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5732A - 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自动监测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自动监测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5732A
CN108885732A CN201680083789.9A CN201680083789A CN108885732A CN 108885732 A CN108885732 A CN 108885732A CN 201680083789 A CN201680083789 A CN 201680083789A CN 108885732 A CN108885732 A CN 108885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eacon
identiflication number
monitored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37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5732B (zh
Inventor
尹锡文
杨星烈
吴承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u Shan Heavy Industry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u Shan Heavy Industr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u Shan Heavy Industry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u Shan Heavy Industry Construc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85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5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5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5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00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 G01S1/02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68Marker, boundary, call-sign, or like beacons transmitting signals not carrying directiona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1/00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 G01S11/02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1/06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using intensity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自动监测的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无线位置测定方式并通过信标消息的接收周期以及RSSI信号强度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自动监测的系统及方法。所公开的用于对感兴趣区域中的物体的进入以及离开进行自动监测的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测的系统包括:无线位置传感器,粘贴于上述物体并设定有识别编号,按照一定的周期对包含上述识别编号的信标进行传输;无线终端设备,对从上述无线位置传感器传输过来的信标进行接收并提取出包含在上述信标中的上述识别编号,利用在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提取出上述识别编号的次数以及上述信标的RSSI(接收信号强度标识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对上述物体的进入以及离开进行监测;服务器系统,从上述无线终端设备接收上述物体的进入以及离开监测信息并对其进行保存和管理;以及网关,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上述无线终端设备连接并通过有线通信方式与上述服务器连接,从而对上述无线终端设备与上述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信进行中继。根据本发明,能够解决在对原材料保管区域内的入库/出库进行管理时因为手动作业而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并将人为失误降至最低,并且由于能够实时掌握原材料的现状,所以能够将用于清点原材料的人力资源投入降至最低并借此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自动监测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自动监测的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利用在特定时间内从信标提取到识别编号的次数以及接收到的信标的RSSI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自动监测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建立并运行发电或化工等行业的大型工厂的企业需要用到很多原材料。这种原材料被保管在原材料仓库,随时都会有入库/出库行为,因此很难通过人力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视。
目前,为了对如上所述的原材料进行管理,通常使用日志或终端设备对原材料的入库或出库进行记录。但是,如上所述的通过人力对入库或出库进行记录的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还很有可能因为人为的失误或故意而导致遗漏现象的发生。
因此,急需开发出一种能够自动地对原材料的入库/出库进行监视的技术。作为与其相关的先行技术,在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9-0001970号中,公开了一种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卡片式标签的资源管理系统,但是在其中并没有记述对原材料仓库的入库/出库进行自动监测的内容,而只是记述了对所监测出的资源进行管理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了实现对原材料的自动管理而能够对离开或进入感兴趣区域的原材料进行自动监测的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对感兴趣区域中的物体的进入以及离开进行自动监测的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测的系统,能够包括:无线位置传感器,粘贴于上述物体并设定有识别编号,按照一定的周期对包含上述识别编号的信标进行传输;无线终端设备,对从上述无线位置传感器传输过来的信标进行接收并提取出包含在上述信标中的上述识别编号,利用在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提取出上述识别编号的次数以及上述信标的RSSI(接收信号强度标识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对上述物体的进入以及离开进行监测;以及服务器系统,从上述无线终端设备接收上述物体的进入以及离开监测信息并对其进行保存和管理。
