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65527A - 手机 - Google Patents

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65527A
CN108965527A CN201810800486.5A CN201810800486A CN108965527A CN 108965527 A CN108965527 A CN 108965527A CN 201810800486 A CN201810800486 A CN 201810800486A CN 108965527 A CN108965527 A CN 108965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main battery
secondary cell
batter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004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汉武
辜晓纯
陈丹蕾
易士鹏
周倩
辜耿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HUIM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HUI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HUIM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HUI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0048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655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65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55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手机,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主电池和多个副电池。多个所述副电池安装在所述主电池的同一表面,并且位于所述主电池的周缘,以与所述主电池围合形成有安装槽;其中,所述主电池与多个所述副电池之间呈串联连接。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主电池上串联有多个副电池,因此通过多个副电池的增设而大幅度增大了电池组件的电容量,以提高手机的续航能力。另外,多个副电池与主电池之间围合有安装槽,因此手机内部的芯片、电路板和背光模组等元件均可容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以避免副电池的增设对手机内部元件的安装造成干涉。

Description

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通信工具,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手机,比如拍照、看电影、聊天。但是,现有的手机的电池容量较小,导致手机的续航时间短,因此用户一天内需要多次对手机进行充电,而增加了用户的使用烦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旨在解决手机的电池组件的电容量小,以导致续航时间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手机,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
主电池;以及
多个副电池,多个所述副电池安装在所述主电池的同一表面,并且位于所述主电池的周缘,其中,所述主电池与多个所述副电池之间呈串联连接。
优选地,所述副电池与所述主电池之间呈可拆连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电池上设置有安装滑槽,所述主电池的电极触点设置在所述安装滑槽内;
所述副电池插接在所述安装滑槽内,并且所述副电池上的电极触点与所述安装滑槽内的电极触点连接,以实现副电池与所述主电池的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副电池的底面与所述主电池的表面相互分离,以形成有散热空隙。
优选地,所述主电池的表面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散热空隙内,并且所述支撑结构的顶端抵接所述副电池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由多块散热铝片制成。
优选地,所述手机还包括壳体,所述电池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电池组件上的所述散热器结构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石墨散热膜,所述石墨散热膜与所述散热器结构的外露于所述壳体的部分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机壳体包括侧框和后盖,所述侧框的后端与所述后盖的前端可拆卸连接,并且形成所述侧框的多个框板之间呈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侧框围绕所述副电池盖设,所述后盖盖设在所述主电池的后端。
优选地,每一所述框板对应一所述副电池设置,并且所述框板与所述副电池固定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将电池组件设置由主电池和副电池组成,并且主电池与副电池之间呈串联,因此可以有效增大电池组件的电容量,以提高手机的续航能力。另外,副电池安装在主电池上,两者之间形成有容置槽,因此容置槽可以对电路板、背光模组和显示玻璃等原件进行安装,因此不会对手机内部的元件安装造成干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手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手机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中手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壳体与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电池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手机另一实施例中的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手机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副电池和主电池之间的散风间隙内安装有支撑结构(散热器结构);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手机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手机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手机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手机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手机 110 主电池
