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64855A - 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64855A
CN108964855A CN201710362125.2A CN201710362125A CN108964855A CN 108964855 A CN108964855 A CN 108964855A CN 201710362125 A CN201710362125 A CN 201710362125A CN 108964855 A CN108964855 A CN 108964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response
equipment
confirmation
se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621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64855B (zh
Inventor
杨茂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3621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64855B/zh
Priority to US16/616,003 priority patent/US11582353B2/en
Priority to DK18806670.8T priority patent/DK3633900T3/da
Priority to PCT/CN2018/087828 priority patent/WO2018214873A1/zh
Priority to EP18806670.8A priority patent/EP3633900B1/en
Publication of CN108964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4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64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48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9/0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9/02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 H04M19/04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the ringing-current being generated at the substations
    • H04M19/041Encoding the ringing signal, i.e. providing distinctive or selective ringing cap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发送请求信令给第一设备;接收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尝试呼叫的信令给第一设备;接收响铃信令,并发送临时响应信令给第一设备;接收确认响应的信令及确认请求的信令,并发送响应信令给第一设备。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新的语音信令传输的技术方案,简化了语音信令的传输流程、缩减了语音信令的数量,有利于提高语音信令传输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语音呼叫流程复杂,语音信令体积臃肿。当传输信令的信道环境复杂时,容易产生语音信令不能够有效传输的问题。例如,卫星通讯中,空口环境复杂,如果采用标准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协议,就容易出现语音信令无法可靠传输,语音电话业务成功率低的情况。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传输语音信令的技术方案,以保证语音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信道环境复杂时语音信令无法可靠传输的问题和缺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信令传输方法,包括:发送请求信令给第一设备;接收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尝试呼叫的信令给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响铃信令,并发送临时响应信令给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确认响应的信令及确认请求的信令,并发送响应信令给所述第一设备。
可选地,前述的方法,发送临时响应信令给所述第一设备,具体包括:向所述第一设备连续发出m个所述临时响应信令,其中,在发出第i个所述临时响应信令之后,等待接收到所述确认响应的信令后发送第i+1个临时响应信令。
可选地,前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发送第x个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第x个信令对应的状态报告,并在所述状态报告指示所述第x个信令发送成功后,发送第x+1个信令,x为正整数,所述第x个信令为所述请求信令、所述尝试呼叫的信令、所述临时响应信令、所述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信令。
可选地,前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接收第y个信令之后,发送指示成功接收所述第y个信令的状态报告给所述第一设备,y为正整数,所述第y个信令为所述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所述响应信令、所述确认响应的信令、所述确认请求的信令中的任一信令。
可选地,前述的方法,所述第一设备为卫星通信系统中的端站,或所述第一设备为微波通信系统中的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的一种信令传输方法,包括:接收请求信令,并发送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给第二设备;接收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响铃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接收临时响应信令,并发送确认响应的信令以及确认请求的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响应信令。
可选地,前述的方法,发送确认响应的信令以及确认请求的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具体包括:每接收到一所述临时响应信令后,都发送一所述确认响应的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并在发出第m个所述确认响应的信令后发送所述确认请求的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m为正整数。
可选地,前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发送第x个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第x个信令对应的状态报告,并在所述状态报告指示所述第x个信令发送成功后,发送第x+1个信令,x为正整数,所述第x个信令为所述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所述响应信令、所述确认响应的信令、所述确认请求的信令中的任一信令。
