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02058A - 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及其转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及其转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02058A
CN108902058A CN201810853575.6A CN201810853575A CN108902058A CN 108902058 A CN108902058 A CN 108902058A CN 201810853575 A CN201810853575 A CN 201810853575A CN 108902058 A CN108902058 A CN 1089020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ivation
shelf
transfer
assembly line
cultured ins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535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zhou Hi Tech Hi Tech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zhou Hi Tech Hi Tech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zhou Hi Tech Hi Tech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zhou Hi Tech Hi Tech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535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020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02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20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及其转移方法,包括搁板主体,搁板主体内设有网板,网板内设有机械把手。本发明针对现有昆虫养殖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专门用于养殖昆虫的搁板,该搁板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机械把手,借助机械抓手可抓取机械把手,进而实现移动搁板,方便搬移搁板及依附于搁板上的幼虫进入下一道养殖工序,能够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提高养殖效率。本发明提供的转移、培育方法具有较高的机械自动化,以流水线方式进行培育,培育的效率极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工厂化的大规模培育养殖;整条流水线设计十分巧妙,流水线传送带边运行边培育,搁板能够有序的转移或转出,大大降低了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了培育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及其转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蚕用搁板,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及其转移方法。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的昆虫有一百多万种,分布广泛,总体生物量巨大,在生态系统或食物链中起着复杂而重要的作用。部分昆虫可为人类制造或提供原材料、食品或药品等,其作用和价值值得我们去开挖。
人类很早就对昆虫进行了利用和研究,特别是近代以来加快了研究和开发的力度。自然界的天然昆虫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昆虫养殖逐渐受到了重视。养殖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为人类提供原材料;(2)食用或药用;(3)提供动物蛋白饲料;(4)培养害虫天敌或生产昆虫病毒,用于防治农林业害虫;(5)用于科学研究。
目前,还未有完整的工艺及相关器具用于昆虫养殖,不仅成虫率低,养殖效果差,而且养殖困难,操作不便,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及其转移方法,针对现有昆虫养殖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专门用于养殖昆虫的搁板,该搁板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机械把手,借助机械抓手可抓取机械把手,进而实现移动搁板,方便搬移搁板及依附于搁板上的幼虫进入下一道养殖工序,能够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提高养殖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包括搁板主体,搁板主体内设有网板,其特征在于:网板内设有机械把手。
