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05545A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05545A
CN109005545A CN201810860869.1A CN201810860869A CN109005545A CN 109005545 A CN109005545 A CN 109005545A CN 201810860869 A CN201810860869 A CN 201810860869A CN 109005545 A CN109005545 A CN 109005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terminal
annoyance level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608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05545B (zh
Inventor
徐若宸
邱承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608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055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05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55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05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55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以解决如何尽可能避免终端所采用的不同频谱的频段之间产生过大干扰的问题。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第一信道;根据第一信道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第一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一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信道为第一终端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第一干扰程度,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一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第一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目标信道包括N个第二信道中与第一信道之间的第一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的信道;第一终端在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目标信道基于第二频谱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在采用某个频段进行通信时,由于器件特性的制约,可能会导致该频段的信号泄漏到该频段外的频点而成为噪声。
当该频段的邻近频点为其他频段的接收或发射频点时,所述噪声的存在往往会导致所述其他频段的性能下降。
举例来说,假设移动终端既作为热点,采用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频谱的频段X进行通信,又采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频谱的频段Y进行通信,那么,一方面,频段X的信号有可能会干扰频段Y,有可能导致移动终端采用频段Y进行通信时的语音质量大大下降;另一方面,频段Y的信号也可能会干扰频段X,从而导致移动终端在频段X的吞吐量和数据传输速率大大降低。
如何尽可能避免终端所采用的不同频谱的频段之间产生过大干扰,现有技术还没有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何尽可能避免终端所采用的不同频谱的频段之间产生过大干扰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第一信道;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一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信道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第一干扰程度,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一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所述目标信道包括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第一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的信道,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一终端在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基于所述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所述目标信道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频谱建立通信的情况下,获取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第三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二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三信道为所述第二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所述第二终端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第二干扰程度,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二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N为大于1的正整数;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基于所述第二频谱通信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在通过所述第三信道基于所述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由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的目标信道,与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所述目标信道包括: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相应的第一干扰程度和第二干扰程度满足预设的干扰容忍范围的信道;所述第一信道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信道;所述第一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第一信道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第一信道;目标信道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一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信道为所述通信装置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第一干扰程度,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一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所述目标信道包括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第一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的信道,N为大于1的正整数;通信执行单元,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基于所述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所述目标信道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在通信装置与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频谱建立通信的情况下,获取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第三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二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三信道为所述通信装置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所述通信装置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第二干扰程度,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二