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7920A - 诊疗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诊疗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7920A
CN108877920A CN201810621863.9A CN201810621863A CN108877920A CN 108877920 A CN108877920 A CN 108877920A CN 201810621863 A CN201810621863 A CN 201810621863A CN 108877920 A CN108877920 A CN 108877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iagnosis
treatment
information
orig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218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艳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edical China Mobil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Nhwa Pharmaceut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申艳莉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申艳莉 filed Critical 申艳莉
Priority to CN2018106218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79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7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79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诊疗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标准数据模板对原始诊疗数据进行梳理,自动提取原始诊疗数据中与标准数据模板相匹配的数据以得到筛选诊疗数据,且标准数据模板包括符合CDISC标准的基线信息、诊疗经过信息和治疗结果信息,进一步地,响应于原始诊疗数据相对于标准数据模板中的内容有缺失,向人工终端发送补充数据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补充数据,然后对原始诊疗数据、筛选诊疗数据和补充数据的内容、时间戳和数据来源信息并进行加密处理和保存,保证所存储的数据真实、有效。

Description

诊疗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诊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诊疗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临床数据采集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中的至少一种进行:(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系统)、体检系统(Lis系统)的信息;(2)病案室里的档案和文件;(3)医院信息科采集的数据;(4)纸质病历、自建EXCEL表格等;(5)科室里其它医护成员的数据。
诊疗数据琐碎而繁杂,现有技术对诊疗数据的整理往往依赖人工,或者一些数据采集系统。然而,依赖人工费时费力;数据采集系统或局限于某个项目本身,或不够便捷。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方案,能够提高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以及采集数据的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诊疗数据管理方法,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或全部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诊疗数据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原始诊疗数据;用标准数据模板对原始诊疗数据进行梳理,自动提取所述原始诊疗数据中与所述标准数据模板相匹配的数据以得到筛选诊疗数据,所述标准数据模板包括符合CDISC标准的基线信息、诊疗经过信息和治疗结果信息;响应于所述原始诊疗数据相对于标准数据模板中的内容有缺失,向人工终端发送补充数据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补充数据;对原始诊疗数据、筛选诊疗数据和补充数据的内容、时间戳和数据来源信息并进行加密处理和保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原始诊疗数据来自以下至少一个数据来源:
批量导入的表格数据、从医院信息系统HIS获取的数据、电子病历EMR数据、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数据、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数据、手麻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原始诊疗数据至少来自两个数据来源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对不同数据来源中相对应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响应于数据出现矛盾冲突,向人工终端发送补充数据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修改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数据来源包括HIS系统、LIS系统、RIS系统、PACS系统和手麻系统时,所述原始诊疗数据包括HIS系统中患者基线数据,LIS系统中的血生化检查数据,RIS系统中的放射科数据,PACS系统中图像数据,手麻系统中的手术麻醉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原始诊疗数据包括异常数据,向人工终端发送对所述异常数据的修正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修正数据;其中,所述异常数据包括:超过正常值范围的数据和/或超过项目预设范围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基线信息包括,人口学、疾病史、诊断、患者ID、入院时间5个CDISC标准子域,其中,诊断采用国际诊断字典库ICD10统一进行标准化处理;所述诊疗经过包括,治疗方式、治疗周期、检查结果3个CDISC标准子域;所述治疗结果包括,住院时长、诊疗相关总花费、并发症、治疗结果4个CDISC标准子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工终端的用户按照实名认证账户和电子口令登录和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原始诊疗信息中去除患者隐私数据、医院行政组织数据、业务或财务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病人信息和疾病情况分开