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3530A - 光线调节装置和照明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线调节装置和照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3530A
CN108983530A CN201810828917.9A CN201810828917A CN108983530A CN 108983530 A CN108983530 A CN 108983530A CN 201810828917 A CN201810828917 A CN 201810828917A CN 108983530 A CN108983530 A CN 108983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ight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adjus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289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3530B (zh
Inventor
李忠孝
王维
梁蓬霞
赵文卿
陈小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289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35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3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3530A/zh
Priority to US16/624,287 priority patent/US11002428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86831 priority patent/WO202001983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3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3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72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for fringe field switching [FFS] where the common electrode is not pattern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2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position or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eams, i.e. defl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4/00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adjustment of elements
    • F21V14/003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adjustment of elements by interposition of elements with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variable light transmissivity, e.g.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or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1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asymmetric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15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periodi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线调节装置和照明设备,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层;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层;液晶,夹设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单元,每个所述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电极条,每个电极条用于加载不同的驱动电压信号,所述第二电极层用于加载公共电压信号,经过各所述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光线出射方向沿相同方向偏转。该光线调节装置较为轻薄,将其应用在照明设备中,有利于减小照明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使照明设备更加轻薄化。

Description

光线调节装置和照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光线调节装置和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照明设备有些可以改变其出射光线的亮暗变化,但是其出射光线的角度是不发生变化的,应用在车辆上的照明设备,例如车灯,可以通过设置在车灯上的机械结构使车灯转动一定角度,因此,可改变车灯出射光线的出光方向,这种通过机械结构改变照明设备的出光方向的方式,由于需要设置机械机构,增加了照明设备的体积,重量较大,较为笨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线调节装置和照明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线调节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层;
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面与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面相对设置;
液晶,夹设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单元,每个所述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电极条,每个电极条用于加载不同的驱动电压信号,所述第二电极层用于加载公共电压信号;
经过各所述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光线出射方向沿相同方向偏转。
可选的,对于每个所述电极单元,沿所述电极条的排列方向,各所述电极条上加载的驱动电压信号逐步增大或者逐步减小。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所述上电极层和所述下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上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条,所述下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条;
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条之间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电极条;
每个所述电极单元包括连续分布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条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极条。
可选的,相邻位置的所述第一电极条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电极条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相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基板上还设置有光栅层,光线经过所述光栅层后发生偏转以增大光线的偏转角度。
可选的,所述光栅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遮光条,或者所述光栅层包括折射率不同的两种介质层,两种介质层交替排列。
可选的,所述光栅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且所述光栅层上还设置有平坦层。
可选的,所述光学调节装置包括多个区域,各所述区域的光线偏转方向均不相同;
