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90892A - 赛鸟训练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赛鸟训练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90892A
CN108990892A CN201710418482.6A CN201710418482A CN108990892A CN 108990892 A CN108990892 A CN 108990892A CN 201710418482 A CN201710418482 A CN 201710418482A CN 108990892 A CN108990892 A CN 108990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ch
wearable
training device
match bird
bird t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184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ac Computer Shunde Ltd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ac Computer Shunde Ltd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ac Computer Shunde Ltd,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filed Critical Mitac Computer Shunde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1848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908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90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908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赛鸟训练方法由一赛鸟训练系统实施,该赛鸟训练系统包含一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适于设于一赛鸟,并包含一感测单元、一刺激单元及一处理单元。该赛鸟训练方法包含:(A)该处理单元每隔一段预定时间接收来自该感测单元的一笔飞行数据,该飞行数据报含一相关于该赛鸟的当前飞行高度的当前高度值。(B)该处理单元判断该飞行数据是否符合一预定条件,该预定条件包含该当前高度值低于一预定高度值。(C)当该处理单元判断出该飞行数据符合该预定条件时,该处理单元控制该刺激单元对该赛鸟输出一刺激信号。

Description

赛鸟训练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训练方法,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训练赛鸟之赛鸟训练方法。本发明还关于一种执行该赛鸟训练方法的赛鸟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赛鸽飞行竞赛在许多国家中都很盛行,其高额的优胜奖金是众多饲主共同的目标。然而,赛鸽的训练并非易事。目前的赛鸽训练方法,多为饲主摇着长旗吶喊,或者施放冲天炮来刺激赛鸽持续飞行,而达到训练其长途飞行能力的效果。
然而,摇旗吶喊的方式不仅耗费饲主的体能,还可能因为摇旗动作过大重心不稳而造成危险,而施放冲天炮的方式则有噪音、误伤民众及引起火灾的疑虑。再者,若赛鸽于训练时在较远离饲主的地方休息,则前述的刺激方式便难以发挥效果。因此,目前的赛鸽训练方法仍存在极大的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克服先前技术至少一缺点的赛鸟训练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赛鸟训练方法由一赛鸟训练系统实施,该赛鸟训练系统包含一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适于设于一赛鸟,并包含一感测单元、一刺激单元及一处理单元,该赛鸟训练方法包含:
(A)该处理单元每隔一段预定时间接收来自该感测单元的一笔飞行数据,该飞行数据报含一相关于该赛鸟的当前飞行高度的当前高度值。
(B)该处理单元判断该飞行数据是否符合一预定条件,该预定条件包含该当前高度值低于一预定高度值。
(C)当该处理单元判断出该飞行数据符合该预定条件时,该处理单元控制该刺激单元对该赛鸟输出一刺激信号。
优选地,在步骤(A)中,该飞行资料还包含一相关于该赛鸟的当前飞行速度的当前速度值,且在步骤(B)中,该预定条件还包含该当前速度值低于一预定速度值。
优选地,在步骤(A)中,该感测单元包含一定位模块及一运算模块,该定位模块能根据卫星讯号计算出代表该赛鸟当前位置的一笔三维位置数据,该三维位置数据报含该当前高度值,该运算模块根据该三维位置数据计算出该当前速度值。
优选地,在步骤(C)中,该刺激信号为一声音、一震动、一闪光及一电击的其中一或多者。
优选地,在步骤(C)中,该处理单元决定以多个彼此相异的输出模式的其中一者输出该刺激信号,且该处理单元每一次决定出的输出模式与前一次不同,该等输出模式的每一者定义该刺激信号为一声音、一震动、一闪光及一电击的其中一或多者。
优选地,该赛鸟训练系统是包含多个适于分别设于多只赛鸟,且能彼此通讯的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该赛鸟训练方法还包含:(E) 当该等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中的其中一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者的该处理单元判断出其本身与该等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中的其中一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者之间的一间隔距离大于一第一预定距离时,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控制该刺激单元对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所设置于的该赛鸟输出该刺激信号。
优选地,该等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每一者还包含一通讯单元;步骤(E)包含下列子步骤:
(E1) 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经由该通讯单元传送一第一信号至该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
(E2) 当该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经由该通讯单元接收到该第一信号时,该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响应于该第一信号而经由该通讯单元传送一第二信号至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
(E3)当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经由该通讯单元接收到该第二信号时,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根据传送该第一信号的一第一时间,及接收到该第二信号的一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计算出该间隔距离。
(E4)当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判断出该间隔距离大于该第一预定距离时,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控制该刺激单元对该赛鸟输出该刺激信号。
