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97370A - 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97370A CN108897370A CN201810421625.3A CN201810421625A CN108897370A CN 108897370 A CN108897370 A CN 108897370A CN 201810421625 A CN201810421625 A CN 201810421625A CN 108897370 A CN108897370 A CN 1088973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tton
- contact
- signal
- wearing device
- pulse wid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000746134 Homo sapiens DNA endonuclease RBBP8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000969031 Homo sapiens Nuclear protein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2100021133 Nuclear protein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37660 Pyre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56844 Apis mell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367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29 di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62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10028984 3-isopropylmalate dehydr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55925 Dipt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86 active pharmaceut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614 poison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096 poison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0016 psychiatric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1 toxic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asings, housings
- H04B1/034—Portable transmitters
- H04B1/0343—Portable transmitters to be carried on the bod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04—Control of transmission; Equalising
- H04B3/06—Control of transmission; Equalising by the transmitted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83—Transmitters with multiple parallel path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0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abinet
- H04B1/086—Portable receivers
- H04B1/088—Portable receivers with parts of the receiver detachable or collapsib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607—Supply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通过第一扣体与可拆式第二扣体的设计,来提升穿戴装置的功能性、多样性及方便性;更进一步来说,当第一扣体与第二扣体结合时,第一扣体利用不同的脉波信号或不同的数字信号经由多线式的传输方式来与第二扣体沟通,以整合与第一扣体结合的所有第二扣体的功能元件(如触摸板、屏幕、发热片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三线式、四线式或是五线式的传输方式整合分散在穿戴装置上的电子模块,并进行控制。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人们日常生活与穿戴对象习习相关。其中,穿戴对象诸如衣服、外套、衣饰、裤子、鞋袜、手套、帽子、发夹、胸针、围巾、雨衣、雨具、背包、手提包、包包、行李箱或其他穿戴物等等。例如,人们都要穿着衣服。天气热了,人们穿着较清凉的衣物。天气冷了,人们穿着暖和的外套。下雨了,人们携带雨衣或雨具。到卖场采购物品,人们携带手提包。也就是说,人们的日常生活脱离不了这些穿戴对象。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产业已发展出多种智能型穿戴装置。例如,智能型手表、智能型手环、智能型耳机或其他穿戴装置。然而,这些穿戴装置往往只有设置好的功能,且无法扩充其他功能;又或者这些穿戴装置可以扩充其他功能,但无法有效整合全部的功能,因此造成用户使用智能型穿戴装置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包括:一第一扣体,具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以及一第四接点,其包括一第一处理元件,储存多个命令信号以及多个通信协议;所述第一扣体选择所述多个命令信号其中之一,且根据选择的所述命令信号以产生一脉宽信号至所述第一接点,其中所述脉宽信号代表选择的所述命令信号;以及多个第二扣体,每一所述第二扣体具有一第六接点、一第七接点、一第八接点以及一第九接点,且可拆地与所述第一扣体结合;其中,当所述第一扣体与所述多个第二扣体结合时,所述第一接点、所述第二接点、所述第三接点以及所述第四接点分别电性连接到每一所述第二扣体之所述第六接点、所述第七接点、所述第八接点以及第九接点;其中,当所述第一扣体与所述多个第二扣体结合时,每一所述第二扣体之所述第六接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点的所述脉宽信号,根据所述脉宽信号,由所述第二扣体产生至少一响应信号通过所述第八接点以及所述第九接点进行信号传输,或通过所述第八接点以及第九接点的其中之一进行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扣体,所述第一扣体之所述第三接点以及所述第四接点对应地接收每一所述响应信号,以取得每一所述第二扣体之一相关信息;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扣体的其中之一是根据所述多个通信协议中的任一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一扣体进行信号传输。
优选地,所述第一扣体还包括一第五接点,所述第二扣体还包括一第十接点,其中,当所述第一扣体与所述多个第二扣体于已结合或新结合时,每一所述第二扣体之所述第六接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点的所述脉宽信号,根据所述脉宽信号,由所述第二扣体产生至少一响应信号通过所述第八接点、所述第九接点、所述第十接点或其组合进行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扣体,所述第一扣体之所述第三接点、所述第四接点或所述第五接点对应地接收每一所述响应信号,以取得每一所述第二扣体之一相关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扣体与所述多个第二扣体为并接或串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扣体选择一通信协议询问所述多个第二扣体,具有所述通信协议的至少一第二扣体根据所述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一扣体进行双向沟通,所述多个第二扣体中其他不具所述通信协议之第二扣体暂时不参与沟通。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扣体选择另一通信协议询问所述多个第二扣体时,具有所述另一通信协议之至少一第二扣体,根据所述另一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一扣体进行双向沟通。
优选地,当一新加入第二扣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扣体时,所述新加入的第二扣体通过所述第八接点、所述第九接点、所述第十接点或其组合进行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扣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扣体储存有所述多个通信协议的一个或多个通信协议。
