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1223A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1223A
CN109041223A CN201710425785.0A CN201710425785A CN109041223A CN 109041223 A CN109041223 A CN 109041223A CN 201710425785 A CN201710425785 A CN 201710425785A CN 109041223 A CN109041223 A CN 109041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offset
terminal device
control channel
dow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257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41223B (zh
Inventor
夏金环
吕永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257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4122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8863 priority patent/WO201822387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041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1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41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12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数据信道,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在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之后,并且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不晚于下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传输。可见,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在保证业务可靠性的同时,也可保证业务的低时延。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人们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技术的追求从未停止。为了应对未来爆炸性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海量移动通信的设备连接、不断涌现的各类新业务和应用场景,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应运而生。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为5G以及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定义了三大类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以及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
其中,典型的URLLC业务有:工业制造或生产流程中的无线控制、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驾驶飞机的运动控制以及远程修理、远程手术等触觉交互类应用。这些业务的主要特点是要求超高可靠性和低延时。例如,该场景下要求空口数据在1毫秒的传输时延内达到99.999%的可靠性传输。
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端到端业务时延短,业务的可靠性不高;为了保证端到端业务的高可靠性,端到端业务时延可能比较长。但对于URLLC业务,既要保证可靠性,又要保证短时延。因此,如何实现同时保证可靠性和短时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有利于同时保证业务的可靠性和短时延。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数据信道,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在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之后,并且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不晚于下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传输。
可见,通过实施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有利于终端设备快速地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有利于终端在所有下行控制信道都接收完毕之前,检测到下行数据信道,在保证业务可靠性的同时,也可保证业务的低时延。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该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有利于终端设备及时地获取到目标偏移量,并根据目标偏移量准确地确定出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进而可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及时地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该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有利于终端设备及时地获取到目标偏移量,并根据目标偏移量准确地确定出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进而可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及时地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指示信息包括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能够灵活地配置目标偏移量,有利于减少业务发送的时延。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通过高层配置的指示信息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承载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目标偏移量。也即是说,接入网设备直接将具体的目标偏移量告诉终端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确定当前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之后,可根据接入网设备预存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偏移量,该目标偏移量为当前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对应的偏移量。接入网设备将目标偏移量通过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可减少终端设备的工作量,节省终端设备的CPU资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在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之后,并且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不晚于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后一次传输。
由于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在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之后,并且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不晚于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后一次传输,终端设备可在所有下行控制信道都接收完毕之前,检测到下行数据信道,在保证业务可靠性的同时,也可保证业务的低时延。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可根据预存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就可确定目标偏移量,这样有利于节省传输资源。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可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该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及时地获取到目标偏移量,并根据目标偏移量准确地确定出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进而可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及时地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该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终端设备还可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及时地获取到目标偏移量,并根据目标偏移量准确地确定出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进而可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及时地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指示信息包括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包括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该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能够灵活地配置目标偏移量,有利于减少业务发送的时延。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数据信道,至少首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包括发送多次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
可见,通过实施第三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有利于终端设备快速地检测到下行数据信道,在保证业务可靠性的同时,也可保证低时延。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该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有利于终端设备及时地获取到目标偏移量,并根据目标偏移量准确地确定出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进而可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及时地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该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有利于终端设备及时地获取到目标偏移量,并根据目标偏移量准确地确定出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进而可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及时地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指示信息包括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能够灵活地配置目标偏移量,有利于减少业务发送的时延。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通过高层配置的指示信息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承载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目标偏移量。也即是说,接入网设备直接将具体的目标偏移量告诉终端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确定当前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之后,可根据接入网设备预存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偏移量,该目标偏移量为当前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对应的偏移量。接入网设备将目标偏移量通过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可减少终端设备的工作量,节省终端设备的CPU资源。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至少首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包括发送多次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
可见,通过实施第四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有利于终端设备快速地检测到下行数据信道,在保证业务可靠性的同时,也可保证低时延。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可根据预存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该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该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就可确定目标偏移量,这样有利于节省传输资源。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可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该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及时地获取到目标偏移量,并根据目标偏移量准确地确定出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进而可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及时地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终端设备还可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及时地获取到目标偏移量,并根据目标偏移量准确地确定出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进而可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及时地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指示信息包括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包括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能够灵活地配置目标偏移量,有利于减少业务发送的时延。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上行数据信道的发送;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刻检测终端设备重复发送的上行数据信道,该第一时刻为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该第一时刻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为第一偏移量,接入网设备首次接收终端设备重复发送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不早于第一时刻。