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原始诊疗数据相对于标准数据模板中的内容有缺失包括:数据未从原始数据中采集到,或者采集超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照预定时间段,获取所述原始诊疗数据的增量数据或修改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诊疗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配置用于获取原始诊疗数据;智能梳理模块,配置用于用标准数据模板对原始诊疗数据进行梳理,自动提取所述原始诊疗数据中与所述标准数据模板相匹配的数据以得到筛选诊疗数据,所述标准数据模板包括符合CDISC标准的基线信息、诊疗经过信息和治疗结果信息;自动核查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所述原始诊疗数据相对于标准数据模板中的内容有缺失,向人工终端发送补充数据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补充数据;数据记录模块,配置用于记录原始诊疗数据、筛选诊疗数据和补充数据的内容、时间戳和数据来源信息并进行加密处理和保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原始诊疗数据来自以下至少一个数据来源:
批量导入的表格数据、从医院信息系统HIS获取的数据、电子病历EMR数据、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数据、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数据、手麻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原始诊疗数据至少来自两个数据来源时,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对比校验模块,配置用于对不同数据来源中相对应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响应于数据出现矛盾冲突,向人工终端发送补充数据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修改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数据来源包括HIS系统、LIS系统、RIS系统、PACS系统和手麻系统时,所述原始诊疗数据包括HIS系统中患者基线数据,LIS系统中的血生化检查数据,RIS系统中的放射科数据,PACS系统中图像数据,手麻系统中的手术麻醉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异常值核查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所述原始诊疗数据包括异常数据,向人工终端发送对所述异常数据的修正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修正数据;其中,所述异常数据包括:超过正常值范围的数据和/或超过项目预设范围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基线信息包括,人口学、疾病史、诊断、患者ID、入院时间5个CDISC标准子域,其中,诊断采用国际诊断字典库ICD10统一进行标准化处理;所述诊疗经过包括,治疗方式、治疗周期、检查结果3个CDISC标准子域;所述治疗结果包括,住院时长、诊疗相关总花费、并发症、治疗结果4个CDISC标准子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工终端的用户按照实名认证账户和电子口令登录和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脱敏模块,配置用于从所述原始诊疗信息中去除患者隐私数据、医院行政组织数据、业务或财务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信息隔离模块,配置用于将病人信息和疾病情况分开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原始诊疗数据相对于标准数据模板中的内容有缺失包括:数据未从原始数据中采集到,或者采集超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获取模块进一步配置用于:按照预定时间段,获取所述原始诊疗数据的增量数据或修改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诊疗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标准数据模板对原始诊疗数据进行梳理,自动提取原始诊疗数据中与标准数据模板相匹配的数据以得到筛选诊疗数据,且标准数据模板包括符合CDISC标准的基线信息、诊疗经过信息和治疗结果信息,进一步地,响应于原始诊疗数据相对于标准数据模板中的内容有缺失,向人工终端发送补充数据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补充数据,然后对原始诊疗数据、筛选诊疗数据和补充数据的内容、时间戳和数据来源信息并进行加密处理和保存,保证所存储的数据真实、有效。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本申请诊疗数据管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标准数据模板的一个具体例子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诊疗数据存储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应用本申请诊疗数据存储方法和系统的一个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本申请诊疗数据管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诊疗数据管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具有一定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的任一电子设备,或者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单一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电子设备集群,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下面详细介绍该流程的具体实施过程。
该流程包括:步骤101,获取原始诊疗数据;步骤102,用标准数据模板对原始诊疗数据进行梳理,自动提取原始诊疗数据中与标准数据模板相匹配的数据以得到筛选诊疗数据,上述标准数据模板包括符合临床数据交换标准协会(Clinical Data InterchangeStandards Consortium,简称CDISC)标准的基线信息、诊疗经过信息和治疗结果信息;步骤103,响应于原始诊疗数据相对于标准数据模板中的内容有缺失,向人工终端发送补充数据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补充数据;步骤104,对原始诊疗数据、筛选诊疗数据和补充数据的内容、时间戳和数据来源信息并进行加密处理和保存。
步骤101,获取原始诊疗数据。原始诊疗数据可以是诊疗过程中,原始记录的数据,例如医生问诊时患者对病情的描述、医生所开的处方、护士对住院病人的情况记录,等等。
