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1812A - 监控目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监控目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1812A
CN108881812A CN201710343815.3A CN201710343815A CN108881812A CN 108881812 A CN108881812 A CN 108881812A CN 201710343815 A CN201710343815 A CN 201710343815A CN 108881812 A CN108881812 A CN 108881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frame
frame
value
brightness value
pseud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438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1812B (zh
Inventor
王祖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438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818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81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1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1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1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7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identifying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控目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在视频帧中检测目标;判断在视频帧中是否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当在视频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得伪抓拍帧,直到在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设置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为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的伪抓拍帧的亮度值,并根据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在视频帧中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对成功识别出的目标进行监控。本发明提供的监控目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可提高监控环境中的目标识别的能力。

Description

监控目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监控目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像机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摄像机可用于安全检查、实时控制、调查取证等一系列安防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比如,道路上的摄像机通过监控路面上的车辆,当监控到有车辆违章时,将目标车辆的车牌进行抓拍。摄像机对目标进行监控的前提是成功识别目标。
在智能监控环境中,摄像机需要根据当前的环境进行自动曝光,目前摄像机有两种曝光方式,一种是全局曝光,一种是针对目标区域进行曝光。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采用全局曝光的方式时,当监控环境例如出现顺逆光的情况而使得亮度太强或太弱时,摄像机有可能会出现曝光不正常从而导致识别不了目标,不能顺利对目标进行监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控目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可有效提高监控环境中的目标识别的能力。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控目标的方法,包括:
在视频帧中检测目标;
判断在视频帧中是否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当在视频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得伪抓拍帧,直到在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
设置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为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的伪抓拍帧的亮度值,并根据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
在视频帧中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对成功识别出的所述目标进行监控。
可选择地,所述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得伪抓拍帧,直到在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包括:
选取视频帧的亮度值与伪抓拍帧的亮度值的比值K1,所述K1为第一预设区间内大于1的正数;
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K1分之一且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视频帧的增益值,或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1分之一且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以获得伪抓拍帧;
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当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调整K1的值,获取新的伪抓拍帧,直到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
可选择地,所述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得伪抓拍帧,直到在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包括:
选取伪抓拍帧与视频帧的亮度值的比值K2,所述K2为第二预设区间内大于1的正数;
当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不大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时,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
当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大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时,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并当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不大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时,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当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大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时,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其中,
R=K2/(gainmax/gain)
式中,
R——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比值;
gainmax——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
gain——视频帧的增益值,
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当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调整K2的值,获取新的伪抓拍帧,直到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
可选择地,所述对成功识别出的所述目标进行监控,包括:
当在视频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获取视频帧的亮度值,并判断视频帧的亮度值是否在预设的亮度范围内;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不在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且小于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的最小值时,增大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并根据增大后的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处于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不在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且大于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的最大值时,减小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并根据减小后的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处于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
