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38225B - 火花塞 - Google Patents

火花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38225B
CN109038225B CN201810531908.3A CN201810531908A CN109038225B CN 109038225 B CN109038225 B CN 109038225B CN 201810531908 A CN201810531908 A CN 201810531908A CN 109038225 B CN109038225 B CN 1090382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diameter
diameter portion
magnetic body
spark plug
end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319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38225A (zh
Inventor
上垣裕则
津曲翔麻
黑泽和浩
高冈胜哉
田中邦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er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GK Spark Plu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GK Spark Plu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GK Spark Plu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38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8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38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82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40Sparking plug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other devices
    • H01T13/41Sparking plug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other devices with interference suppressing or shield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H01T13/34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f electrodes in insulation, e.g. by embedd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park Plu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花塞,电极不过度变细就可确保磁性体的厚度。火花塞具备:绝缘体,具有在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的轴孔;棒状的电极,配置在轴孔内;及筒状的磁性体,配置在轴孔内且电极的外周。绝缘体具备:大内径部;中内径部,位于比大内径部靠前端侧处,且内径比大内径部小;及小内径部,位于比中内径部靠前端侧处,且内径比中内径部小。电极卡定于在中内径部与小内径部之间形成的第一阶梯部。磁性体配置在大内径部的轴孔内。

Description

火花塞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用于在内燃机等中对燃料气体进行点火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火花塞安装于内燃机等,为了向燃烧室内的燃料气体的引燃而使用。在火花塞中,为了抑制因点火产生的电波噪声,提出了在绝缘体的等径的轴孔内设置磁性体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在该技术中,绝缘体的轴孔内的磁性体是具有贯通孔的圆筒。在该贯通孔插通有电极(具体而言,端子电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1506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技术中,如果为了更有效地抑制电波噪声而增厚磁性体的厚度,则电极可能会过度地变细。当电极过度变细时,可能会产生例如电极弯曲而与磁性体接触而使磁性体破损等不良情况。为了避免这样的不良情况,可能无法确保磁性体的厚度。
本说明书在具备磁性体的火花塞中,公开了一种电极不过度变细就能够确保磁性体的厚度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可以作为以下的适用例来实现。
