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8098A - 用于制造用于插拔连接器的接触元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用于插拔连接器的接触元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8098A
CN108988098A CN201810563248.7A CN201810563248A CN108988098A CN 108988098 A CN108988098 A CN 108988098A CN 201810563248 A CN201810563248 A CN 201810563248A CN 108988098 A CN108988098 A CN 108988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
work station
join domain
contact element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32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8098B (zh
Inventor
H·考灵
A·埃普
T·迈豪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ting Electronic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Harting Electronic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ting Electronic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Harting Electronic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8988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8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8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8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9/00Metal-working machines incorporating a plurality of sub-assemblies, each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metal-working operation
    • B23Q39/04Metal-working machines incorporating a plurality of sub-assemblies, each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metal-working operation the sub-assemblies being arranged to operate simultaneously at different stations, e.g. with an annular work-table moved in 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9/00Metal-working machines incorporating a plurality of sub-assemblies, each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metal-working operation
    • B23Q39/04Metal-working machines incorporating a plurality of sub-assemblies, each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metal-working operation the sub-assemblies being arranged to operate simultaneously at different stations, e.g. with an annular work-table moved in steps
    • B23Q39/042Metal-working machines incorporating a plurality of sub-assemblies, each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metal-working operation the sub-assemblies being arranged to operate simultaneously at different stations, e.g. with an annular work-table moved in steps with circular arrangement of the sub-assemblies
    • B23Q39/044Metal-working machines incorporating a plurality of sub-assemblies, each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metal-working operation the sub-assemblies being arranged to operate simultaneously at different stations, e.g. with an annular work-table moved in steps with circular arrangement of the sub-assemblies having at least one tool station cooperating with each work holder, e.g. multi-spindle lat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借助于制造机器制造接触元件的方法,所述制造机器具有至少24个工作站,其中,该接触元件由坯件(R)制造,所述坯件在一个生产周期中通过所述制造机器上的至少8个工作站(I‑VIII,I’‑VIII’,I”‑VIII”),其中,相应的工作站(I‑VIII,I’‑VIII’,I”‑VIII”)总地实施以下制造步骤:‑将所述坯件装载到所述制造机器中,‑生成用于与另一接触元件电接触的销区域或者插口区域,‑生成用于将接触元件固定在绝缘体中的固定区域,‑生成用于将导体电连接到接触元件上的压接区域,–将完成的接触元件从制造机器上卸载,其中,在所述制造机器上同时实施三个生产周期(A、B、C)。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该制造机器中能够进行3个并行的生产周期。由此能够以高的件数和价格特别低廉地制造接触元件。

