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35892A - 一种智能防作弊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防作弊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35892A
CN109035892A CN201811000718.5A CN201811000718A CN109035892A CN 109035892 A CN109035892 A CN 109035892A CN 201811000718 A CN201811000718 A CN 201811000718A CN 109035892 A CN109035892 A CN 109035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rt machine
topic
server
cheating
diffe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007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35892B (zh
Inventor
谭伟
黄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Worker Wisdom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Worker Wisdom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Worker Wisdom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Worker Wisdom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007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358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35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5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35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5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2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with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material to be studied, e.g. using film stri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教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防作弊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服务器获取各智能设备的位置分布,进而确定任一智能设备A周围存在作弊风险的n个智能设备;服务器将考试题目分别按照不同顺序分配给各智能设备,使各智能设备按照分配好的题目顺序依次显示各题目;服务器基于当前各考生的答题进度,动态调整各智能设备上题目的显示顺序,使n个智能设备中任一智能设备与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题目不同。本发明不仅可提前将考试题目分别按照不同的顺序分配给各智能设备,还可在考试进行的过程中,根据各考生的答题进度对题目顺序进行动态调整,使得在同一时刻,相邻考生的屏幕上不会出现相同题目,减小了作弊行为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防作弊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教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防作弊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概念的提出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无纸化考试因其便捷、灵活多样、功能强大等特点,成为教学改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产物,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考试都从纸质考试转换为计算机在线考试。虽然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但是对于大型的考试现场来说,例如窥视等作弊方式反而相对于原本的纸质方式更为容易,因为卷面由原来的平摊方式变成了竖立方式。为了防止作弊,有些机构引入摄像头来监控答题人员的人脸状态,但是,这仍然只是为作弊行为提供了一道屏障而已,对于作弊人员采用类似微型摄像头进行相邻考生屏幕采集的作弊手段来说,无法形成有效的规避。
在专利CN201110054560.1基于随机法的防作弊的考试方法中,仍采用纸质试卷作为考试介质,为防止考生通过窥视相邻座位考生的题目进行作弊,使出题模块在出题时提前打乱题目顺序,则相邻座位的考生对应的题目顺序不同,进而有效防止了相邻考生窥视答案的作弊行为。再比如对于四六级的考试,通常会分为A、B卷,A卷和B卷的题目顺序不同,相邻考生分别使用A卷和B卷,则可起到一定的防作弊作用。
上述方法同样可应用到计算机考试中,通过提前将各题目顺序打乱,再随机派发到每台计算机,可使每个考生对应的计算机分配到的题目顺序不同,从而起到一定的防作弊功能。然而,在上述方法中,对于每个考生的计算机上,其题目顺序都是提前确定好的,无法在考试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由于各考生的答题速度不同,而且每个考生座位周围均存在几个相邻座位的考生,虽然各相邻考生的题目顺序互不相同,仍会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一时间段内,某考生屏幕上的题目与其周围至少一个相邻考生屏幕上的题目相同的情况,这时考生通过窥视仍可实现作弊。而且,可能会存在同一题目在不同计算机或者手持智能设备屏幕出现的间隔过短而造成作弊行为,尤其适用于填空题、判断题。
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目前的考试系统中,虽然可使各考生的题目顺序互不相同,但由于各考生的答题速度不同,题目顺序又无法动态调整,可能会存在某一时间段内相邻考生屏幕上出现相同题目的情况,仍有可能实现作弊;同时,同一题目在不同屏幕出现的间隔过短也可能造成作弊。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防作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器获取考试用的各智能设备的位置分布,并根据位置分布确定任一智能设备A周围存在作弊风险的n个智能设备;其中,n为自然数;
服务器将存储的考试题目分别按照不同的题目顺序分配给各智能设备,并使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按照提前分配好的题目顺序依次显示各题目;
服务器基于各智能设备的显示器所显示的题目数量和当前各考生的答题进度,动态调整各智能设备上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任一智能设备与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的题目不同。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考试用的多个题目,且不同的题目对应不同的编码,所述服务器将考试题目分配给各职能设备后,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分配到的题目总数量与各题目编码相同,题目顺序不同。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基于各智能设备的显示器所显示的题目数量和当前各考生的答题进度,动态调整各智能设备上题目的显示顺序,具体包括:
