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6263A - 电力供给装置、电力供给方法及蓄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供给装置、电力供给方法及蓄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6263A
CN108886263A CN201780020995.XA CN201780020995A CN108886263A CN 108886263 A CN108886263 A CN 108886263A CN 201780020995 A CN201780020995 A CN 201780020995A CN 108886263 A CN108886263 A CN 1088862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discharging portion
electric
switch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09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6263B (zh
Inventor
冈田真实
南淳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86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6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6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62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DC powered loa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25Sequential battery discharge in systems with a plurality of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力供给装置、电力供给方法及蓄电装置,电力供给装置具备:开关,插入电力系统和预定负载之间,预定负载在停电时需要无瞬时中断地被供给电力;蓄电系统,具有蓄电池、插入蓄电池和电力系统之间的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插入蓄电池和预定负载之间的第二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控制部,对开关、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第二充电及放电部进行控制,通过控制部,在发生系统异常时,使开关断开而使电力系统与预定负载之间被切断,由第一充电及放电部进行预定时间的逆电流,并从第二充电及放电部向预定负载供给电力。

Description

电力供给装置、电力供给方法及蓄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系统互连的电力供给装置、电力供给方法及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将利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自然能量进行发电的发电设备与电力公司的电力系统连接的技术一般称为系统互连。在进行系统互连的情况下,由于要求与电力公司供给的电力相同的质量,因此如果太阳能发电或风力发电产生的电压为过电压或欠压,或者频率上升或下降,就会对电力公司的系统整体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在检测到这些不良情况时,有必要立即从系统断开。断开被称为解列。此外,将发电的电力暂时蓄积在蓄电系统中并从蓄电系统向负载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系统也是已知的。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具有这种蓄电系统的电力供给系统中,在发生停电等时,切换为不使用系统电源,而是从蓄电系统向预定负载提供电力的独立状态的情况。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467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最近,在发生停电时,不仅限于切换为从蓄电系统向预定负载供给电力,系统扰乱时的运转持续性能FRT(Fault Ride Through:故障穿越)正在受到重视。即,在分散电源的导入扩大,电力系统广域且大量地与分散电源互连的情况下,如果同时发生了解列,就会对电力系统产生大的干扰,从而发生电压的波动、频率的波动,对其他需求者的电力质量出现下降。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FRT的功能正在被规定。即,“确保电力质量所需的系统扰乱时分散电源的运转持续性能的条件”(将其称为FRT条件)的整理讨论正在进行。例如,规定在系统电力的电压下降的情况下,不立即进行解列,而是进行预定时间(例如几分钟程度)的系统互连。上述专利文献1没有对FRT条件加以考虑。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如果要满足FRT条件,则除了独立运转的蓄电装置之外,还有必要另行设置用于向系统流入逆电流的蓄电装置。结果会发生电池容量的增加、控制电路等电路规模的增大、控制的复杂化等,在成本方面产生不利。
因此,本技术提供了能够将一个蓄电系统在逆电流用和独立运转用中通用的电力供给装置、电力供给方法及蓄电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电力供给装置具备:开关,插入电力系统和预定负载之间,所述预定负载在停电时需要无瞬时中断地被供给电力;蓄电系统,具有蓄电池、插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电力系统之间的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插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预定负载之间的第二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控制部,对所述开关、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进行控制,通过所述控制部,在发生系统异常时,使所述开关断开而使所述电力系统与所述预定负载之间被切断,由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进行预定时间的逆电流,并从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向所述预定负载供给电力。
