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42401A - 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42401A
CN108942401A CN201810907166.XA CN201810907166A CN108942401A CN 108942401 A CN108942401 A CN 108942401A CN 201810907166 A CN201810907166 A CN 201810907166A CN 108942401 A CN108942401 A CN 108942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
bloom chamfering
target
bloom
chamf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071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42401B (zh
Inventor
林海桂
黄浩
蔡杰成
陈高洪
彭加国
罗卫强
陈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ven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ven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ven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ven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071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42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42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42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42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42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5/00Automatic 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cutt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 B23Q15/007Automatic 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feed movement, cutt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of tool or work while the tool acts upon the workpie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3D建模,得到初始模型;得到第一曲线;以第一曲线作出第一圆管,并且该第一圆管的半径R1等于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宽度D,得到第二曲线;以第一曲线作出第二圆管,以第二曲线作出第三圆管,且第二圆管的半径R2和第三圆管的半径R3均等于目标的高光倒角的曲率半径R,第二圆管和第三圆管在初始模型的外部交汇形成第三曲线;刀具根据第三曲线和目标的高光倒角的曲率半径R对未进行高光倒角的电子产品外观件的实体进行表面切削加工。上述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刀具根据第三曲线和目标的高光倒角的曲率半径对产品的实体进行高光倒角的一次性加工成型,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外观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大众对3C电子产品(3C电子产品通常是指电脑、平板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随身听、电子辞典、影音播放器、或者数字音频播放器等等)外观件质感、外观以及性能的追求,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极力追求和设计产品外观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以吸引消费者关注目光。目前产品外观高光倒角设计一直备受消费者青睐,但对于制造企业来讲如何把高光倒角做到精致,提升倒角加工良率和效率,这已成为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电子产品外观件40的外侧表面的开设有内凹型的高光倒角41,对于等曲率半径(高光倒角各处的曲率半径为R)和等宽度(高光倒角各处的上端线与下端线之间的距离均为D)的高光倒角,若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路径不规则(即高光倒角整体不在一个平面上,例如图2所示,在电子产品外观件40的两端的高光倒角的路径相比中间段的路径往上翘起h),传统的做法只能先对客户提供的已经完成了高光倒角的电子产品外观件进行3D建模,得到完成了高光倒角的成品模型,然后利用3D曲面仿形方法让刀具顺着3D模型的曲面轮廓一点点地对未进行高光倒角的电子产品外观件40的实体进行切削以得到目标的高光倒角41,其工作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对未进行高光倒角的产品实体进行3D建模,建模完毕后,先利用目标的高光倒角的一条端线,得到第一曲线,利用第一曲线和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宽度得到第二曲线,该第二曲线则对应了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另一条端线。接着,再以第一曲线、第二曲线、以及目标的高光倒角的曲率半径,得到第三曲线,该第三曲线即为刀具加工的刀路轨迹。刀具便可以根据第三曲线和目标的高光倒角的曲率半径对产品的实体进行高光倒角加工,而且可以一次性加工成型,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
对未进行高光倒角的电子产品外观件的实体进行3D建模,得到初始模型;
根据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其中一条端线的位置参数,在初始模型的外表面得到第一曲线;
以第一曲线为中心在初始模型的表面作出第一圆管,并且该第一圆管的半径R1等于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宽度D,该第一圆管在初始模型的表面产生两条曲线,选取对应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另一条端线的曲线为第二曲线;
以第一曲线为中心在初始模型的表面作出第二圆管,以第二曲线为中心在初始模型的表面作出第三圆管,且第二圆管的半径R2和第三圆管的半径R3均等于目标的高光倒角的曲率半径R,第二圆管和第三圆管在初始模型的外部交汇形成第三曲线,该第三曲线为刀具的刀路轨迹;
刀具根据第三曲线和目标的高光倒角的曲率半径R对未进行高光倒角的电子产品外观件的实体进行表面切削加工。