120 副电池 200 壳体
210 后盖 220 侧框
221 框板 300 背光模组
400 屏幕 500 支撑结构
510 散热器结构 600 盖板
700 石墨散热膜 P 散热空隙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请参阅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手机,该手机的电池组件包括主电池和多个安装在主电池上的副电池,因此通过增加的多个副电池来提高手机的总容电量,以提高手机的续航能力。
请参阅图1a至图3,本发明提出一种主手机100,手机100包括壳体200,壳体200包括侧框220和后盖210,并且侧框220和后盖210围合形成一敞口,该敞口通过一屏幕400(一般为触控屏)盖合。手机100壳体200内安装有电池组件、安装在电池组件前的背光模组300,背光模组300和屏幕400之间设置有显示玻璃。其中,电池组件包括主电池110,主电池110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而设定,本申请中,采用长方体形的主电池110进行解释说明。主电池110 的朝向屏幕400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副电池120,多个副电池120串联主电池 110,因此增加电池组件的电容量,其中,多个副电池120采用长条形设置进行解释说明,并且副电池120设置有四个。具体的,四个副电池120中,其中两副电池120的长度相对较长,另外两副电池120的长度较短,较长设置的两副电池120分别对应安装在主电池110的两长边缘,而较短设置的两副电池120 则分别对应安装在主电池110的两短边缘。进而,四个副电池120与主电池110 之间围合形成一容置槽,也就是说,主电池110与壳体200的后盖210对应设置,四个副电池120与侧框220的四个框板221对应,由此,电路板、背光模组300 和显示玻璃等原件安装时,直接将该部分部件安装在电池组件形成的容置槽中即可。由此看出,本申请通过在主电池110上增设有副电池120,这不仅不影响手机100内部各元件的安装,还可以提高手机100的整体电池容量,进而有效增强手机100的续航能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由于手机100的外周设置有功能按键或者功能孔等,因此为了给该部分功能结构进行安装让位,可以在副电池120上开设有让位空间,例如开设通孔或通槽等避位空间,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将电池组件设置由主电池110和副电池120组成,并且主电池110与副电池120之间呈串联,因此可以有效增大电池组件的电容量,以提高手机100的续航能力。另外,副电池120安装在主电池110上,两者之间形成有容置槽,因此容置槽可以对电路板、背光模组300和显示玻璃等原件进行安装,因此不会对手机100内部的元件安装造成干涉。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请参阅图4,所述副电池120与所述主电池110之间呈可拆连连接。容易理解的,将副电池120与主电池110之间设置可拆卸连接,进而当电池电量缺乏或用尽后,可以将各副电池120拆卸以独立进行充电,因此同步主电池110和副电池120的充电,因此可实现快速充电的效果。当中容易理解的,因为电池组件安装在手机100的壳体200内,因此需要充电时,可以将壳体200的后盖210打开后,将电池取出后进行充电。当然,手机100的壳体200上同样设置有连接主电池110的充电口,因此也可以通过该充电口对电池组件整体进行充电,而不用将电池组件拆出。
应该解释,副电池120的可拆卸方式设置可为多种方式,例如:
第一、副电池120与主电池110之间呈卡接的形式连接。具体的,主电池110上凹设有卡接槽,并且主电池110的电极触点设置在卡接槽内,同时副电池120上设置有卡接部,并且副电池120的电极触点设置在卡接部上。由此,当副电池120通过卡接部卡接主电池110上的卡接槽后,副电池120 的电极触点与主电池110的电极触点对应接触,以实现两者的电连接。
第二、所述主电池110上设置有安装滑槽,所述主电池110的电极触点设置在所述安装滑槽内。所述副电池120插接在所述安装滑槽内,并且所述副电池120上的电极触点与所述安装滑槽内的电极触点连接,以实现副电池 120与所述主电池110的电连接。
第三、主电池110和副电池120上相应设置有磁吸件(或魔术贴),因此主电池110和副电池120之间通过磁吸件(或魔术贴)实现可拆卸连接。另外,当主电池110和副电池120相互连接的同时,两者间的电极触点相互接触以实现两者的电连接。
当然,副电池120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不仅限于上述三种,只要能实现副电池120与主电池110可拆卸连接的方式都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考虑到电池组件包括由主电池110 和多个副电池120组成,由此在大幅度增大储电量的同时,还相应增加的电池充电或使用时的产热量。因此为了保证以及提高电池组件自身的散热效率,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设置所述副电池120的底面与所述主电池 110的表面相互分离,以形成有散热空隙P。由此,在增设散热空隙P的情况下,加强了电池组件表面的气体流通量,进而提高散热强度,防止较高的产热对电池组件产生影响。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考虑到主电池110和副电池120装配后,两者之间存在散热空隙P,所以当副电池120受力后较为容易出现折弯的现象。因此,在所述主电池110的表面设置有支撑结构500,所述支撑结构500 位于所述散热空隙P内,并且所述支撑结构500的顶端抵接所述副电池120 的底面。由此,支撑结构500可以对副电池120起到支撑作用,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其中,支撑结构500的设置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支撑板、支撑块或支撑柱等,在此不做特别限定,只要支撑结构500实现对副电池120 进行支撑作用即可。并且,支撑结构500的材料也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而取材,在此也不作特殊的限定。另外值得一提,支撑结构500的设定旨为对副电池120起到有效支撑以避免副电池120容易被压变形,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到支撑结构500的增设不能对电池组件的散热起到较大的阻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同一副电池120通过多个支撑结构500的进行支撑,并且多个支撑结构500呈间隔排布,由此保证多个支撑结构500之间具有足够的缝隙供电池组件进行散热。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考虑到当散热间隙中设置有支撑结构500后,减小了气流的流动空间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散热功能,因此请参阅图6和图7,设置所述支撑结构500由多块散热铝片制成,由此多块所述散热铝片形成一散热器结构510,进而通过该散热结构对电池组件的产热进行传导,以增大散热面积而改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提高散热器结构510的散热效果,在另一更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和图9,在壳体200上开设有散热口,并且将所述散热器结构510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200,由此提高散热器结构510的散热功能。另外,为了提高手机100外壳的美观性,还可以在壳体200的散热口处可拆卸安装有盖板600,当需要对电池快速散热时,将盖板600打开进行散热,散热完成后再将盖板600密闭散热孔(请参阅图10)即可。
