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66759A - 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66759A
CN108966759A CN201810568701.3A CN201810568701A CN108966759A CN 108966759 A CN108966759 A CN 108966759A CN 201810568701 A CN201810568701 A CN 201810568701A CN 108966759 A CN108966759 A CN 1089667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ng rod
spring
soybean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87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慧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5687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667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66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67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2Hand sowing imp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5/00Making or covering furrows or holes for sowing, planting or manuring
    • A01C5/04Machines for making or covering holes for sowing or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20Parts of seeders for conducting and depositing seed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播种机,尤其涉及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挖坑将大豆埋下、省时省力的田中大豆播种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包括有底板、轮子、安装板、滑轨、第一滑块、第一弹簧、连接板、固定套、空心管、夹板、第二弹簧、第二滑块等;底板上均匀开有5个通孔,底板左右侧均设有轮子,底板顶部左右侧均设有安装板,左侧安装板的右侧中部与右侧安装板的左侧中部均嵌有滑轨,滑轨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本发明达到了可以快速挖坑将大豆埋下、省时省力的效果,本发明通过第一下料管和夹板可以快速挖坑将大豆埋下,圆形凸板可以将大豆储存在进料斗内,也可以控制大豆播种量,使得设备使用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播种机,尤其涉及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
背景技术
大豆通称黄豆,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小叶宽卵形,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苞片披针形,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被伏贴的刚毛;花萼披针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荚果肥大,稍弯,下垂,黄绿色,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种皮光滑,有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花期6-7月,果期7-9月。
在田中种植大豆时,需要在田中挖坑,然后将大豆埋下,现在一般是依靠人在田中蹲着,然后用一个小铲子挖坑,然后将大豆埋下,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速度慢。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可以快速挖坑将大豆埋下、省时省力的田中大豆播种机,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田中种植大豆埋下速度慢、费时费力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田中种植大豆埋下速度慢、费时费力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挖坑将大豆埋下、省时省力的田中大豆播种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包括有底板、轮子、安装板、滑轨、第一滑块、第一弹簧、连接板、固定套、空心管、夹板、第二弹簧、第二滑块、连接杆、第一下料管、进料斗和推杆,底板上均匀开有5个通孔,底板左右侧均设有轮子,底板顶部左右侧均设有安装板,左侧安装板的右侧中部与右侧安装板的左