[适用例1]一种火花塞,具备:
绝缘体,具有在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的轴孔;
棒状的电极,配置在所述轴孔内;及
筒状的磁性体,配置在所述轴孔内且所述电极的外周,
其中,
所述绝缘体具备:
大内径部;
中内径部,位于比所述大内径部靠前端侧处,且内径比所述大内径部小;及
小内径部,位于比所述中内径部靠前端侧处,且内径比所述中内径部小,
所述电极卡定于在所述中内径部与所述小内径部之间形成的第一阶梯部,
所述磁性体配置在所述大内径部的所述轴孔内。
根据上述结构,配置在轴孔内且电极的外周的筒状的磁性体配置于绝缘体的大内径部的轴孔内。因此,电极不过度变细,就能够确保磁性体的厚度。
[适用例2]根据适用例1记载的火花塞,其中,
所述磁性体的前端部直接或者经由其他构件而支承于在所述大内径部与所述中内径部之间形成的第二阶梯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轴孔内,能够容易地将磁性体定位在适当的位置。
[适用例3]根据适用例2记载的火花塞,其中,
所述电极具备:
中心电极,构成前端侧,并卡定于所述第一阶梯部;
端子电极,位于比所述中心电极靠后端侧处;及
密封构件,直接或者经由其他构件而将所述中心电极与所述端子电极连接,
所述磁性体与所述密封构件分离地配置在比所述密封构件靠后端侧处。
根据上述结构,磁性体与密封构件分离,因此例如磁性体的振动等不会向密封构件传递。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密封构件的损伤。
[适用例4]根据适用例1~3中任一记载的火花塞,其中,
所述火花塞还具备将所述中内径部和所述大内径部的前端侧的一部分的外周覆盖的主体配件,
在将被所述主体配件覆盖的范围中的所述大内径部的最小厚度设为D1,将被所述主体配件覆盖的范围中的所述中内径部的最小厚度为D2时,满足D1>D2。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满足D1>D2,因此在大内径部中,能够抑制绝缘体的贯通的发生。
[适用例5]根据适用例1~4中任一记载的火花塞,其中,
所述火花塞还具备将所述绝缘体的外周的一部分覆盖的主体配件,
所述磁性体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所述主体配件的后端靠后端侧处。
主体配件与电极夹着绝缘体而作为电容器发挥功能,因此在主体配件内的绝缘体流动有噪声电流的高频成分。另一方面,在比主体配件的后端靠后端侧处,大致全部的噪声电流在电极中流动。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比主体配件的后端靠后端侧处配置磁性体的至少一部分,因此能够有效率地抑制电波噪声。
[适用例6]根据适用例1~5中任一记载的火花塞,其中,
所述火花塞还具备配置在所述磁性体与所述绝缘体之间的固定材料。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磁性体在绝缘体的轴孔内的振动,因此能够抑制绝缘体及磁性体的破损。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能够以各种形态实现,例如,能够以火花塞或使用了火花塞的点火装置、搭载该火花塞的内燃机、搭载使用了该火花塞的点火装置的内燃机、火花塞的电极等形态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比较方式的火花塞100x的图。
图3是变形例的第一说明图。
图4是变形例的第二说明图。
【符号说明】
2、2e…固定材料,2e…固定材料,5…衬垫,6…线状密封垫,8…板状密封垫,9…滑石,10、10b、10c…绝缘体,12…轴孔,12L、12Lb、12Lc…大内径部,12M、12Mb、12Mc…中内径部,12S…小内径部,13…长腿部,15…缩径部,16A…第一阶梯部,16B、16Bb、16Bc…第二阶梯部,17…前端侧主体部,18…后端侧主体部,19…突缘部,20…中心电极,21…中心电极主体,23…头部,24…突缘部,25…腿部,29…中心电极端头,30…接地电极,31…接地电极主体,39…接地电极端头,40…端子电极,41…头部,42…腿部,42A…大径腿部,42B…前端腿部,43…凹部,50…主体配件,50A…前端,51…工具卡合部,52…安装螺纹部,53…敛缝部,54…座部,56…阶梯部,58…压缩变形部,59…贯通孔,60…密封构件,70…电阻体,80…密封构件,90、90b、90c、90d、90e…磁性体,92…贯通孔,93…主体部,94…前端部,100、100b、100c、100d、100e…火花塞,295…第一放电面,311…自由端面,312…接合端面,395…第二放电面,EP…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A.实施方式:
A-1.火花塞的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的剖视图。图1的单点划线表示火花塞100的轴线CO。将与轴线CO平行的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也称为轴线方向。将以轴线CO为中心且与轴线CO垂直的面上的圆的径向也简称为“径向”,将该圆的周向也简称为“周向”。将图1中的下方向也称为前端方向FD,将上方向也称为后端方向BD。将图1中的下侧称为火花塞100的前端侧,将图1中的上侧称为火花塞100的后端侧。