当视频帧的亮度值或视频帧的亮度值在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时,对识别出的所述目标进行监控。
可选择地,所述对成功识别出的所述目标进行监控,包括:
当在视频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获取视频帧的亮度值,并判断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目标范围内;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不在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且大于所述期望亮度值时,减小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处于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不在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且小于所述期望亮度值时,增大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处于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
当视频帧的亮度值或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处于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时,对识别出的所述目标进行监控。
可选择地,当在多个视频帧中连续未成功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则判定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监控目标的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视频帧中检测目标;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在视频帧中是否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伪抓拍模块,用于当在视频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得伪抓拍帧,直到在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为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的伪抓拍帧的亮度值,并根据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
监控模块,用于在视频帧中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对成功识别出的所述目标进行监控。
可选择地,所述伪抓拍模块包括:
第一选取单元,用于选取视频帧的亮度值与伪抓拍帧的亮度值的比值K1,所述K1为第一预设区间内的大于1的正数;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K1分之一且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视频帧的增益值,或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1分之一且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以获得伪抓拍帧;
第一识别单元,用于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当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调整K1的值,获取新的伪抓拍帧,直到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
可选择地,所述伪抓拍模块包括:
第二选取单元,用于选取伪抓拍帧与视频帧的亮度值的比值K2,所述K2为第二预设区间内大于1的正数;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当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不大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时,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
当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大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时,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并当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不大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时,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为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当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大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时,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其中,
R=K2/(gainmax/gain)
式中,
R——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比值;
gainmax——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
gain——视频帧的增益值,
第二识别单元,用于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当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调整K2的值,获取新的伪抓拍帧,直到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
可选择地,所述监控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在视频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获取视频帧的亮度值,并判断视频帧的亮度值是否在预设的亮度范围内;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不在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且小于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的最小值时,增大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并根据增大后的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处于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不在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且大于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的最大值时,减小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并根据减小后的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处于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
第一监控单元,用于当视频帧的亮度值或视频帧的亮度值在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时,对识别出的所述目标进行监控。
可选择地,所述监控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在视频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获取视频帧的亮度值,并判断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目标范围内;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不在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且大于所述期望亮度值时,减小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处于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不在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且小于所述期望亮度值时,增大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处于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
第二监控单元,用于当视频帧的亮度值或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在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时,对识别出的所述目标进行监控。
