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2093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2093B
CN108882093B CN201810777613.4A CN201810777613A CN108882093B CN 108882093 B CN108882093 B CN 108882093B CN 201810777613 A CN201810777613 A CN 201810777613A CN 108882093 B CN108882093 B CN 1088820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metal sheet
receiver
cover metal
back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776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2093A (zh
Inventor
孙毅
苏会军
万永高
张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776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820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82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2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2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20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电子设备包括:受话器,受话器具有磁钢;壳体,壳体具有后盖金属片,壳体覆盖受话器,并且受话器的磁钢从壳体露出;导电件,导电件的一端与磁钢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后盖金属片电性连接;以及前壳金属嵌件,前壳金属嵌件与后盖金属片电性连接。通过导电件和后盖金属片的过渡巧妙实现受话器磁钢与前壳金属嵌件的接地,并通过壳体开孔避开受话器馈点,使接地可靠性得到保证。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多种金属元器件,以实现或满足电子设备的各种需求。其中,受话器的磁钢一般为金属材质,磁钢上的静电荷如果没有放出,会对电子设备安置受话器附近的电器件造成较大的静电干扰。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受话器,受话器具有磁钢;壳体,壳体具有后盖金属片,壳体覆盖受话器,并且受话器的磁钢从壳体露出;导电件,导电件的一端与磁钢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后盖金属片电性连接;以及前壳金属嵌件,前壳金属嵌件与后盖金属片电性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受话器磁钢和前壳金属嵌件之间电性连接的导电件和后盖金属片的过渡,巧妙的将磁钢上的静电荷传导到前壳金属嵌件上实现接地,从而能够对磁钢以及受话器本体进行放静电,且通过将受话器磁钢从壳体露出且通过将受话器磁钢从壳体露出避开受话器馈点,使接地可靠性得到保证。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开设有固定孔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后盖金属片与前壳金属嵌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目前,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通常在电子设备内部设置有多种金属元器件,以实现或满足电子设备的各种需求。然而,每种金属元器件都有可能产生静电荷,如果不能将这些静电荷放出,则有可能会损坏电子设备内部的各个电学器件。因此,如何对电子设备内的金属元器件进行接地(放静电),显得尤为重要。
受话器的磁钢一般为金属材质,磁钢上的静电荷如果没有放出,会对电子设备安置受话器附近的电器件造成较大的静电干扰。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受话器接地结构,其通过在受话器上直接粘贴导电布与主板进行连接,以通过主板实现接地。然而,这种设计在接地时直接贴导电布,然后压壳体,导电布如果在按压壳体的过程中接触到受话器的弹片,会使受话器失效,可靠性不高。为解决该问题,发明人在研究后,提出了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可以作为一个电子设备100例如手机的壳体或壳体的一部分。
电子设备100包括受话器110、壳体120、导电件130以及前壳金属嵌件140(图1未示出)。受话器110具有磁钢111;壳体120具有后盖金属片121,壳体120覆盖受话器110,并在磁钢11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孔122;导电件130的一端与磁钢111电性连接,另一端从连通孔122中伸出并与后盖金属片121电性连接;前壳金属嵌件140与后盖金属片121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导电件130以及后盖金属片121作为受话器110磁钢111与前壳金属嵌件140的电性连接过渡,可以将磁钢111上的静电荷通过后盖金属片121传导至前壳金属嵌件140,以实现磁钢111及受话器110本体的接地(放静电),从而减少静电荷对设备带来的损坏,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20的绝缘部125上开设连通孔122,可以将受话器110的磁钢111从壳体120露出。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壳体120对应于磁钢111的位置不具有其他遮挡部件,即可不开孔,直接通过导电件130连接露出壳体120的磁钢111和后盖金属片121。
本实施例中,两个组件电性连接,指的是两个组件之间能够进行电荷的传递。可以理解的是,磁钢111与导电件130之间的电性连接,可以是磁钢111与导电件130直接接触进行电性连接,也可以是磁钢111与导电件130之间通过其他的导电结构(例如金属件、导电胶等)进行间接的电性连接;同样的,后盖金属片121与导电件130之间的电性连接,可以是后盖金属片121与导电件130直接接触进行电性连接,也可以是后盖金属片121与导电件130之间通过其他的导电结构(例如金属件、导电胶等)进行间接的电性连接;后盖金属片121与前壳金属嵌件140之间的电性连接,可以是后盖金属片121与前壳金属嵌件140直接接触进行电性连接,也可以是后盖金属片121与前壳金属嵌件140之间通过其他的导电结构(例如螺钉、金属弹片等)进行间接的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前壳金属嵌件140,可以是电子设备100前壳的金属骨架,其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0的地,将传导至前壳金属嵌件140的静电荷放出到外界环境中。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受话器110磁钢111与前壳金属嵌件140进行间接的电性连接,可使磁钢111上的静电荷传导至前壳金属嵌件140,进而将静电荷放出至外界环境中,实现磁钢111以及受话器110本体的接地。另外,由于充当电性连接过渡的后盖金属片121通常具有较大的面积,其增加了磁钢111以及受话器110本体的接地面积与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受话器110磁钢111还可以通过导电件130以及后盖金属片121与电子设备100的后壳或其他能够作为电子设备100的地(能够将电子设备100内的静电释放到外界环境中)的结构进行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连通孔122的形状为矩形,其尺寸与受话器110的磁钢111的尺寸相对应。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连通孔122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作为一种方式,连通孔122的形状可以根据磁钢111或导电件130的形状进行对应的设计。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方式,导电件130的一端伸入连通孔122并贴合在磁钢111的表面。通过将导电件130的一端伸入连通孔122内并贴合在磁钢111上,可以增加导电件130与磁钢111的接触面积,使磁钢111上的静电荷能够充分放出到导电件130上,增加了接地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电件130还可以是多个的,多个导电件130贴合在磁钢111的多个不同的位置,并分别与后盖金属片121进行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固定件150,后盖金属片121通过该固定件150与前壳金属嵌件140电性连接。