服务器根据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的题目,动态调整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剩余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与所述智能设备A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不同;
服务器根据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当前显示的题目,动态调整所述智能设备A上剩余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所述智能设备A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不同。
优选的,如果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的题目,未在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显示过,则动态调整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剩余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在间隔超过预设时间后,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显示该题目;
如果所述n个智能设备当前显示的题目,未在所述智能设备A上显示过,则动态调整所述智能设备A上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在间隔超过预设时间后,所述智能设备A上显示该题目。
优选的,各智能设备当前显示的题目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显示的题目数量根据试卷包含题目数量、题目类型或题目内容长短来调整。
优选的,各智能设备当前显示的题目数量为多个,则服务器动态调整各智能设备上题目的显示顺序后,使得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任一智能设备与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题目的题目重复率小于预设阈值。
优选的,各智能设备当前显示的题目数量为一个,则服务器动态调整各智能设备上题目的显示顺序后,使得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任一智能设备与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题目的题目编码不同。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中对于每个编码的题目,存储有一个或多个关联题目,在所述服务器分配题目时,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关联题目分别分配给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
优选的,对于任一智能设备A,其周围存在作弊风险的n个智能设备的确定方法为:通过人眼的视觉极限、声音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来选择确定,或结合不同考试环境下存在的作弊行为来选择确定。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防作弊装置,包括:
位置确认模块10,用于使服务器获取考试用的各智能设备的位置分布,并根据位置分布确定任一智能设备A周围存在作弊风险的n个智能设备;
题目分配模块20,用于使服务器将存储的考试题目分别按照不同的题目顺序分配给各智能设备,并使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按照提前分配好的题目顺序依次显示各题目;
动态调整模块30,用于使服务器基于各智能设备的显示器所显示的题目数量和当前各考生的答题进度,动态调整各智能设备上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任一智能设备与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的题目不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防作弊方法,在计算机考试中,不仅可提前将考试题目分别按照不同的题目顺序分配给各智能设备,还可在考试进行的过程中,根据各考生的答题进度对题目顺序进行动态调整,使得在同一时刻,相邻考生的屏幕上不会出现相同题目,减小了作弊行为的发生;而且还通过动态调整,使同一题目在不同屏幕上出现的时间间隔超过预设时间,进一步防止作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防作弊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A周围存在作弊风险的n个智能设备的选择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设备A周围存在作弊风险的n个智能设备的选择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203的具体实施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某一时刻各智能设备显示器上的题目显示情况;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防作弊装置的模块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就参考附图和实施例结合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防作弊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服务器获取考试用的各智能设备的位置分布,并根据位置分布确定任一智能设备A周围存在作弊风险的n个智能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服务器可以是普通PC,也可以是专业的服务器设备,此处不做具体限定。考试用的智能设备可以是电脑、智能平板或智能手机,一般来讲,现在最常用的考试用智能设备为电脑。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考试用的各智能设备的设备ID,当采用电脑作为考试用的智能设备时,所述服务器中还存储有各台电脑的位置分布情况,以根据各电脑的位置布局确定周围的n个设备;当采用智能平板或智能手机作为考试用的智能设备时,设备本身可以通过无线信号来定位,因此所述服务器中可不必提前存储各智能设备的位置分布情况,而是通过联网状态下的定位来获取各智能设备的位置及位置分布。
各智能设备的位置分布确定以后,对于每个智能设备,服务器均可根据位置分布情况确定该智能设备周围存在作弊风险的n个智能设备;其中,n为自然数。比如对于任一智能设备A,其周围存在作弊风险的n个智能设备是指,所述智能设备A对应的考生可窥视所述n个智能设备的显示器进行作弊,或者所述n个智能设备对应的考生均可窥视所述智能设备A的显示器进行作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所述智能设备A对应的考生可窥视所述n个智能设备的显示器进行作弊为例进行说明。