可选择地,当在多个视频帧中连续未成功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所述判断模块判定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监控目标的设备,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控目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当在视频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得伪抓拍帧,并在伪抓拍帧中对目标进行识别。当在某一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目标时,将该伪抓拍帧的亮度值设置为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在该期望亮度值下的视频帧中可成功识别出目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可有效应对全局曝光模式中出现的曝光不正常状况,提高在监控环境中成功识别出目标的能力和效率,从而摄像机能顺利对目标进行监控;通过控制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来满足目标识别的需要,一般情况下期望亮度值变化幅度很小,不会影响顺逆光补偿;不需要判断摄像机当前是处于顺光或逆光状态,避免了由于顺逆光判断出错导致的调节失败;在顺逆光环境中,利用伪抓拍的结果,可以使摄像机的曝光达到满足目标识别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监控目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一种监控目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的第一种方式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的第二种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对目标进行监控的第一种方式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对目标进行监控的第二种方式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一种监控目标的装置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一种监控目标的装置的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第一种伪抓拍模块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第二种伪抓拍模块的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第一种监控模块的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第二种监控模块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目标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S101、S102、S103、S104和S105。
S101:在视频帧中检测目标。
S102:判断在视频帧中是否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S103:当在视频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得伪抓拍帧,直到在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
S104:设置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为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的伪抓拍帧的亮度值,并根据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
S105:在视频帧中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对成功识别出的目标进行监控。
这样,当在视频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得伪抓拍帧,并在伪抓拍帧中对目标进行识别。当在某一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目标时,将该伪抓拍帧的亮度值设置为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在该期望亮度值下的视频帧中可成功识别出目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有效应对全局曝光模式中出现的曝光不正常状况,提高在监控环境中成功识别出目标的能力和效率,从而摄像机能顺利对目标进行监控。通过控制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来满足目标识别的需要,一般情况下期望亮度值变化幅度很小,不会影响顺逆光补偿;不需要判断摄像机当前是处于顺光或逆光状态,避免了由于顺逆光判断出错导致补偿失败而不能识别目标;在顺逆光环境中,利用伪抓拍的结果,可以使摄像机的曝光达到满足目标识别的需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目标的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S201、S202、S203、S204和S205。
步骤S201:在视频帧中检测目标。
视频帧是指摄像机从镜头中获取的视频画面。在本申请中,所提及的视频帧,涉及对视频帧进行目标检测、目标识别和参数获取时,指的是当前已获取的视频帧;而涉及对视频帧的参数进行调整时,指的是随后将获取的视频帧;有时视频帧仅是作为限定用语而非指代实际的视频帧。同时,在上下文中,根据需要,提及的视频帧可能为同一视频帧或不同视频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场景而确定或选择视频帧的指代对象。
摄像机(也可为控制摄像机或反馈信息给摄像机的其他设备)对视频帧进行实时检测,判断拍摄到的视频帧中有没有要监控的目标。例如马路上的摄像机检测视频帧中有没有汽车的车牌;或者需要检测某个人时,摄像机检测视频帧中有没有人脸。
步骤S202:判断在视频帧中是否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识别目标是指当检测到视频帧中有目标时,获取检测到的目标的特定信息的过程,特定信息一般是指可以确认该目标以区分其他同类目标的信息。比如,马路上的摄像机检测到视频帧中有汽车的车牌时,对该汽车的车牌进行识别获得了该汽车的车牌号则认为识别成功或获得了特定信息;检测某个人的摄像机检测到视频帧中有人脸时,对该人脸进行识别获取到该人脸的面部特征的信息则认为识别成功或获得了特定信息。
当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转到步骤S205;当不能成功识别检测到的目标时,转到步骤S203。
步骤S203:当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得伪抓拍帧,直到在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
当目标所在的区域的光的亮度太强或者太弱时,都有可能导致不能成功识别视频帧中检测到的目标。
在该步骤中,可选地,当在多个视频帧中连续未成功识别检测到的目标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则判定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在多个视频帧中连续未成功识别检测到的目标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可确定识别目标失败的原因是外部环境所致,而不是摄像机偶然一次识别不准确导致的目标识别失败。此时,就需要借助伪抓拍帧来识别目标。
在获取伪抓拍帧时,快门和/或增益与视频帧不同,视频帧的帧率会减少。与视频帧不同,伪抓拍帧不会作为监控录像保存,只由摄像机的内部程序对其进行目标识别。获得伪抓拍帧的过程中不进行补光操作。若在摄像机监控目标时进行补光操作,可能会引起目标的注意。而在获取伪抓拍帧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补光操作,不会引起目标的注意,能更好的对目标进行监控。
在该步骤中,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的含义是首先在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的基础上调整出(初始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然后获取伪抓拍帧,获取伪抓拍帧不符合要求则再次调整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取新的伪抓拍帧。下面介绍本申请可以选用的两种调整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假设目标识别失败是由于监控环境的亮度太强(例如顺光)所致,从而进行调整:如图3所示,步骤S203中的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得伪抓拍帧,直到在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可通过子步骤S2031至S2034实现。
子步骤S2031:选取视频帧的亮度值与伪抓拍帧的亮度值的比值K1
子步骤S2032: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K1分之一且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视频帧的增益值,或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1分之一且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以获得伪抓拍帧。
子步骤S2033: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识别检测到的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子步骤S2034:当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调整K1的值,获取新的伪抓拍帧,直到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
其中,K1为第一预设区间内的大于1的正数,比如第一预设区间可为(1,128]或(1,256]。K1的最大值可取视频帧的亮度值与视频帧的最小允许期望亮度值的比值,最小值可取视频帧的亮度值与视频帧的最大允许期望亮度值的比值。
在调整K1的值时,可首先选取K1的最大值,在获取的伪抓拍帧中识别目标,若不能成功识别,则减小K1的值,继续在获取的新的伪抓拍帧中识别目标,直到在某一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目标。如果在K1从最大值变化到最小值的过程中,获取的伪抓拍帧中均不能成功识别出目标,则说明采用S2031-S2034的方法不能找到当前环境下视频帧合适的期望亮度值。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调整K1的值时也可从最小值逐渐增大。K1的调整幅度可设置为较小,比如相邻两个K1的比值恒定、例如为2或1.2,或者相邻两个K1的差值恒定、例如为10以内的正数,这样可避免出现漏检的情况,当然K1的取值范围也可以为预先设定的一系列大于1的递增的正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同时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增益值,只要保证视频帧的亮度值与伪抓拍帧的亮度值的比值为K1即可。