侧中部均嵌有滑轨,滑轨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底部与底板顶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第一滑块之间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均匀嵌有5个固定套,固定套内设有空心管,空心管穿过固定套,空心管的下部均位于通孔内,空心管底部左右侧均铰接有夹板,左右侧夹板底端均相接触,空心管左右侧下部与夹板外侧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滑轨上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之间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后侧均匀连接有5个第一下料管,第一下料管均穿过空心管与夹板内侧中部接触,第一下料管顶端均连接有进料斗,左侧安装板的前侧上部与右侧安装板的前侧上部之间连接有推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下料装置,进料斗内设有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有第一连杆、第一导套、第一导杆、圆形凸板、挡块和第三弹簧,进料斗内壁上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中部嵌有第一导套,第一导套内设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穿过第一导套,第一导杆底端设有圆形凸板,圆形凸板左右侧中部均开有下料槽,进料斗内左右侧下部均设有挡块,挡块挡住下料槽,第一连杆顶部左右两侧与第一导杆左右侧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第二连杆、第二导套、第二导杆、楔形块、第四弹簧和L形板,连接板底部右侧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底端嵌有第二导套,第二导套内设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穿过第二导套,第二导杆右端设有楔形块,第二导杆顶部左侧与第二连杆左侧下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底板顶部右侧设有L形板,L形板位于楔形块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储料装置,安装板顶部设有储料装置,储料装置包括有框体、盖板、拉手、第二下料管、挡板和第五弹簧,安装板顶部设有框体,框体左壁顶部铰接有盖板,盖板底部右侧与框体右壁顶端接触,盖板顶部右侧设有拉手,框体底部均匀设有5个第二下料管,第二下料管底部均位于进料斗的正上方,第二下料管底部右侧铰接有挡板,挡板挡住第二下料管底端,挡板顶部左侧与第二下料管左侧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第三连杆、螺母、螺栓和压块,左方安装板左侧下部与右方安装板右侧下部均设有第三连杆,左方第三连杆左端与右方第三连杆右端均设有螺母,螺母内均旋有螺栓,螺栓底端均设有压块,压块位于轮子的正上方。
当人们播种大豆时,人们先把设备通过轮子推到田里去,接着人们一只手向下移动连接板,使第一滑块向下移动,第一弹簧被压缩,从而带动空心管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夹板向下移动,当夹板下部进入土壤中时,人们另一只手再向下移动连接杆,从而带动第一下料管及其上装置向下移动,进而使夹板向外侧撑开,第二弹簧被压缩,接着把大豆放入进料斗,从而使大豆进入第一下料管内,从而使大豆从第一下料管进入土壤中,当人们播完大豆时,人们停止向下按压连接板,第一弹簧复原,从而通过第一滑块带动连接板向上移动,进而通过空心管带动夹板向上移动,使夹板从土壤中移出,人们再向上移动连接杆,从而带动第一下料管及其上装置向上移动,第二弹簧复原,使夹板向内侧合拢,当人们再次播种时,重复以上操作。
因为还包括有下料装置,进料斗内设有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有第一连杆、第一导套、第一导杆、圆形凸板、挡块和第三弹簧,进料斗内壁上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中部嵌有第一导套,第一导套内设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穿过第一导套,第一导杆底端设有圆形凸板,圆形凸板左右侧中部均开有下料槽,进料斗内左右侧下部均设有挡块,挡块挡住下料槽,第一连杆顶部左右两侧与第一导杆左右侧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所以当人们要进行播种时,用户将一定量的大豆放置在进料斗内,人们顺时针转动第一导杆,从而带动圆形凸板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下料槽顺时针转动,第三弹簧被拉伸,使挡块不再挡住下料槽时,此时进料斗内的大豆会通过下料槽进入第一下料管,从而进行播种,当人们不再进行播种时,人们松开第一导杆,第三弹簧复原,从而通过第一导杆带动圆形凸板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下料槽逆时针转动,使挡块挡住下料槽时,此时不再进行播种,如此可以方便用户更好的去播种大豆,不需要用户经常将大豆放入进料斗内进行播种。