请参照图2,作为一种方式,后盖金属片121上开设有固定孔123。固定件150穿设于固定孔123并将后盖金属片121和前壳金属嵌件140固定,固定件150分别与后盖金属片121和前壳金属嵌件140电性连接。
请参照图2和图3,作为一种方式,后盖金属片121还具有连接部124,该连接部124朝向靠近受话器110的方向延伸,固定孔123可以开设于连接部124,以使固定件150穿设与固定孔123时,能够与后盖金属片121接触并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件150可以是电子设备100中用于固定后盖金属片121和前壳金属嵌件140的固有零件,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50可以在固定后盖金属片121和前壳金属嵌件140的同时,实现后盖金属片121与前壳金属嵌件140的电性连接,进而巧妙的实现了通过导电件130与后盖金属片121电性连接的受话器110磁钢111的接地。通过电子设备100中的固有零件进行接地,一方面减少了设置额外接地结构的成本,另一方面减少了接地结构对空间的占用。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方式,固定件150可以是螺丝、螺钉等金属件,其可在固定后盖金属片121和前壳金属嵌件140的同时,实现后盖金属片121与前壳金属嵌件140的电性连接。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固定件150还可以是导电胶布或金属弹片等组件;后盖金属片121还可以朝前壳金属嵌件140的方向延伸凸部,以直接与前壳金属嵌件140接触。
本实施例中,后盖金属片121可以仅通过一个固定件150与前壳金属嵌件140电性连接;也可以通过多个固有的固定件150与前壳金属嵌件140在多个不同的位置进行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电件130的一端伸入连通孔122并贴合在磁钢111的表面,另一端避开固定件150所在的位置,与后盖金属片121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迂回设置的导电件130以及靠近后盖金属片121靠近受话器110的方向延伸的连接部124连通磁钢111与前壳金属嵌件140,可以实现在较小的区域内受话器110磁钢111的安全接地,减少了接地结构整体的空间占用,使各结构之间的排布更紧凑。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方式,导电件130可以是具有弹性且能够导电的导电布。由于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空间紧凑,导电布的质地较软且具有弹性,可以适应不同的空间结构,且能够弯折成任意形状,有利于电子设备100内部结构的排布,且不会轻易断裂,可靠性较佳。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电件130还可以是导电泡棉、金属件等能够导电的材料。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20在覆盖受话器110的区域具有绝缘部125。请参照图4,受话器110在磁钢111的两侧还具有弹片112,弹片112与绝缘部125接触。可以理解的是,绝缘部125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可以避免在壳体120与受话器110作为电极的弹片112接触后发生短路造成受话器110失效,为受话器110提供了保护。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由于壳体120的绝缘部125为受话器110上的弹片112提供了绝缘遮挡,当导电件130从连通孔122伸出并延壳体120绝缘部125的外表面延伸以连接后盖金属片121时,即使导电件130覆盖了与弹片112接触的壳体120绝缘部125的外表面,也不会与弹片112产生电性连接,进而保证了受话器110磁钢111的安全接地。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通过受话器110磁钢111和前壳金属嵌件140之间电性连接的导电件130和后盖金属片121的过渡,巧妙的将磁钢111上的静电荷传导到前壳金属嵌件140上实现接地,从而能够对磁钢111以及受话器110本体进行放静电,且通过壳体120开孔让导电件130避开受话器110馈点(弹片112所在的位置),使接地可靠性得到保证。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5,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
相较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后盖11,后盖11覆盖后盖金属片121以及连通孔122。作为一种方式,后盖11可以是电子设备100的后壳或包含后壳的整个壳体,其还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00的中框、前壳等组件。
本实施例中,壳体120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0的中框或后壳的一部分;前壳金属嵌件140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0的前壳的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进一步包含其他结构(例如显示屏单元、摄像头模组、传感器模组等)。
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后盖11覆盖电子设备100上的连通孔122,可使从连通孔122中伸出壳体120表面的导电件130被后盖11遮挡,保持电子设备100的外部美观。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通过受话器110磁钢111和前壳金属嵌件140之间电性连接的导电件130和后盖金属片121的过渡,巧妙的将磁钢111上的静电荷传导到前壳金属嵌件140上实现接地,从而能够对磁钢111以及受话器110本体进行放静电,且通过壳体120开孔让导电件130避开受话器110馈点,使接地可靠性得到保证。
请参阅图7,上述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202、存储器204、RF(Radio Frequency,射频)模块206、音频电路210、传感器214、输入模块218、电源模块22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所述电子设备100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比图7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7所示不同的对应。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相对于所述处理器202来说,所有其他的组件均属于外设,所述处理器202与这些外设之间通过多个外设接口224相耦合。所述外设接口224可基于以下标准实现:通用异步接收/发送装置200(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GPIO)、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内部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但不并限于上述标准。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外设接口224可仅包括总线;在另一些实例中,所述外设接口224还可包括其他元件,如一个或者多个控制器,例如用于连接所述显示屏200的显示控制器或者用于连接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此外,这些控制器还可以从所述外设接口224中脱离出来,而集成于所述处理器202内或者相应的外设内。