每个区域至少包括一个电极单元,相同区域中的电极条的延伸方向均相同,至少有两个区域中的电极条延伸方向不相同;
电极条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区域中的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偏转角度变化趋势不同;
相同区域中的电极条的延伸方向与该区域中的遮光条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相同区域中的电极条的延伸方向与该区域中的介质层的延伸方向相同。
可选的,所述液晶的取向方向与所述电极条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或者相互平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照明设备,包括准直光源和上述任一所述的光线调节装置,所述光线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准直光源的光线出射方向。
可选的,所述准直光源的光线为偏振光。
可选的,所述准直光源的光线为自然光,在所述光学调节装置的液晶和所述准直光源之间还设置有偏振片。
可选的,所述准直光源的光线为自然光;
所述光线调节装置包括叠加在所述准直光源的光线出射方向的第一光线调节装置和第二光线调节装置;
所述第一光线调节装置的液晶的取向方向与其中电极条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光线调节装置的液晶的取向方向与其中电极条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线调节装置的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光线调节装置的第一基板为相同的共用基板;
所述共用基板的第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一光线调节装置的第二电极层,所述共用基板的第二面设置有所述第二光线调节装置的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面为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一面。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该光线调节装置,通过液晶盒结构可实现对光线的出光方向的调节,无需采用机械结构,该光线调节装置较为轻薄,将其应用在照明设置中,有利于减小照明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使照明装置更加轻薄化。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光线调节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和光路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光线调节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和光路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三角形的斜棱镜的光路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光线调节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和光路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光线调节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照明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照明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照明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针对现有照明设备通过机械结构改变其出光方向,存在体积和重量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线调节装置,该光学调节装置通过液晶盒结构可改变光线的出射角度,无需采用机械结构,可应用在照明设备中,有利于减小照明设备的体积和重量。
下面给出几个具体的实施例,用于详细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线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层;
第二基板,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层;
第一基板设置有第一电极层的一面与第二基板设置有第二电极层的一面相对设置;
液晶,夹设在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单元,每个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电极条,每个电极条用于加载不同的电压信号;
对于每个电极单元,经过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光线出射方向沿相同方向偏转。
第一基板为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的基板,第二基板为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的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均可以透过光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可以为硬质基板或者柔性基板等,硬质基板例如为玻璃基板,柔性基板例如为塑料基板。
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常态下呈液态,液晶是一种重要的光学材料,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即具有双折射特性,通常用非常光折射率ne(即e光)和寻常光(即O光)折射率no之差,即Δn=ne-no来描述液晶双折射特性。
液晶分子呈棒状,在自然状态下,这些棒状分子的排列是随机的,没有统一的取向方向,取向方向即液晶分子的长轴所在方向,通过外部作用可使液晶分子产生特定的取向方向,例如,在一基板上铺设一聚合物层(例如聚酰亚胺),然后沿一个方向定向膜层该聚合物层,可使分布在该玻璃基板表面的液晶分子沿摩擦方向排列,形成固定的取向方向。
上述的液晶可以具有初始的取向方向,液晶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而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单元,每个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电极条,每个电极条用于加载不同的电压信号,第二电极层用于加载公共电压信号,这样,对于每个电极单元而言,每个电极条会分别与第二电极层形成垂直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垂直电场,液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液晶有向与外加电场相互垂直的方向偏转的趋势,而液晶的弹性性质又使液晶有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趋势,这两种作用使液晶与初始的取向方向呈某一角度,该角度可称为液晶的偏转角度。
由于每个电极条上加载的电压信号不相同,对于每个电极单元而言,各电极条对应位置的液晶偏转角度不相同,因此,各电极条对应位置的液晶表现出不同的折射率值,当光线经过各电极条对应位置的液晶时,不同位置的光程差不同,通过控制各电极条上的电压大小,可使使经过每个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光线的出射方向发生偏转,并且,各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光线的出射方向沿相同方向偏转,可调节光线的出光方向。
光线的出射方向发生偏转后可经过第二基板出射,光线最后的偏转角度与液晶的折射率差值Δn的大小和各电极单元中各电极条之间的光程差有关,液晶的折射率差值Δn越大,各电极条之间的光程差越大,光线的偏转角度越大。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该光线调节装置通过液晶盒结构可实现对光线的出光方向的调节,无需采用机械结构,该光线调节装置较为轻薄,将其应用在照明设置中,有利于减小照明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使照明装置更加轻薄化。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每个电极单元,沿电极条的排列方向,各电极条上加载的驱动电压信号逐步增大或者逐步减小。
