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09621B - 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09621B
CN109009621B CN201811076449.0A CN201811076449A CN109009621B CN 109009621 B CN109009621 B CN 109009621B CN 201811076449 A CN201811076449 A CN 201811076449A CN 109009621 B CN109009621 B CN 1090096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box
main control
electric push
traction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764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09621A (zh
Inventor
赵东亮
郭艳幸
陈皓宇
郭珈宜
李娜
宋永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ORTHOPEDIC-TRAUMAT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ORTHOPEDIC-TRAUMAT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ORTHOPEDIC-TRAUMAT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ENAN ORTHOPEDIC-TRAUMAT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110764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096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09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9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09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9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4Devices for stretching or reducing fractured limbs; Devices for distractions; Splints
    • A61F5/042Devices for stretching or reducing fractured limbs; Devices for distractions; Splints for extension or stretch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主控箱和次控箱,所述主控箱底部设有4个万向球,能够在所述次控箱的顶板上滚动;所述次控箱的底部四角分别安装有带刹车功能的万向脚轮;所述主控箱内设有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的三个电动推杆,其中两个电动推杆靠近主控箱的后部,另一个电动推杆靠近主控箱的前部。有益效果在于:该电动颈椎牵引装置便于与骨科病床对接,实现卧姿牵引;并且能够对影响牵引治疗效果的水平和垂直倾斜角度、牵引时间、牵引力进行精确测控,伺服电机的恒定扭矩输出模式可设定扭矩上限,且具有手动紧急松弛功能,可防止牵引力过大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牵引疗法以其简单、安全、无痛、有效得到广泛的应用,是颈椎病首选或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之一。研究发现牵引角度、牵引时间、牵引力量是决定颈椎牵引治疗效果的三个重要因素。根据颈椎牵引的治疗原理,如果最大的应力位置正好处在病变部位,将获得最佳治疗效果。而牵引时最大应力位置与牵引角度有关,牵引角度小时,最大应力位置在颈椎的上段;牵引角度增大时,最大应力位置将逐渐下移。因此应根据颈椎病变的部位来选取最佳的牵引角度。然而,目前国内外生产的电动牵引装置只能对牵引力量和牵引时间进行自动精确控制,对牵引角度基本上靠目测和手动调节,误差很大,如果牵引角度不当,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现有的牵引装置基本为坐姿牵引,导致患者使用时的舒适性较差。因此,需要一种可实现卧姿牵引,水平和垂直牵引角度、牵引时间、牵引力都可精确测控的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实现卧姿牵引,并且能够对影响牵引治疗效果的水平和垂直倾斜角度、牵引时间、牵引力进行精确测控,伺服电机的恒定扭矩输出模式可设定扭矩上限,且具有手动紧急松弛功能,可防止牵引力过大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包括主控箱和次控箱,所述主控箱底部设有4个万向球,能够在所述次控箱的顶板上滚动;所述次控箱的底部四角分别安装有带刹车功能的万向脚轮;
所述主控箱内设有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的三个电动推杆,其中两个电动推杆靠近主控箱的后部,另一个电动推杆靠近主控箱的前部,并这三个电动推杆均通过推杆支座与主控箱上方的头枕连接,且电动推杆与推杆支座铰接,能够调节头枕的高度以及倾斜角度;所述头枕的底部设有滑套和倾角传感器,所述滑套伸缩滑动配合有一支架,该支架分为水平段和倾斜段,其中水平段与滑套配合,倾斜段向上延伸到头枕的后方并安装有第一定滑轮;
