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98693A - 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98693A
CN108898693A CN201810799492.3A CN201810799492A CN108898693A CN 108898693 A CN108898693 A CN 108898693A CN 201810799492 A CN201810799492 A CN 201810799492A CN 108898693 A CN108898693 A CN 108898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e
attendance
user
employee
assoc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994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达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Morning Glo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Qianniuc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Morning Glo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Morning Glo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Morning Glo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98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86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1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together with the recording, indicating or registering of other data, e.g. of signs of ident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5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8Performance of employee with respect to a job fun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5Inheriting rights or properties, e.g., propagation of permissions or restrictions within a hierarch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包括:根据系统中角色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为该角色设置考勤规则,所述角色是独立的个体,而非组/类,同一时段一个角色只能关联唯一的用户,而一个用户关联一个或多个角色;为用户关联一个或多个角色,选择该用户关联的一个角色作为该用户的主要角色;员工根据其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对应的考勤规则进行考勤。本发明中在员工新入职时无需单独为该员工设置考勤规则,在员工调岗时无需单独为该员工更改考勤规则。

Description

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ERP等管理软件系统的考勤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员工考勤是公司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许多公司通常都是员工通过打卡机、手机等设备进行考勤,然后相应的负责人对员工的考勤进行统计。随着各种ERP软件的出现,员工考勤的统计都是由软件自动进行统计,大大减少了考勤统计的工作量。但是,现有管理软件中的考勤虽然都是以员工为对象进行操作的,但是其考勤规则都是直接针对用户或员工设置的。现在的这种以员工为对象的考勤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当新员工入职时,需要为该新员工单独进行考勤规则设置,若延迟设置或没有设置该新员工的考勤规则,则会影响该新员工的正常考勤;例如,员工甲新入职后,除了为员工甲分配工作岗位外,还需要单独为员工甲设置相应的考勤规则;(2)当员工调岗(调入考勤规则与此前岗位的考勤规则不同的岗位)时,需要主动为该员工设置新的考勤规则,当没有及时为该员工设置新的考勤规则时,会造成该员工的考勤统计错误;例如,公司的行政部的上班时间为9:00-17:00,生产部的上班时间为8:00-18:00,当员工甲由生产部调入行政部、且没有及时为员工甲设置新的考勤规则时,若员工甲在8:30打卡上班、在17:30打卡下班时,管理软件此时仍然按照原来的规则进行考勤统计,从而将员工甲的考勤记录为迟到以及早退,从而导致为员工甲统计的考勤信息不符合实际情况。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是近年来研究最多、思想最成熟的一种数据库权限管理机制,它被认为是替代传统的强制访问控制(MAC)和自主访问控制(DAC)的理想候选。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企业组织视图中不同的职能岗位划分不同的角色,将数据库资源的访问权限封装在角色中,用户通过被赋予不同的角色来间接访问数据库资源。