第二种方式是假设目标识别失败是由于监控环境的亮度太弱(例如逆光)所致,从而进行调整:如图4所示,步骤S203中的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得伪抓拍帧,直到在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也可通过子步骤S2031’至S2034’来实现。
子步骤S2031’:选取伪抓拍帧的亮度值与视频帧的亮度值的比值K2
子步骤S2032’:根据K2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与曝光时间,具体如下所述。
若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不大于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时,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
若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大于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时,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并当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不大于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时,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当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大于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时,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其中,
R=K2/(gainmax/gain)
式中,
R——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比值;
gainmax——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
gain——视频帧的增益值。
子步骤S2033’: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识别检测到的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子步骤S2034’:当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调整K2的值,获取新的伪抓拍帧,直到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
其中,K2为第二预设区间内的大于1的正数,比如第二预设区间可为(1,128]或(1,256]。K2的最大值可取视频帧的最大允许期望亮度值与视频帧的亮度值的比值,最小值可取视频帧的最小允许期望亮度值与视频帧的亮度值的比值,R的值是根据K2的值计算得到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区间和第二预设区间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在调整K2的值时,可首先选取K2的最大值,在获取的伪抓拍帧中识别目标,若不能成功识别,则减小K2的值,继续在获取的新的伪抓拍帧中识别目标,直到在某一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目标。如果在K2从最大值变化到最小值的过程中,获取的伪抓拍帧中均不能成功识别出目标,则说明采用子步骤S2031’-S2034’的方法不能找到当前环境下视频帧合适的期望亮度值。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调整K2时也可从最小值逐渐增大。K2的调整幅度可设置为较小,比如相邻两个K1的比值恒定、例如为2或1.2,或者相邻两个K2的差值恒定、例如为10以内的正数,这样可避免出现漏检的情况,当然K2的取值范围也可以为预先设定的一系列大于1的递增的正数。
在子步骤S2031’-S2034’中,对于同一伪抓拍帧,也可首先增加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再根据需要调节伪抓拍帧的增益值,但是这种情况可能出现目标拖尾的情况,因此一般先增加伪抓拍帧的增益值,当需要的伪抓拍帧的增益值大于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时,再调节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
在实际中,一般目标识别失败大多是由于目标所在的监控环境的亮度太强所致,所以一般可先执行第一种方式,即子步骤S2031-S2034,当在K1的值允许的范围内获取的伪抓拍帧均不能成功识别出目标时,再执行第二种方式,即子步骤S2031’-S2034’。若在K2的值允许的范围内获取的伪抓拍帧中也不能成功识别出目标,说明在摄像机的允许增益值和允许曝光时间的范围内均不能成功识别目标。但本申请不限于此,也可先执行第一种方式,再执行第二种方式。或者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交叉执行。
步骤S204:设置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为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的伪抓拍帧的亮度值,并根据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
伪抓拍帧的亮度值是由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增益值决定的。步骤S203中,通过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增益值来调整其亮度值,当得到的伪抓拍帧可成功识别出目标时,执行步骤S204,即检测得到该伪抓拍帧的亮度值,作为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视频帧的亮度值需要向期望亮度值靠近,因此期望亮度值被新设置之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增益值也会相应调整以使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一致,此时显然在视频帧中也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从而摄像机就可顺利对目标进行监控。该步骤之后执行步骤S205。
步骤S205:在视频帧中识别检测到的目标,对成功识别出的目标进行监控。
当在视频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摄像机可通过对目标进行抓拍或者动态跟踪来进行监控。
在该步骤中,还可通过一些操作来更好地完成对目标的监控。对目标的监控不仅体现在在自动识别目标上,也需要考虑观看视频的观察者能否实时或事后在视频上观察清楚目标(即识别目标)。在监控环境中,观察者在观看摄像机的录像时识别目标需要的亮度有一个合适的亮度值的范围,因此可预设一个亮度范围,在此范围内,认为观察者可成功识别出(或观察清楚)视频帧内检测到的目标。据此,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更好地完成对目标的监控。
第一种方式以预设的亮度范围作为依据:如图5所示,当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为了更好地对成功识别出的目标进行监控,可通过子步骤S2051-S2054来实现。
子步骤S2051:当在视频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获取视频帧的亮度值,并判断视频帧的亮度值是否在预设的亮度范围内。
子步骤S2052: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不在预设的亮度范围内且小于预设的亮度范围的最小值时,增大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并根据增大后的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处于预设的亮度范围内,即当每次根据增大后的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后,如果检测到视频帧的亮度值没有处于预设的亮度范围内,则会再次增大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并再次进行调整和检测。
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增大后,在获取视频帧时,摄像机会调整曝光时间和增益值,使获得的视频帧的亮度值等于期望亮度值。
步骤S2053: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不在预设的亮度范围内且大于预设的亮度范围的最大值时,减小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并根据减小后的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处于预设的亮度范围内,即当每次根据减小后的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后,如果检测到视频帧的亮度值没有处于预设的亮度范围内,则会再次减小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并再次进行调整和检测。
子步骤S2054:当视频帧的亮度值在预设的亮度范围内时,对识别出的目标进行监控。
使用第一种方式时,根据视频帧的亮度值与预设的亮度范围的比较结果自动调整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从而观察者更容易成功识别或观察清楚监控录像中的目标。
第二种方式以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的预设目标范围作为依据:如图6所示,当成功在视频帧中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为了更好地对成功识别出的目标进行监控,也可通过子步骤S2051’-S2054’来实现。
子步骤S2051’:当在视频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获取视频帧的亮度值,并判断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目标范围内。
子步骤S2052’: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不在预设目标范围内且大于期望亮度值时,减小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处于预设目标范围内。
