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92316A - 导盲杖及导盲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导盲杖及导盲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92316A
CN108992316A CN201810915369.3A CN201810915369A CN108992316A CN 108992316 A CN108992316 A CN 108992316A CN 201810915369 A CN201810915369 A CN 201810915369A CN 108992316 A CN108992316 A CN 108992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vibration
prompting message
range
vol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53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洪洋
杜育锋
许磊
范利涛
刘宇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153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923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92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923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00Appliances for aid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walk about
    • A61H3/06Walking aids for blind persons
    • A61H3/068Sticks for blind pers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00Appliances for aid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walk about
    • A61H3/06Walking aids for blind persons
    • A61H3/061Walking aids for blind persons with electronic detecting or guid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73Means for preventing injuries
    • A61H2201/0184Means for preventing injuries by raising an alar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avigation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盲杖及导盲实现方法,包括:杖身、杖柄,控制单元,设置在杖身的测距单元,以及,设置在杖柄的提醒单元;所述测距单元,用于测得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信息;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距离信息识别所述前方障碍物,并生成相应的提醒信息;所述提醒单元,用于输出所述提醒信息。本发明提出的导盲杖及导盲实现方法,能够较好地辅助视障人士探明障碍物。

Description

导盲杖及导盲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导盲杖及导盲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导盲杖结构主要是辅助视觉障碍人士进行正常行走的工具,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前方是否存在障碍物。但是,因为目前的导盲杖无法精确反映前方物体的情况,导致使用者在实际使用中对障碍物的距离等信息进行提前预估,从而导致现有的导盲杖使用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导盲杖及导盲实现方法,能够较好地辅助视障人士探明障碍物。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盲杖,包括:杖身、杖柄,控制单元,设置在杖身的测距单元,以及,设置在杖柄的提醒单元;
所述测距单元,用于测得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距离信息识别所述前方障碍物,并生成相应的提醒信息;
所述提醒单元,用于输出所述提醒信息。
可选的,所述测距单元包括设置在杖身的不同高度位置的至少两个测距单元;所述提醒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震动单元;
所述至少两个测距单元,用于在不同高度位置分别测得前方障碍物的至少两个距离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距离信息识别所述前方障碍物的实际距离信息、高度信息和/或体积信息,并生成与所述实际距离信息、高度信息和/或体积信息相关联的实际距离提醒信息、高度提醒信息和/或体积提醒信息;
所述至少两个震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高度提醒信息和/或体积提醒信息产生震动。
可选的,所述测距单元包括设置在杖身的不同高度位置的三个测距单元;所述提醒单元包括设置在杖柄不同位置的三个震动单元。
可选的,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根据不同的实际距离信息内容控制相应的震动单元震动;或者,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根据不同的高度信息内容控制相应的震动单元震动;或者,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根据不同的体积信息内容控制相应的震动单元震动。
可选的,所述震动单元包括第一震动单元、第二震动单元和第三震动单元;
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一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震动;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二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二震动单元震动;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三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三震动单元震动;
或者,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一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按第一震动强度震动;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二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二震动单元按第二震动强度震动;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三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三震动单元按第三震动强度震动。
可选的,所述震动单元包括第一震动单元、第二震动单元和第三震动单元;
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一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震动;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二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二震动单元震动;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三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三震动单元震动;