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连杆、第二导套、第二导杆、楔形块、第四弹簧和L形板,连接板底部右侧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底端嵌有第二导套,第二导套内设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穿过第二导套,第二导杆右端设有楔形块,第二导杆顶部左侧与第二连杆左侧下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底板顶部右侧设有L形板,L形板位于楔形块的下方,所以为了使人们把大豆放入进料斗时,不需要一直按着连接板,人们可以通过连接板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二导套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楔形块向下移动,当楔形块向下移动到L形板左侧时,楔形块向左移动,第四弹簧被拉伸,楔形块向下移动到离开L形板时,第四弹簧伸长,从而带动楔形块快速向右移动,使L形板固定住楔形块,使人们可以不需要一直按着连接板进行播种,当人们播种结束时,人们向左移动第二导杆,第四弹簧被拉伸,从而带动楔形块向左移动,使L形板不再固定住楔形块,此时第一弹簧复位,带动第一滑块及其上装置复位。
因为还包括有储料装置,安装板顶部设有储料装置,储料装置包括有框体、盖板、拉手、第二下料管、挡板和第五弹簧,安装板顶部设有框体,框体左壁顶部铰接有盖板,盖板底部右侧与框体右壁顶端接触,盖板顶部右侧设有拉手,框体底部均匀设有5个第二下料管,第二下料管底部均位于进料斗的正上方,第二下料管底部右侧铰接有挡板,挡板挡住第二下料管底端,挡板顶部左侧与第二下料管左侧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所以为了方便人们储存大豆,人们可以通过拉手向上拉动盖板,从而打开框体,此时人们可以将大豆放入框体内,放完大豆后,人们再可以通过拉手向下移动盖板,从而关闭框体,当人们需要把大豆放入进料斗内时,人们向下拉动挡板,第五弹簧被拉伸,从而使挡板不在挡住第二下料管,此时框体内的大豆可以通过第二下料管掉入进料斗内,当人们不再把大豆放入进料斗内时,人们松开挡板,第五弹簧复原,从而带动挡板向上移动,进而使挡板挡住第二下料管。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连杆、螺母、螺栓和压块,左方安装板左侧下部与右方安装板右侧下部均设有第三连杆,左方第三连杆左端与右方第三连杆右端均设有螺母,螺母内均旋有螺栓,螺栓底端均设有压块,压块位于轮子的正上方,所以当人们想要使设备不易移动,人们可以向下拧紧螺栓,从而带动压块向下移动,当压块与轮子顶部接触时,从而固定住设备,当人们移动设备时,人们向上拧松螺栓,从而带动压块向上移动,当压块与轮子顶部不接触时,此时人们可以移动设备。
有益效果:本发明达到了可以快速挖坑将大豆埋下、省时省力的效果,本发明通过第一下料管和夹板可以快速挖坑将大豆埋下,圆形凸板可以将大豆储存在进料斗内,也可以控制大豆播种量,使得设备使用更加方便,通过楔形块和L形板,可以让人们不需要一直按着连接板,让人们工作更加轻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夹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下料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圆形凸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储料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底板,2…通孔,3…轮子,4…安装板,5…滑轨,6…第一滑块,7…第一弹簧,8…连接板,9…固定套,10…空心管,11…夹板,12…第二弹簧,13…第二滑块,14…连接杆,15…第一下料管,16…进料斗,17…推杆,18…下料装置,181…第一连杆,182…第一导套,183…第一导杆,184…圆形凸板,185…下料槽,186…挡块,187…第三弹簧,19…第二连杆,20…第二导套,21…第二导杆,22…楔形块,23…第四弹簧,24…L形板,25…储料装置,251…框体,252…盖板,253…拉手,254…第二下料管,255…挡板,256…第五弹簧,26…第三连杆,27…螺母,28…螺栓,29…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如图1-7所示,包括有底板1、轮子3、安装板4、滑轨5、第一滑块6、第一弹簧7、连接板8、固定套9、空心管10、夹板11、第二弹簧12、第二滑块13、连接杆14、第一下料管15、进料斗16和推杆17,底板1上均匀开有5个通孔2,底板1左右侧均设有轮子3,底板1顶部左右侧均设有安装板4,左侧安装板4的右侧中部与右侧安装板4的左侧中部均嵌有滑轨5,滑轨5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6,第一滑块6底部与底板1顶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7,两个第一滑块6之间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上均匀嵌有5个固定套9,固定套9内设有空心管10,空心管10穿过固定套9,空心管10的下部均位于通孔2内,空心管10底部左右侧均铰接有夹板11,左右侧夹板11底端均相接触,空心管10左右侧下部与夹板11外侧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2,滑轨5上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13,两个第二滑块13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后侧均匀连接有5个第一下料管15,第一下料管15均穿过空心管10与夹板11内侧中部接触,第一下料管15顶端均连接有进料斗16,左侧安装板4的前侧上部与右侧安装板4的前侧上部之间连接有推杆17。