子步骤S2053’: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不在预设目标范围内且小于期望亮度值时,增大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处于预设目标范围内。
子步骤S2054’:当视频帧的亮度值或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处于预设目标范围内时,对识别出的目标进行监控。
使用第二种方式时,根据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及预设目标范围自动调整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从而观察者更容易成功识别或观察清楚监控录像中的目标。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目标的方法,当成功识别出视频帧中的目标时,若视频帧的亮度值未处于预设的亮度范围内时,可通过改变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使视频帧的亮度值达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若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未处于预设目标范围内时,可根据差值调整摄像机的曝光时间或者增益值,从而更易于观察者成功识别视频帧中的目标。当不能成功识别视频帧中的目标时,调整伪抓拍帧的亮度值,使伪抓拍帧中的目标被成功识别,并设置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为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的伪抓拍帧的亮度值,从而在此亮度下视频帧中的目标可被成功识别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目标的方法,可有效应对全局曝光模式中出现的曝光不正常状况,提高在视频帧中成功识别出目标的能力和效率;通过控制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来满足目标识别的需要,一般情况下期望亮度值变化幅度很小,不会影响顺逆光补偿;不需要判断摄像机当前是处于顺光或逆光状态,避免了由于顺逆光判断出错导致补偿失败而不能识别目标;在顺逆光环境中,利用伪抓拍的结果,可以使摄像机的曝光达到满足目标识别的需求。
实施例三
对应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目标的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检测模块301、判断模块302、伪抓拍模块303、设置模块304和监控模块305。
检测模块301,用于在视频帧中检测目标。
判断模块302,用于判断在视频帧中是否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伪抓拍模块303,用于当在视频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得伪抓拍帧,直到在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
设置模块304,设置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为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的伪抓拍帧的亮度值,并根据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
监控模块305,用于在视频帧中识别检测到的目标,对成功识别出的目标进行监控。
由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互对应,所以能带来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对应于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目标的装置,如图8所示,包括检测模块401、判断模块402、伪抓拍模块403、设置模块404和监控模块405。下面对各模块进行具体介绍。
检测模块401,用于在视频帧中检测目标。
判断模块402,用于判断在视频帧中是否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当判断模块402判定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调用监控模块405;当判定不能成功识别检测到的目标时,调用伪抓拍模块403。
伪抓拍模块403,用于当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得伪抓拍帧,直到在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
判断模块402用于当在多个视频帧连续未识别中检测到的目标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判定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在多个视频帧中连续未成功识别检测到的目标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判断模块402可确定识别目标失败的原因是外部环境所致,而不是摄像机偶然一次识别不准确导致的目标识别失败。
如图9所示,伪抓拍模块403可包括包括第一选取单元4031、第一设置单元4032、第一识别单元4033和第一调整单元4034。
第一选取单元4031,用于选取视频帧的亮度值与伪抓拍帧的亮度值的比值K1,K1为第一预设区间内的大于1的正数。
第一设置单元4032,用于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K1分之一且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视频帧的增益值,或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1分之一且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以获得伪抓拍帧。
第一识别单元4033,用于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识别检测到的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第一调整单元4034,用于当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调整K1的值,获取新的伪抓拍帧,直到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
其中,K1的最大值可取视频帧的亮度值与视频帧的最小允许期望亮度值的比值,最小值可取视频帧的亮度值与视频帧的最大允许期望亮度值与的比值。
如图10所示,伪抓拍模块403也可包括包括第二选取单元4031’、第二设置单元4032’、第二识别单元4033’和第二调整单元4034’。
第二选取单元4031’,用于选取伪抓拍帧与视频帧的亮度值的比值K2,K2为第二预设区间内的大于1的正数。
第二设置单元4032’,用于根据K2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与曝光时间。其具体操作如下所述:
若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不大于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时,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为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设置为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
若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大于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时,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并当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不大于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时,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当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大于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时,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其中,
R=K2/(gainmax/gain)
式中,
R——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比值;
gainmax——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
gain——视频帧的增益值。
第二识别单元4033’,用于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识别检测到的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第二调整单元4034’,用于当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调整K2的值,获取新的伪抓拍帧,直到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
其中,K2的最大值可取视频帧的最大允许期望亮度值与视频帧的亮度值的比值,最小值可取视频帧的最小允许期望亮度值与视频帧的亮度值的比值。
在实际中,一般目标识别失败大多是由于目标所在的监控环境的亮度太强所致,所以一般可调用4031-4034这四个单元,当在K1的值允许的范围内获取的伪抓拍帧均不能成功识别出目标,再调用4031’-4034’这四个单元。但本申请不限于此,也可先调用4031’-4034’这四个单元,再调用4031-4034这四个单元。
设置模块404,用于设置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为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的伪抓拍帧的亮度值。