Description

用于制造用于插拔连接器的接触元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的类型的用于制造用于插拔连接器的接触元件的方法。
这种接触元件尤其用在重的插拔连接器中。该接触元件由实心材料制造并且因此适合于传递高的电流。重的插拔连接器例如在WO 2016/000691 A1中示出。
背景技术
DE 10 2014 104 406 A1示出一种接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由实心材料以车削方法制造。
所谓的回转式自动机用作制造机器,例如其在WO 99/43464 A2中说明的那样。这种制造机器具有多个工作站,所述工作站由工件或者坯件一个接一个地通过。
不利的是,这种制造方法是复杂的和耗费的,并且由此不能成本低廉地制造接触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由实心材料制成接触元件的成本低廉的制造方法。
该任务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主题方法解决。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本发明的有利的构型。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适合用于借助于制造机器制造接触元件,所述制造机器具有至少24个工作站。该接触元件在此由坯件制造,所述坯件在一个生产周期中通过该制造机器上的至少8个工作站。在至少8个工作站中,在坯件上实施下面的制造步骤,所述制造步骤总地获得完成的接触元件:
-将坯件装载到制造机器中,
-生成用于与对置的另一接触元件电接触的销区域或者插口区域,
-生成用于将接触元件固定在绝缘体中的固定区域,
-当在坯件上已经实施另一机器上的准备工作时,生成用于将导体电连接到接触元件上的压接区域或者完成该压接区域,
–将完成的接触元件从制造机器上卸载。
在该制造机器上同时实施三个生产周期。这意味着,在该制造机器上能够并行地分别将三个坯件加工成接触元件。分别需要全部工作站中的三分之一来制造接触元件。
坯件具有基本上柱形的基本形状。也可以考虑具有水滴形的横截面的坯件。有利地,坯件是半成品。坯件在装载到制造机器中之前已经经历过加工步骤。优选地,接触元件的连接区域的外直径已经被车削或者预制造。上游的加工步骤必须不在用于接触元件的该制造机器上、即不在该旋转机器上实施。由此,现有的工作站可以被均匀地分成用于并行地制造三个接触元件。
下面说明,坯件如何在第一生产周期中的8个工作站上被制造。坯件在工艺技术上被划分成插拔区域和连接区域。在插拔区域中,在接触元件上构造接触销或者相应的插口。在连接区域中构造压接连接。在接触销或者插口之间制造固定器件,通过所述固定器件可以将接触元件固定到插拔连接器的绝缘体中。在相应的工作站中,可以并行地实施最多3个工作步骤。这三个可能的工作步骤由三个工具(上部工具O、下部工具U、和侧面定位工具S)实施。
在第一工作站中并行地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a)将坯件导入到制造机器中。为此使用压缩空气运行的填充机械装置。坯件由合适的抓夹工具抓夹或者抓住、放到夹头中,和
b)坯件被夹在夹头(Spannzange)中。
在第二工作站II中并行地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a)坯件在插拔区域中被车削。在此是切削过程,在所述切削过程中去除材料。在该车削过程中,插拔区域中的直径被减小到优选2.53mm。
b)在一并行的工作步骤中实现在下侧上将坯件定中心。
在第三工作站III中并行地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a)坯件在插拔区域中进一步被车削,由此,实现将直径进一步减小到两个不同的直径量上,优选1.585mm和2.45mm分别有+0.1mm公差。
b)并行于此地,在坯件的连接区域中轴向地向内钻孔。该初始孔是之后接触元件的用于压接连接(Crimpanschluss)的开口。
在第四工作站IV中并行地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a)坯件在插拔区域中进一步被车削,由此,实现将直径统一减小到优选1.585mm。坯件同时在插拔区域和连接区域之间的边界区段中倒角至优选45°。
b)并行于此地,在坯件的连接区域中轴向地向内钻孔。现有开口的深度和/或直径被扩大或者增大。
在第五工作站V中并行地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a)坯件在连接区域中在倒角的边界区段下方被车削,由此,直径在这里被减小到优选1.8mm,和
b)并行于此地,在坯件的连接区域中轴向地向内钻孔。现有开口的深度和/或直径被扩大或者增大。
在第六工作站VI中并行地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a)在该位置上或者该工具不实施加工步骤。
b)用铰削工具(Reibwerkzeug)铰削坯件的轴向的孔。由此,生成均匀的开口,所述开口是接触元件的压接开口。
c)在坯件的连接区域中径向向内钻孔。由此产生的开口用作用于接触元件的压接区域的排气开口。
在第七工作站VII中并行地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a)使插拔区域的远离连接区域的端部锥形成形。该工作步骤切削地进行。由此产生接触元件的所谓的接触尖。此外,实施止挡控制或者长度控制。该工作步骤在本专业领域中也被称为“剪截(Kuppen)”。