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N为大于1的正整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与所述通信装置之间基于所述第二频谱通信的终端;通信执行单元,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三信道基于所述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由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的目标信道,与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所述目标信道包括: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相应的第一干扰程度和第二干扰程度满足预设的干扰容忍范围的信道;所述第一信道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信道;所述第一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通信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通信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可以根据第一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一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从第一终端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即第二信号)中,确定与第一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第一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的第二信道作为目标信道,从而,第一终端在基于所述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所述目标信道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可以保证目标信道与第一信道之间的干扰程度不会超出预设范围,从而可以尽量避免出现终端所采用的不同频谱的频段之间产生过大干扰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何尽可能避免终端所采用的不同频谱的频段之间产生过大干扰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诸如手机、带有触控屏的个人电脑或者平板电脑、带有触控屏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等终端类型的电子设备,或者,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上安装的应用(Application,APP)。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支持采用至少两种不同频谱的频段进行通信。这里所说的不同频谱,比如包括移动通信网络的授权频谱和非授权频谱。
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1,以下以该方案的执行主体为智能手机这样的终端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介绍。
请参见说明书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该通信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第一终端确定第一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第一信道;
举例来说,这里所说的第一频谱比如可以包括LTE频谱,即授权频谱。
第一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第一信道,可以是指第一终端注册至LET网络时所注册使用的信道。通过读取LTE的基站与第一终端之间在注册时交互的信息,第一终端可以确定第一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确定第一信道,具体可以是指第一终端确定第一信道的唯一标识。
步骤12,第一终端根据确定的第一信道,以及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
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第一信道(比如第一信道的唯一标识)、N个第二信道(比如第二信道的唯一标识)和N个第一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N为大于1的正整数。第一对应关系,可以预先设置并保存在第一终端中。
其中,第二信道,为第一终端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比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Wi-Fi频谱(也即非授权频谱)。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频谱包括Wi-Fi频谱,而所述的第二频谱包括LTE频谱。
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干扰程度(称为第一干扰程度)。
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一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第一信道的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
以所述第一频谱包括LTE频谱,所述第二频谱包括Wi-Fi频谱为例,任一第二信道与第一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可以是指预计的信道干扰程度。该预计的信道干扰程度,可以但不限于由第一信道对所述任一第二信道产生的预计干扰而导致各个第二信道吞吐量下降的程度来表征。
以所述第一频谱包括Wi-Fi频谱,所述第二频谱包括LTE频谱为例,任一第二信道与第一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可以但不限于由第一信道对所述任一第二信道预计产生的干扰而导致各个第二信道灵敏度下降的程度来表征。
所述目标信道,包括: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第一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的信道。
目标信道与第一信道之间的第一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比如可以包括:目标信道与第一信道之间的干扰造成的通信质量下降程度,相对于没有被确定为目标信道的其他第二信道与第一信道之间的干扰造成的通信质量下降程度更小。
或者,目标信道与第一信道之间的第一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比如可以包括:目标信道与第一信道之间的干扰造成的通信质量下降程度的量化值小于预定阈值。该预定阈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还存在与第一终端之间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第二终端,那么,步骤12所述的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信道、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
这里所说的第二频谱一般包括Wi-Fi频谱。
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第三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二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三信道为第二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信道。
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第二干扰程度。
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二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第三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根据第一信道、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则所述目标信道可以包括:N个第二信道中,与第一信道和第三信道之间相应的第一干扰程度和第二干扰程度满足预设的干扰容忍范围的信道。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干扰程度由第一下降程度值表征。其中,第一下降程度值是对前文所述的第二信道吞吐量下降的程度进行量化得到的。此外,假设第二干扰程度由第二下降程度值表征。其中,第二下降程度值是对第三信道的干扰导致的第二信道吞吐量下降的程度进行量化得到的。
那么,基于上述假设,确定目标信道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包括:
分别计算各个第二信道各自的第一下降程度值和第二下降程度值的平均值;
将计算出的各平均值中的最小平均值所对应的第二信道,确定为所述目标信道。
计算出的各平均值中的最小平均值所对应的第二信道,即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N个第二信道中,与第一信道和第三信道之间相应的第一干扰程度和第二干扰程度满足预设的干扰容忍范围”的信道。