或者,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一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按第一震动强度震动;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二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二震动单元按第二震动强度震动;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三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三震动单元按第三震动强度震动。
可选的,所述震动单元包括第一震动单元、第二震动单元和第三震动单元;
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一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震动;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二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和第二震动单元同时震动;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三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第二震动单元和第三震动单元同时震动;
或者,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一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按第一震动强度震动;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二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和第二震动单元按第二震动强度同时震动;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三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第二震动单元和第三震动单元按第三震动强度同时震动。
可选的,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根据不同的高度信息内容控制相应的震动单元震动;并且,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根据不同的体积信息内容控制相应的震动单元按不同震动强度震动。
可选的,所述提醒单元包括扬声器单元;
所述扬声器单元,用于通过音频方式输出所述提醒信息。
可选的,所述导盲杖还包括发电单元和电源单元;
所述发电单元,设置在所述杖身的下端部,用于将导盲杖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所述电源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发电单元产生的电能,并将其用于导盲杖内部电路的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盲实现方法,包括:
测得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距离信息识别所述前方障碍物,并生成相应的提醒信息;
输出所述提醒信息。
可选的,所述导盲实现方法,应用于一种导盲杖,所述导盲杖包括:杖身、杖柄,控制单元,设置在杖身的测距单元,以及,设置在杖柄的提醒单元;所述测距单元包括设置在杖身不同高度位置的三个测距单元;所述提醒单元包括设置在杖柄不同位置的三个震动单元;
所述导盲实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三个测距单元在不同高度位置分别测得前方障碍物的三个距离信息;
利用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三个距离信息识别所述前方障碍物的实际距离信息、高度信息和/或体积信息,并生成与所述实际距离信息、高度信息和/或体积信息相关联的实际距离提醒信息、高度提醒信息和/或体积提醒信息;
利用所述三个震动单元根据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高度提醒信息和/或体积提醒信息产生震动。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盲杖及导盲实现方法,通过在导盲杖的杖身上设置测距单元用于测量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信息,以使控制单元可以根据测得的距离信息识别前方障碍物,进而生成相应的提醒信息并经提醒单元提醒给导盲杖使用者,从而使得导盲杖的功能更加丰富,也能够更好地辅助视障人士探明障碍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导盲杖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提供的导盲杖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提供的导盲杖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杖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盲杖测距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盲杖提醒方式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盲杖测距示意图;
图3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盲杖提醒方式示意图;
图3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导盲杖测距示意图;
图3f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导盲杖提醒方式示意图;
图4a为超声波测距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距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导盲实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导盲杖的一个实施例,能够较好地辅助视障人士探明障碍物。如图1所示,为所述导盲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导盲杖,包括:杖身11、杖柄12,控制单元30,设置在杖身11的测距单元20,以及,设置在杖柄12的提醒单元40;
所述测距单元20,用于测得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30,用于根据所述距离信息识别所述前方障碍物,并生成相应的提醒信息;
所述提醒单元40,用于输出所述提醒信息。
可选的,所述测距单元20可以采用超声波测距装置来实现由于超声波具有测量短距离障碍物的优势,因此,利用超声波测距装置能够更好地匹配所述导盲杖的功能。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盲杖,通过在导盲杖的杖身上设置测距单元用于测量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信息,以使控制单元可以根据测得的距离信息识别前方障碍物,进而生成相应的提醒信息并经提醒单元提醒给导盲杖使用者,从而使得导盲杖的功能更加丰富,也能够更好地辅助视障人士探明障碍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测距单元20包括设置在杖身11的不同高度位置的至少两个测距单元;所述提醒单元40包括至少两个震动单元;
所述至少两个测距单元20,用于在不同高度位置分别测得前方障碍物的至少两个距离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30,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距离信息识别所述前方障碍物的实际距离信息、高度信息和/或体积信息,并生成与所述实际距离信息、高度信息和/或体积信息相关联的实际距离提醒信息、高度提醒信息和/或体积提醒信息;
所述至少两个震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高度提醒信息和/或体积提醒信息产生震动。
可以从本实施例中看到,当测距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且设置在杖身不同高度位置时,可以根据测得的距离信息反映更加丰富的障碍物信息,例如障碍物距离使用者当前位置的实际距离、障碍物的所处高度(高度信息)或障碍物的体积大小(体积信息),进而通过两个震动单元的配合震动来反映不同的障碍物信息,例如当障碍物的实际距离较远或较近时,或者障碍物的高度为较高或较低时,分别用不同的震动单元的震动来进行区别提醒,或者,当障碍物的体积较大时,同时震动两个震动单元,而障碍物体积较小时,仅震动其中一个震动单元,等等。
