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09399B - 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09399B
CN108909399B CN201810772208.3A CN201810772208A CN108909399B CN 108909399 B CN108909399 B CN 108909399B CN 201810772208 A CN201810772208 A CN 201810772208A CN 108909399 B CN108909399 B CN 1089093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bilizer bar
automobile
main
auxiliary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722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09399A (zh
Inventor
侯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722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093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09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9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09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93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1/00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60G21/02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 B60G21/04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 B60G21/05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between wheels on the same axle but on different sides of the vehicle, i.e. the left and right wheel suspensions being interconnected
    • B60G21/055Stabiliser b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1/00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60G21/02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 B60G21/04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 B60G21/05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between wheels on the same axle but on different sides of the vehicle, i.e. the left and right wheel suspensions being interconnected
    • B60G21/055Stabiliser bars
    • B60G21/0551Mounting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及汽车,涉及车辆制造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及汽车,能够根据汽车行驶的实际工况,由锁定机构(4)选择性地将述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锁定,实现汽车横向稳定装置的刚度变化,从而适应不同的车身倾角,在车身倾角较小时,能够避免汽车侧翻并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同时,在极限工况下,能够防止车身产生过大的倾角,能够更好地防止汽车侧翻,大大提高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一般将汽车悬架的刚度设置的很低,而这又给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改善汽车行驶的稳定性,通常还在汽车上设置有具有一定刚度值的横向稳定杆,通过横向稳定杆提高汽车悬架的倾角刚度,减少车身倾角。
横向稳定杆具体为弹簧钢制成的扭杆弹簧,其两端与汽车悬架连接,其中部与车身连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当车身只作垂直运动时,车身两侧的汽车悬架变形相同,横向稳定杆不起作用;当汽车转弯时,车身侧倾,车身两侧的汽车悬架跳动不一致,位于外侧的汽车悬架会压向横向稳定杆,致使横向稳定杆发生扭曲,横向稳定杆自身的弹力会阻止车轮抬起,从而使车身尽量保持平衡,起到横向稳定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由于汽车大部分是在正常工况下行驶,因此,横向稳定杆的刚度值是根据汽车在正常工况下的行驶设置的,以在降低正常工况下车身倾角的同时,还能够使得汽车悬架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然而,当汽车在极限工况下行驶时,车身会有更大的倾角,现有的横向稳定杆难以阻止车轮抬起,此时的汽车极易发生侧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及汽车,在极限工况下,能够更好地减小车身侧倾并防止汽车侧翻。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包括:主体稳定杆;辅助稳定杆,所述辅助稳定杆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沿所述辅助稳定杆的轴向贯穿设置,部分所述主体稳定杆收容在所述收容槽中;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主体稳定杆及辅助稳定杆穿设在所述定位孔中;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选择性地将所述辅助稳定杆与主体稳定杆锁定。
其中,所述锁定机构运动至与所述辅助稳定杆及主体稳定杆连接的第一位置时,将所述辅助稳定杆与主体稳定杆锁定;所述锁定机构运动至与辅助稳定杆或主体稳定杆脱离的第二位置时,解除对所述辅助稳定杆与主体稳定杆的锁定。