火花塞100安装于内燃机,为了对内燃机的燃烧室内的燃烧气体进行引燃而使用。火花塞100具备绝缘体10、中心电极20、接地电极30、端子电极40、主体配件50、电阻体70、导电性的密封构件60、80以及磁性体90。
绝缘体10是沿着轴线方向延伸且具有贯通绝缘体10的贯通孔即轴孔12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构件。绝缘体10使用例如氧化铝等陶瓷而形成。绝缘体10具备突缘部19、后端侧主体部18、前端侧主体部17、缩径部15以及长腿部13。
突缘部19是绝缘体10的位于轴向的大致中央的部分。后端侧主体部18位于比突缘部19靠后端侧处,具有比突缘部19的外径小的外径。前端侧主体部17位于比突缘部19靠前端侧处,具有比后端侧主体部18的外径小的外径。长腿部13位于比前端侧主体部17靠前端侧处,具有比前端侧主体部17的外径小的外径。长腿部13的外径越靠前端侧越缩径,在火花塞100安装于内燃机(未图示)时,曝露于该燃烧室。缩径部15形成在长腿部13与前端侧主体部17之间,是从后端侧朝向前端侧而外径缩径的部分。
从内周侧的结构的观点来看,绝缘体10具备大内径部12L、中内径部12M、小内径部12S、第一阶梯部16A以及第二阶梯部16B。
大内径部12L位于最后端侧,是内径(轴孔12的直径)最大的部分。中内径部12M是位于比大内径部12L靠前端侧处,且内径比大内径部12L小的部分。小内径部12S是位于比中内径部12M靠前端侧且内径比中内径部12M小的部分。
第一阶梯部16A是形成在中内径部12M与小内径部12S之间且从后端侧朝向前端侧而内径缩径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阶梯部16A的轴线方向的位置是前端侧主体部17的前端侧的部分的位置。第二阶梯部16B是形成在大内径部12L与中内径部12M之间且从后端侧朝向前端侧而内径缩径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阶梯部16B的轴线方向的位置是突缘部19的位置。因此,大内径部12L是从后端侧主体部18的后端至突缘部19的后端侧的一部分的部分。中内径部12M是从突缘部19的前端侧的一部分至前端侧主体部17的前端附近的部分。小内径部12S是从前端侧主体部17的前端附近至长腿部13的前端的部分。
主体配件50由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例如,低碳钢材)形成,是用于在内燃机的发动机缸盖(图示省略)上固定火花塞100的圆筒状的配件。主体配件50形成有沿轴线CO贯通的贯通孔59。主体配件50覆盖绝缘体10的径向的周围(即,外周)的一部分。即,在主体配件50的贯通孔59内插入/保持绝缘体10。绝缘体10的前端比主体配件50的前端向前端侧突出。绝缘体10的后端比主体配件50的后端50e向后端侧突出。
主体配件50具备:供火花塞扳手卡合的六棱柱形状的工具卡合部51;用于向内燃机安装的安装螺纹部52;以及在工具卡合部51与安装螺纹部52之间形成的突缘状的座部54。工具卡合部51的相互平行的侧面间的长度,即,对边长度为例如9mm~16mm。安装螺纹部52的公称直径为例如M8~M14。
在主体配件50的安装螺纹部52与座部54之间嵌插有金属制的环状的衬垫5。在火花塞100安装于内燃机时,衬垫5将火花塞100与内燃机(发动机缸盖)的间隙封止。
主体配件50还具备:设置在工具卡合部51的后端侧的薄壁的敛缝部53;和设置在座部54与工具卡合部51之间的薄壁的压缩变形部58。在主体配件50的从工具卡合部51至敛缝部53的部位的内周面与绝缘体10的后端侧主体部18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环状的区域配置有环状的线状密封垫6、7。在该区域的2个线状密封垫6、7之间填充有滑石(talc)9的粉末。敛缝部53的后端被向径向内侧弯折,固定于绝缘体10的外周面。在制造时,固定于绝缘体10的外周面的敛缝部53被向前端侧按压,由此主体配件50的压缩变形部58发生压缩变形。通过压缩变形部58的压缩6变形,经由线状密封垫6、7及滑石9,将绝缘体10在主体配件50内朝向前端侧按压。经由环状的板状密封垫8,通过在主体配件50的内周形成于安装螺纹部52的位置的阶梯部56(配件侧阶梯部),来按压绝缘体10的缩径部15(绝缘体侧阶梯部)。其结果是,能够通过板状密封垫8来防止内燃机的燃烧室内的气体从主体配件50与绝缘体10的间隙向外部泄漏。
磁性体90是沿着轴线方向延伸且具有贯通磁性体90的贯通孔92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构件。磁性体90是例如使铁氧体等磁性材料的粉末烧结而成的构件。磁性体90也可以是包含铁氧体、铝硅铁粉等磁性材料的粉末、其他的金属的粉末的烧结体。而且,磁性体90还可以是混入有磁性材料的粉末的树脂(例如,硅酮树脂)。磁性体90具有使火花产生时的电波噪声中的尤其是高频成分衰减的功能。
磁性体90具备配置于大内径部12L的主体部93和比主体部93靠前端侧的前端部94。前端部94沿着绝缘体10的第二阶梯部16B从后端侧朝向前端侧缩径。前端部94从前端侧支承于第二阶梯部16B。由此,磁性体90在轴孔12内被定位。磁性体90的轴线方向的长度与大内径部12L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大体一致。因此,磁性体90的后端(主体部93的后端)与绝缘体10的后端(后端侧主体部18的后端)大体一致。这样,磁性体90配置于大内径部12L。磁性体90未配置于中内径部12M及小内径部12S。
