) 多故障点的光缆定位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5202949A (zh) 一种芯片信号的监测装置、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548364B1 (ko) Api 호출 정당성의 자동검증 방법,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기록 매체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6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