同时,当使用者在较为嘈杂的环境中行走时,由于外界干扰过大,使用者可能无法听清导盲杖的定位反馈声音。通过具有震动单元的杖柄配合测距单元,在将前方不同位置的物体定位后,通过在杖柄不同位置的震动反馈来反映前方物体的大小或高低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2a所示,所述测距单元20包括设置在杖身11的不同高度位置的三个测距单元,即设置在杖身11的第一位置(图2a所示,第一位置在杖身11的较低位置)的第一测距单元21、设置在杖身11的第二位置(图2a所示,第二位置在杖身11的中部位置)的第二测距单元22以及设置在杖身11的第三位置(图2a所示,第三位置在杖身11的较高位置)的第三测距单元23;所述提醒单元40包括设置在杖柄12不同位置的三个震动单元,即第一震动单元41、第二震动单元42和第三震动单元43;如图2b所示,三个震动单元可以是依次设置的;
所述第一测距单元21、第二测距单元22和第三测距单元23,用于分别测得前方障碍物的第一距离信息、第二距离信息和第三距离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信息、第二距离信息和第三距离信息识别所述前方障碍物的实际距离信息、高度信息和/或体积信息,并生成与所述实际距离信息、高度信息和/或体积信息相关联的实际距离提醒信息、高度提醒信息和/或体积提醒信息;
所述第一震动单元41、第二震动单元42和第三震动单元43,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高度提醒信息和/或体积提醒信息产生震动。
可以从本实施例中看到,当测距单元的数量为三个且设置在杖身不同高度位置时,可以根据测得的距离信息反映更加丰富的障碍物信息,例如障碍物距离使用者当前位置的实际距离、障碍物的所处高度(高度信息)或障碍物的体积大小(体积信息),进而通过三个震动单元的配合震动来反映不同的障碍物信息,例如当障碍物的实际距离从远及近时,或者障碍物的高度为处于不同高度时,分别用不同的震动单元的震动来进行区别提醒,或者,当障碍物的体积较大时,同时震动三个震动单元,当障碍物的体积中等时,同时震动两个震动单元(较佳的,选用相邻的两个震动单元进行震动),而障碍物体积较小时,仅震动其中一个震动单元,等等。
当然,可以知道的是,所述测距单元和震动单元的个数还可以更多,从而通过测距单元得到更精确的障碍物信息,并更加精准和多样化地通过震动单元反映不同的障碍物信息。
可选的,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根据不同的实际距离信息内容控制相应的震动单元震动;或者,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根据不同的高度信息内容控制相应的震动单元震动;或者,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根据不同的体积信息内容控制相应的震动单元震动。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一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震动;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二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二震动单元震动;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三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三震动单元震动;这样,当使用者感受到不同震动单元的震动时,则可确定障碍物距离其当前位置的实际距离有多远。可选的,所述第一距离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二距离范围的最小值,所述第二距离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三距离范围的最小值。
或者,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一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震动;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二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二震动单元震动;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三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三震动单元震动;这样,当使用者感受到不同震动单元的震动时,则可确定障碍物的所处高度。可选的,所述第一高度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二高度范围的最小值,所述第二高度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三高度范围的最小值。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高度信息,可以是指障碍物的中心距离地面的距离,或者可以是障碍物的底部与地面的垂直距离,还可以是二者的结合,等等,其目的主要在于指示前方障碍物的所处高度,以使使用者提前采取适当的避让措施。
或者,作为又一种实现方式,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一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震动;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二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和第二震动单元同时震动;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三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第二震动单元和第三震动单元同时震动;这样,当使用者感受到不同个数的震动单元震动时,则可确定障碍物的体积大小。可选的,所述第一体积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二体积范围的最小值,所述第二体积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三体积范围的最小值。
较佳的,所述震动单元的震动还可以结合震动强度来进行不同的提醒。例如,所述高度提醒信息可以是根据不同的高度信息内容控制相应的震动单元震动;并且,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根据不同的体积信息内容控制相应的震动单元按不同震动强度震动。
具体地,例如,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一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按第一震动强度震动;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二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二震动单元按第二震动强度震动;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三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三震动单元按第三震动强度震动。其中,所述第一距离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二距离范围的最小值,所述第二距离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三距离范围的最小值,并且,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震动强度逐渐增大。
或者,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一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按第一震动强度震动;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二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二震动单元按第二震动强度震动;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三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三震动单元按第三震动强度震动。其中,所述第一高度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二高度范围的最小值,所述第二高度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三高度范围的最小值,并且,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震动强度逐渐增大。