本技术的电力供给方法是电力供给装置的电力供给方法,所述电力供给装置具备:开关,插入电力系统和预定负载之间,所述预定负载在停电时需要无瞬时中断地被供给电力;蓄电系统,具有蓄电池、插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电力系统之间的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插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预定负载之间的第二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控制部,对所述开关、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进行控制,其中,在发生系统异常时,通过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开关断开而使所述电力系统与所述预定负载之间被切断,由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进行预定时间的逆电流,并从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向所述预定负载供给电力。
本技术的蓄电装置具备:蓄电池;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第二充电及放电部,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控制部,将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各自的状态控制在充电工作、放电工作、充放电停止中的任意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连接的电力输入输出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连接的电力输入输出部。
另外,本技术的电子设备由这种蓄电装置供给电力。
发明效果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通过单一的蓄电系统,能够在系统异常时无瞬时中断地向预定负载供给电力,同时能够应对FRT条件。此外,这里记载的效果并不被限定,也可以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任一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作的略线图。
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应用了本技术的住宅用的蓄电系统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优选的具体例,附加了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限定本技术的记载,则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此外,本技术的说明按照如下顺序进行。
<1.第一实施方式>
<2.第二实施方式>
<3.变形例>
<1.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源供给系统具备系统电源1、分散电源2及蓄电系统3。系统电源1是电力公司提供的电源。分散电源2具有利用了自然能量例如太阳能的发电装置2a和PCS(功率调节器)2b。
分散电源2、一般负载5及开关6与电线4连接,电线4与系统电源1连接并进行布线。特定负载8与从开关6延伸的电线7连接。开关6切断或连接电线4与电线7之间的电力输送。特定负载8是在停电时需要无瞬时中断地被供给电力的预定负载。一般负载5是在停电时没有必要被供给电力的负载。但是,无瞬时中断的定义并不限于完全的瞬间停止,约几msec的瞬间停止也定义为无瞬时中断。
蓄电系统3具有蓄电池9、第一双向转换装置10、第二双向转换装置11、以及控制电路12。蓄电池9具有串联及/或并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作为电池单元,例如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也可以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之外的可充电电池单元。此外,控制电路12也可以分别设置于双向转换装置10、11。在该情况下,双向转换装置10、11彼此进行通信。
双向转换装置10及11是针对蓄电池9的充电电路的结构和放电电路的结构通用化的装置。也可取代双向转换装置,使用不同的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并联连接的结构。双向转换装置10的电力输入输出部10a与电线4连接,双向转换装置11的电力输入输出部11a与电线7连接。
控制电路12对蓄电池9、双向转换装置10、11以及开关6进行控制。双向转换装置10及11被控制电路12控制为充电工作、放电工作、充放电停止状态中的任意状态。双向转换装置10与双向转换装置11可以是不同的状态。
对于电线4连接有电表13,对于电线7连接有电表14。电表13测量电线4的电力,检测在电线4是否有预定电力。电表14检测在电线7是否有预定电力。即,电表13及14检测系统电源的异常。也可以通过测量电压、电流、频率等来检测系统电源的异常。电表13及14各自的检测结果被提供给控制电路12。此外,系统异常检测也可以由双向转换装置10、11进行检测。此外,也可以由开关6检测系统的异常,并根据检测结果自己控制开关。在该情况下,控制电路检测到开关6变为OFF,并进行系统异常时的工作。
对电线4,连接有OVGR(Ground Over Voltage Relay:接地保护装置)15以及RPR(Reverse Power flow Relay:逆电流继电器)16。OVGR15是监视系统是正常还是异常的装置。RPR16由于无法从蓄电池9逆电流,因此是以不从蓄电池9逆电流的方式进行监视的装置。OVGR15及RPR16向控制电路12提供检测信号。
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作
对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电路12的控制下进行的工作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2的流程图对放电中产生了系统异常(电压下降、频率异常等)的情况下的处理进行说明。