可选地,前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接收第y个信令之后,发送指示成功接收所述第y个信令的状态报告给所述第二设备,y为正整数,所述第y个信令为所述请求信令、所述尝试呼叫的信令、所述临时响应信令、所述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信令。
可选地,前述的方法,所述第二设备为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主站,或所述第二设备为微波通信系统中的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的一种信令传输装置,包括:请求模块,发送请求信令给第一设备;尝试呼叫模块,接收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尝试呼叫的信令给所述第一设备;临时响应模块,接收响铃信令,并发送临时响应信令给所述第一设备;响应模块,接收确认响应的信令及确认请求的信令,并发送响应信令给所述第一设备。
可选地,前述的装置,所述临时响应模块向所述第一设备连续发出m个所述临时响应信令,其中,在发出第i个所述临时响应信令之后,等待接收到所述确认响应的信令后发送第i+1个临时响应信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的一种信令传输装置,包括:尝试呼叫模块,接收请求信令,并发送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给第二设备;响铃模块,接收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响铃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确认响应及请求模块,接收临时响应信令,并发送确认响应的信令以及确认请求的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模块,接收响应信令。
可选地,前述的装置,所述每接收到一所述临时响应信令后,都发送一所述确认响应的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并在发出第m个所述确认响应的信令后发送所述确认请求的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m为正整数。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相比于现有的语音信令传输方案,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新的语音信令传输的技术方案,简化了语音信令的传输流程、缩减了语音信令的数量,有利于提高语音信令传输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语音信令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语音信令传输装置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的主站和卫星通信系统中的端站,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S110,主站发送请求信令给端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与端站通时,主站发出1个请求(INVITE),端站收到请求后,端站会发出要求主站尝试呼叫(Trying)的信令。
步骤S120,主站接收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尝试呼叫的信令给端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发出尝试呼叫的信令后,端站会发出响铃(Ringing)的信令。
步骤S130,主站接收响铃信令,并发送临时响应信令给端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收到响铃后,发出1个临时响应(PRACK,the ProvisionalResponse ACKnowledgement)的信令,端站收到1个临时响应,回复一个200OK(PRACK)给主站,主站收到200OK(PRACK)之后,端站会接着发出响应请求——200OK(INVITE),确认端站接收了主站的呼叫。
步骤S140,主站接收确认响应的信令及确认请求的信令,并发送响应信令给端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再发出一个响应(ACK,ACKnowledgement)信令,即完成了整个语音呼叫流程。
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的语音信令传输方案,简化了语音信令的传输流程、缩减了语音信令的数量,有利于提高语音信令传输的成功率。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应用于微波通信系统的基站——基站A,其他设备为微波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基站B,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S210,基站A发送请求信令给基站B。
步骤S220,基站A接收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尝试呼叫的信令给基站B。
步骤S230,基站A接收响铃信令,向基站B连续发出m个临时响应信令,其中,在发出第i个临时响应信令之后,等待接收到确认响应的信令后发送第i+1个临时响应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A收到响铃后,发出2个临时响应(PRACK)的信令;基站B每收到1个临时响应,都会回复一个200OK(PRACK)给基站A,基站A收到200OK(PRACK)之后才会发出下一个临时响应,直至2个临时响应均已发出。
步骤S240,基站A接收确认响应的信令及确认请求的信令,并发送响应信令给基站B。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B发出第2个200OK(PRACK)时,会接着发出200OK(INVITE),确认基站B接收了基站A的呼叫;最后,基站A再发出一个响应(ACK)信令,即完成了整个语音呼叫流程。
其中,在发送第x个信令之后,接收第x个信令对应的状态报告,并在状态报告指示第x个信令发送成功后,发送第x+1个信令,x为正整数,第x个信令为请求信令、尝试呼叫的信令、临时响应信令、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信令;以及在接收第y个信令之后,发送指示成功接收第y个信令的状态报告给第一设备,y为正整数,第y个信令为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响应信令、确认响应的信令、确认请求的信令中的任一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引入ARQ机制:空口两端的设备分别为基站A和基站B,在基站A和基站B均引入ARQ机制,重传传输错误的语音信令。空口两端的设备分别为基站A和基站B,两者均既能作为发送端,又能作为接收端。本实施例中,基站A发送,基站B接收。基站A发送完成语音信令报文后,等待基站B的状态报告,如果状态报告指示语音信令报文发送成功,发送后续的语音信令报文,否则重传该语音信令报文。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基站A发送基站B接收,也可以是基站B发送,基站A接收。基站B发送完成语音信令报文后,等待基站A的状态报告,如果状态报告指示语音信令报文发送成功,发送后续的语音信令报文,否则重传该语音信令报文。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的端站,其他设备为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主站,包括:
步骤S310,端站接收请求信令,并发送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给主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与端站通时,主站发出1个请求(INVITE)。
在本实施例中,端站收到请求后,端站会发出要求主站尝试呼叫(Trying)的信令。
步骤S320,端站接收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响铃信令给主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发出尝试呼叫的信令后,端站会发出响铃(Ringing)的信令,主站收到响铃后,发出1个临时响应(PRACK)的信令。
步骤S330,端站接收临时响应信令,并发送确认响应的信令以及确认请求的信令给主站。
在本实施例中,端站收到1个临时响应,回复一个200OK(PRACK)给主站,主站收到200OK(PRACK)之后,端站会接着发出响应请求——200OK(INVITE),确认端站接收了主站的呼叫,主站再发出一个响应(ACK)信令,即完成了整个语音呼叫流程。
步骤S340,接收响应信令。
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的语音信令传输方案,简化了语音信令的传输流程、缩减了语音信令的数量,有利于提高语音信令传输的成功率。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的端站,其他设备为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主站,包括:
步骤S410,端站接收请求信令,并发送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给主站。
步骤S420,端站接收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响铃信令给主站。
步骤S430,接收临时响应信令,每接收到一所述临时响应信令后,都发送一确认响应的信令给第二设备,并在发出第m个确认响应的信令后发送确认请求的信令给第二设备,m为正整数。
步骤S440,接收响应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收到响铃后,发出2个临时响应(PRACK)的信令;端站每收到1个临时响应,都会回复一个200OK(PRACK)给主站,主站收到200OK(PRACK)之后才会发出下一个临时响应,直至2个临时响应均已发出;端站发出第2个200OK(PRACK)时,会接着发出200OK(INVITE),确认端站接收了主站的呼叫;最后,主站再发出一个响应(ACK)信令,即完成了整个语音呼叫流程。
其中,在发送第x个信令之后,接收第x个信令对应的状态报告,并在状态报告指示第x个信令发送成功后,发送第x+1个信令,x为正整数,第x个信令为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响应信令、确认响应的信令、确认请求的信令中的任一信令;以及在接收第y个信令之后,发送指示成功接收第y个信令的状态报告给第二设备,y为正整数,第y个信令为请求信令、尝试呼叫的信令、临时响应信令、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信令。
本实施例中,引入ARQ机制:空口两端的设备分别为主站和端站,在主站和端站均引入ARQ机制,重传传输错误的语音信令。
空口两端的设备分别为主站和端站,其中主站为发送端,端站为接收端。主站发送,端站接收。主站发送完成语音信令报文后,等待端站的状态报告,如果状态报告指示语音信令报文发送成功,发送后续的语音信令报文,否则重传该语音信令报文。
或者,端站发送,主站接收。端站发送完成语音信令报文后,等待主站的状态报告,如果状态报告指示语音信令报文发送成功,发送后续的语音信令报文,否则重传该语音信令报文。
本实施例中,不限于主站发送端站接收,也可以是端站发送,主站接收。端站发送完成语音信令报文后,等待主站的状态报告,如果状态报告指示语音信令报文发送成功,发送后续的语音信令报文,否则重传该语音信令报文。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语音信令传输装置,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的主站,其他设备为卫星通信系统中的端站,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
请求模块510,主站发送请求信令给端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与端站通时,主站发出1个请求(INVITE),端站收到请求后,端站会发出要求主站尝试呼叫(Trying)的信令。
尝试呼叫模块520,主站接收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尝试呼叫的信令给端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发出尝试呼叫的信令后,端站会发出响铃(Ringing)的信令。
临时响应模块530,主站接收响铃信令,并发送临时响应信令给端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收到响铃后,发出1个临时响应(PRACK)的信令,端站收到1个临时响应,回复一个200OK(PRACK)给主站,主站收到200OK(PRACK)之后,端站会接着发出响应请求——200OK(INVITE),确认端站接收了主站的呼叫。
响应模块540,主站接收确认响应的信令及确认请求的信令,并发送响应信令给端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再发出一个响应(ACK)信令,即完成了整个语音呼叫流程。
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的语音信令传输方案,简化了语音信令的传输流程、缩减了语音信令的数量,有利于提高语音信令传输的成功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应用于微波通信系统的基站——基站A,其他设备为微波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基站B,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请求模块510,发送请求信令给基站B。
尝试呼叫模块520,接收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尝试呼叫的信令给基站B。
临时响应模块530,接收响铃信令,向基站B连续发出m个临时响应信令,其中,在发出第i个临时响应信令之后,等待接收到确认响应的信令后发送第i+1个临时响应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A收到响铃后,发出2个临时响应(PRACK)的信令;基站B每收到1个临时响应,都会回复一个200OK(PRACK)给基站A,基站A收到200OK(PRACK)之后才会发出下一个临时响应,直至2个临时响应均已发出。
响应模块540,接收确认响应的信令及确认请求的信令,并发送响应信令给基站B。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B发出第2个200OK(PRACK)时,会接着发出200OK(INVITE),确认基站B接收了基站A的呼叫;最后,基站A再发出一个响应(ACK)信令,即完成了整个语音呼叫流程。