在此基础上,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测的系统还可以包括网关,该网关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上述无线终端设备连接并通过有线通信方式与上述服务器系统连接,从而对上述无线终端设备与上述服务器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进行中继。此外,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测的系统,还能够包括管控用PC以及移动设备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服务器系统能够将上述物体的进入以及离开监测信息传输到上述管控用PC以及移动设备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在上述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提取到上述识别编号的次数达到3次以上、接收到的上述信标的RSSI值的平均值为-70dBm以上、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上述信标的接收到的RSSI值为-70dBm以上、上述识别编号并没有包含在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中时,上述无线终端设备可以将上述识别编号监测为进入;在上述识别编号包含在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中但正在上述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一次都没有提取到时,上述无线终端设备可以将上述识别编号监测为离开;在上述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提取到上述识别编号的次数达到3次以上、接收到的上述信标的RSSI值的平均值为-70dBm以上、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上述信标的接收到的RSSI值为-70dBm以上这三个条件没有全部得到满足时,上述无线终端设备可以将上述识别编号监测为离开;在上述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提取到上述识别编号的次数达到3次以上、接收到的上述信标的RSSI值的平均值为-70dBm以上、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上述信标的接收到的RSSI值为-70dBm以上这三个条件没有全部得到满足的情况连续反复出现一定次数以上时,上述无线终端设备可以将上述识别编号监测为离开。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适用本发明的用于对感兴趣区域中的物体的进入以及离开进行自动监测的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监测方法,可以包括:(a)由粘贴于上述物体的无线位置传感器以一定的周期发送包含识别编号的识别信号的步骤;(b)接收从上述无线位置传感器发送过来的信标并对上述信标中包含的上述识别编号进行提取,计算出上述信标的RSSI(接收信号强度标识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以及(c)利用在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提取出上述识别编号的次数以及上述信标的RSSI对上述物体的进入以及离开进行监测的步骤。
其中,上述步骤(c)可以包括:在上述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提取到上述识别编号的次数达到3次以上、上述RSSI值的平均值为-70dBm以上、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上述RSSI值为-70dBm以上、上述识别编号并没有包含在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中时,将上述识别编号判定为进入的步骤;或者将包含在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中但在上述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一次都没有提取到的识别编号判定为离开的步骤;在上述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提取到上述识别编号的次数达到3次以上、上述RSSI值的平均值为-70dBm以上、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上述RSSI值为-70dBm以上这三个条件没有全部得到满足时,将上述识别编号判定为离开的步骤;在上述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提取到上述识别编号的次数达到3次以上、接收到的上述信标的RSSI值的平均值为-70dBm以上、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上述信标的接收到的RSSI值为-70dBm以上这三个条件没有全部得到满足的情况连续反复出现一定次数以上时,将上述识别编号监测为离开的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通过本发明,能够起到解决在对原材料保管区域内的入库/出库进行管理时因为手动作业而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并将人为失误降至最低的效果。
此外,因为可以实时地掌握原材料的现状,所以能够将用于清点原材料的人力资源投入降至最低并借此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对感兴趣区域110a、110b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自动监测的系统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对原材料离开以及进入感兴趣区域110a、110b进行监测的方法的图。
图3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感兴趣区域110a、110b中对原材料的进入以及离开进行监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为了便于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常规知识的技术人员容易实施本发明,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并不限定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
为了能够清楚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而且在说明书全文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说明书全文中,当记载为某个部分与另一部分“连接”时,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况,还包括在两者之间隔着其他元件实现“电连接”的情况。此外,当记载为某个部分“包括”某个构成要素时,除非另有明确的相反记载,否则并不排除其他构成要素的存在,表示能够进一步包括其他构成要素。
当记载为某个部位“位于”另一部分的“上方”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部分的上方,或在两者之间包括其他部分。与其不同,当记载为某个部分“直接位于”另一部分的“上方”时,两者之间不包括其他部分。
为了对不同的部分、成分、区域、层和/或区间进行说明,能够使用如第1、第2以及第3等术语,但是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这些术语只是用于对某个部分、成分、区域、层或区间与其他部分、成分、区域、层或区间进行区别。因此,在下述内容中进行说明的第1部分、成分、区域、层或区间,也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之内被描述为第2部分、成分、区域、层或区间。
