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8577A - 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8577A
CN108878577A CN201711040972.3A CN201711040972A CN108878577A CN 108878577 A CN108878577 A CN 108878577A CN 201711040972 A CN201711040972 A CN 201711040972A CN 108878577 A CN108878577 A CN 108878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piece
flexible photovoltaic
flexible
main grid
fra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409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雨军
陶爱兵
唐洪
张欢欢
沈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409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857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2163 priority patent/WO201908505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8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85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31/1876Particular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batch treatment of the devices
    • H01L31/188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utomatic inter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用具有预设主栅线数的多主栅电池片;在所述多主栅电池片上划出垂直于所述主栅线的用于裂片的垂直划痕;利用所述垂直划痕,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裂片得到预设等分的分片电池片;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焊,得到分片电池片串;对所述分片电池片串进行统一划片,在所述分片电池片串上划出平行于所述主栅线的用于裂片的平行划痕;利用平行划痕,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统一裂片得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将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作为组成柔性光伏组件的有序电路回路的基础单元。利用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可以实现高效率柔性光伏组件的大规模自动化生产,节省人工成本,提高柔性光伏组件的制造效率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由于太阳能具有无污染、无地域性限制、取之不竭等优点,太阳能的利用成为当今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主要方向。而光伏发电技术是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有效方式,光伏发电技术不仅可以通过并网为配单网供电,还可以应用于民用生活品、军用品等领域的电气、电子产品中,将光伏组件作为电气电子产品的供电单元,或者将光伏组件设置在背包上、衣服上、汽车上、遮阳棚上等作为便携式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组件主要由光伏电池片组成,而现有的光伏电池片都是具有标准尺寸的标准电池片。对于电气、电子产品、便携式光伏发电系统等,往往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选用非标准尺寸的电池片组成光伏组件作为它们的供电单元,同时还需要电池片能够满足柔性需求,薄膜电池片虽然能够满足柔性需求,但是其效率较低。因此,要将电池片用于电气、电子产品、便携式光伏发电系统中,就需要将晶体硅电池片切片、焊接,进而制造出适用的柔性光伏组件。
但是,现有的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技术中,通常需要切割电池片,并人工将切割后的电池片串焊。由于晶体硅电池片较薄较脆,在应用过程中受到物理的压力形变时很容易出现裂纹或隐裂,这样就会导致裂纹或隐裂远离主栅线一侧的电池片失效,影响电池片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切割后的电池片尺寸不是标准尺寸,无法进行自动焊接,也就无法实现制造的自动化和规模化,只能采用人工焊接,造成较大的人工成本,降低了光伏组件制造的效率。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电池片应用过程中受到物理的压力形变时容易出现裂纹或隐裂,这样就会导致裂纹或隐裂远离主栅线一侧的电池片失效,影响电池片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切割后的电池片尺寸不是标准尺寸,无法进行自动焊接,也就无法实现制造的自动化和规模化,只能采用人工焊接,造成较大的人工成本,降低了光伏组件制造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以实现高效率柔性光伏组件的大规模自动化生产,节省大量人工成本,提高光伏组件制造的效率,通过设计提高光伏组件纵向和横向的形变能力,提高电池片的抗隐裂能力,提高柔性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选用具有预设主栅线数的多主栅电池片;
对所述多主栅电池片进行划片,在所述多主栅电池片上划出垂直于所述主栅线的用于裂片的垂直划痕,所述垂直划痕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划分成预设等分;
利用所述垂直划痕,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裂片得到预设等分的分片电池片;
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焊,得到分片电池片串,所述串焊的焊带沿着所述主栅线焊接在所述分片电池片的主栅线上;
对所述分片电池片串进行统一划片,在所述分片电池片串上划出平行于所述主栅线的用于裂片的平行划痕,所述平行划痕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划分成预设等分;
利用所述平行划痕,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统一裂片得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
将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作为组成柔性光伏组件的有序电路回路的基础单元。
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选用具有预设主栅线数的多主栅电池片;
对所述多主栅电池片进行划片,在所述多主栅电池片上划出,垂直于所述主栅线的用于裂片的垂直划痕、平行于所述主栅线的用于裂片的平行划痕,所述垂直划痕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划分成预设等分,所述平行划痕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划分成预设等分;
利用所述垂直划痕,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裂片得到预设等分的分片电池片;
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焊,得到分片电池片串,所述串焊的焊带沿着所述主栅线焊接在所述分片电池片的主栅线上;
利用所述平行划痕,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统一裂片得到预设柔性电池片串单元;
将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作为组成柔性光伏组件的有序电路的基础单元。
优选实施例中,每条所述平行划痕与其相邻的主栅线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组成方式包括:
按照预设版型,将与所述预设版型对应的预设数量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成排排布;
利用汇流条将成排排布的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并联,形成版块;