上述执行主体可以从医院各种数据系统获取原始诊疗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原始诊疗数据可以来自以下至少一个数据来源:批量导入的表格数据、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获取的数据、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Record,EMR)数据、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ystems,PACS)数据、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Hospital laboratory InformationManagement system,简称LIS)数据、手麻系统,等等。可选地,当数据来源包括HIS系统、LIS系统、RIS系统、PACS系统和手麻系统时,原始诊疗数据至少可以包括HIS系统中的患者基线数据,LIS系统中的血生化检查数据,放射科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RIS系统)中的放射科数据,PACS系统中的图像数据,手麻系统中的手术麻醉数据,等等。
在一些实现中,原始诊疗数据还可以包括批量导入的数据、智能手机端等多端录入的数据、原始病历拍照上传的数据、患者微信端录入随访数据等等。
原始诊疗数据可以通过各种可能的采集途径进行采集,例如扫描仪、医生、护士工作使用的计算机、病人使用的智能手机等等。在一些实现中,可以设置前置机,用来从医院各种数据系统获取这些原始诊疗数据,然后将这些原始诊疗数据发送至上述执行主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前置机和上述执行主体之间设置网闸进行物理隔离,使数据只能从前置机发送至上述执行主体。此时,需要在前置机中设置好需要的数据。这样,可以减少上述执行主体与外界设备的连接,保证上述执行主体中的数据安全。值得说明的是,前置机作为医院数据采集的中间设备,其可以通过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扫描仪等等实现。
步骤102,用标准数据模板对原始诊疗数据进行梳理,自动提取原始诊疗数据中与标准数据模板相匹配的数据以得到筛选诊疗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中可以存储有设定的标准数据模板,该标准数据模板可以包括符合CDISC标准的基线信息、诊疗经过信息和治疗结果信息。该标准数据模板可以是表格、语句等各种形式,用于对所需数据进行描述、限定。上述执行主体可以用标准数据模板对原始诊疗数据进行梳理,从原始诊疗数据中提取相应数据。
如图2所示的标准数据模板一个具体例子中的表格210,其可以包括3个大的标准子域211,如基线信息、诊疗经过信息和治疗结果信息。每个大的标准子域211下还可以包括多个小的标准子域212(如人口学等),小的标准子域212下还可以包括多个数据项(如性别、血型等),根据这些小的标准子域212或者数据项,上述执行主体可以从原始诊疗数据中匹配抽取相应信息,作为筛选诊疗数据。
在另一些情况下,标准数据模板也可以只是一些描述语句,例如“患者的血型是___”等等,此时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对原始诊疗数据进行匹配,例如从该描述语句中抽取关键词“血型”,然后从检查结果的原始诊疗数据中匹配到“血型:O”,从而提取“O”补充到上述描述语句中作为一条筛选诊疗数据。
在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基线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人口学、疾病史、诊断、患者ID、入院时间5个CDISC标准子域。其中:人口学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出生年月、血型等信息;疾病史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病人和/或其直系亲属之前所患疾病、治疗方案等等;诊断可以采用国际诊断字典库ICD10统一进行标准化处理。诊疗经过可以包括,治疗方式(如所用药物、所用设备等等)、治疗周期(如3个月等)、检查结果3个CDISC标准子域;治疗结果可以包括,住院时长、诊疗相关总花费、并发症、治疗结果4个CDISC标准子域。
可以理解,各地报道的临床大数据,如果不强制要求包含与临床最核心的诊断治疗相关的最基本数据,则临床数据如果不完整,不系统,不标准,数据再多也毫无用处。根据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可以针对所有疾病必须采集数据和各类单病种必须采集数据的必要诊疗节点和字段,建立一个行业认同度较大的临床数据采集和存贮标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基线数据、诊疗经过、治疗结果等作为必填数据,并增加其他附加项作为选填数据,例如出院随访数据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准数据模板还包括单病种必填数据,对于单病种的诊疗数据,进行具体的规定,例如,单病种必填数据可包括专家共识数据、单病种路径数据、自定义字段和同一病种必填的数据。其中专家共识数据是对于单一病种来说,行业内的专家形成的必须要采集的诊疗数据。单病种路径数据指的是对于单一病种来说,其治疗方案一般是有一套或者多套成型的方案的,可以依据治疗方案来确定所要筛选的数据。此外对于单病种,还可以设置自定义字段,这样,筛选的数据更加灵活,可以随时补充新的数据。同一病种必填的数据是指对于同一个病种来说,必须获取的诊疗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准数据模板还包括具体项目必填数据,主要面对的对象针对具体的医疗项目。具体项目必填数据可包括项目信息(Project Information,简称PI)、项目负责人数据,自定义字段,以及项目组均必填数据。其中项目组均必填数据具体是指项目组的所有成员在填写数据时所必须要填的数据。可通过设定项目组的角色,配置角色权限,要求项目组内的所有角色都填写项目组均必填数据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准数据模板还包录入人选填数据,录入人选填数据可包括注册医生和护士数据、自定义字段、其他人非必填数据和经过三级审核后可进入公共账本的数据。
步骤103,响应于原始诊疗数据相对于标准数据模板中的内容有缺失,向人工终端发送补充数据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补充数据。
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在步骤102中,将原始诊疗数据与标准数据模板相匹配的过程中,判断原始诊疗数据相对于标准数据模板中的内容是否有缺失。举例而言,标准数据模板中有一个数据项“血型”,在原始诊疗数据中没有匹配到相应数据,则判断该数据项缺失。
进一步地,如果数据项缺失,则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向人工终端发送补充数据请求,该补充数据请求可以是提示等方式,如“请补充以下项目:‘血型’”等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这里的人工终端可以是特定的人工终端,例如科室主任办公室的计算机终端,也可以是指定用户的人工终端,不管其用什么样的终端(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只要是指定用户名的用户,上述执行主体即可向该终端发送补充数据请求。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数据项向不同的人工终端用户发送补充数据请求,例如,对于“血型”这样的数据项,向当天检查血型的实验人员发送补充数据请求,而对于“治疗方式”这样的数据项,向患者的主治医生发送补充数据请求。
一般地,人工终端收到补充数据请求后,用户可以人工查阅相关数据,也可以向相关人员核实结果,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结果等等对数据进行补充。用户通过人工终端对缺失数据补充提交后,上述执行主体接收相应补充数据。