由于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不晚于接入网设备接收上行数据信道的实际时刻,因此接入网设备可及时地检测出上行数据信道。因此,通过实施第五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有利于在保证业务的可靠性的同时保证短时延。
可选的,终端设备检测出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具有第二偏移量;第一偏移量和第二偏移量用于终端设备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若第二偏移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偏移量,则根据第二偏移量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若第二偏移量小于第一偏移量,则根据第一偏移量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无论终端设备在何时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接入网设备都可及时检测到上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还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第一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和/或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及时获取到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并根据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及时获取到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并根据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
可选的,指示信息包括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或指示信息包括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能够灵活地配置目标偏移量,有利于减少业务发送的时延。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通过高层配置的指示信息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承载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也即是说,接入网设备直接将具体的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告诉终端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确定当前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之后,可根据接入网设备预存的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当前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对应的第一偏移量。接入网设备可根据预存的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当前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对应的第二偏移量。接入网设备将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通过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可减少终端设备的工作量,节省终端设备的CPU资源。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该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上行数据信道的发送;终端设备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向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终端设备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不早于第一时刻,该第一时刻为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第一时刻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为第一偏移量。
由于终端设备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不早于第一时刻,因此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刻检测上行数据信道,可及时地检测出上行数据信道。因此,通过实施第六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有利于在保证业务的可靠性的同时保证短时延。
可选的,终端设备检测出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具有第二偏移量;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若第二偏移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偏移量,则根据第二偏移量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若第二偏移量小于第一偏移量,则根据第一偏移量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无论终端设备在何时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接入网设备都可及时检测到上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可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及时获取到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并根据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还可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及时获取到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并根据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
可选的,指示信息包括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或指示信息包括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终端设备根据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第一偏移量,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和/或终端设备根据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第二偏移量。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能够灵活地配置目标偏移量,有利于减少业务发送的时延。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根据预存的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第一偏移量,该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和/或,终端设备可根据预存的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第二偏移量。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就可确定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这样有利于节省传输资源。
可选的,终端设备接收的由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通过高层配置的指示信息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承载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也即是说,接入网设备直接将具体的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告诉终端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确定当前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之后,可根据接入网设备预存的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当前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对应的第一偏移量。接入网设备可根据预存的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当前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对应的第二偏移量。接入网设备将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通过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可减少终端设备的工作量,节省终端设备的CPU资源。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该接入网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六方面、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六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该终端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六方面、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六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相连;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该处理器调用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案,该接入网设备解决问题的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相连;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该处理器调用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六方面、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六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案,该终端设备解决问题的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六方面、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六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方法或第一方面~第六方面任一方法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一种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信道传输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信道传输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信道传输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和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信道传输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和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信道传输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和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数据信道传输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通信系统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和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与终端设备通信。图1以接入网设备与两个终端设备通信为例,可以理解,接入网设备可以与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通信。