在大型应用系统中往往都建有大量的表和视图,这使得对数据库资源的管理和授权变得十分复杂。由用户直接管理数据库资源的存取和权限的收授是十分困难的,它需要用户对数据库结构的了解非常透彻,并且熟悉SQL语言的使用,而且一旦应用系统结构或安全需求有所变动,都要进行大量复杂而繁琐的授权变动,非常容易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授权失误而引起的安全漏洞。因此,为大型应用系统设计一种简单、高效的权限管理方法已成为系统和系统用户的普遍需求。
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机制能够对系统的访问权限进行简单、高效的管理,极大地降低了系统权限管理的负担和代价,而且使得系统权限管理更加符合应用系统的业务管理规范。
然而,传统基于角色的用户权限管理方法均采用“角色对用户一对多”的关联机制,其“角色”为组/类性质,即一个角色可以同时对应/关联多个用户,角色类似于岗位/职位/工种等概念,这种关联机制下对用户权限的授权基本分为以下三种形式:1、如图1所示,直接对用户授权,缺点是工作量大、操作频繁且麻烦;2、如图2所示,对角色(类/组/岗位/工种性质)进行授权(一个角色可以关联多个用户),用户通过角色获得权限;3、如图3所示,以上两种方式结合。
以上的表述中,2、3均需要对类/组性质的角色进行授权,而通过类/组/岗位/工种性质的角色进行授权的方式有以下缺点:1、用户权限变化时的操作难:在实际的系统使用过程中,经常因为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对用户的权限进行调整,比如:在处理员工权限变化的时候,角色关联的某个员工的权限发生变化,我们不能因该个别员工权限的变化而改变整个角色的权限,因为该角色还关联了其他权限未变的员工。因此为了应对该种情况,要么创建新角色来满足该权限发生变化的员工,要么对该员工根据权限需求直接授权(脱离角色)。以上两种处理方式,在角色权限较多的情况下对角色授权不仅所需时间长,而且容易犯错,使用方操作起来繁琐又麻烦,也容易出错导致对系统使用方的损失。
2、要长期记住角色包含的具体权限难:若角色的权限功能点比较多,时间一长,很难记住角色的具体权限,更难记住权限相近的角色之间的权限差别,若要关联新的用户,无法准确判断应当如何选择关联。
3、因为用户权限变化,则会造成角色创建越来越多(若不创建新角色,则会大幅增加直接对用户的授权),更难分清各角色权限的具体差别。
4、调岗时,若要将被调岗用户的很多个权限分配给另外几个用户承担,则处理时必须将被调岗用户的这些权限区分开来,分别再创建角色来关联另外几个用户,这样的操作不仅复杂耗时,而且还很容易发生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在员工新入职时无需单独为该员工设置考勤规则,在员工调岗时无需单独为该员工更改考勤规则。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包括:根据系统中角色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为该角色设置考勤规则,所述角色是独立的个体,而非组/类,同一时段一个角色只能关联唯一的用户,而一个用户关联一个或多个角色;为用户关联一个或多个角色,选择该用户关联的一个角色作为该用户的主要角色;员工根据其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对应的考勤规则进行考勤。
优选的,若所述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未设置对应的考勤规则,则在该员工考勤时提示该员工未为其设置考勤规则。
优选的,当所述员工的考勤规则发生变化时,提示该员工其考勤规则改变。
优选的,所述员工的考勤规则发生变化包括: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发生变化;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对应的考勤规则发生变化。
优选的,所述员工能够查看其当前的考勤规则和/或历史的考勤记录。
优选的,定义其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需要查看除该员工外的一个或多个员工的考勤记录的角色为考勤监督角色;定义需要被考勤监督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监督的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角色为考勤被监督角色;为每个考勤监督角色设置一个或多个考勤被监督角色,所述考勤监督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能够查看该考勤监督角色对应的所有考勤被监督角色关联的所有用户对应的全部员工当前的考勤规则和/或历史的考勤记录。
优选的,所述用户通过其与角色的关联确定(获得)权限,一个员工对应一个用户,一个用户对应一个员工。
优选的,在角色创建时或角色创建后为该角色选择一个部门,则该角色归属于该部门,根据角色的工作内容对角色进行授权,且该角色的名称在该部门下唯一,该角色的编号在系统中唯一;所述用户跨部门调岗时,取消用户与原部门内的角色的关联,将用户与新部门内的角色进行关联。
当所述部门设置有主管角色时,该主管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能够查看该部门下所有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全部员工当前的考勤规则和/或历史的考勤记录。
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包括:设置考勤规则;根据系统中角色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为该角色关联考勤规则,所述角色是独立的个体,而非组/类,同一时段一个角色只能关联唯一的用户,而一个用户关联一个或多个角色;为用户关联一个或多个角色,选择该用户关联的一个角色作为该用户的主要角色;员工根据其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对应的考勤规则进行考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为新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角色时,该新员工通过其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自动获得相应的考勤规则,无需再单独为该新员工设置考勤规则,减少了工作量;例如,员工甲新入职时,为其对应的用户关联了角色1、角色2和角色3,其中角色2被设置为该用户的主要角色,角色2对应的考勤规则中的上下班时间为9:00-17:00,因此,员工甲的考勤规则被自动设置为角色2对应的考勤规则,员工甲的上下班时间为9:00-17:00。