另外,磁性体90的后端位于比主体配件50的后端50e靠后端侧处。即,磁性体90中的一部分,具体而言,主体部93的后端侧的一部分配置于比主体配件50的后端50e靠后端侧处。
主体部93的外径比大内径部12L的内径稍小。在主体部93与绝缘体10(大内径部12L)之间配置有用于将主体部93和绝缘体10固定的固定材料2。固定材料2是例如粘结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耐热性的无机粘结材料(例如,日本东亚合成株式会社的阿隆发陶瓷胶(Aron Ceramic))。也可以对其进行变更,固定材料2使用其他的材料,例如使用B2O3-SiO2系等的玻璃。
磁性体90的内径(贯通孔92的直径)与绝缘体10的中内径部12M的内径大致相等。
中心电极20具备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棒状的中心电极主体21和中心电极端头29。中心电极主体21保持在绝缘体10的轴孔12的内部的前端侧的部分。即,中心电极20的后端(中心电极主体21的后端)位于轴孔12内。中心电极主体21使用耐腐蚀性和耐热性高的金属,例如,以镍(Ni)或Ni为主成分的合金(例如,NCF600、NCF601)形成。中心电极主体21可以具有由Ni或Ni合金形成的母材和埋设于该母材的内部的芯部的双层构造。这种情况下,芯部由例如导热性比母材优异的铜或以铜为主成分的合金形成。
中心电极主体21具备设置在轴线方向的规定的位置的突缘部24、比突缘部24靠后端侧的部分即头部23(电极头部)以及比突缘部24靠前端侧的部分即腿部25(电极腿部)。突缘部24由绝缘体10的第一阶梯部16A从前端侧支承。即,中心电极主体21卡定于第一阶梯部16A。腿部25的前端部分,即中心电极主体21的前端比绝缘体10的前端向前端侧突出。
中心电极端头29是例如具有大致圆柱形状的构件,例如,使用激光焊接而接合于中心电极主体21的前端(腿部25的前端)。中心电极端头29的前端面是与后述的接地电极端头39之间形成火花间隔的第一放电面295。中心电极端头29使用例如铱(Ir)、铂(Pt)等高熔点的贵金属或以该贵金属为主成分的合金而形成。
端子电极40是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棒状的构件,从后端侧插通于磁性体90的贯通孔92。即,端子电极40在轴孔12内位于比中心电极20靠后端侧处。端子电极40由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例如,低碳钢)形成,在端子电极40的表面,例如为了防蚀而形成有Ni等的镀敷。
端子电极40具备头部41和比头部41靠前端侧的腿部42。头部41自绝缘体10向后端侧露出。在头部41形成有与未图示的电源供给构件(例如,弹簧构件)接触的凹部43。经由该电源供给构件向端子电极40施加用于产生火花放电的高电压。腿部42配置在绝缘体10的轴孔12内。腿部42具备后端侧的大径腿部42A和比大径腿部42A靠前端侧的前端腿部42B。大径腿部42A中的后端侧的大部分配置在绝缘体10的轴孔12内且磁性体90的贯通孔92内。大径腿部42A的前端侧的一部分和前端腿部42B在轴孔12内位于比磁性体90的前端靠前端侧处。
电阻体70在绝缘体10的轴孔12内,配置在端子电极40的前端与中心电极20的后端之间。电阻体70具有例如1KΩ以上的电阻值(例如,5KΩ),具有减少火花产生时的电波噪声的功能。电阻体70由例如包含作为主成分的玻璃粒子、玻璃以外的陶瓷粒子以及导电性材料的组成物形成。
轴孔12内的电阻体70与中心电极20的间隙由导电性的密封构件60填埋。电阻体70与端子电极40的间隙由密封构件80填埋。即,密封构件60与中心电极20和电阻体70分别接触,并将中心电极20与电阻体70分离。密封构件80与电阻体70和端子电极40分别接触,并将电阻体70与端子电极40分离。这样,密封构件60、80经由电阻体70将中心电极20与端子电极40电气性且物理性地连接。密封构件60、80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例如,包含B2O3-SiO2系等的玻璃粒子和金属粒子(Cu、Fe等)的组成物形成。
接地电极30具备接地电极主体31和接地电极端头39。接地电极主体31是截面为四边形的棒状体。接地电极主体31具有接合端面312和位于接合端面312的相反侧的自由端面311作为两端面。接合端面312例如通过电阻焊接而接合于主体配件50的前端50A。由此,主体配件50与接地电极主体31被电连接。接地电极主体31的接合端面312的附近沿轴线CO的方向延伸,自由端面311的附近沿着与轴线CO垂直的方向延伸。棒状的接地电极主体31在中央部分处弯曲约90度。
接地电极主体31使用耐腐蚀性和耐热性高的金属、Ni或以Ni为主成分的合金(例如,NCF600、NCF601)形成。接地电极主体31与中心电极主体21同样,可以具有包含母材和使用导热性比母材高的金属(例如,铜)形成且埋设于母材的芯部的双层构造。