步骤ST1:通过双向转换装置10及11,蓄电池9进行放电(互连放电的工作)。在该状态下,开关6为闭合(ON)。
步骤ST2:通过电表13监视系统异常的发生。
步骤ST3:在检测到系统异常的发生时,无瞬时中断地通过控制电路12使开关6断开(OFF)。
步骤ST4:一方的双向转换装置10在检测到系统异常后也进行互连放电工作,进行与FRT对应的工作。例如,通过双向转换装置10,向电线4继续电力供给预定时间。另一方的双向转换装置11通过电线7向特定负载8以独立放电的方式供给电力。如此,能够同时进行独立放电和与FRT对应的工作。
步骤ST5:判定系统异常是否继续。
步骤ST6:如果判定系统异常没有继续,则使开关6闭合。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T1(互连放电)。但是,也可以取代使开关6闭合,进行控制的停止等任意工作。
步骤ST7:如果在步骤ST5中判定系统异常正在继续,则双向转换装置10变为充放电停止状态,双向转换装置11继续独立放电。
接着,参照图3的流程图对充电中产生了系统异常(电压下降、频率异常等)的情况下的处理进行说明。
步骤ST11:通过双向转换装置10及11,蓄电池9进行充电(互连充电的工作)。在该状态下,开关6为闭合(ON)。
步骤ST12:通过电表13监视系统异常的发生。
步骤ST13:在检测到系统异常的发生时,无瞬时中断地通过控制电路12使开关6断开(OFF)。
步骤ST14:一方的双向转换装置10停止充放电。另一方的双向转换装置11通过电线7向特定负载8以独立放电的方式供给电力。特定负载8被无瞬时中断地供给电力。此外,也可以取代充放电停止,进行与FRT对应的工作。
步骤ST15:判定系统异常是否继续。
步骤ST16:当判定系统异常没有继续时,使开关6闭合。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T11(互连充电)。但是,也可以取代使开关6闭合,进行控制的停止等任意工作。
步骤ST17:当在步骤ST15中判定系统异常正在继续时,双向转换装置10继续充放电停止状态,双向转换装置11继续独立放电。
接着,参照图4的流程图对充放电停止中产生了系统异常(电压下降、频率异常等)的情况下的处理进行说明。
步骤ST21:双向转换装置10及11处于充放电停止状态。在该状态下,开关6为闭合(ON)。
步骤ST22:通过电表13监视系统异常的发生。
步骤ST23:在检测到系统异常的发生时,无瞬时中断地通过控制电路12使开关6断开(OFF)。
步骤ST24:一方的双向转换装置10停止充放电。另一方的双向转换装置11通过电线7向特定负载8以独立放电的方式供给电力。特定负载8被无瞬时中断地供给电力。
步骤ST25:判定系统异常是否继续。
步骤ST26:如果判定系统异常没有继续,则使开关6闭合。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T21(互连充电)。但是,也可以取代使开关6闭合,进行控制的停止等任意工作。
步骤ST27:如果在步骤ST15中判定系统异常正在继续,则双向转换装置10继续充放电停止状态,双向转换装置11继续独立放电。
由于双向转换装置10和双向转换装置11被独立控制,因此除了图2(放电中)、图3(充电中)及图4(充放电停止中)的状态之外,还能够成为图5A~图5D的状态。图5A是双向转换装置10为充放电停止状态,且双向转换装置11为互连充电状态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进行与图4相同的处理。
图5B是双向转换装置10为互连充电状态,且双向转换装置11为充放电停止状态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进行与图3相同的处理。图5C是双向转换装置10为互连放电状态,且双向转换装置11为充放电停止状态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进行与图2相同的处理。图5D是双向转换装置10为充放电停止状态,且双向转换装置11为互连放电状态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进行与图4相同的处理。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
参照图6对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1)对应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源供给系统具备系统电源1、分散电源2以及蓄电系统3。系统电源1是电力公司提供的电源。分散电源2具有利用了自然能量例如太阳能的发电装置2a和PCS(功率调节器)2b。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追加了开关17。即,对于与系统电源1连接并进行布线的电线4,连接有一般负载5及开关17。对于从开关17延伸的电线18连接有开关6。开关17切断或连接电线4与电线18之间的电力输送。对于电线18连接有分散电源2及特定负载19。
对于从开关6延伸的电线7连接有特定负载8。开关6切断或连接电线7与电线18之间的电力输送。特定负载8是在停电时需要无瞬时中断地供给电力的预定负载。特定负载19是虽然也可以在停电时瞬时中断,但希望继续进行工作的负载。一般负载5是在停电时可以不供给电力的负载。
蓄电系统3具有蓄电池9、双向转换装置10及11、控制电路12。蓄电池9具有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作为电池单元,例如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也可以使用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外的可充电电池单元。
双向转换装置10及11针对蓄电池9的充电电路的结构和放电电路的结构通用化。也可以取代双向转换装置,使用不同的充电电路及放电电路并联连接的结构。双向转换装置10与电线18连接,双向转换装置11与电线7连接。
控制电路12控制蓄电池9、双向转换装置10及11、开关6及8。双向转换装置10及11被控制电路12控制在充电工作、放电工作、充放电停止状态中的任意状态。
对于电线4连接有电表20,对于电线18连接有电表13,对于电线7连接有电表14。电表20测量电线4的电力,检测是否有预定电力存在于电线4。电表13及14检测是否有预定电力分别存在于电线18及7,即检测系统电源的异常。也可以测量电压或电流来检测系统电源的异常。电表13、14及20各自的检测结果被提供给控制电路12。
对于电线4连接有OVGR(Ground Over Voltage Relay:接地保护装置)15及RPR(Reverse Power flow Relay:逆电流继电器)16。OVGR15是监视系统是正常还是异常的装置。RPR16由于无法从蓄电池9逆电流,因此是以不从蓄电池9逆电流的方式进行监视的装置。OVGR15及RPR16向控制电路12提供检测信号。对于电线18连接有RPR21。RPR21是对从双向转换装置11经由开关6流过电流的情况进行监视的装置。