其中,在发送第x个信令之后,接收第x个信令对应的状态报告,并在状态报告指示第x个信令发送成功后,发送第x+1个信令,x为正整数,第x个信令为请求信令、尝试呼叫的信令、临时响应信令、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信令;以及在接收第y个信令之后,发送指示成功接收第y个信令的状态报告给第一设备,y为正整数,第y个信令为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响应信令、确认响应的信令、确认请求的信令中的任一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引入ARQ机制:空口两端的设备分别为基站A和基站B,在基站A和基站B均引入ARQ机制,重传传输错误的语音信令。空口两端的设备分别为基站A和基站B,两者均既能作为发送端,又能作为接收端。本实施例中,基站A发送,基站B接收。基站A发送完成语音信令报文后,等待基站B的状态报告,如果状态报告指示语音信令报文发送成功,发送后续的语音信令报文,否则重传该语音信令报文。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基站A发送基站B接收,也可以是基站B发送,基站A接收。基站B发送完成语音信令报文后,等待基站A的状态报告,如果状态报告指示语音信令报文发送成功,发送后续的语音信令报文,否则重传该语音信令报文。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语音信令传输装置,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的端站,其他设备为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主站,包括:
尝试呼叫模块610,端站接收请求信令,并发送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给主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与端站通时,主站发出1个请求(INVITE)。
在本实施例中,端站收到请求后,端站会发出要求主站尝试呼叫(Trying)的信令。
响铃模块620,端站接收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响铃信令给主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发出尝试呼叫的信令后,端站会发出响铃(Ringing)的信令,主站收到响铃后,发出1个临时响应(PRACK)的信令。
确认响应及请求模块630,端站接收临时响应信令,并发送确认响应的信令以及确认请求的信令给主站。
在本实施例中,端站收到1个临时响应,回复一个200OK(PRACK)给主站,主站收到200OK(PRACK)之后,端站会接着发出响应请求——200OK(INVITE),确认端站接收了主站的呼叫,主站再发出一个响应(ACK)信令,即完成了整个语音呼叫流程。
接收模块640,接收响应信令。
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的语音信令传输方案,简化了语音信令的传输流程、缩减了语音信令的数量,有利于提高语音信令传输的成功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语音信令传输装置,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的端站,其他设备为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主站,包括:
尝试呼叫模块610,端站接收请求信令,并发送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给主站。
响铃模块620,端站接收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响铃信令给主站。
确认响应及请求模块630,接收临时响应信令,每接收到一所述临时响应信令后,都发送一确认响应的信令给第二设备,并在发出第m个确认响应的信令后发送确认请求的信令给第二设备,m为正整数。
接收模块640,接收响应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收到响铃后,发出2个临时响应(PRACK)的信令;端站每收到1个临时响应,都会回复一个200OK(PRACK)给主站,主站收到200OK(PRACK)之后才会发出下一个临时响应,直至2个临时响应均已发出;端站发出第2个200OK(PRACK)时,会接着发出200OK(INVITE),确认端站接收了主站的呼叫;最后,主站再发出一个响应(ACK)信令,即完成了整个语音呼叫流程。
其中,在发送第x个信令之后,接收第x个信令对应的状态报告,并在状态报告指示第x个信令发送成功后,发送第x+1个信令,x为正整数,第x个信令为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响应信令、确认响应的信令、确认请求的信令中的任一信令;以及在接收第y个信令之后,发送指示成功接收第y个信令的状态报告给第二设备,y为正整数,第y个信令为请求信令、尝试呼叫的信令、临时响应信令、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信令。
本实施例中,引入ARQ机制:空口两端的设备分别为主站和端站,在主站和端站均引入ARQ机制,重传传输错误的语音信令。
空口两端的设备分别为主站和端站,其中主站为发送端,端站为接收端。主站发送,端站接收。主站发送完成语音信令报文后,等待端站的状态报告,如果状态报告指示语音信令报文发送成功,发送后续的语音信令报文,否则重传该语音信令报文。
或者,端站发送,主站接收。端站发送完成语音信令报文后,等待主站的状态报告,如果状态报告指示语音信令报文发送成功,发送后续的语音信令报文,否则重传该语音信令报文。
本实施例中,不限于主站发送端站接收,也可以是端站发送,主站接收。端站发送完成语音信令报文后,等待主站的状态报告,如果状态报告指示语音信令报文发送成功,发送后续的语音信令报文,否则重传该语音信令报文。
根据以上实施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一方面实现了一种简单的语音呼叫流程:设备A与设备B通信,设备A发出1个请求(INVITE),设备B收到请求后,设备B会发出要求设备A尝试呼叫(Trying)的信令,然后设备B会发出响铃(Ringing)的信令;设备A收到响铃后,发出m个临时响应(PRACK)的信令;设备B每收到1个临时响应,都会回复一个200OK(PRACK)给设备A,设备A收到200OK(PRACK)之后才会发出下一个临时响应,直至m个临时响应均已发出;设备B发出第m个200OK(PRACK)时,会接着发出200OK(INVITE),确认设备B接收了设备A的呼叫;最后,设备A再发出一个响应(ACK)信令,即完成了整个语音呼叫流程。其中,m的值是可配置的。(2)另一方面引入ARQ机制。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机制,自动重传请求机制,通过接收方请求发送方重传出错的数据报文来恢复出错的报文。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引入ARQ机制,重传传输错误的语音信令,可提高语音信令的传输可靠性。其步骤如下:第一步:定义好通信网络的架构。空口两端的设备分别为设备A和设备B,两者均既能作为发送端,又能作为接收端。第二步:设备A发送,设备B接收。设备A发送完成语音信令报文后,等待设备B的状态报告,如果状态报告指示语音信令报文发送成功,发送后续的语音信令报文,否则重传该语音信令报文。不限于设备A发送设备B接收,也可以是设备B发送,设备A接收。设备B发送完成语音信令报文后,等待设备A的状态报告,如果状态报告指示语音信令报文发送成功,发送后续的语音信令报文,否则重传该语音信令报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语音信令传输设备,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的主站和卫星通信系统中的端站,语音信令传输设备费支付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保费支付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主站发送请求信令给端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与端站通时,主站发出1个请求(INVITE),端站收到请求后,端站会发出要求主站尝试呼叫(Trying)的信令。
主站接收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尝试呼叫的信令给端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发出尝试呼叫的信令后,端站会发出响铃(Ringing)的信令。
