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4316A - 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4316A
CN108874316A CN201810574327.8A CN201810574327A CN108874316A CN 108874316 A CN108874316 A CN 108874316A CN 201810574327 A CN201810574327 A CN 201810574327A CN 108874316 A CN108874316 A CN 108874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resource
index
subpoo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743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鹏
高瑞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743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43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4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43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7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of upgrading existing storage systems, e.g. for improv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host and storag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1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Distributed or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s, e.g.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利用获取的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当接收到存储请求时,在满足存储请求的预设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并在目标存储设备中存储与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存储资源的集中管理并结合“按需分配”的思想,能够有效地提升数据中心的存储资源利用率,减少存储资源的浪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型应用、平台等越来越多。数据中心对于这些大型应用、平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其正常对外提供服务的核心。
现有的,在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分批次采购不同厂商,不同版本和类型的存储设备的情况。虽然实现了存储资源多样化,但是不同存储设备之间的存储资源逐渐形成孤岛,数据不能流通,无法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提升服务能力指标。另外,存储容量碎片也在不断增多,存储资源管理变得更为复杂,存储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
综上所述,如何对存储资源的进行有效地管理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地提升数据中心的存储资源利用率,减少存储资源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包括:
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其中,所述存储指标包括性能指标和/或服务能力指标;
利用获取的所述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
当接收到存储请求时,在满足所述存储请求的预设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并在所述目标存储设备中存储与所述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
优选地,所述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包括:
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性能指标,所述性能指标包括IOPS指标、带宽指标、时延迟指标;
和/或,
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服务能力指标,所述服务能力指标为冗余度或数据保护类型;其中,所述数据保护类型的类型包括快照、镜像和复制。
优选地,利用获取的所述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包括:
利用各个所述存储设备的IOPS指标值分别符合的预设资源子池的IOPS指标值范围,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各个所述预设资源子池中;
其中,所述预设资源子池包括低性能资源子池、中性能资源子池和高性能资源子池。
优选地,利用获取的所述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资源子池中,包括:
按照各个所述存储设备的冗余度分别对应的预设资源子池的冗余度范围,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对应的所述预设资源子池中;
其中,所述预设资源子池包括低可靠性资源子池、中可靠性资源子池和高可靠性资源子池。
优选地,利用获取的所述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包括:
将具有所述数据保护的存储设备,按照所述数据保护类型划分至对应的预设数据保护资源子池中;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保护资源子池包括快照子池、镜像子池和复制子池。
优选地,所述当接收到存储请求时,在满足所述存储请求的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并在所述目标存储设备中存储与所述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包括:
当接收到存储请求时,判断所述存储请求对应的主机应用优先级,并确定所述主机应用优先级对应的目标资源子池;
在所述目标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并在所述存储设备中存储与所述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
优选地,利用获取的所述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包括:
利用获取到的性能指标和服务能力指标,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
其中,每个所述存储设备至少对应一个预设资源子池。
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装置,包括:
存储指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其中,所述存储指标包括性能指标和/或服务能力指标;
存储设备划分模块,用于利用获取的所述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
目标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存储请求时,在满足所述存储请求的预设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并在所述目标存储设备中存储与所述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
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的步骤。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的步骤。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其中,存储指标包括性能指标和/或服务能力指标;利用获取的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当接收到存储请求时,在满足存储请求的预设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并在目标存储设备中存储与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在对存储设备进行管理和应用时,先利用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将各个存储设备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将各个存储设备划分到相应的预测资源子池中,便于集中管理,减少数据孤岛,方便数据流通。然后,在出现数据存储请求时,在满足存储请求的预设存储资源池中确定出用于存储与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设备,并利用该目标存储设备存储目标数据即可。在存储数据时,在满足存储请求的预设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进行存储,可按照存储请求的存储需求分配相应的存储资源进行存储,减少存储容量碎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存储资源的集中管理并结合“按需分配”的思想,能够有效地提升数据中心的存储资源利用率,减少存储资源的浪费。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与上述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相对应的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的实施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的实施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中心存储设备和业务主机组网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资源集中管理方法实现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存储资源添加模块流程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存储资源管理模块流程示意图;