或者,作为又一种实现方式,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一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按第一震动强度震动;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二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和第二震动单元按第二震动强度同时震动;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三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第二震动单元和第三震动单元按第三震动强度同时震动。其中,所述第一体积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二体积范围的最小值,所述第二体积范围的最大值小于第三体积范围的最小值,并且,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震动强度逐渐增大。
可以看出,结合了震动强度后,能够使不同障碍物信息对应的提醒信息得到更为清晰的区别,从而更好地提醒使用者。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震动不同位置的所述震动单元可与高度信息和体积同时关联,以提醒更复杂的信息。
具体地,如图3a所示,当障碍物的高度较低且其体积较小时,可能是第一测距单元21和第二测距单元22同时监控到障碍物,同时,可以仅震动第一震动单元41(如图3b所示,灰色部分指示产生震动的位置)以提醒使用者。
如图3c所示,当障碍物的高度较低且其体积较大时,可能是第一测距单元21和第二测距单元22同时监控到障碍物,可以同时针对第一震动单元41和第二震动单元42(如图3d所示,灰色部分指示产生震动的位置)以提醒使用者。
如图3e所示,当障碍物的高度较高且其体积较小时,可能是第二测距单元22和第三测距单元23同时监控到障碍物,可以仅震动第三震动单元43(如图3f所示,灰色部分指示产生震动的位置)以提醒使用者。
依次类推,可以使得不同震动单元的搭配来同时反映障碍物高度信息和体积信息,这样使用者根据相应震动单元的震动即可得知相应的障碍物信息,从而丰富化提醒单元所能实现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震动方式仅作为参考作用,也可通过细化杖柄上的震动区域来对前方障碍物位置进行细分,并且也可对震动大小的等级进行细分确认,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前方障碍物有更精确的定位,均认为是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换言之,所述实际距离信息、高度信息和体积信息三者可以互相搭配使用,同时相应的震动单元及其震动强度也可以搭配使用,从而丰富化提醒单元所能实现的提醒信息。
针对实际距离信息、高度信息和体积信息的计算方式,下面简要介绍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如图4a所示,为超声波测距的示意图。超声波定位装置主要分为超声波发射器与超声波接收器两部分,它的原理是: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时刻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从而根据发射器发出超声波和接收器接到超声波的时间差来计算障碍物到当前位置的距离L。但由于这种测距方式指向性比较强,因此一般判定的距离为接收端收到波形的直线距离。因此想要对前方物体有明确距离和大小判断就需要引入一种延时方式来对前方物体的距离、尺寸信息。
如图4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的阵列排布结构,通过这种结构可以确认前方物体的高度、体积大小及实际距离。该阵列结构中,发射器A和接收器B均为阵列排布(为了以示区别,发射器采用圆形表示,接收器采用方形表示,并不代表二者的实际形状),且二者互相错位排布,即一个发射器A的四周为接收器B,而一个接收器B的四周均为发射器A。这样,一个发射器A发出的超声波,能够被其周围的接收器B所接收,从而能够进行相应的距离信息测算。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以图4b所示的阵列结构为限,在需要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阵列结构进行扩充。并且,为了测量结果的准确,还可以将不同位置的发射器的发射角度、接收器的接收角度进行调整,并结合发射器和接收器在导盲杖的所处位置以及发射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时导盲杖的倾斜角度,最终测算得到相应的实际距离信息、高度信息和体积信息。
其中,发射器的发射频率可以自行调节。例如,可设置为20Hz/s,这样可以探测前方5m距离的障碍物。基于公式L=v×t(距离=传播速度×时间),在降低发射频率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探测距离,因此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提醒单元40还可包括扬声器单元(图中未示出,其可设置于杖柄12);所述扬声器单元,用于通过音频方式输出所述提醒信息。具体地,可以是将前方障碍物的相关信息进行语音提醒,例如距离当前位置的距离,高度位置和体积大小等等,从而能够结合前述的震动方式对使用者进行更细致的提醒。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盲杖还包括发电单元50和电源单元(图中未示出,其可设置于杖身11或杖柄12);
所述发电单元50,设置在所述杖身11的下端部,用于将导盲杖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可选的,所述发电单元50可以是动能发电机,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惯性,动能发电机内部的转子会不断进行摆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这样使用者就不需要单独进行充电即可以正常使用该导盲杖。
所述电源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发电单元产生的电能,并将其用于导盲杖内部电路的供电。
由于正常导盲杖不需要外部充电,如果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额外充电会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视觉障碍产生各种不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导盲杖内部增加动能发电机,将正常行走过程中产生的多余动能转换为电能,保证使用者在外出使用过程中不需要额外进行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导盲杖的一个实施例,能够较好地辅助视障人士探明障碍物。如图1所示,为所述导盲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导盲实现方法,包括:
步骤61:测得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信息;
步骤62:根据所述距离信息识别所述前方障碍物,并生成相应的提醒信息;
步骤63:输出所述提醒信息。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盲实现方法,通过测量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信息,以根据测得的距离信息识别前方障碍物,进而生成相应的提醒信息并提醒给导盲杖使用者,从而使得导盲杖的功能更加丰富,也能够更好地辅助视障人士探明障碍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盲实现方法,应用于一种导盲杖,所述导盲杖包括:杖身、杖柄,控制单元,设置在杖身的测距单元,以及,设置在杖柄的提醒单元;所述测距单元包括设置在杖身不同高度位置的三个测距单元;所述提醒单元包括设置在杖柄不同位置的三个震动单元;
所述导盲实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三个测距单元在不同高度位置分别测得前方障碍物的三个距离信息;
利用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三个距离信息识别所述前方障碍物的实际距离信息、高度信息和/或体积信息,并生成与所述实际距离信息、高度信息和/或体积信息相关联的实际距离提醒信息、高度提醒信息和/或体积提醒信息;
利用所述三个震动单元根据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高度提醒信息和/或体积提醒信息产生震动。