优选地,所述第一扣体根据所述多个通信协议的一通信协议以产生所述脉宽信号,并将所述脉宽信号传送给所述多个第二扣体,所述多个第二扣体中的具有所述通信协议的至少一个第二扣体则根据所述脉宽信号以及所述通信协议,在规定的时段回传一响应信号给所述第一扣体。
优选地,所述脉宽信号为持续一既定时间的一低电压准位、持续所述既定时间的一高电压准位或一数字信号,且所述既定时间关联于选择的所述命令信号。
优选地,所述脉宽信号可以为频率同步信号,以作为传输协议的同步信号线,用于同步的信号线,可以减少一条传输线。
优选地,所述脉宽信号可以为一使能信号,以取代传输协议在数据传输时,用于使能的信号线,可以减少一条传输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扣体更具有:一第一处理元件,储存有所述多个命令信号,选择所述多个命令信号其中之一,且根据选择的所述命令信号产生一电压转换信号与一控制信号,以及处理各种通信协议和各种处理程序;一电压转换元件,耦接所述第一处理元件,接收一电力,且根据所述电压转换信号将所述电力之电压调整至一电压准位,以据此产生一调整电压;以及一脉宽产生元件,耦接所述电压转换元件与所述第一处理元件,接收所述调整电压,且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调整电压上产生所述脉宽信号至所述第一接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扣体更具有:一通信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扣体通过所述通信元件与外界的一电子装置或是所述另一第一扣体或是另一第二扣体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扣体更具有:一通信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扣体通过所述通信元件与外界的一电子装置或是所述另一第一扣体或是另一第二扣体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信元件包括一蓝牙通信元件、一无线保真通信元件、一紫蜂通信元件或一行动通信元件、一具有433MHz至5.8GHz等不同载波频率的射频模块、一第三代行动通信技术通信元件、一第四代行动通信技术通信元件、一第五代行动通信技术通信元件或一通用封包无线服务通信元件,可选择其中一项或是复数项。
优选地,所述第一扣体更具有:一位置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扣体的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位置检测元件为一全球定位系统检测元件、三轴加速计、电子罗盘、室内定位模块或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扣体更具有:一第一电流保护元件,耦接所述第一处理元件,所述第一处理元件检测流经所述第一电流保护元件之一电流,且根据所述电流短路或断路所述第一电流保护元件。
优选地,所述脉宽产生元件包括:一P型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P型控制端,所述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元件以接收所述调整电压,所述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接点,且所述P型控制端通过一第一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一端;一肖特基二极管,具有一正极与一负极,所述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端,且所述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端;一第一N型晶体管,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与一第一N型控制端,所述第三端电连接所述P型控制端,所述第四端接地,且所述第一N型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元件以接收所述控制信号;以及一第二N型晶体管,具有一第五端、一第六端与一第二N型控制端,所述第五端通过一第二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二端,所述第六端接地,且所述第二N型控制端电连接所述P型控制端。
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二扣体更具有:一信号撷取元件,耦接所述第四接点,接收所述脉宽信号,且产生代表所述脉宽信号之一撷取信号;以及一第二处理元件,耦接所述信号撷取元件与所述第六接点,根据所述撷取信号产生所述响应信号或数据至所述第六接点,且操控一应用模块。
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二扣体更具有:一第二电流保护元件,耦接所述第二处理元件与所述应用模块之间,所述第二处理元件检测流经所述第二电流保护元件之一电流,且根据所述电流短路或断路所述第二电流保护元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扣体更具有电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元件的至少一无线传输元件,所述第二扣体更具有电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元件的至少一无线接收器,所述第一处理元件控制所述无线传输元件传送一数据至所述无线接收器,且所述无线接收器传送所述数据至所述第二处理元件。
为让本发明之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之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之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之第一扣体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之脉宽信号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之脉宽信号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之脉宽产生元件的电路图。
图4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之第一电流保护元件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之第二扣体的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之信号检测元件的电路图。
图6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之信号检测元件的电路图。
图6C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之信号检测元件的电路图。
图6D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之信号检测元件的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之第二扣体的示意图。
图8A以及图8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之第一扣体与第二扣体协同工作的示意图。
图9A至图9C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接点、第二接点、第三接点、第四接点以及第五接点的设置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之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为皮带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之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为衣服与裤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将参看附图更充分地描述各种例示性实施例,在附图中展示一些例示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概念可能以许多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例示性实施例。确切而言,提供此等例示性实施例使得本发明将为详尽且完整,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概念的范畴。在诸图中,可为了清楚而夸示层及区的大小及相对大小。类似数字始终指示类似元件。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此等元件不应受此等术语限制。此等术语乃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元件可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发明概念的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者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首先,请同时参考图1A以及图1B,其分别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多线式传输中四线式以及五线式的穿戴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四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500包括一第一扣体100与多个第二扣体200。当第一扣体100与多个第二扣体200结合时,第一扣体100将整合每个第二扣体200中的功能元件(如触摸板、屏幕、发热片等),以借此控制或互相传输数据给每个第二扣体200。在本发明中,第一扣体100以及多个扣体200是以可拆卸地设置自穿戴装置500上,其设置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调整,本发明中不作限制。