当汽车在正常工况下行驶时,锁定机构解除辅助稳定杆与主体稳定杆的锁定,仅有主体稳定杆起横向稳定作用,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具有相对较小的刚度,能够保证汽车悬架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从而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当汽车在极限工况下行驶时,锁止结构将辅助稳定杆与主体稳定杆相对锁定,此时辅助稳定杆与主体稳定杆共同起起横向稳定作用,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具有相对较大的刚度,能够为车身侧倾提供更大的阻力,从而更好地防止汽车侧翻,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及操控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辅助稳定杆的一端通过连接键与所述主体稳定杆连接;所述辅助稳定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锁定机构。
可选地,所述辅助稳定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锁定机构,两个锁定机构均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将所述辅助稳定杆与主体稳定杆锁定;两个锁定机构均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解除对所述辅助稳定杆与主体稳定杆的锁定。
可选地,所述主体稳定杆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具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轴,所述滑轴与所述辅助稳定杆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销,所述固定销选择性地与所述固定孔配合;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锁止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锁止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可选地,所述辅助稳定杆上设置有背离所述主体稳定杆延伸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滑孔,所述滑轴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孔中。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安装台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具有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滑轴螺纹连接,以驱动所述滑轴在所述滑孔中移动。
可选地,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滑轴上,且抵设在所述锁止件的底座与安装台之间,以沿远离所述安装台的方向推抵所述锁止件。
可选地,所述固定环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固定销,所述固定销分别插设在相应的固定孔中,且所述固定孔的数量大于所述固定销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衬套,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衬套上;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用于与汽车车身连接,且所述衬套夹设在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汽车车身之间。
可选地,所述衬套沿所述辅助稳定杆的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边,所述支架本体卡设在两个所述限位边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及汽车,能够根据汽车行驶的实际工况,由锁定机构选择性地将述辅助稳定杆与主体稳定杆锁定,实现汽车横向稳定装置的刚度变化,以适应不同的车身倾角;当锁定机构解除辅助稳定杆与主体稳定杆的锁定时,仅有主体稳定杆起横向稳定作用,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具有相对较小的刚度,能够保证汽车悬架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从而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当汽车在极限工况下行驶时,锁止结构将辅助稳定杆与主体稳定杆相对锁定,此时辅助稳定杆与主体稳定杆共同起起横向稳定作用,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具有相对较大的刚度,能够防止车身产生过大的倾角,能够更好地防止汽车侧翻,大大提高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中主体稳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中辅助稳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中主体稳定杆与辅助稳定杆的装配示意图一;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中主体稳定杆与辅助稳定杆的装配示意图二;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锁止机构中的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支架中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支架中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稳定杆;11-横向杆;12-纵臂;13-花键;14-固定环;141-固定孔;
2-辅助稳定杆;21-收容槽;22-键槽;23-安装台;24-滑孔;
3-安装支架;31-衬套;311-定位孔;312-限位边;32-支架本体;321-翻折边;322-安装孔;
4-锁定机构;42-锁止件;421-底座;422-固定销;423-滑轴;43-驱动件;4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此外,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中主体稳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中辅助稳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包括:主体稳定杆1、辅助稳定杆2、安装支架3及锁定机构4。
主体稳定杆1采用弹簧钢制成,具有一定的刚度及弹性。主体稳定杆1具体包括沿汽车车身的横向设置的横向杆11,横向杆11与汽车车身柔性连接;横向杆11的两端都设置有沿汽车车身的纵向延伸的纵臂12,纵臂12与汽车悬架柔性连接。
辅助稳定杆2具体为具有中空腔体的杆体,杆体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缺口,缺口与中空腔体连通并形成收容槽21,部分主体稳定杆1收容在收容槽21中,具体是主体稳定杆1的横向杆11的部分收容在收容槽21中。其中,缺口具体沿辅助稳定杆2的整个轴向延伸,且收容槽21的顶部的两个槽壁之间的间距大于主体稳定杆1相应位置的直径,以便于主体稳定杆1与辅助稳定杆2的装配。此外,可以理解的是:主体稳定杆1与收容槽21的槽壁之间可以具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主体稳定杆1与辅助稳定杆2之间锁定接触时,二者之间不会相互干涉。