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用于对特定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并不是为了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态的语句,除非另有明确的相反记载,否则还包括复数形态的含义。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包含”术语,只是用于对特定的特性、区域、常数、步骤、动作、要素和/或成分进行具体化,并不排除其他特性、区域、常数、步骤、动作、要素和/或成分的存在或被附加的可能性。
为了更方便对附图中所图示的一个部分与另一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能够使用如“上”、“下”等用于表示相对空间关系的术语,上述术语除了附图中的预期的含义之外,还包括与所使用的装置相关的其他含义或动作。例如,当对附图中的装置进行反转时,原本被记载为位于另一部分的“下方”的某个部分将被记载为位于另一部分的“上方”。因此,如“下方”等示例性的术语同时包括上侧以及和下侧方向。装置能够以90°进行旋转或以其他角度进行旋转,而用于表示相对空间关系的术语也应做出相应的解释。
除非另有不同的定义,否则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包括技术术语以及科学术语在内的所有术语的含义,与具有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常规知识的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通常所使用的在词典中做出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符合相关的技术文献以及当前所公开的内容的含义,而只要尚未做出定义,就不应被解释为过于理想化或原则性的含义。
接下来,为了便于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常规知识的技术人员容易实施本发明,将结合附图对适用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并不限定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
在下述说明中,是以无线位置传感器200与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通过BLE(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信标进行通信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除了BLE信标之外,也能够使用可以传输自身的识别编号的所有无线通信方式。
此外,在下述说明中,是以在原材料仓库或露天存放场中的原材料入库/出库作为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同样能够适用于原材料之外的其他所有物体。
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对感兴趣区域110a、110b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自动监测的系统的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对感兴趣区域110a、110b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自动监测的系统可以包括: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粘贴在原材料并与原材料一起移动;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对从无线位置传感器传输过来的无线信号进行采集;网关300,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连接,对从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采集并传输到服务器系统400;以及服务器系统400,对从无线数据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原材料管理信息进行保存。在此基础上,对感兴趣区域110a、110b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自动监测的系统还可以包括管控用PC 500以及移动设备600。
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作为一实施例设定了2个感兴趣区域110a、110b。其中,感兴趣区域既可以为原材料仓库,也可以为露天存放场。此外,也能够设定2个以上的感兴趣区域。无线终端设备100a能够对感兴趣区域110a中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视,而无线终端设备100b能够对感兴趣区域110b中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视。此外,网关300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两个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进行数据通信。此外,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能够支持2种无线通信方式。其中的一种无线通信方式用于实现与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的无线通信,并且在图1中以实线的电波形状表示,而另一种无线通信方式用于实现与网关300的无线通信,并且在图1中以虚线的电波形状表示。这表示实线部分彼此使用同一种无线通信方式,虚线部分彼此也使用同一种无线通信方式,从而能够进行数据通信。在本实施例中,以各个感兴趣区域配备1个无线终端设备的情况为例进行了图示,但是也可以在感兴趣区域配备2个以上的无线终端设备。即,对于较大的仓库或露天存放场,能够通过配备2个以上的无线终端设备而形成一个感兴趣区域,从而利用2个以上的无线终端设备对感兴趣区域的入库/出库进行监视。
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能够粘贴到在感兴趣区域110a、110b进行入库/出库的各个原材料中并与原材料一起移动。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能够对BLE(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信标进行发送,此时能够包含自身固有的识别编号而进行发送。在将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粘贴到原材料的同时,能够将与原材料相关的物流信息保存到服务器系统400的数据库(database)中。此外,服务器系统400能够在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的固有识别编号和与上述原材料相关的物流信息之间实现联动。即,服务器系统400能够以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的固有识别编号为基础,从数据库获取到与粘贴有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的原材料相关的物流信息。