第一扣体100具有一第一接点P1、一第二接点P2为接地点、一第三接点P3以及一第四接点P4,其中,第三接点P3以及第四接点P4为单向或双向的数据传输点。第一扣体100储存有多个命令信号以及多个通信协议。第一扣体可以置放在衣裤等之夹层、内层、里层、口袋、或以装饰、配件、商标等之外置形状出现,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而在图1B所示的五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500’,其结构与四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500类似,然而,不同之处在于,五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500’的第一扣体100’具有一第一接点P1、一第二接点P2为接地点、一第三接点P3、一第四接点P4以及一第五接点P5。其中,第三接点P3、第四接点P4以及第五接点P5为单向或双向的数据传输点。也就是四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500与五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500’的结构差异,主要是在传输接点的数量差异,然而,由于传输接点的数量有差异,各自所适用或兼容于市面上常见或不常见或自定的各式传输协议以及数据传输量上,也会有不同。
第一接点P1除了依于应用的不同,而提供3VDC至24VDC的直流电源外,并由第一处理单元110送出命令信号给脉宽产生元件140,进而在P1上产生小幅的脉宽波型Vp而形成命令信号。例如在5VDC的P1上,产生0.7V(例如图4A中的Ds为一般二极管)或0.3V(例如图4A中的Ds为肖特基二极管Schottky Diode)的电压差,使得P1产生5V至4.3V或4.7V的波型变化,因而形成各种的Vp命令信号。举例来说,命令信号代表呼叫所有与第一扣体100结合的第二扣体200。再举例来说,命令信号代表寻找具有特定功能的第二扣体200(如寻找具有传感器功能的第二扣体200)。更重要的是第一扣体的命令信号可以在同一个系统下的不同时间例如t1和t2,下达给具有相同或不相同通信协议的多个第二扣体例如通信协议1和通信协议2。当第一扣体100在t1时段下达采取通信协议1,此时多个内定为通信协议1的第二扣体开始与第一扣体通过第一响应信号Rs1、第二响应信号Rs2或是第三响应信号Rs3互相传递数据,其它第二扣体其内定为通信协议2的则暂时不会与第一扣体互相传送数据。当第一扣体100、100’在t2时段下达将采取通信协议2,此时多个内定为通信协议2的第二扣体开始与第一扣体100、100’通过第一响应信号Rs1以及第二响应信号Rs2互相传递数据(四线式传输)或是通过第一响应信号Rs1、第二响应信号Rs2以及第三响应信号Rs3互相传递数据(五线式传输),其它第二扣体200其内定为通信协议1的则暂时不会与第一扣体100互相传送数据。
如此做法的好处是可以在同一套系统中,同时存在原本不相同的通信协议的多个第二扣体200或是第二扣体200’。第一扣体100、100’在不同的时间例如t3,经由第一接点P1在不同的时间下达不同的命令信号,以决定所述时段只能让采用所述通信讯协议例如通信协议3的多个第二扣体200、200’通过响应信号Rs做资料的互传。如此可让原本互不兼容的不同通信协议的第二扣体200、200’,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系统中。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原先就已经流通于市面上的各式1-Wire通信协议的模块或设备可以轻易的修改成第二扣体200、200’,同时也可以更方便的让系统工程师或合作的厂商开发其原本熟悉的通信协议的第二扣体200、200’,或是由第三方开发自己独一无二的通信协议的第二扣体200、200’,以便做市场或产品区隔。本发明对命令信号及通信协议的内容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扣体200、200’储存有第一扣体100、100’所储存的多个通信协议中的至少一个通信协议,也就是第二扣体200、200’所使用、可辨识的任何一个通信协议,第一扣体100、100’中都会具备。换句话说,多个第二扣体200、200’可以各自具备相同或是不同的通信协议,而这些第二扣体200、200’所具有的通信协议,第一扣体100、100’都可以使用、辨识及解析。从另一方面来说,当第一扣体100、100’欲选择一个或多个具有第一通信协议的第二扣体时,即由110第一处理元件下达一命令信号给脉宽产生元件140,产生一脉宽信号Vp给所述多个第二扣体200、200’时,只有能够辨识、解析第一通信协议的第二扣体200、200’会根据这个脉宽信号Vp的不同命令信号内容,产生相对应的数据,再经由响应信号Rs回传或互传资料给第一扣体100、100’。
而脉宽信号Vp是代表所选择的命令信号。而第一扣体100、脉宽信号Vp(命令信号)与第二扣体200、200’之间的关系将在以下的实施例中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扣体100以及第二扣体200所使用的通信协议可以为Microchip 1-Wire、TI 1-Wire、Maxim 1-Wire、DALLAS 1-Wire、Single-Wire Protocol、Lin Bus、CAN Bus、自己制定、或客户制定的各式新1-Wire通信协议,此外,也包括常见的I2C、I3C、I2S、SPI、USI、SSP、SIM、UART(包括:RS232、RS449、RS423、RS422、RS485等)、MiniUSB、Micro USB、IPMI、MIPI、SMBus_System Management Bus、GPIO等通信协议,或可提供第一扣体100与第二扣体200沟通的其他通信协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每一个第二扣体200或是第二扣体200’具有一第六接点P6以及一第七接点P7。
第二扣体200以及第二扣体200’的第六接点P6是可拆卸地与第一扣体100与第一扣体100’的第一接点P1电性连接,第二扣体200以及第二扣体200’的第七接点P7是可拆卸地与第一扣体100与第一扣体100’的第二接点P2电性连接。
而在图1A中四线式传输的第二扣体200,除传输接收脉宽信号的第六接点,以及作为接地点的第七接点P7之外,还具有两个信号传输接点,分别为第八接点P8以及第九接点P9。第八接点P8以及第九接点P9分别传输第一响应信号Rs1以及第二响应信号Rs2。
而在图1B中五线式传输的第二扣体200’,则是除传输接收脉宽信号的第六接点,以及作为接地点的第七接点P7之外,还具有三个传输接点,分别为第八接点P8、第九接点P9以及第十接点P10。第八接点P8、第九接点P9以及第十接点P10分别传输第一响应信号Rs1、第二响应信号Rs2以及第三响应信号Rs3。
由于第二扣体200、200’是可拆地与第一扣体100结合。因此,当第一扣体100、100’未与第二扣体200结合时,第一扣体100将不会整合未结合的第二扣体200、200’中的应用功能。反之,当第一扣体100、100’与多个第二扣体200、200’结合时,第一接点P1、第二接点P2将分别电性连接到每个第二扣体200、200’之第六接点P6以及第七接点P7。此时,多个第二扣体200、200’将与第一扣体100并接或串接,第二接点P2以及第七接点P7为接地点。
第二扣体200、200’的形式除了可以扣体的形式存在外,可以置放在衣裤等之夹层、内层、里层、口袋,也可以为衣服、裤子、帽子、袜子、鞋子、围巾、背包等的配件、饰品、臂章、徽章、胸章、商标、扣环、吊饰等形式存在,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不同的第二扣体200、200’具有不同的设备号码或装置号码,以及一通信协议。当第一扣体100、100’下达是否有新装置加入的命令信号时,则新加入的第二扣体200、200’及时回传其装置号码以供第一扣体100、100’辨识。当第一扣体100、100’要求采用其不同时间点所指定的不同通信协议多个第二扣体中的某指定装置时,此时采所述通信协议的第二扣体中具有所述装置号码的第二扣体200即经由通过第一响应信号Rs1以及第二响应信号Rs2互相传递数据(四线式传输)给第一扣体100、100’,或是通过第一响应信号Rs1、第二响应信号Rs2以及第三响应信号Rs3互相传递数据(五线式传输),给第一扣体100’。换句话说,第一扣体100可以任意指定多个第二扣体200、200’中的其中之一,例如第一扣体100、100’要求具心跳量测功能的第二扣体200、200’回传心跳数据,或是第一扣体100、100’可将所述资料通过通信协议,传给具有液晶显示功能(LCD)或具有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功能(OLED)的第二扣体200。
再举例,第一扣体100、100’可以在同一时间,询问所有不同通信协议的多个第二扣体200、200’,是否需要做中断服务(Interrupt),例如具触控按键或语音输入的装置。又或须立刻处理的感测装置,如火灾警报器、防盗传感器、地震传感器、汽车机车单车之防撞传感器、毒气传感器、银发族或妇女的紧急呼救…等的第二扣体。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扣体100、100’之第三接点P3、第四接点P4或第五接点P5接收到第一响应信号Rs1、第二响应信号Rs2或第三响应信号Rs3后,第一扣体100、100’将根据每个响应信号来做数据的处理或启动相对硬的通信协议开始与相关的第二扣体做沟通或选择下达另一个命令信号,并根据选择的另一个命令信号产生相对应的脉宽信号Vp至第一接点P1。而相对应的脉宽信号Vp是代表所选择的另一个命令信号。此时,每个第二扣体200、200’将再次根据接收到的脉宽信号Vp而对应产生响应信号至第一扣体100、100’,以供第一扣体100、100’取得每一个第二扣体200、200’之其他相关信息。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扣体100、100’传送至第一接点P1的脉宽信号Vp也可不相关于下一次传送至第一接点P1的脉宽信号Vp,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四线式传输的第一扣体以及第二扣体在结构上与五线式传输的第一扣体与第二扣体类似,因此以下仅就五线式传输的第一扣体以及第二扣体进行叙述。