所述主控箱内还设有竖向相连接的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还连接有绕线轮,所述主控箱的背板还安装有第二定滑轮,且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与绕线轮的位置对应,牵引绳缠绕在绕线轮上并引出依次绕过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使牵引绳端部连接的牵引弓钩住患者头部颈椎固定带的两个金属环扣;所述牵引绳中间串联有拉力传感器;
所述次控箱内设有步进电机,该步进电机穿过次控箱顶板、主控箱底板的开孔通过联轴器与旋转编码器连接,并该联轴器的下端与主控箱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由固定座支撑,且所述固定座穿过主控箱的底板与次控箱的顶板固定连接;
所述次控箱的后部通过立柱安装有控制操作台,所述控制操作台上设有触摸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时,利用万向脚轮将该颈椎牵引装置移动到骨科病床的头部,并与骨科病床对接,然后通过同时控制三个电动推杆能够调整头枕的高度,牵引绳从绕线轮引出依次穿过第二定滑轮和第一定滑轮,通过牵引弓与患者头部固定;通过分别控制三个电动推杆能够调整头枕的倾斜角度,且倾角传感器能够精确监测倾斜角度,保证角度调节精准度;通过控制步进电机驱动联轴器带动主控箱旋转,能够调节水平角度,并且旋转编码器能够精确识别水平旋转角度,并与精确调整;高度、倾斜角、水平角度调节完成后,驱动伺服电机便可实现牵引治疗。
作为本案的重要设计,三个电动推杆为两个第一电动推杆和一个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二电动推杆的行程不同。
作为优选设计,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行程为200mm,所述第二电动推杆行程为150mm,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通过底座固定在主控箱的底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通过底座固定在主控箱的前面板。
以上结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二电动推杆能够调节头枕前后倾斜角度,并且采用不同行程的电动推杆,一是150mm的电动推杆能够与主控箱的前面板固定,便于安装旋转编码器,以及便于主控箱的旋转,结构紧凑;二是电动推杆达到极限位置时,能够调节更大的倾角范围。
作为优选设计,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和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杆头均通过销轴与推杆支座铰接。此结构便于调节头枕倾斜角度。
作为优选设计,所述头枕采用海绵材料,且头枕的下方设有钢制底板。所述的头枕还按人体工学设计为弧形,增加头部枕靠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从而提高牵引角度的精确性。
作为优选设计,所述滑套与所述支架的配合结构采用能够滑动嵌套配合的套管结构,其中支架为两根方钢以120°夹角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定滑轮连接在该支架的倾斜段;靠近滑套的后端通过螺丝连接有手柄,用以锁定支架的位置。
作为优选设计,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减速机通过n形的底座与主控箱的底板固定。n形的底座能够稳定的支撑伺服电机和减速机。
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移动电动牵引装置:根据患者使用要求,通过万向脚轮将电动牵引装置移动到骨科床头适合牵引治疗的位置;
(2)调整头枕高度:接通电源,先同时调节三个电动推杆的伸出长度,使头枕进行Z矢量的位移至头枕到达适宜患者头部枕靠的高度;
(3)调整牵引绳行程:根据患者头部大小移动支架,调节第一定滑轮Y矢量的位置,使得牵引绳有足够的行程;
(4)固定并预紧患者头部:调节牵引绳行程后,将颈椎固定带固定在患者头部,使牵引绳端部连接的牵引弓钩住颈椎固定带的两个金属环扣;此时,启动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绕线轮,牵引绳绕过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进行预紧;
(5)头枕倾斜角度调节:医护人员根据治疗需求在触摸屏上输入倾斜角度设定值,按下对应启动键,PLC根据倾角传感器监测到的倾斜角度当前值与设定值的偏差自动分别调整三个电动推杆的伸缩长度,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形成高度差,使头枕固定板绕支座转动轴转动,从而自动将头枕倾角调整到预设的治疗倾斜角度。
(6)头枕水平角度调节:医护人员根据治疗需求在触摸屏上输入水平角度设定值,按下对应启动键,PLC根据旋转编码器监测到的水平角度当前值与设定值的偏差自动控制脉冲数量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角位移量;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度;通过改变通电顺序,从而达到改变电机旋转方向的目的;步进电机驱动联轴器带动主控箱依靠万向球在次空箱顶面旋转,此时头枕随着主控箱旋转;主控箱和头枕旋转的同时,联轴器带动旋转编码器的轴进行旋转,从而自动将头枕水平旋转角度调整到预设的治疗水平角度。