主站接收响铃信令,并发送临时响应信令给端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收到响铃后,发出1个临时响应(PRACK)的信令,端站收到1个临时响应,回复一个200OK(PRACK)给主站,主站收到200OK(PRACK)之后,端站会接着发出响应请求——200OK(INVITE),确认端站接收了主站的呼叫。
主站接收确认响应的信令及确认请求的信令,并发送响应信令给端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再发出一个响应(ACK)信令,即完成了整个语音呼叫流程。
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的语音信令传输方案,简化了语音信令的传输流程、缩减了语音信令的数量,有利于提高语音信令传输的成功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的主站和卫星通信系统中的端站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主站发送请求信令给端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与端站通时,主站发出1个请求(INVITE),端站收到请求后,端站会发出要求主站尝试呼叫(Trying)的信令。
主站接收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尝试呼叫的信令给端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发出尝试呼叫的信令后,端站会发出响铃(Ringing)的信令。
主站接收响铃信令,并发送临时响应信令给端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收到响铃后,发出1个临时响应(PRACK)的信令,端站收到1个临时响应,回复一个200OK(PRACK)给主站,主站收到200OK(PRACK)之后,端站会接着发出响应请求——200OK(INVITE),确认端站接收了主站的呼叫。
主站接收确认响应的信令及确认请求的信令,并发送响应信令给端站。
在本实施例中,主站再发出一个响应(ACK)信令,即完成了整个语音呼叫流程。
本实施例相比于现有的语音信令传输方案,简化了语音信令的传输流程、缩减了语音信令的数量,有利于提高语音信令传输的成功率。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发明,比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而得到又一实施例。凡在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请求信令给第一设备;
接收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尝试呼叫的信令给所述第一设备;
接收响铃信令,并发送临时响应信令给所述第一设备;
接收确认响应的信令及确认请求的信令,并发送响应信令给所述第一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临时响应信令给所述第一设备,具体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连续发出m个所述临时响应信令,其中,在发出第i个所述临时响应信令之后,等待接收到所述确认响应的信令后发送第i+1个临时响应信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发送第x个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第x个信令对应的状态报告,并在所述状态报告指示所述第x个信令发送成功后,发送第x+1个信令,x为正整数,所述第x个信令为所述请求信令、所述尝试呼叫的信令、所述临时响应信令、所述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信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收第y个信令之后,发送指示成功接收所述第y个信令的状态报告给所述第一设备,y为正整数,所述第y个信令为所述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所述响应信令、所述确认响应的信令、所述确认请求的信令中的任一信令。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为卫星通信系统中的端站,或所述第一设备为微波通信系统中的基站。
6.一种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请求信令,并发送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给第二设备;
接收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响铃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
接收临时响应信令,并发送确认响应的信令以及确认请求的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
接收响应信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确认响应的信令以及确认请求的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具体包括:
每接收到一所述临时响应信令后,都发送一所述确认响应的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并在发出第m个所述确认响应的信令后发送所述确认请求的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m为正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发送第x个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第x个信令对应的状态报告,并在所述状态报告指示所述第x个信令发送成功后,发送第x+1个信令,x为正整数,所述第x个信令为所述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所述响应信令、所述确认响应的信令、所述确认请求的信令中的任一信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收第y个信令之后,发送指示成功接收所述第y个信令的状态报告给所述第二设备,y为正整数,所述第y个信令为所述请求信令、所述尝试呼叫的信令、所述临时响应信令、所述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信令。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为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主站,或所述第二设备为微波通信系统中的基站。
11.一种信令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模块,发送请求信令给第一设备;
尝试呼叫模块,接收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尝试呼叫的信令给所述第一设备;
临时响应模块,接收响铃信令,并发送临时响应信令给所述第一设备;
响应模块,接收确认响应的信令及确认请求的信令,并发送响应信令给所述第一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临时响应模块向所述第一设备连续发出m个所述临时响应信令,其中,在发出第i个所述临时响应信令之后,等待接收到所述确认响应的信令后发送第i+1个临时响应信令。
13.一种信令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尝试呼叫模块,接收请求信令,并发送要求尝试呼叫的信令给第二设备;
响铃模块,接收尝试呼叫的信令,并发送响铃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