此外,该通信系统可以是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或者D2D(mevice to mevice)网络或者M2M(machine to machine)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1只是举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他接入网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可选地,在本申请中,该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控制器等。每个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所述覆盖区域(小区)内的终端设备(例如UE)进行通信,接入网设备可以支持不同制式的通信协议,或者可以支持不同的通信模式。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接入网设备(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云无线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为未来5G网络中的接入网设备,如gNB或小站、微站,TRP(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传输接收点),还可以是中继站、接入点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接入网设备等。
可选地,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终端、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在现有的实际应用中,提高业务可靠性的方法,具体体现在,基站先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若干次后,再重复发送下行数据信道。其中,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如图2所示,基站连续在3个传输时间间隔内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从传输时间间隔n+4开始连续3个传输时间间隔内重复发送下行数据信道。也就是说,在传输时间间隔n~传输时间间隔n+2期间连续发送3个相同的下行控制信道,在传输时间间隔n+4~传输时间间隔n+6期间连续发送3个相同的下行数据信道。通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信道来提高业务的可靠性。相应地,终端设备需要先检测下行控制信道,获得下行控制信息,再根据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频域资源。终端设备在下行数据信道的频域资源接收并检测下行数据信道。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在传输时间间隔n、传输时间间隔n+1或传输时间间隔n+2中任意一个传输时间间隔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都必须在传输时间间隔n+4才能开始接收并检测下行数据信道。可见这种方式时延较大。
然而,目前一些业务(例如,URLLC业务)要求超高可靠性和低延时。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有利于同时保证业务的可靠性和短时延。
下面进一步对本申请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及设备进行介绍。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如图3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301~304部分,其中:
301、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至少发送两次下行控制信道,且每次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相同。
302、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数据信道,该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在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之后,并且该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不晚于下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即是说,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两次下行数据信道,且每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相同。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不晚于下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传输是指: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的时间在下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传输的时间之前,或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的时间等于下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传输的时间。
例如,如图4所示,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四次下行控制信道,每次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相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五次下行数据信道,每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相同。图4以第一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间在第一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间之后,并且第一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间在最后一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间之前为例。
303、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检测301部分中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304、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检测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后,可获取下行控制信道中的下行控制信息,并根据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频域资源,从而可在下行数据信道的频域资源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
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若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信道每次发送所使用的资源在时域上为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uplex multiplexing,OFDM)符号,则在第一个符号上检测到第一个下行控制信道,终端设备就可从第二个符号开始检测下行数据信道。若终端设备在第二个符号检测到第二个下行控制信道,则终端设备可在第三个符号开始检测下行数据信道,以此类推。或者,终端设备也可在检测下行控制信道时,将同时接收的所有数据都缓存起来。例如,终端设备在第二个符号检测第二个下行控制信道时,将同时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信道都缓存起来。在终端设备检测到第二个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根据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频域资源。终端设备可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频域资源,从缓存的在第二个符号接收的数据中开始检测下行数据信道。接入网设备会配置给终端设备下行数据信道的总共发送次数。终端设备会从第二符号接收的数据中开始检测下行数据信道。若在第二符号接收的数据中未成功检测到下行数据信道,则可将后续符号接收的数据进行合并检测,直到下行数据信道被检测出来。
可见,通过实施图3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可快速地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而不是在所有下行控制信道都接收完毕之后,才能检测到下行数据信道,在保证业务可靠性的同时,也可保证业务的低时延。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道每次发送所使用的资源在时域上可以是一个OFDM符号,一个时隙(包含若干个OFDM符号),一个时隙中若干个符号,或者一个子帧(包含若干个时隙)。当下行控制信道每次发送所使用的资源在时域上是一个OFDM符号或时隙或时隙中若干个OFDM符号或子帧时,下行数据信道每发送一次所使用的资源在时域上不做限制,即可以是一个OFDM符号,可以是一个时隙,或者一个子帧,或者若干个时隙的聚合,或者若干个子帧的聚合等。
例如,如图4所示,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信道每次发送所使用的资源在时域上为一个OFDM符号或一个时隙或一个子帧。
再如,如图5所示,下行控制信道每次发送所使用的资源在时域上为一个OFDM符号,下行数据信道每次发送所使用的资源在时域上可以为两个OFDM符号。
可选的,如图6所示,接入网设备还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其中,该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终端设备还可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还可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下行数据信道。可选的,该指示信息可以为高层配置的,即指示信息可包含于配置信息中发送至终端设备。可选的,配置信息还可包含以下至少一种: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指示信息,用于获得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重复发送的指示信息,用于获得下行控制信道重复发送次数的指示信息,用于获得下行控制信道重复发送时时域上起始位置的指示信息,用于获得下行数据信道重复发送次数的指示信息。
接入网设备配置该目标偏移量时,配置的目标偏移量的取值可以为0,或在时域上至少为一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在时域上所占的时间,或至少为两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在时域上所占的时间,或者至少为三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在时域上所占的时间等等。
例如,在图4中,若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信道每次发送所使用的资源在时域上为一个OFDM符号,则目标偏移量为一个OFDM符号。若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信道每次发送所使用的资源在时域上为一个时隙,则目标偏移量为一个时隙。若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信道每次发送所使用的资源在时域上为一个子帧,则目标偏移量为一个子帧。
例如,在图5中,目标偏移量为一个OFDM符号。
在该实施方式中,具体地,终端设备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可获取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并根据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频域资源。并且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偏移量可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例如,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控制信道首次发送的时域资源和目标偏移量,就可确定下行数据信道发送的时域资源。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频域资源和时域资源就可开始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及时获取到目标偏移量,并根据目标偏移量准确地确定出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进而可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及时地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该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终端设备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就可从下行控制信息中获取指示信息,从而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偏移量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并根据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频域资源,从而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来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根据目标偏移量准确地确定出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进而可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准确地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通过高层配置的指示信息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承载的指示信息)包括偏移量与聚合等级(aggregation level,AL)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包括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
例如,指示信息包括偏移量1对应聚合等级1,偏移量2对应聚合等级2。若当前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为聚合等级2,则目标偏移量为偏移量2。
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时,可以使用多种聚合等级(aggregation level,AL)中的任意一种聚合等级发送。聚合等级越高,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使用的时频资源越多,检测下行控制信道的可靠性越高。如果使用较高的聚合等级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终端设备检测出下行控制信息的概率越高,那么终端设备可能检测一次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后就能成功检测出下行控制信息。因此,聚合等级越高,第一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间距离第一次发送控制信道的时间的偏移量就不需要太长;如果使用的聚合等级较小,则第一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间距离第一次发送控制信道的时间的偏移量相对较长,如图7所示。