以下将进一步介绍第一扣体100的内部结构与实施方式。请同时参考图2,其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五线式传输的第一扣体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扣体100更具有一第一处理元件110、一电压转换元件130与一脉宽产生元件140。第一处理元件110接收一电源供应元件120所产生的一电力Pw,以借此进行运作。在本实施例中,电源供应元件120可内建或外接在第一扣体100,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电源供应元件120可以是旅充、变压器、电源供应器或是一电能储存元件,例如是一行动电源或一电池,其在本发明中不作限制。
第一处理元件110储存有多个命令信号及通信协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元件内建有一个或多个8bit或16bit或32bit或64bit等之处理器MCU,或内建蓝牙、WIFI、SUB-GRF或其他特殊功能等8bit~64bit的处理器(MCU)或前述功能的SoC、SiP等之处理器(MCU),经由工程师撰写程序以借此储存多个命令信号或通信协议及其它处理程序,本发明同样对以上所述不作限制。第一处理元件110将会选择多个命令信号其中之一,且根据选择的命令信号产生一电压转换信号Ct与一控制信号Cw,以分别控制电压转换元件130与脉宽产生元件140对相对应的动作。
电压转换元件130耦接第一处理元件110,且接收由电源供应元件120产生的电力Pw。电压转换元件130将根据电压转换信号Ct将电力Pw之电压调整至一电压准位,以据此产生一调整电压Vb。在本实施例中,电压转换元件130为降压转换器(buck converter),且根据电压转换信号Ct将电力Pw之电压调降至某一电压准位,例如12V调降至5V,以产生调整电压Vb。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压转换元件130也可为升压转换器(boost converter)或其他型态的电压转换元件,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请参照图2,电能调节元件180电性连接第一接点P1、电压转换元件130以及第一处理元件110。在本实施例中,当一第二扣体200电性连接至第一扣体时,第一扣体100会通过第一接点P1传送脉宽信号Vp询问第二扣体200是否具有一电源可提供至第一扣体100,若第二扣体200并不具有额外的电源可提供给第一扣体100时,则电压调节元件180则不会作动,若第二扣体200具有一额外的电源可提供一电能给第一扣体100时,例如行动电源或太阳能电池,则第一处理元件110则会传送一控制信号至电能调节元件180以控制电能调节元件180进行作动,进行接收第二扣体200的电能,以使电能供应元件120对第二扣体200所提供的电能进行储存。在本实施例中,电能调节元件180可通过不同电路设计进行实施,因此,其实施方式在本发明中不作限制。
脉宽产生元件140耦接电压转换元件130与第一处理元件110。脉宽产生元件140接收调整电压Vb,且根据控制信号Cw在调整电压Vb上产生脉宽信号Vp至第一接点Vp。更进一步来说,脉宽信号Vp为持续一既定时间的一低电压准位、为持续一既定时间的一高电压准位或者为持续一既定时间的一数字信号。请同时参考图3A,其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脉宽信号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脉宽产生元件140在调整电压Vb上产生三个具有不同既定时间T1、T2与T3的脉宽信号Vp,且脉宽信号Vp为低电压准位。而每个脉宽信号Vp分别关联于所选择的命令信号。举例来说,具有既定时间T1的脉宽信号Vp代表呼叫所有与第一扣体100结合的第二扣体200;具有既定时间T2的脉宽信号Vp代表寻找具有特定功能的第二扣体200;以及具有既定时间T3的脉宽信号Vp代表通知所有与第一扣体100结合的第二扣体200利用单线式的传输方式来与第一扣体100沟通。
请同时参考图3B,其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之脉宽信号的示意图。如图3B所示,脉宽产生元件140在调整电压Vb上产生三个具有不同数字信号的脉宽信号Vp。而每个脉宽信号Vp分别关联于所选择的命令信号。举例来说,脉宽信号Vp为数字信号「0100」且代表呼叫所有与第一扣体100结合的第二扣体200;脉宽信号Vp为数字信号「0000」且代表寻找具有特定功能的第二扣体200;以及脉宽信号Vp为数字信号「0101」且代表通知所有与第一扣体100结合的第二扣体200利用单线式的传输方式来与第一扣体100沟通。当然,脉宽信号Vp也可以其他类型的信号来作表示,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更进一步举例,脉宽信号Vp可以模拟在通信协议例如常见的Clock同步信号,例如SPI的SCK同步信号。值得一提的是SPI通信协议标准版需要三条或四条线进行传输协议的沟通,加上VCC和GND后则总共为五条线或六条线,但经由脉宽信号Vp取代其SCK信号后,则SPI通信协议可降为总共四条线或五条线即可实现。
再更进一步举例,脉宽信号Vp可以模拟在通信协议例如常见的-CS或称-SCS或称-SS或称CE(Chip Enable)芯片使能信号,例如SPI的-SCS芯片使能信号。值得一提的是SPI通信协议标准版需要三条或四条线进行传输协议的沟通,加上VCC和GND后则总共为五条线或六条线,但经由脉宽信号Vp取代其-SCS信号后,则SPI通信协议可降为总共四条线或五条线即可实现。
第一扣体100还包括可选项的(optional)一无线通信元件160以及可选项的(optional)一位置与状态检测元件170。第一扣体100根据无线通信元件160与外界的一电子装置例如手机、一本地服务器、一远程服务器或另一第一扣体100进行信号传输。也就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扣体100还可因为与另外一个第一扣体100进行信号传输而有不同的应用方式,其在本发明中不作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元件160可包括一蓝牙通信元件(BlueTooth)、一无线保真通信元件(WiFi)、一紫蜂通信元件(Zigbee)或一行动通信元件(Mobile communication unit)或一433MHz至5.8GHz等不同载波频率的RF Module,以上所述可单选、复选或取消。
其中,行动通信元件则包括一第三代行动通信技术通信元件(3G)、一第四代行动通信技术通信元件(4G)、一第五代行动通信技术通信元件(5G)或一通用封包无线服务通信元件(GPRS)。
其中,无线通信元件除了如上述般内置于第一扣体,但也可以将所述单个或多个无线通信元件置放于第二扣体200上,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而位置与状态检测元件170是用于检测第一扣体100的一位置或动态信息,例如经纬度信息、方向信息、加速度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位置与状态检测元件170可以为一全球定位系统检测元件(GPS)、三轴加速计、电子罗盘、室内定位(Beacon)…等,可单选、复选或取消。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所采用的IC,可以和Beacon共享,所以也就等于可以多加上NFC的功能,例如安全或身份辨识或是电子支付等。
其中,位置与状态检测元件170,除了如上述般内置于第一扣体100,但也可以将所述单个或多个位置与状态检测元件170置放于第二扣体200上,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如图4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脉宽产生元件140包括一P型晶体管MP、一肖特基二极管或一般二极管DS、一第一N型晶体管MN1与一第二N型晶体管MN2。P型晶体管MP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P型控制端。第一端电连接电压转换元件130以接收调整电压Vb。第二端电连接第一接点P1,且P型控制端通过一第一电阻R1电连接P型晶体管MP之第一端。肖特基二极管Ds具有一正极与一负极。正极电连接P型晶体管MP之第一端,且负极电连接P型晶体管MP之第二端。第一N型晶体管MN1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与一第一N型控制端。第三端电连接P型控制端,第四端接地,且第一N型控制端电连接第一处理元件110以接收控制信号Cw。第二N型晶体管MN2具有一第五端、一第六端与一第二N型控制端。第五端通过一第二电阻R2电连接P型晶体管MN之第二端,第六端接地,且第二N型控制端电连接P型晶体管MP之P型控制端。
