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3134B - 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和磁共振校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和磁共振校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3134B
CN108983134B CN201810556567.5A CN201810556567A CN108983134B CN 108983134 B CN108983134 B CN 108983134B CN 201810556567 A CN201810556567 A CN 201810556567A CN 108983134 B CN108983134 B CN 1089831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adio frequency
signal receiving
receiving channel
g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565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3134A (zh
Inventor
王艳
史建华
孙容
吴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565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31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3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3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3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3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58Calibration of imaging systems, e.g. using test probes, Phantoms; Calibration objects or fiducial markers such as active or passive RF coils surrounding an MR active material
    • G01R33/583Calibration of signal 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for optimal RF excitation power or frequenc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和磁共振校准系统,所述磁共振校准系统包括射频发送单元、多个硬件结构相同的信号接收通道和控制台计算机,所述方法包括:射频发送单元输出射频信号,输入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调理输入端;每个信号接收通道在通过调理输入端接收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后,对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射频信号上传至控制台计算机;控制台计算机在接收到校准模式指令后,接收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并基于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和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确定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提高信号接收通道校准的精确度,从而提高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图像质量。

Description

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和磁共振校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学影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和磁共振校准系统。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现代医疗影像学中主要的成像方式之一,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共振现象,采用射频脉冲激发人体中的氢质子,并采用梯度场进行位置编码,随后采用接收线圈接收带位置信息的磁共振信号,最终利用傅里叶变换重建出磁共振图像。
接收线圈接收到的原始磁共振信号通常在-24dBm~-36dBm内,与磁共振成像系统中所使用的数模转换器的动态范围不匹配。因此,需要通过信号接收通道对原始磁共振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混频等处理,使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匹配数模转换器的动态范围,即得到可用于图像重建的磁共振信号。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扫描速度,以及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图像均匀性,磁共振成像系统中通常有多个信号接收通道,即在一次磁共振成像中,通过多个信号接收通道接收磁共振信号,再根据这些磁共振信号重建出磁共振图像。然而,由于电子元件的分散性和制作工艺上的差异,即使各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设计原理和硬件结构完全相同,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各个信号接收通道对同一信号进行接收时,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增益和相位也通常各不相同,这样极大影响了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图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和磁共振校准系统,以提高磁共振成像系统中信号接收通道校准的精确度,从而提高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图像质量。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磁共振校准系统,所述磁共振校准系统包括射频发送单元、多个硬件结构相同的信号接收通道和控制台计算机,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射频信号,输入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调理输入端;
每个信号接收通道在通过所述调理输入端接收到所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后,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射频信号上传至控制台计算机;
所述控制台计算机在接收到校准模式指令后,接收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并基于所述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确定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磁共振校准系统,所述磁共振校准系统包括:射频发送单元、多个硬件结构相同的信号接收通道和控制台计算机;其中,
所述射频发送单元用于输出射频信号,输入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调理输入端;
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用于在通过所述调理输入端接收到所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后,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射频信号上传至所述控制台计算机;
所述控制台计算机用于在接收到校准模式指令后,接收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并基于所述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和所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确定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