采用这样的选取方式可以达到的效果是:即便存在至少两个(如第一信道和第三信道)会对第二信道产生干扰的信道,也可以保证确定出的作为目标信道对了第二信道相对而言是受到干扰较小的第二信道,从而尽可能保证第一终端基于确定的目标信道进行的通信过程受到的干扰较小。
可选的,第一终端根据第一信道、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之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来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其中,第二终端可以直接向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也可以通过其他终端向第一终端转发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第二对应关系,可以预先设置并保存在第二终端中。
步骤13,第一终端在通过第一信道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所述目标信道基于第二频谱进行通信。
由于目标信道包括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第一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的信道,因此,第一终端在通过第一信道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目标信道基于第二频谱进行通信,第一信道和目标信道之前不会产生超出所述预设范围的干扰程度,从而可以尽可能避免第一终端所采用的不同频谱的频段之间产生过大干扰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频谱包括授权频谱,所述第二频谱包括非授权频谱,那么,所述第一终端可以包括作为无线网络共享热点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包括已经接入或待接入所述无线网络共享热点的终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已经接入或待接入无线网络共享热点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包括作为所述无线网络共享热点的终端。
基于如图1所示的该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1还提供一种如图2所示的通信方法,应用于前文所述的第二终端。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基于第二频谱建立通信的情况下,获取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第三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二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第三信道为第二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信道;
第二信道为所述第二终端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
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第二干扰程度,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二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第三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
对于该步骤中各名词的解释,可以参考对于图1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2,第二终端将第二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一终端;
第一终端包括:与第二终端之间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终端。
步骤23,第二终端在通过第三信道基于所述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由第一终端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的目标信道,与第一终端基于第二频谱进行通信。
第一终端如何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可以参见对于图1所述方法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目标信道包括: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第一信道和第三信道之间相应的第一干扰程度和第二干扰程度满足预设的干扰容忍范围的信道。
所述第一信道为第一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信道;
第一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第一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到可能出现所述第三信道与选取作为目标信道的第二信道与之间的干扰超出预设范围的情况,因此,为避免出现该情况而导致通信质量下降,如图2所示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
若目标信道与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的干扰超出预设范围,则第二终端在通过目标信道与第一终端基于第二频谱进行通信的同时,通过第四信道基于第一频谱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目标信道与所述第四信道之间的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目标信道与第四信道之间的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的含义,可以参见前文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案,由于可以将第二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一终端,使得第一终端确定出目标信道——此处所述目标信道即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相应的第一干扰程度和第二干扰程度满足预设的干扰容忍范围的信道——因此,可以保证第二终端同时基于第三信道通信和目标信道进行通信时,目标信道分别与第一信道和第三信道之间的干扰程度可以满足预设的干扰容忍范围,从而可以尽量避免出现终端所采用的不同频谱的频段之间产生过大干扰的问题。
实施例2
以下结合实际应用,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应用方式,以形成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生成吞吐量下降关系表;
比如,在移动终端的开发阶段,技术人员可以将移动终端分别注册在各LTE频段的各信道,并基于LTE频段的不同信道分别进行信号发射。在这样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可以在基于LTE频段的不同信道发射信号时,对作为Wi-Fi共享热点的该移动终端的Wi-Fi信道吞吐量的下降量进行测试。从而基于测试结果构建吞吐量下降关系表。该表的具体形式及内容可以参见下表1。
其中,以表中的A Mb/s为例,表1中该数值的含义为:在LTE的信道1(比如某频段的信道1)上的信号发射所导致的Wi-Fi信道1吞吐量的下降量。下降量的单位为Mb/s。表1中其他数值的含义可依此类推。
表1:
步骤32,将生成的吞吐量下降关系表写入移动终端;
技术人员可以将生成的吞吐量下降关系表,以参数形式写入移动终端,以便移动终端的处理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的调用及对比。
以上步骤31~步骤32,可视为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而做的一些准备工作。当然,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比如也可以直接从服务器下载该表格并保存在移动终端本地。
步骤33,实网注册时,移动终端检测可注册的频段及信道的信息;
具体地,在移动终端注册至LTE网络的过程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读取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交互的信息,确定移动终端注册在的LTE频段与LTE信道的信息,比如,假设移动终端注册在LTE频段x(即BAND x)的信道x。
步骤34,移动终端调用吞吐量下降关系表并确定可采用的Wi-Fi信道的优先级;
具体地,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可以调取保存在移动终端中的吞吐量下降关系表,并根据移动终端注册在的LTE频段x的信道x的信息,对该关系表查询,以选取当该移动终端作为Wi-Fi共享热点时最适合采用的Wi-Fi信道。
以x=1为例,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查询该关系表,获取LTE频段1的信道1所导致的各个Wi-Fi信道的吞吐量的下降量,并按照下降量由小至大的顺序,对获取到的各个吞吐量进行排序。假设获取到的由小至大的顺序排列的各个吞吐量依次为:A Mb/s、G Mb/s、D Mb/s,那么,移动终端可以确定与这几个吞吐量分别对应的Wi-Fi信道1、Wi-Fi信道2和Wi-Fi信道3的优先级依次为高、中、低。后续,移动终端在基于Wi-Fi技术进行通信时,会按照该优先级由高至低的顺序,优先选取优先级最高的Wi-Fi信道进行通信。