安装支架3与汽车车身连接,同时,安装支架3上还设置有定位孔311,主体稳定杆1及辅助稳定杆2穿设在定位孔311中,以将主体稳定杆1与辅助稳定杆2相对定位并支撑辅助稳定杆2。其中,汽车车身包括用于载物的车身本体,以及安装在车身本体与车轮之间的车架;安装支架3可以与车身本体连接,或者安装支架3与车架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汽车车身并未设置车架,此时,安装支架3与车身本体连接。
锁定机构4选择性地将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锁定;当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锁定时,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共同起横向稳定作用;当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的锁定解除时,仅有主体稳定杆1起横向稳定作用。具体地,锁定机构4运动至与辅助稳定杆2及主体稳定杆1连接的第一位置时,将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锁定;锁定机构4运动至与辅助稳定杆2或主体稳定杆1脱离的第二位置时,解除对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的锁定。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当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锁定时,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之间至少具有两个连接点,且两个连接点沿辅助稳定杆2的轴向间隔设置。
锁定机构4具体可以安装在主体稳定杆1上,此时,锁定机构4选择性地与辅助稳定杆2连接。锁定机构4还可以安装在辅助稳定杆2上,此时,锁定机构4选择性地与主体稳定杆1连接,本实施例及下述实施例以此为例对汽车横向稳定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锁定机构4具体可以具有安装在辅助稳定杆2上的安装部,以及选择性地与主体稳定杆1连接的连接部,同时,安装部还与连接部连接。锁定机构4的连接部具体可以朝向主体稳定杆1移动并与主体稳定杆1连接,此时,锁定机构4运动至第一位置,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相互锁定,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共同起横向稳定作用;锁定机构4的连接部还可以远离主体稳定杆1移动并与主体稳定杆1脱离,此时,锁定机构4运动至第二位置,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的锁定解除,仅有主体稳定杆1起横向稳定作用。其中,锁定机构4的连接部具体可以沿主体稳定杆1的径向或者轴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当汽车在正常工况下行驶时,锁定机构4解除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的锁定,仅有主体稳定杆1起横向稳定作用,此时,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具有相对较小的刚度,能够保证汽车悬架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从而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当汽车在极限工况下行驶时,锁定机构4将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相对锁定,此时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共同起横向稳定作用,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具有相对较大的刚度,能够为车身侧倾提供更大的阻力,从而更好地防止汽车侧翻,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及操控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能够根据汽车行驶的实际工况,由锁定机构4选择性地将述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锁定,实现汽车横向稳定装置的刚度变化,从而适应不同的车身倾角,在车身倾角较小时,能够避免汽车侧翻并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同时,在极限工况下,能够防止车身产生过大的倾角,能够更好地防止汽车侧翻,大大提高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图4为本实施一例提供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中主体稳定杆与辅助稳定杆的装配示意图一;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中主体稳定杆与辅助稳定杆的装配示意图二;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请参照图4-图7,并继续参照图1-图3,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辅助稳定杆2的一端通过连接键与主体稳定杆1连接;辅助稳定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锁定机构4。其中,连接键可以为花键13或者平键等。
具体地,辅助稳定杆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通过连接键与主体稳定杆1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稳定杆1上可以设置有花键13,辅助稳定杆2的第一端设置有与花键13配合的键槽22;其中,花键13可以与主体稳定杆1一体设置或者通过焊接固定等方式固定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辅助稳定杆2上可以设置有花键13,主体稳定杆1上设置有与花键13配合的键槽22。当然,花键13也可以用平键代替,平键连接的实现方式与花键13连接的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辅助稳定杆2的第二端设置有锁定机构4,当锁定机构4运动至第一位置时,辅助稳定杆2的第二端与主体稳定杆1连接,此时,辅助稳定杆2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均与主体稳定杆1连接,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连接成一体并能够同步运动,此时,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锁定,辅助稳定杆2能够与主体稳定杆1共同起横向稳定作用;当锁定机构4运动至第二位置时,辅助稳定杆2的第二端与主体稳定杆1脱离,此时,仅有辅助稳定杆2的第一端与主体稳定杆1连接,而辅助稳定杆2的第二端不能随着主体稳定杆1运动,辅助稳定杆2无法与主体稳定杆1同步扭转,此时,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的锁定解除,仅有主体稳定杆1起横向稳定作用。