分析上述实施例可知,由于可以直接将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作为测试信号,即在对信号接收通道进行校准时,可以由射频发送单元直接将输出的射频信号分别输入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调理输入端,再由控制台计算机根据该射频信号,以及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分别确定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因此可以保证每个信号接收通道接收到的测试信号的同一性。另一方面,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也可以用于后续的磁共振成像,因此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在减少信号接收通道校准的成本的同时,对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差异和相位差异进行校准。综合来看,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磁共振成像系统中信号接收通道校准的精确度,从而提高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图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磁共振校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为了提高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图像质量,可以预先对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多个信号接收通道进行校准,从而保证后续通过各个信号接收通道对同一信号进行接收时,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际增益和相位基本相同。
相关技术中,可以直接将射频发送线圈输出的信号作为测试信号,对包括射频接收线圈和信号接收通道的信号接收链路进行校准。然而采用这种方式,由于射频发送线圈上不同位置输出的信号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无法保证各条信号接收链路接收到的测试信号的同一性,从而导致信号接收通道校准的精确性较差的问题。
或者,也可以利用噪声源作为测试信号源,即将噪声源输出的信号作为测试信号,对各个信号接收通道进行校准。然而采用这种方式,由于需要利用额外的噪声源,因此显著增加了信号接收通道校准的成本。另一方面,采用这种方式无法对各个信号接收通道的相位差异进行校准,因此也会导致信号接收通道校准的精确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和磁共振校准系统,以提高磁共振成像系统中信号接收通道校准的精确度,从而提高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图像质量。
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磁共振校准系统的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磁共振校准系统中,可以包括有:射频发送单元;多个硬件结构相同的信号接收通道,即这些信号接收通道都包括规格、型号、数量等相同的电子元器件;以及控制台计算机。其中,一个信号接收通道可以包括一个信号调理单元和一个信号处理单元,该信号调理单元与该信号处理单元相连接。当然,一个信号接收通道可以仅包括一个信号处理单元,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信号在输入信号处理单元进行滤波、功率放大、模数转换等处理之前,通常需要先经过功率分配、功率放大和混频等处理,因此一个信号接收通道通常包括相连接的一个信号调理单元和一个信号处理单元。
请结合图1,参考图2,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磁共振校准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所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射频信号,输入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调理输入端。
步骤202:每个信号接收通道在通过所述调理输入端接收到所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后,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射频信号上传至控制台计算机。
步骤203:所述控制台计算机在接收到校准模式指令后,接收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并基于所述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确定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
在本实施例中,射频发送单元可以输出射频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的相关参数可以由控制台计算机发送给射频发送单元,而射频发送单元则可以基于控制台计算机发送的相关参数,输出射频信号。射频发送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调理输入端相连接,即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可以输入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调理输入端。
每个信号接收通道在通过其调理输入端接收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后,都可以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续,每个信号接收通道都可以将处理后的射频信号上传至控制台计算机。
具体地,在一个信号接收通道包括一个信号调理单元和一个信号处理单元的情况下,射频发送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中的信号调理单元的调理输入端相连接,而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中的信号调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则与该信号接收通道中的信号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某一个信号接收通道,其中的信号调理单元可以通过其调理输入端接收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该信号调理单元可以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第一处理,其中,第一处理可以包括:功率分配、功率放大和混频等。该信号调理单元可以在完成对该射频信号的第一处理后,将第一处理后的射频信号输入相连接的信号处理单元,即该信号接收通道中的信号处理单元。该信号处理单元在接收到相连接的信号调理单元输入的第一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后,可以对该第一处理后的射频信号进行第二处理,其中,第二处理可以包括:滤波、功率放大、模数转换等。该信号处理单元在完成对该第一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的第二处理后,可以将第二处理后的射频信号上传至控制台计算机。
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台计算机切换磁共振校准系统的运行模式。当用户通过控制台计算机将磁共振校准系统的运行模式切换为校准模式时,控制台计算机可以视为接收到校准模式指令;当用户通过控制台计算机将磁共振校准系统的运行模式切换为成像模式时,控制台计算机则可以视为接收到成像模式指令。
控制台计算机在接收到该校准模式指令后,可以接收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后续,控制台计算机可以基于这些处理后的射频信号,以及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确定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由于可以直接将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作为测试信号,即在对信号接收通道进行校准时,可以由射频发送单元直接将输出的射频信号分别输入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调理输入端,再由控制台计算机根据该射频信号,以及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分别确定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因此可以保证每个信号接收通道接收到的测试信号的同一性。另一方面,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也可以用于后续的磁共振成像,因此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在减少信号接收通道校准的成本的同时,对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差异和相位差异进行校准。综合来看,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磁共振成像系统中信号接收通道校准的精确度,从而提高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图像质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控制台计算机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实现基于所述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和所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确定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
步骤2031:基于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确定增益基准值。