在第八工作站VIII中并行地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a)打开包围坯件的夹头并且卸载坯件。
b)将坯件或者完成的接触元件升高和从制造机器中输出。
优选在第二工作站I’中并行地实施与第一工作站中相同的工作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在第三工作站I”中实施相同的工作步骤,其中,仅仅该工作站的相应的下部工具的工作步骤从第三工作站开始错开。具体来说,这意味着:
在第一工作站I”中并行地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a)将坯件导入到制造机器中。为此,使用压缩空气运行的填充机械装置。坯件由合适的抓夹工具抓夹,被置入到夹头中,和
b)坯件被夹在夹头中。
在第二工作站II”中并行地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a)坯件在插拔区域中被车削。在此是切削过程,在所述切削过程中去除材料。在该车削过程中,插拔区域中的直径被减小到优选2.53mm。
b)在一并行的工作步骤中将坯件定中心。
在第三工作站III”中并行地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a)坯件在插拔区域中进一步被车削,由此,实现将直径进一步减小到两个不同的直径量上,优选1.585mm和2.45mm,分别为+0.1mm公差。
在第三工作站III”中并行地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a)坯件在插拔区域中进一步被车削,由此,实现将直径进一步减小到两个不同的直径量上,优选1.585mm和2.45mm。
在第四工作站IV”中并行地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a)坯件在插拔区域中进一步被车削,由此,实现将直径统一减小到优选1.585mm。坯件在插拔区域和连接区域之间的边界区段中倒角至优选45°。
b)并行于此地,在坯件的连接区域中轴向地向内钻孔。该初始孔是之后接触元件的用于压接连接的开口。
在第五工作站V”中并行地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a)坯件在连接区域中在倒角的边界区段下方被车削,由此,直径在这里被减小到优选1.8mm,和
b)并行于此地,在坯件的连接区域中轴向地向内钻孔。
在第六工作站VI”中并行地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a)使插拔区域的远离连接区域的端部锥形成形并且实施止挡控制或者长度控制。
b)并行于此地,在坯件的连接区域中轴向地向内钻孔。
在第七工作站VII”中并行地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a)在该工具处不实施加工步骤。
b)用铰削工具铰削坯件的轴向的孔。由此,生成均匀的开口,所述开口是接触元件的压接开口。
c)在坯件的连接区域中径向向内钻孔。由此产生的开口用作用于接触元件的压接区域的排气开口。
在第八工作站VIII”中并行地实施以下工作步骤:
a)打开包围坯件的夹头并且卸载坯件。
b)将坯件或者完成的接触元件升高和从制造机器中输出。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并且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示出了:
图1示出了具有24个工作站的制造机器的示意性生产规划。
附图包含部分简化的、示意性的视图。一方面,对于相同的、但是可能不一致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相同元件的不同视图可按不同比例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有24个工作站的制造机器的示意性生产计划。各个工作站设有附图标记1-24。制造机器并行地完成三个生产周期A,B和C。为了说明,8个工作站相应地构成一个生产周期,每8个工作站除了阿拉伯附图标记之外分别设有罗马数字。
生产周期A通过工作站15-22实施。每个工作站具有三个工具并且因此可以并行地实施最多3个工作步骤。存在上部工具O,下部工具U和侧面工具S。上部工具实施用字母a标记的加工步骤,下部工具实施用字母b标记的加工步骤和侧面工具S实施用字母c标记的加工步骤。
在第一工作站I中,
a)将坯件R导入到制造机器中,由相应的抓夹工具抓住,置入到夹头中,和
b)被夹到夹头中。
坯件R这里是所谓的半成品。坯件基本上由一定长度的圆柱体构成。在下方区域中,坯件的半径已经减小。该区域是之后用于完成的接触元件K的压接连接。坯件在工艺技术上分为插拔区域SB和连接区域AB。在整个方法说明期间,分别继续加工的坯件一直称为坯件。当然,坯件在每个工作站中改变其外观或者形状。
在第二工作站II中,
a)坯件R在插拔区域中被车削,优选到2.53mm的直径,和
b)进行坯件的定中心。
坯件R的直径逐渐地减小以便最终达到最终期望的直径。
在第三工作站III中,
a)坯件R的插拔区域SB进一步被车削,由此实现直径进一步减小到两个不同的直径量,优选1.585mm和2.45mm,和
b)在坯件的连接区域AB中轴向地向内钻孔。
该轴向的孔是之后接触元件的所谓的压接开口。这里将电导体导入并且用压接工具固定压接,从而接触元件与该导体以电和机械的方式连接。
在第四工作站IV中,
a)坯件R在插拔区域中进一步被车削,由此实现直径统一地减小到优选1.585mm,该坯件在插拔区域和连接区域之间的边界区段中倒角至优选45°,和
b)在坯件R的连接区域中轴向地向内钻孔。
在第五工作站V中,
a)坯件R在连接区域中在倒角的边界区段下方被车削,由此,直径减小到优选1.8mm,和
b)在坯件R的连接区域中轴向地向内钻孔。
在第六工作站VI中,
a)上部工具不实施工作步骤。
b)用铰削工具铰削坯件的轴向的孔,以便生成均匀的开口,和
c)在坯件的连接区域中径向向内钻孔。
在第七工作站VII中,
a)实施插拔区域的远离连接区域的端部的锥形成形。并行地实施止挡控制或者长度控制。
在该工作步骤中,生成接触元件K的接触尖。
在第八工作站VIII中,
a)打开包围坯件R的夹头并且卸载坯件,和
b)将坯件或者完成的接触元件升高并且从制造机器中输出。