(2)在员工调岗时,无需再单独为员工设置新的考勤规则;即使在新调入岗位的考勤规则与该员工原来岗位的考勤规则不相同时,也无须担心由于没有及时为该员工设置新的考勤规则会导致该员工考勤错误的问题;例如,将员工甲由生产部调入行政部,员工甲在生产部时其对应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为角色1,角色1对应的考勤规则中上下班时间为8:00-18:00,员工甲在行政部时其对应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为角色2,角色2对应的考勤规则中上下班时间为9:00-17:00;则员工甲由生产部调入行政部、且在为员工甲关联角色2后,其考勤规则自动由角色1对应的考勤规则变更为角色2对应的考勤规则,此时员工甲的考勤规则中上下班时间自动由8:00-18:00变更为9:00-17:00;若员工甲此时在8:30打卡上班、在17:30打卡下班,则在为员工甲统计的考勤信息中员工甲考勤正常。
(3)在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未设置对应的考勤规则,则该员工考勤时提示该员工未为其设置考勤规则,避免了员工进行了考勤打卡后却没有为该员工记录考勤信息而该员工还不知道的情况。
(4)当所述员工的考勤规则发生变化时,提示该员工其考勤规则改变,便于员工及时知晓相关信息,避免员工仍按此前的考勤规则进行考勤。
(5)员工能够查看其当前的考勤规则和/或历史的考勤记录,使得员工能够方便了解自己的工作时间以便进行相关安排,能够查看自己的考勤历史以便了解自己的考勤历史。
(6)主管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能够查看该部门下所有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全部员工当前的考勤规则和/或历史的考勤记录,方便安排部门的相关工作,能够查看部门下所有员工的考勤历史,以便了解部门所有人的考勤记录,以便进行相关管理应用。
(7)考勤监督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能够查看该考勤监督角色对应的所有考勤被监督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全部员工当前的考勤规则和/或历史的考勤记录,方便考勤监督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对工作管理的应用。
(8)传统的权限管理机制将角色定义为组、工种、类等性质,角色对用户是一对多的关系,在实际的系统使用过程中,经常因为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对用户的权限进行调整,比如:在处理员工权限变化的时候,角色关联的某个员工的权限发生变化,我们不能因该个别员工权限的变化而改变整个角色的权限,因为该角色还关联了其他权限未变的员工。因此为了应对该种情况,要么创建新角色来满足该权限发生变化的员工,要么对该员工根据权限需求直接授权(脱离角色)。以上两种处理方式,在角色权限较多的情况下对角色授权不仅所需时间长,而且容易犯错,使用方操作起来繁琐又麻烦,也容易出错导致对系统使用方的损失。
但在本申请的方法下,因为角色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则可以选择改变角色权限即可达到目的。本申请的方法,虽然看起来在系统初始化时会增加工作量,但可以通过复制等方法,使其创建角色或授权的效率高于传统以组为性质的角色,因为不用考虑性质为组的角色在满足关联用户时的共通性,本申请方案会让权限设置清晰,明了;尤其是在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户/角色权限动态变化),该申请方案能为系统使用方大幅度提高系统使用中的权限管理效率,使动态授权更简单,更方便,更清晰、明了,提高权限设置的效率和可靠性。
(9)传统以组为性质的角色授权方法容易出错,本申请方法大幅降低了授权出错的几率,因为本申请方法只需考虑作为独立个体的角色,而不用考虑传统方法下关联该组性质角色的多个用户有哪些共通性。即使授权出错也只影响关联到该角色的那一个用户,而传统以组性质的角色则会影响关联到该角色的所有用户。即使出现权限授权错误,本申请的修正方法简单、时间短,而传统以组性质的角色在修正错误时需要考虑关联到该角色的所有用户的权限共通性,在功能点多的情况下不仅修改麻烦、复杂,非常容易出错,且很多情况下只能新创建角色才能解决。
(10)在传统以组为性质的角色授权方法下,若角色的权限功能点比较多,时间一长,很难记住角色的具体权限,更难记住权限相近的角色之间的权限差别,若要关联新的用户,无法准确判断应当如何选择关联。本申请方法的角色本身就具有岗位号/工位号的性质,选择一目了然。
(11)调岗时,若要将被调岗用户的很多个权限分配给另外几个用户承担,则处理时必须将被调岗用户的这些权限区分开来,分别再创建角色来关联另外几个用户,这样的操作不仅复杂耗时,而且还很容易发生错误。
本申请方法则为:被调岗用户关联了几个角色,在调岗时,首先取消用户与原部门内的角色的关联(被取消的这几个角色可以被重新关联给其他用户),然后将用户与新部门内的角色进行关联即可。操作简单,不会出错。