当测距单元的数量为三个且设置在杖身不同高度位置时,可以根据测得的距离信息反映更加丰富的障碍物信息,例如障碍物距离使用者当前位置的实际距离、障碍物的所处高度(高度信息)或障碍物的体积大小(体积信息),进而通过三个震动单元的配合震动来反映不同的障碍物信息,例如当障碍物的实际距离从远及近时,或者障碍物的高度为处于不同高度时,分别用不同的震动单元的震动来进行区别提醒,或者,当障碍物的体积较大时,同时震动三个震动单元,当障碍物的体积中等时,同时震动两个震动单元(较佳的,选用相邻的两个震动单元进行震动),而障碍物体积较小时,仅震动其中一个震动单元,等等。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导盲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杖身、杖柄,控制单元,设置在杖身的测距单元,以及,设置在杖柄的提醒单元;
所述测距单元,用于测得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距离信息识别所述前方障碍物,并生成相应的提醒信息;
所述提醒单元,用于输出所述提醒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盲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单元包括设置在杖身的不同高度位置的至少两个测距单元;所述提醒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震动单元;
所述至少两个测距单元,用于在不同高度位置分别测得前方障碍物的至少两个距离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距离信息识别所述前方障碍物的实际距离信息、高度信息和/或体积信息,并生成与所述实际距离信息、高度信息和/或体积信息相关联的实际距离提醒信息、高度提醒信息和/或体积提醒信息;
所述至少两个震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高度提醒信息和/或体积提醒信息产生震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盲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单元包括设置在杖身的不同高度位置的三个测距单元;所述提醒单元包括设置在杖柄不同位置的三个震动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盲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根据不同的实际距离信息内容控制相应的震动单元震动;或者,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根据不同的高度信息内容控制相应的震动单元震动;或者,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根据不同的体积信息内容控制相应的震动单元震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盲杖,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单元包括第一震动单元、第二震动单元和第三震动单元;
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一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震动;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二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二震动单元震动;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三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三震动单元震动;
或者,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一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按第一震动强度震动;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二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二震动单元按第二震动强度震动;当所述实际距离信息属于第三距离范围时,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三震动单元按第三震动强度震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盲杖,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单元包括第一震动单元、第二震动单元和第三震动单元;
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一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震动;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二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二震动单元震动;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三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三震动单元震动;
或者,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一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按第一震动强度震动;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二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二震动单元按第二震动强度震动;当所述高度信息属于第三高度范围时,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三震动单元按第三震动强度震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盲杖,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单元包括第一震动单元、第二震动单元和第三震动单元;
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一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震动;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二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和第二震动单元同时震动;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三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第二震动单元和第三震动单元同时震动;
或者,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一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按第一震动强度震动;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二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和第二震动单元按第二震动强度同时震动;当所述体积信息属于第三体积范围时,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控制所述第一震动单元、第二震动单元和第三震动单元按第三震动强度同时震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盲杖,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提醒信息为根据不同的高度信息内容控制相应的震动单元震动;并且,所述体积提醒信息为根据不同的体积信息内容控制相应的震动单元按不同震动强度震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盲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单元包括扬声器单元;
所述扬声器单元,用于通过音频方式输出所述提醒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盲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电单元和电源单元;
所述发电单元,设置在所述杖身的下端部,用于将导盲杖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所述电源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发电单元产生的电能,并将其用于导盲杖内部电路的供电。