当在伪抓拍模块403得到的伪抓拍帧中可成功识别出目标时,调用设置模块404,即检测得到该伪抓拍帧的亮度值,作为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视频帧的亮度值需要向期望亮度值靠近,因此期望亮度值被新设置之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增益值也会相应调整以使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一致,此时显然在视频帧中也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从而摄像机就可顺利对目标进行监控。
监控模块405,用于在视频帧中识别检测到的目标,对成功识别出的目标进行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当得到的视频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监控模块405直接对目标进行监控。
如图11所示,作为第一种可能的组成结构,监控模块405可包括第一判断单元4051、第一处理单元4052和第一监控单元4053。
第一判断单元4051,用于当在视频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获取视频帧的亮度值,并判断视频帧的亮度值是否处于预设的亮度范围内。
第一处理单元4052,用于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不在预设的亮度范围内且小于预设的亮度范围的最小值时,增大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并根据增大后的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处于预设的亮度范围内;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不在预设的亮度范围内且大于预设的亮度范围的最大值时,减小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并根据减小后的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处于预设的亮度范围内。
第一监控单元4053,用于当视频帧的亮度值或视频帧的亮度值在预设的亮度范围内时,对识别出的目标进行监控。
如图12所示,作为第二种可能的组成结构,监控模块405也可包括第二判断单元4051’、第二处理单元4052’和第二监控单元4053’。
第二判断单元4051’,用于当在视频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时,获取视频帧的亮度值,并判断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目标范围内。
第二处理单元4052’,用于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不在预设目标范围内且大于期望亮度值时,减小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处于预设目标范围内;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不在预设目标范围内且小于期望亮度值时,增大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处于预设目标范围内。
第二监控单元4053’,用于在视频帧的亮度值或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在预设目标范围内时,对识别出的目标进行监控。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是与方法实施例二相对应的装置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对实施例一的说明也同样适应于本实施例,有些技术细节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由于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互对应,所以能带来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目标的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实施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监控设备可以与摄像机一体集成或摄像机本身,也可以为控制摄像机的控制设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提供的方法和装置,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步骤和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上述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计算机装置运行相应的软件和硬件来实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监控目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视频帧中检测目标;
判断在视频帧中是否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当在视频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得伪抓拍帧,直到在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
设置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为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的伪抓拍帧的亮度值,并根据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在视频帧中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对成功识别出的所述目标进行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目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得伪抓拍帧,直到在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包括:
选取视频帧的亮度值与伪抓拍帧的亮度值的比值K1,所述K1为第一预设区间内大于1的正数;
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K1分之一且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视频帧的增益值,或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1分之一且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以获得伪抓拍帧;
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当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调整K1的值,获取新的伪抓拍帧,直到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目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得伪抓拍帧,直到在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包括:
选取伪抓拍帧与视频帧的亮度值的比值K2,所述K2为第二预设区间内大于1的正数;
当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不大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时,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
当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大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时,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并当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不大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时,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当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大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时,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其中,
R=K2/(gainmax/gain)
式中,
R——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比值;
gainmax——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
gain——视频帧的增益值,
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当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调整K2的值,获取新的伪抓拍帧,直到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目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成功识别出的所述目标进行监控,包括:
当在视频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获取视频帧的亮度值,并判断视频帧的亮度值是否在预设的亮度范围内;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不在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且小于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的最小值时,增大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并根据增大后的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处于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不在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且大于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的最大值时,减小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并根据减小后的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处于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