更进一步的,考虑到手机100在特殊高效的运作过程中,散热量及其大,即使在散热器结构510的设置下也难以保证电池组件的充分散热效果。因此,在另一更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在所述壳体200的表面设置有石墨散热膜700,所述石墨散热膜700与所述散热器结构510的外露于所述壳体200的部分连接。进而,当电池组件发热时,热量传导至散热器结构510进行散热的同时,再通过石墨散热膜700热量急速散发,由此起到极佳的散热效果。此外,还可设置石墨散热膜700与壳体200之间呈可拆卸连接,进而,由于石墨散热膜700为柔性材质,因此在不需要大幅度散热的情况下,可以将石墨散热膜700进行卷曲后通过散热口而放入手机100的壳体200内,然后在盖板600盖设散热口以对石墨散热膜700进行隐藏。
此处还值得一提的,因为用户在使用手机100的过程中,通常是手持手机100的下部,因此,敞开使用时的石墨散热膜700优选设置在手机100的上端部,并且向后盖210敞开而铺设在后盖210上。
在本申请中,所述手机100壳体200包括侧框220和后盖210,电池组件安装在壳体200后,主电池110与壳体200的后盖210相对应,相当于后盖 210将主电池110的后端盖设,而多个副电池120相对侧框220的设置,相当于侧框220围绕副电池120盖设。其中,主电池110与副电池120之间可拆卸连接,同时侧框220与后盖210呈可拆卸设置,以及形成侧框220的各框板221(四个框板221)之间呈可拆卸连接。因此,在电池组件的用电量待尽或者需要对电池组件进行充电时,可以将后盖210以及框板221进行分体拆卸后,方便副电池120和主电池110之间的拆离和取出。
进一步的,考虑到,在对壳体200进行拆卸以供电池取出的过程中,由于各框板221,以及各框板221与后盖210之间均呈分体状态,所以较为容易造成框板221丢失。进而,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设置副电池120与框板221之间为固定连接,以当单独对副电池120充电的同时,框板221固定在副电池120上,以有效避免框板221发生丢失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机,包括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
主电池;以及
多个副电池,多个所述副电池安装在所述主电池的同一表面,并且位于所述主电池的周缘,以与所述主电池围合形成有安装槽;其中,所述主电池与多个所述副电池之间呈串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电池与所述主电池之间呈可拆连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池上设置有安装滑槽,所述主电池的电极触点设置在所述安装滑槽内;
所述副电池插接在所述安装滑槽内,并且所述副电池上的电极触点与所述安装滑槽内的电极触点连接,以实现副电池与所述主电池的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电池的底面与所述主电池的表面相互分离,以形成有散热空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池的表面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散热空隙内,并且所述支撑结构的顶端抵接所述副电池的底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由多块散热铝片制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还包括壳体,所述电池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电池组件上的所述散热器结构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石墨散热膜,所述石墨散热膜与所述散热器结构的外露于所述壳体的部分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体包括侧框和后盖,所述侧框的后端与所述后盖的前端可拆卸连接,并且形成所述侧框的多个框板之间呈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侧框围绕所述副电池盖设,所述后盖盖设在所述主电池的后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框板对应一所述副电池设置,并且所述框板与所述副电池固定连接。
CN201810800486.5A 2018-07-19 2018-07-19 手机 Pending CN1089655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00486.5A CN108965527A (zh) 2018-07-19 2018-07-19 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00486.5A CN108965527A (zh) 2018-07-19 2018-07-19 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5527A true CN108965527A (zh) 2018-12-07

Family

ID=64497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00486.5A Pending CN108965527A (zh) 2018-07-19 2018-07-19 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6552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6212A (zh) * 2020-03-27 2020-08-25 深圳市晶泰液晶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液晶显示屏模组
CN113067092A (zh) * 2021-04-19 2021-07-02 广东美晨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35681A3 (fr) * 2002-02-05 2003-08-08 Wen Hsu Wang Ensemble de batteries de secours pour des appareils electroniques portables
CN101938019A (zh) * 2010-09-13 2011-01-05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组及其电池模块
KR101050332B1 (ko) * 2010-10-05 2011-07-19 유정석 휴대폰 배터리 장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휴대폰 사용 방법
EP2733768A1 (en) * 2012-11-16 2014-05-21 Nintendo Co., Lt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battery unit