对于任一智能设备A,其周围存在作弊风险的n个智能设备的确定方法为:通过人眼的视觉极限、声音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来选择确定,或结合不同考试环境下存在的作弊行为来选择确定。同时,n的具体取值以及n个智能设备的确定还需根据考场内各智能设备的排列情况、各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而定。比如,以最常见的计算机考试为例,考试用的智能设备为电脑,考场内各台电脑成行成列排布,形成一个规则矩阵,如图2所示。通过人眼的视觉极限来选择的话,对于任一智能设备A,智能设备A对应的考生可窥视其正左方、左前方、正前方、右前方以及正右方的5个智能设备的显示器来进行作弊,则此处n取5,周围5个智能设备就是存在作弊风险的智能设备,智能设备A与周围5个智能设备形成一个“六宫格”,如图2左图。如果所述智能设备A位于考场的边缘位置或边角位置,则n的取值进一步减小,比如,智能设备A位于如图2中间图所示的位置,则智能设备A对应的考生可窥视其正前方、右前方以及正右方的3个智能设备的显示器来进行作弊,则此处n取3,周围3个智能设备即为存在作弊风险的智能设备。再比如,所述智能设备A位于如图2右图所示的位置,则智能设备A对应的考生只可窥视其正右方的智能设备的显示器来作弊,此处n取1。其他任一智能设备周围存在作弊风险的n个智能设备的确定方法均与此类似。
当然,各智能设备除以规则的矩形阵列排布外,还有可能以其他形式排列,比如圆形排列、不规则形状随机排列等,n的取值又会发生变化,但所述n个智能设备的确定仍然参考上述方法。如果当前考试环境下可能存在考生使用微型摄像头的作弊方法,则考生的可窥视范围变大,则n的取值会进一步增大。如果作弊风险是指所述n个智能设备对应的考生均可窥视所述智能设备A的显示器进行作弊,即所述智能设备A是被抄袭的对象,则所述智能设备A周围n个智能设备的选择方式可参考图3,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2,服务器将存储的考试题目分别按照不同的题目顺序分配给各智能设备,并使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按照提前分配好的题目顺序依次显示各题目。
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考试用的多个题目,且不同的题目对应不同的编码,即每个编码对应的题目内容都是不同的,通过编码即可区分题目内容是否相同;所述服务器将考试题目随机分配给各智能设备后,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分配到的题目总数量与各题目编码相同,题目顺序不同。相当于对于每个智能设备,都分配到一份试卷,为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对于所有考生来说,他们分配到的试卷中题目的总数量和题目编码都是相同的,做的题目内容也就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各题目的顺序是被打乱的,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再根据各自分配到的试卷,按顺序依次将各自试卷中的题目在显示器上显示。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还存在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分配到的题目顺序不同,具体是指,对于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其分配到每个序号下的题目,对应的题目编码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序号对应的题目内容都不同,从而可尽量保证在同一时刻,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的任一智能设备上不会显示同样的题目。比如,考试的题目总共有20个,服务器中存储有编码a1-a20的题目,如果所述智能设备A分配的试卷中第一题为题目a1,则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分配的试卷第一题都避开题目a1,而是从剩下的19个题目里选择一个编码的题目作为第一题;同样地,第二题的分配以此类推,分配完成后,对于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的每个智能设备,每个序号对应的题目内容都不同。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还存在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所述服务器中对于每个编码的题目,存储有一个或多个关联题目,在所述服务器分配题目时,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关联题目分别分配给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比如,对于选择类的题目,多个关联题目对应的题干内容与答案内容都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答案选项的顺序被随机打乱,则正确答案的选项也就随之发生改变,服务器可将同一个编码下的不同关联题目分配给不同的智能设备。再比如,多个关联题目对应的题目主体内容都一样,但是会通过调整部分参数,使得最终的答案不同;例如,某题目是一个考距离结果的题目,那么在多套关联题目中,题目内容都是相似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速度参数值细微的调整,使得最终得到的答案有所不同,服务器同样可将同一个编码下的这样的不同关联题目分配给不同的智能设备。如此一来,使得每个考生分配到的题目更加多样化,作弊也更加困难。
步骤203,服务器基于各智能设备的显示器所显示的题目数量和当前各考生的答题进度,动态调整各智能设备上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任一智能设备与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的题目不同。
对于各智能设备,其显示器当前可显示的题目数量是不同的,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首先这与智能设备的选择有关,如果选择电脑,显示器可显示的题目数量较多,而对于智能手机来说,屏幕可显示的题目数量可能较少。对于同一种智能设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题目数量又可根据试卷包含题目数量、题目类型或题目内容长短来调整。比如,以电脑作为考试用的智能设备,如果是选择题或填空题,而且题目内容较短,可在显示器上同时显示多个题目,比如设置2个-5个;如果是题目内容较长或者是问答题类型,可在显示器上仅显示1个题目。
当各智能设备上当前所能显示的题目数量为多个时,服务器动态调整各智能设备上题目的显示顺序后,使得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任一智能设备显示器上当前显示题目与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题目的题目重复率小于预设阈值。其中,题目的重复率可根据题目的数量、各题目对应的编码来计算;比如显示器上可显示4个题目,所述智能设备A显示器上对应的4个题目分别为编码a1、a2、a3和a4的题目,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任一智能设备X的显示器上对应的3个题目分别为编码a1、a5、a6和a7的题目,则两个显示器上题目重复率为25%,假设预设阈值为30%,则此时满足要求,可无需调整。其中,预设阈值可从0-100%不等,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预设阈值越小,动态调整的条件越苛刻,最终调整后各显示器上的题目重复率也就越低。