11.一种导盲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得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距离信息识别所述前方障碍物,并生成相应的提醒信息;
输出所述提醒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盲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种导盲杖,所述导盲杖包括:杖身、杖柄,控制单元,设置在杖身的测距单元,以及,设置在杖柄的提醒单元;所述测距单元包括设置在杖身不同高度位置的三个测距单元;所述提醒单元包括设置在杖柄不同位置的三个震动单元;
所述导盲实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三个测距单元在不同高度位置分别测得前方障碍物的三个距离信息;
利用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三个距离信息识别所述前方障碍物的实际距离信息、高度信息和/或体积信息,并生成与所述实际距离信息、高度信息和/或体积信息相关联的实际距离提醒信息、高度提醒信息和/或体积提醒信息;
利用所述三个震动单元根据所述实际距离提醒信息、高度提醒信息和/或体积提醒信息产生震动。
CN201810915369.3A 2018-08-13 2018-08-13 导盲杖及导盲实现方法 Pending CN1089923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5369.3A CN108992316A (zh) 2018-08-13 2018-08-13 导盲杖及导盲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5369.3A CN108992316A (zh) 2018-08-13 2018-08-13 导盲杖及导盲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92316A true CN108992316A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94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5369.3A Pending CN108992316A (zh) 2018-08-13 2018-08-13 导盲杖及导盲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9231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9737A (zh) * 2020-03-17 2020-06-26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盲人导航示警拐杖
CN112799073A (zh) * 2020-12-30 2021-05-14 成都英萨传感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0703A2 (en) * 2010-09-24 2012-03-29 Mesa Imaging Ag White cane with integrated electronic travel aid using 3d tof sensor
CN102631279A (zh) * 2012-03-21 2012-08-15 东北大学 基于红外传感器的电子导行仪及控制方法
CN203647665U (zh) * 2014-01-07 2014-06-18 于宇航 一种可调式测量障碍物高度的导盲仪
CN204562813U (zh) * 2015-03-23 2015-08-19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智能导盲杖
CN206342655U (zh) * 2016-09-30 2017-07-21 哈尔滨高越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语音导盲手杖
CN107966703A (zh) * 2017-11-30 2018-04-27 苏州切思特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超声波测量的导盲拐杖的提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0703A2 (en) * 2010-09-24 2012-03-29 Mesa Imaging Ag White cane with integrated electronic travel aid using 3d tof sensor
CN102631279A (zh) * 2012-03-21 2012-08-15 东北大学 基于红外传感器的电子导行仪及控制方法
CN203647665U (zh) * 2014-01-07 2014-06-18 于宇航 一种可调式测量障碍物高度的导盲仪
CN204562813U (zh) * 2015-03-23 2015-08-19 湖南工程学院 一种智能导盲杖
CN206342655U (zh) * 2016-09-30 2017-07-21 哈尔滨高越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语音导盲手杖
CN107966703A (zh) * 2017-11-30 2018-04-27 苏州切思特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超声波测量的导盲拐杖的提醒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9737A (zh) * 2020-03-17 2020-06-26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盲人导航示警拐杖
CN112799073A (zh) * 2020-12-30 2021-05-14 成都英萨传感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allo et al. Augmented white cane with multimodal haptic feedback
TWI273273B (en) Acoustic wave sensor
CN108992316A (zh) 导盲杖及导盲实现方法
CN102687038B (zh) 障碍物检测装置
CN104823072A (zh) 距离传感系统及方法
Kuc Binaural sonar electronic travel aid provides vibrotactile cues for landmark, reflector motion and surface texture classification
CN104346950B (zh) 一种停车位记录方法及其装置
CN103443650B (zh) 用于声学地扫描区域的方法和装置
EP2759242A3 (en) Robot clea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1353568B2 (en) Ultrasonic object detection device
Miah et al. A unique smart eye glass for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
CN208002799U (zh) 坐姿检测装置
US20170038468A1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Ranging Using Terminal
CN205007223U (zh) 一种盲人避障装置
JPH07218614A (ja) 音源位置算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05445743A (zh) 一种超声导盲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Badoni et al. Discrete distance and water pit indicator using AVR ATmega8 in electronic travel aid for blind
CN107797112A (zh) 坐姿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308915A (zh) 一种声波测距装置与方法
Kalpana et al. Voice recognition based multi robot for blind people using lidar sensor
CN105467395B (zh) 一种超远距离超声波测量仪
CN207448485U (zh) 一种服务机器人
JPH08184671A (ja) 超音波距離測定装置
CN107966703A (zh) 基于超声波测量的导盲拐杖的提醒方法
CN108957464A (zh) 四点阵探鱼声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