实施例2
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如图1-7所示,包括有底板1、轮子3、安装板4、滑轨5、第一滑块6、第一弹簧7、连接板8、固定套9、空心管10、夹板11、第二弹簧12、第二滑块13、连接杆14、第一下料管15、进料斗16和推杆17,底板1上均匀开有5个通孔2,底板1左右侧均设有轮子3,底板1顶部左右侧均设有安装板4,左侧安装板4的右侧中部与右侧安装板4的左侧中部均嵌有滑轨5,滑轨5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6,第一滑块6底部与底板1顶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7,两个第一滑块6之间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上均匀嵌有5个固定套9,固定套9内设有空心管10,空心管10穿过固定套9,空心管10的下部均位于通孔2内,空心管10底部左右侧均铰接有夹板11,左右侧夹板11底端均相接触,空心管10左右侧下部与夹板11外侧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2,滑轨5上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13,两个第二滑块13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后侧均匀连接有5个第一下料管15,第一下料管15均穿过空心管10与夹板11内侧中部接触,第一下料管15顶端均连接有进料斗16,左侧安装板4的前侧上部与右侧安装板4的前侧上部之间连接有推杆17。
还包括有下料装置18,进料斗16内设有下料装置18,下料装置18包括有第一连杆181、第一导套182、第一导杆183、圆形凸板184、挡块186和第三弹簧187,进料斗16内壁上部连接有第一连杆181,第一连杆181中部嵌有第一导套182,第一导套182内设有第一导杆183,第一导杆183穿过第一导套182,第一导杆183底端设有圆形凸板184,圆形凸板184左右侧中部均开有下料槽185,进料斗16内左右侧下部均设有挡块186,挡块186挡住下料槽185,第一连杆181顶部左右两侧与第一导杆183左右侧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187。
实施例3
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如图1-7所示,包括有底板1、轮子3、安装板4、滑轨5、第一滑块6、第一弹簧7、连接板8、固定套9、空心管10、夹板11、第二弹簧12、第二滑块13、连接杆14、第一下料管15、进料斗16和推杆17,底板1上均匀开有5个通孔2,底板1左右侧均设有轮子3,底板1顶部左右侧均设有安装板4,左侧安装板4的右侧中部与右侧安装板4的左侧中部均嵌有滑轨5,滑轨5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6,第一滑块6底部与底板1顶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7,两个第一滑块6之间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上均匀嵌有5个固定套9,固定套9内设有空心管10,空心管10穿过固定套9,空心管10的下部均位于通孔2内,空心管10底部左右侧均铰接有夹板11,左右侧夹板11底端均相接触,空心管10左右侧下部与夹板11外侧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2,滑轨5上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13,两个第二滑块13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后侧均匀连接有5个第一下料管15,第一下料管15均穿过空心管10与夹板11内侧中部接触,第一下料管15顶端均连接有进料斗16,左侧安装板4的前侧上部与右侧安装板4的前侧上部之间连接有推杆17。
还包括有下料装置18,进料斗16内设有下料装置18,下料装置18包括有第一连杆181、第一导套182、第一导杆183、圆形凸板184、挡块186和第三弹簧187,进料斗16内壁上部连接有第一连杆181,第一连杆181中部嵌有第一导套182,第一导套182内设有第一导杆183,第一导杆183穿过第一导套182,第一导杆183底端设有圆形凸板184,圆形凸板184左右侧中部均开有下料槽185,进料斗16内左右侧下部均设有挡块186,挡块186挡住下料槽185,第一连杆181顶部左右两侧与第一导杆183左右侧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187。
还包括有第二连杆19、第二导套20、第二导杆21、楔形块22、第四弹簧23和L形板24,连接板8底部右侧设有第二连杆19,第二连杆19底端嵌有第二导套20,第二导套20内设有第二导杆21,第二导杆21穿过第二导套20,第二导杆21右端设有楔形块22,第二导杆21顶部左侧与第二连杆19左侧下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23,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L形板24,L形板24位于楔形块22的下方。