工作站15-22或者I-VIII的上述的制造步骤类似地也在生产周期B中由工作站7-14或者I’-VIII’实施。
生产周期C大部分也与生产周期A和B类似地实施。工作站23-24或者生产周期C的I”和II”的制造步骤与生产周期A和B的制造步骤一致。从工作站III’开始,仅仅发生下部工具U的工作步骤的推移。用于接触元件的压接区域的开口的钻孔由工作步骤IV”-VII”分别用下部工具U实施。在工作站VII”中,该孔用铰削工具铰削以便实现均匀的开口。并行地由侧面工具S实施径向钻孔。该径向孔在压接过程中用作排气开口。
生产周期A、B和C可以在制造机器上并行地实施。在这三个工作站7、15和23上,分别并行地将坯件R放置到制造机器中并且完成的接触元件在工作站6、14和22并行地输出。由此该机器可以高效地使用。从坯件到半成品的前一工作步骤在该制造机器之外在另一制造机器上实施。如果该制造步骤也必须由用于接触元件的制造机器进行,每个接触元件必须使用9个工作站。这将导致,仅仅18个工作站可以并行地使用并且只能并行地制造两个接触元件。通过这里提出的方法,能够更高效地通过所谓的回转机制造接触元件,这导致较小的制造成本或者生产成本。由此可以补偿上涨的材料成本。
尽管在附图中分别组合地示出本发明的不同方面或特征,但除非另外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所示的和所讨论的组合不是唯一可能的组合。尤其可以彼此替换不同实施例中的彼此相应的单元或者特征复合体。
附图标记列表
1-24 工作站
R 坯件
K 接触元件
O 上部工具
U 下部工具
S 侧面工具
SB 插拔区域
AB 连接区域

Claims (5)

1.一种用于借助于制造机器制造接触元件的方法,所述制造机器具有至少24个工作站,其中,该接触元件由坯件(R)制造,所述坯件在一个生产周期中通过所述制造机器上的至少8个工作站(I-VIII,I’-VIII’,I”-VIII”),其中,相应的工作站(I-VIII,I’-VIII’,I”-VIII”)总地实施以下制造步骤:
-将所述坯件装载到所述制造机器中,
-生成用于与另一接触元件电接触的销区域或者插口区域,
-生成用于将所述接触元件固定在绝缘体中的固定区域,
-生成或者完成用于将导体电连接到所述接触元件上的压接区域,
–将完成的接触元件从制造机器上卸载,
其中,在所述制造机器上同时实施三个生产周期(A、B、C)。
2.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制造接触元件的方法,其中,所述坯件(R)是半成品,所述半成品在所述坯件(R)装载到所述制造机器中之前已经通过加工步骤。
3.根据前两项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接触元件的方法,其中,所述坯件(R)在工艺技术上被划分成插拔区域(SB)和连接区域(AB),其中,在相应的工作站(15-22)中并行地实施最多3个工作步骤:
在第一工作站I中,
a)将所述坯件(R)导入到所述制造机器中,所述坯件由相应的抓夹工具抓夹,置入到夹头中,和
b)所述坯件(R)被夹在夹头中;
在第二工作站II中,
a)所述坯件(R)在所述插拔区域中被车削,优选到2.53mm的直径,和
b)进行所述坯件(R)的定中心;
在第三工作站III中,
a)所述坯件(R)的插拔区域进一步被车削,由此实现所述直径进一步减小到两个不同的直径量,优选1.585mm和2.45mm,其中,分别为+0.1mm的余量是可能的,和
b)在所述坯件(R)的连接区域中轴向地向内钻孔;
在第四工作站IV中,
a)所述坯件(R)在所述插拔区域中进一步被车削,由此实现所述直径统一地减小到优选1.585mm,所述坯件(R)在插拔区域和连接区域之间的边界区段中倒角至优选45°,和
b)在所述坯件(R)的连接区域中轴向地向内钻孔;
在第五工作站V中,
a)所述坯件(R)在所述连接区域中在所述倒角的边界区段下方被车削,由此,所述直径减小到优选1.8mm,和
b)在所述坯件(R)的连接区域中轴向地向内钻孔。
在第六工作站VI中,
a)(没有工作步骤),
b)用铰削工具铰削所述坯件(R)的轴向的孔,以便生成均匀的开口,和
c)在所述坯件(R)的连接区域中径向向内钻孔;
在第七工作站VII中,
a)实施所述插拔区域的远离所述连接区域的端部的锥形成形和实施止挡控制或者长度控制;
在第八工作站VIII中,
a)打开包围所述坯件(R)的夹头并且卸载所述坯件,和
b)将所述坯件(R)或者完成的接触元件升高和从所述制造机器中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接触元件的方法,其中,所述坯件在工艺技术上被划分成插拔区域(SB)和连接区域(AB),其中,在相应的工作站(7-14)中并行地实施最多3个工作步骤:
在第一工作站I’中,
a)将所述坯件(R)导入到所述制造机器中,所述坯件由相应的抓夹工具抓夹,置入到夹头中,和
b)所述坯件(R)被夹在夹头中;
在第二工作站II’中,
a)所述坯件在所述插拔区域中被车削,优选到2.53mm的直径,和
b)进行所述坯件(R)的定中心;
在第三工作站III’中,
a)所述坯件(R)的插拔区域进一步被车削,由此实现所述直径进一步减小到两个不同的直径量,优选1.585mm和2.45mm,其中,分别为+0.1mm的余量是可能的,和
b)在所述坯件(R)的连接区域中轴向地向内钻孔;
在第四工作站IV’中,
a)所述坯件(R)在所述插拔区域中进一步被车削,由此实现所述直径统一地减小到优选1.585mm,所述坯件(R)在插拔区域和连接区域之间的边界区段中倒角至优选45°,和
b)在所述坯件的连接区域中轴向地向内钻孔;
在第五工作站V’中,
a)所述坯件(R)在所述连接区域中在所述倒角的边界区段下方被车削,由此,所述直径减小到优选1.8mm,和
b)在所述坯件(R)的连接区域中轴向地向内钻孔;
在第六工作站VI’中,
a)(没有工作步骤),
b)用铰削工具铰削所述坯件(R)的轴向的孔,以便生成均匀的开口,和
a)在所述坯件(R)的连接区域中径向向内钻孔;
在第七工作站VII’中,
b)实施所述插拔区域的远离所述连接区域的端部的锥形成形和实施止挡控制或者长度控制;
在第八工作站VIII’中,
a)打开包围所述坯件(R)的夹头并且卸载所述坯件,和
b)将所述坯件(R)或者完成的接触元件升高和从所述制造机器中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接触元件的方法,其中,所述坯件在工艺技术上被划分成插拔区域(SB)和连接区域(AB),其中,在相应的工作站(23-24;2-6)中并行地实施最多3个工作步骤:
在第一工作站I”中,