上述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其关键点在于寻找出刀具加工产品实体时的刀路轨迹,使得刀具可以根据刀路轨迹一次性在产品实体上加工出目标的高光倒角。首先,对未进行高光倒角的产品实体进行3D建模,建模完毕后,先利用目标的高光倒角的一条端线,得到第一曲线,利用第一曲线和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宽度得到第二曲线,该第二曲线则对应了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另一条端线。接着,再以第一曲线、第二曲线、以及目标的高光倒角的曲率半径,得到第三曲线,该第三曲线即为刀具加工的刀路轨迹。最后,刀具便可以根据第三曲线和目标的高光倒角的曲率半径对产品的实体进行高光倒角加工,而且可以一次性加工成型,提高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3D建模在3D制图软件中进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3D制图软件包括:UG、SolidWorks、Invertor、或ProE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第一曲线时,根据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其中一条端线的位置参数在初始模型上作出片体,该片体与初始模型的表面求交线所得的曲线即为第一曲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具的刀头根据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凹凸情况进行选择;当目标的高光倒角为内凹型时,则刀具的刀头设有对应高光倒角的外凸结构;当目标的高光倒角为外凸型时,则刀具的刀头设有对应高光倒角的内凹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具的转速为1500r/min~20000r/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具在加工时喷洒有高光切削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第一曲线所需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其中一条端线的位置参数从已知的电子产品外观件的高光倒角的形状参数直接获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第一曲线所需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其中一条端线的位置参数根据3D曲面仿形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获取第一曲线时采用的端线为目标的高光倒角的下端线,则第二曲线对应目标的高光倒角的上端线;若获取第一曲线时采用的端线为目标的高光倒角的上端线,则第二曲线对应目标的高光倒角的下端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带有高光倒角的电子产品外观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子产品外观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中的步骤二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中的步骤三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中的步骤四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中的步骤四的补充说明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的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的原理说明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1-第一曲线,12-第二曲线,13-第三曲线;
21-第一圆管,22-第二圆管,23-第三圆管,24-第四圆管;
31-片体;
40-电子产品外观件,41-目标的高光倒角;
50-初始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下文,结合图3至图8,其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
如图3所示,该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未进行高光倒角的电子产品外观件的实体进行3D建模,得到初始模型50。
为了寻找出刀具加工产品实体的刀路轨迹,首先,需要对未进行高光倒角的电子产品外观件进行3D建模以得到初始模型50。
在本实施例中,该3D建模在3D制图软件中进行。进一步地,该3D制图软件可以为UG、SolidWorks、Invertor、或ProE中的一种或者常见的其他的3D制图软件。
S2:根据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其中一条端线的位置参数,在初始模型50的外表面得到第一曲线11。
在初始模型50建立后,接着要确定起始的操作点,选取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其中一条端线(上端线或者下端线)作为起始的参考线并且根据其位置参数,在初始模型50上得到对应该端线的第一曲线11。
结合图4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采用UG软件为例,在建立初始模型50后,根据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下端线的位置参数在初始模型50上作出片体31,该片体31与初始模型50的表面求交线所得的曲线即为第一曲线11。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选取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上端线作为第一曲线11。
此处,于该端线的位置参数的获取,可以是从已知的电子产品外观件的高光倒角的形状参数直接获取。一般对于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形状参数在产品的成品样品的规格说明书中都会提供,故可以直接采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对于该端线的位置参数的获取,也可以是根据对已完成了高光倒角的电子产品外观件进行3D曲面仿形实现。若在产品的成品样品的规格说明书中并未提供相关的参数,故可以采用3D曲面仿形来获取。
S3:以第一曲线11为中心在初始模型50的表面作出第一圆管21,并且该第一圆管21的半径R1等于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宽度D,该第一圆管21在初始模型50的表面产生两条曲线,选取对应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另一条端线的曲线为第二曲线12。
结合图5和图8所示,利用第一曲线11为中心作半径为R1的圆管,该圆管与初始模型50的表面的交汇处会产生两条曲线,由于在S2中,选取了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下端线为第一曲线11,故此时,选取位于第一曲线11的上方的曲线作为第二曲线12,该第二曲线12则对应了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上端线。此时,初始模型50上的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两条端线均已经确定,接着,进一步确定刀具的刀路轨迹。