实施例4
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如图1-7所示,包括有底板1、轮子3、安装板4、滑轨5、第一滑块6、第一弹簧7、连接板8、固定套9、空心管10、夹板11、第二弹簧12、第二滑块13、连接杆14、第一下料管15、进料斗16和推杆17,底板1上均匀开有5个通孔2,底板1左右侧均设有轮子3,底板1顶部左右侧均设有安装板4,左侧安装板4的右侧中部与右侧安装板4的左侧中部均嵌有滑轨5,滑轨5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6,第一滑块6底部与底板1顶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7,两个第一滑块6之间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上均匀嵌有5个固定套9,固定套9内设有空心管10,空心管10穿过固定套9,空心管10的下部均位于通孔2内,空心管10底部左右侧均铰接有夹板11,左右侧夹板11底端均相接触,空心管10左右侧下部与夹板11外侧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2,滑轨5上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13,两个第二滑块13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后侧均匀连接有5个第一下料管15,第一下料管15均穿过空心管10与夹板11内侧中部接触,第一下料管15顶端均连接有进料斗16,左侧安装板4的前侧上部与右侧安装板4的前侧上部之间连接有推杆17。
还包括有下料装置18,进料斗16内设有下料装置18,下料装置18包括有第一连杆181、第一导套182、第一导杆183、圆形凸板184、挡块186和第三弹簧187,进料斗16内壁上部连接有第一连杆181,第一连杆181中部嵌有第一导套182,第一导套182内设有第一导杆183,第一导杆183穿过第一导套182,第一导杆183底端设有圆形凸板184,圆形凸板184左右侧中部均开有下料槽185,进料斗16内左右侧下部均设有挡块186,挡块186挡住下料槽185,第一连杆181顶部左右两侧与第一导杆183左右侧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187。
还包括有第二连杆19、第二导套20、第二导杆21、楔形块22、第四弹簧23和L形板24,连接板8底部右侧设有第二连杆19,第二连杆19底端嵌有第二导套20,第二导套20内设有第二导杆21,第二导杆21穿过第二导套20,第二导杆21右端设有楔形块22,第二导杆21顶部左侧与第二连杆19左侧下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23,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L形板24,L形板24位于楔形块22的下方。
还包括有储料装置25,安装板4顶部设有储料装置25,储料装置25包括有框体251、盖板252、拉手253、第二下料管254、挡板255和第五弹簧256,安装板4顶部设有框体251,框体251左壁顶部铰接有盖板252,盖板252底部右侧与框体251右壁顶端接触,盖板252顶部右侧设有拉手253,框体251底部均匀设有5个第二下料管254,第二下料管254底部均位于进料斗16的正上方,第二下料管254底部右侧铰接有挡板255,挡板255挡住第二下料管254底端,挡板255顶部左侧与第二下料管254左侧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256。
还包括有第三连杆26、螺母27、螺栓28和压块29,左方安装板4左侧下部与右方安装板4右侧下部均设有第三连杆26,左方第三连杆26左端与右方第三连杆26右端均设有螺母27,螺母27内均旋有螺栓28,螺栓28底端均设有压块29,压块29位于轮子3的正上方。
当人们播种大豆时,人们先把设备通过轮子3推到田里去,接着人们一只手向下移动连接板8,使第一滑块6向下移动,第一弹簧7被压缩,从而带动空心管10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夹板11向下移动,当夹板11下部进入土壤中时,人们另一只手再向下移动连接杆14,从而带动第一下料管15及其上装置向下移动,进而使夹板11向外侧撑开,第二弹簧12被压缩,接着把大豆放入进料斗16,从而使大豆进入第一下料管15内,从而使大豆从第一下料管15进入土壤中,当人们播完大豆时,人们停止向下按压连接板8,第一弹簧7复原,从而通过第一滑块6带动连接板8向上移动,进而通过空心管10带动夹板11向上移动,使夹板11从土壤中移出,人们再向上移动连接杆14,从而带动第一下料管15及其上装置向上移动,第二弹簧12复原,使夹板11向内侧合拢,当人们再次播种时,重复以上操作。