通过执行步骤34,可以实现从移动终端可用的Wi-Fi信道中,确定出受到LTE频段1的信道1的预期干扰最小的Wi-Fi信道,也即Wi-Fi信道1。
步骤35,当该移动终端作为Wi-Fi共享热点时(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这样的终端称为源终端),优先选取优先级最高的Wi-Fi信道进行通信。
当该移动终端作为源终端时,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可以根据通过执行步骤34确定的Wi-Fi信道和各Wi-Fi信道的优先级,选取Wi-Fi信道1作为该移动终端所采用的Wi-Fi信道,进而向控制Wi-Fi信号发射的WCN芯片发送指令,以指示该芯片以Wi-Fi信道1作为发射信道,发起数据共享,等待其他移动终端接入。
步骤36,客户终端和源终端实时交换各自的吞吐量下降关系表,以及注册到的LTE频段和信道的信息,并协商选用一个合适的Wi-Fi信道作为数据共享的信道。
这里所说的客户终端,是指接入Wi-Fi共享热点的移动终端。
当客户终端成功连接至Wi-Fi共享热点后,源终端与客户终端可以相互发送各自的吞吐量下降关系表,以及各自当前注册到的LTE频段和信道的信息。
假设客户终端有多个,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下以源终端为例,介绍源终端如何基于接收到的吞吐量下降关系表,与客户终端协商选用一个合适的Wi-Fi信道:
假设客户终端为客户终端①和②,且分别注册在如表1所示的LTE频段1的信道1和LTE频段1的信道3,且源终端和客户终端①和②各自的吞吐量下降关系表均如表1所示。那么,在这样的假设条件下,源终端可以根据自身以及客户终端①注册在的LTE频段1的信道1,以及客户终端②注册在的LTE频段1的信道3,对表1进行查询,得到LTE频段1的信道1和LTE频段1的信道3上的信号发射分别所导致的Wi-Fi信道1~3吞吐量的下降量。
基于查询到的各下降量,源终端可以计算可用的各Wi-Fi信道对应的各下降量的均值。具体算法与计算结果如下:
Wi-Fi信道1对应的各下降量的均值a=(A+A+C)/3;
Wi-Fi信道2对应的各下降量的均值b=(D+D+F)/3;
Wi-Fi信道3对应的各下降量的均值c=(G+G+I)/3。
基于上述计算结果,如果存在a<b,且a<c,那么,源终端可以确定Wi-Fi信道1为在LTE频段1的信道1和LTE频段1的信道3的发射信号的影响下,相对而言能获得最佳平均吞吐量的一个信道,也即最佳Wi-Fi信道。
而如果存在b<a,且b<c,那么,源终端可以确定Wi-Fi信道2为最佳Wi-Fi信道。
如果存在c<a,且c<b,那么,源终端可以确定Wi-Fi信道3为最佳Wi-Fi信道。
源终端可以将最佳Wi-Fi信道的信息发送给客户终端,作为源终端与客户终端的协商结果。
后续,无论对于源终端还是客户终端,若判定最佳Wi-Fi信道与Wi-Fi共享热点(源终端)当前通信时采用的Wi-Fi信道不同,则切换至最佳Wi-Fi信道进行通信;而若判定最佳Wi-Fi信道就是Wi-Fi共享热点当前通信时采用的Wi-Fi信道,则不进行信道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论是源终端还是客户终端,若任意移动终端注册至LTE网络的LTE频段和/或LTE信道发生了变化,都可以重新执行步骤36,以便协商并使用最佳Wi-Fi信道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2的有益效果如下:
现有技术中,当移动终端做Wi-Fi共享热点,同时也采用LTE频段进行通信时,作为Wi-Fi共享热点的源终端以及与该源终端连接的客户终端各自注册在的LTE信道有可能会与Wi-Fi信道互相干扰而造成Wi-Fi信道吞吐量下降,数据共享速率降低;亦或是Wi-Fi信道带来的边带干扰到LTE信道的正常工作,影响LTE连接及VoLTE(Voice over LTE)的连通率。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方案,由于对于客户终端和源终端来说,可以基于吞吐量下降关系表和来选取受LTE信道平均干扰最小的Wi-Fi信道来进行通信,因此,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移动终端采用的LTE信道与Wi-Fi信道之间出现较大干扰。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考虑到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布网的频段复杂,同一地点可能会有很多LTE频段/信道覆盖,因此,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在终端支持多LET频段的信道的情况下,客户终端/源终端切换至最佳LTE频段的信道的方案。
该方案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步骤41~步骤45,由于步骤41~步骤45与步骤31~步骤35的各步骤对应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以下重点介绍步骤46:
步骤46,各客户终端和源终端实时交换各自注册到的LTE频段和信道的信息,以及各自的吞吐量下降关系表,以使各客户终端都能够选用一个合适的LTE频段的信道。
以下以客户终端②为例,介绍客户终端②如何基于接收到的吞吐量下降关系表,选用一个合适的LTE频段的信道。
当客户终端②成功连接至Wi-Fi共享热点后,源终端与客户终端②可以相互发送各自当前注册到的LTE频段和信道的信息、各自的吞吐量下降关系表,此外,源终端还可以将其他客户终端,如客户终端①当前注册到的LTE频段和信道的信息,以及客户终端①的吞吐量下降关系表发送给客户终端②。
假设源终端和客户终端①均注册在LTE频段1的信道1,客户终端②注册在如表1所示的LTE频段1的信道3,且客户终端②和源终端之间采用Wi-Fi信道1通信。那么,在这样的假设条件下,客户终端②可以根据自身注册在的LTE频段1的信道3,查询客户终端②自身的吞吐量下降关系表(假设如表2所示),以确定客户终端②可用的各LTE频段的信道分别所导致的Wi-Fi信道1的吞吐量的下降量。由表2可知查询结果为5Mb/s、6Mb/s、7Mb/s。
表2:
此外,若假设源终端和客户终端①的吞吐量下降关系表均如表1所示,那么,客户终端②根据源终端和客户终端①注册在的LTE频段1的信道1,查询表1,可以确定源终端和客户终端①注册在的LTE频段1的信道1所导致的Wi-Fi信道1的吞吐量的下降量。由表1可知,查询结果为A Mb/s。
基于上述查询结果,客户终端②可以计算出当客户终端②分别注册至LTE频段1的信道1~LTE频段1的信道3时所导致的Wi-Fi信道1的吞吐量的平均下降量,它们依次为:
注册至LTE频段1的信道1时所导致的Wi-Fi信道1的吞吐量的平均下降量=d=(JMb/s+A Mb/s+A Mb/s)/3;
注册至LTE频段1的信道2时所导致的Wi-Fi信道1的吞吐量的平均下降量=e=(KMb/s+A Mb/s+A Mb/s)/3;
注册至LTE频段1的信道3时所导致的Wi-Fi信道1的吞吐量的平均下降量=f=(LMb/s+A Mb/s+A Mb/s)/3;
若假设f<e,且f<d,那么客户终端②可以确定LTE频段1的信道3为最佳LTE信道,从而无需进行信道切换。
若假设e<f,且e<d,那么客户终端②可以确定LTE频段1的信道2为最佳LTE信道,从而向LTE的基站发送切换请求,请求从LTE频段1的信道3切换为LTE频段1的信道2。
若假设d<f,且d<e,那么客户终端②可以确定LTE频段1的信道1为最佳LTE信道,从而向LTE的基站发送切换请求,请求从LTE频段1的信道3切换为LTE频段1的信道1。
由于其他客户终端以及源终端如何确定最佳LTE信道的方式与上述方式,因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3的有益效果如下:
现有技术中,当移动终端做Wi-Fi共享热点,同时也采用LTE频段进行通信时,作为Wi-Fi共享热点的源终端以及与该源终端连接的客户终端各自注册在的LTE频段有可能会与Wi-Fi信道互相干扰而造成Wi-Fi信道吞吐量下降,数据共享速率降低;亦或是Wi-Fi信道带来的边带干扰到LTE频段的正常工作,影响LTE连接及VoLTE(Voice over LTE)的连通率。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方案,由于对于客户终端和源终端来说,都可以基于吞吐量下降关系表来选取对Wi-Fi信道干扰最小的LTE信道来进行通信,因此,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移动终端采用的LTE信道与Wi-Fi信道之间出现较大干扰。
实施例4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何尽可能避免移动终端所采用的不同频谱的频段之间产生过大干扰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一种通信装置50,该通信装置50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
第一信道确定单元51,用于确定通信装置50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第一信道。
目标信道确定单元52,用于根据第一信道确定单元51确定的第一信道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一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信道为通信装置50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第一干扰程度,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一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所述目标信道包括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第一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的信道,N为大于1的正整数。