因此,第一处理元件110将根据所选择的命令信号产生控制信号Cw至N型晶体管MN1,以及电压转换元件130将产生一调整电压,以借此控制P型晶体管MP、第一N型晶体管MN1与第二N型晶体管MN2的开启与关闭,进而产生代表所选择的命令信号的脉宽信号Vp至第一接点P1。当第二扣体200消耗的电流太小时,会致使二极管Ds的降压不够明显,此时则可经由第二N型晶体管MN2与电阻R2导通时所产生的小电流,致使二极管Ds能达到正常的电压降幅,以使整体电路能正常运作。晶体管可为一般晶体管(Transister)或场效晶体管(MOSFET)。当然,第一处理元件110也可为其他型式的电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请同时参考图2与图4B,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扣体100更具有一第一电流保护元件150。电流保护元件150耦接第一处理元件110。第一处理元件110检测流经第一电流保护元件150之一电流,且根据电流的大小来短路或断路第一电流保护元件15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流保护元件150包括一N型晶体管Mx与一电流检测电阻Rx,N型晶体管Mx之一端电连接第二接点P2,且其另一端通过电阻Rx接地。N型晶体管Mx之控制端电连接第一处理元件110以接收一开关信号SW1,而N型晶体管Mx与电阻Rx之间的一端点G电连接第一处理元件110,以传送一电流检测信号Fb1至第一处理元件110。
因此,第一处理元件110将接收电流检测信号Fb1以检测流经第一电流保护元件150的电流,并在判断电流检测信号Fb1大于一既定电压(代表流经第一电流保护元件150的电流)时,关闭晶体管Mx,以避免各个第二扣体200中的电路元件毁损。此既定电压的大小是经由第二扣体200在回传装置号码给第一扣体100时,即可由第一扣体100内建的程序判断出相对应的电压值。
以下将进一步介绍每一个第二扣体200的内部结构与实施方式。请同时参考图5,其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第二扣体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每一个第二扣体200具有一信号撷取元件220与一第二处理元件210与一第二稳压单元240。信号撷取元件220耦接第六接点P6,且接收脉宽信号Vp,以产生代表脉宽信号Vp之一撷取信号Sd至第二处理器210。而第二处理元件210耦接信号撷取元件220与第八接点P8、第九接点P9以及第十接点P10,且根据撷取信号Sd产生第一响应信号Rs1、第二响应信号Rs2或第三响应信号Rs3至第八接点P8、第九接点P9或第十接点P10,以操控一应用模块AP。
在本实施例中,五线式传输的第二扣体200具有三个信号传输的接点(第八接点P8、第九接点P9以及第十接点P10),相对地,第一扣体100也具有对应的第三接点P3、第四接点P4以及第五接点P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扣体100可以选择性地利用至少一个信号传输接点进行响应信号的接收或传送,也就是第一扣体100可以选择性地利用一个接点,或是两个接点,或是三个接点进行信号传输,为了系统设计的便利性,可以预先设定第三接点P3为单线式通信协议的信号传输接点,或是,预先设定第三接点P3以及第四接点P4为需要两条传输线的通信协议的信号传输接点,而利用第三接点P3、第四接点P4以及第五接点P5三个接点进行信号传输,则是需要三条传输线的通信协议的信号传输接点。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扣体200对应第一扣体100,也具有三个传输接点,分别为第八接点P8、第九接点P9以及第十接点P10,因此,第二扣体200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利用一个接点、两个接点或三个接点进行传输。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定传输接点与通信协议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如同先前所述预先设定第三接点P3为单线式通信协议的信号传输接点,预先设定第三接点P3以及第四接点P4为需要两条传输线的通信协议的信号传输接点,而利用第三接点P3、第四接点P4以及第五接点P5三个接点进行信号传输,则是需要三条传输线的通信协议的信号传输接点,在这种情况下,若是第一扣体100为五线式传输,就可以兼容于五线式传输的第二扣体200、四线式传输的第二扣体200以及三线式的第二扣体200。若是第一扣体100为四线式传输,则可以兼容于四线式传输的第二扣体200以及三线式传输的第二扣体200。
应用模块AP为设置在第二扣体200的应用功能装置,举例来说,应用模块AP为触控版、屏幕、影像撷取元件、各类传感器、发热片或其他应用功能装置,且受控于第二处理元件210。第二稳压单元240一端接第四接点P4,另一端点则送出稳定的电压给应用模块AP和第二处理单元,以使比较敏感的传感器型或无线(RF)型的应用模块AP及第二处理单元210,能获得稳定的恒压源。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信号撷取元件220a具有二电阻Ra1与Ra2。电阻Ra1之一端接收第四接点P4,电阻Ra1之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a2之一端,且电阻Ra2之另一端接地。而电阻Ra1与Ra2之间的一端点K电连接至第二处理元件210。因此,信号撷取元件220a接收脉宽信号Vp,并通过二电阻Ra1与Ra2于端点K产生撷取信号Sd至第二处理元件210,以借此取得代表脉宽信号Vp的撷取信号Sd。
另外,图6B至6D说明信号撷取元件的其他实施方式。如图6B所示,信号撷取元件220b具有一电阻Rb、一晶体管Mb、一电容Cb、一第一放大器OP1与一第二放大器OP2。晶体管Mb的一第一端电连接第六接点P6,晶体管Mb的一第二端电连接第一放大器OP1的一正输入端。晶体管Mb的一控制端通过电阻Rb电连接晶体管Mb的第一端。电容Cb之一端电连接晶体管Mb的第二端,且其另一端接地。第一放大器OP1的一负输入端则电连接至第一放大器OP1的一输出端。第二放大器OP2的一正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放大器OP1的输出端。第二放大器OP2的一负输入端电连接第六接点P6。而第二放大器OP2的一输出端则电连接第二处理元件210。因此,信号撷取元件220b接收脉宽信号Vp,并由第二处理元件210控制晶体管Mb的控制端,据此控制晶体管Mb的开启与关闭,以产生撷取信号Sd至第二处理元件210。
如图6C所示,信号撷取元件220c具有一比较器COM1。比较器COM1之一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c1电连接第六接点P6。比较器COM1之一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c2电连接第六接点P6。一电容Cc之一端电连接比较器COM1之负输入端,且其另一端接地。而比较器COM1之一输出端则电连接第二处理元件210。因此,信号撷取元件220c接收脉宽信号Vp,并比较正输入端的电压与负输入端的电压,以产生撷取信号Sd至第二处理元件210,借此取得代表脉宽信号Vp的撷取信号Sd。
如图6D所示,信号撷取元件220d具有一比较器COM2。比较器COM2之一正输入端电连接第六接点P6。比较器COM2之一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d1接收一由第二稳压单元所产生的电压VCC。一电阻Rd2之一端电连接比较器COM2之负输入端,且其另一端接地。而比较器COM2之一输出端则电连接第二处理元件210。因此,信号撷取元件220d接收脉宽信号Vp,并比较正输入端的电压与负输入端的电压,以产生撷取信号Sd至第二处理元件210,借此取得代表脉宽信号Vp的撷取信号Sd。
请同时参考图5,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扣体200更具有一第二电流保护元件230。第二电流保护元件230耦接于第二处理元件210与应用模块AP之间。第二处理元件210检测流经第二电流保护元件230之一电流,且根据所述电流的大小来短路或断路第二电流保护元件230。而有关第二电流保护元件230之内部架构大致上与第一电流保护元件150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因此,第二处理元件210将接收电流检测信号Fb2以检测流经第二电流保护元件230的电流,并在判断电流检测信号Fb2大于一既定电压(代表流经第二电流保护元件230的电流)时,断路第二电流保护元件230,以避免第二扣体200中的电路元件毁损。
请参照图7,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之第二扣体的示意图。
当第二扣体200A包括一传输接口D1以及一控制装置E1。控制装置E1通过传输接口D1的磁吸元件Mg的磁力,设置在第七接点P7以及第八接点P8上。其应用模块AP的内部设置一小电池(储能元件240A),以及具有蓝牙(BlueTooth)、WIFI、或一433MHz至5.8GHz等不同载波频率的RF Module或其它无线通信模块等之上述的任何一种时,即可变成近距离或远距离的遥控型第二扣体200A,通过无线的方式与第一扣体100沟通。又或者第二扣体200A中的处理模块210A内建有一个或多个8bit或16bit或32bit或64bit等之处理器MCU,也就是第三处理元件212A,且内建蓝牙、WIFI、SUB-G RF或其他特殊功能等8bit~64bit的处理器(MCU)或前述功能的SoC、SiP等之处理器(MCU)时,也就是通信元件214A,也成为有无线通信能力的第二扣体200A,第二扣体200A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功能模块的增加,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例如第二扣体200A内建可充电式钮扣电池,也就是储能元件240A。第二扣体200A的应用模块AP为触控按键加1.2G无线模块,也就是无线应用模块230A,其数据传输不再是通过三线式传输,而是通过无线方式与第一扣体100a的无线通信模块做双向沟通。若将此第二扣体200A从传输界面C上取下,放置在桌上、背包上、或单车手把上,则变成遥控型的触控按键。此时第二扣体200A若接在第一扣体100a的传输界面C上,则第二扣体200A变成被第一扣体100a提供的电力充电,其电力可通过充电元件220A储存在储能元件240A中。在本实施例中储能元件240A电性连接处理模块210A以及电压VCC。储能组件240A可通过第三稳压元件250A提供电压VCC。