本实施例中,每个电极条上加载的电压信号不相同,且在电极单元中的沿电极条的排列方向,各电极条上加载的驱动电压信号逐步增大或者逐步减小,这样各电极条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偏转角度逐步增大或逐步减小,即各电极条对应位置的液晶偏转角度不相同,因此,各电极条对应位置的液晶表现出不同的折射率值,当光线经过各电极条对应位置的液晶时,不同位置的光程差不同,并且,不同位置的光程差呈递减或者递增变化趋势,每个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可等效为斜棱镜,使经过每个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光线的出射方向发生偏转。
通过控制加载在电极单元中的各电极条上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值的大小,可以控制等效斜棱镜的倾斜角度,并且,等效斜棱镜的倾斜角度越大,光线的偏转角度越大,因此,可以实现对光线的偏转方向的控制,即可调节光线的出光方向。
图1所示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光线调节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光线调节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10,第一基板10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层11;
第二基板20,第二基板20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层21;
第一基板10设置有第一电极层11的一面与第二基板21设置有第二电极层21的一面相对设置;
液晶30,夹设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
第一电极层11包括多个电极单元12,每个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电极条,
第一电极层11包括上电极层(例如图1中位于绝缘层13上方的电极层)和下电极层(例如图1中位于绝缘层13下方的电极层),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13;
上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条121,下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条122;
每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条121之间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电极条122;
每个电极单元12包括连续分布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条121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条122。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包括两个电极层,分别为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两个电极层之间通绝缘层相互绝缘,上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一电极条,下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二电极条,并且,每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条之间的位置分别由一个第二电极条,即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交错分布,每个电极单元包括连续分布的若干个第一电极条和若干个第二电极条。
由于第二电极层的各个位置可施加相同的公共电压信号,第二电极层可以为面状电极,即第二电极层不需要分割成多个电极条,而是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整体面状结构。
上述实施例的光线调节装置,第一电极层包括上下两个电极层,交错设置且连续分布的多个第一电极条和多个第二电极条可组成一个电极单元,下面以每个电极单元包括两个第一电极条和两个第二电极条为例,说明该光线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
参照图1所示,每个电极单元12例如包括连续分布的四个电极条,分别为两个第一电极条121和两个第二电极条122,其中,各第一电极条121的延伸方向和各第二电极条122的延伸方向均相同,例如,各第一电极条121沿第一基板10的纵向方向延伸,各第二电极条122沿第二基板20的纵向方向延伸,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的纵向例如为图1中朝向纸面内的方向,假设液晶的初始的取向方向为与电极条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例如,为图中双箭头A所示方向。
分别向每个电极单元中的两个第一电极条和两个第二电极条加载不同的电压信号,为了描述方便,此处将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均称为电极条,即例如,对图1中自左向右排列的四个电极条施加的电压信号的电压为别为V1、V2、V3和V4,且V1<V2<V3<V4,第二电极层施加的公共电压为V0,每个电极条会分别与第二电极层形成垂直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垂直电场,并且,由于每个电极条上加载的电压依次增大,因此,自左向右排列的各电极条与第二电极层形成的垂直电场的强度逐步增大,对于每个电极单元而言,自左向右形成的垂直电场对液晶施加的偏转作用力逐步增大,液晶的偏转角度逐步增加,各位置的光程差依次减小,每个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可等效为一个三角形的斜棱镜,该三角形的斜棱镜的倾斜方向为图1所示的向左倾斜,使经过每个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光线的出射方向向左发生偏转。
对每个电极单元,若自左向右排列的四个电极条施加的电压信号的电压V1、V2、V3和V4依次减小,即V1>V2>V3>V4,则每个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可等效为一个如图2所示的向右倾斜的三角形的斜棱镜,此时,经过每个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光线的出射方向向右发生偏转。
在一些例子中,参照图1所示,相邻位置的第一电极条121在第一基板10上的投影和第二电极条122在第一基板10上的投影相接,也即相邻位置的第一电极条121的边缘的第二电极条122的边缘是齐平的。
对于每个电极单元而言,相邻的两个电极条之间由于加载的不同的电压信号,在相邻的两个电极条之间会形成微弱的边缘电场,为了减小该边缘电场对液晶的偏转角度的影响,本实施例中,使相邻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的边缘位于同一平面上,这样相邻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之间形成的电场会沿垂直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方向分布,经过试验分析,该电场与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垂直电场叠加共同作用于液晶分子,有利于使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偏转角度逐步变化,使经过各位置出射的光线更加均匀。
根据前述实施例的描述可知,每个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可等效为斜棱镜,以斜棱镜为三角形的斜棱镜为例,通过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当斜棱镜的底角为不同角度时,对光线的偏转角度的影响。
如图3所示的光线偏转原理示意图,图3所示为三角形的斜棱镜,底角为θ,光线的入射角(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θ1,光线入射至三棱镜之前介质的折射率为n1,斜棱镜的折射率为n2,光线入射至斜棱镜的底面后经过斜棱镜的折射后其出射角为θ2,经斜棱镜的斜面再次折射,光线在斜面上的入射角为θ3,出射角为θ4
由折射原理可知,sinθ1*n1=sinθ2*n2,sinθ3*n2=sinθ4*n1,根据三角形内角原理,90-θ2+90-θ3+θ=180,则θ2=θ-θ3
光线经过斜棱镜的折射后,光线的偏转角度为β,该偏转角度β=θ4312=θ41-θ,该偏转角度表示斜棱镜对光线的偏转能力,由此可知,偏转角度与斜棱镜的底脚θ、光线的入射角θ1和斜棱镜的折射率有关n2有关。
下述表格为当液晶的折射率ne=1.8,no=1.5,光线的入射角θ1为不同角度,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等效的三角形的斜棱镜的底角θ为不同角度时,光线的偏转角度β。
10° 20° 30° 40° 50° 60°
-30° -2.98694 -7.45256 -18.0832 num! num! num!