图8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锁止机构中的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8,并继续参照图1-图7,可选地,主体稳定杆1上设置有固定环14,固定环1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锁定机构4连接的固定孔141。
锁定机构4包括:固定环14,固定环14设置在主体稳定杆1上,固定环1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141;锁止件42,锁止件42具有底座421,底座421上设置有滑轴423,滑轴423与辅助稳定杆2滑动连接,底座42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销422,固定销422选择性地与固定孔141配合;驱动件43,驱动件43与锁止件42连接,驱动件43用于驱动锁止件4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具体地,固定环14可以与主体稳定杆1一体设置,或者通过焊接固定等方式固定连接;固定环14可以为沿主体稳定杆1的周向延伸的闭环,固定环14上可以均匀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41;其中,固定孔141可以沿主体稳定杆1的径向延伸,此时,锁止件42也沿主体稳定杆1的径向运动;或者,固定孔141沿主体稳定杆1的轴向延伸,此时,锁止件42也沿主体稳定杆1的轴向延伸。
锁止件42的底座421上设置有朝向辅助稳定杆2延伸的滑轴423,且辅助稳定杆2上开设有滑孔24,滑轴423滑动设置在滑孔24中;其中,滑轴423具有一定的长度,以使锁止件42在处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时,滑轴423均位于滑孔24中,实现对锁止件42的支撑及安装。滑轴423还与驱动件43连接,以通过驱动件43驱动滑轴423运动,进而通过滑轴423带动底座421及固定销422运动,实现锁止件42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例如,驱动件43可以为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与滑轴423连接,通过往复运动的活塞带动锁止件42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的往复运动。
锁止件42的底座421上还设置有固定销422,当锁止件42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固定销422插设在固定孔141中,将辅助稳定杆2的第二端与主体稳定杆1锁定;当锁止件42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固定销422从固定孔141中移出,辅助稳定杆2的第二端与主体稳定杆1之间的锁定解除。固定销422可以为多个,在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锁定时,多个固定销422分别与插设在相应的固定孔141中;通过设置多个固定销422,能够提高主体稳定杆1与辅助稳定杆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汽车横向稳定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可选地,固定孔141的数量大于固定销422的数量,当固定销422为多个时,多个固定销422形成的圆周与多个固定孔141形成的圆周相匹配,如此,主体稳定杆1能够具有多个与主体稳定杆1锁定的锁定位置,从而,即使在主体稳定杆1与辅助稳定杆2的第二端对应的一端已经发生了扭转时,辅助稳定杆2的第二端仍然能够与主体稳定杆1固定连接,实现主体稳定杆1与辅助稳定杆2的锁定,大大提高了汽车横向稳定装置的便利性。
当然,主体稳定杆1也可以仅具有一个与辅助稳定杆2锁定的锁定位置,此时,以锁止件42上设置有一个固定销422为例,主体稳定杆1上相应地设置有一个固定孔141,在将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锁定时,需要保证固定孔141与固定销422对准。
辅助稳定杆2上设置有背离主体稳定杆1延伸的安装台23,安装台23上设置有滑孔24,滑轴423支撑并滑动设置在滑孔24中。安装台23背离锁止件42的底座421的一侧安装有驱动件43,以便于驱动件43的输出端与滑轴423背离底座421的一端连接,有助于简化汽车横向稳定装置的结构。
可选地,驱动件43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在安装台23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滑轴423螺纹连接,以驱动滑轴423在滑孔24中移动。例如: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具有螺纹孔,滑轴423上设置有与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
其中,驱动电机设置有相应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具体可以设置在方向盘上,或者设置在中控台上,只要便于车内乘员操作即可,本实施例对于控制开关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当然,驱动电机也可以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以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锁定机构4还包括:弹簧44,弹簧44套设在滑轴423上,且抵设在锁止件42的底座421与安装台23之间,以沿远离安装台23的方向推抵锁止件42,保证固定销422从固定孔141中脱离,从而将锁止件42更好地保持在第二位置处,此时,仅有主体稳定杆1起横向稳定作用,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具有相对较小的刚度,进而能够保证汽车在正常工况下行驶的平顺性。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辅助稳定杆2的两端均设置有锁定机构4,两个锁定机构4均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将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锁定;两个锁定机构4均运动至第二位置时,解除对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的锁定。其中,锁定机构4的结构及实现方式与前述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锁定机构4中的驱动件43可以由相同的控制开关控制,以便于两个锁定机构4中的锁止件42同步运动至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
图9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支架中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安装支架中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9-图10,并继续参照图1-图8,可选地,安装支架3包括:衬套31,定位孔311设置在衬套31上;支架本体32,支架本体32用于与汽车车身连接,且衬套31夹设在支架本体32与汽车车身之间。