所述存储器20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所述处理器202通过运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所述存储器2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存储器2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所述处理器2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所述电子设备100或显示屏20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RF模块206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所述RF模块206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所述RF模块206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上述的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标准、协议及技术,包括但并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Enhanced Data GSM Environment,EDGE),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技术(Code division access,CDMA)、时分多址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Fidelity,WiFi)(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802.10A,IEEE 802.11b,IEEE802.11g和/或IEEE 802.11n)、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al,VoIP)、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其他用于邮件、即时通讯及短消息的协议,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的通讯协议,甚至可包括那些当前仍未被开发出来的协议。
音频电路210、听筒201、声音插孔203、麦克风205共同提供用户与所述电子设备100之间的音频接口。具体地,所述音频电路210从所述处理器202处接收声音数据,将声音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将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听筒201。所述听筒201将电信号转换为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特别的,听筒201可以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受话器。所述音频电路210还从所述麦克风205处接收电信号,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数据,并将声音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器202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音频数据可以从所述存储器204处或者通过所述RF模块206获取。此外,音频数据也可以存储至所述存储器204中或者通过所述RF模块206进行发送。
所述传感器214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内或显示屏200内,所述传感器214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214F、陀螺仪214G、磁力计以及其他传感器。
具体地,陀螺仪214G可以检测电子设备100的姿态,从而确定各个部件的朝向,确定显示屏200的朝向、确定屏幕的朝向等。加速度传感器214F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所述电子设备100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另外,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可对应陀螺仪、磁力计、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块218可包括设置在显示屏200上的所述触摸屏209,所述触摸屏209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所述触摸屏209上或在所述触摸屏209附近的操作),从而可以获得用户的触摸手势,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所述触摸屏209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其中,所述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所述触摸控制器;所述触摸控制器从所述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该触摸信息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所述处理器202,并能接收所述处理器202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所述触摸屏209的触摸检测功能。除了所述触摸屏209,在其它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模块218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如按键207。所述按键207例如可包括用于输入字符的字符按键,以及用于触发控制功能的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的实例包括“返回主屏”按键、开机/关机按键等等。
显示屏200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数字、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在一个实例中,所述触摸屏209可设置于显示屏200上从而与显示屏200构成一个整体,其中,显示屏200的各个显示区域均可设置触摸屏。
所述电源模块222用于向所述处理器202以及其他各组件提供电力供应。具体地,所述电源模块222可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如电池或者交流电)、充电电路、电源失效检测电路、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灯以及其他任意与所述电子设备100或显示模块内电力的生成、管理及分布相关的组件。
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定位器219,所述定位器219用于确定所述电子设备100所处的实际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器219采用定位服务来实现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定位,所述定位服务,应当理解为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来获取所述电子设备100的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上标出被定位对象的位置的技术或服务。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受话器磁钢和前壳金属嵌件之间电性连接的导电件和后盖金属片的过渡,巧妙的将磁钢上的静电荷传导到前壳金属嵌件上实现接地,从而能够对磁钢以及受话器本体进行放静电,且通过将受话器磁钢从壳体露出且通过将受话器磁钢从壳体露出避开受话器馈点,使接地可靠性得到保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示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示例或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受话器,所述受话器具有磁钢;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后盖金属片,所述壳体覆盖所述受话器,并且所述受话器的所述磁钢从所述壳体露出;