因此,可以设置较小的偏移量对应较大的聚合等级,较大的偏移量对应较小的聚合等级。例如,偏移量1(一个OFDM符号)对应聚合等级1(AL=8),偏移量2(两个OFDM符号)对应聚合等级2(AL=2)。也即是说,偏移量1小于偏移量2,聚合等级1大于聚合等级2。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能够灵活地配置目标偏移量,有利于减少业务发送的时延。
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预存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该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在该实施方式中,接入网设备可以不用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自身存储有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终端设备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可获得当前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终端设备获取与当前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例如,终端设备预存有对应关系:偏移量1对应聚合等级1,偏移量2对应聚合等级2。若当前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为聚合等级2,则目标偏移量为偏移量2。终端设备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根据目标偏移量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根据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频域资源。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就可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就可确定目标偏移量,这样有利于节省传输资源。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通过高层配置的指示信息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承载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目标偏移量。也即是说,接入网设备直接将具体的目标偏移量告诉终端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确定当前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之后,可根据接入网设备预存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偏移量,该目标偏移量为当前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对应的偏移量。接入网设备将目标偏移量通过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可减少终端设备的工作量,节省终端设备的CPU资源。
在现有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种用于提高业务可靠性的方法。具体体现在,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信道。如图8所示,传输时间间隔n~传输时间间隔n+2内的下行控制信道相同,下行数据信道也相同。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
在图8中,下行控制信道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发送一次,下行数据信道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也发送一次。如果终端设备通过传输时间间隔n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不能成功检测出下行控制信息,则需要等到传输时间间隔n+1内检测下行控制信道。如果成功检测出传输时间间隔n+1内的下行控制信息,才能去检测下行数据信道。或者将传输时间间隔n+1内的下行控制信道和传输时间间隔n内的下行控制信道合并检测,如果成功检测出下行控制信息,才能去检测下行数据信道。然而在这两种方式下,都需要等待一个传输时间间隔长度加一个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的时间长度才能检测下行数据信道,即需要检测出传输时间间隔n+1内的下行控制信息,才能检测下行数据信道。可见,这种用于提高业务可靠性的方法,导致业务时延较高。
为了同时保证业务的可靠性和短时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下面进一步对本申请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及设备进行介绍。
请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如图9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901~904部分,其中:
901、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至少发送两次下行控制信道,且每次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相同。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
902、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数据信道,至少首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包括发送多次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两次下行数据信道,且每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首次或前几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中,每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包括发送多次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或者,发送的所有下行数据信道中,每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包括发送多次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其中,至少首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包括发送多次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可以为:至少首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包括至少发送两次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或至少发送三次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等等。
例如,如图10所示,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五次下行控制信道,每次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相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三次下行数据信道,每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相同。首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包括两次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第二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也包括两次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第三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仅包括一次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当然,第三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频资源也可包括多次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
可选的,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可以为一个时隙,一个迷你时隙,一个子帧,若干个符号的聚合,若干个时隙的聚合,若干个迷你时隙的聚合,或者若干个子帧的聚合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903、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检测901部分中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904、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检测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之后,可获取下行控制信道中的下行控制信息,并根据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频域资源,从而可在对应的频域资源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
举例来说,如图10所示,终端设备可将传输时间间隔n接收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缓存,终端设备在传输时间间隔n内检测到第二个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获得下行控制信息。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频域资源。终端设备可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频域资源,从缓存的传输时间间隔n内接收的数据中开始检测下行数据信道,直到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可见,通过实施图9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在传输时间间隔n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就可马上检测下行数据信道,有利于快速地检测到下行数据信道,在保证业务可靠性的同时,也可保证低时延。其中,图10所示的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方法可应用于系统带宽不是很大的情况,终端设备有能力缓存整个系统带宽内的数据,即在正确检测出下行控制信息前,已经把数据接收并缓存下来。
再举例来说,如图11所示,如果终端设备在传输时间间隔n结束时,成功检测出下行控制信息,则从传输时间间隔n+1开始检测下行数据信道,直到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如果在传输时间间隔n+1结束时成功检测出下行控制信息,则从传输时间间隔n+2开始检测下行数据信道,直到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可见,通过实施图9所描述的方法,终端设备在传输时间间隔n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就可马上在传输时间间隔n+1检测下行数据信道,有利于快速地检测到下行数据信道,在保证业务可靠性的同时,也可保证低时延。其中,图11所示的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方法可应用于系统带宽比较大的情况,这样可以节省终端设备的存储空间。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还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其中,该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例如,在图11中,目标偏移量为一个传输时间间隔。终端设备还可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还可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下行数据信道。可选的,该指示信息可以为高层配置的,即指示信息可包含于配置信息中发送至终端设备。可选的,配置信息还可包含以下至少一种: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指示信息,用于获得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重复发送的指示信息,用于获得下行控制信道重复发送次数的指示信息,用于获得下行控制信道重复发送时时域上起始位置的指示信息,用于获得下行数据信道重复发送次数的指示信息。
在该实施方式中,具体地,终端设备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可获取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并根据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频域资源。并且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偏移量可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例如,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控制信道首次发送的时域资源和目标偏移量,就可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频域资源和时域资源就可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及时地确定目标偏移量,进而可根据目标偏移量准确地确定出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进而可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准确地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该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终端设备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就可从下行控制信息中获取指示信息,从而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偏移量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并根据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频域资源,从而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来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及时地确定目标偏移量,终端设备可根据目标偏移量准确地确定出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进而可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准确地检测出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通过高层配置的指示信息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承载的指示信息)包括偏移量与聚合等级(aggregation level,AL)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包括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