-20° -2.4497 -5.62637 -10.614 num! num! num!
-10° -2.16002 -4.70005 -8.07915 -13.6693 num! num!
-2.0273 -4.23148 -6.8699 -10.4748 -16.82 num!
30° -2.01576 -4.05944 -6.31469 -9.06519 -12.94 -20.3
20° -2.12055 -4.12927 -6.19548 -8.51241 -11.4 -15.6
10° -2.36356 -4.44816 -6.455 -8.55267 -10.95 -14.01
上述表格中的横向表示斜棱镜的底角θ,纵向表示光学的入射角θ1,对于上述表格中的各角度,当入射光线位于法线左侧时的入射角θ1用正数表示,入射光线位于法线右侧时的入射角θ1用负数表示,偏转角度β为负数表示出射光线沿法线向右发生偏转,表格中的偏转角度β为num!表示光线在斜棱镜内发生了全反射,无法从斜棱镜出射。由上述表格可知,当斜棱镜的底角θ位于一定范围内时,底角θ越大,光线的偏转角度越大,可以通过控制施加在电极单元中各电极条上的电压信号的电压大小改变等效斜棱镜的底角θ,并且,可以改变斜棱镜的倾斜方向,使光线向不同的方向偏转,因此,本实施例的光线调节装置可以调节光线的偏转角度,使光线沿不同的方向出射,或者向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偏转,可应用在照明装置中,调节照明装置的出光方向。
由上述表格可知,当光线的入射角θ1不同时,光线偏转角度β也不同,为了使出射光线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偏转时具有对称性,例如,向左偏转的角度和向右偏转的角度范围相当,可使光线的入射角度θ1为0°,即采用准直光源作为光源,可将该光线调节装置设置在准直光源的光线出射方向,由此组成照明设备,准直光源发出的光线作为入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度大致等于0°,经过光线调节装置使光线的出射方向发生偏转,实现照明设备的出光方向可调节。
在一些例子中,如图4所示,第二基板20上还可以设置光栅层22,光线经过光栅层22后发生偏转以增大光线的偏转角度。
当光线经过两个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也会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例如,参照图4所示,光线经第二基板20入射至空气中时,会在第二基板20与空气的界面处发生折射,使光线的进一步发生偏转,但是该偏转角度较小,为了进一步增大光线的偏转角度,增加光线的出光方向的可调节范围,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在第二基板20上设置光栅层22,通过光栅层的衍射,可进一步的增大光线的偏转角度,经过光栅层22以及第二基板20和空气之间介面的折射后,光线的偏转角度可以在大角度范围内连续可调。
上述的光栅层22如图4所示,例如可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遮光条221,形成多狭缝光栅,或者光栅层也可以是相位光栅(也称为介质光栅),介质光栅包括折射率不同的两种介质层,两种介质层交替排列,形成光栅层结构,也可以实现对光线的衍射,增大光线的偏转角度,采用介质光栅不影响光线的透过率,有利于提高背光源的亮度。
上述遮光条可以沿第二基板的某个方向延伸,例如沿第二基板的横向延伸或者沿第二基板的纵向延伸;或者是对于两种介质层组成的光栅层而言,两种介质层的延伸方向相同,也可以沿第二基板的某个方向延伸,例如沿第二基板的横向延伸或者沿第二基板的纵向延伸。
上述的光栅层22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20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并且,为了增加光栅层22的平坦度,可在光栅层22上设置平坦层23。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光线调节装置包括多个区域,各区域的光线偏转方向均不相同;
每个区域至少包括一个电极单元,相同区域中的电极条的延伸方向均相同,至少有两个区域中的电极条延伸方向不相同;
电极条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区域中的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偏转角度变化趋势不同;
相同区域内的电极条的延伸方向与该区域内的遮光条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相同区域中的电极条的延伸方向与该区域中的介质层的延伸方向相同。
通过上述设置,光线调节装置的不同区域内的光线偏转方向均不相同,可实现对光线多个偏转方向的控制,满足多方向出光的需求。
参照图5所示的光线调节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光线调节装置包括四个区域,分别为图中的第一区域41、第二区域42、第三区域42和第四区域44,每个区域的光线偏转方向均不相同,为了描述光线偏转方向,以光线调节装置的厚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参考方向,图中左侧为中心线向左的方向,图中右侧为中心线向右的方向,图中朝向纸面内的方向为中心线向下的方向,图中朝向纸面外的方向为中心线向上的方向。
例如,上述的第一区域41的光线沿中心线向左偏转,第二区域42的光线沿中心线向下偏转,第三区域43的光线沿中心线向上偏转,第四区域44的光线沿中心线向右偏转。
具体而言,参照图5所示,以光栅层2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遮光条22为例,第一区域41中的电极条(图5中未示出)的延伸方向和遮光条221的延伸方向相同,为沿第一基板的纵向,且第一区域41和第四区域44中的电极条和遮光条221的延伸方向均相同;第二区域42中的电极条的延伸方向和遮光条221的延伸方向相同,为沿第一基板的横向,且第二区域42和第三区域43中的电极条和遮光条221的延伸方向均相同。
进一步的,第一区域41中的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偏转角度变化趋势与第四区域44中的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偏转角度变化趋势不相同,例如,第一区域41中的各电极单元,沿电极条的排列方向,自左向右液晶的偏转角度逐步减小,而第四区域44中的各电极单元,自左向右液晶的偏转角度逐步增大。
参照图2所示,假设第一区域4中的各电极单元,自左向右排列的电极条上加载的电压信号V1、V2、V3和V4逐步减小,该第一区域中的每个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可等效为图2所示的三角形的斜棱镜,自左向右液晶的偏转角度逐步减小,液晶的取向方向例如为与电极条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此时,经过每个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光线的出射方向会沿中心线向右偏转,因此,经过该第一区域的光线沿中心线向右偏转。
