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4884A -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4884A
CN108924884A CN201710215622.XA CN201710215622A CN108924884A CN 108924884 A CN108924884 A CN 108924884A CN 201710215622 A CN201710215622 A CN 201710215622A CN 108924884 A CN108924884 A CN 1089248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erminal
request
informa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156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24884B (zh
Inventor
晋英豪
韩锋
谭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156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4884B/zh
Priority to CN202110218592.4A priority patent/CN113163459B/zh
Priority to EP18781087.4A priority patent/EP3595358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81537 priority patent/WO201818451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4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4884A/zh
Priority to US16/592,598 priority patent/US1109609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24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4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7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access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1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neighbour cel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Determin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7Selecting a data network PoA [Point of Attac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第一基站请求RRC连接;当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其中,所述第二基站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第一基站接收来自第二基站的切换请求回复,并向终端发送第一请求回复,所述第一请求回复包括所述第二基站的配置信息。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五代(5th Generation;简称:5G)无线通信技术已是目前业界的热点。5G将支持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其中包括支持更高速率体验和更大带宽的接入能力、更低时延和高可靠的信息交互、以及更大规模且低成本的机器类通信设备的接入和管理等。此外,5G将支持面向车联网、应急通信、工业互联网等各种垂直行业应用场景。面对5G这些性能要求和应用场景,5G网络需要更加贴近用户特定需求,其定制化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为此,5G引入了网络切片这一重要概念。一个网络切片是实现通信业务的多个网络功能(Network Functions;简称NFs)和相应资源的组合,包括核心网(Core Network;简称CN)部分、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部分和/或终端部分。5G网络由满足不同连接能力的各种网络切片组成,一个网络切片是满足一类或一个用例的通信服务需求的逻辑网络,不同的网络切片为不同的用户以及不同的业务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一个RAN可支持多个网络切片,比如一个RAN可支持多个垂直行业应用。类似地,一个终端也可以支持多个网络切片,即可支持多个网络切片的业务的运行。对于组成网络切片的网络功能而言,分为公共网络功能和专用网络功能,其中公共网络功能是多个网络切片所共享的网络功能,专用网络功能是每一个网络切片所专用的网络功能。在实际网络中,可以存在多个公共网络功能,其中一个公共网络功能可以被多个网络切片所共享,另一个公共网络功能可以被其他多个网络切片所共享,不同的网络切片可以共享不同的公共网络功能。
当去激活(Inactive)态终端移动至某一小区时,需要该小区能够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才能继续为其提供服务。然而,当小区移动到的小区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有拒绝接入地风险。因此,亟待设计一种能够降低接入失败风险的机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以期降低去激活的终端在移动状态下连接失败的风险。
在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第一基站请求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当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其中,所述第二基站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
第一基站接收来自第二基站的切换请求回复,并向终端发送第一请求回复,所述第一请求回复包括所述第二基站的配置信息。
当去激活的终端在移动过程中,如果移动至的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则第一基站能够为终端进行小区重定向,并讲终端重定向至支持其所属的网络切片的基站,从而避免了连接失败的风险。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允许终端接入的小区列表,所述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包括:根据所述小区列表选择第二基站,并向选中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从而,终端能够在第一请求中携带允许终端接入的小区列表,提高后续接入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请求中还包括以下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网络切片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告知所述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信息;
原因信息,用于向第一基站告知发送第一请求的目的。
从而,终端能够在发送第一请求时向第一基站上报其网络切片指示信息、原因信息等,以便于第一基站决策。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之后还包括:
第一基站向第三基站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三基站为所述终端之前驻留的基站,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在第三基站中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为终端在第三基站中驻留时的配置信息;
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三基站的上下文信息。
从而,第一基站可以从终端先前驻留的基站中获取到上下文信息,以便于决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上下文信息中包括以下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流上下文信息,所述流上下文信息为所述终端已分配的流的信息,其中包括流ID信息,流优先级信息、QoS信息以及该流对应的网络切片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承载信息,所述承载信息为所述终端已分配的承载的信息,其中包括承载ID信息,QoS信息,以及该承载对应的网络切片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流与承载的映射信息;
所述终端的单个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NSSAI、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NSSAI、网络切片标志Slice ID、临时标识Temp ID中的至少一个。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包括:
第一基站向终端发送测量请求,所述测量请求用于获取允许终端接入的小区列表;
第一基站接收测量报告,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选择第二基站;
第一基站向选中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在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又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第一基站请求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当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第一基站向公共控制面网络功能CCNF发送路径转移请求,以将路径转移至支持终端的网络切片上;
第一基站接收来自CCNF的路径转移请求回复,并向终端发送第一请求回复,所述第一请求回复中包括CCNF的配置信息。
当去激活的终端在移动过程中,如果移动至的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则第一基站能够为终端进行路径重定向,并讲终端重定向至支持终端的网络切片,从而避免了连接失败的风险。
在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另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请求RRC连接;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一请求回复,所述第一请求回复中包括第二基站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基站为当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所述第一基站确定的支持终端所属网络切片的基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回复切换至第二基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请求,所述测量请求用于获取允许终端接入的小区列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际中第一基站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基站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发射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基站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收发器用于支持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向终端发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或者指令。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基站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终端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接收器被配置为支持终端接收上述基站为基站配置各种指令并发送相应该指令生成的数据或信令。所述处理器支持终端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终端的功能。所述终端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基站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通信设备(例如,网络设备或网管设备)的通信单元、处理单元或收发器、处理器运行时,使得通信设备执行上述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使得用户设备执行上述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以在终端移动至某一不支持其所属网络切片的基站时,为终端进行重定向操作,从而避免了连接失败的风险,提高通信效率。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以下(多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切片架构示意图;