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能够对从自身周围的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传输过来的BLE信标进行接收,并提取出包含在BLE信标中的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的识别编号。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能够通过对天线的精确控制,仅对从位于自身所负责的感兴趣区域110a、110b中的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传输过来的BLE信标信号进行接收。其中,感兴趣区域110a、110b既可以为用于对原材料进行收纳的原材料仓库,也可以为用于对原材料进行露天存放的露天存放场。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能够利用在特定时间内提取到识别编号的次数以及RSSI(接收信号强度标识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or),对原材料离开以及进入感兴趣区域110a、110b进行监测。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对原材料离开以及进入感兴趣区域110a、110b进行监测的方法的图。
如图2所示,作为对新的进入进行监测的方法,首先由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确认是否在特定时间内接收到BLE信标(S210)。接下来在接收到BLE信标时,由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从各个信标提取出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的识别编号(S220),接下来通过对每个识别编号的提取次数进行调查,确认是否有提取次数达到预先设定的次数以上的识别编号(条件a)(S230)。接下来对于提取次数达到预先设定的次数以上的识别编号,由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确认包括上述识别编号的接收到的信标的RSSI值的平均值是否在预先设定的临界值以上(条件b)(S240)。当接收到的RSSI值的平均值在预先设定的临界值以上时,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判定与邻近的位置对应的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是存在的,并继续执行下一个步骤。在下一个步骤中,由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确认最后接收到的信标的RSSI值是否在预先设定的临界值以上(条件c)(S250)。即使接收到的RSSI的平均值在预先设定的临界值以上,但如果最后接收到的RSSI值在预先设定的临界值以下,则能够判定为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相比之前所处的位置,远离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从而认为只有离开的可能性。接下来由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确认在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中是否存在同时满足上述3个条件即条件a、b以及c的识别编号(S260)。如果存在,则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会将其判定为已经进入并接近的传感器,从而不执行特殊的作业,如果不存在,则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会向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添加同时满足上述3个条件即条件a、b以及c的识别编号,并判定为粘贴有具有上述识别编号的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的原材料新进入到感兴趣区域110a、110b中(S270)。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在监测到新的进入时,会通过网关300将监测到进入的识别编号传输到服务器系统400,从而通知已监测到进入。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现例,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被设定为在1.2秒内执行3次(每隔400ms执行一次)信标的发送。此时,发送周期能够根据需要对无线位置传感器进行识别的频率以及平均电池消耗量进行确定。为此,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需要确认是否在特定时间内接收到BLE信标,而上述特定时间需要大于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的传输周期,而且还需要能够明确地对无线位置传感器的进入以及离开进行判断。作为一实例,上述特定时间可以为1.5秒。因为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是在1.2秒内执行3次传输,所以如果在1.5秒内接收到BLE信标达3次以上,就可以认为上述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处于接近的状态。因此,上述预先设定的次数可以为3。预先设定的次数能够根据上述特定时间的设定值以及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的信标发送周期而进行变更。即使识别编号的提取次数已经达到了预先设定的次数以上,只要平均RSSI值在预先设定的临界值以下,就不能认为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处于接近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的状态。此时的临界值能够根据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识别为接近状态的范围大小以及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的传输电力而进行变更,作为一实例,临界值可以被设定为-70dBm。
如图2所示,作为对离开进行监测的方法,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能够在无法接收到BLE信标的情况以及在上述用于对进入进行监测的三个条件即条件a、b以及c中只要有一个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离开。
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确认是否在特定时间内接收到BLE信标(S210),当没有接收到任何BLE信标时能够判定为在邻近的位置上没有任何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且在上述情况下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能够将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中存在的所有识别编号判定为离开(S280)并对其进行删除。但是,有时可能会因为受到无线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暂时无法接收到BLE信标的情况。因此,为了防止错误删除的情况发生,当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中包含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的识别编号时,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也可以在预先设定的时间或监测次数内仍然完全没有接收到任何BLE信标的情况下再删除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中存在的所有识别编号。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能够将从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中删除的识别编号传输到服务器系统400,从而向服务器系统400通知已监测到离开的识别编号。