按照预设版型,将所述版块中多余的汇流条切除,使所述版块中的电池片串形成有序的电路,得到N个具有符合预设版型的具有正负极的柔性光伏组件,N≥1。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切除的方式至少包括:冲压、激光切割。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主栅电池片的主栅数大于等于10。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串焊的焊带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焊带的焊接面覆盖在所述分片电池片的主栅线上。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串焊的方式包括:采用串焊机进行串焊。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组成方式还包括:
对所述柔性光伏组件中的每个电池片边缘进行边缘绝缘保护处理;
利用非玻璃或玻璃封装材料将所述柔性光伏组件封装。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保护处理的方式包括:
在所述每个电池片边缘设置绝缘材料。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将与所述预设版型对应的预设数量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成排排布的方式,包括:
将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的长度方向作为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成排排布在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
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先将电池片在主栅线方向上分成分片电池片,将分片电池片串焊得到分片电池片串,再将分片电池片串进行统一裂片,得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由于选用了多主栅电池片,而且在串焊时采用了截面为长方形的焊带,焊带覆盖在主栅线上,可以有效避免在对分片电池片串裂片时产生平行于所述主栅线方向的裂纹或隐裂,可以有效保证电池片的可靠性。另外,本申请所述方法中的各个步骤以及整个工艺都可以自动化和规模化实施,不需要人工参与,可以有效节省人工成本,提高柔性光伏组件制造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光伏组件纵向和横向的形变能力,提高电池片的抗隐裂能力。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可以灵活组合,从而得到符合各种预设版型的柔性光伏组件,可以有效提高柔性光伏组件的制造效率。通过采用截面为长方形的焊带、在每个电池片边缘进行边缘绝缘保护处理等,可以有效提高柔性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选用的多主栅电池片的正面;
图3(b)是图3(a)所示的多主栅电池片的背面;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的多主栅电池片上所述垂直划痕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的多主栅电池片上所述垂直划痕的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的所述分片电池片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的焊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焊带与所述分片电池片的焊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裂片得到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裂片得到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
图1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组成方式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的排版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的排版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的排版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的排版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例中提供的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的排布方向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利用汇流条将排版好的电池片串连接后得到的所述版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利用汇流条将排版好的电池片串连接后得到的所述版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将图17对应的所述版块按照预设版型切除汇流条后得到的柔性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将图18应的所述版块按照预设版型切除汇流条后得到的柔性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将图17对应的所述版块按照预设版型切除汇流条后得到的6个柔性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垂直划痕和所述平行划痕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1、主栅;2、垂直划痕;3、分片电池片;41、正面焊带;42、背面焊带;5、平行划痕;6、汇流条;7、隔断;+、正极;-、负极。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申请所述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下述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方法或装置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在逻辑性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执行顺序。所述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进行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
具体的,如图1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的一种实施例可以包括:
S1:选用具有预设主栅线数的多主栅电池片。
其中,所述多主栅电池片的主栅数大于等于10。图3(a)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选用的多主栅电池片的正面,图3(b)是图3(a)所示的多主栅电池片的背面。如图3(a)和图3(a)所示,本例中选用的多主栅电池片有12条主栅1。
S2:对所述多主栅电池片进行划片,在所述多主栅电池片上划出垂直于所述主栅线的用于裂片的垂直划痕,所述垂直划痕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划分成预设等分。
当然,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垂直划痕也可以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划分成非等分。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的多主栅电池片上所述垂直划痕的位置示意图,图4中的虚线表示所述垂直划痕2的位置,本例中,所述垂直划痕2将多主栅电池片分成2等分。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的多主栅电池片上所述垂直划痕的位置示意图,图5中的虚线表示所述垂直划痕2的位置,本例中,所述电池片上设置有2条垂直划痕2,所述垂直划痕2将多主栅电池片分成3等分。当然,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使所述垂直划痕将多主栅电池片划分成4等分、5等分、6等分等。
S3:利用所述垂直划痕,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裂片得到预设等分的分片电池片。
在所述垂直划痕处进行裂片,就可以得到所述预设等分的分片电池片。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的所述分片电池片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分片电池片3通过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裂片成3等分得到。