类似的,对于第四区域中的各电极单元,自左向右排列的电极条上加载的电压信号V1、V2、V3和V4逐步增大,该第四区域中的每个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可等效为图1所示的三角形的斜棱镜,自左向右液晶的偏转角度依次增大,经过每个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光线的会沿中心线向左偏转,因此,经过该第四区域的光线沿中心线向左偏转。
同样的,对于第二区域和第四区域而言,第二区域中的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偏转角度变化趋势与第三区域中的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偏转角度变化趋势不相同,例如,第二区域中的各电极单元,沿电极条的排列方向,自上向下液晶的偏转角度逐步减小,而第三区域中的各电极单元,沿电极条的排列方向,自上向下液晶的偏转角度逐步增大。
假设第二区域中的各电极单元,自上向下排列的电极条上加载的电压信号V1、V2、V3和V4逐步减小,该第二区域中的每个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自上向下的偏转角度逐步减小,液晶的取向方向例如为与电极条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而该第二区域中的电极条的延伸方向为沿第一基板的横向,不同于第一区域和第四区域中电极条的延伸方向,此时,经过每个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光线的出射方向会沿中心线向下偏转(图中朝向纸面内的方向),因此,经过该第二区域的光线沿中心线向下偏转。
类似的,对于第三区域中的各电极单元,自上向下排列的电极条上加载的电压信号V1、V2、V3和V4逐步增大,该第三区域中的每个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自上向下的偏转角度依次增大,而该第四区域中的电极条的延伸方向为沿第一基板的横向,不同于第一区域和第四区域中电极条的延伸方向,经过每个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光线的会沿中心线向上偏转,因此,经过该第四区域的光线沿中心线向上偏转。
由上述描述可知,光线的偏转方向不仅与第一电极层中各电极单元的电极条上加载电压信号的电压大小有关,即与液晶偏转角度的变化趋势有关,还与电极条的延伸方向、光栅层中遮光条的延伸方向有关。
通过设置电极条的延伸方向和光栅层中遮光条的延伸方向可以改变光线的偏转方向,因此,当需要采用光线调节装置实现对光线多个偏转方向的控制时,可将该光线调节装置分为多个区域,各区域的光线的偏转方向均不同,可实现对光线多个偏转方向的控制,满足多方向出光的需求。
上述图中只是示例性的说明各区域中电极条和遮光条的延伸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电极条和遮光条(或者介质层)的其他延伸方向,并不限于图中所示的方向。
液晶通常可对一种偏振方向的偏振光进行折射,使光线偏转一定角度,例如,对第一偏振方向的p偏振光或者对第二偏振方向的s偏转光进行折射,而对何种偏转态的偏振光进行折射与液晶的取向方向有关,因此,可将液晶的取向方向设置为与电极条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或者相互平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照明设备,参照图6所示,该照明设备包括准直光源01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光线调节装置02,光线调节装置02设置在准直光源01的光线出射方向。
该照明设备中,采用准直光源作为光源,将光线调节装置设置在准直光源的光线出射方向,准直光源发出的光线作为入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度大致等于0°,经过光线调节装置使光线发生偏转,实现照明设备的出光方向可调节。
在一些例子中,准直光源的光线可以为偏振光,通过光线调节装置中的液晶对该偏振光进行折射,使光线偏转一定角度。
准直光源的光线也可以为自然光,此时,参照图7所示,该照明设置中,可在光学调节装置02的液晶30和准直光源01之间设置偏振片03。
准直光源的光线经第一基板入射至光线调节装置的液晶,通过在准直光源与液晶之间设置偏振片,可将准直光源发出的自然光转变成偏振光,进而通过液晶对偏振光进行折射,使光线偏转一定角度。
上述的偏振片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靠近准直光源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远离准直光源的一侧,例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上方或者第一电极层下方,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上述的准直光源可以包括矩阵排列的多个LED,并且在LED上设置反射罩或者几何透镜等。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照明设备中,准直光源的光线为自然光;
光线调节装置包括叠加在准直光源的光线出射方向的第一光线调节装置和第二光线调节装置;
第一光线调节装置的液晶的取向方向与其中电极条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第二光线调节装置的液晶的取向方向与其中电极条(例如图8中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中,在准直光源的光线出射方向设置有两种光线调节装置,即第一光线调节装置和第二光线调节装置,两种光线调节装置中的液晶的取向方向不同,可分别对准直光源的光线中的两种不同偏振态的偏振光进行折射,这样有利于增加照明设备的亮度。
图8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所示,该照明设备包括准直光源01,第一光学调节装置021和第二光线调节装置022,第一光学调节装置021和第二光线调节装置022叠加在准直光源01的光线出射方向;
第一光学调节装置021例如为图1所示的光线调节装置,具体包括: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第一基板10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层11,第二基板20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层21,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设置有液晶31,第一电极层11包括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13。
第二光线调节装置022与第一光学调节装置021的结构类似,也包括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第一基板10'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层11',第二基板20'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层21',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设置有液晶31',第一电极层11'包括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13'。