步骤2032:计算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参数值与所述增益基准值的差值,作为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台计算机在接收到各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后,可以基于这些处理后的射频信号,获取各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参数值。控制台计算机可以分别针对每个信号接收通道,计算该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参数值与确定的增益基准值的差值,作为该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
举例来说,假设磁共振校准系统中共包括4个硬件结构相同的信号接收通道,分别为CH1、CH2、CH3和CH4。控制台计算机可以在接收到这4个信号接收通道分别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后,获取CH1的增益参数值CH1gain、CH2的增益参数值CH2gain、CH3的增益参数值CH3gain,以及CH4的增益参数值CH4gain。其中,CH1gain可以是CH1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的幅度值,CH2gain可以是CH2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的幅度值,以此类推。
控制台计算机在分别获取到CH1至CH4的增益参数值后,可以对这4个增益参数值进行平均,以获取平均后的增益参数值
Figure BDA0001681486760000071
Figure BDA0001681486760000072
并将平均后的增益参数值
Figure BDA0001681486760000073
确定为增益基准值。后续,控制台计算机可以分别计算CH1的增益补偿值
Figure BDA0001681486760000074
CH2的增益补偿值
Figure BDA0001681486760000075
CH3的增益补偿值
Figure BDA0001681486760000076
Figure BDA0001681486760000077
以及CH4的增益补偿值
Figure BDA0001681486760000078
或者,控制台计算机在分别获取到CH1至CH4的增益参数值后,也可以将指定的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参数值,确定为增益基准值。其中,指定的信号接收通道可以由用户从这4个信号接收通道中指定,也可以由控制台计算机随机从这4个信号接收通道中选择,本申请对此不作特殊限制。假设此时指定的信号接收通道为CH1,则后续,控制台计算机可以确定CH1的增益补偿值为0,且分别计算CH2的增益补偿值ΔCH2gain=CH2gain-CH1gain、CH3的增益补偿值ΔCH3gain=CH3gain-CH1gain,以及CH4的增益补偿值ΔCH4gain=CH4gain-CH1gain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控制台计算机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实现基于所述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和所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确定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相位补偿值,包括:
步骤2033:基于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确定相位基准值。
步骤2034:计算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相位参数值与所述相位基准值的差值,作为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相位补偿值。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台计算机在接收到各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后,还可以基于这些处理后的射频信号获取该信号接收通道的相位参数值。控制台计算机可以分别针对每个信号接收通道,计算该信号接收通道的相位参数值与确定的相位基准值的差值,作为该信号接收通道的相位补偿值。
继续以上述举例为例,控制台计算机可以在接收到CH1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后,获取CH1的相位参数值CH1phase、CH2的相位参数值CH2phase、CH3的相位参数值CH3phase,以及CH4的相位参数值CH4phase。其中,CH1phase可以是CH1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的相位值,CH2phase可以是CH2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的相位值,以此类推。
控制台计算机在分别获取到CH1至CH4的相位参数值后,可以对这4个相位参数值进行平均,以获取平均后的相位参数值
Figure BDA0001681486760000081
Figure BDA0001681486760000082
并将平均后的相位参数值
Figure BDA0001681486760000083
确定为相位基准值。后续,控制台计算机可以分别计算CH1的相位补偿值
Figure BDA0001681486760000091
Figure BDA0001681486760000092
CH2的相位补偿值
Figure BDA0001681486760000093
CH3的相位补偿值
Figure BDA0001681486760000094
以及CH4的相位补偿值
Figure BDA0001681486760000095
或者,控制台计算机在分别获取到CH1至CH4的相位参数值后,也可以将指定的信号接收通道的相位参数值,确定为相位基准值。假设此时指定的信号接收通道为CH1,则后续,控制台计算机可以确定CH1的相位补偿值为0,且分别计算CH2的相位补偿值ΔCH2phase=CH2phase-CH1phase、CH3的相位补偿值ΔCH3phase=CH3phase-CH1phase,以及CH4的相位补偿值ΔCH4phase=CH4phase-CH1phase
进一步地,为了节约成本,请继续参考图1,在图1所示的磁共振校准系统中,射频发送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一射频开关S1,信号接收通道CHn(n为大于0的自然数)中的信号调理单元则可以包括第二射频开关RSn。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射频开关S1在接收到校准模式指令,即在用户将图1所示的磁共振校准系统切换为校准模式后,可以由连接第二接口切换为连接第一接口;而在接收到成像模式指令,即在用户将图1所示的磁共振校准系统切换为成像模式后,则可以由连接第一接口切换为连接第二接口。其中,第一接口分别连接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调理输入端,第二接口则连接射频发送线圈。
另一方面,第二射频开关RSn在接收到校准模式指令,即在用户将图1所示的磁共振校准系统切换为校准模式后,可以由连接第四接口切换为连接第三接口;而在接收到成像模式指令,即在用户将图1所示的磁共振校准系统切换为成像模式后,则可以由连接第三接口切换为连接第四接口。其中,第三接口连接射频发送单元,第四接口连接射频接收线圈。
因此,在图1所示的磁共振校准系统处于校准模式下时,射频发送单元和信号接收通道CHn可以通过第一射频开关S1和第二射频开关RSn相连接,从而使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可以输入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调理输入端;而在图1所示的磁共振校准系统处于成像模式下时,射频发送单元可以通过第一射频开关S1连接至射频发送线圈,信号接收通道CHn则可以通过第二射频开关RSn连接至射频接收线圈。
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第一射频开关S1和第二射频开关RSn切换磁共振校准系统的运行模式。当用户将第一射频开关S1由连接第二接口切换为连接第一接口,并将第二射频开关RSn由连接第四接口切换为连接第三接口时,控制台计算机可以视为接收到校准模式指令;当用户将第一射频开关S1由连接第一接口切换为连接第二接口,并将第二射频开关RSn由连接第三接口切换为连接第四接口时,控制台计算机则可以视为接收到成像模式指令。控制台计算机在接收到该校准模式指令后,可以接收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后续,控制台计算机可以基于这些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确定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
另一方面,控制台计算机在接收到成像模式指令后,则可以基于确定的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进行磁共振成像。
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1,在图1所示的磁共振校准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射频发送线圈和射频接收线圈。在控制台计算机确定出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后,即磁共振校准系统完成校准后,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台计算机将磁共振校准系统的运行模式切换为成像模式,或者将第一射频开关S1由连接第一接口切换为连接第二接口,并将第二射频开关RSn由连接第三接口切换为连接第四接口,即由控制台计算机接收到成像模式指令。
