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125A - 电热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电热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125A
CN1089125A CN 92115331 CN92115331A CN1089125A CN 1089125 A CN1089125 A CN 1089125A CN 92115331 CN92115331 CN 92115331 CN 92115331 A CN92115331 A CN 92115331A CN 1089125 A CN1089125 A CN 1089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ure instrument
electrothermal
electrothermal cure
percutane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211533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绵贯准一
目黑恭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 KK
Adv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 9211533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1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1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引起人体不适感或遭受烧 伤的电热治疗仪。该电热治疗仪包括供电电源,一个 电热转换器,一个与电热转换器结合在一起的具有导 热率范围从0.1至3.0W.m-1.K-1并具有粘性的经皮 的导热体,以及一个用于控制经皮的导热体温度的控 制单元。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治疗仪。
近年来提出了一种使用电热转换元件对人体伤口进行热敷的电热治疗仪。这种治疗仪代替了把艾绒(Moxa)放在人体损伤部位上燃烧所得到的热刺激的热疗方法。
电热转换元件是由把电能转变成热的发热元件和用于支承发热元件的导热体以及使发热元件上的热量扩散的表面所组成的组合物。
然而,过去并没有特别地考虑发热元件和导热体的导热率。因此一般情况下,其导热率远远大于人体的导热率。
例如,如果导热体是由铝土陶瓷制成的,其导热率大约为20W.m-1.K-1,而主要由水组成的人体,导热率大约为0.5W.m-1.K-1,这样二者之间导热率之差达到了两位数。
因此,当把导热体靠近人体或与人体接触时,由于这两者之间导热率的巨大差异,使人体表面的温度升高,这会使人感受一种不舒服的刺激或遭受烧伤之苦。
人们还没有见到过介绍能用来进行热敷,产生类似于使用线性燃烧艾绒(Moxa)或其它天然艾绒(Moxa)热敷效果的电气装置。而且,也没有获得一种轻便的,在热敷时允许用户移动其身体的,并能为电池获得长使用寿命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或装置。因此,介绍一种具有这些优点的电热治疗仪是人们所期望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先有技术中前面所述的各种缺点提供一种不会引起令人不适的刺激或烧伤这类潜在危险,并能给出一种令人舒服的暖和感的电热治疗仪,作为一种替代的方法或仪器,这种电热治疗仪是轻便的,允许用户在热敷期间移动其身体,并能确保电池有长久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了下面所述的结构,更具体地讲,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电热治疗仪,基本上包括一个电源;一个电热转换装置;一个与热转换装置结合在一起的经皮的导热装置,该导热装置的导热率范围从0.1到3.0W.m-1.K-1,并具有粘性;以及一个用于控制经皮的导热装置温度的控制装置。
在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电热治疗仪中,粘性材料的导热率至少为0.1w.m-1.K-1,更好些的范围为0.1到3.0W.m-1K-1,或最好,范围从0.1到0.5W.m-1.K-1,并使用具有柔性的经皮的导热装置安置在发热装置或导热装置与人体之间。由于这种结构,避免了人体表面同电热转换装置界面上的热量集中。因此,热量能平衡地缓和地渗入人体。这样的一种电热治疗仪,克服了先有技术那种会引起令人不适刺激或烧伤危险的缺点,并能提供一种令人舒服的暖和感觉。
图1是一个截面图,示出了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电热治疗仪实施例的结构;
图2示出了本发明电热治疗仪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及部分截面;
图3示出了本发明电热治疗仪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及部分截面;
图4是本发明电热治疗仪一个实施例的移去了经皮的导热装置的斜示图;
图5是一个根据本发明电热治疗仪的带有电线的实施例的说明性示图;
图6和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电热治疗仪所使用的电热转换装置;