值得说明的是,原始诊疗数据相对于标准数据模板中的内容有缺失可以包括:数据未从原始数据中采集到,或者采集超时。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当原始诊疗数据来自两个或以上数据来源时,上述执行主体还可以:对不同数据来源中相对应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响应于数据出现矛盾冲突,向人工终端发送修改数据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修改数据。举例而言,假设原始诊疗数据中包括HIS系统和LIS系统这两个数据来源,上述执行主体在这两个数据来源中都匹配到了血型这个数据项,然而,HIS系统中的血型结果为“A”,即表示患者为A型血,LIS系统中的血型结果为“O”,即表示患者为O型血,两者相冲突。此时,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向相关人工终端,例如血生化检查护士账号登录的人工终端发送修改数据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修改数据,用该修改数据更新筛选诊疗数据。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还可以对原始诊疗数据是否包含异常数据进行检测。其中,异常数据包括:超过正常值范围的数据和/或超过项目预设范围的数据。例如,原始诊疗数据中,患者的身高为10米,远远超过了正常范围,则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判定该数据项的数据是异常数据。由此,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向人工终端发送对该异常数据的修正请求。人工终端用户接收到该修正请求,可以进一步通过人工或系统核实相应数据后发送至上述执行主体,从而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修正数据,并以该修正数据更新筛选诊疗数据。
这样,可以提供解决原有医院信息系统数据脱敏抽取、清洗、比对、智能核查、保障安全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人工终端的用户按照实名认证账户和电子口令登录和操作。由此,可以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以保证数据来源可靠、真实有效。同时,通过身份认证可以保证上述执行主体中的数据安全性。在一些实现中,在身份认证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设置白名单,只有在通过身份认证,并在白名单中匹配到的用户,才可以操作数据。由此进一步提高数据安全性。
步骤104,对原始诊疗数据、筛选诊疗数据和补充数据的内容、时间戳和数据来源信息并进行加密处理和保存。
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对原始诊疗数据、筛选诊疗数据和补充数据的内容存储在本地。同时,对于各条数据,连同时间戳(例如记录时间、采集时间等)和数据来源信息(如来自HIS系统或医护人员某某补充)一起保存。进一步地,保存数据之前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这里的加密可以是普通加密,如设置文件密码,也可以通过加密算法(如MD5、对称加密等)生成密钥。这样,在其他人需要访问该存储的数据时,只有拿到密码或密钥才能访问,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根据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执行主体与外网之间还可以通过网闸物理隔离,由此,数据访问者在对数据进行访问过程中,要经过检测单元进行检测,只有通过身份认证,并且/或者用户名与白名单匹配,才允许数据访问者具有相应的访问权限,通过预定接口获取本步骤中保存的各种数据。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还可以从原始诊疗信息中去除患者隐私数据(如姓名、电话、住址等)、医院行政组织数据(如部门上下级关系等)、业务或财务信息(如收费数据)等。如此,可以对原始诊疗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去敏感词,以保护患者和医院隐私。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也可以将病人信息和疾病情况分开存储。这样,当筛选诊疗数据被读取时,可以避免连病人隐私信息一起读取,从另一个方面保护患者隐私。
可以理解,由于医院数据可能在实时更新,所以第一次大批量获取原始诊疗数据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原始诊疗数据都可能有增加或修改。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按照预定时间段,获取原始诊疗数据的增量数据或修改数据。该预定时间段可以是1天、20个小时、2天等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一个实现中,以上所有记录数据均可以同时记录时间戳、修改痕迹(如修改人、修改时间、修改前的值和修改后的值等)和采入端(如前述的数据来源),痕迹不可修改。同时,还可以针对这些时间戳、修改痕迹和采入端数据计算哈希值,用于保存。这样,可以改善低效、无法溯源、造假流行、无法评估的原有诊疗数据采集方式,提供高效、标准、可追溯的数据采集方法。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如果多个中心共同协作一个项目,则多个中心分别设置一个上述执行主体,创建角色,配置角色权限;根据角色、按照临床研究规范流程设定工作任务,以在医院之间、科室之间、医院与科室之间协调同一科研项目。其中,角色创建可以按照实际科研习惯设置各类团队角色并自由组合角色权限,每个角色的权限能够自主配置,灵活组合;实现权限自由组合,角色分层定义,团队逐层管理的功能等;实现医院科室之间、医院与医院之间多中心协作同一科研项目,通过将团队成员分配至不同的分中心处理本中心数据,而项目发起人及联合发起人可管理所有中心数据。在可选的实施例中,临床研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上述执行主体根据用户完成的角色设定,按照临床研究规范流程设定工作任务,实现流程化作业。可选地,只有通过身份认证,并且/或者用户名与白名单匹配后,才能进行配置角色的操作。白名单用户可以是项目发起人或联合发起人。
通过以上的过程,可以保证所存储的数据真实、有效。具体地:
可以针对所有疾病必须采集数据和各类单病种必须采集数据的必要诊疗节点和字段,建立一个行业认同度较大的临床数据采集和存贮标准;
可以提供解决原有医院信息系统数据脱敏抽取、清洗、比对、智能核查、保障安全的方法;
可以提供解决原有医院信息系统数据脱敏抽取、清洗、比对、智能核查、保障安全的方法;
可以改善低效、无法溯源、造假流行、无法评估的原有诊疗数据采集方式,提供高效、标准、可追溯的数据采集方法。
如图3所示,是本申请提供的诊疗数据管理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301,配置用于获取原始诊疗数据;智能梳理模块302,配置用于用标准数据模板对原始诊疗数据进行梳理,自动提取原始诊疗数据中与标准数据模板相匹配的数据以得到筛选诊疗数据,标准数据模板包括符合CDISC标准的基线信息、诊疗经过信息和治疗结果信息;自动核查模块303,配置用于响应于原始诊疗数据相对于标准数据模板中的内容有缺失,向人工终端发送补充数据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补充数据;数据记录模块304,配置用于记录原始诊疗数据、筛选诊疗数据和补充数据的内容、时间戳和数据来源信息并进行加密处理和保存。