例如,指示信息包括偏移量1对应聚合等级1,偏移量2对应聚合等级2。若当前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为聚合等级2,则目标偏移量为偏移量2。
如果使用较高的聚合等级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终端检测出下行控制信息的概率越高,那么终端可能检测一次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后就能成功检测出下行控制信息。因此,聚合等级越高,第一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间距离第一次发送控制信道的时间的偏移量就不需要太长;如果使用的聚合等级较小,则第一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间距离第一次发送控制信道的时间的偏移量相对较长。
因此,可以设置较小的偏移量对应较大的聚合等级,较大的偏移量对应较小的聚合等级。例如,偏移量1(一个OFDM符号)对应聚合等级1(AL=8),偏移量2(两个OFDM符号)对应聚合等级2(AL=2)。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能够灵活地配置目标偏移量,有利于减少业务发送的时延。
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预存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该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在该实施方式中,接入网设备可以不用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自身存储有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终端设备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可获取当前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终端设备获取与当前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例如,终端设备预存有对应关系:偏移量1对应聚合等级1,偏移量2对应聚合等级2。若当前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为聚合等级2,则目标偏移量为偏移量2。终端设备检测到目标偏移量和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根据目标偏移量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根据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频域资源。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就可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就可确定目标偏移量,这样有利于节省传输资源。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通过高层配置的指示信息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承载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目标偏移量。也即是说,接入网设备直接将具体的目标偏移量告诉终端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确定当前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之后,可根据接入网设备预存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偏移量,该目标偏移量为当前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对应的偏移量。接入网设备将目标偏移量通过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可减少终端设备的工作量,节省终端设备CPU资源。
可选的,目标偏移量可以为0,一个传输时间间隔或者多个传输时间间隔。如图11所示,目标偏移量为一个传输时间间隔。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发送可以不是连续发送的相同的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数据信道的重复发送可以不是连续发送的相同的下行数据信道。实际发送时,两次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可能包括无效子帧,或两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之间可能包括无效子帧。这里的无效子帧可能是用于上行传输的子帧,或者是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ulticast 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MBSFN)子帧,或者是用于异频率测量的子帧。也就是说,图2、图4、图5、图7、图8、图10、图11是以连续发送相同的下行控制信道和连续发送相同的下行数据信道为例,图2、图4、图5、图7、图8、图10、图11中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数据信道也可以不连续发送。
为了同时保证业务的可靠性和短时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下面进一步对本申请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及设备进行介绍。
请参见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如图12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1201~1204部分,其中:
1201、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至少发送两次下行控制信道,且每次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相同。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上行数据信道的发送。
1202、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刻检测终端设备重复发送的上行数据信道,该第一时刻为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该第一时刻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为第一偏移量,该接入网设备首次接收终端设备重复发送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不早于第一时刻。
1203、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检测1201部分中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
1204、终端设备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向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终端设备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不早于第一时刻。
举例来说,如图13所示,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为第3个符号。因此,第一偏移量为2个符号。终端设备实际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为第4个符号。接入网设备在第3个符号就可开始检测上行数据信道。由于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不晚于接入网设备接收上行数据信道的实际时刻,因此接入网设备可及时地检测出上行数据信道。因此,通过实施图12所描述的方法有利于在保证业务的可靠性的同时保证短时延。
可选的,终端设备检测出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终端设备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具有第二偏移量,这里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是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第一偏移量和第二偏移量用于终端设备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若第二偏移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偏移量,则根据第二偏移量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若第二偏移量小于第一偏移量,则根据第一偏移量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若第二偏移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偏移量,则根据第二偏移量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若第二偏移量小于第一偏移量,则根据第一偏移量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举例来说,如图14所示,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距离第一个下行控制信息的第一偏移量为2个符号。若终端设备检测出第一个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个下行控制信息的时域资源距离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的第二偏移量为3个符号。若终端设备检测出第二个下行控制信息,第二个下行控制信息的时域资源距离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的第二偏移量为3个符号。由于第二偏移量大于第一偏移量,则根据第二偏移量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即若终端设备检测出第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则终端设备从第4个符号开始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若终端设备检测出第二个下行控制信息,则终端设备从第5个符号开始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接入网设备在第3个符号就开始盲检上行数据信道,这样无论终端设备在何时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接入网设备都可及时检测到上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还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还可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进而终端设备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若第二偏移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偏移量,则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二偏移量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若第二偏移量小于第一偏移量,则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偏移量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可选的,该指示信息可以为高层配置的,即指示信息可包含于配置信息中发送至终端设备。可选的,配置信息还可包含以下至少一种: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指示信息,用于获得下行控制信道是否重复发送的指示信息,用于获得下行控制信道重复发送次数的指示信息,用于获得下行控制信道重复发送时时域上起始位置的指示信息。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及时获取到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并根据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从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中获取用于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并根据该指示信息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进而若第二偏移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偏移量,则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二偏移量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若第二偏移量小于第一偏移量,则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偏移量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及时获取到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并根据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
可选的,指示信息包括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或指示信息包括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终端设备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第一偏移量,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和/或