在已确认接收到信标并从接收到的信标提取出识别编号(S220)之后,如果特定的识别编号的提取次数在预先设定的次数以上(条件a)、具有特定识别编号的信标的平均RSSI值在预先设定的临界值以上(条件b)以及与特定的识别编号相关的最后接收到的信标的RSSI值在预先设定的临界值以上(条件c)这三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则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能够判定具有上述识别编号的无线位置传感器没有接近,从而监测为离开。但是,即使不满足上述条件即条件a、b以及c的全部,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也能够位于与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邻近的位置。这是因为,有时可能会因为受到无线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无法满足上述条件即条件a、b以及c的全部。而且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可能又会在下一次监测时满足上述条件即条件a、b以及c的全部。因此,如果在不满足上述条件即条件a、b以及c中的某一项的情况下直接判定为离开,则有可能会导致离开和新进入持续反复出现的情况发生,因此通过判断是否发生在预先设定的时间或监测次数内上述条件即条件a、b以及c中的某个条件得不到满足的情况,能够判断在预先设定的时间或监测次数内是否重复相同状况的情况(S290),从而只有在预先设定的时间或监测次数内仅发生相同状况的情况下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才将无线位置传感器判定为离开(S295)。
此外,还有可能发生管理表中包含识别编号但是从接收到的信标无法提取出识别编号的情况。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能够立即将上述识别编号判定为离开。在本实施例中,在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接收信标的1.5秒之内,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能够至少发送3次信标,如果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在这3次内都没有接收到信标,则可以确认其处于未接近的状态,因此在上述情况下能够立即判定为离开。
表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的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的一实施例的表格。
【表1】
识别编号 检查次数
All 3
000195186BDF 3
000195186C04 2
000195186D13 2
作为如上所述的监测离开的一实施例,存在于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内的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能够由BLE识别编号以及各个识别编号的监测次数构成。其中,BLE识别编号区域可以表示接近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并进入到感兴趣区域110a、110b内部的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的识别编号,而监测次数则可以表示在将各个识别编号判断为离开之前需要进行监测的次数。即,在本实施例中预先设定的监测次数为3次,在识别编号为000195186BDF的情况下,若连续3次不满足如上所述的3个条件即条件a、b以及c则判定为离开,而在识别编号为000195186C04的情况下,因为在上一次监测中如上所述的3个条件即条件a、b以及c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如果在后续的两次监测中仍然无法满足如上所述的3个条件即条件a、b以及c,就能够判定为从感兴趣区域110a、110b离开。
此外,【表1】的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中的识别编号“All”表示在1.5秒的接收周期内没有接收到任何信标的情况。在接收到任何一个信标时,与All相关的监测次数将变更为预先设定的监测次数即3次,在没有接收到任何信标时,监测次数将每次减少1,而在监测次数变为0时,则能够对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中判定为接近的所有识别编号进行删除并监测为离开。
此外,在如上所述的从接收到的信标提取出识别编号的步骤(S220)中,如果在【表1】中记录为已进入的3个识别编号中仅提取到000195186BDF以及000195186C04这两个识别编号而没有提取到剩余的000195186D13,则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能够将在管理表中记录为接近的识别编号即000195186D13判定为离开。这是因为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如果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在无线位置传感器每隔400ms传输信标的情况下仍然在1.5秒之内没有提取到识别编号,则表示至少3次没有接收到信标,因此能够将其判定为未接近的状态并立即判定为离开。
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在监测到从感兴趣区域110a、110b离开时,能够从管理表中删除监测到离开的识别编号并通过网关300传输到服务器系统400,从而通知已监测到离开。
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能够判定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进入和/或离开感兴趣区域110a、110b,并通过网关300将如上所述判断的结果传输到服务器系统400。
再次参照图1,网关300中配备有无线通信模块与有线通信模块,从而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执行数据通信并通过有线通信模块与服务器系统400执行数据通信。借此,网关300能够起到在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与服务器系统400之间对数据交换进行中继的功能。
此时,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能够在与网关300执行数据通信时使用LoRa通信协议。LoRa通信是由LoRa联盟(LoRa Alliance)所提出的低功耗远距离通信用协议。在采用LoRa通信方式时,能够利用一个网关300对在较宽广的区域内用于对多个感兴趣区域110a、110b中的进入以及离开进行监测的多个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进行覆盖并实现网络基础设施的极简化。除此之外,还能够使用无线局域网(WiFi)或无线个域网(ZigBee)通信协议。无线局域网是以IEEE 802.11标准为基础对数据进行传输的无线LAN协议,而无线个域网作为支持近场通信的IEEE 802.15.4标准中的一种,是能够支持家庭或办公室等无线网络的协议。
此外,网关300中还能够额外包括用于与管控人员的移动设备600进行通信的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上述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能够在服务器系统400将感兴趣区域110a、110b中的进入和/或离开信息发送到管控人员的移动设备600时被使用。网关300能够利用有线通信方式从服务器系统400接收数据,并利用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传输到管控人员的移动设备600。此时,当用于实现与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之间的数据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为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时,能够将相同的无线局域网通信模块用于与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以及管控人员的移动设备600之间的通信。