优选地,该赛鸟训练系统是包含一个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及多个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该赛鸟训练方法还包含:(F)当每一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判断出其本身与该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之间的该间隔距离大于一第二预定距离时,该等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中被设定为一替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者取代该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地接收来自任一其他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第一信号,并响应于该第一信号地传送该第二信号至对应的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执行该赛鸟训练方法的赛鸟训练系统。
本发明赛鸟训练系统包含一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适于设于一赛鸟,且包含一感测单元、一刺激单元及一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每隔一段预定时间接收来自该感测单元的一笔飞行数据,该飞行数据报含一相关于该赛鸟的当前飞行高度的当前高度值。该处理单元判断该飞行数据是否符合一预定条件,该预定条件包含该当前高度值低于一预定高度值。当该处理单元判断出该飞行数据符合该预定条件时,该处理单元控制该刺激单元对该赛鸟输出一刺激信号。
优选地,该飞行数据还包含一相关于该赛鸟的当前飞行速度的当前速度值,该预定条件还包含该当前速度值低于一预定速度值。
优选地,该感测单元包含一定位模块及一运算模块,该定位模块能根据卫星讯号计算出代表该赛鸟当前位置的一笔三维位置数据,该三维位置数据报含该当前高度值,该运算模块根据该三维位置数据计算出该当前速度值。
优选地,该刺激信号为一声音、一震动、一闪光及一电击的其中一或多者。
优选地,该处理单元决定以多个彼此相异的输出模式的其中一者输出该刺激信号,且该处理单元每一次决定出的输出模式与前一次不同,该等输出模式的每一者定义该刺激信号为一声音、一震动、一闪光及一电击的其中一或多者。
优选地,该赛鸟训练系统是包含多个适于分别设于多只赛鸟,且能彼此通讯的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当该等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中的一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判断出其本身与该等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中的一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之间的一间隔距离大于一第一预定距离时,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控制该刺激单元对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所设置于的该赛鸟输出该刺激信号。
优选地,该等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每一者还包含一通讯单元。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经由该通讯单元传送一第一信号至该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当该等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中的一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判断出其本身与该等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中的一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之间的一间隔距离大于一第一预定距离时,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控制该刺激单元对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所设置于的该赛鸟输出该刺激信号。
优选地,该赛鸟训练系统是包含一个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及多个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当每一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判断出其本身与该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之间的该间隔距离大于一第二预定距离时,该等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中的一替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取代该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地接收来自任一其他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第一信号,并响应于该第一信号地传送该第二信号至对应的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赛鸟训练系统藉由执行该赛鸟训练方法,能够对赛鸟进行飞行训练,且于该赛鸟飞行不符合要求时输出该刺激信号,以刺激其持续地维持正常的飞行高度,而能避免该赛鸟于训练中途擅自降落休息。
【附图说明】
本发明之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本发明赛鸟训练系统之一第一实施例的一方块示意图;
图2是一流程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所执行之一赛鸟训练方法的步骤S1至步骤S4;
图3是本发明赛鸟训练系统之一第二实施例的一方块示意图;
图4是一流程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所执行之该赛鸟训练方法的步骤S5至步骤S9;
图5是本发明赛鸟训练系统之一第三实施例的一方块示意图;及
图6是一流程图,说明该第三实施例所执行之该赛鸟训练方法的步骤S10至步骤S11。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本发明赛鸟训练系统的一第一实施例包含一个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例如为一电子脚环的态样而适于设置在一赛鸟的脚上,以辅助该赛鸟进行飞行训练。
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包含一感测单元11、一刺激单元12、一通讯单元13、一储存单元14、一供电单元15,以及一电连接该感测单元11、该刺激单元12、该通讯单元13、该储存单元14及该供电单元15的处理单元16。