终端设备根据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第二偏移量。
例如,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偏移量1对应聚合等级1,偏移量2对应聚合等级2。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终端设备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偏移量3对应聚合等级1,偏移量4对应聚合等级2。若目标聚合等级为聚合等级1,则第一偏移量为偏移量1,第二偏移量为偏移量3。
因此,可以设置较小的偏移量对应较大的聚合等级,较大的偏移量对应较小的聚合等级。
可见,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能够灵活地配置目标偏移量,有利于减少业务发送的时延。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以不用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可根据预存的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第一偏移量,该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和/或,终端设备可根据预存的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第二偏移量。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接入网设备不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就可确定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这样有利于节省传输资源。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通过高层配置的指示信息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承载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也即是说,接入网设备直接将具体的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告诉终端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确定当前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之后,可根据接入网设备预存的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当前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对应的第一偏移量。接入网设备可根据预存的检测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当前下发的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对应的第二偏移量。接入网设备将第一偏移量和/或第二偏移量通过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可减少终端设备的工作量,节省终端设备的CPU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图12所描述的实施例中,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发送可以不是连续发送的相同的下行控制信道,实际发送时,两次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之间可能包括有无效子帧。这里的无效子帧可能是用于上行传输的子帧,或者是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ulticast 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MBSFN)子帧,或者是用于异频率测量的子帧。也就是说,图13、图14是以连续发送相同的下行控制信道为例,图13、图14中下行控制信道也可以不连续发送。
在图12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重复发送的上行数据信道可以不是连续发送的相同的上行数据信道。实际发送时,两次发送的上行数据信道之间可能包括有无效子帧。该无效子帧为下行子帧,或者用于终端和终端进行通信的子帧等。也就是说,图13、图14是以连续发送相同的上行数据信道为例,图13、图14中上行数据信道也可以不连续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装置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本发明实施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其中:
通信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数据信道,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在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之后,并且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不晚于下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传输。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该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可选的,指示信息包括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其中:
处理模块,用于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处理模块,还用于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在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之后,并且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不晚于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后一次传输。
可选的,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预存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处理模块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方式具体为:处理模块根据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包括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处理模块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方式具体为:处理模块根据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处理模块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方式具体为:处理模块根据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指示信息包括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处理模块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方式具体为:处理模块根据指示信息包括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
本发明实施提供了又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9所示的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其中:
通信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数据信道,至少首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包括发送多次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
可选的,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可选的,指示信息包括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提供了又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9所示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其中:
处理模块,用于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处理模块,还用于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至少首次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包括发送多次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
可选的,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预存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处理模块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方式具体为:处理模块根据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包括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处理模块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方式具体为:处理模块根据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处理模块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数据信道的方式具体为:处理模块根据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下行数据信道。
可选的,指示信息包括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处理模块根据指示信息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方式具体为:处理模块根据指示信息包括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
请参见图15,图15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又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12所示的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通信模块1501和处理模块1502。其中:
通信模块1501,用于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上行数据信道的发送;处理模块1502,用于在第一时刻检测终端设备重复发送的上行数据信道,第一时刻为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第一时刻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为第一偏移量,通信模块1501首次接收终端设备重复发送的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不早于第一时刻。
可选的,终端设备检测出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具有第二偏移量;第一偏移量和第二偏移量用于终端设备在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若第二偏移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偏移量,则根据第二偏移量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若第二偏移量小于第一偏移量,则根据第一偏移量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请参见图16,图16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12所示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通信模块1601和处理模块1602。其中:
处理模块1602,用于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上行数据信道的发送;通信模块1601,用于在处理模块1602检测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向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通信模块1601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不早于第一时刻,第一时刻为最早允许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第一时刻距离首次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为第一偏移量。
可选的,处理模块1602检测出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通信模块1601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具有第二偏移量;通信模块1601向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的方式具体为:若第二偏移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偏移量,则根据第二偏移量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若第二偏移量小于第一偏移量,则根据第一偏移量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请参见图17,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3、图6或图9或图12所示的接入网设备。如图17所示,该接入网设备1700包括处理器1701、存储器1702和通信接口1703。其中,处理器1701、存储器1702和通信接口1703相连。
其中,处理器17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该处理器17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其中,通信接口1703用于实现与其他网元(如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其中,处理器1701调用存储器17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3、图6、图9或图12所描述的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请参见图18,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3、图6或图9或图12所示的终端设备。如图18所示,该终端设备1800包括处理器1801、存储器1802和通信接口1803。其中,处理器1801、存储器1802和通信接口1803相连。