a)将所述坯件(R)导入到所述制造机器中,所述坯件由相应的抓夹工具抓夹,置入到夹头中,和
b)所述坯件(R)被夹在夹头中;
在第二工作站II”中,
a)所述坯件(R)在所述插拔区域中被车削,优选到2.53mm的直径,和
b)进行所述坯件(R)的定中心;
在第三工作站III”中,
a)所述坯件(R)的插拔区域进一步被车削,由此实现所述直径进一步减小到两个不同的直径量,优选1.585mm和2.45mm,其中,分别为+0.1mm的余量是可能的,和
在第四工作站IV”中,
a)所述坯件(R)在所述插拔区域中进一步被车削,由此实现所述直径统一地减小到优选1.585mm,所述坯件(R)在插拔区域和连接区域之间的边界区段中倒角至优选45°,和
b)在所述坯件(R)的连接区域中轴向地向内钻孔;
在第五工作站V”中,
a)所述坯件(R)在所述连接区域中在所述倒角的边界区段下方被车削,由此,所述直径减小到优选1.8mm,和
b)在所述坯件(R)的连接区域中轴向地向内钻孔;
在第六工作站VI”中,
a)实施所述插拔区域的远离所述连接区域的端部的锥形成形和实施止挡控制或者长度控制;
b)在所述坯件的连接区域中轴向地向内钻孔;
在第七工作站VII”中,
a)(没有工作步骤),
b)用铰削工具铰削所述坯件(R)的轴向的孔,以便生成均匀的开口,和
c)在所述坯件(R)的连接区域中径向向内钻孔;
在第八工作站VIII”中,
a)打开包围所述坯件(R)的夹头并且卸载所述坯件(R),和
b)将所述坯件或者完成的接触元件升高和从所述制造机器中输出。
CN201810563248.7A 2017-06-02 2018-06-01 用于制造用于插拔连接器的接触元件的方法 Active CN1089880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112193.5A DE102017112193B3 (de) 2017-06-02 2017-06-02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ontaktelements für einen Steckverbinder
DE102017112193.5 2017-06-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8098A true CN108988098A (zh) 2018-12-11
CN108988098B CN108988098B (zh) 2021-02-26

Family

ID=62235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3248.7A Active CN108988098B (zh) 2017-06-02 2018-06-01 用于制造用于插拔连接器的接触元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410546B1 (zh)
CN (1) CN108988098B (zh)
DE (1) DE102017112193B3 (zh)
PL (1) PL3410546T3 (zh)
RU (1) RU2681083C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8104958U1 (de) 2018-08-30 2018-09-12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 mit Komponenten aus verbessertem Material
CN115592474B (zh) * 2022-12-16 2023-03-10 朗快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83283A (en) * 2001-12-07 2003-06-25 Thielenhaus Technologies Gmbh A machining centre workpiece indexing system
EP2642604A2 (en) * 2012-03-22 2013-09-25 Harwin PLC Electrical contac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3889652A (zh) * 2011-09-28 2014-06-25 格娜蒂传输股份公司 具有可旋转工作台的机床
US20170054262A1 (en) * 2011-03-13 2017-02-23 Norman R. Byrne Process for forming end product with initial and simultaneous formation of subcomponents from separate work pie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539882A1 (ru) * 1988-04-07 1990-01-30 Рижское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Вэф Им.В.И.Ленина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 контакт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SU1836761A3 (ru) * 1990-07-09 1993-08-23 Haучho-Иccлeдobateльckий Иhctиtуt "Эpeбуhи" Cпocoб изгotobлehия kohtakthыx элemehtob
EP0937539A1 (de) 1998-02-24 1999-08-25 Mikron SA Agno Rundtaktmaschine
DE29814891U1 (de) 1998-04-15 1998-12-10 Zimball Hannelore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spanend drehbearbeiteten rotationssymetrischen Körpern
EP1203634B1 (en) 2000-11-02 2006-08-16 IEMCA Giuliani Macchine Italia S.p.A. Transfer type machine tool