第二实施方式的工作
参照图7的流程图,对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作进行说明。作为一例,对放电中产生系统异常(电压下降、频率异常等)的情况下的处理进行说明。
步骤ST31:通过双向转换装置10及11,蓄电池9进行放电(进行互连放电的工作)。在该状态下,开关6及8为闭合(ON)。
步骤ST32:通过电表20监视系统异常的发生。
步骤ST33:在检测到系统异常的发生时,无瞬时中断地通过控制电路12使开关6断开(OFF)。开关17保持闭合。
步骤ST34:一方的双向转换装置10在检测系统异常后也进行互连放电工作,进行与FRT对应的工作。例如,通过双向转换装置10,向电线16继续电力供给预定时间。另一方的双向转换装置11通过电线7向特定负载8以独立放电的方式供给电力。如此,能够同时进行独立放电以及与FRT对应的工作。
步骤ST35:判定系统异常是否继续。
步骤ST36:当判定为系统异常没有继续时,使开关6闭合。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T31(互连放电)。但是,也可以取代使开关6闭合,进行控制的停止等任意工作。
步骤ST37:当在步骤ST35中判定系统异常正在继续时,双向转换装置10变为充放电停止状态,双向转换装置11继续独立放电。
步骤ST38:使开关17断开。其结果,电线4与电线18被切断。
步骤ST39:双向转换装置10及11一同进行独立放电。能够向特定负载8及19供给电力。在该情况下,也能够经由分散电源2及双向转换装置10对蓄电池9进行充电。
步骤ST40:使开关6闭合。
步骤ST41:判定系统异常是否继续。当在步骤ST41中判定为系统异常正在继续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T39。
步骤ST42:当判定为系统异常没有继续时,使开关17闭合。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T31(互连放电)。但是,也可以取代使开关17闭合,进行控制的停止等任意工作。
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双向转换装置10没有向电线18供给电力的情况下,在发生系统异常时,也能够使开关6及开关17断开而无瞬时中断地向特定负载8及10供给电力。
第二实施方式进一步具有逆电流防止功能。为了防止双向转换装置11的从电线18向系统侧的放电,通过RPR21监视逆电流。通过将双向转换装置11的放电电力控制在特定负载8的消耗电力以下,能够防止通过开关6向系统侧的放电。当因为负载变动导致双向转换装置11的放电电力超过特定负载8的消耗电力,从RPR21输出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被输入双向转换装置11。双向转换装置11接收到检测信号后,立即停止放电。控制电路12再次指示与特定负载8的消耗电力相应的恰当的放电电力,双向转换装置11再次开始放电。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能够由一个蓄电系统构成用于在发生了系统异常时无瞬时中断地向特定负载供给电力的蓄电系统以及用于为满足FRT条件而逆电流的蓄电系统。因此,与为了各自的目的而分别设置蓄电系统的结构相比较,能够减小蓄电池的容量、控制电路等的电路规模。
例如在一般负载为100kW,特定负载为60kW,蓄电池的最大放电速率为1C的情况下,在现有的系统中,为了使一般负载进行两小时的峰值偏移,需要200kWh的蓄电池系统,为了保障特定负载十分钟,根据蓄电池的最大放电速率的限制,需要60kWh的蓄电池系统,共计需要260kWh的容量。与此相对,在本技术中,作为特定负载用需要保障60kWh十分钟的10kWh的蓄电池,再加上一般负载用的200kWh,共计只需搭载210kWh即可。
<3.应用例>
住宅中的蓄电系统
参照图8,对将使用了本技术的电池的蓄电装置应用于住宅用的蓄电系统的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在住宅101用的蓄电系统100中,从火力发电102a、原子能发电102b、水力发电102c等集中型电力系统102经由电力网络109、信息网络112、智能仪表107、电源集线器108等向蓄电装置103供给电力。与此同时,从家庭内的发电装置104等独立电源向蓄电装置103供给电力。蓄电装置103中被供给的电力被蓄电。使用蓄电装置103,住宅101中使用的电力被供电。并不限于住宅101,大厦也能够使用相同的蓄电系统。
在住宅101中,设置有发电装置104、电力消耗装置105、蓄电装置103、对各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110、智能仪表107、获取各种信息的传感器111。各装置通过电网109及信息网络112连接。作为发电装置104,使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发电的电力被供给到电力消耗装置105和/或蓄电装置103。电力消耗装置105是冰箱105a、作为空调装置的空调105b、作为电视接收机的电视机105c、浴缸(浴池)105d等。进一步地,电力消耗装置105还包括电动车辆106。电动车辆106是电动汽车106a、混合动力汽车106b、电动摩托车106c。
本技术的电池被应用于蓄电装置103。本技术的电池,例如也可以由上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构成。智能仪表107具备测量商用电力的使用量,并将测量的使用量发送给电力公司的功能。电网109也可以组合直流供电、交流供电、非接触供电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各种传感器111例如是人体感知传感器、照度传感器、物体检测传感器、消耗电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接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通过各种传感器111获取的信息被发送给控制装置110。根据来自传感器111的信息,可掌握气象的状态、人的状态等,从而能够自动地控制电力消耗装置105以使能量消耗为最小进一步地,控制装置110能够将住宅10相关的信息经由互联网发送到外部的电力公司等。
通过电源总线108进行电线的分支、直流交流转换等处理。作为与控制装置110连接的1息网络112的通信方式,有使用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等通信接口的方法、使用基于Bluetooth(注册商标)、ZigBee(注册商标)、Wi-Fi等无线通信标准的传感器网络的方法。Bluetooth(注册商标)方式被应用于多媒体通信,能够进行一对多连接的通信。ZigBee使用IEEE(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802.15.4的物理层。IEEE802.15.4是PAN(Personal Area Network:个人局域网)或被称为W(Wireless:无线)PAN的短距离无线网络标准的名称。