图2a和2b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简化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移动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5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6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7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8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9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10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支持网络切片架构的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evolution,LTE-A)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UMTS)或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新接入(New Radio,NR)系统,演进的LTE(evolvedLTE,eLTE)等。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0。终端110通过无线链路120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网络设备包括RAN设备和CN设备,其中RAN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例如可以是5G的基站(例如Next-Generation Node B(简称gNB)或Next-Generation Radio(简称NR)等),传输与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简称TRP),集中式处理单元(Centralized Unit;简称CU),分布式处理单元(Distributed Unit;简称DU)等。CN设备可以是LTE中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e Management Entity;简称MME),网关(Gateway),还可以是5G网络中的控制面(Control Plane;简称CP)网络功能(Network Function;简称NF)以及用户面(User Plane;简称UP)网络功能,例如公共控制面网络功能(Common CP NF;简称CCNF)。CCNF可以包含但不限于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会话管理网络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NF;简称SMF)等中的至少一种。RAN支持CN中的多个网络切片,如第一网络切片101、第二网络切片102以及第三网络切片103。其中,在CN的CP面上,多个网络切片既有公共的CP NFs又有各自专用的CP NFs;在CN的UP面上,每个网络切片都具有专用的UP NFs。示例性地,图1中的第一网络切片和第二网络切片既有公共的第一CCNFs又有各自专用的CP NFs和UP NFs;第三网络切片也有公共的第二CCNFs及其专用的CPNFs和UP NFs。应理解,第三网络切片具有的第二CCNFs可以是和除了第一网络切片、第二网络切片之外的其他网络切片所公共的CP NFs。示例性地,在第一CCNFs中有与该CCNFs相对应的网络切片的第一AMF,用于管理第一网络切片和第二网络切片的接入和移动性;在第二CCNFs中有与该CCNFs相对应的网络切片的第二AMF,用于管理第三网络切片的接入和移动性。
网络切片还具备以下特点:1、在核心网(Core Network,CN)侧,不同的网络切片可以具有共享的CCNF。2、在CN侧,不同的网络切片可以具备特定的控制面功能和数据面功能,这种网络切片特定的控制面功能和数据面功能被称为网络切片实例。3、在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侧,一个RAN设备可以支持相同或不同的网络切片。示例性地,支持不同的网络切片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所有的网络切片共享网络资源,通过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来支持不同的切片,另一种情况是各个网络切片在资源上进行隔离。4、从用户侧来看,一个用户可以接入多个网络切片,但通常情况下接入一个CCNF,即用户可以接入多个NSI,但接入一个CCNF,用户在哪一个NSI上建立会话由CCNF决定。由于CN侧会存在多个CCNF,在一些情况下,RAN设备会根据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NSSAI)为用户选择CCNF,如果所选择的CCNF不合适,那么CCNF会为用户进行重定向。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超级小区(Hyper Cell),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由于不同厂商或运营商的功能或策略存在差异,不同的RAN设备对于网络切片的支持能力是不同的,其覆盖范围内所支持的网络切片也会不同。一种情况请参照图2a,RAN#A的覆盖范围内支持NS1、NS3和NS4,RAN#B的覆盖范围内支持NS1、NS2和NS3,RAN#C的覆盖范围内支持NS2、NS3和NS4。不同基站的覆盖范围基本正交,交叉部分较少,多存在于多校区同频部署的场景。另一种情况请参照图2b,RAN#A的覆盖范围内不同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支持NS1、NS3和NS4,RAN#B的覆盖范围内支持NS2。不同基站的覆盖范围存在重叠,交叉部分较多,多存在于小区异频部署的场景。
终端110也可以称为用户、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WLAN)中的站点(STATION;简称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中继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通信(Fifth-Generation;简称5G)网络中的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简称PLMN)网络中的终端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当终端移动至目标基站,并且需要和目标基站进行信令交互时,例如,需要发送上行数据或者目标基站与先前驻留的小区处于不同的RAN notification area从而需要进行位置更新(例如RAN notification area update)。如果目标基站不支持终端当前所述的网络切片,则有可能导致RRC失败,从而导致上行数据无法发送,或者RAN notification area无法进行位置更新。其中,上述RAN notification area(RNA)包含一个小区或者多个小区,如果包含多个小区,这多个小区可以属于一个gNB,也可以属于多个gNB。当Inactive终端在RNA内部移动时,可以不通知网络,但是当终端移动出RNA时,则需要告知网络。如图3所示,当Inactive态或者Idle态的终端从先前的驻留小区(针对Inactive终端的用户,驻留小区是指终端在该驻留小区从RRC连接状态变为Inactive状态(去激活状态))移动至新的服务小区(以下也称为“目标基站”)后会触发接入网寻呼区域更新(RAN paging area update)过程,从而将终端的接口连接(例如NG2接口)以及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例如,上下文信息)更新至新服务小区。如果目标基站支持用户当前所属的用户网络切片,那么用户后续可以接入目标小区,由目标基站继续服务。如果,目标基站不支持用户当前所属的用户网络切片,那么用户接入目标基站存在风险。
以下,对目标基站不支持用户当前所属的用户网络切片的情况作示例性地说明,第一种不支持的情况为目标基站不支持用户所属网络切片的CCNF,第二种不支持的情况为目标基站支持用户所属网络切片的CCNF但是不支持所述网络切片的专属网络功能(下面我们统称为NSI)。以图2a和图2b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NS1对应的网络切片为CCNF1+NSI1、NS2对应的网络切片为CCNF1+NSI2、NS3对应的网络切片为CCNF1+NSI3以及NS4对应的网络切片为CCNF2+NSI4。以用户当前所属的网络切片为NS1为例,假设目标基站A支持的网络切片为NS4,不支持用户当前所属网络切片NS1中的CCNF1,此时目标基站A属于上述第一种不支持的情况。假设目标基站A支持的网络切片为NS2,其支持用户当前所属网络切片NS1中的CCNF1但是不支持NSI2,此时目标基站A属于上述第二种不支持的情况。
以下,结合图4至图13,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应理解,图4至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示出了该方法的详细的通信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图4至图13中的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图4至图13中的各个步骤可以分别按照与图4至图13所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4至图13中的全部操作。
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公开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使得当Inactive态或者Idle态的终端从第三基站移动到目标基站时,即使目标基站不支持用户当前所属的网络切片,目标基站也能进行重定向,避免了终端不能接入网络的风险。
以下先对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会涉及到的部分参数进行定义。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以下参数包括的具体消息类型可能会存在不同,在同一实施例中,方法执行的不同步骤中所传递地消息内容也可能存在不同。需要说明的时,在描述不同实施例时,会直接以上下文信息所包括的具体参数进行描述。
网络切片指示信息,用于向RAN设备(例如第一基站)告知终端当前所属的网络切片。网络切片指示信息可以是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通信系统为终端分配的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NSSAI)、单个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ingle-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网络切片标识(Slice ID)、临时标识(Temporary ID)。S-NSSAI可以是切片/服务类型(Slice/Service Type,SST)、网络切片区分标识(Slice Differentiator,SD)中的任意一种。上述临时标识信息由AMF分配给已经在CN侧注册的终端,该临时标识可以唯一指向某一个AMF。
上下文信息,用于传递不同网元之间的会话、流或者承载的配置信息,在不同的流程中,其所包含的消息类型可以不同。具体地,上下文信息可以包括以下消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1.流(Flow)上下文信息,可以包括流ID(或称流ID信息)、流优先级、QoS(Qualityof Service)信息以及该流对应的网络切片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2.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信息,可以包括承载ID(或称承载ID信息)、QoS信息,以及该承载对应的网络切片信息中的的至少一种。
3.承载与流的映射(mapping)信息。这是由于对于一个会话而言,核心网采用流的形式,而RAN采用数据无线承载的形式,在RAN需要将数据无线承载与核心网的流对应。
4.终端当前会话对应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其中包括NSSAI、Slice ID、Temp ID,S-NSSAI中的至少一个。