S4: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焊,得到分片电池片串,所述串焊的焊带沿着所述主栅线焊接在所述分片电池片的主栅线上。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的焊接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分片电池片3正面焊接正面焊带41,所述分片电池片3的背面焊接背面焊带42。
图8是本例中所述焊带41/42与所述分片电池片3的焊接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例中,所述串焊的焊带41/4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焊带41/42的焊接面覆盖在所述分片电池片的主栅线上。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焊带采用面焊的方式焊接在主栅线上,相对于现有的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焊带以及现有的点焊工艺,可以焊接得更加牢固,可以进一步防止后续工艺使电池片产生裂纹或隐裂。
S5:对所述分片电池片串进行统一划片,在所述分片电池片串上划出平行于所述主栅线的用于裂片的平行划痕,所述平行划痕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划分成预设等分。
如图7所示,虚线对应的是所述平行划痕5,本例中,每条所述平行划痕5与其相邻的主栅线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平行划痕5到两侧的主栅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如图5所示,本例中,所述平行划痕5将具有12条主栅的电池片串分为6等分。
S6:利用所述平行划痕,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统一裂片得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
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裂片得到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本例中,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包括两片分片电池片3,分片电池片3的正面焊接正面焊带41,背面焊接背面焊带42。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具有正极+和负极-,可以用于组成柔性光伏组件。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裂片得到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只有1条主栅线,所述主栅线上焊接有焊带41/42,所述电池片串单元具有正负极,可以用于组成柔性光伏组件。
S7:将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作为组成柔性光伏组件的有序电路回路的基础单元。
图11是本例中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组成方式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例中,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组成方式,可以包括:
S701:按照预设版型,将与所述预设版型对应的预设数量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成排排布。
本例中,所述将与所述预设版型对应的预设数量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成排排布的方式,可以包括:将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的长度方向作为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成排排布在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
图16是本例中提供的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的排布方向示意图,如图16所示,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的长度方向作为应用型柔性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
S702:利用汇流条将成排排布的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并联,形成版块。
S703:按照预设版型,将所述版块中多余的汇流条切除,使所述版块中的电池片串形成有序的电路,得到N个具有符合预设版型的具有正负极的柔性光伏组件,N≥1。
其中,所述汇流条切除的方式至少可以包括:冲压、激光切割。
本例中,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组成方式,还可以包括:
对所述柔性光伏组件中的每个电池片边缘进行边缘绝缘保护处理;
利用非玻璃或玻璃封装材料将所述柔性光伏组件封装。
本例中,所述绝缘保护处理的方式可以包括:在所述每个电池片边缘设置绝缘材料。
利用所述绝缘材料可以防止出现短路,进而可以尽可能地缩小电池片之间的间距,尽可能地提高光伏组件的效率。所述绝缘材料可以是绝缘漆、绝缘胶带等绝缘材料。
图1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的排版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例中,排布得到的是具有2片电池片的电池片串单元单排排布的排版。
图1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的排版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例中,排布得到的是具有1片电池片的电池片串单元单排排布的排版。
图14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的排版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例中,排布得到的是具有2片电池片的电池片串单元2排排布的排版。
图15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的排版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例中,排布得到的是具有1片电池片的电池片串单元2排排布的排版。
当然,上述各实施中的排版都是示例性的,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实施环境,选择其他版型的排版。
图1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利用汇流条将排版好的电池片串连接后得到的所述版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所述汇流条6分别与所述电池片串两端的焊带41/42焊接,将所述电池片串并联得到符合预设版型的版块。
图18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利用汇流条将排版好的电池片串连接后得到的所述版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所述汇流条6分与所述电池片串两端和中间的焊带焊接,将所述2排电池片串并联得到符合预设版型的版块。
图19是将图17对应的所述版块按照预设版型切除汇流条后得到的柔性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所述汇流条6被切除后,剩余的汇流条将所述电池片串串联形成有序的电路,得到一种版型的柔性光伏组件,图19中所述组件两端的汇流条6作为所述组件的引出线。
图20是将图18应的所述版块按照预设版型切除汇流条后得到的柔性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所述汇流条6被切除后,剩余的汇流条6将所述电池片串连接形成有序的电路,得到另一种版型的柔性光伏组件,图20中所述组件两端的汇流条6作为所述组件的引出线。
图21是将图17对应的所述版块按照预设版型切除汇流条后得到的6个柔性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汇流条被切除后,得到6个柔性光伏组件。如图21中,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焊接的汇流条6中间设置有隔断7,所述隔断7两侧的汇流条6作为引出线,另一侧的汇流条6将两串电池片串连接成有序的电路,得到柔性光伏组件。
当然,上述各实施例得到的柔性光伏组件只是示例性的,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所述电池片串组成其他任意预设版型的柔性光伏组件,上述各工序均可以自动化规模化进行。