为更好地避免题目重复,同时也更好地防止作弊,各智能设备的显示器当前仅显示一个题目。当各智能设备的显示器当前显示的题目数量为一个时,服务器动态调整各智能设备上题目的显示顺序后,使得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任一智能设备与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题目的题目编码不同,编码不同也就代表不是同一个题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智能设备的显示器当前显示一个题目为例说明,则所述步骤203的实施具体如图4,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服务器根据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的题目,动态调整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剩余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与所述智能设备A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不同。
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分别按照提前分配好的试卷,按照各自的题目顺序依次显示各题目,考生根据各自显示器上显示的题目进行作答。假设所述智能设备A对应的考生在作答当前显示题目的过程中,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任一智能设备X对应的考生完成其当前显示题目的作答,则服务器将所述智能设备A显示器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与所述智能设备X即将要显示的下一题进行匹配,如果存在两个题目的题目编码相同的情况,则服务器进行动态调整,改变所述智能设备X即将要显示的下一题,以避免显示重复。
比如,参考步骤201中所述,n取值为5,且所述智能设备A与其他5个智能设备形成六宫格,其余5个智能设备分别为智能设备B、智能设备C、智能设备D、智能设备E和智能设备F,如图5。假设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第五题为题目a1,对应考生仍在作答的过程中,智能设备C对应考生完成智能设备C上当前显示的题目,即将切换显示题目;假设智能设备C当前显示第八题为题目a2,则在所述智能设备C切换显示题目时,服务器将所述智能设备C分配到的试卷中的即将要显示的第九题与题目a1匹配,如果所述智能设备C的试卷中对应的第九题不是题目a1,则服务器无需进行调整;假设所述智能设备C的第九题为题目a1,则服务器将所述智能设备C试卷中的题目a1的题目顺序往下调,避免题目a1紧接着显示在所述智能设备C的显示器上,而发生与所述智能设备A上的题目a1显示重复的情况。对于智能设备B、智能设备D、智能设备E和智能设备F也做同样的匹配及调整,方法同上,此处不再赘述。动态调整后,在同一时刻内,其余5个智能设备上显示的题目均不同于智能设备A上显示的题目,即对应题目编码不同,参考图5。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还存在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如果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的题目,未在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显示过,则动态调整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剩余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在间隔超过预设时间后,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显示该题目。这是由于,虽然通过动态调整后,相邻座位考生对应的显示器当前显示的题目不同,但可能会存在同一题目在不同显示器出现的间隔过短而造成作弊行为,因此,除了考虑同一时刻避重以外,还要进一步确保不同智能设备的显示器之间显示相同题目的时间间隔超过预设时间,从而减小作弊行为的发生可能性。其中,预设时间可根据距离考试结束的时间来确定,不可过短而容易导致作弊,也不可超过考试剩余时间。
比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预设时间为1min,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第五题为题目a1,服务器判断其余5个智能设备上是否已经显示过题目a1。假设智能设备C上还未显示过题目a1,则在1min之内,如果所述智能设备C显示器在切换题目时即将显示题目a1,服务器将题目a1的顺序后调,使得1min之内所述智能设备C显示器不会显示题目a1。在此基础上,还可直接将所述智能设备C试卷中的题目a1的顺序后调作为最后一题,其他题目按照顺序往前调,这样一来就无需考虑预设时间的设置问题,更简便易行。对于智能设备B、智能设备D、智能设备E和智能设备F也做同样的判断及调整,方法同上,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2,服务器根据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当前显示的题目,动态调整所述智能设备A上剩余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所述智能设备A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不同。
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分别按照提前分配好的试卷,按照各自的题目顺序依次显示各题目,考生根据各自显示器上显示的题目进行作答。假设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任一智能设备X对应的考生在作答当前显示题目的过程中,所述智能设备A对应的考生完成其当前显示题目的作答,则服务器将所述智能设备X显示器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与所述智能设备A即将要显示的下一题进行匹配,如果存在两个题目的题目编码相同的情况,则服务器进行动态调整,改变所述智能设备A即将要显示的下一题,以避免显示重复。
比如,假设所述智能设备C当前显示第六题为题目a6,对应考生仍在作答的过程中,而智能设备A对应考生完成智能设备A上当前显示的题目,即将切换显示题目;假设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第四题为题目a4,则在所述智能设备A切换显示题目时,服务器将所述智能设备A分配到的试卷中的即将要显示的第五题与题目a6匹配,如果所述智能设备A的试卷中对应的第五题不是题目a6,则服务器无需进行调整;假设所述智能设备A的第五题为题目a6,则服务器将所述智能设备A试卷中的题目a6的题目顺序往下调,避免题目a6紧接着显示在所述智能设备A的显示器上,而发生与所述智能设备C上的题目a6显示重复的情况。相对于智能设备B、智能设备D、智能设备E和智能设备F,智能设备A也做同样的匹配及调整,方法同上,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还存在一种优选的实现方案,如果所述n个智能设备当前显示的题目,未在所述智能设备A上显示过,则动态调整所述智能设备A上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在间隔超过预设时间后,所述智能设备A上显示该题目。比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预设时间为1min,假设所述智能设备C当前显示第六题为题目a6,服务器判断智能设备A上是否已经显示过题目a6;假设智能设备A上还未显示过题目a6,则在1min之内,如果所述智能设备A显示器在切换题目时即将显示题目a6,服务器将题目a6的顺序后调,使得1min之内所述智能设备A显示器不会显示题目a6。在此基础上,还可直接将所述智能设备A试卷中的题目a6的顺序后调作为最后一题,其他题目按照顺序往前调,这样一来就无需考虑预设时间的设置问题,更简便易行。对于智能设备B、智能设备D、智能设备E和智能设备F上当前显示的题目,智能设备A也做同样的判断及调整,方法同上,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防作弊方法,在计算机考试中,不仅可提前将考试题目分别按照不同的题目顺序分配给各智能设备,还可在考试进行的过程中,根据各考生的答题进度对题目顺序进行动态调整,使得在同一时刻,相邻考生的屏幕上不会出现相同题目,减小了作弊行为的发生;而且还通过动态调整,使同一题目在不同屏幕上出现的时间间隔超过预设时间,进一步防止作弊。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防作弊装置,用于实现实施例1所述的智能防作弊方法,如图6,所述智能防作弊装置包括:
位置确认模块10,用于使服务器获取考试用的各智能设备的位置分布,并根据位置分布确定任一智能设备A周围存在作弊风险的n个智能设备;其中,n为自然数。对于任一智能设备A,其周围存在作弊风险的n个智能设备是指,所述智能设备A对应的考生可窥视所述n个智能设备的显示器进行作弊,或者所述n个智能设备对应的考生均可窥视所述智能设备A的显示器进行作弊。
题目分配模块20,用于使服务器将存储的考试题目分别按照不同的题目顺序分配给各智能设备,并使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按照提前分配好的题目顺序依次显示各题目。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考试用的多个题目,且不同的题目对应不同的编码;所述服务器将考试题目随机分配给各智能设备后,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分配到的题目总数量与各题目编码相同,题目顺序不同,既可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使每位考生完成相同的题目,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作弊行为发生的概率。
动态调整模块30,用于使服务器基于各智能设备的显示器所显示的题目数量和当前各考生的答题进度,动态调整各智能设备上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任一智能设备与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的题目不同。
其中,所述动态调整模块30又包括第一动态调整模块31和第二动态调整模块32。所述第一动态调整模块31用于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的题目,动态调整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剩余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与所述智能设备A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不同;其具体功能可参考实施例1中步骤301所述,此处不再赘述。所述第二动态调整模块32用于使服务器根据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当前显示的题目,动态调整所述智能设备A上剩余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所述智能设备A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不同;其具体功能可参考实施例1中步骤302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防作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获取考试用的各智能设备的位置分布,并根据位置分布确定任一智能设备A周围存在作弊风险的n个智能设备;其中,n为自然数;
服务器将存储的考试题目分别按照不同的题目顺序分配给各智能设备,并使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按照提前分配好的题目顺序依次显示各题目;
服务器基于各智能设备的显示器所显示的题目数量和当前各考生的答题进度,动态调整各智能设备上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任一智能设备与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的题目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作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中存储有考试用的多个题目,且不同的题目对应不同的编码,所述服务器将考试题目分配给各职能设备后,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分配到的题目总数量与各题目编码相同,题目顺序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作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基于各智能设备的显示器所显示的题目数量和当前各考生的答题进度,动态调整各智能设备上题目的显示顺序,具体包括:
服务器根据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的题目,动态调整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剩余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与所述智能设备A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不同;
服务器根据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当前显示的题目,动态调整所述智能设备A上剩余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所述智能设备A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当前显示的题目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作弊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的题目,未在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显示过,则动态调整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剩余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在间隔超过预设时间后,所述n个智能设备上显示该题目;
如果所述n个智能设备当前显示的题目,未在所述智能设备A上显示过,则动态调整所述智能设备A上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在间隔超过预设时间后,所述智能设备A上显示该题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防作弊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智能设备当前显示的题目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显示的题目数量根据试卷包含题目数量、题目类型或题目内容长短来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防作弊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智能设备当前显示的题目数量为多个,则服务器动态调整各智能设备上题目的显示顺序后,使得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任一智能设备与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题目的题目重复率小于预设