确认响应及请求模块,接收临时响应信令,并发送确认响应的信令以及确认请求的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
接收模块,接收响应信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接收到一所述临时响应信令后,都发送一所述确认响应的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并在发出第m个所述确认响应的信令后发送所述确认请求的信令给所述第二设备,m为正整数。
CN201710362125.2A 2017-05-22 2017-05-22 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9648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62125.2A CN108964855B (zh) 2017-05-22 2017-05-22 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6/616,003 US11582353B2 (en) 2017-05-22 2018-05-22 Voic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DK18806670.8T DK3633900T3 (da) 2017-05-22 2018-05-22 Metode og enhed til overførsel af stemmesignalering
PCT/CN2018/087828 WO2018214873A1 (zh) 2017-05-22 2018-05-22 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
EP18806670.8A EP3633900B1 (en) 2017-05-22 2018-05-22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voice signal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62125.2A CN108964855B (zh) 2017-05-22 2017-05-22 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4855A true CN108964855A (zh) 2018-12-07
CN108964855B CN108964855B (zh) 2022-05-20

Family

ID=64396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62125.2A Active CN108964855B (zh) 2017-05-22 2017-05-22 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2353B2 (zh)
EP (1) EP3633900B1 (zh)
CN (1) CN108964855B (zh)
DK (1) DK3633900T3 (zh)
WO (1) WO2018214873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49530B1 (en) * 1998-07-16 2003-04-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Integrated signalling for asynchronous networks
KR20070014922A (ko) * 2005-07-28 2007-02-01 (주)티아이스퀘어 W-cdma망에서 동영상 메시지를 전달하는 방법 및장치
WO2007043806A1 (en) * 2005-10-11 2007-04-19 Ti Square Technolog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video message in w-cdma network
CN101035086A (zh) * 2007-04-20 2007-09-1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090055213A1 (en) * 2007-08-23 2009-02-26 Sony Corporation Contents billing system, contents acquiring apparatus, contents acquiring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for and contents providing apparatus, contents providing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for
CN101491057A (zh) * 2006-07-14 2009-07-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感知的通信会话建立
US20100054177A1 (en) * 2008-09-02 2010-03-04 Serdar Sahin Method and system of using ip multimedia system for call setup in mobile satellite systems
US20100255831A1 (en) * 2009-04-07 2010-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delay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2302868A1 (en) * 2009-09-29 2011-03-30 Alcatel Lucent Dynamic call deflection
US20120210007A1 (en) * 2011-02-11 2012-08-1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Denial of service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using dialog level filter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80531B2 (en) * 2002-04-29 2007-10-09 Iwatsu Electric Co., Ltd.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972340A (zh) * 2005-11-25 2007-05-3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ims域中实现视频彩铃业务的方法
US20070165811A1 (en) * 2006-01-19 2007-07-19 John Reuman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am detection
CN101536601B (zh) 2006-10-05 2012-05-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呼叫连接处理方法和消息收发代理装置
CN101277473B (zh) * 2007-03-31 2012-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改变分组交换域的状态的方法、终端、网络设备