服务器系统400能够以经由网关300从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接收到的识别信号的进入和/或离开信息为基础,对感兴趣区域110a、110b进行入库/出库管理。作为一实施例,当感兴趣区域110a、110b为原材料仓库时,服务器系统400能够将向原材料粘贴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时获取到的原材料相关信息以及无线位置传感器的识别编号保存到数据库中。此外,服务器系统400能够在从以原材料仓库作为感兴趣区域110a、110b的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接收到上述识别编号的进入时,在对识别编号、原材料相关信息、当前位置进行关联之后保存到数据库中。而当接收到离开信息时,服务器系统400能够对数据库中的当前位置信息进行删除。如果在离开之后再进入到其他原材料仓库或其他露天存放场,则服务器系统400能够通过对当前位置信息进行变更而实时地对位置信息进行完善。通过如上所述的作业,服务器系统400能够对与保管在特定的原材料仓库或露天存放场中的原材料相关的信息进行保存,以便于在必要时能够实时地快速实现库存调查等。
服务器系统400能够将原材料的入库/出库相关信息实时地传输到管控用PC 500或移动设备600。
图3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感兴趣区域110a、110b中对原材料的进入以及离开进行监测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为了对与感兴趣区域110a、110b中的原材料的进入以及离开进行监测,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能够以特定周期对信标进行传输(S310)。此时,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能够在特定时间内对从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传输过来的信标进行接收。此时,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对信标进行传输的特定周期可以小于上述无线终端设备对信标进行接收的特定时间的1/3。作为一实施例,上述无线位置传感器200a至200h能够在1.2秒内发送3次信标,即周期可以为400ms,而上述无线终端设备能够对1.5秒内传输过来的所有信标进行接收。
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能够从在特定时间内接收到的信标提取出识别编号,同时计算出接收到的信标的RSSI值(S320)。当因为信标的RSSI值过小或其他原因而无法提取出识别编号时,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能够将计算出的RSSI值也一同废弃。
无线终端设备100a、100b能够在之后的上述特定时间内,利用提取出识别编号的次数以及计算出的RSSI值对原材料的进入和/或离开进行自动监测(S330)。对原材料的进入以及离开进行自动判断的方法,能够参照如上所述的无线终端设备的功能。
通过如上所述的本发明,能够对特定的感兴趣区域中的进入和/或离开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并保存到服务器系统中,从而解决在对感兴趣区域(如原材料仓库或露天存放场等原材料保管区域)内的入库/出库进行管理时因为手动作业而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并将人为失误降至最低,而且能够利用服务器系统在没有人力资源投入的情况下自动且实时地对感兴趣区域内的原材料进行清点并借此降低成本。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对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或必要特征进行变更的情况下以其他具体的方式实施,因此在上文中所记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应被理解为示例性而非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应该通过上述说明做出定义,而是应该通过随附的权利要求书做出定义,而从权利要求书的含义和范围及其等价概念推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方式均应被解释为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测的系统,用于对感兴趣区域中的物体的进入以及离开进行自动监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位置传感器,粘贴于上述物体并设定有识别编号,按照一定的周期对包含上述识别编号的信标进行传输;
无线终端设备,对从上述无线位置传感器传输过来的信标进行接收并提取出包含在上述信标中的上述识别编号,利用在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提取出上述识别编号的次数以及上述信标的RSSI(接收信号强度标识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对上述物体的进入以及离开进行监测;以及
服务器系统,从上述无线终端设备接收上述物体的进入以及离开监测信息并对其进行保存和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网关,该网关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上述无线终端设备连接并通过有线通信方式与上述服务器系统连接,从而对上述无线终端设备与上述服务器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进行中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管控用PC以及移动设备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服务器系统将上述物体的进入以及离开监测信息传输到上述管控用PC以及移动设备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提取到上述识别编号的次数达到3次以上、接收到的上述信标的RSSI值的平均值为-70dBm以上、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上述信标的接收到的RSSI值为-70dBm以上、上述识别编号并没有包含在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中时,上述无线终端设备将上述识别编号监测为进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识别编号包含在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中但在上述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一次都没有提取到时,上述无线终端设备将上述识别编号监测为离开。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提取到上述识别编号的次数达到3次以上、接收到的上述信标的RSSI值的平均值为-70dBm以上、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上述信标的接收到的RSSI值为-70dBm以上这三个条件没有全部得到满足时,上述无线终端设备将上述识别编号监测为离开。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提取到上述识别编号的次数达到3次以上、接收到的上述信标的RSSI值的平均值为-70dBm以上、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上述信标的接收到的RSSI值为-70dBm以上这三个条件没有全部得到满足的情况连续反复出现一定次数以上时,上述无线终端设备将上述识别编号监测为离开。