图8是一个方块图,示出了作为例子的根据本发明电热治疗仪所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
图9是一个说明性示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热治疗仪投入实际使用时的情形;
图10是一张曲线图,示出了在常规的线性燃烧艾绒(Moxa)治疗时,即Sen-nen-kyu(常规的艾炙系统)的温度特性;
图11是一张曲线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电热治疗仪温度特性的一个例子;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电热治疗仪中输入脉冲与加热温度之间的关系。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图1是一个截面图,示出了一个根据本发明电热治疗仪结构的例子。该电热治疗仪包括一个电源2,一个电热转换装置4,一个与电热转换装置4结合在一起的经皮的导热装置6,其导热率的范围从0.1到3.0W.m-1.K-1,并具有粘性,以及一个控制装置3,用于控制经皮的导热装置6的温度。在本发明中,导热率K代表热流量,即在1秒钟内流过1m2厚为1mm,其两边的温度差为1℃的板时的热量大小。其单位是W.m-1.K-1
从图1中可以看到,根据本发明电热治疗仪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使用电池或其它电源的便携式电热治疗仪。结合图1,将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介绍。
标号1代表用塑料或树脂做成的主体外壳。
标号2代表电池,该电池可以是钮扣或硬币型一次或二次小型电池,例如镍镉电池。
标号3代表电路板,其上安装了控制供给发热元件电能的电路。
标号4代表电热转换元件,该元件是由在铝土或陶瓷热导体上印刷或焙烧银和钯或用例如铂丝或镍丝之类的发热元件缠绕在陶瓷热导体上制成的发热元件构成的。图6和7示出了该电热转换元件具体形状的例子。图6和7将在后面说明。
标号5代表夹具,用于把电热转换元件4夹持和固定在主体外壳1的底部。该夹具最好由保温和绝热材料制成。
标号6代表经皮的导热体,由凝胶基本材料制成。凝胶基体具有前述的结构,并具有粘性,柔性,以及合适的保持水分的性能。
标号7代表操作开关。使用者用开关7接通或断开供给发热元件的供电电流或调节供电电流的大小。
操作开关7被做在主体外壳1的顶部。小电池2和电路板3置于主体外壳1中。小电池2和电路板3通过导电端201和202相连接。
由夹具5夹持的电热转换元件4被放在电路板3的底下。夹具5的一部分和电热转换元件4构成主体外壳1的底部的一部分。夹具5和电热转换元件4可以从主体外壳1的底部稍微突出一点。
经皮的导热体6粘附于主体外壳1的整个底部。经皮的导热体6可以在使用前粘附上去并可为一次性使用物。在本发明中,经皮的导热体6的导热率范围最好从0.1到0.5W.m-1.K-1。用具有柔性的粘性材料来制作经皮的导热体6的表面或内部是最好的。
在本发明中采用的经皮的导热体6是由吸水材料或亲水的高分子聚合物凝胶混合物这类基本材料制成的,尤其是优先采用主要由多元醇组成的亲水高分子聚合物凝胶混合物。
本发明的一个特点是把作为经皮的导热体的凝胶基体放在发热元件或热导体与人体之间。最好凝胶基体含有大量的非挥发性液体,例如乙二醇,丙烯乙二醇和丙三醇(导热率为0.285W.m.K),因此,整个凝胶基体上的导热率变得与人体导热率相同,从而使通过凝胶基体传导的热量不会集中在人体表面的界面上,而是平稳地渗透到人体。一个凝胶片具有低的导热性,因此有效地维持了热度,最后余下的热量也能全部被利用。这对温热疗法是很适合的。另外,凝胶既不蒸发也不会干燥,因此能延长使用时间的周期。凝胶基体的厚度和面积根据热疗使用的温度和需要治疗的面积而变,并不受任何具体数值的限制。例如一个合适的厚度范围为0.2至5mm。
凝胶基体对皮肤有柔性和粘性。因此能保持足够的有效接触面积,当要把整个仪器附着到皮肤上时,凝胶粘附到皮肤上的这种特性是很有用的。
下面介绍本发明中用亲水高分子聚合物凝胶混合物制成的基体的实施例。
优先考虑的是某些天然的多糖树脂,包括刺梧桐(Karaya)树胶,黄蓍胶树胶和Zansan树胶,部分皂化的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甲基醚和它们的共聚物,聚乙烯Pyrolidone,乙烯基树脂包括:聚乙烯丙烯酸酯,聚丙烯酸和它们的钠盐,聚丙烯酰胺及其部分水解基质,部分皂化的聚丙烯酯,聚(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树脂和其它亲水的天然和合成树脂,经过软化和与包括丙烯乙二醇,乙烯乙二醇和甘油等聚丙烯醇增塑处理,然后制成具有一定外型特征及粘附于皮肤的特性的柔性凝胶薄膜或片材。
本身具有柔性和粘性的聚合物,例如多元醇和聚异氰酸盐(参看后面已知的例子)也是优选考虑的,因为它们的温度特性在前述范围内。
不用多说,温度特性可通过加入电解质来精细地控制。
粘附于皮肤的特性可用加入粘合剂来加强。
下面,列出了优先用于本发明基体材料的例子。
例1
成分        多用途含量        含量百分数范围
聚丙烯酰胺        30(%)        10至40(%)
甘油        68        60至90
N,N′-二烯丙基酒石酰胺        1        0.3至5
(N,N′-diallyltartaramide)
或N,N′-亚甲基双丙烯酰基酰胺        1        0.3至5
(N,N′-methylenebisacrylamide)