(7)牵引治疗:医护人员根据治疗需求可在触摸屏上设置牵引力、牵引模式、牵引曲线。PLC根据设定参数自动驱动伺服电机实现牵引力的精准控制,并实现持续牵引、间歇牵引、缓拉缓放等多种功能,保证患者颈椎牵引舒适有效。
作为优选,步骤(5)中,靠近主控箱的后部的两个电动推杆行程相同,调整这两个电动推杆能够调整头枕前后角度。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电动颈椎牵引装置便于与骨科病床对接,实现卧姿牵引;并且能够对影响牵引治疗效果的水平和垂直倾斜角度、牵引时间、牵引力进行精确测控,伺服电机的恒定扭矩输出模式可设定扭矩上限,且具有手动紧急松弛功能,可防止牵引力过大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设备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结构图;
图4是图3的轴测图;
图5是本发明的控制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主控箱;2、次控箱;3、控制操作台;4、立柱;5、头枕;6、支架;7、第一定滑轮;8、滑套;9、第二定滑轮;10、万向球;11、手柄;12、第一电动推杆;13、第二电动推杆;14、万向脚轮;15、伺服电机;16、绕线轮;17、旋转编码器;18、联轴器;19、步进电机;20、触摸屏;21、倾角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包括主控箱1和次控箱2,所述主控箱1底部设有4个万向球10,能够在所述次控箱2的顶板上滚动,万向球10便于主控箱1在次控箱2上移动。所述次控箱2的底部四角分别安装有带刹车功能的万向脚轮14,便于移动和固定该牵引装置,使用方便。
所述主控箱1内设有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的三个电动推杆,其中两个电动推杆靠近主控箱1的后部,另一个电动推杆靠近主控箱1的前部,并这三个电动推杆均通过推杆支座与主控箱1上方的头枕5连接,且电动推杆与推杆支座铰接,能够调节头枕5的高度以及倾斜角度;所述头枕5的底部设有滑套8和倾角传感器21,所述滑套8伸缩滑动配合有一支架6,该支架6分为水平段和倾斜段,水平段与滑套8配合,倾斜段向上延伸到头枕5的后方并安装有第一定滑轮7。
所述主控箱1内还设有竖向相连接的伺服电机15和减速机,减速机优选型号PLF060减速机;所述伺服电机15可提供恒定扭矩输出模式和安全扭矩上限保护,提高设备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伺服电机15响应速度非常快,可避免普通牵引过程出现的松弛现象。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还连接有绕线轮16,所述主控箱1的背板还安装有第二定滑轮9,且所述第一定滑轮7、第二定滑轮9与绕线轮16的位置对应,牵引绳缠绕在绕线轮16上并引出依次绕过第二定滑轮9、第一定滑轮7,使牵引绳端部连接的牵引弓钩住患者头部颈椎固定带的两个金属环扣;所述牵引绳中间串联有拉力传感器;第一定滑轮7设置在头枕5的后部中间,第二定滑轮9设置在主控箱1的背板中间,以及伺服电机15和减速机设置在主控箱1内部的中间,使第一定滑轮7、第二定滑轮9的牵引绳在一条线上,并且便于绕线轮16的缠绕。
所述次控箱2内设有步进电机19,所述步进电机19优选86HS45D步进电机,该步进电机19穿过次控箱2顶板、主控箱1底板的开孔通过联轴器18与旋转编码器17连接,并该联轴器18的下端与主控箱1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17由固定座支撑,且所述固定座穿过主控箱1的底板与次控箱2的顶板固定连接;
所述次控箱2的后部通过立柱4安装有控制操作台3,所述控制操作台3上设有触摸屏20。所述控制操作台3采用PLC控制,该触摸屏20通过R232数据线与控制操作台3的PLC相连,并该控制操作台分别与三个电动推杆、伺服电机、步进电机、旋转编码器、倾角传感器、拉力传感器连接。其PLC采用型号为DVP14SS211T的可编程控制器,电动推杆采用型号为LX758,伺服电机15采用型号ISMH1-40B30CB,减速机采用型号为PLF060-L2 25-S2-P2,步进电机19采用型号86HS45D,触摸屏20采用型号DOP-B03S210,旋转编码器17采用型号E40S6-1000-3-T-24,倾角传感器21采用型号XY-005,拉力传感器采用型号JLBS-20KG,这些电子元器件均为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并且所述控制操作台3、头枕5、主控箱1、次控箱2、脚轮、立柱4均为可拆卸结构,必要时可以拆为个体方便运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时,利用万向脚轮14将该颈椎牵引装置移动到骨科病床的头部,并与骨科病床对接,然后通过同时控制三个电动推杆能够调整头枕5的高度,牵引绳从绕线轮16引出依次穿过第二定滑轮9和第一定滑轮7,通过牵引弓与患者头部固定;通过分别控制三个电动推杆能够调整头枕5的倾斜角度,且倾角传感器21能够精确监测倾斜角度,保证角度调节精准度;通过控制步进电机19驱动联轴器18带动主控箱1旋转,能够调节水平角度,并且旋转编码器17能够精确识别水平旋转角度,并与精确调整;高度、倾斜角、水平角度调节完成后,驱动伺服电机15便可实现牵引治疗。