通信执行单元53,用于在通过第一信道基于所述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目标信道确定单元52确定的目标信道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
可选的,目标信道确定单元52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信道、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
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三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二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信道为第二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信道;所述第二终端包括:与所述通信装置50之间基于所述第二频谱通信的终端;
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第二干扰程度,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二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
所述目标信道包括: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相应的第一干扰程度和第二干扰程度满足所述预设的干扰容忍范围的信道。
可选的,目标信道确定单元52具体可以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来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频谱包括授权频谱;所述第二频谱包括非授权频谱。在这样的情况下,通信装置50包括作为无线网络共享热点的终端,第二终端包括已经接入或待接入无线网络共享热点的终端;或,通信装置50包括已经接入或待接入无线网络共享热点的终端,第二终端包括作为无线网络共享热点的终端。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案,由于可以根据第一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一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从通信装置50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即第二信号)中,确定与通信装置50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第一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的第二信道作为目标信道,从而,通信装置50在基于所述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所述目标信道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可以保证目标信道与第一信道之间的干扰程度不会超出预设范围,尽量避免出现终端所采用的不同频谱的频段之间产生过大干扰的问题。
出于与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4还提供一种如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60,包括:
获取单元61,用于用于在通信装置60与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频谱建立通信的情况下,获取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第三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二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三信道为所述通信装置60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所述通信装置60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第二干扰程度,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二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发送单元62,用于将获取单元61获取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与通信装置60之间基于所述第二频谱通信的终端。
通信执行单元63,用于在通过第三信道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由第一终端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的目标信道,与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
所述目标信道包括: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相应的第一干扰程度和第二干扰程度满足预设的干扰容忍范围的信道;
所述第一信道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信道;所述第一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
可选的,通信执行单元63具体可以用于:若所述目标信道与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的干扰超出预设范围,则通信装置60在通过所述目标信道与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的同时,通过第四信道基于所述第一频谱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目标信道与所述第四信道之间的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案,由于可以将第二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一终端,使得第一终端确定出目标信道——此处所述目标信道即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相应的第一干扰程度和第二干扰程度满足预设的干扰容忍范围的信道——因此,可以保证通信装置60同时基于第三信道通信和目标信道进行通信时,目标信道分别与第一信道和第三信道之间的干扰程度可以满足预设的干扰容忍范围,从而可以尽量避免出现终端所采用的不同频谱的频段之间产生过大干扰的问题。
实施例5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何尽可能避免终端所采用的不同频谱的频段之间产生过大干扰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一种终端。
图7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终端7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71、网络模块72、音频输出单元73、输入单元74、传感器75、显示单元76、用户输入单元74、接口单元78、存储器79、处理器710、以及电源7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终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处理器710,用于确定终端70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第一信道;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
射频单元71,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基于所述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所述目标信道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一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信道为所述终端70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第一干扰程度,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一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所述目标信道包括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第一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的信道,N为大于1的正整数。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根据第一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一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从终端70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即第二信号)中,确定与终端70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第一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的第二信道作为目标信道,从而,终端70在基于所述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所述目标信道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可以保证目标信道与第一信道之间的干扰程度不会超出预设范围,从而可以尽量避免出现终端所采用的不同频谱的频段之间产生过大干扰的问题。