进一步,搁板主体的宽度与长度为300-2000mm。搁板尺寸通过筛选获得,易于抓取、堆叠于搬运。
进一步,网板的网孔尺寸为2-60mm。网孔尺寸通过筛选获得,在该尺寸下,饲料不会漏过网孔。
进一步,网板内设有3组机械把手组。3组组机械把手组,能够同时被3个机械抓手抓取,搬移过程更为稳定。
优选后,机械把手组的两个机械把手的间距为20-30cm。该间距与机械抓手的抓取度相互匹配,抓取稳定。
进一步,网板上设有垫片,垫片的上部厚1-100mm,垫片的下部厚1-100mm。垫片具有支撑作用,提高搁板的放置稳定性,使得该搁板在与其他搁板堆叠后,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下方便幼虫活动,有益于幼虫生长。
进一步,机械把手包括底板、通孔及拱形把手,底板上设有通孔,拱形把手的两端焊接于通孔的两端,底板上设有垫片。底板具有加固作用,拱形把手呈弯曲状,更容易被抓取,通孔给予机械抓手更大的活动空间,不会出现卡壳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
进一步,机械把手连接有吸取圆盘。吸取圆盘具有支撑作用;同时,在制造过程中,能够通过吸取该吸取圆盘来移动整个搁板。
进一步,搁板主体的外沿处设有活动式支撑座,活动式支撑座包括固定部与活动部,固定部固定于搁板主体上,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上移或者下降。活动式支撑座能够调整活动部与固定部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其高度,在不同高度的活动式支撑座作用下,搁板与其他搁板的堆叠间距也成为了一个可调整的变量,使其能够根据实际幼虫的生长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实际使用中发现,进行调整后幼虫的成虫率明显上升,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
进一步,固定部内设有螺孔,活动部连接于螺孔内,活动部的下端设有外螺纹,螺孔内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互匹配。以螺纹方式实现活动部活动,操作方便,活动部不会在压力作用下下降,可达到随时固定的效果。
进一步,活动部的表面设有刻度,刻度用于度量活动部的移动量。方便统一各个活动式支撑座的高度,堆叠稳定。
进一步,搁板主体的外沿处设有限位支脚,限位支脚内设有磁铁片。在养殖工序中,搁板置放于对应的框体器具中,该器具中设置与其相互匹配的限位槽孔,限位槽孔中设置有铁片;本发明的搁板在安装过程中,将限位支脚插入限位槽孔中,通过磁铁片与铁片的吸附作用力,达到稳定安装的目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培育流水线设计:该培育流水线包括流水线传送带、转移进口机构及转移出口机构,在流水线传送带上装上养殖单元皿,相邻养殖单元皿的间距为 450-600mm,控制转移进口机构与转移出口机构之间存在29-31个养殖单元皿;转移进口机构与转移出口机构上均配备有机械抓手;该培育流水线由控制终端控制;
(2)搭建培育流水线;
(3)控制终端调试:首先通过控制终端将流水线传送带设成间隔步进,每次步进的距离为养殖单元皿长度与养殖单元皿间隔长度之和;同时,设定步进间隔时间,步进的间隔时间根据培育时间而定;
(4)搁板进入:预先将搁板以堆叠方式放入转移进口机构内,然后启动整个培育流水线,转移进口机构内的机械抓手将第一块搁板抓取到第一个养殖单元皿内,随后流水线传送带启动第一次步进,第一次步进后将第二块搁板抓取到第二个养殖单元皿中,在步进间隔时间结束后,开始第二次步进;以上述过程循环往复至所有搁板均被装入对应的养殖单元皿中;
(5)培育;
(6)搁板移出:在养殖单元皿经过转移出口机构,由转移出口机构内的机械抓手将搁板移出。
进一步,培育流水线还设置有培育检查口、人工处理区与饲料投放区,若以流水线传送带的步进方向为参考,饲料投放区设于转移进口机构的后方,培育检查口设于转移出口机构的前方,人工处理区设于转移出口机构的后方;培育阶段中,在经过饲料投放区向养殖单元皿中投放饲料,在经过培育检查口检查当前培育养殖情况,给出当前养殖单元皿养殖结论,养殖结论包括需要延长养殖与不需要延长养殖,养殖结论传输至控制终端;在养殖单元皿经过转移出口机构,首先由控制终端判定其是否需要延长养殖;不需要延长养殖的养殖单元皿,由转移出口机构内的机械抓手将搁板移出;需要延长养殖的养殖单元皿,延长养殖至人工处理区。饲料投放区能够等量的向养殖单元皿中投放饲料,保证养殖单元皿中饲料充足;培育检查口中配备有相应的检查设备,能够检查当前的培育情况,对于培育时间不够的养殖单元皿进行延长培育,从而提高培育效果。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及其转移方法,针对现有昆虫养殖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专门用于养殖昆虫的搁板,该搁板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机械把手,借助机械抓手可抓取机械把手,进而实现移动搁板,方便搬移搁板及依附于搁板上的幼虫进入下一道养殖工序,能够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提高养殖效率。其具体有益效果表现为以下几点:
1、机械抓手能够抓取(或者为夹取)拱形把手,进而实现移动搁板,方便搬移幼虫进入下一道养殖工序,能够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提高养殖效率。
2、机械把手由底板、通孔及拱形把手组成,底板具有加固作用,拱形把手呈弯曲状,更容易被抓取,通孔给予机械抓手更大的活动空间,不会出现卡壳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
3、活动式支撑座能够调整活动部与固定部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其高度,在不同高度的活动式支撑座作用下,搁板与其他搁板的堆叠间距也成为了一个可调整的变量,使其能够根据实际幼虫的生长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实际使用中发现,进行调整后幼虫的成虫率明显上升,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
4、在昆虫的养殖工序中,搁板置放于对应的框体器具中,该器具中设置与其相互匹配的限位槽孔,限位槽孔中设置有铁片;本发明的搁板在安装过程中,将限位支脚插入限位槽孔中,通过磁铁片与铁片的吸附作用力,达到稳定安装的目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5、本发明提供的转移、培育方法具有较高的机械自动化,以流水线方式进行培育,培育的效率极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工厂化的大规模培育养殖;整条流水线设计十分巧妙,流水线传送带边运行边培育,搁板能够依次、有序的转移或转出,大大降低了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了培育的安全性。
6、本发明的流水线传送带的步进间隔时间为可调整参数,根据实际的培养需要可设定对应的步进间隔时间,培育时间较长,则设定较长的步进间隔时间,培育时间较短,则设定较短的步进间隔时间,能够保证充足的培育时间,具有广阔的适用范围,可用于不同种类的昆虫养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械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活动式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限位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培育流水线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4中培育流水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包括搁板主体1,搁板主体的宽度与长度为300-2000mm。搁板尺寸通过筛选获得,易于抓取、堆叠于搬运。搁板主体1内设有网板2,网板2形成有网孔,网板2用于投放饲料,幼虫通过网孔爬到网板2上汲取饲料。网孔呈菱形,该网孔的各边长度为2-60mm,网孔尺寸通过筛选获得,在该尺寸下,饲料不会漏过网孔。
网板2内设有机械把手组4,网板2内设有3组机械把手组4,3组组机械把手组4,能够同时被3个机械抓手抓取,搬移过程更为稳定。
机械把手组4由两个机械把手7组成,如图1所示,两个机械把手7分别设于上下两个相对的位置。机械把手7包括底板8、通孔10及拱形把手9,底板8上设有通孔10,拱形把手9的两端焊接于通孔10的两端。底板8具有加固作用,拱形把手9呈弯曲状,更容易被抓取,通孔10给予机械抓手更大的活动空间,不会出现卡壳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
机械把手组4的两个机械把手7的间距为20-30cm。该间距与机械抓手的抓取度相互匹配,抓取稳定。
个别机械把手7连接有吸取圆盘3,吸取圆盘3具有支撑作用;同时,在制造过程中,能够通过吸取该吸取圆盘3来移动整个搁板。
底板8的背面设有垫片18,垫片18的上部厚1-100mm,所垫片的下部厚 1-100mm。垫片18具有支撑作用,提高搁板的放置稳定性,使得该搁板在与其他搁板堆叠后,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下方便幼虫活动,有益于幼虫生长。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搁板主体1的外沿处设有活动式支撑座5,活动式支撑座5包括固定部12与活动部11,固定部12固定于搁板主体1上,活动部11可相对固定部12上移或者下降。固定部12内设有螺孔17,活动部11连接于螺孔17内,活动部11的下端设有外螺纹14,螺孔17内设有内螺纹15,内螺纹15与外螺纹14相互匹配。以螺纹方式实现活动部11活动,操作方便,活动部11不会在压力作用下下降,可达到随时固定的效果。活动部11的表面设有刻度13,刻度13用于度量活动部11的移动量。方便统一各个活动式支撑座5的高度,堆叠稳定。
活动式支撑座5能够调整活动部11与固定部12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其高度,在不同高度的活动式支撑座5作用下,搁板与其他搁板的堆叠间距也成为了一个可调整的变量,使其能够根据实际昆虫幼虫的生长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实际使用中发现,进行调整后幼虫的成虫率明显上升,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