又例如第二扣体200A内建可充式钮扣电池,应用模块AP为语音输入或语音识别的模块,并加入1.2G无线模块或个式无线通信整合的第二处理元件。此时第二扣体200若接在第一扣体100的传输界面C上,则第二扣体200变成被第一扣体100提供的电力充电,且数据传输不再是通过三线式传输,而是通过无线方式与第一扣体100a的无线通信模块做双向沟通。若将此第二扣体200A从传输界面C上取下,放置在桌上、背包上、或单车手把上或内建在衣服的商标位置,则变成无线型语音控制的第二扣体200A。
请参照图8A以及图8B,图8A以及图8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之第一扣体与第二扣体协同工作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扣体100A、第二扣体200B以及第二扣体200C可以如图8A所示的结构进行设置,也就是,第二扣体200B以及第二扣体200C分别通过传输接口C1以及传输接口C2设置在第一扣体100A的两侧,其中,第一扣体100A则通过控制装置A1以及处理装置B1进行与第二扣体200B以及第二扣体200C的沟通。
如图8B所示,其中第二扣体200C可以通过传输接口C2设置在第一扣体100B的一侧,而第一扣体100B的传输接口C1则可利用有线或是无线的方式与处理装置B1以及控制装置A1进行长距离的通信,因此,传输接口C1可设置在距离第一扣体100B的处理装置B1以及控制装置A1一既定距离的设置位置,故而,第二扣体200B可以通过设置在传输接口C1,也与第一扣体100B的处理装置B1以及控制装置A1距离一既定距离。也就是,第二扣体100B可以通过传输接口C1的延伸设置,而设置在距离第一扣体100B较远的位置。而此既定距离,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设计,在本发明中不作限制。
请参照图9A至图9C,图9A至图9C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接点、第二接点、第三接点、第四接点以及第五接点的设置示意图。
如图9A所示,第一接点P1、第二接点P2、第三接点P3、第四接点P4以及第五接点P5可以相邻设置在同一直在线。也可如图9B所示,以同心圆的方式,设置第一接点P1、第二接点P2、第三接点P3、第四接点P4以及第五接点P5。也可如图9C所示,将第一接点P1、第二接点P2、第三接点P3以及第四接点P4设计为较小的接点,设置在第五接点P5的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接点P1、第二接点P2、第三接点P3、第四接点P4以及第五接点P5的设置方式、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在本发明中不作限制。第二扣体200的第六接点P6、第七接点P7、第八接点P8、第九接点P9以及第十接点P10的设置方式,是对应第一接点P1、第二接点P2、第三接点P3、第四接点P4以及第五接点P5的设置方式进行设计。
由上述可知,第一处理元件110与电源供应元件120与无线通信元件160及位置与状态检测元件170是作为第一扣体100的控制装置A。电压转换元件130与脉宽产生元件140是作为第一扣体100的处理装置B。第一接点P1、第二接点P2与第三接点P3是作为第一扣体100的传输接口C。第四接点P4、第五接点P5与第六接点P6是作为第二扣体200的传输接口D。第二处理元件210、信号撷取元件220与应用模块则作为第二扣体200的控制装置E。因此,控制装置A根据命令信号控制处理装置B产生相对应的脉宽信号Vp至传输接口C。传输接口C将产生的脉宽信号Vp通过传输接口D传送至控制装置E。控制装置E将根据脉宽信号Vp对应产生响应信号Rs至传输接口D。而传输接口D将产生的响应信号Rs通过传输接口C传送至控制装置A,以借此整合每一个第二扣体200。
换句话说,当第一扣体100与第二扣体200结合时,第一扣体100将经由三线传送电力及不同的脉波信号Vp(对应到不同的命令信号)或不同的数字信号(对应到不同的命令信号)互传至第二扣体200。而第二扣体200分析接收到的信号并回传或互传响应信号Rs至第一扣体100。因此,第一扣体100可以取得每个第二扣体200的相关信息,以借此整合并控制每个第二扣体200的应用模块AP。
第二扣体200的应用模块AP,可以为下列各式不同功能的模块,例如:触控键盘、触控面板、蓝牙遥控器、语音识别控制器、智慧表、照相机、摄影机、GPS、LED、电池模块、行动电源、传感器、震动提醒器、手机、电子支付、室内定位模块(Beacon)、发热片、或是通过二条线往外延伸的USB充电线、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酒精浓度检测器、CO2传感器、空气质量PM2.5监测器、心跳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PIR人体检测模块、惯性传感器、动作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手势辨识模块、指纹辨识器、眼球跟踪器、陀螺仪模块、磁场感应模块、电子鼻模块、酒精传感器、红外线温度传感器、脑波控制及检测模块、有毒气体检测模块、激光指示器、激光接收模块、激光或超音波测距模块、电子指南针、电子罗盘模块、无线对讲机模块、蓝牙对讲机模块、WIFI摄影模块、WIFI通信模块、NFC模块、红外线传输模块、芯片卡模块、会员卡模块、金融卡模块、电子护照、2D或3D条形码扫描仪、妇女防狼警报器、驱蚊器、驱狗器、衣服加热片模块、定时器模块、收音机模块、记忆卡读取写入器、无线随身碟、红外线遥控器、紫外线杀菌模块、LED方向指示灯、LED煞车灯、夜间防撞LED警告灯、LED手电筒模块、超小型影音密录模块、干扰或防无线针孔摄影器、麦克风模块、SOS求救信号发射器、能量采集模块、超小型风力发电模块、小型震动发电模块、小型手摇发电模块、电力银行模块、充电电池模块、OLED显示模块、电子纸显示模块、LED显示模块,本实施例不限制应用方式的态样。
常用的第二扣体200,例如语音输入或触控输入等功能的第二扣体200,可以根据需求,直接内建在衣服中,即可省掉第一扣体的传输界面C和第二扣体200的传输界面D,也可达到更美观的效果。
以下将以五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500a为皮带来作说明。请参考图10,其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五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为皮带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五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500a具有一第一扣体100a与三个第二扣体200a、200b、200c。第一扣体100a设置在皮带上,且具有一控制装置A1、一处理装置B1、多个传输接口C1、C2、C3。控制装置A1与处理装置B1设置在皮带上的同一处。五线式电线LE电性连接处理装置B1且分布在皮带上。而传输接口C1、C2、C3则与三条电线电性连接。
第二扣体200a具有一传输接口D1与一控制装置E1;第二扣体200b具有一传输接口D2与一控制装置E2;以及第二扣体200c具有一传输接口D3与一控制装置E3。而传输接口D1、传输接口D2与传输接口D3将分别与传输接口D4、传输接口D5与传输接口D6结合,使得第一扣体100a并接第二扣体200a-200c。
因此,第一扣体100a将可借由五线式电线LE(即五线式的传输方式)来与第二扣体200a-200c沟通,以整合与第一扣体结合的所有第二扣体的功能元件。而有关第一扣体100a之控制装置A1、处理装置B1、多个传输接口C1-C3,以及第二扣体200a-200c之传输接口D1-D3与控制装置E1-E3大致上与前一实施例中,第一扣体100之控制装置A、处理装置B、多个传输接口C,以及第二扣体200之传输接口D与控制装置E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接下来,请参考图11,其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为衣服与裤子的示意图。由于第二扣体的内部架构大致上与之前的实施例相同,故图11中不再显示第二扣体。五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500b之第一扣体100b设置在衣服上,且具有一控制装置A2、二处理装置B1、B2、多个传输接口C5、C6、C7、C8、C9。控制装置A2分别电性连接处理装置B1与B2,且与处理装置B1-B2设置在衣服上的同一处。
五线式电线LE1电性连接处理装置B1且分布在衣服上,五线式电线LE2电性连接处理装置B2且分布在衣服上,五线式电线LE3分布在裤子上。传输接口C4、C5与五线式电线LE1电性连接,传输接口C6与五线式电线LE2电性连接,且传输接口C7、C8、C9与五线式电线LE3电性连接。而延长电线H将电性连接处理装置B1的传输界面CC与传输接口C7连接,使得处理装置B1可以同时传送脉波信号Vp至传输接口C4-C5与C7-C9。
值得注意的是,在五线式电线LE1-LE3与处理装置B1-B2的配置下,设置在五线式电线LE1与LE3上的第二扣体可以为小功率的电子元件,例如触控版、屏幕、影像撷取元件、各类传感器等。而设置在五线式电线LE2上的第二扣体可以为大功率的电子元件,例如发热片、小型风扇或对手机充电等。此时,五线式电线LE1与LE3可以用较细的电线来制作,而五线式电线LE2则需用较粗的电线来制作。当然,设置在五线式电线LE1-LE3上的第二扣体也可根据实际状况来作配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包括:
一第一扣体,具有一第一接点、一第二接点、一第三接点以及一第四接点,其包括一第一处理元件,储存多个命令信号以及多个通信协议;所述第一扣体选择所述多个命令信号其中之一,且根据选择的所述命令信号以产生一脉宽信号至所述第一接点,其中所述脉宽信号代表选择的所述命令信号;以及
多个第二扣体,每一所述第二扣体具有一第六接点、一第七接点、一第八接点以及一第九接点,且可拆地与所述第一扣体结合;