或者,处理器710,在所述终端70与第一终端基于第二频谱建立通信的情况下,获取第二对应关系;射频单元71,用于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一终端;射频单元71,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三信道基于所述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由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的目标信道,与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
所述第一终端包括:与所述终端70之间基于所述第二频谱通信的终端;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第三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二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三信道为所述终端70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所述终端70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第二干扰程度,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二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所述目标信道包括: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相应的第一干扰程度和第二干扰程度满足预设的干扰容忍范围的信道;
所述第一信道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信道;所述第一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案,由于可以将第二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一终端,使得第一终端确定出目标信道——此处所述目标信道即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相应的第一干扰程度和第二干扰程度满足预设的干扰容忍范围的信道——因此,可以保证终端70同时基于第三信道通信和目标信道进行通信时,目标信道分别与第一信道和第三信道之间的干扰程度可以满足预设的干扰容忍范围,从而可以尽量避免出现终端所采用的不同频谱的频段之间产生过大干扰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能够实现图1至图3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7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7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7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7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通过网络模块7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73可以将射频单元71或网络模块7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7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73还可以提供与终端7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7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7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7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741和麦克风742,图形处理器7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76上。经图形处理器7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7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71或网络模块72进行发送。麦克风7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7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终端7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7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7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7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7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7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7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76可包括显示面板7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761。
用户输入单元7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74包括触控面板74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742。触控面板741,即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屏,也称为触控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741上或在触控面板74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74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710,接收处理器7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741。除了触控面板741,用户输入单元74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74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74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74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761上,当触控面板74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7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7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7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7中,触控面板741与显示面板7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741与显示面板761集成而实现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78为外部装置与终端7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7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终端7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终端7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7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7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7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710是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9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7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7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710中。