5.映射策略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当前所属的网络切片还可以重新映射到的网络切片。例如,终端当前在网络切片1和网络切片2通信,映射策略消息中可以包含网络切片3和网络切片4的信息,表示网络切片1还可以重新映射到网络切片3或者网络切片4。那么,当第一基站不支持网络切片1时,第一基站还可以将网络切片1映射到其所支持的网络切片3或者网络切片4进行服务。该映射策略信息提供了当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第一级站可以重新映射至的网络切片。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通信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的应用场景可以为,当终端移动到的小区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采用小区重定向的方式建立RRC连接。其中,本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基站为终端移动至的目标基站,第二基站为终端先前驻留的驻留基站,第三基站为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重定向的基站。其中,通信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301、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第一基站请求RRC连接。
302、第一基站接收第一请求,并判断是否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
具体地,第一基站获取终端所属网络切片的信息,其中获取终端所属网络切片的信息的方式,例如根据第一请求中所携带的参数或者是其它方式获取,将在下文进行更为详细地描述。当第一基站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第一基站与终端建立RRC连接;当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执行步骤303。
303、当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Handover,HO)请求,其中,第二基站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
具体地,第一基站可以获取允许终端接入的小区列表,以选择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的第二基站。第一基站根据第一请求或者是其它方式获取到允许终端接入的小区列表,将在下文进行更为详细地描述。
切换请求中包括终端的上下文信息,该上下文信息为终端在第三基站中驻留时的配置信息,上下文所包括的消息类型请参照前述定义。
304、第二基站接收切换请求,并向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回复。示例性地,切换请求回复中可以包括第二基站的上下文信息,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第二基站的数据无线承载配置,以及DRB配置与流(Flow)之间的映射关系(Flow mapping)中的至少一个。
305、第一基站接收切换请求回复,并向终端发送第一请求回复,所述第一请求回复中包括第二基站的配置信息。第一请求回复可被称为RRC重配请求(RRC ConnectionReconfig.),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第二基站的上下文信息。
306、终端接收第一请求回复,根据其中所包含的第二基站的配置信息进行相应的会话配置,从而在一个网络切片上建立至少一个默认会话。
一种情况下,终端可以存储接收到的配置信息然后继续处于inactive状态,需要在至少一个网络切片上建立至少一个默认会话,以便于后续进入active态时能快速接入;或者也可以第二基站完成同步过程,向第二基站发送RRC配置完成消息,在完成了RRC配置以后进入RRC连接状态,当有需要时,终端可以根据已配置的RRC进行数据传输。
若终端向目标基站发起接入请求而目标基站不支持终端当前所属网络切片时,通过将终端重定向至其他可以支持终端所属网络切片的小区接入,从而避免了RRC连接失败的风险。
以下,对第一请求做更为详细地描述,在步骤301中,该第一基站是终端移动到的小区(对应于前述“目标基站”)。该第一请求可被称为RRC恢复请求消息(Radio resourcecontrol resume request,RRC Connection Resume Request),用于在请求建立与第一基站的RRC连接。可选地,第一请求可以包括以下消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1.小区列表信息,其中包括终端当前可以接入的小区的集合。
2.网络切片指示信息,请参照上文描述。
3.原因(Cause)信息,用于向RAN设备告知发送第一请求的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发送第一请求的目的是为了传输数据。携带Cause消息可以让RAN设备进行拥塞控制,例如使得RAN设备设置传输数据的接入优先级高于传输信令的优先级,也就是说,在网络拥塞的时候,RAN设备优先同意传输数据的终端接入网络。
可选地,Cause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数据类型,以便于进行更为精准的拥塞控制,提高网络性能。其中,数据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业务数据、增强的移动宽带通信(enhanced MobileBroadBand,eMBB)业务数据、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mMTC)业务数据。
4.恢复标识(Resume ID),用于标识终端,并使得第一基站找到第三基站。
以下,对第一基站获取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的方式做更为详细地描述。
可选地,在步骤302中,当第一请求中包含网络切片指示信息时,第一基站可以根据配置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获取终端当前所属的网络切片。
可选地,当第一请求中不包含网络切片指示信息或者根据第一请求中所携带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无法确定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时,第一基站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获取终端当前所属的网络切片,请参照图5,上述步骤302包括:
3021,第一基站向第三基站(相当于前述终端先前所驻留的基站)发送第二请求,用于请求终端在所述第三基站中的终端的上下文信息。该第二请求可以被称为获取上下文请求(retrieval context request)。
可选地,当第一请求中携带了Resume ID时,第一基站可以根据Resume ID获取到第三基站。
3022、第三基站接收第二请求,并向第一基站发送上下文信息。该上下文上下文信息也可被称为获取上下文回复(Retriveal Context response)。上下文信息请参照前述定义,需要说明的是,NSSAI、Slice ID、Temp ID,S-NSSAI虽然是可选项,但如果在第一请求中未携带NSSAI、Slice ID、Temp ID,S-NSSAI中的任意一个时,则在第三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上下文信息中需要包含NSSAI、Slice ID、Temp ID,S-NSSAI中的至少一个。
3023、第一基站接收上下文信息,从而获取到用户当前所属的网络切片及相关的配置信息,以判断其是否可以支持当前用户所属的网络切片。
以下,对第一基站获取允许终端接入的小区列表的方式进行更为详细地描述。
在步骤303中,可选地,当终端第一请求中携带小区列表时,第一基站可以根据小区列表选择可以支持用户所属的网络切片第二基站。
可选地,当终端第一请求中未携带小区列表时,第一基站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获取小区列表,请继续参照图5,步骤303中包括:
3031、第一基站向终端发送测量请求,该测量请求用于获取终端可以接入的小区列表。
示例性地,测量请求中包括测量配置以及需要测量的小区列表。示例性地,该测量配置中包括触发事件等。该需要测量的小区列表可以是支持终端当前所属网络切片的小区集合。可选地,测量请求中还可以包括测量报告的形式指示,该形式指示用于指示终端的测量报告的形式,例如测量报告中包括终端当前可接入的所有小区的列表,或者测量报告中包括需要测量的小区列表中所有小区的信号质量,上述两种示例性的测量报告的形式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两种同时存在。
3032、终端接收测量请求,响应该测量请求生成测量报告并发送。响应测量请求中所包括的形式指示,终端生成的测量报告中包括终端当前可接入的所有小区的列表、需要测量的小区列表中所有小区的信号质量的至少一个。
3033、第一基站接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报告选择支持用户网络切片的第二基站。
请参照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通信方法400应用于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中,以下第一基站对应终端移动至的小区,第二基站对应终端需要切换的小区,第三基站对应终端先前驻留的小区。通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401,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第一基站请求RRC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应用场景不同,第一请求与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1的第一请求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402、第一基站接收第一请求,当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向CCNF发送路径转移请求(Path Switch Request)。其中,路径转移是指会话从终端在原先驻留的基站中的端口转移至移动至的基站中的端口。
可选地,在步骤402中,当第一请求中包含配置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时,第一基站可以根据配置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获取终端当前所属的网络切片,以判断第一基站是否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
可选地,当第一请求中不包含配置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时,第一基站还可以参照图5所示步骤3021至3023的方式获取终端当前所属的网络切片。可选地,相对于步骤3022中所描述的上下文信息而言,需要特别说明的时,本实施例中的上下文信息还可以包括:
该路径转移请求中包含第一基站可以接受的流指示和半接受的流指示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半接受的流指示表示第一基站可以满足其QoS需求,但是需要进行网络切片重映射(remapping)。可选地,路径转移请求中还可以包括该半接受的流指示对应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即第一基站根据映射策略信息进行重映射后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举例来说,不同的NSI代表了不同的租户,例如NSI1为宝马租户,NSI2为奔驰租户。对于这两个租户而言,其提供的服务可能都是一样的,也就是QoS一样,但是其收费不一样。由于商业原因,第一基站支持宝马租户即NSI1,却不支持奔驰租户即NSI2。那么,当奔驰租户的终端移动至第一基站时,根据上述的映射策略信息,目标基站发现可以将NSI2的终端重映射到NSI1继续进行服务。
可选地,在向CCNF发送路径转移请求之前,若第一基站根据第一配置消息判断其可以满足终端至少一个会话的QoS且能够为终端建立承载时,则第一基站可以为终端建立承载。
403、CCNF接收路径转移请求,并向第一基站发送路径转移请求回复(Path SwitchRequest ACK)。其中路径转移请求回复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1.网络切片指示信息:这里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是可被接收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为CCNF根据路径转移请求重新配置过的NSSAI,也可被称为Accept NSSAI。网络切片指示信息可以参照前述定义,与可选地携带在第一请求中的配置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相比较,此处Accepted NSSAI中的部分或全部S-NSSAI发生变化,或者是Accept NSSAI中部分S-NSSAI的SD信息发生变化,若S-NSSAI仅包括SST不能具体指示到哪一个NSI时,那么SD信息可以对S-NSSAI进一步的指示,从而让S-NSSAI可以指示到具体的NSI;
2.上下文信息:这里为经过CCNF重新配置的流上下文信息,其中包括流的优先级、最大聚合比(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AMBR)或者QCI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对于终端当前的流上下文信息,路径转移请求回复中的流上下文信息可以不同。例如,以前述终端在核心网从奔驰的NSI2转移至宝马的NSI1后,虽然宝马NSI1接受了终端,但是相较于第一基站中已有的终端,因此流上下文信息中优先级会降低。