作为本案的优选实施例,三个电动推杆为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2和一个第二电动推杆13;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与第二电动推杆13的行程不同。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行程为200mm,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3行程为150mm,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通过底座固定在主控箱1的底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3通过底座固定在主控箱1的前面板。
以上结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与第二电动推杆13能够调节头枕5前后倾斜角度,并且采用不同行程的电动推杆,一是150mm的电动推杆能够与主控箱1的前面板固定,便于安装旋转编码器17,以及便于主控箱1的旋转,结构紧凑;二是电动推杆达到极限位置时,能够调节更大的倾角范围。
作为优选设计,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2和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3的杆头均通过销轴与推杆支座铰接,第一电动推杆12和第二电动推杆13的下部与主控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此结构便于调节头枕5倾斜角度。所述头枕5采用海绵材料,且头枕5的下方设有钢制底板。所述的头枕5还按人体工学设计为弧形,增加头部枕靠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从而提高牵引角度的精确性。
所述滑套8与所述支架6的配合结构采用能够滑动嵌套配合的套管结构,其中支架6为两根方钢以120°夹角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定滑轮7连接在该支架6的倾斜段;靠近滑套8的后端通过螺丝连接有手柄11,用以锁定支架6的位置。优选的,支架6采用两根20方钢呈120°焊接,滑套8采用30方钢,20方钢的水平段镶嵌于30方钢内,支架6伸缩可调节第一定滑轮7的位置,并且手柄11采用梅花手柄11螺栓,螺纹穿过30方钢能够将20方钢锁定。
所述伺服电机15与所述减速机通过n形的底座与主控箱1的底板固定。n形的底座能够稳定的支撑伺服电机15和减速机。
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移动电动牵引装置:根据患者使用要求,通过万向脚轮14将电动牵引装置移动到骨科床头适合牵引治疗的位置;此步骤能够使该装置与骨科病床对接,实现卧姿的治疗。
(2)调整头枕5高度:接通电源,先同时调节三个电动推杆的伸出长度,使头枕5进行Z矢量的位移至头枕5到达适宜患者头部枕靠的高度;保证高度适宜。
(3)调整牵引绳行程:根据患者头部大小移动支架6,调节第一定滑轮Y矢量的位置,使得牵引绳有足够的行程。
(4)固定并预紧患者头部:调节牵引绳行程后,将颈椎固定带固定在患者头部,使牵引绳端部连接的牵引弓钩住颈椎固定带的两个金属环扣;此时,启动伺服电机15,该伺服电机15通过减速机驱动绕线轮16,牵引绳绕过第二定滑轮9、第一定滑轮7进行预紧。
(5)头枕5倾斜角度调节:医护人员根据治疗需求在触摸屏上输入倾斜角度设定值,按下对应启动键,PLC根据倾角传感器监测到的倾斜角度当前值与设定值的偏差自动分别调整三个电动推杆的伸缩长度,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形成高度差,使头枕固定板绕支座转动轴转动,从而自动将头枕倾角调整到预设的治疗倾斜角度。
(6)头枕5水平角度调节:医护人员根据治疗需求在触摸屏上输入水平角度设定值,按下对应启动键,PLC根据旋转编码器监测到的水平角度当前值与设定值的偏差自动控制脉冲数量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角位移量;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度;通过改变通电顺序,从而达到改变电机旋转方向的目的;步进电机驱动联轴器带动主控箱依靠万向球在次空箱顶面旋转,此时头枕随着主控箱旋转;主控箱和头枕旋转的同时,联轴器带动旋转编码器的轴进行旋转,从而自动将头枕水平旋转角度调整到预设的治疗水平角度。
(7)牵引治疗:医护人员根据治疗需求可在触摸屏上设置牵引力、牵引模式、牵引曲线。PLC根据设定参数自动驱动伺服电机实现牵引力的精准控制,并实现持续牵引、间歇牵引、缓拉缓放等多种功能,保证患者颈椎牵引舒适有效。
作为优选,步骤(5)中,靠近主控箱1的后部的两个电动推杆行程相同,调整这两个电动推杆能够调整头枕5前后角度。
采用以上使用方法,能够提高患者颈椎牵引的舒适性,提高治疗的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操作台3优选为PLC,如图5所示,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自动控制系统,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高可靠性的PLC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集成化的设计。具体控制流程如下:
将本发明固定在现有骨科床头,患者躺在床上,头部固定在头枕5的位置,操作人员根据患者感受通过手动控制PLC控制操作台3上的控制按钮控制位于主控箱1后侧的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2以及位于主控箱1前侧的第二电动推杆13同时升降,将头枕5调整到合适的高度,然后将与牵引弓连接的牵引带固定在患者头部位置,牵引弓两侧分别勾住牵引带的左右两个固定环,牵引绳顶端挂钩和牵引弓中间部分连在一起;之后再根据治疗的需要在触摸屏20上设置水平牵引角度、垂直牵引角度、牵引力、牵引时间等参数值。该装置中采用旋转编码器17用来检测头枕5固定板绕Z矢量的旋转角度(即水平牵引角度),并通过RS485通讯将采集到的角度值传送到PLC,PLC根据水平牵引角度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自动控制步进电机19正反转,将水平牵引角度自动调节至设定值,为了减少角度误差,采用绝对值增量型旋转编码器17,其中旋转编码器17优选采用型号E40S6-1000-3-T-24,步进电机19优选采用型号86HS45D型。该装置中的倾角传感器21用来检测头枕5固定板与水平面的倾角(即垂直牵引角度),并倾角传感器21采集倾角数值,输出为0.5-4.5V模拟电压信号,通过模拟量模块转化为数字信号传送给PLC,PLC根据垂直牵引角度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自动控制电动推杆的伸缩,将垂直牵引角度自动调节至设定值,其中倾角传感器21采用型号为XY-005,模拟量模块采用型号为DVP04AD-S,电动推杆采用型号为LX758。
调整完水平牵引角度和垂直牵引角度之后,先通过手动按钮控制伺服电机15将牵引绳调至预紧状态,然后启动自动牵引功能,所述拉力传感器串接在牵引绳中间,能够实时检测牵引力,拉力传感器输出信号,并通过信号放大器转化为4-20mA标准信号,再通过模拟量模块转化为数字信号传送给PLC,其中牵引力是决定治疗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为了达到理想的牵引治疗效果,采用伺服电机15控制系统精准快速控制牵引力,根据治疗需求还可以设置连续牵引、间歇牵引等多种牵引模式,伺服电机15能够根据控制要求发出高速脉冲和电机转动的信号,经过伺服驱动器控制伺服电机15旋转,该伺服电机15的旋转编码器的输出信号通过驱动器形成A相和B相正交信号,经信号转换以后作为PLC高速计数器的信号源,形成以PLC为处理器的闭环控制系统。为了保证患者安全,该伺服电机15连接了减速机,用于降低牵引速度,伺服电机15的恒扭矩模式起到牵引力上限保护的作用;光电开关起到机械限位的作用,防止伺服控制系统失控时牵引力过大现象的发生,其中,伺服驱动器采用型号IS620PS2R8I,伺服电机15采用型号ISMH1-40B30CB,减速机采用型号PLF060-L2 25-S2-P2。而该装置采用型号为RPS-120-24的电源为PLC、电动推杆以及伺服电机15、步进电机19供电。
该装置还设置有一个患者可方便操控的急停按钮盒,如患者感觉不适,可立即停止牵引,可实现缓拉缓放,保证患者舒适,还可以根据患者治疗需求结合医师治疗方案自动生成牵引曲线;设置有语音播报功能:当牵引角度调整到设定值、治疗结束、出现异常等情况发生时都可以通过语音提醒患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

1.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箱和次控箱,所述主控箱底部设有4个万向球,能够在所述次控箱的顶板上滚动;所述次控箱的底部四角分别安装有带刹车功能的万向脚轮;
所述主控箱内设有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的三个电动推杆,其中两个电动推杆靠近主控箱的后部,另一个电动推杆靠近主控箱的前部,并这三个电动推杆均通过推杆支座与主控箱上方的头枕连接,且电动推杆与推杆支座铰接,能够调节头枕的高度以及倾斜角度;所述头枕的底部设有滑套和倾角传感器,所述滑套伸缩滑动配合有一支架,该支架分为水平段和倾斜段,其中水平段与滑套配合,倾斜段向上延伸到头枕的后方并安装有第一定滑轮;
所述主控箱内还设有竖向相连接的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还连接有绕线轮,所述主控箱的背板还安装有第二定滑轮,且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与绕线轮的位置对应,牵引绳缠绕在绕线轮上并引出依次绕过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使牵引绳端部连接的牵引弓钩住患者头部颈椎固定带的两个金属环扣;所述牵引绳中间串联有拉力传感器;
所述次控箱内设有步进电机,该步进电机穿过次控箱顶板、主控箱底板的开孔通过联轴器与旋转编码器连接,并该联轴器的下端与主控箱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由固定座支撑,且所述固定座穿过主控箱的底板与次控箱的顶板固定连接;
所述次控箱的后部通过立柱安装有控制操作台,所述控制操作台上设有触摸屏;
三个电动推杆为两个第一电动推杆和一个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二电动推杆的行程不同;
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行程为200mm,所述第二电动推杆行程为150mm,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通过底座固定在主控箱的底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通过底座固定在主控箱的前面板;
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和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杆头均通过销轴与推杆支座铰接;所述滑套与所述支架的配合结构采用能够滑动嵌套配合的套管结构,其中支架为两根方钢以120 °夹角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定滑轮连接在该支架的倾斜段;靠近滑套的后端通过螺丝连接有手柄,用以锁定支架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采用海绵材料,且头枕的下方设有钢制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减速机通过n形的底座与主控箱的底板固定。