接地电极端头39例如具有圆柱形状、四棱柱形状,且具有与上述的中心电极端头29的第一放电面295对向的第二放电面395。第一放电面295与第二放电面395之间的间隙是产生火花放电的所谓火花间隔。接地电极端头39与中心电极端头29同样,使用例如贵金属或以贵金属为主成分的合金而形成。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端子电极40、中心电极20、电阻体70及密封构件60、80的整体构成配置在绝缘体10的轴孔12内的1个棒状的电极EP。而且,磁性体90配置在轴孔12内且电极EP(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电极EP中的端子电极40)的外周。
另外,从磁性体90配置于大内径部12L,密封构件60、80配置于中内径部12M的情况可知,磁性体90与密封构件60、80分离地配置在比密封构件60、80靠后端侧处。磁性体90的前端部94例如与密封构件60不接触。
在此,将绝缘体10中的外周被主体配件50覆盖的范围A1中的大内径部12L的最小厚度设为D1。大内径部12L从后端侧主体部18形成至突缘部19,后端侧主体部18的外径比突缘部19小,因此范围A1中的大内径部12L的最小厚度D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后端侧主体部18的厚度。
将绝缘体10中的外周被主体配件50覆盖的范围A1中的中内径部12M的最小厚度设为D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中内径部12M的整体的外周被主体配件50覆盖,因此最小厚度D2也可以简称为中内径部12M的最小厚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小厚度D1比最小厚度D2大(D1>D2)。
为了满足D1>D2,例如,只要满足以下的条件(A)、(B)即可。
条件(A):大内径部12L的前端位于比突缘部19的前端靠后端侧处。
条件(B):在将后端侧主体部18的外径设为Ra,将前端侧主体部17的外径设为Rb,将大内径部12L的内径设为Rl,将中内径部12M的内径设为Rm时,(Ra-Rl)>(Rb-Rm)。
在满足条件(A)的情况下,最小厚度D1成为后端侧主体部18的厚度,最小厚度D2成为前端侧主体部17的厚度。因此,成为D1={(Ra-Rl)/2},D2={(Rb-Rm)/2}。因此可知,在满足条件(A)的情况下,如果再满足条件(B),则满足D1>D2。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绝缘体10具备大内径部12L、中内径部12M以及小内径部12S,电极EP卡定于在中内径部12M与小内径部12S之间形成的第一阶梯部16A。并且,磁性体90配置于大内径部12L的轴孔12内。因此,电极EP(具体而言,端子电极40的腿部42)不过度变细,就能够确保磁性体90的厚度。
图2是表示比较方式的火花塞100x的图。图2的火花塞100x的绝缘体10x在前端侧主体部17x、后端侧主体部18x、突缘部19x的部分处,轴孔12x的内径一定。例如,在图2的例子中,这些部分的内径与实施方式的中内径部12M的内径相同。因此,当将磁性体90x配置于轴孔12x内时,如图2所示,难以充分确保磁性体90x的厚度,且难以确保端子电极40x的腿部42x的粗细。例如,如果以磁性体90x的厚度的确保为优先,则腿部42x过度变细,如果以腿部42x的粗细为优先,则磁性体90x的厚度过度变薄。火花塞100x的其他的结构与图1的火花塞100的结构相同,因此在图2中标注与图1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
磁性体越厚,则磁性体的抑制电波噪声的能力越高。在比较方式中,在无法确保磁性体90x的厚度的情况下,难以充分地抑制电波噪声。电波噪声例如由内燃机或在搭载有内燃机的车等中使用的电子设备(例如,传感器、微机)的误动作引起。
在火花塞的制造时,在对密封构件60、80及电阻体70的原料粉末进行烧结时,通过端子电极的前端向原料粉末加压并进行加热。在比较方式中,例如,在端子电极40x的腿部42x过细的情况下,在加压时,腿部42x容易弯曲而与磁性体90x接触。该接触会引起磁性体90的损伤(例如,破裂)。而且,在腿部42x过细的情况下,无法对原料粉末充分地加压,难以适当地将原料粉末烧结。
本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与比较方式的火花塞100x相比,端子电极40的腿部42不过度变细就能够确保磁性体90的厚度,因此能够抑制上述的不良情况。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磁性体90的前端部94直接支承于第二阶梯部16B。其结果是,在轴孔12内,能够将磁性体90容易地定位在适当的位置。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磁性体90与密封构件80分离地配置在比密封构件80靠后端侧处。其结果是,例如,磁性体90的振动等不会向密封构件80传递。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密封构件80的损伤。例如,当由于振动而在密封构件80与端子电极40(腿部42)之间产生裂纹时,会产生密封构件80与端子电极40的接触不良。该接触不良会引起端子电极40与中心电极20之间的电阻的变化,因此火花塞100可能会变得无法发挥所希望的性能。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上述的大内径部12L的最小厚度D1和中内径部12M的最小厚度D2满足D1>D2。