8.一种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测的方法,用于对感兴趣区域中的物体的进入以及离开进行自动监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a)由粘贴于上述物体的无线位置传感器以一定的周期发送包含识别编号的识别信号的步骤;
(b)接收从上述无线位置传感器发送过来的信标并对上述信标中包含的上述识别编号进行提取,计算出上述信标的RSSI(接收信号强度标识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or);以及
(c)利用在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提取出上述识别编号的次数以及上述信标的RSSI对上述物体的进入以及离开进行监测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c)还包括:
在上述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提取到上述识别编号的次数达到3次以上、上述RSSI值的平均值为-70dBm以上、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上述RSSI值为-70dBm以上、上述识别编号并没有包含在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中时,将上述识别编号判定为进入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c)还包括:
将包含在无线位置传感器管理表中但在上述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一次都没有提取到的识别编号判定为离开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c)还包括:
在上述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提取到上述识别编号的次数达到3次以上、上述RSSI值的平均值为-70dBm以上、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上述RSSI值为-70dBm以上这三个条件没有全部得到满足时,将上述识别编号判定为离开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c)还包括:
在上述预先设定的特定时间内提取到上述识别编号的次数达到3次以上、接收到的上述信标的RSSI值的平均值为-70dBm以上以及最近一次接收到的上述信标的接收到的RSSI值为-70dBm以上这三个条件没有全部得到满足的情况连续反复出现一定次数以上时,将上述识别编号监测为离开的步骤。
CN201680083789.9A 2016-05-04 2016-07-06 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自动监测的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88857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55343A KR101770510B1 (ko) 2016-05-04 2016-05-04 관심영역 이탈 및 진입 자동감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2016-0055343 2016-05-04
PCT/KR2016/007325 WO2017191867A1 (ko) 2016-05-04 2016-07-06 관심영역 이탈 및 진입 자동감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5732A true CN108885732A (zh) 2018-11-23
CN108885732B CN108885732B (zh) 2023-06-16

Family

ID=59757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3789.9A Active CN108885732B (zh) 2016-05-04 2016-07-06 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自动监测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62443B2 (zh)
EP (1) EP3454270B1 (zh)
KR (1) KR101770510B1 (zh)
CN (1) CN108885732B (zh)
WO (1) WO201719186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8738A (zh) * 2020-07-31 2020-11-24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控制方法、装置、交通工具和存储介质
CN114567854A (zh) * 2022-02-25 2022-05-31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的停车点车辆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91213B1 (ko) * 2017-10-20 2020-03-20 딕스비전 주식회사 비콘을 이용한 위치기반 터널 유고 관리 및 비상통화 시스템
KR102010462B1 (ko) * 2018-01-09 2019-08-14 재단법인대구경북과학기술원 비콘 위치 확인 방법
WO2019195076A1 (en) * 2018-04-04 2019-10-10 Walmart Apollo, Llc Cold-chain compliant item storage cart system
KR102051753B1 (ko) * 2018-07-03 2020-01-08 주식회사 라온즈 비콘신호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물품자산 관리용 비콘 디바이스
US11924709B2 (en) * 2019-01-07 2024-03-05 Signify Holding B.V. Controll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location-based service to an area
KR102177747B1 (ko) * 2019-01-29 2020-11-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사용자 단말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수집 방법 및 데이터 수집 시스템
KR102039105B1 (ko) * 2019-07-15 2019-10-31 (주) 지오매틱스 위치정보를 판단하는 스마트 공간정보시스템
WO2022228648A1 (en) * 2021-04-26 2022-1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con coordination for wireless sens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09292A1 (en) * 2008-11-19 2014-01-09 Proventix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hospital workflow compliance with a hand hygiene network
US20140364103A1 (en) * 2013-06-09 2014-12-11 Apple Inc. Non-intrusive region notification