控制装置110与外部的服务器113连接。该服务器113也可以被住宅101、电力公司、服务提供商中的任一方来管理。服务器113所收发的信息,例如是消耗电力信息、生活模式信息、电费、天气信息、天灾信息、电力交易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从家庭内的电力消耗装置(例如电视接收机)进行收发,但也可以从家庭外的装置(例如,移动电话机等)进行收发。这些信息也可以显示在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上,例如电视接收机、移动电话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个人数字助理)等上。
对各部分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110,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构成,在该例中,收存于蓄电装置103中。控制装置110与蓄电装置103、家庭内的发电装置104、电力消耗装置105、各种传感器111、服务器113通过信息网络112连接,例如具有调整商用电力的使用量、发电量的功能。此外,除此之外还可以具备在电力市场进行电力交易的功能等。
如上所述,电力不仅限于火力发电102a、原子能发电102b、水力发电102c等集中型电力系统102,也可以将家庭内的发电装置104(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的发电电力蓄积在蓄电装置103中。因此,即使家庭内的发电装置104的发电电力有所变化,也能够进行使送出到外部的电量恒定,或者只进行必要的放电等控制。例如,也可以使用如下用法:在将太阳能发电得到的电力蓄积在蓄电装置103中的同时,通过在夜间将费用便宜的深夜电力蓄积在蓄电装置103中,在白天费用较高的时间段将蓄电装置103蓄积的电力进行放电来使用。
此外,在该例中,对控制装置110被收存于在蓄电装置103内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收存于智能仪表107内,也可以单独构成。此外,蓄电系统100既可以以集体住宅中的多个家庭为对象来使用,也可以以多个独户住宅为对象来使用,也可以是家庭以外的向上、办公室等指定的区域。
4.变形例
以上对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的一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的结构、方法、工序、形状、材料及数值等仅是一例,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与此不同的结构、方法、工序、形状、材料及数值等。
此外,本技术也可以采取以下结构。
(1)
一种电力供给装置,具备:开关,插入电力系统和预定负载之间,所述预定负载在停电时需要无瞬时中断地被供给电力;蓄电系统,具有蓄电池、插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电力系统之间的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插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预定负载之间的第二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控制部,对所述开关、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进行控制,通过所述控制部,在发生系统异常时,使所述开关断开而使所述电力系统与所述预定负载之间被切断,由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进行预定时间的逆电流,并从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向所述预定负载供给电力。
(2)
根据(1)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分别控制为放电、充电以及充放电停止中的任意状态。
(3)
根据(1)或(2)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所述电力供给装置设置有逆电流监视装置,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二双向转换装置的放电电力控制在所述预定负载的消耗电力以下。
(4)
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在所述电力系统和所述开关之间连接有分散电源。
(5)
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当系统异常没有继续时,使所述开关闭合,当系统异常继续时,使所述开关保持断开。
(6)
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在所述电力系统和所述开关之间串联地连接有其他开关,在所述开关和所述其他开关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和其他负载,通过所述控制部,在发生系统异常时,使所述开关断开而使所述电力系统与所述预定负载之间被切断,由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进行预定时间的逆电流,并从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向所述预定负载供给电力,当系统异常没有继续时,使所述开关闭合,当系统异常继续时,使所述开关保持断开,并且将所述其他开关控制为从闭合变为断开,由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向所述其他负载通过所述其他开关供给电力。
(7)
根据(6)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在所述开关及所述其他开关之间连接有分散电源,在所述其他开关断开的状态下,由所述分散电源通过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8)