其中,处理器18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该处理器18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其中,通信接口1803用于实现与其他网元(如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通信。
其中,处理器1801调用存储器18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3、图6、图9或图12所描述的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各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相似,因此各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为简洁描述,在这里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1)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重复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所述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之后,并且所述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不晚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传输。
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重复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至少首次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包括发送多次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所述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所述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
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所述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之后,并且所述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不晚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后一次传输。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
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至少首次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包括发送多次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存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所述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所述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所述下行数据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所述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偏移量;
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所述下行数据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所述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偏移量;
所述终端设备检测所述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所述下行数据信道。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偏移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所述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上行数据信道的发送;
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刻检测所述终端设备重复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所述第一时刻为最早允许所述终端设备重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所述第一时刻距离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为第一偏移量,所述接入网设备首次接收所述终端设备重复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一时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出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具有第二偏移量;所述第一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偏移量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检测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若所述第二偏移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偏移量,则根据所述第二偏移量重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若所述第二偏移量小于所述第一偏移量,则根据所述第一偏移量重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
1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上行数据信道的发送;
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所述终端设备首次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不早于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最早允许所述终端设备重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所述第一时刻距离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为第一偏移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出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具有第二偏移量;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包括:
若所述第二偏移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偏移量,则根据所述第二偏移量重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
若所述第二偏移量小于所述第一偏移量,则根据所述第一偏移量重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
16.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重复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所述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之后,并且所述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不晚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最后一次传输。
17.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重复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至少首次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包括发送多次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所述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所述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2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所述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首次传输之后,并且所述下行数据信道首次传输不晚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最后一次传输。
2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下行数据信道的发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检测所述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至少首次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包括发送多次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预存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所述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所述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所述处理模块检测所述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所述下行数据信道。
24.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所述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偏移量;
所述处理模块检测所述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所述下行数据信道。
25.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目标偏移量的指示信息,所述目标偏移量为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距离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偏移量;
所述处理模块检测所述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目标偏移量,在检测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检测所述下行数据信道。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偏移量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的偏移量与聚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聚合等级对应的目标偏移量,所述目标聚合等级为当前检测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等级。
27.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上行数据信道的发送;
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一时刻检测所述终端设备重复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所述第一时刻为最早允许所述终端设备重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所述第一时刻距离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为第一偏移量,所述通信模块首次接收所述终端设备重复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不早于所述第一时刻。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出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所述终端设备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具有第二偏移量;所述第一偏移量和所述第二偏移量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检测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若所述第二偏移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偏移量,则根据所述第二偏移量重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若所述第二偏移量小于所述第一偏移量,则根据所述第一偏移量重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
2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检测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调度上行数据信道的发送;
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检测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之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所述通信模块首次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不早于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最早允许所述终端设备重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刻,所述第一时刻距离首次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的偏移量为第一偏移量。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检测出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资源与所述通信模块重复发送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首次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时域资源具有第二偏移量;