US20150206096A1 (en) * 2012-02-24 2015-07-23 Netclearance Systems, Inc. Autom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using proximity ev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07792A (ja) * 2003-09-30 2005-04-21 Seiko Precision Inc Icタグ、それを用いた物品管理システム、それを用いた入出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追尾システム
KR100706903B1 (ko) 2005-07-15 2007-04-12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영역 진입/이탈 알림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0863414B1 (ko) 2006-09-11 2008-10-14 씨제이 지엘에스 주식회사 무선 단말기와 파렛트 식별자를 이용한 공장 생산제품의물류관리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057707B1 (ko) * 2009-07-06 2011-08-18 경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BiTAG를 이용한 물류 관리 시스템 및 물류 관리 방법
JP5851791B2 (ja) 2011-10-17 2016-02-03 株式会社富士通アドバンスト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物品管理方法及び物品管理プログラム
KR101299582B1 (ko) * 2012-06-29 2013-08-23 재단법인대구경북과학기술원 Rf 태그를 이용한 스마트 물품 관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1597272B1 (ko) 2014-06-02 2016-02-25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비콘장치의 자동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09292A1 (en) * 2008-11-19 2014-01-09 Proventix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hospital workflow compliance with a hand hygiene network
US20150206096A1 (en) * 2012-02-24 2015-07-23 Netclearance Systems, Inc. Autom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using proximity events
US20140364103A1 (en) * 2013-06-09 2014-12-11 Apple Inc. Non-intrusive region notific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海强;何熊熊;庄华亮;陈河军;: "基于RFID的监狱智能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贾秀丽;: "基于超高频RFID的便携式仓储管理终端系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8738A (zh) * 2020-07-31 2020-11-24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控制方法、装置、交通工具和存储介质
CN114567854A (zh) * 2022-02-25 2022-05-31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的停车点车辆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5732B (zh) 2023-06-16
WO2017191867A1 (ko) 2017-11-09
KR101770510B1 (ko) 2017-08-22
US10362443B2 (en) 2019-07-23
EP3454270B1 (en) 2020-09-02
EP3454270A4 (en) 2019-12-25
EP3454270A1 (en) 2019-03-13
US20190082291A1 (en) 2019-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5732A (zh) 对感兴趣区域的离开以及进入进行自动监测的系统及方法
CN106717054B (zh) 具有多个接入点的无线网络中的负载平衡
Saloni et al. WiFi-aware as a connectivity solution for IoT pairing IoT with WiFi aware technology: Enabling new proximity based services
CN103444246B (zh) 用于协作定位的方法和无线电装置
CN10328327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继站、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5516338B (zh) 一种用于穿戴的智能硬件联网方法、网关及系统
US11044587B2 (en) Real-time locatio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s
CN105277920A (zh) 蓝牙实时动态定位方法和系统
CN102857886A (zh) 基于热点的信息推送系统及其方法
CN104539722B (zh) 一种远近程通信操控数据的收集方法
US20180191191A1 (en) Wireless charging of multiple wireless devices using rf (radio frequency) engergy
CN107222251A (zh) 卫星外场试验中与试验基地遥测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US8937971B1 (en) Dual mode WLAN device for dense user environments
CN208015765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传送系统
EP257965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900468B (zh) 数据发送方法、通用业务实体及底层网络实体
CN107210954A (zh) 用于对一组网关中的网关的待测试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测试的方法
CN206362870U (zh) 户外避雷器状态检测系统
CN108924802A (zh) 一种双模体脂秤的实现方法、体脂秤和系统
CN209560707U (zh) 野外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采集端
CN103380655B (zh) 使用辅助连接联系目标移动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9615842A (zh) 野外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采集端
KR20080082025A (ko) 무선 건강관리 가이드 장치
US20230269558A1 (en) Asset tracking system using signal profiles
CN104486377B (zh) 一种基于Zigbee无线双频段同步传输的避雷器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