一种电力供给方法,是电力供给装置的电力供给方法,所述电力供给装置具备:开关,插入电力系统和预定负载之间,所述预定负载在停电时需要无瞬时中断地被供给电力;蓄电系统,具有蓄电池、插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电力系统之间的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插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预定负载之间的第二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控制部,对所述开关、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进行控制,其中,在发生系统异常时,通过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开关断开而使所述电力系统与所述预定负载之间被切断,由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进行预定时间的逆电流,并从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向所述预定负载供给电力。
(9)
一种蓄电装置,具备:蓄电池;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第二充电及放电部,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控制部,将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各自的状态控制在充电工作、放电工作、充放电停止中的任意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连接的电力输入输出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连接的电力输入输出部。
(10)
一种电子设备,由(9)所述载的蓄电装置供给电力。
附图标记说明:
1…系统电源;2…分散电源;3…蓄电系统;5…一般负载;6、17…开关;8、19…特定负载;9…蓄电池;10、11…双向转换装置。

Claims (10)

1.一种电力供给装置,具备:
开关,插入电力系统和预定负载之间,所述预定负载在停电时需要无瞬时中断地被供给电力;
蓄电系统,具有蓄电池、插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电力系统之间的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插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预定负载之间的第二充电及放电部;以及
控制部,对所述开关、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进行控制,
通过所述控制部,在发生系统异常时,使所述开关断开而使所述电力系统与所述预定负载之间被切断,由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进行预定时间的逆电流,并从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向所述预定负载供给电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分别控制为放电、充电以及充放电停止中的任意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电力供给装置设置有逆电流监视装置,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二双向转换装置的放电电力控制在所述预定负载的消耗电力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
在所述电力系统和所述开关之间连接有分散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
当系统异常没有继续时,使所述开关闭合,当系统异常继续时,使所述开关保持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
在所述电力系统和所述开关之间串联地连接有其他开关,
在所述开关和所述其他开关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和其他负载,
通过所述控制部,在发生系统异常时,使所述开关断开而使所述电力系统与所述预定负载之间被切断,由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进行预定时间的逆电流,并从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向所述预定负载供给电力,
当系统异常没有继续时,使所述开关闭合,当系统异常继续时,使所述开关保持断开,并且将所述其他开关控制为从闭合变为断开,由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向所述其他负载通过所述其他开关供给电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供给装置,其中,
在所述开关及所述其他开关之间连接有分散电源,
在所述其他开关断开的状态下,由所述分散电源通过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8.一种电力供给方法,是电力供给装置的电力供给方法,所述电力供给装置具备:开关,插入电力系统和预定负载之间,所述预定负载在停电时需要无瞬时中断地被供给电力;蓄电系统,具有蓄电池、插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电力系统之间的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插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预定负载之间的第二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控制部,对所述开关、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进行控制,其中,
在发生系统异常时,通过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开关断开而使所述电力系统与所述预定负载之间被切断,由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进行预定时间的逆电流,并从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向所述预定负载供给电力。
9.一种蓄电装置,具备:
蓄电池;