在其他实施例中,若获取第一曲线11时采用的端线为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上端线,则第二曲线12对应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下端线。
S4:以第一曲线11为中心在初始模型50的表面作出第二圆管22,以第二曲线12为中心在初始模型50的表面作出第三圆管23,且第二圆管22的半径R2和第三圆管23的半径R3均等于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曲率半径R,第二圆管22和第三圆管23在初始模型50的外部交汇形成第三曲线13,该第三曲线13为刀具的刀路轨迹。
结合图6和图8所示,为了寻找出可以让刀具一次性完成加工的刀路轨迹,则需要找到一条路径,其相对于目标高光倒角的上端线和下端线的距离相等,并且该路径还需要与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曲率半径相匹配。因此,以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曲率半径R作为新的参考半径,以第一曲线11和第二曲线12为中心分别作圆管,得到半径为R2的第二圆管22和半径为R3的第三圆管23,并且R2=R3。在第二圆管22和第三圆管23在初始模型50的外部的交汇处会得到一条曲线,该曲线即为第三曲线13。第三曲线13与第一曲线11、第二曲线12的距离均为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曲率半径R。
结合图7和图8所示,若以第三曲线13为中心,半径为R4且R4=R,作第四圆管24,该第四圆管24与初始模型50求差后便可得到目标的高光倒角41(将第四圆管24与初始模型50的重叠区域从初始模型50上删除后在初始模型50上形成的凹槽,其即为目标的高光倒角41)。
S5:刀具根据第三曲线13和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曲率半径R对未进行高光倒角的电子产品外观件的实体进行表面切削加工。
此外,所述刀具的刀头根据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凹凸情况进行选择。当目标的高光倒角41为内凹型时,则刀具的刀头设有对应高光倒角的外凸结构。当目标的高光倒角41为外凸型时,则刀具的刀头设有对应高光倒角的内凹结构。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的高光倒角41为内凹型,故刀具的刀头设有对应高光倒角的外凸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若目标的高光倒角41为外凸型时,则刀具的刀头设有对应高光倒角的内凹结构。
对于刀具的工作参数也可以进行限定。
例如,所述刀具的转速为1500r/min~20000r/min。
又例如,所述刀具在加工时喷洒有切削液。该切削液优选为高光切削液。
上述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其关键点在于寻找出刀具加工产品实体时的刀路轨迹,使得刀具可以根据刀路轨迹一次性在产品实体上加工出目标的高光倒角41。首先,对未进行高光倒角的产品实体进行3D建模,建模完毕后,先利用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一条端线,得到第一曲线11,利用第一曲线11和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宽度得到第二曲线12,该第二曲线12则对应了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另一条端线。接着,再以第一曲线11、第二曲线12、以及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曲率半径,得到第三曲线13,该第三曲线13即为刀具加工的刀路轨迹。最后,刀具便可以根据第三曲线13和目标的高光倒角41的曲率半径对产品的实体进行高光倒角加工,而且可以一次性加工成型,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对未进行高光倒角的电子产品外观件的实体进行3D建模,得到初始模型;
根据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其中一条端线的位置参数,在初始模型的外表面得到第一曲线;
以第一曲线为中心在初始模型的表面作出第一圆管,并且该第一圆管的半径R1等于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宽度D,该第一圆管在初始模型的表面产生两条曲线,选取对应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另一条端线的曲线为第二曲线;
以第一曲线为中心在初始模型的表面作出第二圆管,以第二曲线为中心在初始模型的表面作出第三圆管,且第二圆管的半径R2和第三圆管的半径R3均等于目标的高光倒角的曲率半径R,第二圆管和第三圆管在初始模型的外部交汇形成第三曲线,该第三曲线为刀具的刀路轨迹;
刀具根据第三曲线和目标的高光倒角的曲率半径R对未进行高光倒角的电子产品外观件的实体进行表面切削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3D建模在3D制图软件中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制图软件包括:UG、SolidWorks、Invertor、或ProE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一曲线时,根据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其中一条端线的位置参数在初始模型上作出片体,该片体与初始模型的表面求交线所得的曲线即为第一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的刀头根据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凹凸情况进行选择;当目标的高光倒角为内凹型时,则刀具的刀头设有对应高光倒角的外凸结构;当目标的高光倒角为外凸型时,则刀具的刀头设有对应高光倒角的内凹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的转速为1500r/min~20000r/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在加工时喷洒有高光切削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一曲线所需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其中一条端线的位置参数从已知的电子产品外观件的高光倒角的形状参数直接获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一曲线所需目标的高光倒角的其中一条端线的位置参数根据3D曲面仿形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获取第一曲线时采用的端线为目标的高光倒角的下端线,则第二曲线对应目标的高光倒角的上端线;若获取第一曲线时采用的端线为目标的高光倒角的上端线,则第二曲线对应目标的高光倒角的下端线。