后续,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可以输入射频发送线圈,由射频发送线圈输出射频信号以对受检体进行激发。射频接收线圈则可以接收受检体在被激发后产生的磁共振信号,并将这些磁共振信号输入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调理输入端。每个信号接收通道在通过其调理输入端接收到这些磁共振信号后,都可以对这些磁共振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上传至控制台计算机。控制台计算机在接收到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后,可以基于确定的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对接收到的该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进行补偿。
继续以上述举例为例,控制台计算机可以在接收到CH1上传的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后,基于ΔCH1gain对该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的增益进行补偿,并基于ΔCH1phase对该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的相位进行补偿;在接收到CH2上传的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后,基于ΔCH2gain对该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的增益进行补偿,并基于ΔCH2phase对该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的相位进行补偿;在接收到CH3上传的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后,基于ΔCH3gain对该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的增益进行补偿,并基于ΔCH3phase对该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的相位进行补偿;在接收到CH4上传的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后,基于ΔCH4gain对该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的增益进行补偿,并基于ΔCH4phase对该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的相位进行补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对磁共振校准系统中的每个信号接收通道进行相同的增益条件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该磁共振校准系统中的射频发送单元可以输出多个增益条件下的射频信号,其中增益条件即由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确定。此时,控制台计算机可以分别针对每个增益条件,计算该增益条件下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后续,磁共振校准系统在切换为成像模式后,可以根据当前每个信号接收通道所提供的增益条件,选择该增益条件下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进行磁共振成像。
与前述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磁共振校准系统的实施例。
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磁共振校准系统,可以包括:射频发送单元、多个硬件结构相同的信号接收通道和控制台计算机;其中,
所述射频发送单元可以用于输出射频信号,输入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调理输入端;
每个信号接收通道可以用于在通过所述调理输入端接收到所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后,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射频信号上传至所述控制台计算机;
所述控制台计算机可以用于在接收到校准模式指令后,接收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并基于所述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确定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信号接收通道可以包括相连接的信号调理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信号调理单元可以用于通过所述调理输入端接收所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并在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第一处理后,将第一处理后的射频信号输入相连接的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可以用于在对相连接的信号调理单元输入的第一处理后的射频信号进行第二处理后,将第二处理后的射频信号上传至所述控制台计算机。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台计算机还可以用于在接收到成像模式指令后,基于确定的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进行磁共振成像。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发送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射频开关;
其中,所述第一射频开关可以用于在接收到校准模式指令后,由连接第二接口切换为连接第一接口,并在接收到成像模式指令后,由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切换为连接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多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调理输入端,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射频发送线圈;
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信号调理单元,可以包括第二射频开关;
其中,所述第二射频开关可以用于在接收到校准模式指令后,由连接第四接口切换为连接第三接口,并在接收到成像模式指令后,由连接所述第三接口切换为连接所述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连接射频发送单元,所述第四接口连接射频接收线圈。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发送单元,可以用于输出多个增益条件下的射频信号,所述增益条件由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确定;
所述控制台计算机,可以用于计算每个增益条件下的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磁共振校准系统,所述磁共振校准系统包括射频发送单元、多个硬件结构相同的信号接收通道和控制台计算机,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射频信号,输入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调理输入端;
每个信号接收通道在通过所述调理输入端接收到所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后,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射频信号上传至控制台计算机;
所述控制台计算机在接收到校准模式指令后,接收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并基于所述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确定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
其中,基于所述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确定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包括:
基于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确定增益基准值;
计算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参数值与所述增益基准值的差值,作为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确定增益基准值,包括:
将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的增益参数值进行平均,并将平均后的增益参数值确定为增益基准值;
或者,将指定的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的增益参数值,确定为增益基准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确定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相位补偿值,包括:
基于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确定相位基准值;
计算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相位参数值与所述相位基准值的差值,作为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相位补偿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确定相位基准值,包括:
将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的相位参数值进行平均,并将平均后的相位参数值确定为相位基准值;
或者,将指定的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的相位参数值,确定为相位基准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台计算机在接收到成像模式指令后,基于确定的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进行磁共振成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台计算机确定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后,在所述控制台计算机基于所述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进行磁共振成像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射频信号,输入射频发送线圈,由射频发送线圈输出射频信号以对受检体进行激发;
射频接收线圈接收受检体在被激发后产生的磁共振信号,并将所述磁共振信号输入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调理输入端;
每个信号接收通道在通过所述调理输入端接收到所述磁共振信号后,对所述磁共振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上传至控制台计算机;
所述基于所述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进行磁共振成像,包括:
在接收到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后,基于确定的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对所述处理后的磁共振信号进行补偿。
7.一种磁共振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校准系统包括:射频发送单元、多个硬件结构相同的信号接收通道和控制台计算机;其中,
所述射频发送单元用于输出射频信号,输入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调理输入端;
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用于在通过所述调理输入端接收到所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后,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射频信号上传至所述控制台计算机;
所述控制台计算机用于在接收到校准模式指令后,接收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并基于所述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确定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
其中,基于所述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确定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包括:
基于每个信号接收通道上传的处理后的射频信号,确定增益基准值;
计算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参数值与所述增益基准值的差值,作为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信号接收通道包括相连接的信号调理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信号调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调理输入端接收所述射频发送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并在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第一处理后,将第一处理后的射频信号输入相连接的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在对相连接的信号调理单元输入的第一处理后的射频信号进行第二处理后,将第二处理后的射频信号上传至所述控制台计算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计算机还用于在接收到成像模式指令后,基于确定的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进行磁共振成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频发送单元,包括第一射频开关;
其中,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用于在接收到校准模式指令后,由连接第二接口切换为连接第一接口,并在接收到成像模式指令后,由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切换为连接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多个信号接收通道的调理输入端,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射频发送线圈;
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的信号调理单元,包括第二射频开关;
其中,所述第二射频开关用于在接收到校准模式指令后,由连接第四接口切换为连接第三接口,并在接收到成像模式指令后,由连接所述第三接口切换为连接所述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连接射频发送单元,所述第四接口连接射频接收线圈。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频发送单元,用于输出多个增益条件下的射频信号,所述增益条件由所述信号接收通道确定;
所述控制台计算机,用于计算每个增益条件下的每个信号接收通道的增益补偿值和相位补偿值。
CN201810556567.5A 2018-05-31 2018-05-31 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和磁共振校准系统 Active CN1089831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6567.5A CN108983134B (zh) 2018-05-31 2018-05-31 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和磁共振校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6567.5A CN108983134B (zh) 2018-05-31 2018-05-31 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和磁共振校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3134A CN108983134A (zh) 2018-12-11
CN108983134B true CN108983134B (zh) 2020-07-03

Family

ID=64540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56567.5A Active CN108983134B (zh) 2018-05-31 2018-05-31 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和磁共振校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831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4331B (zh) * 2019-08-23 2022-01-11 武汉中科牛津波谱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核磁共振仪器的发射相位校准系统及方法
CN111162809B (zh) * 2019-12-13 2022-04-15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接收机及无线设备
CN113671434A (zh) * 2021-07-26 2021-11-19 深圳市联影高端医疗装备创新研究院 射频板卡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05131A (zh) * 2021-08-04 2021-12-17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核磁共振系统、射频发射信号校正方法、装置和医疗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6989A (zh) * 2005-04-28 2008-04-2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多通道发送/接收天线设备的方法和电路装置
CN101171761A (zh) * 2005-04-29 2008-04-30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在多通道发送/接收天线设备中用于功率监视的方法和电路装置
CN101644750A (zh) * 2008-08-05 2010-02-10 西门子公司 校准接收通道的方法、校准数据确定装置和磁共振设备
CN102594426A (zh) * 2012-02-21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天线多收发通道同步校准的装置和方法