氯化钠        1        0.5至10
柠檬酸钾        4        0.3至10
配制:混合以上诸成分,然后在给定条件下搅拌。然后,在给定的温度下加热混合物几小时到几十小时,并这样冷却。这样制成的凝胶基体具有0.3W.m-1.K-1的导热率。
例2
丙烯酸        10        5至15
甘油        84        80至95
N,N′-二烯丙基酒石酰胺
(N,N′-diallyltartaramide)        1        1至2
或N,N′-亚甲基双丙烯酰基酰胺
(N,N′-methylenebisacrylamide)1        1至2
柠檬酸钾        4        1至5
过硫酸铵        <0.1        <0.1
过硫酸钠        <0.1        <0.1
焦硫酸钠        <0.1        <0.1
硫酸铁        <0.1        <0.1
配制:把以上成分混合并搅拌,然后在如例1中相同的条件下加热。所制成的凝胶基体的导热率为0.3W.m-1.K-1
例3
11份按重量计的丁基丙烯酸盐,11份氧甲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methoxy-polyethy        lene        glyeol        methacry        late),环氧乙烷加倍数,n,是23)溶解到34份苯中,然后在该系统中用氮置换。
然后把0.03份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到混合物中作为接触剂,然后在80℃下经5小时与氮共聚合。
例4
成分        含量(重量百分数)
(异丁烯/顺丁烯二酐)        24
替代共聚物
二丙二醇(dipropyrene        glycol)或        37
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
浓缩甘油        9
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
(polyglycerinpolyglycidyleher)        4
氯化钠(PH值调节剂)        5
净化水        20
配制:混合以上成分,然后在与例1中相同条件下加热。这样制得的凝胶基体具有0.3W.m-1K-1的导热率。
其它的凝胶基体
上面已对本发明中凝胶薄膜或凝胶片的一些最佳实施例作了介绍。各种亲水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是已知的用于人体的电极材料,其任一种均能被选用。例如,公开在下面公告表文献中的任何一种亲水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通过调节其多元醇的含量均可制成具有一定温度特性的凝胶基体。
日本审定专利公报No.2-9074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2-95895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4-77489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5-52742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5-81635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6-15728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6-36939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6-36940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6-60534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6-89270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6-143141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7-28505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7-49431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7-52463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7-55132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7-131428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7-1604064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7-166142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7-168675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7-4569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