JP2009206648A (ja) * 2008-02-26 2009-09-10 Nec Corp シグナリングサーバ、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シグナリング処理代行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621517B (zh) 2009-07-27 2013-08-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子系统回铃音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US10015067B2 (en) * 2016-08-19 2018-07-0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Automatically verifying logic of protocol messages exchanged between devices dur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49530B1 (en) * 1998-07-16 2003-04-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Integrated signalling for asynchronous networks
KR20070014922A (ko) * 2005-07-28 2007-02-01 (주)티아이스퀘어 W-cdma망에서 동영상 메시지를 전달하는 방법 및장치
WO2007043806A1 (en) * 2005-10-11 2007-04-19 Ti Square Technolog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video message in w-cdma network
CN101491057A (zh) * 2006-07-14 2009-07-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感知的通信会话建立
CN101035086A (zh) * 2007-04-20 2007-09-1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090055213A1 (en) * 2007-08-23 2009-02-26 Sony Corporation Contents billing system, contents acquiring apparatus, contents acquiring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for and contents providing apparatus, contents providing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for
US20100054177A1 (en) * 2008-09-02 2010-03-04 Serdar Sahin Method and system of using ip multimedia system for call setup in mobile satellite systems
US20100255831A1 (en) * 2009-04-07 2010-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delay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2302868A1 (en) * 2009-09-29 2011-03-30 Alcatel Lucent Dynamic call deflection
US20120210007A1 (en) * 2011-02-11 2012-08-1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Denial of service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using dialog level filtering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VICTOR Y.H. KUEH: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based call set-up over satellite-UMTS network",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33900A1 (en) 2020-04-08
WO2018214873A1 (zh) 2018-11-29
US20200092426A1 (en) 2020-03-19
US11582353B2 (en) 2023-02-14
EP3633900A4 (en) 2021-02-24
EP3633900B1 (en) 2022-08-24
DK3633900T3 (da) 2022-09-26
CN108964855B (zh) 2022-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38053B1 (en) One-number two-machine associated call method, apparatus and application server
CN102685689A (zh) 一键通服务方法
US2007021743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itiating communications
US20150116450A1 (en) Video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JP4737980B2 (ja) 電話システム及びこの電話システムの主装置
CN100407669C (zh) 一种网络监听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980139A (zh) 服务器装置和电话终端
US9736190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ervice control
ATE381204T1 (de) Verfahren zum senden von lokalisierungsdaten des anrufenden kommunikationsendgeräts zu einer anrufzentrale
CN108964855A (zh) 一种语音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
EP3281376B1 (en) In-session communication
CN109120578B (zh) 一种实现链路连接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70933B (zh) 视频彩铃协商异常的处理方法、装置以及服务器
CN108712441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6058290A1 (zh) 一种消息提醒方法及终端
CN112751975A (zh) 呼叫保持音的播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4242073A (zh) 一种实现实时语音人机对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3548383A (zh) 一种紧急呼叫场景下传输最小数据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970620A (zh) 一种基于网络的可视语音对讲方法
CN101374277B (zh) 一种下一代网络系统实现随路信令的方法
CN101662736B (zh) 早期媒体协商失败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通信系统
CN108809912A (zh) 终端核心功能应用方法及装置
CN102057701A (zh) 在通信网络中实现呼叫等待功能的方法
US88046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fer with signaling
KR101128912B1 (ko) 인터넷 망을 이용하여 음성을 전송하는 시스템에서의 메세지 데이터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