终端7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1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7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终端7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如图7所示的处理器710,存储器79,存储在存储器7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7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10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3中所述任意一种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3中所述任意一种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第一信道;
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一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信道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第一干扰程度,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一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所述目标信道包括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第一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的信道,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终端在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基于所述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所述目标信道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道、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
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三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二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信道为第二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信道;所述第二终端包括: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基于所述第二频谱通信的终端;
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第二干扰程度,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二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
所述目标信道包括: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所述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相应的第一干扰程度和第二干扰程度满足所述预设的干扰容忍范围的信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频谱包括授权频谱;所述第二频谱包括非授权频谱;
所述第一终端包括作为无线网络共享热点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包括已经接入或待接入所述无线网络共享热点的终端;或
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已经接入或待接入无线网络共享热点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包括作为所述无线网络共享热点的终端。
5.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基于第二频谱建立通信的情况下,获取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第三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二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三信道为所述第二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所述第二终端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第二干扰程度,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二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基于所述第二频谱通信的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在通过所述第三信道基于所述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由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的目标信道,与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
所述目标信道包括: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相应的第一干扰程度和第二干扰程度满足预设的干扰容忍范围的信道;
所述第一信道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信道;所述第一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在基于所述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的目标信道,与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具体包括:
若所述目标信道与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的干扰超出预设范围,则第二终端在通过所述目标信道与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的同时,通过第四信道基于所述第一频谱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目标信道与所述第四信道之间的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
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信道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第一信道;
目标信道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一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信道为所述通信装置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第一干扰程度,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一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所述目标信道包括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第一干扰程度处于预设范围的信道,N为大于1的正整数;
通信执行单元,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信道基于所述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所述目标信道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
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通信装置与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频谱建立通信的情况下,获取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第三信道、N个第二信道和N个第二干扰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三信道为所述通信装置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所述通信装置基于第二频谱通信的可用信道;任一第二信道对应一个第二干扰程度,任一第二信道对应的第二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与所述通信装置之间基于所述第二频谱通信的终端;
通信执行单元,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三信道基于所述第一频谱通信的同时,通过由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出的目标信道,与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二频谱进行通信;
所述目标信道包括:所述N个第二信道中,与第一信道和所述第三信道之间相应的第一干扰程度和第二干扰程度满足预设的干扰容忍范围的信道;