根据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原始诊疗数据来自以下至少一个数据来源:批量导入的表格数据、从医院信息系统HIS获取的数据、电子病历EMR数据、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数据、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数据、手麻系统。
当所述原始诊疗数据至少来自两个数据来源时,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数据对比校验模块,配置用于对不同数据来源中相对应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响应于数据出现矛盾冲突,向人工终端发送补充数据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修改数据。该数据对比校验模块可以和自动核查模块303并列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还可以按顺序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数据来源包括HIS系统、LIS系统、RIS系统、PACS系统和手麻系统时,原始诊疗数据还可以具体包括:HIS系统中患者基线数据,LIS系统中的血生化检查数据,放射科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RIS)中的放射科数据,PACS系统中图像数据,手麻系统中的手术麻醉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系统还包括:
异常值核查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所述原始诊疗数据包括异常数据,向人工终端发送对所述异常数据的修正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修正数据;其中,所述异常数据包括:超过正常值范围的数据和/或超过项目预设范围的数据。
同理,该异常值核查模块可以和自动核查模块303并列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还可以按顺序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线信息可以包括,人口学(如性别、血型等)、疾病史、诊断、患者ID、入院时间5个CDISC标准子域,其中,诊断采用国际诊断字典库ICD10统一进行标准化处理;诊疗经过可以包括,治疗方式、治疗周期、检查结果3个CDISC标准子域;治疗结果可以包括,住院时长、诊疗相关总花费、并发症、治疗结果4个CDISC标准子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人工终端的用户按照实名认证账户和电子口令登录和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
脱敏模块,配置用于从原始诊疗信息中去除患者隐私数据、医院行政组织数据、业务或财务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信息隔离模块,配置用于将病人信息和疾病情况分开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原始诊疗数据相对于标准数据模板中的内容有缺失包括:数据未从原始数据中采集到,或者采集超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获取模块301进一步配置用于:按照预定时间段,获取原始诊疗数据的增量数据或修改数据。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诊疗数据管理系统与图2示出的诊疗数据管理方法相对应,因此基于图2的描述和解释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系统,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理解以上实施例中的方法和系统,图4给出了一个应用场景示意图。请参考图4。
在图4中,通过前置机402从医院信息系统401获取原始诊疗数据,之后,前置机402将原始诊疗数据发送至诊疗数据管理系统403。在一些实现中,前述实施例的医疗数据管理方法可以适用于诊疗数据管理系统403。当诊疗数据管理系统403实现为应用程序或虚拟模块时,其可以运行在医院内部的某个电子设备上。在医院信息系统401与前置机402之间、前置机402与诊疗数据管理系统403之间均通过网闸隔离,原始诊疗数据只能够从医院信息系统401到前置机402、从前置机402到诊疗数据管理系统403的单向传输。诊疗数据管理系统403与医院外网隔离,仅通过特定接口允许通过身份认证和白名单匹配的用户访问相关数据。如此,可以保证诊疗数据的安全性。
医院信息系统401例如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批量导入的表格、从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系统EMR、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手麻系统,等等。
初始时,前置机按照诊疗数据管理系统403的标准数据模板进行设置,以从医院信息系统401获取原始诊疗数据。诊疗数据管理系统403中的标准数据模板可以按照需求,允许特定身份的人进行改动,例如项目负责人等。该“特定身份的人”通过身份认证,并在白名单中匹配到来确定。
诊疗数据管理系统403将原始诊疗数据与标准数据模板相匹配,对原始诊疗数据进行梳理,如果数据项缺失、数据出现矛盾冲突、包含异常数据时,可以向人工终端发送补充数据请求、修改数据请求或者对异常数据的修正请求,并接收相应的补充数据、修改数据或修正数据。
然后,诊疗数据管理系统403可以对原始诊疗数据、筛选诊疗数据和补充数据的内容、时间戳和数据来源信息并进行加密处理和保存。
为保障系统安全,在一个实施例中,诊疗数据管理系统403还可以设置在CentOS6.5操作系统环境中,采取最小服务原则,关闭一切不需要的服务,仅保留基础网络与安全外壳协议(SSH)、日志等基础服务,以提升管控力度降低非必要服务引起的安全隐患。同时,对账号实行最小权限原则,禁止超级用户直接登录系统,使用强口令、排他性密码及一次性密码等安全策略,针对登录用户进行全程操作监控及使用权限申请制。整个系统一直处于单局域网状态中,在诊疗数据管理系统403上进行授权,确保诊疗数据管理系统403的网络安全性。
在一些实现中,诊疗数据管理系统403内设标准化CDISC数据编码标准,ICD10标准诊断字典库,在此基础上设置所有疾病诊疗质量相关的必填字段和自定义选填字段,按照各个单病种不同的诊疗流程,设定单病种必填字段,以完成对临床诊疗数据的智能采集。
为保证数据采集的真实可追溯,所有数据采集和修改均留痕记录,所有相关人员登录操作均采用电子口令,按照角色分配权限,数据采集或记录的时间戳、哈希值将永久保存。
在该实施例中,数据访问者通过身份认证,并且/或者用户名与白名单匹配后,通过诊疗数据管理系统403还能够实现角色创建、按照实际科研习惯设置各类团队角色并自由组合角色权限,每个角色的权限能够自主配置,灵活组合;实现权限自由组合,角色分层定义,团队逐层管理的功能等;实现医院科室之间、医院与医院之间多中心协作同一科研项目,通过将团队成员分配至不同的分中心处理本中心数据,而项目发起人及联合发起人可管理所有中心数据。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2)

1.一种诊疗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原始诊疗数据;
用标准数据模板对原始诊疗数据进行梳理,自动提取所述原始诊疗数据中与所述标准数据模板相匹配的数据以得到筛选诊疗数据,所述标准数据模板包括符合CDISC标准的基线信息、诊疗经过信息和治疗结果信息;
响应于所述原始诊疗数据相对于标准数据模板中的内容有缺失,向人工终端发送补充数据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补充数据;