404、第一基站接收路径转移请求回复,并向终端发送第一请求回复。
第一基站根据路径转移请求回复中包含的信息进行配置,其中配置包括但不限于DRB配置,以及DRB与流之间的映射关系。此时,第一基站可以支持终端当前所属的网络切片。
第一请求回复中包括路径转移请求回复中的全部或部分信息和/或DRB配置。其中,针对终端的Inactive态或是Idle态,第一请求回复可以是RRC恢复请求,也可以是RRC重配置请求。其中,第一请求回复中包括网络切片指示信息,更新的DRB配置,更新的DRB与流的映射关系中的至少一个。
405、终端接收第一请求回复,根据其中所包含的配置信息进行相应地配置。
终端可以存储配置信息,以便于后续进入active态时能快速接入;或者也可以与第一基站完成同步过程。
可选地,当第一请求回复为RRC恢复请求时,终端根据第一请求回复中所包含的信息配置DRB。
可选地,当第一请求回复为RRC重配置请求时,终端还需要向第一基站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和/或Flow与DRB映射关系。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当判断第一基站可以支持终端当前的网络切片的CCNF但不支持NSI时,第一基站还可以向CCNF请求小区的重定位,如图7所示,通信方法还可以为:
501,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第一基站请求RRC连接,可以参照步骤40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502,第一基站接收第一请求,并判断是否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当第一基站支持终端当前的网络切片的CCNF但不支持NSI时,执行步骤503。具体可以参照图6所示步骤402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503,第一基站向CCNF发送小区重定向请求(Cell Redirection Request),用于向CCNF指示终端由先前的驻留小区移动至第一基站。其中,小区重定向请求中包括终端的ID(UE ID),该终端的ID可以是S-TMSI、TMSI、Resume ID,或者是其他在该CCNF覆盖范围内唯一指示终端的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小区重定向请求还可以包括终端先前驻留小区的ID(Anchor ID)。
504,CCNF接收小区重定向请求,向第一基站发送小区重定向请求回复(CellRedirection Request ACK)和/或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其中,小区重定向请求回复中包括CCNF为终端分配的NSSAI(Accepted NSSAI),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包括为终端建立会话所需要的上下文信息。示例性地,为NG2接口建立上下文信息。
505,第一基站接收小区重定向请求回复和/或NG2接口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根据其中所包含的流上下文信息,建立相应的承载,并将建立的承载与CCNF的流相对应。
506,第一基站向CCNF发送NG2接口上下文建立请求回复,其中包含第一基站(RAN侧)建立的会话指示信息(即为步骤505中建立的相应的承载及承载与CCNF的流对应信息)。可选地,当第一基站中的部分会话未建立成功时,NG2接口上下文建立请求回复中还可以包括步骤504中的Accepted NSSAI中相应的的S-NSSAI。
507、第一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请求回复,所述第一请求回复中包括配置信息。在本实施例中,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上述流上下文信息,承载配置信息以及承载与CCNF的流对应关系中的至少一种。
508、终端接收第一请求回复,根据其中包含的配置信息进行相应地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移动至的基站支持终端所属网络切片的CCNF,但是不支持NSI时,基站能够进行CCNF路径重定向,在进行重定向之后能够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降低了RRC连接失败的风险。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第一基站为终端移动至的基站,第三基站为终端先前驻留的基站。通信方法的步骤包括:
801,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第一基站请求RRC连接。
802,第一基站接收终端的第一请求,并向第三基站发送获取上下文请求。其中,获取上下文请求用于请求终端在第三基站中的上下文信息,该上下文信息可以参照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本实施例中会对二者不同部分进行说明,但对于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可选地,该获取上下文请求中包括Resume ID、是否支持终端当前所属网络切片的指示信息(Accept Flag)。
803,第三基站接收获取上下文请求,并判断第一基站是否支持终端当前所属的网络切片。当判定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的NSI时,第三基站向CCNF发送小区重定向请求。小区重定向请求中包括第一基站的ID和/或终端ID,该ID可以是PCI,也可以为GCI,或者是其他ID形式。
示例性地,一种情况下,第一请求中可以携带第一基站是否支持终端当前所属的网络切片的指示信息,从而,第三基站可以根据第一请求确定第一基站是否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在另一种情况下,在步骤803之前,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可以交互彼此支持的CCNF和NSI,从而第三基站可以根据已获知的第一基站支持的CCNF和NSI,判断第一基站是否支持终端当前所属的网络切片。
804,CCNF接收小区重定向请求,向第三基站发送小区重定向请求回复(cellredirection response)。具体地,CCNF根据小区重定向请求中所携带的第一基站ID,可以知悉终端需要重定向到的第一基站。根据第一基站所支持的网络切片,为终端重新建立会话或者修改会话。示例性地,小区重定向请求确认中至少包括网络切片指示信息。该网络切片指示信息为CCNF根据小区重定向请求重新配置过的NSSAI,也可以被称为“AcceptedNSSAI”。其中,网络切片指示信息包括以下几种信息中的至少一种:NSSAI,S-NSSAI,SliceID以及Temporary ID。与可选地携带在第一请求中的配置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相比较,此处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S-NSSAI发生变化,或者是Accept NSSAI中部分或全部S-NSSAI的SD信息发生变化。可选地,小区重定向请求确认中还可以包括更新的流上下文信息,为CCNF为终端重新建立会话或修改会话时产生的。
805,第三基站接收小区重定向请求确认,并向第一基站发送获取上下文请求回复,其中包含步骤804中获取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可选地,当小区重定向请求确认中包含更新的流上下文信息时,获取上下文请求回复中还可以包含更新的流上下文信息。
806,第一基站接收获取上下文请求回复,并配置DRB。由于获取上下文请求回复中已经包含配置DRB所需要的配置信息,第一基站可以进行相应的配置。可选地,当获取上下文请求中包含更新的流上下文信息,则第一基站还可以生成DRB与流的映射。
807,第一基站接收获取上下文请求回复,并向CCNF发送路径转移请求。具体可以参照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403的描述,下文会描述关于步骤之后的不同部分,关于二者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808,CCNF接收路径转移请求,并向第一基站发送路径转移请求回复。具体可以参照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404的描述,下文会描述关于步骤之后的不同部分,关于二者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809,第一基站接收路径转移请求回复,并向终端发送第一请求回复。具体可以参照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406的描述,下文会描述关于步骤之后的不同部分,关于二者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810,终端在接收到第一请求回复后,进行相应地配置。可选地,终端配置完成后对网络指示信息、DRB配置两者中的一个或者全部进行存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基站可以通过与CCNF交互获得网络切片指示信息以及DRB配置等信息,可以在路径转移之前完成DRB的配置以及DRB与流的映射。
请参照图9,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901,第一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第一基站请求RRC连接;
902,当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第一基站向默认的CCNF(以下简称“SCCNF”)发送小区重定向请求,所述小区重定向请求包括终端ID和Configured NASSAI。
可选地,在步骤902中,当第一请求中包含配置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时,第一基站可以根据配置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获取终端当前所属的网络切片,以判断第一基站是否支持终端所述的网络切片。
可选地,当第一请求中不包含配置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时,第一基站还可以参照图5所示步骤3021至3023的方式获取终端当前所属的网络切片,,以判断第一基站是否支持终端所述的网络切片,下文会描述关于步骤之后的不同部分,关于二者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903,默认的CCNF接收小区重定向请求,并判断是否需要CCNF重定向(即选择另一个CCNF)。如果判定不需要CCNF重定向,则将该默认的CCNF作为目标的CCNF(以下简称目标的CCNF为“TCCNF”),该目标的CCNF用于向终端提供服务。如果判定需要CCNF重定向,则将小区重定向请求转发给另一个CCNF,将该另一个CCNF作为目标的CCNF进行传输。
904,TCCNF接收小区重定向请求,并向SCCNF发送获取上下文请求(retrievalContext Request),获取上下文请求中包括终端ID和/或Configured NSSAI。
905,SCCNF接收上下文请求,并向TCCNF反馈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上下文信息中包括但不限于流上下文信息,其中包括流优先级、QoS中的至少一种。
906,TCCNF接收上下文信息,根据流上下文信息为终端建立新的会话,分配Accepted NSSAI,并向目标基站发送小区重选请求应答(Cell Redirection RequestACK)。其中,小区重选请求应答中包括Accepted NSSAI、流上下文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907,目标基站接收小区重选请求应答,保存新的NSSAI,并根据小区重选请求应答重新配置DRB,或者等待后续进入active态时利用重新配置的DRB,并向终端发送第一请求回复。
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移动至目标基站对应小区时,若目标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网络切片的CCNF时,目标基站可以为请求支持终端所属网络切片的CCNF,从而避免了RRC连接失败的风险。
请参照图10,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出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100。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如下的场景,终端移动至的小区对应的第一基站和先前驻留的小区对应的第二基站之间没有Xn接口或者由于网络拥塞Xn接口不可用。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的场景,RAN即使在Xn接口可用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本方案,例如第一基站发现不能支持终端当前的网络切片,则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01、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请求,该第一请求可以为RRC恢复请求消息。关于第一请求,可以参照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1的详细描述,下文会描述关于步骤之后的不同部分,关于二者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1002、第一基站接收第一请求,并向终端发送第一获取上下文请求(UE ContextRequest)。该第一获取上下文请求用于获取终端侧上下文信息,关于上下文信息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图4所示实施例中上下文信息的定义,关于二者不同之处在下文进行描述,关于二者相同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当第一请求中未携带配置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或者根据所携带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无法查找到对应的CCNF时,第一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上下文请求,以向终端请求上下文信息。