CN201810907166.XA 2018-08-10 2018-08-10 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 Active CN108942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7166.XA CN108942401B (zh) 2018-08-10 2018-08-10 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7166.XA CN108942401B (zh) 2018-08-10 2018-08-10 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42401A true CN108942401A (zh) 2018-12-07
CN108942401B CN108942401B (zh) 2019-08-30

Family

ID=64468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07166.XA Active CN108942401B (zh) 2018-08-10 2018-08-10 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4240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7685A (zh) * 2019-03-14 2020-09-2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螺旋扇磁极侧边的变深度倒角加工方法
CN112100754A (zh) * 2020-08-05 2020-12-18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等宽度倒角的加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0829A (zh) * 2007-10-25 2009-04-2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金属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US20150161808A1 (en) * 2012-03-15 2015-06-11 Omron Corporation Simulator, simulation method, and simulation program
CN105436583A (zh) * 2015-12-09 2016-03-30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
CN106624087A (zh) * 2017-01-17 2017-05-10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金属壳体及cnc加工方法
CN107065767A (zh) * 2017-03-23 2017-08-18 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3d轮廓倒角加工路径的生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0829A (zh) * 2007-10-25 2009-04-2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金属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US20150161808A1 (en) * 2012-03-15 2015-06-11 Omron Corporation Simulator, simulation method, and simulation program
CN105436583A (zh) * 2015-12-09 2016-03-30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
CN106624087A (zh) * 2017-01-17 2017-05-10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金属壳体及cnc加工方法
CN107065767A (zh) * 2017-03-23 2017-08-18 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3d轮廓倒角加工路径的生成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7685A (zh) * 2019-03-14 2020-09-2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螺旋扇磁极侧边的变深度倒角加工方法
CN112100754A (zh) * 2020-08-05 2020-12-18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等宽度倒角的加工方法
CN112100754B (zh) * 2020-08-05 2024-05-17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等宽度倒角的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42401B (zh) 2019-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42401B (zh) 高光倒角的加工方法
CN110111410B (zh) 一种基于空间数据库的二三维管网数据组织及显示方法
CN110220521B (zh) 一种高精地图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1930623A (zh) 一种三维道路模型化方法及装置
CN102426613B (zh) 大口径空间弯管相贯线及坡口的制作方法
CN1938739B (zh) 地图信息生成装置、地图信息生成方法
CN1873647B (zh) Cad方法和cad系统
CN102385067B (zh) 含逆断层等值线绘图方法
CN106444773B (zh) 一种基于递归简化可视图的环境建模方法
CN102881039B (zh) 基于激光三维扫描数据的树木三维矢量模型构建方法
CN107909650A (zh) 一种基于曲面拟合及测地线的复杂自由曲面网格划分方法
CN106340061A (zh) 一种山区点云滤波方法
CN108711194A (zh) 一种基于三次b样条插值的三维网格模型拼接方法
CN105354881B (zh) 基于离散属性数据的网格变形优化算法
CN110516004A (zh) 兼顾信息全局特征和局部层次结构的可视化方法和系统
CN108803621A (zh) 一种钢轨焊缝修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CN108020238A (zh) 一种获取途经点的方法、装置及导航设备
CN104036096B (zh) 斜面上凸起特征映射为制造特征体积的映射方法
CN105785919A (zh) 点云五轴无全局干涉刀轴矢量可行域计算方法
CN101303770B (zh) 一种应用于岩土工程建模的三角网格构建方法
CN108581378A (zh) 一种船体弯头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CN102236721B (zh) 空间数据引擎中复杂窗口空间信息提取方法
CN104462239A (zh) 一种基于数据矢量化空间分析的客户关系发现方法
CN107130422A (zh) 多转角裁片所用的裁剪方法
CN113358129A (zh) 基于Voronoi图的避障最短路径规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