对原始诊疗数据、筛选诊疗数据和补充数据的内容、时间戳和数据来源信息并进行加密处理和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诊疗数据来自以下至少一个数据来源:
批量导入的表格数据、从医院信息系统HIS获取的数据、电子病历EMR数据、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数据、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数据、手麻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原始诊疗数据至少来自两个数据来源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不同数据来源中相对应的数据进行比对校验;
响应于数据出现矛盾冲突,向人工终端发送修改数据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修改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来源包括HIS系统、LIS系统、RIS系统、PACS系统和手麻系统时,所述原始诊疗数据包括HIS系统中患者基线数据,LIS系统中的血生化检查数据,RIS系统中的放射科数据,PACS系统中图像数据,手麻系统中的手术麻醉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原始诊疗数据包括异常数据,向人工终端发送对所述异常数据的修正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修正数据;
其中,所述异常数据包括:超过正常值范围的数据和/或超过项目预设范围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基线信息包括,人口学、疾病史、诊断、患者ID、入院时间5个CDISC标准子域,其中,诊断采用国际诊断字典库ICD10统一进行标准化处理;
所述诊疗经过包括,治疗方式、治疗周期、检查结果3个CDISC标准子域;
所述治疗结果包括,住院时长、诊疗相关总花费、并发症、治疗结果4个CDISC标准子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终端的用户按照实名认证账户和电子口令登录和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原始诊疗信息中去除患者隐私数据、医院行政组织数据、业务或财务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病人信息和疾病情况分开存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诊疗数据相对于标准数据模板中的内容有缺失包括:
数据未从原始数据中采集到,或者采集超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照预定时间段,获取所述原始诊疗数据的增量数据或修改数据。
12.一种诊疗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配置用于获取原始诊疗数据;
智能梳理模块,配置用于用标准数据模板对原始诊疗数据进行梳理,自动提取所述原始诊疗数据中与所述标准数据模板相匹配的数据以得到筛选诊疗数据,所述标准数据模板包括符合CDISC标准的基线信息、诊疗经过信息和治疗结果信息;
自动核查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所述原始诊疗数据相对于标准数据模板中的内容有缺失,向人工终端发送补充数据请求,并接收来自人工终端的补充数据;
数据记录模块,配置用于记录原始诊疗数据、筛选诊疗数据和补充数据的内容、时间戳和数据来源信息并进行加密处理和保存。
CN201810621863.9A 2018-06-15 2018-06-15 诊疗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88779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21863.9A CN108877920A (zh) 2018-06-15 2018-06-15 诊疗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21863.9A CN108877920A (zh) 2018-06-15 2018-06-15 诊疗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7920A true CN108877920A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39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21863.9A Pending CN108877920A (zh) 2018-06-15 2018-06-15 诊疗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77920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4983A (zh) * 2018-12-07 2019-04-05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一种应用于医学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9785921A (zh) * 2018-12-03 2019-05-21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一种医疗数据录入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783426A (zh) * 2018-12-14 2019-05-2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采集数据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59837A (zh) * 2019-01-18 2019-06-07 陈德昌 一种基于医疗数据的脓毒症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935288A (zh) * 2019-03-08 2019-06-25 厦门纳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ct设备数据管理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装置
CN110556182A (zh) * 2019-08-26 2019-12-10 周禹同 一种医院数据流转追溯的方法
CN110782984A (zh) * 2019-10-23 2020-02-11 广州数字方舟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医疗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11028922A (zh) * 2019-12-13 2020-04-17 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 医学影像数据的标准化方法、装置、服务器设备及介质
CN111277490A (zh) * 2020-02-03 2020-06-12 贵州精准健康数据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数据存储、传输方法及应用系统
CN111667922A (zh) * 2020-06-03 2020-09-15 北京六元空间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临床诊疗数据录入系统和方法