所述第一信道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第一频谱通信的信道;所述第一干扰程度为第二信道与所述第一信道之间的信道干扰程度。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CN201810860869.1A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 Active CN1090055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0869.1A CN109005545B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0869.1A CN109005545B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5545A true CN109005545A (zh) 2018-12-14
CN109005545B CN109005545B (zh) 2023-04-25

Family

ID=64598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60869.1A Active CN109005545B (zh) 2018-08-01 2018-08-01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0554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70750A2 (en) * 2013-04-15 2014-10-23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multiple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04219679A (zh) * 2014-09-10 2014-12-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一种改进的信道分配方法
WO2015084223A1 (en) * 2013-12-04 2015-06-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ntrolling apparatus, method of allocating radio channels,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6101111A1 (zh) * 2014-12-22 2016-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WiF i和LTE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078894A1 (en) * 2015-09-12 2017-03-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election i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US20170196013A1 (en) * 2015-12-30 2017-07-06 Soongsil University Research Consortium Techno-Park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use the non-licensed band to the auxiliary band and method of d2d system thereof
CN107205211A (zh) * 2017-05-19 2017-09-26 北京交通大学 在非授权频段与WiFi共存的D2D通信中的信道分配方法
CN107231159A (zh) * 2017-05-31 2017-10-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70750A2 (en) * 2013-04-15 2014-10-23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multiple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WO2015084223A1 (en) * 2013-12-04 2015-06-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ntrolling apparatus, method of allocating radio channels,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219679A (zh) * 2014-09-10 2014-12-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一种改进的信道分配方法
WO2016101111A1 (zh) * 2014-12-22 2016-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WiF i和LTE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078894A1 (en) * 2015-09-12 2017-03-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election i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US20170196013A1 (en) * 2015-12-30 2017-07-06 Soongsil University Research Consortium Techno-Park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use the non-licensed band to the auxiliary band and method of d2d system thereof
CN107205211A (zh) * 2017-05-19 2017-09-26 北京交通大学 在非授权频段与WiFi共存的D2D通信中的信道分配方法
CN107231159A (zh) * 2017-05-31 2017-10-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彦赞等: "D2D网络中联合资源分配和功率控制的干扰协调", 《计算机仿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5545B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9552A (zh) 一种视频流帧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8347759A (zh) 一种柔性屏的防干扰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587789A (zh) 随机接入方法、移动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7911445A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0035149A (zh) 一种多天线优化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521501A (zh) 语音输入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743737A (zh) 一种降低多种网络共存干扰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8495349A (zh) 一种运营商网络的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739300A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7949021B (zh) 终端设备中切换接收链路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739394A (zh) 一种sar值的处理方法、移动终端
CN108391253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推荐方法、移动终端
CN109819458A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44140A (zh) 一种识别码扫描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40951A (zh) 一种充值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44973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19283A (zh) 一种wifi热点扫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967202A (zh) 一种折叠屏开合状态确定方法、移动终端
CN107466081A (zh) 一种无线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09286414B (zh) 一种天线确定方法和终端
CN110312274A (zh) 一种无线接入点的建立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36618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358796A (zh) 一种游戏视野共享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2603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712766A (zh) 一种通信通道选择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