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绝缘体10的贯通(绝缘破坏)的产生。例如,在大内径部12L的内径过大的情况下,虽然能够进一步增厚磁性体90的厚度,但是大内径部12L的绝缘体10的厚度过度变薄,不再满足D1>D2,在大内径部12L处,可能容易产生贯通。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满足D1>D2,因此能够抑制这样的不良情况。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磁性体90的一部分配置在比主体配件50的后端50e靠后端侧处。在通过主体配件50而外周被覆盖的轴线方向的范围内,导电性的主体配件50和电极EP夹着作为电介质的绝缘体10而作为电容器发挥功能。因此,噪声电流的高频成分(即,交流电流)在绝缘体10中流动。另一方面,在比主体配件50的后端50e靠后端侧,大致全部的噪声电流在电极EP(端子电极40)中流动。因此,如果将磁性体90的一部分配置在比主体配件50的后端50e靠后端侧处,则能够将磁性体90的一部分配置在噪声电流全部流动的部分的附近,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波噪声。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具备配置在磁性体90与绝缘体10之间的固定材料2,因此能够抑制磁性体90在绝缘体10的轴孔12内振动。因此,能够抑制以该振动为起因的绝缘体10及磁性体90的破损。
B.变形例:
(1)实施方式的磁性体90的结构中,与磁性体90对应的绝缘体10的大内径部12L或中内径部12M的结构为一例,并不局限于此。磁性体或绝缘体的其他的结构参照图3作为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3是变形例的第一说明图。图3(A)~(C)的火花塞100b~100d的绝缘体和磁性体的结构与图1的火花塞100不同。火花塞100b~100d的其他的结构与火花塞100相同,因此对于同一结构,在图3中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如上所述,大内径部12L的最小厚度D1和中内径部12M的最小厚度D2满足D1>D2,但是也可以不满足D1>D2。例如,图3(A)的火花塞100b的绝缘体10b的第二阶梯部16Bb位于比图1的火花塞100的第二阶梯部16B靠前端侧处。具体而言,第二阶梯部16Bb处于前端侧主体部17所在的轴线方向的范围内。因此,绝缘体10b的大内径部12Lb的轴线方向的长度比实施方式的大内径部12L长。绝缘体10b的中内径部12Mb的轴线方向的长度比实施方式的中内径部12M短。
并且,火花塞100b的磁性体90b的轴线方向的长度与大内径部12Lb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因此,磁性体90b的前端处于前端侧主体部17所在的轴线方向的范围内。
在该变形例的绝缘体10b中,由于大内径部12Lb的前端位于比突缘部19的前端靠前端侧处,因此不满足上述的条件(A)。因此,大内径部12L的最小厚度D1成为前端侧主体部17的后端侧的厚度,中内径部12M的最小厚度D2成为前端侧主体部17的前端侧的厚度(图3(A))。其结果是,成为D1<D2。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中,磁性体90的后端侧的一部分位于比主体配件50的后端50e靠后端侧处,但也可以是磁性体的整体位于比主体配件50的后端50e靠后端侧处。例如,图3(B)的火花塞100c的绝缘体10c的第二阶梯部16Bc位于比图1的火花塞100的第二阶梯部16B靠后端侧处。具体而言,第二阶梯部16Bc位于比主体配件50的后端50e靠后端侧处。因此,绝缘体10c的大内径部12Lc的轴线方向的长度比实施方式的大内径部12L短。绝缘体10c的中内径部12Mc的轴线方向的长度比实施方式的中内径部12M长。
并且,火花塞100c的磁性体90c的轴线方向的长度与大内径部12Lc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因此,磁性体90c的前端处于比主体配件50的后端50e靠后端侧处。换言之,磁性体90c的整体处于比主体配件50的后端50e靠后端侧处。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中,磁性体90的后端侧的一部分位于比主体配件50的后端50e靠后端侧处,但也可以是磁性体的整体位于比主体配件50的后端50e靠前端侧处。例如,图3(C)的火花塞100d的绝缘体10与图1的火花塞100的绝缘体10相同。火花塞100d的磁性体90d的后端位于比主体配件50的后端50e靠前端侧处。因此,绝缘体10的大内径部12L的轴线方向的长度与实施方式的大内径部12L相同。另一方面,磁性体90d的轴线方向的长度比实施方式的磁性体90短。因此,在绝缘体10中,在大内径部12L中的比磁性体90d的后端靠后端侧的部分会产生在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中没有的空间SP。这样的空间SP容许端子电极40的振动的振幅的变大,因此从抑制振动的观点出发而优选没有这样的空间。因此,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与火花塞100d相比能够抑制端子电极40的振动。