DE102010020346A1 (de) 2010-05-12 2011-11-17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Elektrisches Kontaktelement
DE102014104406A1 (de) 2014-03-28 2015-10-01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Gurtband für Kontaktelemente
DE102014109351B3 (de) 2014-07-04 2015-07-30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 mit Schutzleiterbrück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83283A (en) * 2001-12-07 2003-06-25 Thielenhaus Technologies Gmbh A machining centre workpiece indexing system
US20170054262A1 (en) * 2011-03-13 2017-02-23 Norman R. Byrne Process for forming end product with initial and simultaneous formation of subcomponents from separate work pieces
CN103889652A (zh) * 2011-09-28 2014-06-25 格娜蒂传输股份公司 具有可旋转工作台的机床
EP2642604A2 (en) * 2012-03-22 2013-09-25 Harwin PLC Electrical contac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10546A1 (de) 2018-12-05
RU2681083C1 (ru) 2019-03-04
EP3410546B1 (de) 2020-09-23
PL3410546T3 (pl) 2021-03-08
CN108988098B (zh) 2021-02-26
DE102017112193B3 (de)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8098A (zh) 用于制造用于插拔连接器的接触元件的方法
CN102738627A (zh) 弹簧接触组件
CN104919659B (zh) 插座接触件
EP1319262B1 (en) Electrical terminal socket assembly for vehicular component
CN104380529B (zh) 用于在连接器和电缆之间产生一种可操作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US8708001B2 (en) Electric wire end treatment device and electric wire end treatment method
CN102867210A (zh) 一种智能双界面卡焊接封装工艺
US999788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cable and cable produced by the method
US9579754B2 (en) Method for thermally joining non-round functional components to a shaft
EP3192618A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pneumatisch angetriebenen anlage zur handhabung von werkstücken sowie anlage zur handhabung von werkstücken
CN105965410A (zh) 能同时夹取多个工件的夹具
EP3900130B1 (de) Verfahren zur verdrahtung von elektrischen komponenten einer auf einer montageplatte angeordneten elektrischen schaltanlage
US11517974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compound component and motor vehicle
WO2019206922A1 (de) Verfahren zum einfügen eines gegenstands in eine gegenstandsaufnahme mittels eines robotermanipulators
US11848510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ntact plug, and contact plug
DE102020213073A1 (de) Verfahren zum Markieren eines Fahrzeugreifens und Markierstation
CN106381490A (zh) 一种弹簧—重力调节式高能微弧火花沉积刀柄
CN104795239A (zh) 一种t1环绕线机的漆包线预断线机构
EP3387845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speaker assembly
CN205974667U (zh) 一种弹簧—重力调节式高能微弧火花沉积刀柄
WO2015065633A1 (en) Wire strip and crimp tool
US9627835B2 (en) Method of assembling sealant containing twist-on wire-connectors
CN105798692B (zh) 插针式自动上料定位装置
DE102014014842A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Fertigungsanlage und Fertigungsanlage
CN210500046U (zh) 一种气动式线簧孔拼装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