8-10066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62-86076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62-139628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62-270134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2-80030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4-80689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6-135706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6-138603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7-93305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7-179413
日本未审定专利公报No.57-185309
如上所述,本发明用亲水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凝胶基体具有一定的温度特性并具有柔性和粘性。该凝胶基体最好经过软化并用多元醇增塑。制造凝胶基体的材料并不限于具体的某一种。凝胶基体的成分主要决定于同皮肤的适应性,必要时,还要考虑到导热率和热容量。凝胶基体可为一次性使用物即每次使用均更换新的。
发热元件或热导体的形状和结构并不限于具体某一种。它们也可以做成薄片状或园盘状,或任何其它形状只要与电热转换装置结合在一起可导热就行。
根据本发明前面所述的原材料制成的经皮的导热装置6被做成具有(例如)30至50mm直径的园盘状,如图4所示。然后,使其部分地与电热转换装置4接触并固定在上面,该电热转换装置由夹具5夹持,并从根据本发明的电热治疗仪的主体外壳1底部上形成的开口上露出。
接着,经皮的导热装置6的另一面被粘到人体的患部。由于经皮的导热装置6的作用,主体外壳1被固定并粘附在人体患部而成为一个整体。这种情形示于图9中。在该图中,主体外壳1被粘附在人体(MM)左前臂。
操作置于主体外壳1顶部的控制按钮7以接通电源。电流从小电池通过装于电路板3上的控制装置加到电热转换装置4。然后电热转换装置4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周期内释放热量。从电热转换装置4释放出的热量经由经皮的导热装置6加到人体的患部。经皮的导热装置6维持热量并使人体在较大的区域内有舒服的暖和感觉。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
主体外壳1及其内部结构和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同。标号61代表由具有低粘性凝胶基体构成的经皮的导热装置。该装置61只围绕电热转换装置4设置。经皮的导热装置61的外缘被两面都具有高粘附性的粘结层63所围绕。粘结层63涂敷在由环形支撑件71两侧的粘合剂72构成。粘合剂72的成分与已知的胶带相同或类似。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主体外壳1是用粘合剂72粘附到人体患部上的。这个实施例从改进粘合力的观点来讲是优先考虑的。虽然经皮的导热装置61的凝胶基体粘性较低,但是粘合剂72的粘合力使经皮的导热装置61与人体有良好的接触。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
外壳1和其内部结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同。经皮的导热装置6由两层凝胶基体组成,在两层凝胶基体之间夹有无纺布,薄纱网或其它织物8。当经皮的导热装置6的厚度薄到5mm或更小时,该装置会裂开。因此使用织物8来加强经皮的导热装置6,因而不会出现裂开现象。
而且,如果织物8沿经皮的导热装置6伸出少许(或图3中的长度1),则该经皮的导热装置6很容易从主体1上剥离。这改善了使用的简便性。
上述的实施例均是无绳电热治疗仪的例子。但在图5中,包括一个小电池和一个控制电路的控制单元51由电线54与发热元件,发热元件外壳55或一个用于封装发热元件的主体外壳,以及经皮的导热装置56连接。在控制单元51中,电池53被置于底部,一个调节旋钮52装在前面板上。电线54套有乙烯树脂用于电气绝缘。在发热元件外壳55的底部,发热元件和热导体被面向外地连接。发热元件外壳55的底部与图4所示的主体外壳1中的相同。电池53可以是D,C,AA,AAA,或更小型的。或者也可用交流供电的电源来代替。标号56代表由凝胶基体构成的经皮的导热装置。其形状和其结构与前述实施例中的一样。
图1至3示出了称为无绳的仪器,在其每一个中由小电池控制的电路,发热元件和经皮的导热体被组合成一个整体,并被粘附到人体以供治疗。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发热元件的发热温度是可遥控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于经皮的导热体的凝胶基体没有粘性。整个主体用胶带粘到皮肤上。
下面,将介绍本发明中使用的电热转换装置4。该电热转换装置包括一个适当类型的电热转换元件。电热转换装置的实施例将结合图6和图7来说明。标号41代表由银和钯制成的发热元件。标号42代表主要由含铝或其它陶瓷制成的热导体。标号43和44代表延伸到控制装置和电池的电导线。发热元件41被印刷或烧结在热导体42上。电线43,44和热导体41通过焊接连接。图7示出了一个线轴型热导体42,其上缠绕有热导体铂丝或钨丝。标号43和44是类似于上面实施例的电线,用于连接到控制装置和电池。图6或7中的标号45代表当把电热转换元件装入到图5中所示的发热元件外壳55中时出现在底部的一部分。