第二光线调节装置022与第一光学调节装置021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光线调节装置022中的液晶31'与第一光线调节装置021中的液晶31取向方向不同,第一光线调节装置021中的液晶31的取向方向为与其中电极条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例如为图中朝向纸面内的方向,而第二光线调节装置022中的液晶31'的取向方向为与其中电极条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例如为图中的水平方向。
上述的照明设备中,准直光源的光线为自然光,包括两种偏振方向的偏振光,分别为p偏振光和s偏转光,对于第一光线调节装置而言,其中的液晶可对p偏振光进行折射,使其发生偏转,而对于s偏转光不发生折射,s偏转光可直接通过第一光线调节装置;对于第二光线调节装置而言,其中的液晶可对s偏振光进行折射,使其发生偏转,而p偏振光通过第一光线调节装置折射后直接通过第二光线调节装置,因此,该照明设备可对准直光源发出光线中的两种方向的偏振光均进行折射,提高光源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照明设备的亮度。
上述的照明设备可作为车辆上的车灯,可根据需要调节从车灯出射的光线的偏转方向,例如,当车辆左转时,可控制车灯出射的光线向左偏转,当车辆右转时,可控制车灯出射的光线向右偏转,可满足车辆对车灯不同出光方向的需求,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竞争力。
需要说明书的是,为了增大光线的偏转角度,如图8所述,可仅在远离准直背光源01的第二光线调节装置022的第二基板20'上设置光栅层22',在光线从第二光线调节装置022出射至空气之前,通过该光栅层22'进一步增大光线的偏转角度,当然,也可以在第一光线调节装置的第二基板和第二光线调节装置的第二基板上均设置光栅层,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
上述照明设备只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情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情景需要,设置照明设备中的光学调节装置中的光栅层、电极层、液晶的取向方向的不同组合,从而满足不同的照明需求,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
为了进一步减少上述照明设备的厚度,参照图8所示,第一光线调节装置021的第二基板20和第二光线调节装置022的第一基板10'可以为相同的共用基板(例如图中的第二基板20),即二者共用一块基板,在该共用基板的第一面设置有第二电极层21,为第一光线调节装置021的第二电极层,在该共用基板的第二面(与设置第二电极层21的第一面相对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电极层11',该第一电极层11'为第二光线调节装置022的第一电极层11'。
上述图8所示仅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设备的结构,照明设备包括的第一光线调节装置和第二光线调节装置还可以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线调节装置,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光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层;
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面与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面相对设置;
液晶,夹设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单元,每个所述电极单元包括多个电极条,每个电极条用于加载不同的驱动电压信号,所述第二电极层用于加载公共电压信号;
经过各所述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光线出射方向沿相同方向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每个所述电极单元,沿所述电极条的排列方向,各所述电极条上加载的驱动电压信号逐步增大或者逐步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上电极层和下电极层,所述上电极层和所述下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上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条,所述下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条;
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条之间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电极条;
每个所述电极单元包括连续分布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条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极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邻位置的所述第一电极条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电极条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板上还设置有光栅层,光线经过所述光栅层后发生偏转以增大光线的偏转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栅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遮光条,或者所述光栅层包括折射率不同的两种介质层,两种介质层交替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栅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且所述光栅层上还设置有平坦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调节装置包括多个区域,各所述区域的光线偏转方向均不相同;
每个区域至少包括一个电极单元,相同区域中的电极条的延伸方向均相同,至少有两个区域中的电极条延伸方向不相同;
电极条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区域中的电极单元对应位置的液晶的偏转角度变化趋势不同;
相同区域中的电极条的延伸方向与该区域中的遮光条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相同区域中的电极条的延伸方向与该区域中的介质层的延伸方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的取向方向与所述电极条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或者相互平行。