当视频帧的亮度值在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时,对识别出的所述目标进行监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目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成功识别出的所述目标进行监控,包括:
当在视频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获取视频帧的亮度值,并判断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目标范围内;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不在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且大于所述期望亮度值时,减小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处于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不在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且小于所述期望亮度值时,增大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处于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
当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处于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时,对识别出的所述目标进行监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目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在视频帧中是否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包括:
当在多个视频帧中连续未成功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则判定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
7.一种监控目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视频帧中检测目标;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在视频帧中是否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伪抓拍模块,用于当在视频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调整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以获得伪抓拍帧,直到在伪抓拍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为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的伪抓拍帧的亮度值,并根据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
监控模块,用于在视频帧中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对成功识别出的所述目标进行监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监控目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伪抓拍模块包括:
第一选取单元,用于选取视频帧的亮度值与伪抓拍帧的亮度值的比值K1,所述K1为第一预设区间内的大于1的正数;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K1分之一且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视频帧的增益值,或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1分之一且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以获得伪抓拍帧;
第一识别单元,用于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当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调整K1的值,获取新的伪抓拍帧,直到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监控目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伪抓拍模块包括:
第二选取单元,用于选取伪抓拍帧与视频帧的亮度值的比值K2,所述K2为第二预设区间内的大于1的正数;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当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不大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时,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
当视频帧的增益值的K2倍大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时,设置伪抓拍帧的增益值等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并当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不大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时,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为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当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R倍大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时,设置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等于所述摄像机的最大允许曝光时间,其中,
R=K2/(gainmax/gain)
式中,
R——伪抓拍帧的曝光时间与视频帧的曝光时间的比值;
gainmax——摄像机的最大允许增益值;
gain——视频帧的增益值,
第二识别单元,用于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以获得特定信息;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当在获得的伪抓拍帧中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调整K2的值,获取新的伪抓拍帧,直到在其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控目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在视频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获取视频帧的亮度值,并判断视频帧的亮度值是否在预设的亮度范围内;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不在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且小于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的最小值时,增大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并根据增大后的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处于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不在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且大于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的最大值时,减小视频帧的期望亮度值,并根据减小后的期望亮度值调整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处于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
第一监控单元,用于当视频帧的亮度值或视频帧的亮度值在所述预设的亮度范围内时,对识别出的所述目标进行监控。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控目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在视频帧中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时,获取视频帧的亮度值,并判断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目标范围内;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不在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且大于所述期望亮度值时,减小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处于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
当判断出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期望亮度值的差值不在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且小于所述期望亮度值时,增大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和/或增益值,直到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处于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