(2)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中,磁性体90的前端支承于第二阶梯部16B,但也可以不支承于第二阶梯部16B。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中,在磁性体90与绝缘体10之间配置了固定材料2,但也可以不配置固定材料2。
图4是变形例的第二说明图。图4的火花塞100e的磁性体90e的结构与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不同。火花塞100e的其他的结构与图1的火花塞100相同。关于火花塞100e的结构中的与图1的火花塞100相同的结构,在图4中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磁性体90e的内径比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的磁性体90稍小,比腿部42的外径稍大。在磁性体90e的内周面与腿部42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固定材料2e。固定材料2e与实施方式的固定材料2同样是例如无机粘结材料。在磁性体90e与绝缘体10之间未配置固定材料。
在磁性体90e的前端与第二阶梯部16B之间产生间隙NT。这样,磁性体90e的前端未支承于第二阶梯部16B。
(3)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中,磁性体90的前端直接支承于第二阶梯部16B。也可以取代于此,将磁性体90的前端经由其他构件而支承于第二阶梯部16B。例如,可以在磁性体90的前端与第二阶梯部16B之间配置防振用的密封垫或固定材料。
(4)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中,密封构件60、80经由电阻体70而将绝缘体10与端子电极40之间连接。也可以取代于此,省略电阻体70,将1个密封构件直接连接在绝缘体10与端子电极40之间。而且,电极EP也可以不包含端子电极40和中心电极20这2个构件,例如,可以是1根金属制的棒状的构件。
(5)上述实施方式的火花塞100的具体的结构是一例,可采用其他的结构。例如,火花塞的点火部的结构可采用各种结构。例如,火花塞可以是在与轴线垂直的方向上接地电极与中心电极20相对而形成间隔的类型的火花塞。而且,例如,绝缘体10的材料或端子电极40的材料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材料。例如,绝缘体10可以取代以氧化铝(Al2O3)为主成分的陶瓷而使用以其他的化合物(例如,AlN、ZrO2、SiC、TiO2、Y2O3等)为主成分的陶瓷来形成。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但是本发明不受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任何限定,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内能够以各种形态实施。

Claims (5)

1.一种火花塞,具备:
绝缘体,具有在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的轴孔;
棒状的电极,配置在所述轴孔内;及
筒状的磁性体,配置在所述轴孔内且所述电极的外周,
其中,
所述绝缘体具备:
大内径部;
中内径部,位于比所述大内径部靠前端侧处,且内径比所述大内径部小;及
小内径部,位于比所述中内径部靠前端侧处,且内径比所述中内径部小,
所述电极卡定于在所述中内径部与所述小内径部之间形成的第一阶梯部,
所述磁性体配置在所述大内径部的所述轴孔内,
所述火花塞还具备将所述中内径部和所述大内径部的前端侧的一部分的外周覆盖的主体配件,
在将被所述主体配件覆盖的范围中的所述大内径部的最小厚度设为D1,将被所述主体配件覆盖的范围中的所述中内径部的最小厚度设为D2时,
满足D1>D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中,
所述磁性体的前端部直接或者经由其他构件而支承于在所述大内径部与所述中内径部之间形成的第二阶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花塞,其中,
所述电极具备:
中心电极,构成前端侧,并卡定于所述第一阶梯部;
端子电极,位于比所述中心电极靠后端侧处;及
密封构件,直接或者经由其他构件而将所述中心电极与所述端子电极连接,
所述磁性体与所述密封构件分离地配置在比所述密封构件靠后端侧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其中,
所述磁性体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所述主体配件的后端靠后端侧处。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火花塞,其中,
所述火花塞还具备配置在所述磁性体与所述绝缘体之间的固定材料。