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防作弊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智能设备当前显示的题目数量为一个,则服务器动态调整各智能设备上题目的显示顺序后,使得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任一智能设备与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题目的题目编码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防作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中对于每个编码的题目,存储有一个或多个关联题目,在所述服务器分配题目时,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关联题目分别分配给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作弊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任一智能设备A,其周围存在作弊风险的n个智能设备的确定方法为:通过人眼的视觉极限、声音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来选择确定,或结合不同考试环境下存在的作弊行为来选择确定。
10.一种智能防作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确认模块(10),用于使服务器获取考试用的各智能设备的位置分布,并根据位置分布确定任一智能设备A周围存在作弊风险的n个智能设备;
题目分配模块(20),用于使服务器将存储的考试题目分别按照不同的题目顺序分配给各智能设备,并使所述智能设备A与所述n个智能设备按照提前分配好的题目顺序依次显示各题目;
动态调整模块(30),用于使服务器基于各智能设备的显示器所显示的题目数量和当前各考生的答题进度,动态调整各智能设备上题目的显示顺序,使得所述n个智能设备中任一智能设备与所述智能设备A当前显示的题目不同。
CN201811000718.5A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智能防作弊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035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0718.5A CN109035892B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智能防作弊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0718.5A CN109035892B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智能防作弊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5892A true CN109035892A (zh) 2018-12-18
CN109035892B CN109035892B (zh) 2020-06-09

Family

ID=64626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00718.5A Active CN109035892B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智能防作弊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3589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2412A (zh) * 2018-08-14 2019-01-18 贵州华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考务管理系统
CN109246178A (zh) * 2018-07-11 2019-01-18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题目发放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561377A (zh) * 2020-12-23 2021-03-26 作业帮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题目动态分派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283711A (zh) * 2021-05-04 2021-08-20 北京环球优路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教育评估监考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3393347A (zh) * 2021-06-07 2021-09-14 武汉华工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考试防作弊的方法和装置
CN115423661A (zh) * 2022-09-20 2022-12-02 成都华西临床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临床研究人员的学习考试和证书发放的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5209A (zh) * 2004-07-22 2006-01-25 荣氏数位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软件的试卷编制系统
TW201349159A (zh) * 2012-05-31 2013-12-01 Han Lin Publishing Co Ltd 產生學習試題的方法及其系統
CN103870911A (zh) * 2013-10-28 2014-06-18 龙宏元 预防考生作弊试卷及阅卷系统
US20140335498A1 (en) * 2013-05-08 2014-11-13 Apollo Group, Inc. Generating, assigning, and evaluating different versions of a test
CN105678664A (zh) * 2016-02-03 2016-06-15 成都爱易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变换防作弊活动题库的实现方法
US20170206152A1 (en) * 2016-01-20 2017-07-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quality metrics for a question se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5209A (zh) * 2004-07-22 2006-01-25 荣氏数位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软件的试卷编制系统
TW201349159A (zh) * 2012-05-31 2013-12-01 Han Lin Publishing Co Ltd 產生學習試題的方法及其系統
US20140335498A1 (en) * 2013-05-08 2014-11-13 Apollo Group, Inc. Generating, assigning, and evaluating different versions of a test
CN103870911A (zh) * 2013-10-28 2014-06-18 龙宏元 预防考生作弊试卷及阅卷系统
US20170206152A1 (en) * 2016-01-20 2017-07-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quality metrics for a question set