具体地,衬套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槽,支架本体32上设置有凸起,凸起卡设在卡槽中,或者,所述衬套31沿所述辅助稳定杆2的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边312,所述支架本体32卡设在两个所述限位边312之间,以提高衬套31与支架本体3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并避免支架本体32与衬套31在辅助稳定杆2的轴向发生相对位移。
衬套31上还可以开设有与定位孔311连通的开口,该开口形成主体稳定杆1及辅助稳定杆2进入定位孔311的通道,简化了汽车横向稳定装置的装配;其中,由于衬套31具有良好的柔性,因此,开口可以相对较小,在装配时,衬套31可以产生相应的形变,从而为主体稳定杆1及辅助稳定杆2提供进入定位孔311的通道。
支架本体32具体可以为U型并形成U形空间,衬套31位于U形空间内;且支架本体32朝向汽车车身的一端设置有翻折边321,翻折边3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322,以便于支架本体32与汽车车身的连接。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可以设置在汽车的前端和/或后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实施例一中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
其中,汽车横向稳定装置的结构、功能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稳定杆(1);
辅助稳定杆(2),所述辅助稳定杆(2)设置有收容槽(21),所述收容槽(21)沿所述辅助稳定杆(2)的轴向设置,部分所述主体稳定杆(1)收容在所述收容槽(21)中;
安装支架(3),所述安装支架(3)上设置有定位孔(311),所述主体稳定杆(1)及辅助稳定杆(2)穿设在所述定位孔(311)中;
锁定机构(4),所述锁定机构(4)选择性地将所述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锁定;
其中,所述锁定机构(4)运动至与所述辅助稳定杆(2)及主体稳定杆(1)连接的第一位置时,将所述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锁定;所述锁定机构(4)运动至与辅助稳定杆(2)或主体稳定杆(1)脱离的第二位置时,解除对所述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的锁定;
所述主体稳定杆(1)上设置有固定环(14),所述固定环(1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141);
所述锁定机构(4)包括:
锁止件(42),所述锁止件(42)具有底座(421),所述底座(421)上设置有滑轴(423),所述滑轴(423)与所述辅助稳定杆(2)滑动连接,所述底座(42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销(422),所述固定销(422)选择性地与所述固定孔(141)配合;
驱动件(43),所述驱动件(43)与所述滑轴(423)连接,所述驱动件(43)用于驱动所述滑轴(423)朝向所述主体稳定杆(1)运动以使所述锁定机构(4)到达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驱动件(43)还用于驱动所述滑轴(423)远离所述主体稳定杆(1)运动以使所述锁定机构(4)到达所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稳定杆(2)的一端通过连接键与所述主体稳定杆(1)连接;所述辅助稳定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锁定机构(4);或,
所述辅助稳定杆(2)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锁定机构(4),两个锁定机构(4)均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将所述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锁定;两个锁定机构(4)均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解除对所述辅助稳定杆(2)与主体稳定杆(1)的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稳定杆(2)上设置有背离所述主体稳定杆(1)延伸的安装台(23),所述安装台(23)上设置有滑孔(24),所述滑轴(423)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孔(24)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43)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安装台(2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具有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滑轴(423)螺纹连接,以驱动所述滑轴(423)在所述滑孔(24)中移动,以使所述固定销(422)插入所述固定孔(141)或者从所述固定孔(141)内移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4)还包括:弹簧(44),所述弹簧(44)套设在所述滑轴(423)上,且抵设在所述锁止件(42)的底座(421)与安装台(23)之间,以沿远离所述安装台(23)的方向推抵所述锁止件(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41);所述底座(42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销(422),所述固定销(422)分别插设在相应的固定孔(141)中,且所述固定孔(141)的数量大于所述固定销(422)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包括:衬套(31),所述定位孔(311)设置在所述衬套(31)上;
支架本体(32),所述支架本体(32)用于与汽车车身连接,且所述衬套(31)夹设在所述支架本体(32)与所述汽车车身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31)沿所述辅助稳定杆(2)的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边(312),所述支架本体(32)卡设在两个所述限位边(312)之间。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横向稳定装置。