第二监控单元,用于当视频帧的亮度值或视频帧的亮度值与所述期望亮度值的差值在所述预设目标范围内时,对识别出的所述目标进行监控。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控目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当在多个视频帧中连续未成功识别检测到的所述目标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判定不能成功识别出检测到的所述目标。
13.一种监控目标的设备,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其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343815.3A 2017-05-16 2017-05-16 监控目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088818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3815.3A CN108881812B (zh) 2017-05-16 2017-05-16 监控目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3815.3A CN108881812B (zh) 2017-05-16 2017-05-16 监控目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1812A true CN108881812A (zh) 2018-11-23
CN108881812B CN108881812B (zh) 2021-02-09

Family

ID=64320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43815.3A Active CN108881812B (zh) 2017-05-16 2017-05-16 监控目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8181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2283A (zh) * 2019-02-19 2019-06-07 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曝光时间自动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9903324A (zh) * 2019-04-08 2019-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深度图像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0971835A (zh) * 2019-12-24 2020-04-07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相曝光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1447405A (zh) * 2019-01-17 2020-07-2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视频监控的曝光方法及装置
CN112019760A (zh) * 2019-05-30 2020-12-0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曝光调节方法和装置以及摄像控制装置和监控摄像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7480A (zh) * 2008-03-26 2008-08-20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中目标区域的自动曝光方法
JP2014075721A (ja) * 2012-10-05 2014-04-24 Nikon Corp 露出制御装置及び光学機器
CN106210523A (zh) * 2016-07-22 2016-12-07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曝光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6357987A (zh) * 2016-10-19 2017-01-2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曝光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7480A (zh) * 2008-03-26 2008-08-20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中目标区域的自动曝光方法
JP2014075721A (ja) * 2012-10-05 2014-04-24 Nikon Corp 露出制御装置及び光学機器
CN106210523A (zh) * 2016-07-22 2016-12-07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曝光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6357987A (zh) * 2016-10-19 2017-01-2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曝光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7405A (zh) * 2019-01-17 2020-07-2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视频监控的曝光方法及装置
CN111447405B (zh) * 2019-01-17 2021-10-2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视频监控的曝光方法及装置
CN109862283A (zh) * 2019-02-19 2019-06-07 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曝光时间自动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9903324A (zh) * 2019-04-08 2019-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深度图像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2019760A (zh) * 2019-05-30 2020-12-0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曝光调节方法和装置以及摄像控制装置和监控摄像机
CN112019760B (zh) * 2019-05-30 2021-09-03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曝光调节方法和装置以及摄像控制装置和监控摄像机
CN110971835A (zh) * 2019-12-24 2020-04-07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相曝光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1812B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1812A (zh) 监控目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979210B (zh) 一种基于多枪多球摄像机阵列的行人识别系统
US20230206685A1 (en) Decreasing lighting-induced false facial recognition
CN107948465B (zh) 一种检测摄像头被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81579B (zh) 一种云台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57948B (zh) 用于测试电子设备的屏幕的方法、装置、测试设备和介质
CN106303397A (zh) 图像采集方法及系统、视频监控方法及系统
CN209543518U (zh) 一种对河道非法采砂行为进行自动监控的装置
DE102008039130A1 (de) Durch ein neurales Netzwerk gesteuertes automatisches Verfolgungs- und Erkenn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CN107606744A (zh) 用于空调的监控设备、方法和空调
CN112365522A (zh) 园区内人员跨境追踪的方法
CN106851229B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安防智能决策的方法与系统
KR101038650B1 (ko) 적응적 배경영상 모델링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불법주정차 무인단속방법 및 불법주정차 무인단속시스템
CN107240092A (zh) 一种图像模糊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226694A (zh) 一种实时人像获取比对和预警布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2740121A (zh) 应用于视频监控网络的视频质量诊断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640788A (zh) 一种监控控制方法、装置及监控系统
CN109326125B (zh)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图片质量诊断系统及诊断方法
CN108921840A (zh) 显示屏外围电路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94158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839127A (zh) 巡检机器人抓拍方法、装置、系统及巡检机器人
CN105957285A (zh) 一种图像监控报警方法
CN103763458A (zh) 一种场景变化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905641A (zh) 一种目标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2238366A (zh) 实现影像追踪监控的摄影机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