发热元件外壳底部上出现的那部分,并不限于热导体42的上述表面,而也可以是发热元件的表面。
下面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电热治疗仪被分成发热元件和控制单元用电线连接的类型和无绳便携型两种。电热治疗仪本身按相同的方法予以控制。现在介绍无绳便携型电热治疗仪控制装置100的结构和工作。
在本发明中,一个电热治疗仪1是被如此控制的,以致经皮的导热装置6将提供大体与sen-nen-Kyu(一般艾灸)并被称之为线性燃烧艾绒治疗仪(在该治疗仪中采用天然艾绒)相同的发热温度特性。此外,使用小型电池时,为了长时间连续治疗必须有效地控制其电流。
为达到这一目的,如图8所示,用于本发明电热治疗仪1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微计算机86,该微计算机调节和控制由小电池81为本发明各种用途提供的小电流。
此外,用于本发明电热治疗仪1的控制装置100装有升压装置102,该升压装置提升小电池81的输出电压,并产生为驱动微计算机86所需要的电压。另外,控制装置还装有发热控制电路103以允许电热转换装置4释放热量。
现在将详细地介绍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100的更具体结构。
小电池81的正极通过端点a被连接到形成部分升压装置102的线圈82的一端,并通过端点c被连接到形成发热控制装置103的场效应晶体管(FET)83的漏极。
另一方面,FET83的源极通过端点d被连接到发热元件89的一端。
线圈82的另一端被连接到直流/直流变换集成电路片90的开关端Lx以及二极管84的阳极。
二极管84的阴极通过端点b被连接到直流/直流变换集成电路片90的电压输出端OUT以及微计算机86的电源输入端Vdd和开关87的一端。
微计算机86的输出端通过端点e被连接到加热控制装置103的FET83的栅极。
用于操纵控制装置100的手动开关87被连接到电源输入端Vdd的一端。手动开关87的另一端被连接到电阻88的一端和微计算机的输入端IN。
电容器85的另一端和电阻88的另一端被连接到电池81的负极。
发热元件89的另一端通过端点f被连接到电池81的负极。
直流/直流变换器90的接地端Vss和微计算机的接地端GND被连接到电池81的负极。
电池81可以是钮扣型的镍镉电池(1.2V,额定容量:50mAh)。直流/直流变换器90装有一个振荡器,一个交流变换器,一个电压比较器和一个基准电压源。基准电压源和电压比较器校正输出的变化以提供恒定的电压。实际上,直流/直流变换器包括安装在外面的一个线圈,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电容器。不考虑上面的结构,直流/直流变换器90总称为变换器。直流/直流变换器(例如)可以是RH5RC系列产品(由Ricoh有限公司制造)。
更具体地讲,在根据本发明的控制单元100中装有微计算机86。假定微计算机86的工作电压是5V,而小电池81的输出电压通常是1.2v,则微计算机86就不能工作。因此,在本发明中,使用了具有上述结构的升压装置102,因而微计算机86将被用小电池81供给的小电流所驱动。
在微计算机86的程序控制下可从电池81获得脉动电流。然后,线圈82产生周期性的瞬时高压。该高压由电容器85储存。这样就产生了用于驱动微计算机86所必须的升高了的电压。
另一方面,本发明发热控制电路103包括一个安装在电热转换装置4内的发热电阻89和一个电流控制电路。电流控制电路是用(例如)MOSFET83来完成的。
而且,包括MOSFET83的电流控制电路和组成发热控制电路103的电热转换装置4之间最好不介入任何电的或电子的部件而是用导线直接相互连接。
上述的结构对使用小电池作为供电电源,用非常小的脉动电流来有效地释放热量是最佳的。
更具体地讲,在本发明中电流控制电路或MOSFET83导通状态的阻抗最好小于发热电阻89的导通状态阻抗。
形成电流控制电路的MOSFET83的栅极被连接到微计算机86的输出端。根据储存在微计算机86中给定的程序,输出脉冲信号加到栅极上。从而使电流控制电路导通。当脉冲信号加到栅极端时,由小电池81给出的电流被加到发热电阻89。
在本发明中,电流控制电路由微计算机86给出的并具有一给定持续时间的脉冲所控制。
现在介绍本发明的微计算机86的操作。发热电阻89所产生的热量值或温度是与由MOSFET83所形成的电流控制电路提供给发热电阻89的电流成正比。简单地说,发热量或温度是与MOSFET83导通的时间间隔成正比。在本发明中,脉冲发生周期是可变的。如图12所示,对于较密的脉冲持续时间,发热量或温度可被调到更高的值,而对较疏的脉冲持续时间则被调到较低的值。
在本发明中,发热电阻89的发热温度可通过改变MOSFET83的导通状态占空因素或脉冲持续时间来调整。而且,能产生企望的温度变化模式。
在本发明中,加到形成电流控制电路的MOSFET83的各个控制脉冲的占空因素或脉冲持续时间是随时间的延续而变化的。最好,脉冲的占空因素或脉冲持续时间随时间如此变化,以致导通状态的时间间隔或周期将得以延长。
图10示出了一个发热元件温度上升的曲线,该曲线是为已知的线性燃烧艾绒治疗而设计的,这种治疗是使用天然的艾绒放在皮肤上与皮肤接触作为发热材料。
图10中的曲线A表示了发热元件温度变化特性的瞬时函数。过去的实验表明该温度变化特性是适合于人体的。
本发明试图提供与由线状燃烧艾绒治疗所提供的相同的温度变化特性。由于加到MOSFET83的控制脉冲的脉冲持续时间被修正成如图12所示,故温度变化特性能达到类似于线状燃烧艾绒治疗那种理想的温度变化特性。