搁板主体1的外沿处设有限位支脚6,限位支脚6内设有磁铁片16。在养殖工序中,搁板置放于对应的框体器具中,蚕框中设置与其相互匹配的限位槽孔,限位槽孔中设置有铁片;本发明的搁板在安装过程中,将限位支脚6插入限位槽孔中,通过磁铁片16与铁片的吸附作用力,达到稳定安装的目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下面集合具体的实施例对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的转移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3:
(1)培育流水线设计:该培育流水线包括流水线传送带19、转移进口机构 20及转移出口机构22,在流水线传送带19上装上养殖单元皿21,养殖单元皿 21的长度为2.5m,相邻养殖单元皿21的间距为450mm,控制转移进口机构20 与转移出口机构22之间存在29个养殖单元皿21;转移进口机构20与转移出口机构22上均配备有机械抓手;该培育流水线由控制终端控制;
(2)搭建培育流水线;
(3)控制终端调试:首先通过控制终端将流水线传送带19设成间隔步进,每次步进的距离是2.95m,为养殖单元皿21长度与养殖单元皿21间隔长度之和;同时,设定步进间隔时间为30min;
(4)搁板进入:预先将搁板以堆叠方式放入转移进口机构20内,然后启动整个培育流水线,转移进口机构20内的机械抓手将第一块搁板抓取到第一个养殖单元皿21内,随后流水线传送带19启动第一次步进,第一次步进后将第二块搁板抓取到第二个养殖单元皿21中,在步进间隔时间结束后,开始第二次步进;以上述过程循环往复至所有搁板均被装入对应的养殖单元皿21中;
(5)培育;
(6)搁板移出:在养殖单元皿21经过转移出口机构22,由转移出口机构 22内的机械抓手将搁板移出。
本发明提供的转移、培育方法具有较高的机械自动化,以流水线方式进行培育,培育的效率极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工厂化的大规模培育养殖;整条流水线设计十分巧妙,流水线传送带19边运行边培育,搁板能够依次、有序的转移或转出,大大降低了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了培育的安全性。同时,流水线传送带19的步进间隔时间为可调整参数,根据实际的培养需要可设定对应的步进间隔时间,培育时间较长,则设定较长的步进间隔时间,培育时间较短,则设定较短的步进间隔时间,能够保证充足的培育时间,具有广阔的适用范围,可用于不同种类的昆虫养殖。
实施例4
(1)培育流水线设计:该培育流水线包括流水线传送带19、转移进口机构 20、转移出口机构22、培育检查口、人工处理区27与饲料投放区23;在流水线传送带19上装上养殖单元皿21,养殖单元皿21的长度为2.5m,相邻养殖单元皿21的间距为450mm,控制转移进口机构20与转移出口机构22之间存在29 个养殖单元皿21;转移进口机构20与转移出口机构22上均配备有机械抓手;若以流水线传送带19的步进方向为参考,饲料投放区23设于转移进口机构20 的后方,培育检查口设于转移出口机构22的前方,培育检查口设置有第一培育检查口24、第二培育检查口25与第三培育检查口26,三个培育检查口按顺序排列;人工处理区27设于转移出口机构22的后方;该培育流水线由控制终端控制;
(2)搭建培育流水线;
(3)控制终端调试:首先通过控制终端将流水线传送带19设成间隔步进,每次步进的距离是2.95m,为养殖单元皿21长度与养殖单元皿21间隔长度之和;同时,设定步进间隔时间为30min;
(4)搁板进入:预先将搁板以堆叠方式放入转移进口机构20内,然后启动整个培育流水线,转移进口机构20内的机械抓手将第一块搁板抓取到第一个养殖单元皿21内,随后流水线传送带19启动第一次步进,第一次步进后将第二块搁板抓取到第二个养殖单元皿21中,在步进间隔时间结束后,开始第二次步进;以上述过程循环往复至所有搁板均被装入对应的养殖单元皿21中;
(5)培育;在经过饲料投放区23向养殖单元皿21中投放饲料,在经过第一培育检查口24、第二培育检查口25与第三培育检查口26时,分别检查当前培育养殖情况,给出当前养殖单元皿21养殖结论,养殖结论包括需要延长养殖与不需要延长养殖,养殖结论传输至控制终端;
(6)搁板移出:在养殖单元皿21经过转移出口机构22,首先由控制终端判定其是否需要延长养殖;不需要延长养殖的养殖单元皿21,由转移出口机构 22内的机械抓手将搁板移出;需要延长养殖的养殖单元皿21,延长养殖至人工处理区27。
饲料投放区23能够等量的向养殖单元皿21中投放饲料,保证养殖单元皿 21中饲料充足;培育检查口中配备有相应的检查设备,能够检查当前的培育情况,对于培育时间不够的养殖单元皿21进行延长培育,从而提高培育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包括搁板主体,所述搁板主体内设有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上设有垫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搁板主体的宽度与长度为300-2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的网孔尺寸为2-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的上部厚1-100mm,所述垫片的下部厚1-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