CN201811076449.0A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090096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6449.0A CN109009621B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6449.0A CN109009621B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9621A CN109009621A (zh) 2018-12-18
CN109009621B true CN109009621B (zh) 2024-05-10

Family

ID=64622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76449.0A Active CN109009621B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0962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88767Y (zh) * 2005-03-07 2006-06-21 张锦明 卧位可调式多功能牵引床
CN202776664U (zh) * 2012-09-13 2013-03-13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一种多功能颈锥牵引床
CN105213079A (zh) * 2015-11-03 2016-01-06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可支撑颈椎卧位间歇式牵引床
CN105662684A (zh) * 2016-02-26 2016-06-15 杭州康淼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六维颈椎正骨牵引康复系统
CN209091788U (zh) * 2018-09-14 2019-07-12 河南省正骨研究院 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88767Y (zh) * 2005-03-07 2006-06-21 张锦明 卧位可调式多功能牵引床
CN202776664U (zh) * 2012-09-13 2013-03-13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一种多功能颈锥牵引床
CN105213079A (zh) * 2015-11-03 2016-01-06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可支撑颈椎卧位间歇式牵引床
CN105662684A (zh) * 2016-02-26 2016-06-15 杭州康淼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六维颈椎正骨牵引康复系统
CN209091788U (zh) * 2018-09-14 2019-07-12 河南省正骨研究院 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9621A (zh)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31545U (zh) 内分泌艾灸护理装置
CN108742976B (zh) 腰椎颈椎牵引系统
EP1312324A1 (en) Digitized control three-dimensional spinal orthopaedic device
CN106361528A (zh) 神经外科用脊柱手术托架装置
CN109009621B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091788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颈椎牵引装置
CN106137607A (zh) 康复床
CN112043480A (zh) 具有夹角可调和自锁功能的骨科牵引装置
CN108158602A (zh) 一种防护铅板式可调节放射科检测平台
GB2516084A (en) Manipulation treatment apparatus
CN106859874B (zh) 一种能保持自平衡的智能轮椅
CN107115169A (zh) 颈椎腰椎正骨牵引康复仪器
CN113040996B (zh) 一种智能测角多功能颈椎病辅助治疗椅
CN111643059B (zh) 一种瑜伽式智能脊椎侧弯测量仪
CN114948592A (zh) 一种膝关节康复设备
JP4833507B2 (ja) 牽引装置
CN210843497U (zh) 一种儿童用介入定位器
JP2008029676A (ja) 歩行補助装置
CN113499220A (zh) 一种安全便捷型骨科护理牵引架
CN207785328U (zh) 颈椎腰椎正骨牵引康复仪器
CN211460725U (zh) 一种骨科牵引床
CN110547939A (zh) 一种无创治疗鼻窦炎的系统
CN220778942U (zh) 一种体育健身拉筋器
CN221013839U (zh) 一种脊髓损伤康复用步行训练装置
CN113180900A (zh) 一种骨科护理牵引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