因为还包括有下料装置18,进料斗16内设有下料装置18,下料装置18包括有第一连杆181、第一导套182、第一导杆183、圆形凸板184、挡块186和第三弹簧187,进料斗16内壁上部连接有第一连杆181,第一连杆181中部嵌有第一导套182,第一导套182内设有第一导杆183,第一导杆183穿过第一导套182,第一导杆183底端设有圆形凸板184,圆形凸板184左右侧中部均开有下料槽185,进料斗16内左右侧下部均设有挡块186,挡块186挡住下料槽185,第一连杆181顶部左右两侧与第一导杆183左右侧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187,所以当人们要进行播种时,用户将一定量的大豆放置在进料斗16内,人们顺时针转动第一导杆183,从而带动圆形凸板184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下料槽185顺时针转动,第三弹簧187被拉伸,使挡块186不再挡住下料槽185时,此时进料斗16内的大豆会通过下料槽185进入第一下料管15,从而进行播种,当人们不再进行播种时,人们松开第一导杆183,第三弹簧187复原,从而通过第一导杆183带动圆形凸板184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下料槽185逆时针转动,使挡块186挡住下料槽185时,此时不再进行播种,如此可以方便用户更好的去播种大豆,不需要用户经常将大豆放入进料斗16内进行播种。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连杆19、第二导套20、第二导杆21、楔形块22、第四弹簧23和L形板24,连接板8底部右侧设有第二连杆19,第二连杆19底端嵌有第二导套20,第二导套20内设有第二导杆21,第二导杆21穿过第二导套20,第二导杆21右端设有楔形块22,第二导杆21顶部左侧与第二连杆19左侧下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23,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L形板24,L形板24位于楔形块22的下方,所以为了使人们把大豆放入进料斗16时,不需要一直按着连接板8,人们可以通过连接板8带动第二连杆19向下移动,第二连杆19带动第二导套20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楔形块22向下移动,当楔形块22向下移动到L形板24左侧时,楔形块22向左移动,第四弹簧23被拉伸,楔形块22向下移动到离开L形板24时,第四弹簧23伸长,从而带动楔形块22快速向右移动,使L形板24固定住楔形块22,使人们可以不需要一直按着连接板8进行播种,当人们播种结束时,人们向左移动第二导杆21,第四弹簧23被拉伸,从而带动楔形块22向左移动,使L形板24不再固定住楔形块22,此时第一弹簧7复位,带动第一滑块6及其上装置复位。
因为还包括有储料装置25,安装板4顶部设有储料装置25,储料装置25包括有框体251、盖板252、拉手253、第二下料管254、挡板255和第五弹簧256,安装板4顶部设有框体251,框体251左壁顶部铰接有盖板252,盖板252底部右侧与框体251右壁顶端接触,盖板252顶部右侧设有拉手253,框体251底部均匀设有5个第二下料管254,第二下料管254底部均位于进料斗16的正上方,第二下料管254底部右侧铰接有挡板255,挡板255挡住第二下料管254底端,挡板255顶部左侧与第二下料管254左侧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256,所以为了方便人们储存大豆,人们可以通过拉手253向上拉动盖板252,从而打开框体251,此时人们可以将大豆放入框体251内,放完大豆后,人们再可以通过拉手253向下移动盖板252,从而关闭框体251,当人们需要把大豆放入进料斗16内时,人们向下拉动挡板255,第五弹簧256被拉伸,从而使挡板255不在挡住第二下料管254,此时框体251内的大豆可以通过第二下料管254掉入进料斗16内,当人们不再把大豆放入进料斗16内时,人们松开挡板255,第五弹簧256复原,从而带动挡板255向上移动,进而使挡板255挡住第二下料管254。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连杆26、螺母27、螺栓28和压块29,左方安装板4左侧下部与右方安装板4右侧下部均设有第三连杆26,左方第三连杆26左端与右方第三连杆26右端均设有螺母27,螺母27内均旋有螺栓28,螺栓28底端均设有压块29,压块29位于轮子3的正上方,所以当人们想要使设备不易移动,人们可以向下拧紧螺栓28,从而带动压块29向下移动,当压块29与轮子3顶部接触时,从而固定住设备,当人们移动设备时,人们向上拧松螺栓28,从而带动压块29向上移动,当压块29与轮子3顶部不接触时,此时人们可以移动设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轮子(3)、安装板(4)、滑轨(5)、第一滑块(6)、第一弹簧(7)、连接板(8)、固定套(9)、空心管(10)、夹板(11)、第二弹簧(12)、第二滑块(13)、连接杆(14)、第一下料管(15)、进料斗(16)和推杆(17),底板(1)上均匀开有5个通孔(2),底板(1)左右侧均设有轮子(3),底板(1)顶部左右侧均设有安装板(4),左侧安装板(4)的右侧中部与右侧安装板(4)的左侧中部均嵌有滑轨(5),滑轨(5)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6),第一滑块(6)底部与底板(1)顶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7),两个第一滑块(6)之间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上均匀嵌有5个固定套(9),固定套(9)内设有空心管(10),空心管(10)穿过固定套(9),空心管(10)的下部均位于通孔(2)内,空心管(10)底部左右侧均铰接有夹板(11),左右侧夹板(11)底端均相接触,空心管(10)左右侧下部与夹板(11)外侧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2),滑轨(5)上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13),两个第二滑块(