在本发明中,用于产生图12所示的控制脉冲的程序是由微计算机86来实现的。附带说一下,图12中该占空因素是保持不变的,频率是周期性地在10至20Hz范围内变化。
上述的温度变化特性仅仅作为一个例子来介绍。本发明的电热治疗仪可以采用这样一种加热方法,该方法可通过改变储存在微计算机86中的程序而提供各种温度变化特性。
在本发明的电热治疗仪中,微计算机86最好包括一个重复操作的装置用于重复温度变化,以致,如图11所示,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周期内从一个给定的低温上升到一个给定的高温,然后该高温又降到给定的低温。
在已知的线性燃烧艾绒治疗仪中,如图11所示的温度变化,一般至少要重复三次。因此,在本发明中,用于重复如图11中曲线B那样的温度变化曲线的程序最好写入三次。
现在介绍前述电路的工作。
当电池81的电压通过线圈82加到直流/直流变换器90时,直流/直流变换器90被激励。当流经线圈82的电流中断时,出现一个反向电动势。该反向电动势通过二极管84被储存在电容器85中。储存在电容器85上的电压通过端点b进入微计算机86的电源输入端Vdd。这样,储存在电容器85上的电压就被加到了微计算机86。在这种状态下,当按压开关87,电压就被加到微计算机4的一个输入端IN。然后,微计算机86开始运行。微计算机86根据储存在存储装置内的程序,通过端点e向FET83的栅极输出驱动脉冲。
FET83根据是否加了驱动脉冲而在端点C和d之间转换。驱动脉冲频率的范围,例如从1至50Hz。驱动脉冲的频率或占空因素并不限于任何具体值。
当端点C和d被连接时,电池81的能量通过FET83被加到发热元件89。当端点C和d断开时,供给发热元件89的电池能量被截断。
发热元件释放热量的温度与驱动脉冲的频率或占空因素成比例。这样,发热温度按驱动脉冲的频率或占空因素而受到控制。
由于电池81和发热元件89相互频繁地断开,故电池81两端的电压降落是急剧的。直流/直流变换器90补偿了该电压降,所以在所有时间内有一个恒定的电压供至微计算机的供电端Vdd。这使发热元件在整个需要热疗的时间周期内均能释放热量。
正如以上所介绍的根据本发明,采用凝胶基体用作经皮的热导体,因此,能在较大的区域内连续地得到暖和的感觉,而不会引起类似针刺在皮肤上这种刺痛或烧伤的不舒服的热刺激。

Claims (16)

1、一种用于热疗的电热治疗仪,包括:
供电电源;
电热转换装置;
与所述电热转换装置结合在一起的经皮的导热装置,该导热装置包括一种具有导热率范围从0.1至3.0W.m-1.K-1的粘性材料;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电热转换装置之温度的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电热治疗仪,其中所述经皮的导热装置的导热率范围从0.1至0.5W.m-1.K-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电热治疗仪,其中所述经皮的导热装置包括一种具有弹性的粘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电热治疗仪,其中所述经皮的导热装置是由亲水的高分子聚合凝胶混合成的基体材料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一种电热治疗仪,其中所述电热治疗仪具有作为整体粘附到皮肤上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电热治疗仪,其中所述供电电源是轻便的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电热治疗仪,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个微计算机。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一种电热治疗仪,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个升压装置,该升压装置把所述电池的输出电压升高到驱动所述微计算机所必须的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7的一种电热治疗仪,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个允许所述电热转换装置释放热量的发热控制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一种电热治疗仪,其中所述发热控制电路由包括在所述电热转换装置中的发热电阻和一电流控制电路所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一种电热治疗仪,其中所述电流控制电路是由MOSFET来实现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一种电热治疗仪,其中组成所述电热控制电路的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和包括在所述电热转换装置中的所述发热电阻是用导线直接相连接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0到12任一项的一种电热治疗仪,其中所述电流控制电路的导通状态的阻抗被设置成小于所述发热电阻的导通状态的阻抗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0的一种电热治疗仪,其中所述电流控制电路是由具有给定持续时间的脉冲控制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一种电热治疗仪,其中所述脉冲的占空因素随时间而变。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一种电热治疗仪,其中所述脉冲的所述占空因素随时间而变,以致导通状态的时间周期将增大。