可选地,该上下文请求中可以包括Cause信息,用于向终端指示第一基站与第三基站之间的Xn接口没有或者不可用,终端可以根据Cause信息有针对性地反馈上下文信息。
1003、终端接收上下文请求,并向第一基站发送终端上下文信息。其中,该上下文信息中包括网络切片指示信息,该网络切片指示信息中包括NSSAI、S-NSSAI、Slice ID、Temp ID中的至少一种。需要说明的时,若第一请求中未携带配置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那么需要在终端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配置的网络切片指示信息。
可选地,终端上下文信息中还可以包括跟踪区(TAC),以便于让第一基站选择CCNF。
1004、第一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终端上下文信息,并向CCNF发送获取上下文请求。该获取上下文请求用于获取CCNF侧的上下文,其中包括终端ID。关于所获取的上下文信息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图4所示实施例中上下文信息的定义,关于二者不同之处在下文进行描述,关于二者相同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获取上下文请求中还包括第三基站对应的小区的ID、第一基站是否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的指示信息、以及第一基站与第三基站之间是否存在Xn接口的指示信息(Accept Flag)中的至少一种。
1005、CCNF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获取上下文请求,并向第三基站发送获取上下文请求。该获取上下文请求中包括终端ID,以向第三基站指示需要提供哪个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可选地,第二获取上下文请求中还可以包括上下文形式指示,用于指示第三基站发送上下文信息的形式。该上下文形式指示,可以为参照标准中的定义,或者为厂商自选项。示例性地,上下文信息的形式可以为容器形式(Container)或者是非容器形式(Non-container)。具体地,容器形式是指上下文信息包含在一个容器消息中,CCNF不对容器消息进行解析和修改。非容器形式是指上下文信息以非容器的形式反馈,CCNF可以对第三基站反馈的上下文信息进行解析和修改。
当CCNF确定第一基站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可以要求终端以容器形式发送上下文信息,从而可以将上下文信息透传至第三基站;当CCNF确定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可以要求终端以非容易形式发送上下文信息,CCNF可以对第三基站发送的上下文信息进行解析和修改。
1006、第三基站接收CCNF的获取上下文请求,并向CCNF反馈上下文信息。
1007、CCNF接收上下文信息,并向第一基站发送上下文信息。
当CCNF接收到的上下文信息为容器形式时,CCNF以容器形式将上下文信息透传至第一基站;当CCNF接收到的上下文信息不为容器形式时,CCNF对第三基站发送的上下文信息进行解析和修改,具体地,对其中的NSSAI信息和流上下文信息进行修改,并发送给第一基站。该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终端之前在第三基站建立的无线承载信息,以及该无线承载所对应的网络切片信息。可选的,还可以包括网络切片重映射后的会话信息(包括会话/流的ID、会话/流的QoS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008~1009可以参照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402至404或图8所示实施例中步骤807至809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系统100,其包括如下步骤:
1101、RAN设备向终端发送状态转移请求。
例如,当终端处于RRC连接状态,并且一段时间没有数据传输时,为了节省终端能耗,网络侧可以将终端置于Inactive状态。
示例性地,上述状态切换请求可以通过RRC信令传输。在RRC信令中,第一种情况下,可以包括RAN通知区域(RAN Notification Area,RNA)和RAN设备是否支持当前终端所属网络切片的信息;第二种情况下,可以包括TA和TA内所有的小区是否都支持终端当前所属的网络切片;第三种情况下,还可以包括终端RNA和RNA是否支持终端当前所属网络切片的位图信息;或者第四种情况下,可以包括支持终端当前所述的CCNF或者所属的网络切片的小区列表的方式;或者第五种情况下,可以包括支持终端当前所属网络切片的RNA ID列表或者TA列表。
上述RNA可以为一个小区,也可以包括多个小区。当终端在RNA覆盖范围内移动时,不需要告知网络侧;当终端移出RNA覆盖范围内时,需要告知网络侧。RPA可以通过一个RNAID表示,此时RNA ID表示了包含一个或多个固定小区的RNA的覆盖范围。或者,RPA也可以通过小区列表的形式标识,例如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y,PCI)列表,或者其它列表形式。在本实施例中,以RNA通过RNA ID为例进行说明。
上述第一种情况下,RRC信令中包括终端RNA和RAN设备是否支持当前终端所属网络切片的指示信息。可选地,指示信息为1bit,用于指示当前RPA内的全部小区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
上述第二种情况下,RRC Release信令中包括跟踪区(Tracking area,TA)和TA内所有的小区是否都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
上述第三种情况下(这种情况下,RPA一定是以小区列表存在的),RRC信令中包括网络切片的位图信息,用于表示RNA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是否支持终端当前所属网络切片。示例性的,位图信息是一个二进制字符串,该字符串的位数与RPA小区列表里的小区数量相同,可以采用将字符串中某一位设置为0表示对应小区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采用设置为1表示对应小区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反之亦然。例如,当RPA小区列表中有四个小区时,PCI列表表示为(PCI#1、PCI#2、PCI#4、PCI#5),如果位图信息为0101,则表示PCI#2和PCI#5对应的小区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终端可以接入;表示PCI#1和PCI#4对应的小区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终端可能无法接入,
上述第四种情况下,RRC信令中包括支持当前所属网络切片的小区列表,可以为PCI列表、也可以GCI列表,或者是其它的列表形式。一种指示方式为,在网络切片小区列表中的所有小区支持当前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如此,当终端移动到网络切片小区列表中的小区时,可以接入。另一种指示方式为,在网络切片小区列表中的所有小区不支持当前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如此,当终端移动到网络切片小区列表中的小区时,可能无法接入,而当终端移动到网络切片小区列表以外的小区时,可以接入。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上述第五种情况下,即在改状态转移消息中,还可以通知支持当前所述网络切片的RNA ID列表或者TA列表。
1102、终端接收状态切换请求,响应该状态切换请求向RAN设备发送状态转换确认消息。
可选地,请参照图12,在又一实施例中,当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通信方法还包括:
1201,第一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向第一基站请求RRC连接。
1202,当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第一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请求拒绝消息。第一请求拒绝消息中可以包括支持终端当前所属的网络切片的小区列表(Celllist)或者目标基站(Target cell ID),以及支持终端当前所述网络切片的小区的频点信息(Target Frequency,每个小区的中心频点)中的至少一种。当终端为Inactive态时,第一请求拒绝消息可被称为RRC恢复拒绝消息(RRC Resume Reject)。当终端为Idle态时,第一请求拒绝消息可被称为RRC拒绝消息(RRC Reject)。
其中,第一基站判断终端所述的网络切片的方法可以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向终端发送第一请求拒绝消息,告知终端其需要接入其它小区,并将能够辅助终端接入支持其所属的网络切片的小区信息发送给终端。
请参照图13,在又一实施例中,当第一基站与第三基站之间的Xn接口不可用时,通信方法还包括:
1301,第一基站向终端发送UE上下文请求(UE Context Request),用于向终端请求上下文信息。可选地,UE上下文请求中可以包含原因消息,以向UE通知第一基站与第三基站之间的Xn接口不可用的原因,可以是第一基站与第三基站之间未设置Xn接口,也可能是第一基站与第三基站之间的Xn接口不可用。
1302,终端接收UE上下文请求,并向第一基站发送UE上下文回复,其中UE上下文回复中包括NSSAI,S-NSSAI,slice ID,Temp ID,TAC中的至少一个。
上文结合图1至图13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下文将结合图14至图17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简化结构图,该通信设备可以对应(例如,可以配置于或本身即为)上述图4至图13所示通信方法中描述的第一基站。该通信装置1400可以包括:处理器1401和收发器1402,处理器和收发器通信连接。可选地,该通信装置1400还包括存储器1403,存储器1403与处理器1401通信连接。可选地,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3和收发器1402通过总线1404通信连接,该存储器1403可以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60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1402发送信息或信号。其中,处理器1401和收发器1402分别用于执行上述图4至图13实施例所述方法中第一基站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图14仅仅示出了基站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通信单元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基站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该通信设备可以对应(例如,可以配置于或本身即为)上述图4至图13所示通信方法中描述的第一基站。该通信装置1500可以包括:发送模块1501、处理模块1502、发送模块1503,发送模块1501、处理模块1502与发送模块1503通信连接。该通信设备1500中各模块或单元分别用于执行分别用于执行上述图4至图13实施例所述方法中第一基站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简化结构图,该通信设备可以对应(例如,可以配置于或本身即为)上述图4至图13所示通信方法中描述的终端。该通信装置1600可以包括:处理器1601和收发器1602,处理器和收发器通信连接。可选地,该通信装置1600还包括存储器1603,存储器1603与处理器1601通信连接。可选地,处理器1601、存储器1603和收发器1602可以通过总线1604通信连接,该存储器1603可以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60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1602发送信息或信号。其中,处理器1601和收发器1602分别用于执行上述图4至图13所示方法中终端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图16仅仅示出了终端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通信单元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基站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该通信设备可以对应(例如,可以配置于或本身即为)上述图4至图13所示通信方法中描述的第一基站。该通信装置1700可以包括:发送模块1701、处理模块1702、发送模块1703,发送模块1701、处理模块1702与发送模块1703通信连接。该通信设备1700中各模块或单元分别用于执行分别用于执行上述图4至图13实施例所述方法中第一基站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专利申请的范围。