该感测单元11包括一定位模块111及一电连接该定位模块111的运算模块112,该定位模块111能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的卫星讯号计算出代表该赛鸟当前位置的一笔三维位置数据。该三维位置数据报含一当前高度值,该运算模块112能根据当前的该笔三维位置数据与前一笔三维位置数据计算出一当前速度值,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当前速度值也可以是由该定位模块111产生并传送至该运算模块112,而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该刺激单元12用于输出一刺激信号,并包括一能受控而发出声音的扬声模块121、一能受控而震动的震动模块122、一能受控而发光的发光模块123,以及一能受控而发出电击的电击模块124。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刺激单元12也可仅包括该扬声模块121、该震动模块122、该发光模块123及该电击模块124的其中部分者,而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该通讯单元13例如包括一用于接收全球定位系统之卫星讯号的微波通讯接口,以及一用于使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能与其他电子装置通讯的蓝牙通讯接口,但并不以此为限。
该储存单元14储存多笔相异的输出模式,该等输出模式的每一者定义该刺激信号为一声音、一震动、一闪光及一电击的其中一或多者。补充说明的是,该刺激信号中的声音、震动、闪光或电击各能被设定为不同的强度、种类或频率。举例来说,假设一输出模式X及一输出模式Y皆是定义该刺激信号为一震动,但该输出模式X例如是定义该刺激信号为持续一段时间的单次震动,而该输出模式Y例如是定义该刺激信号为相间隔的多次震动,因此,该输出模式X及该输出模式Y虽皆是定义该刺激信号为震动,但其两者的震动方式彼此相异,因此该输出模式X及该输出模式Y仍属不同。同理,该声音可例如包含警笛、鞭炮等不同的声音种类,该闪光可例如包含不同的颜色或闪烁方式,该电击可例如包含不同的放电强度或放电频率等。一笔用于示例说明且包含多笔相异之输出模式的刺激模式数据如下表所示,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该供电单元15例如为可替换式的水银电池,以减少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的重量与体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供电单元15也可以是充电电池,而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配合参阅图2,以下针对该赛鸟训练系统所执行的一赛鸟训练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在该赛鸟配戴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而起飞后,执行步骤S1。
在步骤S1中,该处理单元16接收来自该感测单元11的一笔飞行数据。该飞行数据报含相关于该赛鸟之当前飞行高度的该当前高度值,以及相关于该赛鸟之当前飞行速度的该当前速度值。接着,执行步骤S2。
在步骤S2中,该处理单元16判断该飞行数据是否符合一预定条件。在本实施例中,该预定条件包含该当前高度值低于一预定高度值,以及该当前速度值低于一预定速度值。该预定高度值例如为10公尺,该预定速度值例如为60公里/小时,但并不以此为限。当该当前高度值低于该预定高度值,且该当前速度值低于该预定速度值时,代表该赛鸟准备降落休息。当处理单元16判断的结果为是,执行步骤S3。当该处理单元16判断的结果为否,于一预定时间之后再次执行步骤S1,该预定时间例如为1秒,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步骤S3中,当该处理单元16判断出该飞行数据符合该预定条件时,该处理单元16以该等输出模式的其中一者控制该刺激单元12对该赛鸟输出该刺激信号,以令该赛鸟在即将降落时因受到该刺激信号的刺激而放弃降落并持续飞行。接着,执行步骤S4。
在步骤S4中,该处理单元16决定出下一次对该赛鸟输出该刺激信号的输出模式,并于该预定时间后再次执行步骤S1。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除了首次输出之刺激信号的输出模式之外,该处理单元16所决定出之每一次的输出模式皆与前一次不同。换句话说,该处理单元16前后两次所输出的刺激信号,其输出模式为彼此相异,如此一来,能避免该赛鸟多次欲降落时连续地受到多次相同的刺激信号而渐渐习惯,最终使得该刺激信号失去刺激该赛鸟持续飞行的作用。另外,该处理单元16决定出下一次的输出模式的方式,可例如是以一预定顺序地轮流切换该等输出模式,或者,也可以是先排除最近一次所决定出的输出模式,并从剩余的其他输出模式中以随机(random)的方式决定出其中一者,但并不以此为限。
补充说明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飞行数据也可以是只包含该当前高度值而不包含该当前速度值,且该预定条件仅包含该当前高度值低于该预定高度值,而不以本实施例为限。然而,仅判断该赛鸟的当前高度值是否过低,有较大的机率误判该赛鸟的飞行状况,举例来说,若该赛鸟停在较高的建筑或树上,则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便无法判断出该赛鸟已经停止飞行。因此,本实施例同时判断该当前高度值及该当前速度值是否过低的方式,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出该赛鸟的飞行状况。
以上即为本发明赛鸟训练系统的第一实施例。以下针对本发明的一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该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赛鸟训练系统是包含两个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且该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是分别设置在两只要共同训练的赛鸟上,并能经由各自的通讯单元13以蓝牙协议彼此通讯。
配合参阅图3,为方便说明,先定义该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的其中一者为一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其中另一者则为一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该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所对应的赛鸟例如是由饲主选定,且是两只赛鸟中飞行能力较佳的一者,即相当于一个队伍中的队长。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所对应的另一只赛鸟则相当于该队伍中的队员,该两只赛鸟共同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训练担任队员的赛鸟能持续地跟随担任队长之赛鸟的飞行,而提升整个队伍的平均飞行能力。
关于该赛鸟训练方法,在该两赛鸟分别配戴该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及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而起飞后,本实施例的该赛鸟训练系统便能执行下列步骤。
配合参阅图4,首先,执行步骤S5。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的该处理单元16经由该通讯单元13以蓝芽协议传送一第一信号至该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接着,执行步骤S6。
在步骤S6中,当该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的该处理单元16经由该通讯单元13接收到该第一信号时,该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的该处理单元16响应于该第一信号,而经由该通讯单元13传送一第二信号至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接着,执行步骤S7。