CN201810772208.3A 2018-07-13 2018-07-13 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1089093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2208.3A CN108909399B (zh) 2018-07-13 2018-07-13 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2208.3A CN108909399B (zh) 2018-07-13 2018-07-13 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9399A CN108909399A (zh) 2018-11-30
CN108909399B true CN108909399B (zh) 2020-05-19

Family

ID=64411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72208.3A Active CN108909399B (zh) 2018-07-13 2018-07-13 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093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0867B (zh) * 2022-01-10 2023-04-14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杆结构及乘用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2772B2 (en) * 2001-10-26 2004-12-21 Peterson & Erb Vehicle center section adjustable anti-roll bar
JP5207054B2 (ja) * 2008-11-11 2013-06-1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可変剛性スタビライザ装置
CN102887044B (zh) * 2012-09-27 2016-09-28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悬架系统稳定杆
AT515433B1 (de) * 2014-03-21 2015-09-15 Avl List Gmbh Welle mit verstellbarer Steifigkeit
CN203888571U (zh) * 2014-06-03 2014-10-2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刚度稳定杆结构及汽车
CN204263876U (zh) * 2014-12-03 2015-04-1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刚度稳定杆结构、悬架总成及汽车
DE102016104700A1 (de) * 2016-03-15 2017-09-21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Torsionsfederelement
CN205523525U (zh) * 2016-03-30 2016-08-3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调校用横向稳定杆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9399A (zh) 2018-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47683B2 (ja) 車体傾斜装置
US20090134592A1 (en) Stabiliser bar for a vehicle
CN108909399B (zh) 汽车横向稳定装置及汽车
US11192413B2 (en) Wheel suspension for an at least slightly actively steerable rear wheel of a two-track vehicle, axle comprising a wheel suspension, and vehicle comprising a wheel suspension
US8870255B2 (en) Support for a functional element in a pair of rails within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a motor vehicle
DE102011078262B4 (de) Einzelradaufhängung mit selbsttätiger Sturzanpassung
WO2006060356A1 (en) Active roll control system for a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AT11080U3 (de) Fahrzeug, insbesondere schienenfahrzeug
CN1966300B (zh) 操作踏板的支撑结构
US9988088B2 (en)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strut bar for vehicle
EP0893289B1 (en)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cylinders
DE102016118326A1 (de) Vorderer-Fahrzeugkörper-Struktur
CN106467132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副车架
US6126178A (en)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resistance cylinders
DE4327909A1 (de) Lineargeführte Luftfeder
CN107380250A (zh) 转向装置
DE102011017637B4 (de) Triebwerkaufhängung für Kraftfahrzeug
EP2631156B1 (en) Steering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GB2496740A (en) Support for a functional element in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a motor vehicle
KR20080102809A (ko) 리프스프링 적용차량의 현가장치
EP3822099B1 (en) An anti-roll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for vehicles, and a method for performing anti-roll of a vehicle with an anti-roll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KR102529482B1 (ko) 차량용 스트럿바 어셈블리
DE19745415C2 (de) System, enthaltend einen Luftfederbalg und einen Abrollkolben, der sich auf einer gekrümmten Bahn bewegt
EP3649022B1 (en) Wiper arm assembly for a vehicle windscreen wiper system
JPH0636905U (ja) トレーリングアーム式車両懸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