应理解,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中的处理器(601、801、1001、12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简称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简称GAL)或其任意组合。
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中的存储器(603、803、1003、12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简称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简称SSD);还可以是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专利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含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专利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含: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简称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简称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专利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第一基站请求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当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其中,所述第二基站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
第一基站接收来自第二基站的切换请求回复,并向终端发送第一请求回复,所述第一请求回复包括所述第二基站的配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允许终端接入的小区列表,所述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包括:
根据所述小区列表选择第二基站,并向选中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中还包括以下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网络切片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告知所述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信息;
原因信息,用于向第一基站告知发送第一请求的目的。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之后还包括:
第一基站向第三基站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三基站为所述终端之前驻留的基站,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在第三基站中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为终端在第三基站中驻留时的配置信息;
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三基站的上下文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文信息中包括以下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流上下文信息,所述流上下文信息为所述终端已分配的流的信息,其中包括流ID信息,流优先级信息、QoS信息以及该流对应的网络切片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承载信息,所述承载信息为所述终端已分配的承载的信息,其中包括承载ID信息,QoS信息,以及该承载对应的网络切片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流与承载的映射信息;
所述终端的单个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NSSAI、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NSSAI、网络切片标志Slice ID、临时标识Temp ID中的至少一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包括:
第一基站向终端发送测量请求,所述测量请求用于获取允许终端接入的小区列表;
第一基站接收测量报告,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选择第二基站;
第一基站向选中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请求RRC连接;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一请求回复,所述第一请求回复中包括第二基站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基站为当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所述第一基站确定的支持终端所属网络切片的基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回复切换至第二基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请求,所述测量请求用于获取允许终端接入的小区列表;
所述终端生成测量报告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
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第一基站请求RRC连接;
处理器,当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用于生成切换请求,其中,所述第二基站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
收发器,还用于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以及接收来自第二基站的切换请求回复,并向终端发送第一请求回复,所述第一请求回复包括所述第二基站的配置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允许终端接入的小区列表,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小区列表选择第二基站。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中还包括以下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网络切片指示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告知所述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信息;
原因信息,用于向第一基站告知发送第一请求的目的。
12.如权利要求9-11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向第三基站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三基站为所述终端之前驻留的基站,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终端在第三基站中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为终端在第三基站中驻留时的配置信息;
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三基站的上下文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文信息中包括以下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流上下文信息,所述流上下文信息为所述终端已分配的流的信息,其中包括流ID信息,流优先级信息、QoS信息以及该流对应的网络切片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承载信息,所述承载信息为所述终端已分配的承载的信息,其中包括承载ID信息,QoS信息,以及该承载对应的网络切片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流与承载的映射信息;
所述终端的单个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NSSAI、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NSSAI、网络切片标志Slice ID、临时标识Temp ID中的至少一个。
1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请求RRC连接,以及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第一请求回复,所述第一请求回复中包括第二基站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基站为当第一基站不支持终端所属的网络切片时,所述第一基站确定的支持终端所属网络切片的基站;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回复切换至第二基站。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请求,所述测量请求用于获取允许终端接入的小区列表;
所述处理器用于生成测量报告,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CN201710215622.XA 2017-04-04 2017-04-04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Active CN108924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15622.XA CN108924884B (zh) 2017-04-04 2017-04-04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CN202110218592.4A CN113163459B (zh) 2017-04-04 2017-04-04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EP18781087.4A EP3595358A4 (en) 2017-04-04 2018-04-02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PCT/CN2018/081537 WO2018184511A1 (zh) 2017-04-04 2018-04-02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US16/592,598 US11096097B2 (en) 2017-04-04 2019-10-03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15622.XA CN108924884B (zh) 2017-04-04 2017-04-04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18592.4A Division CN113163459B (zh) 2017-04-04 2017-04-04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4884A true CN108924884A (zh) 2018-11-30
CN108924884B CN108924884B (zh) 2021-02-23

Family

ID=637130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18592.4A Active CN113163459B (zh) 2017-04-04 2017-04-04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CN201710215622.XA Active CN108924884B (zh) 2017-04-04 2017-04-04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18592.4A Active CN113163459B (zh) 2017-04-04 2017-04-04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96097B2 (zh)