其中,当所述第一扣体与所述多个第二扣体结合时,所述第一接点、所述第二接点、所述第三接点以及所述第四接点分别电性连接到每一所述第二扣体之所述第六接点、所述第七接点、所述第八接点以及第九接点;
其中,当所述第一扣体与所述多个第二扣体结合时,每一所述第二扣体之所述第六接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点的所述脉宽信号,根据所述脉宽信号,由所述第二扣体产生至少一响应信号通过所述第八接点以及所述第九接点进行信号传输,或通过所述第八接点以及第九接点的其中之一进行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扣体,所述第一扣体之所述第三接点以及所述第四接点对应地接收每一所述响应信号,以取得每一所述第二扣体之一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扣体的其中之一是根据所述多个通信协议中的任一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一扣体进行信号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体还包括一第五接点,所述第二扣体还包括一第十接点,其中,当所述第一扣体与所述多个第二扣体于已结合或新结合时,每一所述第二扣体之所述第六接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点的所述脉宽信号,根据所述脉宽信号,由所述第二扣体产生至少一响应信号通过所述第八接点、所述第九接点、所述第十接点或其组合进行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扣体,所述第一扣体之所述第三接点、所述第四接点或所述第五接点对应地接收每一所述响应信号,以取得每一所述第二扣体之一相关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体与所述多个第二扣体为并接或串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体选择一通信协议询问所述多个第二扣体,具有所述通信协议的至少一第二扣体根据所述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一扣体进行双向沟通,所述多个第二扣体中其他不具所述通信协议之第二扣体暂时不参与沟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扣体选择另一通信协议询问所述多个第二扣体时,具有所述另一通信协议之至少一第二扣体,根据所述另一通信协议与所述第一扣体进行双向沟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一新加入第二扣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扣体时,所述新加入的第二扣体通过所述第八接点、所述第九接点、所述第十接点或其组合进行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扣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体储存有所述多个通信协议的一个或多个通信协议。
8.如请求项1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体根据所述多个通信协议的一通信协议以产生所述脉宽信号,并将所述脉宽信号传送给所述多个第二扣体,所述多个第二扣体中的具有所述通信协议的至少一个第二扣体则根据所述脉宽信号以及所述通信协议,在规定的时段回传一响应信号给所述第一扣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宽信号为持续一既定时间的一低电压准位、持续所述既定时间的一高电压准位或一数字信号,且所述既定时间关联于选择的所述命令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宽信号可以为频率同步信号,以作为传输协议的同步信号线,用于同步的信号线,可以减少一条传输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宽信号可以为一使能信号,以取代传输协议在数据传输时,用于使能的信号线,可以减少一条传输线。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体更具有:
一第一处理元件,储存有所述多个命令信号,选择所述多个命令信号其中之一,且根据选择的所述命令信号产生一电压转换信号与一控制信号,以及处理各种通信协议和各种处理程序;
一电压转换元件,耦接所述第一处理元件,接收一电力,且根据所述电压转换信号将所述电力之电压调整至一电压准位,以据此产生一调整电压;以及
一脉宽产生元件,耦接所述电压转换元件与所述第一处理元件,接收所述调整电压,且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调整电压上产生所述脉宽信号至所述第一接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体更具有:
一通信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扣体通过所述通信元件与外界的一电子装置或是所述另一第一扣体或是另一第二扣体进行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体更具有:
一位置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扣体的一位置信息,其中,所述位置检测元件为一全球定位系统检测元件、三轴加速计、电子罗盘、室内定位模块或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体更具有:
一第一电流保护元件,耦接所述第一处理元件,所述第一处理元件检测流经所述第一电流保护元件之一电流,且根据所述电流短路或断路所述第一电流保护元件。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宽产生元件包括:
一P型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P型控制端,所述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元件以接收所述调整电压,所述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接点,且所述P型控制端通过一第一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一端;
一肖特基二极管,具有一正极与一负极,所述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端,且所述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端;
一第一N型晶体管,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与一第一N型控制端,所述第三端电连接所述P型控制端,所述第四端接地,且所述第一N型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元件以接收所述控制信号;以及
一第二N型晶体管,具有一第五端、一第六端与一第二N型控制端,所述第五端通过一第二电阻电连接所述第二端,所述第六端接地,且所述第二N型控制端电连接所述P型控制端。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扣体更具有:
一信号撷取元件,耦接所述第四接点,接收所述脉宽信号,且产生代表所述脉宽信号之一撷取信号;以及
一第二处理元件,耦接所述信号撷取元件与所述第六接点,根据所述撷取信号产生所述响应信号或数据至所述第六接点,且操控一应用模块。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扣体更具有:
一第二电流保护元件,耦接所述第二处理元件与所述应用模块之间,所述第二处理元件检测流经所述第二电流保护元件之一电流,且根据所述电流短路或断路所述第二电流保护元件。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体更具有电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元件的至少一无线传输元件,所述第二扣体更具有电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元件的至少一无线接收器,所述第一处理元件控制所述无线传输元件传送一数据至所述无线接收器,且所述无线接收器传送所述数据至所述第二处理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15458 | 2017-05-10 | ||
TW106115458A TWI632464B (zh) | 2017-05-10 | 2017-05-10 | 多線式傳輸的穿戴裝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97370A true CN108897370A (zh) | 2018-11-27 |
Family
ID=63959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21625.3A Pending CN108897370A (zh) | 2017-05-10 | 2018-05-04 | 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80331701A1 (zh) |
CN (1) | CN108897370A (zh) |