10.一种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准直光源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光线调节装置,所述光线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准直光源的光线出射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准直光源的光线为偏振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准直光源的光线为自然光,在所述光学调节装置的液晶和所述准直光源之间还设置有偏振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准直光源的光线为自然光;
所述光线调节装置包括叠加在所述准直光源的光线出射方向的第一光线调节装置和第二光线调节装置;
所述第一光线调节装置的液晶的取向方向与其中电极条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光线调节装置的液晶的取向方向与其中电极条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线调节装置的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二光线调节装置的第一基板为相同的共用基板;
所述共用基板的第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一光线调节装置的第二电极层,所述共用基板的第二面设置有所述第二光线调节装置的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面为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一面。
CN201810828917.9A 2018-07-25 2018-07-25 光线调节装置和照明设备 Active CN108983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8917.9A CN108983530B (zh) 2018-07-25 2018-07-25 光线调节装置和照明设备
US16/624,287 US11002428B2 (en) 2018-07-25 2019-05-14 Light regulation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PCT/CN2019/086831 WO2020019832A1 (zh) 2018-07-25 2019-05-14 光线调节装置和照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8917.9A CN108983530B (zh) 2018-07-25 2018-07-25 光线调节装置和照明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3530A true CN108983530A (zh) 2018-12-11
CN108983530B CN108983530B (zh) 2021-11-02

Family

ID=64551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28917.9A Active CN108983530B (zh) 2018-07-25 2018-07-25 光线调节装置和照明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2428B2 (zh)
CN (1) CN108983530B (zh)
WO (1) WO202001983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9832A1 (zh) * 2018-07-25 2020-0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线调节装置和照明设备
CN111092109A (zh) * 2020-01-02 2020-05-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56719A (zh) * 2020-01-22 2021-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5826280A (zh) * 2023-02-20 2023-03-21 苏州汉朗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独立分区的液晶型电控光束角度调控装置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08020B2 (en) * 2021-01-19 2023-07-25 Federal Signal Corporation Lighting unit with electronically modulated beam configuration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223A (zh) * 1998-08-24 2001-10-31 物理光学公司 束偏转器及扫描仪
CN101218469A (zh) * 2005-07-08 2008-07-0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具有电可变散射图案的光模块及其作为多用途光的使用
CN102116989A (zh) * 2009-12-31 2011-07-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电驱动液晶透镜及使用该透镜的立体显示器件
CN103576399A (zh) * 2013-09-26 2014-02-12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液晶光学相控阵天线实现方法
CN204009310U (zh) * 2014-06-25 2014-12-10 重庆卓美华视光电有限公司 3d分光器及立体显示装置
CN105607379A (zh) * 2016-03-16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205281069U (zh) * 2016-01-08 2016-06-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5676511A (zh) * 2016-04-01 2016-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205877967U (zh) * 2016-05-20 2017-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装置及交通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57819B1 (ko) 2012-03-20 2018-05-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프리즘
CN103176308B (zh) 2013-04-03 2015-10-14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液晶棱镜阵列的全分辨率自由立体显示设备及方法