EP (1) EP3595358A4 (zh)
CN (2) CN113163459B (zh)
WO (1) WO2018184511A1 (zh)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5857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47771A1 (en) * 2019-01-18 2020-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arly measurement reporting
WO2020155725A1 (zh) * 2019-01-28 2020-08-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1970721A (zh) * 2020-08-10 2020-11-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片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2075098A (zh) * 2019-01-16 2020-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注册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188544A (zh) * 2019-07-04 2021-01-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间用户设备网络切片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13122A1 (zh) * 2019-07-25 2021-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2888037A (zh) * 2021-01-26 2021-06-01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机器视觉信息发送方法及机器视觉远程识别系统
CN112913279A (zh) * 2021-01-26 2021-06-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和装置
WO2021136309A1 (zh) * 2020-01-01 2021-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1134377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网络切片的方法和装置
CN113172633A (zh) * 2021-05-27 2021-07-27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271553A (zh) * 2020-02-14 2021-08-17 株式会社Kt 用于处理组播/广播服务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WO2021185176A1 (zh) * 2020-03-16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网络切片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189496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切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21196171A1 (zh) * 2020-04-03 2021-10-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切换的方法、装置及其设备
WO2021203827A1 (zh) * 2020-04-07 2021-10-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218644A1 (zh) * 2020-04-26 2021-1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44078A1 (zh) * 2020-05-30 2021-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22012524A1 (zh) * 2020-07-15 2022-01-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节点
WO2022206449A1 (zh) * 2021-03-30 2022-10-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发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19352A1 (en) * 2017-06-02 2018-12-06 Fg Innovation Ip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service-driven mobility management
US20190380109A1 (en) * 2018-06-11 2019-12-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Radio access network paging procedure based on network slice
CN110769458B (zh) * 2018-07-27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041132B (zh) * 2018-09-26 2021-09-14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空口切片的超低时延上行业务流资源预留和分配方法
WO2020097845A1 (zh) * 2018-11-15 2020-05-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US11490291B2 (en) * 2019-03-28 2022-11-01 Ofinno, Llc Handover for closed access group
FR3101498A1 (fr) * 2019-09-30 2021-04-02 Orange Procédé de contrôle d’un flux de données associé à un processus au sein d’un réseau mutualisé
CN113163457A (zh) * 2020-01-22 2021-07-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建立方法及切换方法和设备
US11026149B1 (en) * 2020-01-31 2021-06-01 Dish Wireles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slice access failures
EP3993501A4 (en) * 2020-04-02 2022-10-26 NEC Corporation AMF DEVICE, ACCESS NETWORK NODE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11586893B (zh) * 2020-04-15 2022-03-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rrc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KR20230005164A (ko) * 2020-04-20 2023-01-09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무선 통신에서의 서비스 연속성 보장
WO2021256985A1 (en) * 2020-06-19 2021-1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active radio access network configuration update
US11836225B1 (en) * 2020-08-26 2023-12-05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zed replay of a software container
CN113225440B (zh) * 2021-04-22 2022-09-02 广西东信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通信网络切片的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61879A (zh) * 2021-10-09 2023-06-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信息上报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339959A (zh) * 2021-12-31 2022-04-12 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5g基站切片匹配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3195A (zh) * 2016-05-13 2016-07-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按需为终端选择移动性管理机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6060900A (zh) * 2016-05-13 2016-10-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的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化小区和sdn控制器
WO2016192639A1 (en) * 2015-06-01 2016-1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ized functions in control and data planes
WO2017034352A1 (ko) * 2015-08-25 2017-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지국 접속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사용자 장치
US20170079059A1 (en) * 2015-09-11 2017-03-16 Intel IP Corporation Slicing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70086118A1 (en) * 2015-09-18 2017-03-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Slice Reselection
CN106572517A (zh) * 2015-10-09 2017-04-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网络切片的处理方法、接入网络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53367A1 (en) * 2015-06-01 2016-1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ized Functions in Control and Data Planes
CN106375987B (zh) 2015-07-22 2021-08-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片的选择方法及系统
US20180242161A1 (en) * 2015-08-05 2018-08-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istributed management of network slices using a gossip protocol
WO2017121454A1 (en) * 2016-01-11 2017-07-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network node, network node, database, configuration control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WO2017171598A1 (en) * 2016-04-01 2017-10-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network slices
WO2017177364A1 (en) * 2016-04-11 2017-10-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over network sl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488632A1 (en) * 2016-07-22 2019-05-29 Nokia Technologies Oy Security handling for network slices in cellular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2639A1 (en) * 2015-06-01 2016-1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ized functions in control and data planes