(12)创建角色时或角色创建后,需要选定一个部门,一旦该角色选择部门完成,则部门不能被更换,角色为什么不能更换部门:理由1:因为本申请的角色性质等同于一个工位号/岗位号,不同的工位号/岗位号的工作内容/权限是不一样的,如销售部门下的销售员1角色和技术部门的开发人员1角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工位号/岗位号,其权限是不同的;理由2:若将销售员1角色的所属部门(销售部)更换为技术部,其销售人员1这个角色的权限不变,则在技术部存在拥有销售部权限的一个角色,这样会导致管理混乱及安全漏洞。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系统直接对用户进行授权的方式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系统对组/类性质角色进行授权的方式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系统对用户直接授权和对组/类性质角色授权相结合的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系统通过独立个体性质角色对用户进行授权的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一】如图4所示,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包括:根据系统中角色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为该角色设置考勤规则。
所述考勤规则包括工作日期(哪些天上班)、是否需要考勤、上下班时间、奖惩规则(如,迟到或早退一次扣多少钱,迟到或早退是按每分钟算罚款还是按迟到或早退时间递增的方式算罚款,是否允许每个月迟到多少次,旷工的惩罚方式和金额/与工资的比率,每个月全勤奖励多少钱等)、考勤方式(如,常规打卡或指纹机打卡、手机在线考勤、电脑在线考勤等)、考勤点(有多个考勤点时在哪一个考勤点考勤,或设定某一个,或设定多个,或设定所有考勤点可以考勤)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图5所示,所述角色是独立的个体,而非组/类,同一时段一个角色只能关联唯一的用户,而一个用户关联一个或多个角色。在角色创建时或角色创建后为该角色选择一个部门,则该角色归属于该部门,根据角色的工作内容对角色进行授权,且该角色的名称在该部门下唯一,该角色的编号在系统中唯一。
角色的定义:角色不具有组/类/类别/岗位/职位/工种等性质,而是一个非集合的性质,角色具有唯一性,角色是独立存在的独立个体;在企事业单位应用中相当于岗位号(此处的岗位号非岗位,一个岗位同时可能有多个员工,而同一时段一个岗位号只能对应一个员工)。
举例:某个公司系统中可创建如下角色:总经理、副总经理1、副总经理2、北京销售一部经理、北京销售二部经理、北京销售三部经理、上海销售工程师1、上海销售工程师2、上海销售工程师3、上海销售工程师4、上海销售工程师5……用户与角色的关联关系:若该公司员工张三任职该公司副总经理2,同时任职北京销售一部经理,则张三需要关联的角色为副总经理2和北京销售一部经理,张三拥有了这两个角色的权限。
传统角色的概念是组/类/岗位/职位/工种性质,一个角色能够对应多个用户。而本申请“角色”的概念相当于岗位号/工位号,也类同于影视剧中的角色:一个角色在同一时段(童年、少年、中年……)只能由一个演员来饰演,而一个演员可能会分饰多角。
所述用户跨部门调岗时,取消用户与原部门内的角色的关联,将用户与新部门内的角色进行关联。在创建角色之后,可以在创建用户的过程中关联角色,也可以在用户创建完成后随时进行关联。用户关联角色后可以随时解除与角色的关联关系,也可以随时建立与其他角色的关联关系。
为用户关联一个或多个角色,选择该用户关联的一个角色作为该用户的主要角色。
所述用户通过其与角色的关联确定(获得)权限,一个员工对应一个用户,一个用户对应一个员工。
所述员工离职后冻结该员工对应的用户,当该员工再次入职后,解冻该员工此前的用户作为该员工当前的用户。用户在被冻结期间不能作为员工的对应用户。
例如,员工甲对应的用户为用户A,若员工甲离职后,则将用户A冻结;若员工甲离职后再入职时,则将用户A解冻后作为员工甲当前对应的用户。
员工根据其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对应的考勤规则进行考勤。即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对应的考勤规则为该员工的考勤规则。员工考勤时系统保存该员工此时的考勤记录、该员工对应用户此时关联的主要角色、以及该员工对应用户此时关联的主要角色此时对应的考勤规则,便于后续对该员工的考勤进行评判及处理应用等。
若所述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未设置对应的考勤规则,则该员工考勤时提示该员工未为其设置考勤规则。本实施例在打卡成功后会提示打卡成功。
例如,员工甲对应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为角色1,角色1当前没有对应的考勤规则,若员工甲进行考勤打卡后,则员工甲会自认为已完成打卡操作,但是系统中却没有相应的考勤记录,在后续考勤统计时会导致记录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而本申请中则会提示员工甲没有为他设置考勤规则,员工甲此时可以找相关负责人为其设置考勤规则,从而避免了上述记录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或也可记录打卡记录,待为其设置考勤规则后,再以该考勤规则评判。
当所述员工的考勤规则发生变化时,提示该员工其考勤规则改变,提示的方式包括发送即时消息(如短信、微信、qq等)、发送邮件等。
所述员工的考勤规则发生变化包括: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发生变化;以及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对应的考勤规则发生变化。
例如,员工甲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由角色1变化为角色2时,向员工甲发送信息提示其考勤规则发生改变。
例如,员工甲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为角色1,当角色1对应的考勤规则发生变化时,向员工甲发送信息提示其考勤规则发生改变。