CN104914386A (zh) * 2014-03-13 2015-09-16 西门子公司 成像磁共振系统的接收器组件和成像磁共振系统
CN105137375A (zh) * 2014-05-28 2015-12-09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通道校准方法及装置、sar测量方法、磁共振系统
CN105406930A (zh) * 2015-12-07 2016-03-16 北京星河亮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信道仿真器、终端一致性测试系统及相位校准系统
CN106301605A (zh) * 2015-05-12 2017-01-04 是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信道射频通信设备的测试和/或校准的系统和方法
CN106712870A (zh) * 2017-01-23 2017-05-2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接收通道校准方法、校准装置及磁共振设备
CN106803774A (zh) * 2015-11-26 2017-06-06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及射频通道校准系统及方法
CN106872920A (zh) * 2017-01-22 2017-06-20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成像系统射频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7110930A (zh) * 2014-09-05 2017-08-29 海珀菲纳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噪声抑制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3195B (zh) * 2009-12-18 2014-01-15 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宽频带数字磁共振射频接收实现装置及方法
JP6611597B2 (ja) * 2015-12-24 2019-11-27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rfコイ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6989A (zh) * 2005-04-28 2008-04-2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多通道发送/接收天线设备的方法和电路装置
CN101171761A (zh) * 2005-04-29 2008-04-30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在多通道发送/接收天线设备中用于功率监视的方法和电路装置
CN101644750A (zh) * 2008-08-05 2010-02-10 西门子公司 校准接收通道的方法、校准数据确定装置和磁共振设备
CN102594426A (zh) * 2012-02-21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天线多收发通道同步校准的装置和方法
CN104914386A (zh) * 2014-03-13 2015-09-16 西门子公司 成像磁共振系统的接收器组件和成像磁共振系统
CN105137375A (zh) * 2014-05-28 2015-12-09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通道校准方法及装置、sar测量方法、磁共振系统
CN107110930A (zh) * 2014-09-05 2017-08-29 海珀菲纳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噪声抑制方法和设备
CN106301605A (zh) * 2015-05-12 2017-01-04 是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信道射频通信设备的测试和/或校准的系统和方法
CN106803774A (zh) * 2015-11-26 2017-06-06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及射频通道校准系统及方法
CN105406930A (zh) * 2015-12-07 2016-03-16 北京星河亮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信道仿真器、终端一致性测试系统及相位校准系统
CN106872920A (zh) * 2017-01-22 2017-06-20 上海东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成像系统射频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6712870A (zh) * 2017-01-23 2017-05-2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接收通道校准方法、校准装置及磁共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3134A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3134B (zh) 信号接收通道校准方法和磁共振校准系统
US8148983B2 (en) Method for calibration of a magnetic resonance acquisition channel, calibration data determination device and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KR101452281B1 (ko) 주파수 변환 디바이스를 가지는 수신기의 주파수 응답 보정
US20170315187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JP5481163B2 (ja) 磁気共鳴映像装置
JP5085327B2 (ja) 磁気共鳴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KR20140093995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전송 전력 교정
US939162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calibration of ADC
KR102009775B1 (ko) 주파수 하향변환된 데이터 신호에서 dc 오프셋의 보정을 유지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3279609A (ja) ベクトル・ネットワーク・アナライザの校正方法
US10338182B2 (en) Receiver assembly of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CN107884649B (zh) 一种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杂散谱分析系统和分析方法
KR102441958B1 (ko) 무선 통신 회로를 검사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JP2017509415A (ja) 磁気共鳴画像化システムのための無線クロック同期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操作方法
US9488713B2 (en) Automatic HF shim configuration for coils
CN111190131B (zh) 用于磁共振图像重建的方法和磁共振系统
US20060223440A1 (en) Low frequency noise source and method of calibration thereof
CN108013876B (zh) 磁共振图像均匀度校正方法及装置
EP3757520A1 (en) Measurem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setting a measurement device
US7671588B2 (en) MRI apparatus and RF transmit gain setting method
US2015021217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data se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device
US10598744B2 (en) Wireless-type RF coil and transmitter for legac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ystem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US10422846B2 (en)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 radio frequency test instrument and radio frequency test instrument
US8422966B2 (en) Transmission power calibrating method and system applied to wireless apparatus
US20180095149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radio frequency subsystem and coil decoup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ed there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