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第二充电及放电部,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控制部,将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以及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各自的状态控制在充电工作、放电工作、充放电停止中的任意状态;
与所述第一充电及放电部连接的电力输入输出部;以及
与所述第二充电及放电部连接的电力输入输出部。
10.一种电子设备,由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电装置供给电力。
CN201780020995.XA 2016-05-18 2017-04-11 电力供给装置、电力供给方法及蓄电装置 Active CN1088862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9795 2016-05-18
JP2016099795 2016-05-18
PCT/JP2017/014792 WO2017199645A1 (ja) 2016-05-18 2017-04-11 電力供給装置、電力供給方法及び蓄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6263A true CN108886263A (zh) 2018-11-23
CN108886263B CN108886263B (zh) 2021-10-15

Family

ID=60325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0995.XA Active CN108886263B (zh) 2016-05-18 2017-04-11 电力供给装置、电力供给方法及蓄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9374B2 (zh)
EP (1) EP3439133B1 (zh)
JP (1) JP6844618B2 (zh)
CN (1) CN108886263B (zh)
WO (1) WO201719964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2332A (zh) * 2019-12-28 2020-03-27 广东南控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调控式太阳能发电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21527B2 (en) 2013-07-31 2021-09-14 Briggs & Stratton, Llc Meter socket adapter with integral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WO2024018614A1 (ja) * 2022-07-22 2024-01-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載用制御装置
CN115635880B (zh) * 2022-10-31 2024-06-18 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的放电功率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汽车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42107U (zh) * 2010-08-03 2011-02-09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电能质量调节装置
US20110148205A1 (en) * 2009-12-17 2011-06-23 Samsung Sdi Co., Ltd. Power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2576630A (zh) * 2010-10-15 2012-07-1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蓄电系统以及控制装置
CN103117552A (zh) * 2013-03-06 2013-05-22 山东电力研究院 基于能量有序控制的混合储能系统
CN103368241A (zh) * 2012-04-06 2013-10-23 索尼公司 电力供给设备、电力供给方法、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
WO2014141327A1 (ja) * 2013-03-15 2014-09-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単独運転検出装置、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分散型電源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および単独運転検出方法
CN203871913U (zh) * 2014-04-28 2014-10-08 鹰潭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光伏锂电市电互补式供电电源
CN104348244A (zh) * 2013-07-26 2015-02-11 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一种智能化的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
JP2015186291A (ja) * 2014-03-20 2015-10-22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バッテリ充放電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23867B2 (ja) * 1989-10-27 1997-06-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発電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5437707B2 (ja) * 2009-06-24 2014-03-12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重要負荷の自立運転制御システム