所述员工能够查看其当前的考勤规则和/或历史的考勤记录。
定义其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需要查看除该员工外的一个或多个员工的考勤记录的角色为考勤监督角色;定义需要被考勤监督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监督的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角色为考勤被监督角色;为每个考勤监督角色设置一个或多个考勤被监督角色,所述考勤监督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能够查看该考勤监督角色对应的所有考勤被监督角色关联的所有用户对应的全部员工当前的考勤规则和/或历史的考勤记录。
例如,角色1关联的用户对应员工甲、角色2关联的用户对应员工乙、角色3关联的用户对应员工丙、角色4关联的用户对应员工丁;当角色1为考勤监督角色,角色2、角色3和角色4为考勤被监督角色时,员工甲可以查看员工乙、员工丙和员工丁当前的考勤规则和/或历史的考勤记录。
为每个考勤监督角色设置考勤被监督角色时,既可以选择角色作为考勤被监督角色,也可以选择部门,还可以选择部门和角色;当考勤被监督角色选择了部门时,该部门下的所有角色(包括后续增加到该部门下的角色)都为考勤被监督角色,提高了考勤被监督角色的选择效率。
当所述部门设置有主管角色时,该主管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能够查看该部门下所有角色(包括后续增加到该部门下的角色)关联的所有用户对应的全部员工当前的考勤规则和/或历史的考勤记录。
例如,销售部的主管角色1关联的用户对应员工甲,销售部下还设有角色2、角色3和角色4,角色2关联的用户对应员工乙、角色3关联的用户对应员工丙、角色4关联的用户对应员工丁,员工乙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为生产部下的角色5,此时员工甲可以查看员工乙、员工丙和员工丁当前的考勤规则和/或历史的考勤记录(不受员工乙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为生产部下的角色5的影响)。
所述主管角色的设置方式为:部门创建时选择一个未被部门关联的角色为主管角色,或部门创建后选择该部门下的一个角色作为该部门的主管角色。主管角色可以更换,选择该部门下的角色(或未被部门关联的角色)进行更换。
【实施例二】如图6所示,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包括:设置考勤规则;所述考勤规则包括工作日期(哪些天上班)、是否需要考勤、上下班时间、奖惩规则(如,迟到或早退一次扣多少钱,迟到或早退是按每分钟算罚款还是按迟到或早退时间递增的方式算罚款,是否允许每个月迟到多少次,旷工的惩罚方式和金额/与工资的比率,每个月全勤奖励多少钱等)、考勤方式(如,打卡或指纹机打卡、手机在线考勤、电脑在线考勤等)、考勤点(有多个考勤点时在哪一个考勤点考勤,或设定某一个,或设定多个,或设定所有考勤点都可以考勤)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系统中角色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为该角色关联考勤规则。
所述角色是独立的个体,而非组/类,同一时段一个角色只能关联唯一的用户,而一个用户关联一个或多个角色。在角色创建时或角色创建后为该角色选择一个部门,则该角色归属于该部门,根据角色的工作内容对角色进行授权,且该角色的名称在该部门下唯一,该角色的编号在系统中唯一。
所述用户跨部门调岗时,取消用户与原部门内的角色的关联,将用户与新部门内的角色进行关联。在创建角色之后,可以在创建用户的过程中关联角色,也可以在用户创建完成后随时进行关联。用户关联角色后可以随时解除与角色的关联关系,也可以随时建立与其他角色的关联关系。
为用户关联一个或多个角色,选择该用户关联的一个角色作为该用户的主要角色。
所述用户通过其与角色的关联确定(获得)权限,一个员工对应一个用户,一个用户对应一个员工。
所述员工离职后冻结该员工对应的用户,当该员工再次入职后,解冻该员工此前的用户作为该员工当前的用户。用户在被冻结期间不能作为员工的对应用户。
员工根据其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对应的考勤规则进行考勤。员工考勤时系统保存该员工此时的考勤记录、该员工对应用户此时关联的主要角色、以及该员工对应用户此时关联的主要角色此时对应的考勤规则,便于后续对该员工的考勤进行评判及处理应用等。
若所述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未设置对应的考勤规则,则该员工考勤时提示该员工未为其设置考勤规则。
当所述员工的考勤规则发生变化时,提示该员工其考勤规则改变,提示的方式包括发送即时消息(如短信、微信、qq等)、发送邮件等。
所述员工的考勤规则发生变化包括: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发生变化;以及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对应的考勤规则发生变化。
所述员工能够查看其当前的考勤规则和/或历史的考勤记录。
定义其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需要查看除该员工外的一个或多个员工的考勤记录的角色为考勤监督角色;定义需要被考勤监督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监督的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角色为考勤被监督角色;为每个考勤监督角色设置一个或多个考勤被监督角色,所述考勤监督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能够查看该考勤监督角色对应的所有考勤被监督角色关联的所有用户对应的全部员工当前的考勤规则和/或历史的考勤记录。