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接入网设备重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方式具体为:
若所述第二偏移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偏移量,则根据所述第二偏移量重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
若所述第二偏移量小于所述第一偏移量,则根据所述第一偏移量重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信道。
31.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425785.0A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090412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25785.0A CN109041223B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PCT/CN2018/088863 WO2018223872A1 (zh) 2017-06-08 2018-05-29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25785.0A CN109041223B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1223A true CN109041223A (zh) 2018-12-18
CN109041223B CN109041223B (zh) 2024-02-13

Family

ID=64566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25785.0A Active CN109041223B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41223B (zh)
WO (1) WO201822387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3617A1 (zh) * 2019-01-11 2020-07-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WO2020191559A1 (zh) * 2019-03-22 2020-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信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1196147A1 (zh) * 2020-04-02 2021-10-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00290A1 (zh) * 2009-06-30 2011-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信道配置的方法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N103795505A (zh) * 2012-11-02 2014-05-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40219196A1 (en) * 2013-02-04 2014-08-07 Bhaskar Pate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inconsistent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4349458A (zh) * 2013-08-08 2015-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传输处理方法、通信节点及终端
WO2015046831A1 (ko) * 2013-09-27 2015-04-0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단말의 상향 링크 제어 채널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15139326A1 (zh) * 2014-03-21 2015-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增强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WO2016019553A1 (zh) * 2014-08-07 2016-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5409138A (zh) * 2013-07-26 2016-03-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用于mtc的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850058A (zh) * 2013-12-20 2016-08-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覆盖增强操作模式下确定用于信令的发送或接收的定时
US20160249331A1 (en) * 2013-10-04 2016-08-25 K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70187494A1 (en) * 2015-08-06 2017-06-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HARQ Procedure for MTC Ope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61362B2 (ja) * 2015-01-29 2019-01-30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チャネル送信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チャネル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WO2017078299A1 (en) * 2015-11-06 2017-05-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handling of drx timers for multiple repetition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00290A1 (zh) * 2009-06-30 2011-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信道配置的方法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N103795505A (zh) * 2012-11-02 2014-05-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40219196A1 (en) * 2013-02-04 2014-08-07 Bhaskar Pate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inconsistent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5409138A (zh) * 2013-07-26 2016-03-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用于mtc的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349458A (zh) * 2013-08-08 2015-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传输处理方法、通信节点及终端
WO2015046831A1 (ko) * 2013-09-27 2015-04-0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단말의 상향 링크 제어 채널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20160249331A1 (en) * 2013-10-04 2016-08-25 K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5850058A (zh) * 2013-12-20 2016-08-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覆盖增强操作模式下确定用于信令的发送或接收的定时
WO2015139326A1 (zh) * 2014-03-21 2015-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增强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WO2016019553A1 (zh) * 2014-08-07 2016-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20170187494A1 (en) * 2015-08-06 2017-06-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HARQ Procedure for MTC Oper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G ELECTRONICS: "R1-135462 \"PDSCH/PUSCH transmission for MTC coverage enhancement\"", no. 1, pages 1 - 5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3617A1 (zh) * 2019-01-11 2020-07-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435869A (zh) * 2019-01-11 2020-07-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435869B (zh) * 2019-01-11 2021-08-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WO2020191559A1 (zh) * 2019-03-22 2020-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信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11943782B2 (en) 2019-03-22 2024-03-2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1196147A1 (zh) * 2020-04-02 2021-10-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211061A (zh) * 2020-04-02 2022-10-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211061B (zh) * 2020-04-02 2024-03-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1223B (zh) 2024-02-13
WO2018223872A1 (zh) 2018-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5109A (zh) 用于毫米波(mmw)系统的波束细化
CN110383875A (zh) 用户设备报告上的省电技术
CN104158619B (zh) 一种基于crs的lte信号屏蔽方法和系统
CN108990153A (zh) 一种针对终端自干扰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US20230208575A1 (en) Data sending method, data receiving and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7616711B2 (en) Frequency domain filtering to improve channel estimation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CN112956153A (zh) 远程干扰管理参考信号
WO2018049683A1 (zh) 频点切换方法和装置以及无线基站
Maziar et al. Overview of 5G modulation and waveforms candidates
CN10904122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135587A1 (zh) 导频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536926B2 (en) MBSF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6358297A (zh) 基于可配置结构帧的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网元设备、终端
US20230208698A1 (en) Frame structure indication method, frame structure updat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7734661A (zh) 终端资源调度的方法、确定资源调度颗粒度的方法及设备
CN106255212B (zh) 辅成员载波配置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基站、通信系统
JP2024037987A (ja) サブテラヘルツサブバンド平坦化フィードバック
CN109152067A (zh) 一种调度请求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Xu et al. Elastic Spectrum Sensing for Satellite-Terrestrial Communication under Highly Dynamic Channels
Pestryakov et al. Analysis of 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 Physical Layer Parameters
US20240333407A1 (en)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US11824604B2 (en) Massive MIMO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d on dynamic frame transmission
US20240195547A1 (en) Guard interval-based 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waveform
US20240098659A1 (en) Channel scattering identifier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20240306000A1 (en) Framework for semantic 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