13)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后侧均匀连接有5个第一下料管(15),第一下料管(15)均穿过空心管(10)与夹板(11)内侧中部接触,第一下料管(15)顶端均连接有进料斗(16),左侧安装板(4)的前侧上部与右侧安装板(4)的前侧上部之间连接有推杆(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下料装置(18),进料斗(16)内设有下料装置(18),下料装置(18)包括有第一连杆(181)、第一导套(182)、第一导杆(183)、圆形凸板(184)、挡块(186)和第三弹簧(187),进料斗(16)内壁上部连接有第一连杆(181),第一连杆(181)中部嵌有第一导套(182),第一导套(182)内设有第一导杆(183),第一导杆(183)穿过第一导套(182),第一导杆(183)底端设有圆形凸板(184),圆形凸板(184)左右侧中部均开有下料槽(185),进料斗(16)内左右侧下部均设有挡块(186),挡块(186)挡住下料槽(185),第一连杆(181)顶部左右两侧与第一导杆(183)左右侧上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弹簧(18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连杆(19)、第二导套(20)、第二导杆(21)、楔形块(22)、第四弹簧(23)和L形板(24),连接板(8)底部右侧设有第二连杆(19),第二连杆(19)底端嵌有第二导套(20),第二导套(20)内设有第二导杆(21),第二导杆(21)穿过第二导套(20),第二导杆(21)右端设有楔形块(22),第二导杆(21)顶部左侧与第二连杆(19)左侧下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23),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L形板(24),L形板(24)位于楔形块(22)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储料装置(25),安装板(4)顶部设有储料装置(25),储料装置(25)包括有框体(251)、盖板(252)、拉手(253)、第二下料管(254)、挡板(255)和第五弹簧(256),安装板(4)顶部设有框体(251),框体(251)左壁顶部铰接有盖板(252),盖板(252)底部右侧与框体(251)右壁顶端接触,盖板(252)顶部右侧设有拉手(253),框体(251)底部均匀设有5个第二下料管(254),第二下料管(254)底部均位于进料斗(16)的正上方,第二下料管(254)底部右侧铰接有挡板(255),挡板(255)挡住第二下料管(254)底端,挡板(255)顶部左侧与第二下料管(254)左侧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25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三连杆(26)、螺母(27)、螺栓(28)和压块(29),左方安装板(4)左侧下部与右方安装板(4)右侧下部均设有第三连杆(26),左方第三连杆(26)左端与右方第三连杆(26)右端均设有螺母(27),螺母(27)内均旋有螺栓(28),螺栓(28)底端均设有压块(29),压块(29)位于轮子(3)的正上方。
CN201810568701.3A 2018-06-05 2018-06-05 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 Pending CN1089667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8701.3A CN108966759A (zh) 2018-06-05 2018-06-05 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8701.3A CN108966759A (zh) 2018-06-05 2018-06-05 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6759A true CN108966759A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40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8701.3A Pending CN108966759A (zh) 2018-06-05 2018-06-05 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6675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7541A (zh) * 2020-08-18 2020-11-17 曾耀伟 一种农业用播种装置
CN113575031A (zh) * 2021-08-05 2021-11-02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播种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208552A (zh) * 2022-01-10 2022-03-22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鹰嘴豆育苗系统及育苗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1169Y (zh) * 1992-10-15 1993-09-01 周长云 播种、施肥多功能点播器