为每个考勤监督角色设置考勤被监督角色时,既可以选择角色作为考勤被监督角色,也可以选择部门,还可以选择部门和角色;当考勤被监督角色选择了部门时,该部门下的所有角色(包括后续增加到该部门下的角色)都为考勤被监督角色,提高了考勤被监督角色的选择效率。
当所述部门设置有主管角色时,该主管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能够查看该部门下所有角色(包括后续增加到该部门下的角色)关联的所有用户对应的全部员工当前的考勤规则和/或历史的考勤记录。
所述主管角色的设置方式为:部门创建时选择一个未被部门关联的角色为主管角色,或部门创建后选择该部门下的一个角色作为该部门的主管角色。主管角色可以更换,选择该部门下的角色(或未被部门关联的角色)进行更换。
此外,为角色设置对应的考勤规则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种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第一种,根据系统中角色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为该角色直接设置考勤规则;第二种,设置考勤规则,根据系统中角色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为该角色关联考勤规则。
进一步的,选择/设置该用户关联的一个角色作为该用户的考勤角色,则若为员工甲对应用户设置了某个角色作为考勤角色,且以该考勤角色对应的考勤规则作为员工甲的考勤规则,则员工甲以该考勤角色的考勤规则进行考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系统中角色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为该角色设置考勤规则,所述角色是独立的个体,而非组/类,同一时段一个角色只能关联唯一的用户,而一个用户关联一个或多个角色;
为用户关联一个或多个角色,选择该用户关联的一个角色作为该用户的主要角色;
员工根据其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对应的考勤规则进行考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未设置对应的考勤规则,则在该员工考勤时提示该员工未为其设置考勤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员工的考勤规则发生变化时,提示该员工其考勤规则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员工的考勤规则发生变化包括:
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发生变化;
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对应的考勤规则发生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员工能够查看其当前的考勤规则和/或历史的考勤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其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需要查看除该员工外的一个或多个员工的考勤记录的角色为考勤监督角色;定义需要被考勤监督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监督的员工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角色为考勤被监督角色;为每个考勤监督角色设置一个或多个考勤被监督角色,所述考勤监督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能够查看该考勤监督角色对应的所有考勤被监督角色关联的所有用户对应的全部员工当前的考勤规则和/或历史的考勤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通过其与角色的关联确定权限,一个员工对应一个用户,一个用户对应一个员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角色创建时或角色创建后为该角色选择一个部门,则该角色归属于该部门,根据角色的工作内容对角色进行授权,且该角色的名称在该部门下唯一,该角色的编号在系统中唯一;所述用户跨部门调岗时,取消用户与原部门内的角色的关联,将用户与新部门内的角色进行关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部门设置有主管角色时,该主管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员工能够查看该部门下所有角色关联的用户对应的全部员工当前的考勤规则和/或历史的考勤记录。
10.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考勤规则;
根据系统中角色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为该角色关联考勤规则,所述角色是独立的个体,而非组/类,同一时段一个角色只能关联唯一的用户,而一个用户关联一个或多个角色;
为用户关联一个或多个角色,选择该用户关联的一个角色作为该用户的主要角色;
员工根据其对应的用户关联的主要角色对应的考勤规则进行考勤。
CN201810799492.3A 2017-07-20 2018-07-19 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 Pending CN1088986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03918.9A CN107527392A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
CN2017106039189 2017-07-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8693A true CN108898693A (zh) 2018-11-27

Family