WO2017034352A1 (ko) * 2015-08-25 2017-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지국 접속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사용자 장치
US20170079059A1 (en) * 2015-09-11 2017-03-16 Intel IP Corporation Slicing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70086118A1 (en) * 2015-09-18 2017-03-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Slice Reselection
CN106572517A (zh) * 2015-10-09 2017-04-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网络切片的处理方法、接入网络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5813195A (zh) * 2016-05-13 2016-07-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按需为终端选择移动性管理机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6060900A (zh) * 2016-05-13 2016-10-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的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化小区和sdn控制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Slice Availability and Discovery in RAN",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6 R2-167586》 *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5857B (zh) * 2018-12-29 2022-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85857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75098A (zh) * 2019-01-16 2020-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注册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075098B (zh) * 2019-01-16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注册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910348B2 (en) 2019-01-16 2024-0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gister method in cell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0147771A1 (en) * 2019-01-18 2020-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arly measurement reporting
CN112715038B (zh) * 2019-01-28 2023-05-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WO2020155725A1 (zh) * 2019-01-28 2020-08-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2715038A (zh) * 2019-01-28 2021-04-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2188544A (zh) * 2019-07-04 2021-01-0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间用户设备网络切片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13122A1 (zh) * 2019-07-25 2021-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75727A (zh) * 2019-12-30 2022-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网络切片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75727B (zh) * 2019-12-30 2023-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网络切片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134377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网络切片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136309A1 (zh) * 2020-01-01 2021-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271553A (zh) * 2020-02-14 2021-08-17 株式会社Kt 用于处理组播/广播服务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WO2021185176A1 (zh) * 2020-03-16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网络切片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189496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切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21196171A1 (zh) * 2020-04-03 2021-10-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切换的方法、装置及其设备
WO2021203827A1 (zh) * 2020-04-07 2021-10-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218644A1 (zh) * 2020-04-26 2021-1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44078A1 (zh) * 2020-05-30 2021-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22012524A1 (zh) * 2020-07-15 2022-01-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小区重选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节点
CN111970721B (zh) * 2020-08-10 2022-08-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片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1970721A (zh) * 2020-08-10 2020-11-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片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2888037A (zh) * 2021-01-26 2021-06-01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机器视觉信息发送方法及机器视觉远程识别系统
WO2022160090A1 (zh) * 2021-01-26 2022-08-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12913279B (zh) * 2021-01-26 2023-11-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12913279A (zh) * 2021-01-26 2021-06-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和装置
WO2022206449A1 (zh) * 2021-03-30 2022-10-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发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3172633B (zh) * 2021-05-27 2022-06-03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172633A (zh) * 2021-05-27 2021-07-27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96097B2 (en) 2021-08-17
WO2018184511A1 (zh) 2018-10-11
EP3595358A4 (en) 2020-03-11
US20200037214A1 (en) 2020-01-30
CN108924884B (zh) 2021-02-23
EP3595358A1 (en) 2020-01-15
CN113163459A (zh) 2021-07-23
CN113163459B (zh)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4884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EP3592035B1 (en) Mobile network switch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JP7124933B2 (ja) マスター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コントロールプレーン・ノード、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CN108566309B (zh) 一种接入目标小区的方法以及设备
US20240023006A1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terminal, and methods and non 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a therefor
US11134427B2 (en) Terminal, base station, cell access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reconfigur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to communicate with a secondary cell
CN108810973B (zh) 网络过载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JP7127670B2 (ja) 通信方法、及び第1の基地局
WO2020200034A1 (zh) 一种网络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05886A (zh) 具有lte ip锚点的wifi增强
CN108781396A (zh) 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无线电终端、核心网络节点及其方法
CN109151918A (zh) 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519531B (zh) 移动通信装置、存取网络、及操纵数据流量的方法
CN108924926B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0211778A1 (zh) 小区切换方法以及装置
CN107005904B (zh) 一种用户设备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1050332A (zh) 通信方法、辅网络节点和终端
WO2017219734A1 (zh) 一种s1ap信令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937342B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和设备
WO2023125186A1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
WO2023070446A1 (zh) 一种注册网络切片的方法和装置
CN117641239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