在步骤S7中,当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的该处理单元16经由该通讯单元13接收到该第二信号时,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的该处理单元16根据传送该第一信号的一第一时间,及接收到该第二信号的一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以及蓝芽讯号以空气为介质的传输速率计算出一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与该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之间的间隔距离。接着,执行步骤S8。
在步骤S8中,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的该处理单元16判断该间隔距离是否大于一第一预定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预定距离例如为6公尺,但并不以此为限。当该间隔距离大于该第一预定距离时,代表该两赛鸟之间的距离过长,即担任队员的赛鸟已落后担任队长的赛鸟太多。当该处理单元16的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S9。当该处理单元16的判断结果为否,于该预定时间之后再次执行步骤S5。
在步骤S9中,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的该处理单元16控制该刺激单元12对担任队员的该赛鸟输出该刺激信号,以刺激其跟上担任队长的赛鸟,并于该预定时间后,再次执行步骤S5。
以上即为本发明赛鸟训练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共同参阅图1及图5,以下针对本发明的一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例中,该赛鸟训练系统是包含例如四个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而分别设置在四只要共同训练的赛鸟上。其中,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的,该四个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的其中一者为设于担任队长之赛鸟的一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另外三者则分别为设于担任队员之赛鸟的三个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值得注意的是,该三个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的其中一者同时还被预设为一替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C。
配合参阅图6,关于该赛鸟训练方法,在该四只赛鸟分别配戴该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及该等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起飞后,本实施例的该赛鸟训练系统除了能执行如图4所示的步骤S5至步骤S9外,还能进一步地执行下列步骤。
首先,执行步骤S10。该三个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的每一者判断其本身与该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之间的该间隔距离是否大于一第二预定距离,该第二预定距离大于该第一预定距离,且例如为12公尺,但并不以此为限。当该三个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的每一者皆判断出其本身与该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之间的该间隔距离大于该第二预定距离时,代表担任队员的三只赛鸟皆已无法跟上担任队长的赛鸟,此时,执行步骤S11。而当该三个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中的任一者判断出其本身与该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之间的该间隔距离并未大于该第二预定距离时,则再次执行步骤S10。
在步骤S11中,当每一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皆判断出其本身与该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之间的该间隔距离大于该第二预定距离时,该三个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中被默认为该替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C者取代该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而代替该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地接收来自其他两个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的该第一信号,并响应于该第一信号地传送该第二信号至对应的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也就是说,配戴该替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C的赛鸟除了是担任队员,同时也是作为一后备的替补队长,若在训练时,配戴该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的赛鸟飞行的太快,导致其他担任队员的赛鸟无法跟上时,则转换以配戴该替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C的赛鸟作为替补队长。
在本实施例中,被预设为该替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C的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例如是由饲主事先设定,因此,在步骤S10中,当每一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皆判断出其本身与该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的间隔距离皆大于该第二预定距离时,被预设为该替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C的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会收到来自于另外两个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的通知信号,而自动地将其运作机制由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切换为该替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C,以代替该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执行该第一信号的接收,以及该第二信号的发送。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等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也可例如是经由一服务器(图未示出)接受由饲主所操作之一终端装置(图未示出)的控制信号,并根据该控制信号使得其中一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实时地被设定为替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C,而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综上所述,本发明赛鸟训练系统藉由执行该赛鸟训练方法,能够对赛鸟进行飞行训练,且于该赛鸟飞行的太低且太慢时输出该刺激信号,以刺激其持续地维持正常的飞行,而能避免该赛鸟于训练中途擅自降落休息。