上设有机械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把手包括底板、通孔及拱形把手,所述底板上设有所述通孔,所述拱形把手的两端焊接于所述通孔的两端,所述底板上设有所述垫片;所述机械把手连接有吸取圆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搁板主体的外沿处设有活动式支撑座,所述活动式支撑座包括固定部与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搁板主体上,所述活动部可相对所述固定部上移或者下降;所述固定部内设有螺孔,所述活动部连接于所述螺孔内,所述活动部的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螺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互匹配,所述活动部的表面设有刻度,所述刻度用于度量所述活动部的移动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搁板主体的外沿处设有限位支脚,所述限位支脚内设有磁铁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培育流水线设计:该培育流水线包括流水线传送带、转移进口机构及转移出口机构,在流水线传送带上装上养殖单元皿,相邻养殖单元皿的间距为450-600mm,控制转移进口机构与转移出口机构之间存在29-31个养殖单元皿;转移进口机构与转移出口机构上均配备有机械抓手;该培育流水线由控制终端控制;
(2)搭建培育流水线;
(3)控制终端调试:首先通过控制终端将流水线传送带设成间隔步进,每次步进的距离为养殖单元皿长度与养殖单元皿间隔长度之和;同时,设定步进间隔时间,步进的间隔时间根据培育时间而定;
(4)搁板进入:预先将搁板以堆叠方式放入转移进口机构内,然后启动整个培育流水线,转移进口机构内的机械抓手将第一块搁板抓取到第一个养殖单元皿内,随后流水线传送带启动第一次步进,第一次步进后将第二块搁板抓取到第二个养殖单元皿中,在步进间隔时间结束后,开始第二次步进;以上述过程循环往复至所有搁板均被装入对应的养殖单元皿中;
(5)培育;
(6)搁板移出:在养殖单元皿经过转移出口机构,由转移出口机构内的机械抓手将搁板移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培育流水线还设置有培育检查口、人工处理区与饲料投放区,若以流水线传送带的步进方向为参考,饲料投放区设于转移进口机构的后方,培育检查口设于转移出口机构的前方,人工处理区设于转移出口机构的后方;培育阶段中,在经过饲料投放区向养殖单元皿中投放饲料,在经过培育检查口检查当前培育养殖情况,给出当前养殖单元皿养殖结论,养殖结论包括需要延长养殖与不需要延长养殖,养殖结论传输至控制终端;在养殖单元皿经过转移出口机构,首先由控制终端判定其是否需要延长养殖;不需要延长养殖的养殖单元皿,由转移出口机构内的机械抓手将搁板移出;需要延长养殖的养殖单元皿,延长养殖至人工处理区。
CN201810853575.6A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及其转移方法 Pending CN1089020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53575.6A CN108902058A (zh)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及其转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53575.6A CN108902058A (zh)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及其转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2058A true CN108902058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17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53575.6A Pending CN108902058A (zh)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及其转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0205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4928A (zh) * 2021-12-13 2022-02-01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用转移型搁板
CN114698603A (zh) * 2022-04-06 2022-07-05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工厂化养蚕用搁板及其整理架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66552A1 (en) * 2013-04-19 2016-03-10 Protix Biosystems B.V. Method and System for Breeding Insects, U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rates