CN105678664A (zh) * 2016-02-03 2016-06-15 成都爱易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变换防作弊活动题库的实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思尧: "在线考试系统防作弊策略研究", 《软件导刊》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6178A (zh) * 2018-07-11 2019-01-18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题目发放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242412A (zh) * 2018-08-14 2019-01-18 贵州华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考务管理系统
CN109242412B (zh) * 2018-08-14 2021-12-07 贵州华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考务管理系统
CN112561377A (zh) * 2020-12-23 2021-03-26 作业帮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题目动态分派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283711A (zh) * 2021-05-04 2021-08-20 北京环球优路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教育评估监考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3393347A (zh) * 2021-06-07 2021-09-14 武汉华工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考试防作弊的方法和装置
CN115423661A (zh) * 2022-09-20 2022-12-02 成都华西临床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临床研究人员的学习考试和证书发放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5892B (zh) 202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5892A (zh) 一种智能防作弊方法和装置
Binmore et al. Focal points and bargaining
Doerr Examining the tasks of teaching when us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Kozhevnikov et al. Real-time data display, spatial visualization ability, and learning force and motion concepts
Aronson et al. Stereotype threat and the academic underperformance of minorities and women
Fredenburg et al. The effects of augmented feedback on students' perceptions and performance
Fernández Exploring
CN112070024B (zh) 无纸化考试防作弊方法及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监考方法
Chen et al. How to make a good animation: A grounded cognition model of how visual representation design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abstract physics knowledge
Rekik et al. The instructional benefits of dynamic visualizations in the acquisition of basketball tactical actions
Rekik et al. The effect of visualization format and content complexity on acquisition of tactical actions in basketball
de Urturi et al. A serious game for android devices to help educate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on basic first aid
Guérard et al. The effect of path length and display size on memory for spatial information
Jaramillo-Alcázar et al. An approach to inclusive education i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through serious games
Nerdrum et al. Does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 increase student levels of communicated empathy? A controlled outcome study
Natsis et al. Technological factors, user characteristics and didactic strategies in educational virtual environments
Shibata et al. Utilization of stereoscopic 3D images in elementary school social studies classes
Cheng et al. An algorithm for automatic difficulty level estimation of multimedia mathematical test items
CN108847074A (zh) 一种组合式历史教学系统
Long et al. Teaching subtraction to students with autism online via the VRA Instructional Sequence
Baran et al. How do adults solve digital tangram problems? Analyzing cognitive strategies through eye tracking approach
Rapan et al. Is Automation of Statistical Reasoning a Suitable Mindware in a Base-Rate Neglect Task?
Mavridis et al. Improv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students exploiting a 3D game
DeJarnette et al. Coordinated activity and common ground during group problem solving in biology
Morris et al. The enhancement of audience participation in telemedicine education by the use of electronic vo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