所述封装材料可以选用非玻璃的封装材料,正面的封装材料可以是透明的PC板、PMMA、PET、ETFE膜、FEP膜、硅胶、Tedlar PVF膜、PVDF膜等,背面的封装材料可以是环氧板、PC板、复合金属板、光伏背板等。选用非玻璃封装材料,可以更好地实现光伏组件的柔性功能。当然也可以采用玻璃封装材料,仍然可以实现相对的柔性功能。
图2是本申请所述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另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的,如图2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可以包括:
S1:选用具有预设主栅线数的多主栅电池片。
S2:对所述多主栅电池片进行划片,在所述多主栅电池片上划出,垂直于所述主栅线的用于裂片的垂直划痕、平行于所述主栅线的用于裂片的平行划痕,所述垂直划痕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划分成预设等分,所述平行划痕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划分成预设等分。
图22是本例中所述垂直划痕和所述平行划痕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22所示,左半部分为所述多主栅电池片的正面,右半部分为所述多主栅电池片的背面,虚线对应的是所述垂直划痕和所述平行划痕。本例中,所述垂直划痕2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划分为3等分,所述平行划痕5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划分为6等分。
S3:利用所述垂直划痕,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裂片得到预设等分的分片电池片。
S4: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焊,得到分片电池片串,所述串焊的焊带沿着所述主栅线焊接在所述分片电池片的主栅线上。
S5:利用所述平行划痕,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统一裂片得到预设柔性电池片串单元。
S6:将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作为组成柔性光伏组件的有序电路回路的基础单元。
本例中,所述将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排版组成柔性光伏组件,可以包括:
按照预设版型,将与所述预设版型对应的预设数量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成排排布;
利用汇流条将成排排布的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并联,形成版块;
按照预设版型,将所述版块中多余的汇流条切除,使所述版块中的电池片串形成有序的电路,得到N个具有符合预设版型的具有正负极的柔性光伏组件,N≥1。
本例中所述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中,所述选用具有预设主栅线数的多主栅电池片、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裂片得到预设等分的分片电池片、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焊、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统一裂片得到预设柔性电池片串单元、将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排版组成柔性光伏组件的扩展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相关描述。
利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先将电池片在主栅线方向上分成分片电池片,将分片电池片串焊得到分片电池片串,再将分片电池片串进行统一裂片,得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由于选用了多主栅电池片,而且在串焊时采用了截面为长方形的焊带,焊带覆盖在主栅线上,可以有效避免在对分片电池片串裂片时产生平行于所述主栅线方向的裂纹或隐裂,可以有效保证电池片的可靠性。另外,本申请所述方法中的各个步骤以及整个工艺都可以自动化和规模化实施,不需要人工参与,可以有效节省人工成本,提高柔性光伏组件制造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光伏组件纵向和横向的形变能力,提高电池片的抗隐裂能力。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可以灵活组合,从而得到符合各种预设版型的柔性光伏组件,可以有效提高柔性光伏组件的制造效率。通过采用截面为长方形的焊带、在每个电池片边缘进行边缘绝缘保护处理等,可以有效提高柔性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

Claims (11)

1.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选用具有预设主栅线数的多主栅电池片;
对所述多主栅电池片进行划片,在所述多主栅电池片上划出垂直于所述主栅线的用于裂片的垂直划痕,所述垂直划痕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划分成预设等分;
利用所述垂直划痕,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裂片得到预设等分的分片电池片;
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焊,得到分片电池片串,所述串焊的焊带沿着所述主栅线焊接在所述分片电池片的主栅线上;
对所述分片电池片串进行统一划片,在所述分片电池片串上划出平行于所述主栅线的用于裂片的平行划痕,所述平行划痕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划分成预设等分;
利用所述平行划痕,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统一裂片得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
将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作为组成柔性光伏组件的有序电路回路的基础单元。
2.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选用具有预设主栅线数的多主栅电池片;
对所述多主栅电池片进行划片,在所述多主栅电池片上划出,垂直于所述主栅线的用于裂片的垂直划痕、平行于所述主栅线的用于裂片的平行划痕,所述垂直划痕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划分成预设等分,所述平行划痕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划分成预设等分;
利用所述垂直划痕,将所述多主栅电池片裂片得到预设等分的分片电池片;
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焊,得到分片电池片串,所述串焊的焊带沿着所述主栅线焊接在所述分片电池片的主栅线上;
利用所述平行划痕,将所述分片电池片串统一裂片得到预设柔性电池片串单元;
将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作为组成柔性光伏组件的有序电路的基础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平行划痕与其相邻的主栅线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组成方式包括:
按照预设版型,将与所述预设版型对应的预设数量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成排排布;
利用汇流条将成排排布的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并联,形成版块;
按照预设版型,将所述版块中多余的汇流条切除,使所述版块中的电池片串形成有序的电路,得到N个具有符合预设版型的具有正负极的柔性光伏组件,N≥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除的方式至少包括:冲压、激光切割。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主栅电池片的主栅数大于等于10。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串焊的焊带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焊带的焊接面覆盖在所述分片电池片的主栅线上。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串焊的方式包括:采用串焊机进行串焊。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组成方式还包括:
对所述柔性光伏组件中的每个电池片边缘进行边缘绝缘保护处理;
利用非玻璃或玻璃封装材料将所述柔性光伏组件封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保护处理的方式包括:在所述每个电池片边缘设置绝缘材料。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与所述预设版型对应的预设数量的柔性电池片串单元成排排布的方式,包括:
将所述柔性电池片串单元的长度方向作为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宽度方向,成排排布在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上。
CN201711040972.3A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88785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0972.3A CN108878577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
PCT/CN2017/112163 WO2019085056A1 (zh) 2017-10-30 2017-11-21 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0972.3A CN108878577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8577A true CN108878577A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25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40972.3A Pending CN108878577A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78577A (zh)
WO (1) WO201908505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5697A (zh) * 2019-05-21 2019-08-02 苏州携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率太阳能光伏组件加工方法
EP3933941A4 (en) * 2019-02-28 2022-11-30 Wuxi Coop&Inno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LEXIBLE PHOTOVOLTAIC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THEIR MANUFACTUR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1936A (zh) * 2008-04-24 2008-10-08 珈伟太阳能(武汉)有限公司 单面指状交叉式太阳能电池片的切割方法
CN104600141A (zh) * 2015-02-06 2015-05-06 保利协鑫(苏州)新能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4900734A (zh) * 2015-06-16 2015-09-09 江苏东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1863A (zh) * 2015-10-20 2017-04-26 沃沛斯(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离网型光伏组件生产效率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0777A (zh) * 2011-04-29 2012-10-31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太阳电池、太阳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8160B (zh) * 2013-03-19 2015-12-02 四川钟顺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聚光组件生产工艺
CN106229354A (zh) * 2016-08-26 2016-12-14 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串及其制备方法和组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1936A (zh) * 2008-04-24 2008-10-08 珈伟太阳能(武汉)有限公司 单面指状交叉式太阳能电池片的切割方法
CN104600141A (zh) * 2015-02-06 2015-05-06 保利协鑫(苏州)新能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4900734A (zh) * 2015-06-16 2015-09-09 江苏东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1863A (zh) * 2015-10-20 2017-04-26 沃沛斯(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离网型光伏组件生产效率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33941A4 (en) * 2019-02-28 2022-11-30 Wuxi Coop&Inno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LEXIBLE PHOTOVOLTAIC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THEIR MANUFACTURE
CN110085697A (zh) * 2019-05-21 2019-08-02 苏州携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率太阳能光伏组件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85056A1 (zh) 2019-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84983U (ja) 背面接触式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EP3525245A1 (en) Battery piece serial connection assembly
CN210692545U (zh) 一种无主栅光伏组件
CN101937948B (zh) 一种用于制备聚光薄膜电池的接收器的掩模板
CN104835874B (zh) 一种半电池片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
CN207602596U (zh) 一种双面单晶叠片光伏组件
CN102496644A (zh) 一种晶硅光伏组件
CN109904283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互联制造法及其制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0212051A (zh) 一种抗热斑单板块光伏组件
CN104980103A (zh)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8878577A (zh) 一种柔性光伏组件制造方法
CN114388636A (zh) 一种背接触电池串、背接触电池组件以及背接触电池系统
CN110071186B (zh) 一种薄膜光伏组件内联结构及生产工艺
CN209418516U (zh) 一种正六边形mwt太阳能电池半片及组件
CN102751360A (zh) 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0931586A (zh) 焊带、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18414596U (zh) 一种背接触电池及光伏组件
CN216719962U (zh) 一种背接触电池串、背接触电池组件以及背接触电池系统
CN112447864A (zh) 条形太阳电池片、太阳电池和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160240696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205542831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及具有该电池片的光伏电池模组
CN202616241U (zh)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正面电极结构
CN210837777U (zh) 一种光伏电池串和光伏组件
CN209981238U (zh) 太阳电池组件
CN212625595U (zh) 分段式黑色汇流带及全黑太阳能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