KR101094055B1 (ko) * 2009-12-15 2011-12-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JP2011139594A (ja) * 2009-12-28 2011-07-14 Fuji Electric Co Ltd 系統連系システム
JP5764750B2 (ja) * 2012-11-16 2015-08-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リレー動作設定装置、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及び分散型電源システム
JP5837957B2 (ja) * 2013-03-29 2015-12-24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の運転方法
CN105281624B (zh) * 2014-06-17 2021-04-0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热动力发电装置和热动力发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48205A1 (en) * 2009-12-17 2011-06-23 Samsung Sdi Co., Ltd. Power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201742107U (zh) * 2010-08-03 2011-02-09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电能质量调节装置
CN102576630A (zh) * 2010-10-15 2012-07-1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蓄电系统以及控制装置
CN103368241A (zh) * 2012-04-06 2013-10-23 索尼公司 电力供给设备、电力供给方法、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
CN103117552A (zh) * 2013-03-06 2013-05-22 山东电力研究院 基于能量有序控制的混合储能系统
WO2014141327A1 (ja) * 2013-03-15 2014-09-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単独運転検出装置、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分散型電源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および単独運転検出方法
CN104348244A (zh) * 2013-07-26 2015-02-11 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一种智能化的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
JP2015186291A (ja) * 2014-03-20 2015-10-22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バッテリ充放電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03871913U (zh) * 2014-04-28 2014-10-08 鹰潭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光伏锂电市电互补式供电电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2332A (zh) * 2019-12-28 2020-03-27 广东南控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调控式太阳能发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199645A1 (ja) 2018-09-27
US10749374B2 (en) 2020-08-18
EP3439133A4 (en) 2019-09-04
EP3439133A1 (en) 2019-02-06
JP6844618B2 (ja) 2021-04-07
US20190020218A1 (en) 2019-01-17
WO2017199645A1 (ja) 2017-11-23
CN108886263B (zh) 2021-10-15
EP3439133B1 (en) 2020-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58694B1 (en) Control device
AU2015304803B2 (en) Electric storage system
EP2763265B1 (en) Power conditioner system and storage battery power conditioner
JP5747491B2 (ja) 蓄電システム、電動車両および電力システム
CN108886263A (zh) 电力供给装置、电力供给方法及蓄电装置
CN106415972B (zh) 供电装置和供电方法
CN108336755A (zh) 电动车辆充电设备
CN107147153A (zh) 电池管理系统及应用其的电池系统
CN102848929B (zh) 电池监测器电路、蓄电装置、电子装置和电动车辆
CN102640384A (zh) 电力供给系统的蓄电池电力供给源监视装置
CN106165237A (zh) 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蓄电装置、蓄能装置、动力系统以及电动车辆
US10998758B2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
US9929571B1 (en) Integra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
JP6313197B2 (ja) 充放電システム
KR20190061496A (ko) 계층형 전력 제어 시스템
US11165105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power storage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power system
KR101956868B1 (ko) 전력선통신을 이용한 이동통신기지국용 납축전지 관리시스템
KR20180019458A (ko) 전력선통신을 이용한 이동통신기지국용 납축전지 관리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