另外,藉由将多个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设定为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或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使得本发明也可运用于多只赛鸟的共同训练,当同一队伍中担任队员的赛鸟落后担任队长的赛鸟太远时,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便对其输出该刺激信号,藉以训练所有担任队员的赛鸟能持续地跟随担任队长的赛鸟飞行。如此一来,无论是针对单一只赛鸟参加的单独竞赛,或者是多只赛鸟组队参加的队伍竞赛,皆能达成显著的训练效果。进一步地,若当队伍中担任队员的赛鸟都落后担任队长的赛鸟太远时,本发明亦可自动或手动地使其中一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B切换为替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C以代替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1A,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之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赛鸟训练方法,由一赛鸟训练系统实施,该赛鸟训练系统包含一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适于设于一赛鸟,并包含一感测单元、一刺激单元及一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赛鸟训练方法包含:
(A)该处理单元每隔一段预定时间接收来自该感测单元的一笔飞行数据,该飞行数据报含一相关于该赛鸟的当前飞行高度的当前高度值;
(B)该处理单元判断该飞行数据是否符合一预定条件,该预定条件包含该当前高度值低于一预定高度值;及
(C)当该处理单元判断出该飞行数据符合该预定条件时,该处理单元控制该刺激单元对该赛鸟输出一刺激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该飞行资料还包含一相关于该赛鸟的当前飞行速度的当前速度值,且在步骤(B)中,该预定条件还包含该当前速度值低于一预定速度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赛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该感测单元包含一定位模块及一运算模块,该定位模块能根据卫星讯号计算出代表该赛鸟当前位置的一笔三维位置数据,该三维位置数据报含该当前高度值,该运算模块根据该三维位置数据计算出该当前速度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该刺激信号为一声音、一震动、一闪光及一电击的其中一或多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该处理单元决定以多个彼此相异的输出模式的其中一者输出该刺激信号,且该处理单元每一次决定出的输出模式与前一次不同,该等输出模式的每一者定义该刺激信号为一声音、一震动、一闪光及一电击的其中一或多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赛鸟训练系统是包含多个适于分别设于多只赛鸟,且能彼此通讯的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该赛鸟训练方法还包含:
(E)当该等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中的一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判断出其本身与该等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中的一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之间的一间隔距离大于一第一预定距离时,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控制该刺激单元对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所设置于的该赛鸟输出该刺激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赛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等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每一者还包含一通讯单元;步骤(E)包含下列子步骤:
(E1)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经由该通讯单元传送一第一信号至该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
(E2)当该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经由该通讯单元接收到该第一信号时,该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响应于该第一信号而经由该通讯单元传送一第二信号至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
(E3)当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经由该通讯单元接收到该第二信号时,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根据传送该第一信号的一第一时间,及接收到该第二信号的一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计算出该间隔距离;及
(E4)当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判断出该间隔距离大于该第一预定距离时,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控制该刺激单元对该赛鸟输出该刺激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赛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赛鸟训练系统是包含一个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及多个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该赛鸟训练方法还包含:(F)当每一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判断出其本身与该预设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之间的该间隔距离大于一第二预定距离时,该等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中被设定为一替补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者取代该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地接收来自任一其他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第一信号,并响应于该第一信号地传送该第二信号至对应的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
9.一种赛鸟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适于设于一赛鸟,且包括一感测单元、一刺激单元及一处理单元;