CN202077358U (zh) * 2010-11-26 2011-12-21 中国农业大学 自动种子计数仪
US20170118904A1 (en) * 2015-10-29 2017-05-04 Brooklyn Bridge To Cambodia,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lanting seeds using air propulsion
CN107006179A (zh) * 2017-03-31 2017-08-04 刘小勇 点种器
CN107295992A (zh) * 2017-06-28 2017-10-27 湛来 一种环保园林用鱼食投放装置
CN107873191A (zh) * 2017-12-08 2018-04-06 铜陵汇宇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气动播种机
CN108076910A (zh) * 2017-12-06 2018-05-29 郑州莉迪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力负压式小型菜种人力快速土培栽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1169Y (zh) * 1992-10-15 1993-09-01 周长云 播种、施肥多功能点播器
CN202077358U (zh) * 2010-11-26 2011-12-21 中国农业大学 自动种子计数仪
US20170118904A1 (en) * 2015-10-29 2017-05-04 Brooklyn Bridge To Cambodia,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lanting seeds using air propulsion
CN107006179A (zh) * 2017-03-31 2017-08-04 刘小勇 点种器
CN107295992A (zh) * 2017-06-28 2017-10-27 湛来 一种环保园林用鱼食投放装置
CN108076910A (zh) * 2017-12-06 2018-05-29 郑州莉迪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力负压式小型菜种人力快速土培栽种装置
CN107873191A (zh) * 2017-12-08 2018-04-06 铜陵汇宇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气动播种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7541A (zh) * 2020-08-18 2020-11-17 曾耀伟 一种农业用播种装置
CN111937541B (zh) * 2020-08-18 2022-08-30 曾耀伟 一种农业用播种装置
CN113575031A (zh) * 2021-08-05 2021-11-02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播种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208552A (zh) * 2022-01-10 2022-03-22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鹰嘴豆育苗系统及育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6759A (zh) 一种田中大豆播种机
CN108738534B (zh) 一种大豆种植器
US7051475B1 (en) Adjustable tray size automatic seedling planting apparatus
CN110679241A (zh) 一种基于转盘量取的农用种子作物栽培装置
CN107027392A (zh) 一种方便调节播种间距的播种机
CN107371514A (zh) 一种移栽机顶出夹取式取苗装置
US4694760A (en) Standing seed planter
CN219068887U (zh) 一种牧草种植施肥一体机
CN110431969A (zh) 一种田间试验用玉米移苗装置
CN110149839A (zh) 一种用于苜蓿批量种植的新型播种装置
US7036440B1 (en) Adjustable tray size automatic seedling planting apparatus
CN109923983A (zh) 一种育苗移栽培土装置
CN210352342U (zh) 一种蔬菜种子育苗装置
CN217657043U (zh) 一种大白菜新品种选育用栽苗装置
CN207766859U (zh) 一种便于定量播种的手持玉米播种装置
CN207443412U (zh) 草坪播种机
CN114402851B (zh) 一种大豆新品种选育用培育装置
CN205357057U (zh) 小型播种机
CN208549250U (zh) 植物根茬拔除器
CN207652944U (zh) 穴盘播种器
CN111436249B (zh) 一种黄精种植用刨坑、播种联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601884U (zh) 一种农作用菜苗种植设备
CN107711002B (zh) 大豆播种装置
CN210537718U (zh) 一种新型滇重楼育苗盘
CN213523050U (zh) 一种环保园林苗圃栽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