TW (1) | TWI63246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96244A (zh) * | 2020-12-28 | 2021-04-02 | 北京枭龙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ar智能眼镜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65358B (zh) * | 2019-11-28 | 2023-01-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可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TWI770874B (zh) | 2021-03-15 | 2022-07-11 | 楷思諾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使用點擊及捲動以顯示模擬影像之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219890A1 (en) * | 2000-04-27 | 2004-11-04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and data using the human body |
US20060227861A1 (en) * | 2005-02-22 | 2006-10-12 | Dragan Maksimovic | Digital pulse-width modulator |
US20070077883A1 (en) * | 2005-05-20 | 2007-04-05 | Childers Garrett D | Pager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US20090149037A1 (en) * | 2005-07-27 | 2009-06-11 | Kang Lee | Self-identify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20110087115A1 (en) * | 1997-03-17 | 2011-04-14 | Adidas Ag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mbulatory Monitoring of Physiological Signs |
CN104765582A (zh) * | 2014-01-02 | 2015-07-08 | 上海本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设备扩展系统及其配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33554B2 (en) * | 2004-11-04 | 2011-04-26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ort 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KR102205644B1 (ko) * | 2014-02-21 | 2021-01-2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
TWI580397B (zh) * | 2014-04-16 | 2017-05-01 | Taiwan Textile Res Inst | Array Network Sensing System for Sensing Body Surface Physiological Signals |
CN104027107A (zh) * | 2014-05-23 | 2014-09-10 | 浙江大学 | 一种穿戴式心电测量装置 |
CN104814733B (zh) * | 2015-04-17 | 2018-04-13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一种穿戴式、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 |
-
2017
- 2017-05-10 TW TW106115458A patent/TWI63246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8
- 2018-05-04 CN CN201810421625.3A patent/CN108897370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5-10 US US15/975,870 patent/US2018033170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087115A1 (en) * | 1997-03-17 | 2011-04-14 | Adidas Ag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mbulatory Monitoring of Physiological Signs |
US20040219890A1 (en) * | 2000-04-27 | 2004-11-04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and data using the human body |
US20060227861A1 (en) * | 2005-02-22 | 2006-10-12 | Dragan Maksimovic | Digital pulse-width modulator |
US20070077883A1 (en) * | 2005-05-20 | 2007-04-05 | Childers Garrett D | Pager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US20090149037A1 (en) * | 2005-07-27 | 2009-06-11 | Kang Lee | Self-identify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104765582A (zh) * | 2014-01-02 | 2015-07-08 | 上海本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设备扩展系统及其配件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96244A (zh) * | 2020-12-28 | 2021-04-02 | 北京枭龙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ar智能眼镜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01465A (zh) | 2019-01-01 |
TWI632464B (zh) | 2018-08-11 |
US20180331701A1 (en) | 2018-1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00795A (zh) | 三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 | |
US20170085688A1 (en) | Flexible Computing Devices | |
CN204274420U (zh) | 学生用智能健康安全电子手环及健康管理系统 | |
CN204290930U (zh) | 一种带佩戴状态感应功能的可穿戴设备 | |
US20160179197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ing smart tv program channels with applications | |
CN203446722U (zh) | 智能手环 | |
KR20160085828A (ko) | 접속된 장치로부터의 정보 수신, 개인 식별 및 데이터 저장/교환을 위한 led, 블루투스, rfid/nfc 기술을 이용한 착용형 전자 액세서리 | |
CN205988037U (zh) | 一种智能手环 | |
CN108897370A (zh) | 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 | |
JP2017532689A (ja) | リモートオブジェクトの位置を特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 |
GB2528392A (en) | Links | |
CN106055029B (zh) | 一种智能模块、可拼接设备、控制方法和复合式电子设备 | |
CN105429663A (zh) | 一种低功耗、高传输速率的可穿戴设备及其数据传输系统 | |
TWM546128U (zh) | 可穿戴設備 | |
CN107490975A (zh) | 基于声音手势识别的智能家居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6213702A (zh) | 一种智能腕带 | |
CN204292363U (zh) | 一种智能首饰 | |
CN215529127U (zh) | 一种具备视障人辅助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 |
CN205267230U (zh) | 一种智能穿戴饰品 | |
US11107343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r mobility monitoring | |
CN205788741U (zh) | 一种用手势控制电器的智能穿戴 | |
CN207368685U (zh) | 智慧扣电路及智慧扣 | |
CN213547849U (zh) | 一种穿戴状态感受器 | |
CN106896873A (zh) | 一种智能手环及其远程传输系统 | |
WO2015172353A1 (zh) | 具有可调节发光阵列的智能可穿戴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