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磁钢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盖金属片电性连接;以及
前壳金属嵌件,所述前壳金属嵌件与所述后盖金属片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后盖金属片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前壳金属嵌件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金属片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件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并将所述后盖金属片和所述前壳金属嵌件固定,所述固定件分别与所述后盖金属片和所述前壳金属嵌件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金属片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朝向靠近所述受话器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孔开设于所述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后盖金属片连接的绝缘部,所述绝缘部设有连通孔,所述导电件的一端伸入所述连通孔并贴合在所述磁钢的表面,另一端避开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后盖金属片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导电泡棉或导电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后盖金属片连接的绝缘部,所述绝缘部设有连通孔,所述导电件的另一端从所述连通孔伸出与所述后盖金属片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具有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绝缘部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
后盖,所述后盖覆盖所述后盖金属片。
CN201810777613.4A 2018-07-16 2018-07-16 电子设备 Active CN108882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7613.4A CN108882093B (zh) 2018-07-16 2018-07-16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7613.4A CN108882093B (zh) 2018-07-16 2018-07-16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2093A CN108882093A (zh) 2018-11-23
CN108882093B true CN108882093B (zh) 2020-01-14

Family

ID=64302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77613.4A Active CN108882093B (zh) 2018-07-16 2018-07-16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8209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47772U (zh) * 2016-06-20 2016-12-2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防静电模组壳体和扬声器模组
CN207475806U (zh) * 2017-12-11 2018-06-08 深圳市立得尔克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金属耳机壳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93720B2 (en) * 2006-08-31 2014-04-08 Red Tail Hawk Corporation Wireless earplug with improved sensitivity and form factor
CN101374362B (zh) * 2007-08-24 2012-06-13 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静电电路板的耳机喇叭
US8428287B2 (en) * 2009-07-08 2013-04-23 Apple Inc. Earbuds with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JP6381077B2 (ja) * 2015-12-22 2018-08-29 株式会社サンセイアールアンドディ 遊技機
CN205283806U (zh) * 2015-12-31 2016-06-01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CN105959883B (zh) * 2016-05-05 2018-11-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47772U (zh) * 2016-06-20 2016-12-2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防静电模组壳体和扬声器模组
CN207475806U (zh) * 2017-12-11 2018-06-08 深圳市立得尔克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金属耳机壳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2093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29834A (zh) 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9638451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天线控制方法
CN108811285B (zh) 电子设备
CN208386602U (zh) 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7896261B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模组
CN208445606U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474750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终端
CN109005257B (zh) 电子设备
CN111314531B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CN109005258B (zh) 电子设备
CN108882093B (zh) 电子设备
CN111989906B (zh) 电子设备
CN208445605U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2012996U (zh) 功能模组及终端设备
EP3518510B1 (en) Frame assembly, housing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08445633U (zh) 移动终端侧按键及移动终端
CN114552253A (zh) 电子设备、电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1010853B (zh) 防干扰散热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7518650U (zh) 移动终端
CN113676573A (zh) 电子设备
CN207802034U (zh) 具有柔性屏的终端设备
CN108228507B (zh) 移动终端及其外壳组件
CN111244605A (zh) 电子设备
CN110165451A (zh) Btb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987512B (zh) 连接器、移动终端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