CN106665510A (zh) * 2017-02-20 2017-05-17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方形养蚕框的自动投饲方法
CN206481832U (zh) * 2017-02-20 2017-09-12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家蚕营茧框中的隔板
CN107529741A (zh) * 2015-04-13 2018-01-02 昆虫公司 用于养殖昆虫的农场
CN108271744A (zh) * 2018-04-11 2018-07-13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流水线养蚕的搁板
CN108308126A (zh) * 2018-05-04 2018-07-24 郭忠平 一种昆虫养殖自动生产系统
CN209135167U (zh) * 2018-07-30 2019-07-23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66552A1 (en) * 2013-04-19 2016-03-10 Protix Biosystems B.V. Method and System for Breeding Insects, U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rates
CN107529741A (zh) * 2015-04-13 2018-01-02 昆虫公司 用于养殖昆虫的农场
CN106665510A (zh) * 2017-02-20 2017-05-17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方形养蚕框的自动投饲方法
CN206481832U (zh) * 2017-02-20 2017-09-12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家蚕营茧框中的隔板
CN108271744A (zh) * 2018-04-11 2018-07-13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流水线养蚕的搁板
CN108308126A (zh) * 2018-05-04 2018-07-24 郭忠平 一种昆虫养殖自动生产系统
CN209135167U (zh) * 2018-07-30 2019-07-23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4928A (zh) * 2021-12-13 2022-02-01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用转移型搁板
CN114698603A (zh) * 2022-04-06 2022-07-05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工厂化养蚕用搁板及其整理架
CN114698603B (zh) * 2022-04-06 2023-03-07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工厂化养蚕用搁板及其整理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60021B (zh) 一种小龙虾温室育苗装置及稻田种养循环方法
CN209135167U (zh) 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
CN205993381U (zh) 一种生态鱼苗过筛装置
CN108902058A (zh) 一种应用于昆虫养殖的可转移式搁板及其转移方法
CN212116386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育苗盘
CN101720633A (zh) 一种沉水植物水下生长装置
CN201036286Y (zh) 可升降式水草培育架
CN207002401U (zh) 一种用于修复生态系统的水生植物生长专用立体浮床
CN103609444B (zh) 常绿萱草的组织培养法
CN209436052U (zh) 一种大规模昆虫养殖用搁网
CN109699586A (zh) 一种多养殖位的养殖组合及其进行养殖的方法
CN206284027U (zh) 一种培育水生植物的装置
CN207574162U (zh) 一种便于采摘的灵芝培育架
CN209073273U (zh) 一种大规模昆虫养殖用搁板
CN202750546U (zh) 水耕定植空气对流结构
CN111990136B (zh) 可升降的梨苗智能培养架
CN104255409B (zh) 一种“南参桑芝藻地龙”有机免疫饲料源的生产方法
CN208079987U (zh) 一种林业工程用育苗装置
CN104823845B (zh) 快速诱导繁殖盐生草幼根愈伤组织的方法
CN209135168U (zh) 一种便于养殖的搁板
CN207978495U (zh) 一种开盖便捷的小型农业幼苗培育箱
CN207854563U (zh) 一种用于限制果树根系生长的装置
CN106234317A (zh) 海南五指山蜘蛛幼蛛的养殖方法
CN209201634U (zh) 一种育苗架
CN206078638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