CN111883224A (zh) * 2020-07-01 2020-11-03 金蝶医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病历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31213A (zh) * 2020-10-20 2020-12-25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的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9012A (zh) * 2011-11-04 2012-06-20 厦门市智业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将电子病历的内容映射电子病历标准数据库的方法
CN103310054A (zh) * 2013-06-09 2013-09-18 杭州银江电子病历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医疗信息的人体诊疗信息融合数字模型及构造方法
CN103606120A (zh) * 2013-11-25 2014-02-26 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模板的病程记录的录入装置及其录入方法
CN104835098A (zh) * 2015-05-15 2015-08-12 上海翼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病历电子数据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5005683A (zh) * 2015-06-17 2015-10-28 北京锐易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区域医疗系统数据规范化问题的缓存系统及方法
CN106445901A (zh) * 2016-09-28 2017-02-22 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病例报告表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07767929A (zh) * 2017-11-13 2018-03-06 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病例报告表填写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9012A (zh) * 2011-11-04 2012-06-20 厦门市智业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将电子病历的内容映射电子病历标准数据库的方法
CN103310054A (zh) * 2013-06-09 2013-09-18 杭州银江电子病历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医疗信息的人体诊疗信息融合数字模型及构造方法
CN103606120A (zh) * 2013-11-25 2014-02-26 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模板的病程记录的录入装置及其录入方法
CN104835098A (zh) * 2015-05-15 2015-08-12 上海翼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病历电子数据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5005683A (zh) * 2015-06-17 2015-10-28 北京锐易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区域医疗系统数据规范化问题的缓存系统及方法
CN106445901A (zh) * 2016-09-28 2017-02-22 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病例报告表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07767929A (zh) * 2017-11-13 2018-03-06 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病例报告表填写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5921A (zh) * 2018-12-03 2019-05-21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一种医疗数据录入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584983A (zh) * 2018-12-07 2019-04-05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一种应用于医学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9783426A (zh) * 2018-12-14 2019-05-2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采集数据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59837A (zh) * 2019-01-18 2019-06-07 陈德昌 一种基于医疗数据的脓毒症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935288A (zh) * 2019-03-08 2019-06-25 厦门纳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ct设备数据管理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装置
CN110556182A (zh) * 2019-08-26 2019-12-10 周禹同 一种医院数据流转追溯的方法
CN110782984A (zh) * 2019-10-23 2020-02-11 广州数字方舟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医疗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11028922A (zh) * 2019-12-13 2020-04-17 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 医学影像数据的标准化方法、装置、服务器设备及介质
CN111277490A (zh) * 2020-02-03 2020-06-12 贵州精准健康数据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数据存储、传输方法及应用系统
CN111277490B (zh) * 2020-02-03 2022-10-28 贵州精准健康数据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数据存储、传输方法及应用系统
CN111667922A (zh) * 2020-06-03 2020-09-15 北京六元空间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临床诊疗数据录入系统和方法