CN203951509U (zh) * 2014-05-20 2014-11-19 深圳市基思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池手机
CN104659400A (zh) * 2013-11-21 2015-05-27 许振宇 一种阶梯式电池结构
CN204498187U (zh) * 2015-04-17 2015-07-22 深圳辉烨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电池散热的智能手机
CN106061212A (zh) * 2016-07-29 2016-10-26 天津日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石墨散热膜
CN106104900A (zh) * 2014-03-18 2016-11-09 株式会社Lg 化学 具有非对称且凹进的结构的电池单体
CN107465793A (zh) * 2017-08-17 2017-12-12 太仓劲松智能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耐磨性好的钛合金手机壳
CN206758541U (zh) * 2017-03-31 2017-12-15 创科(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主电池、副电池以及电池组
CN207476080U (zh) * 2017-11-01 2018-06-08 江苏天隆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主板散热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35681A3 (fr) * 2002-02-05 2003-08-08 Wen Hsu Wang Ensemble de batteries de secours pour des appareils electroniques portables
CN101938019A (zh) * 2010-09-13 2011-01-05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组及其电池模块
KR101050332B1 (ko) * 2010-10-05 2011-07-19 유정석 휴대폰 배터리 장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휴대폰 사용 방법
EP2733768A1 (en) * 2012-11-16 2014-05-21 Nintendo Co., Lt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battery unit
CN104659400A (zh) * 2013-11-21 2015-05-27 许振宇 一种阶梯式电池结构
CN106104900A (zh) * 2014-03-18 2016-11-09 株式会社Lg 化学 具有非对称且凹进的结构的电池单体
CN203951509U (zh) * 2014-05-20 2014-11-19 深圳市基思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池手机
CN204498187U (zh) * 2015-04-17 2015-07-22 深圳辉烨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电池散热的智能手机
CN106061212A (zh) * 2016-07-29 2016-10-26 天津日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石墨散热膜
CN206758541U (zh) * 2017-03-31 2017-12-15 创科(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主电池、副电池以及电池组
CN107465793A (zh) * 2017-08-17 2017-12-12 太仓劲松智能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耐磨性好的钛合金手机壳
CN207476080U (zh) * 2017-11-01 2018-06-08 江苏天隆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主板散热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6212A (zh) * 2020-03-27 2020-08-25 深圳市晶泰液晶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液晶显示屏模组
CN111586212B (zh) * 2020-03-27 2021-09-07 深圳市晶泰液晶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液晶显示屏模组
CN113067092A (zh) * 2021-04-19 2021-07-02 广东美晨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47871U (zh) 电池模块
CN109994798A (zh) 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208128310U (zh) 主板堆叠组件以及终端设备
CN213186172U (zh) 摄像头装饰件、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05725973U (zh) 手机侧键安装结构
CN108965527A (zh) 手机
WO2020220981A1 (zh) 一种终端
CN207819985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5847345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式扩展背盖的手机
WO2020220980A1 (zh) 一种终端
CN206180323U (zh) 一种便捷携带式Type‑C多功能转换器
CN204786147U (zh) 一种闪光灯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2935541U (zh) 移动储能设备
CN202424972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8158650U (zh) 一种三防智能手机主板及三防智能手机
CN204442457U (zh) 一种保护壳
CN106547326A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10273582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移动电源
US8439713B2 (en) High-power connector having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CN205356449U (zh) 一种手机主板
CN211017559U (zh) 一种开关电源的接线端子
CN220066959U (zh) 一种能交流充电的充电宝
CN214672734U (zh) 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20324562U (zh) 一种具有隔热组件的锂电池
CN218005104U (zh) 一种多功能户外供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