CN105511179B (zh) * 2016-03-03 2020-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
CN107945760B (zh) 2018-01-02 2020-08-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7942527A (zh) * 2018-01-02 2018-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08983530B (zh) 2018-07-25 2021-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线调节装置和照明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223A (zh) * 1998-08-24 2001-10-31 物理光学公司 束偏转器及扫描仪
CN101218469A (zh) * 2005-07-08 2008-07-0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产生具有电可变散射图案的光模块及其作为多用途光的使用
CN102116989A (zh) * 2009-12-31 2011-07-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电驱动液晶透镜及使用该透镜的立体显示器件
CN103576399A (zh) * 2013-09-26 2014-02-12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液晶光学相控阵天线实现方法
CN204009310U (zh) * 2014-06-25 2014-12-10 重庆卓美华视光电有限公司 3d分光器及立体显示装置
CN205281069U (zh) * 2016-01-08 2016-06-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5607379A (zh) * 2016-03-16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5676511A (zh) * 2016-04-01 2016-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205877967U (zh) * 2016-05-20 2017-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装置及交通工具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9832A1 (zh) * 2018-07-25 2020-0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线调节装置和照明设备
US11002428B2 (en) 2018-07-25 2021-05-1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ight regulation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CN111092109A (zh) * 2020-01-02 2020-05-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92109B (zh) * 2020-01-02 2022-04-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56719A (zh) * 2020-01-22 2021-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5826280A (zh) * 2023-02-20 2023-03-21 苏州汉朗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独立分区的液晶型电控光束角度调控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02428B2 (en) 2021-05-11
US20210010657A1 (en) 2021-01-14
CN108983530B (zh) 2021-11-02
WO2020019832A1 (zh) 2020-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3530A (zh) 光线调节装置和照明设备
TWI701462B (zh) 液晶光束控制裝置及製造
US20200041852A1 (en) Beam shaping device
CN107037632B (zh) 显示装置
US20180196318A1 (en) Liquid crystal beam control device
TWI550307B (zh) A display device and a lighting device
US8111338B2 (en) Beam shaping device
US20140267961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diffractive lens
US10684529B2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adjusting grayscale of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86701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83105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5549266B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
CN10849070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20080211978A1 (en) Controlling Shape and Direction of Light
US20240004243A1 (en) Liquid crystal light control device
CN108572473A (zh) 一种双介电层蓝相液晶透镜阵列
CN109709739B (zh) 一种短焦距液晶透镜
CN110058345B (zh) 扫描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US1120452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US20070024950A1 (en) Electro-optical cell
CN113376926A (zh) 一种可切换液晶光学器件
CN219758625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6184700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20079967A (ja) 電子機器
TW202332973A (zh) 具均勻減低偏軸亮度之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