CN111883224A (zh) * 2020-07-01 2020-11-03 金蝶医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病历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31213A (zh) * 2020-10-20 2020-12-25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的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7920A (zh) 诊疗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Griggs et al. Healthcare blockchain system using smart contracts for secure automated 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
Madine et al. Blockchain for giving patients control over their medical records
Kotz et al. Privacy and security in mobile health: a research agenda
US2022022324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ccess of a user's health information stored over a health care network
US20180211058A1 (en) Trust based access to records via encrypted protocol communications with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794132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ication of a patient
Kordestani et al. HapiChain: a blockchain-based framework for patient-centric telemedicine
US2020016830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electronic medical and health records by blockchain
CN108986873A (zh) 一种可追溯的诊疗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EP3605376A1 (en) Blockchain-based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data records
US2008017757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ve integration of electronic medical health records
US2023017746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reening Potential Test Subjects for Participation in Recent Trials
US2020019305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linical study management
US20130346103A1 (en) Hipaa-compliant third party access to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CN117238458B (zh) 基于云计算的重症护理跨机构协同平台系统
US20220391537A1 (en) System for protecting and anonymizing personal data
Ismail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patient-centric blockchain-based healthcare records management framework
US11145391B1 (en) Longitudinal condition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Yongjoh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internet-of-healthcare system using blockchain
CN111370118A (zh) 跨医疗机构的诊疗安全分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2011031392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ources of health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health record systems
Mancer et al. Blockchain Technology for Secure Shared Medical Data
Sneha et al. Alleviating challenges related to FDA-approved medical wearables us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EP403498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ccess of a user's health information to third part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08

Address after: 100020 17 / F, building 9, No.88 Jiangu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2002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Medical China Mobil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22, 4 tower, Tai Jian Jia building, 31 North Tonghui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Shen Yan L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12

Address after: 100020 17 / F, building 9, No.88 Jiangu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2002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Medical China Mobil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NHWA PHARMA. Corp.

Address before: 100020 17 / F, building 9, No.88 Jiangu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2002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Medical China Mobil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