CN201810531908.3A 2017-06-09 2018-05-29 火花塞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382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14727A JP6626473B2 (ja) 2017-06-09 2017-06-09 点火プラグ
JP2017-114727 2017-06-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8225A CN109038225A (zh) 2018-12-18
CN109038225B true CN109038225B (zh) 2020-04-21

Family

ID=64334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3190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38225B (zh) 2017-06-09 2018-05-29 火花塞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53622B1 (zh)
JP (1) JP6626473B2 (zh)
CN (1) CN109038225B (zh)
DE (1) DE1020181133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0261B (zh) * 2019-03-25 2022-03-04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火花塞
US11128108B1 (en) * 2020-05-22 2021-09-21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Spark plug with drainage features in termin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50681A (ja) 1985-12-24 1987-07-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抵抗体入り点火プラグ
US9590395B2 (en) * 2013-12-25 2017-03-07 Ngk Spark Plug Co., Ltd. Spark plug
JP6246063B2 (ja) * 2014-05-02 2017-12-13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
DE102014112225B4 (de) * 2014-08-26 2016-07-07 Federal-Mogul Ignition Gmbh Zündkerze mit Entstörelement
JP5996044B1 (ja) * 2015-06-18 2016-09-21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7240800B2 (ja) 2015-12-24 2023-03-16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α窒化ケイ素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03721A (ja) 2019-01-10
DE102018113348A1 (de) 2018-12-13
JP6626473B2 (ja) 2019-12-25
US10153622B1 (en) 2018-12-11
CN109038225A (zh) 2018-12-18
US20180358784A1 (en) 2018-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7275029B2 (en) High power discharge fuel ignitor
US9088136B2 (en) Corona ignition device with improved electrical performance
EP2214273B1 (en) Spark plug
CN109038225B (zh) 火花塞
JP6611769B2 (ja) 点火プラグ
US8860291B2 (en) Spark ignition device with in-built combustion sensor
CN108370133B (zh) 火花塞
JP2019003722A (ja) 点火プラグ
EP3419124B1 (en) Spark plug
CN113396513B (zh) 火花塞
JP7060551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JP5411822B2 (ja) 点火システム及び点火プラグ
JP7490507B2 (ja) スパークプラグ
US10320158B2 (en) Spark plug
US9843167B2 (en) Spark plug
JPWO2019069640A1 (ja) 点火プラグ
JP6018990B2 (ja) プラズマジェット点火プラ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