ID=6068017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03918.9A Pending CN107527392A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
CN201810799492.3A Pending CN108898693A (zh) 2017-07-20 2018-07-19 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03918.9A Pending CN107527392A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7527392A (zh)
WO (1) WO20190156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7392A (zh) * 2017-07-20 2017-12-29 成都牵牛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
CN107465672A (zh) * 2017-07-28 2017-12-12 成都牵牛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中用户/员工获取邮箱账号的方法
CN109005167B (zh) * 2018-07-24 2020-12-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认证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与存储介质
CN111798582B (zh) * 2020-07-01 2022-03-08 浙江卢苏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工地劳务实名制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2489236B (zh) * 2020-11-18 2023-04-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考勤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841709B (zh) * 2022-11-11 2023-08-01 四川智胜慧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景区场景被动式无感知考勤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6103A (zh) * 2010-10-26 2012-05-16 王芳 一种改进的rbac访问控制模型
CN102468971A (zh) * 2010-11-04 2012-05-23 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权限管理方法和装置、权限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636889A (zh) * 2015-03-10 2015-05-20 刘升 一种人员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CN106940903A (zh) * 2016-01-05 2017-07-1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考勤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527392A (zh) * 2017-07-20 2017-12-29 成都牵牛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15657A1 (zh) 2019-01-24
CN107527392A (zh) 2017-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8693A (zh) 一种系统的考勤设置方法
CN109086627A (zh) 表单数据操作的审核方法
CN108764833A (zh) 工作流审批节点按部门设置审批角色的方法
CN108734400A (zh) 工作流审批节点按角色设置审批角色的方法
CN109167755A (zh) 管理系统中即时通讯账号的管理方法
CN109032458A (zh) 基于角色获取的表单数据的授权方法
CN109214150A (zh) 基于角色的表单操作权限授权方法
CN108876313A (zh) 系统中用户在信息交流单元的权限的设置方法
CN109167717A (zh) 根据角色间的通讯关系预设即时通讯账号联系人及预设通讯录的方法
CN108932610A (zh) 一种系统派工方法
CN108921520A (zh) 统计列表操作权限授权方法
CN109104425A (zh) 基于时间段的操作记录查看权限的设置方法
CN109064138A (zh) 显示所有系统使用者当前权限状态的授权方法
CN109165524A (zh) 基于改进型rbac权限控制机制的审批任务转交方法
CN108711037A (zh) 审批工作流的委托及其再委托方法
CN109102253A (zh) 审批者针对审批任务征询参考意见的方法
CN108985659A (zh) 对使用者进行审批流程及其审批节点授权的方法
CN109104358A (zh) 系统中邮箱账号和即时通讯账号内容操作权限的授权方法
CN108875391A (zh) 系统中员工登录其账户后的权限显示方法
CN108958870A (zh) 快捷功能设置方法
CN109033861A (zh) 系统中对授权操作者进行授权的方法
CN107169074A (zh) 基于角色对用户的一对一的组织结构图生成及应用方法
CN109067736A (zh) 系统中用户/员工获取邮箱账号的方法
CN108959628A (zh) 论坛管理方法
CN107506902A (zh) 管理系统中事务处理的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