该处理单元每隔一段预定时间接收来自该感测单元的一笔飞行数据,该飞行数据报含一相关于该赛鸟的当前飞行高度的当前高度值;
该处理单元判断该飞行数据是否符合一预定条件,该预定条件包含该当前高度值低于一预定高度值;
当该处理单元判断出该飞行数据符合该预定条件时,该处理单元控制该刺激单元对该赛鸟输出一刺激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赛鸟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赛鸟训练系统是包含多个适于分别设于多只赛鸟,且能彼此通讯的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当该等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中的一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判断出其本身与该等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中的一默认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之间的一间隔距离大于一第一预定距离时,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的该处理单元控制该刺激单元对该目标穿戴式赛鸟训练装置所设置于的该赛鸟输出该刺激信号。
CN201710418482.6A 2017-06-06 2017-06-06 赛鸟训练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89908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8482.6A CN108990892A (zh) 2017-06-06 2017-06-06 赛鸟训练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8482.6A CN108990892A (zh) 2017-06-06 2017-06-06 赛鸟训练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90892A true CN108990892A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72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18482.6A Pending CN108990892A (zh) 2017-06-06 2017-06-06 赛鸟训练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9089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1405A (zh) * 2005-12-28 2007-07-04 久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飞行动物的实时追踪发报/飞行分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991404A (zh) * 2005-12-27 2007-07-04 久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追踪动物的行动轨迹的微型追踪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199446A (zh) * 2014-09-18 2014-12-10 山东科技大学 机器人鸟飞行可控性测评系统及测评方法
CN104199461A (zh) * 2014-08-29 2014-12-10 山东科技大学 机器人鸟自主导航系统及导航方法
CN106705978A (zh) * 2016-12-25 2017-05-24 佛山潮伊汇服装有限公司 动态距离预警方法及可穿戴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1404A (zh) * 2005-12-27 2007-07-04 久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追踪动物的行动轨迹的微型追踪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991405A (zh) * 2005-12-28 2007-07-04 久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飞行动物的实时追踪发报/飞行分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4199461A (zh) * 2014-08-29 2014-12-10 山东科技大学 机器人鸟自主导航系统及导航方法
CN104199446A (zh) * 2014-09-18 2014-12-10 山东科技大学 机器人鸟飞行可控性测评系统及测评方法
CN106705978A (zh) * 2016-12-25 2017-05-24 佛山潮伊汇服装有限公司 动态距离预警方法及可穿戴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4031B (zh) 地面传感器网络中无人机集群的路径规划和无线通信方法
US20200372808A1 (en) Secur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light planning
CN106656300A (zh) 一种采用自组网数据链的无人机集群作战系统
WO2018028358A1 (zh) 实现编队飞行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607965A (zh) 一种黑飞无人机导航诱骗系统及方法
ES2875474T3 (es)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para aeronaves
CN106347694B (zh) 一种基于临近空间浮空平台的信息获取系统
CN203827812U (zh) 人工影响天气探测作业无人机系统
EP2199206A1 (en) Network of radio-controlled light-warning devices
CN110209198A (zh) 一种无人机集群编队飞行地面实时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205345350U (zh) 一种飞机客舱外观景系统
KR101960341B1 (ko) 드론 기반 사격 게임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922249A (zh) 一种超远程无人机移动aed救援系统
CN106950578A (zh) 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飞行器俘获方法
CN105394020A (zh) 仿生驱鸟无人机
CN109398709A (zh) 外置式机载武器火控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2731499A (zh) 一种无人机用诱骗导航系统
CN210822764U (zh) 一种无人机投弹娱乐系统
CN105957405B (zh) 通用航空器飞行状态自动广播监视系统及监视方法
CN205872465U (zh) 无人机智能警示系统
CN108990892A (zh) 赛鸟训练方法及系统
CN206318028U (zh) 一种基于临近空间浮空平台的信息获取系统
CN206265295U (zh) 一种可发射钛雷弹的机场驱鸟无人机
CN111727791B (zh) 一种人工影响天气催化作业装置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9754548A (zh) 一种具有可拆装声光烟报警器的无人机定位器追踪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