CN 92115331 1992-12-31 1992-12-31 电热治疗仪 Pending CN10891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2115331 CN1089125A (zh) 1992-12-31 1992-12-31 电热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2115331 CN1089125A (zh) 1992-12-31 1992-12-31 电热治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125A true CN1089125A (zh) 1994-07-13

Family

ID=4947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2115331 Pending CN1089125A (zh) 1992-12-31 1992-12-31 电热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12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73C (zh) * 1999-10-08 2003-01-15 王正峰 自身按摩磁疗眼镜
CN102551948A (zh) * 2011-12-29 2012-07-11 加宝利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防护织物和系统
CN104224528A (zh) * 2013-06-13 2014-12-24 费早成 灸头装置及热光药灸疗仪
CN106456240A (zh) * 2014-10-31 2017-02-2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把持处置单元、把持处置器具及把持处置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73C (zh) * 1999-10-08 2003-01-15 王正峰 自身按摩磁疗眼镜
CN102551948A (zh) * 2011-12-29 2012-07-11 加宝利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防护织物和系统
CN102551948B (zh) * 2011-12-29 2013-10-23 加宝利服装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防护织物和系统
CN104224528A (zh) * 2013-06-13 2014-12-24 费早成 灸头装置及热光药灸疗仪
CN106456240A (zh) * 2014-10-31 2017-02-2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把持处置单元、把持处置器具及把持处置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4431C (zh) 波动治疗装置
CN1625421A (zh) 用于生物剌激、加速治疗和减轻疼痛的装置和方法
CN1113637C (zh) 吸收性物品
CN1657106A (zh) 包括组合结构和电激头的治疗用具包
CN1798526A (zh) 电凝手术刀
CN1615809A (zh) 带有振动器的美容设备
CN101044669A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1448109A (zh) 皮肤综合管理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皮肤综合管理方法
US7069088B2 (en) Skin cleansing device
CN1623270A (zh) 电源装置启动方法、电源装置的启动电路及电源装置
CN1607970A (zh) 皮肤贴片
CN1659492A (zh) 具有自动低电池功率减小电路的pwm控制器和结合该控制器的照明设备
CN1956749A (zh) 电疗设备
CN1731613A (zh) 燃料电池系统
CN1400887A (zh) 用无线能量供应对胃灼热和反流疾病的治疗
CN1155414A (zh) 一次性尿布
CN1787849A (zh) 透皮吸收超声波护肤装置
CN1671326A (zh) 一种可诱导生物活性化合物自内部器官释放的可佩戴便携式声波涂药器
CN1089125A (zh) 电热治疗仪
CN1282261A (zh) 带仿真负载保持稳定给药的调节器
CN1772316A (zh) 电位治疗器
CN1787760A (zh) 改进的携带式皮肤美容仪及其工作方法
CN1781264A (zh) 治疗前列腺疾病的探测模块以及便携式前列腺医疗装置
TWI235673B (en) Human-body potential controlling electrotherapeutic device
KR20090091496A (ko) 고주파와 광원을 이용한 심부치료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