图7为图4中的存储资源分配模块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存储资源集中管理平台,对数据中心内包括的多种不同存储设备的存储资源进行集中管理,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
其中,存储指标包括性能指标和/或服务能力指标。
存储资源集中管理平台可以通过存储管理标准接口或者定制化管理接口如SMI-S(Storage Management Initiative specification,存储管理接口标准)等现有的存储管理标准接口,发现数据中心内各种存储设备。并在获取可用的存储资源的同时,获取存储资源能够提供的存储指标。其中,存储指标包括性能指标、服务能力指标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性能指标可以用如存储容量、每秒进行读写(I/O)操作的次数等存储性能指标参数来表示;服务能力指标(如流量控制,冗余等指标)来表示,或用0或1分别表示是否具备某项服务能力(如具备镜像能力则镜像服务指标为1;反之,镜像服务指标为0)。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预先建立一个基于存储设备型号各自对应的存储指标的查找表。即,在确定出数据中心的存储设备的型号时,便可通过预先建立的查找表中确定出该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
S102、利用获取的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资源子池的类型。例如,可根据实际存储需要按照性能指标高低划分资源子池,也可以按照服务能力指标的具体类型,划分出具有特定服务能力指标的资源子池。具体的,预设资源子池的具体的数目,种类,大小可预先确定,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和调整,在此不做限定。
获得各个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之后,可以利用获取的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例如,针对服务能力指标的高低,将存储设备划分到基于不同服务能力指标值高低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存储指标的类型,将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划分到不同的预设资源子池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同一个存储设备,该存储设备可以归属于多个预设资源子池。例如,对于同一个存储设备,既可以划分到高性能资源子池中,也可以划分为大容量存储容量的资源子池中。当然,在同一个预设资源子池,也可有多个不同的存储设备与之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当出现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没有与之对应的预设资源子池,还可以创建一个与该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匹配的资源子池。
S103、当接收到存储请求时,在满足存储请求的预设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并在目标存储设备中存储与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
在对外提供存储服务过程中,可以在接收到存储请求时,在满足存储请求的预设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例如,当存储请求为要求高速存储目标数据的存储请求时,此时可以在预设资源子池中找到满足高速存储的一个预设资源子池。目标存储设备可以为满足该高速存储需求的预设资源子池中的任意一个存储设备。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之后,将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存入目标存储设备中。也就是说,基于对存储设备进行划分归类为不同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当有存储需求时,则在符合存储需求的预设资源子池中找出相应的存储设备进行数据存储即可。即,利用“按需分配”的核心思想,为待存储的数据找到最佳存储设备进行存储。
优选地,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按照主机应用存储需要,将符合需求的存储设备分配给应用主机使用。具体的,即在对应的存储设备中执行主机映射命令,完成资源分配和主机映射,以便应用主机可以发现已分配的存储资源进行读写访问。也就是说,不必在接收到每一个存储请求时,都为其确定存储的目标存储设备。可简化存储流程,提高存储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在完成步骤S101和步骤S102之后,且数据中心已经对外提供服务后,若出现新添加的存储设备,还可以执行上述步骤S101和步骤S102的操作,仅针对新添加的存储设备获取其存储指标,并将新添加的存储设备划分到对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以便对新添加的存储设备进行集中管理。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其中,存储指标包括性能指标和/或服务能力指标;利用获取的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当接收到存储请求时,在满足存储请求的预设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并在目标存储设备中存储与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在对存储设备进行管理和应用时,先利用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将各个存储设备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将各个存储设备划分到相应的预测资源子池中,便于集中管理,减少数据孤岛,方便数据流通。然后,在出现数据存储请求时,在满足存储请求的预设存储资源池中确定出用于存储与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设备,并利用该目标存储设备存储目标数据即可。在存储数据时,在满足存储请求的预设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进行存储,可按照存储请求的存储需要分配相应的存储资源进行存储,减少存储容量碎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存储资源的集中管理并结合“按需分配”的思想,能够有效地提升数据中心的存储资源利用率,减少存储资源的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在后续实施例中涉及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相同步骤或相应步骤之间可相互参考,相应的有益效果也可相互参照,在下文的改进实施例中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
其中,存储指标包括性能指标和/或服务能力指标。
优选地,步骤S201包括:
步骤一、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性能指标,性能指标包括IOPS指标、带宽指标、时延迟指标;
和/或,
步骤二、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服务能力指标,服务能力指标为冗余度或数据保护类型;其中,数据保护类型的类型包括快照、镜像和复制。
为便于描述,下面将上述步骤一和步骤二结合起来进行说明。
根据实际情况或预先设置的需求,当仅需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性能指标时,仅需执行上述步骤一的操作。即获取各个存储设备对应的包括但不限于IOPS(Input/OutputOperations Per Second,每秒进行读写(I/O)操作的次数)指标、带宽指标(每秒的吞吐量)、时延迟指标(每个IO的响应时间)。例如,还可以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存储资源的大小,存储速度等性能指标指标。
根据实际情况或预先设置的需求,当仅需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服务能力指标时,仅需执行上述步骤二的操作,即获取各个存储设备对应的冗余度或数据保护类型。具体的,数据保护类型的类型包括快照、镜像和复制,即是否支持快照、镜像和复制等保护数据的功能。
根据实际情况或预先设置的需求,需要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性能指标和服务能力指标时,则需执行上述步骤一和步骤二的操作。
S202、利用获取的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
基于获得到的存储指标的不同,在将各个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具有如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
当获取到的存储指标仅为性能指标时,具有如下存储设备划分方式:
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性能指标为IOPS指标为例,对存储设备划分进行详细说明。利用各个存储设备的IOPS指标值分别符合的预设资源子池的IOPS指标值范围,将各个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各个预设资源子池中。
其中,预设资源子池包括低性能资源子池、中性能资源子池和高性能资源子池。
也就是说,当获取到的性能指标为IOPS指标值时,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各个预设资源子池的IOPS指标值范围,将各个资源子池分别划分到各个预设资源子池中。其中,各个资源子池可以预先设置为低性能资源子池、中性能资源子池和高性能资源子池。具体的,各个不同性能资源子池各自对应的IOPS指标值的范围可以预先确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和调整,在此不做限定。
当然,不同性能等级的资源子池各自对应的IOPS指标值的范围的设定会影响各个存储设备的划分结果,当IOPS指标值的范围符合实际需求时,可以加快更好的实现存储资源的集中管理。优选地,可将IOPS指标值大于10000的存储设备划分到高性能资源子池;将IOPS指标值在10000和5000之间的存储设备划分为中等性能存储子池;将IOPS指标值低于5000的存储设备划分到低性能资源子池。
需要说明的是,当性能指标为带宽指标、时延迟指标时,可参照利用IOPS指标值对存储设备进行划分,在此不再赘述。显然地,因性能指标类型不同,相应地划分存储设备所需的范围参数也将不同。这些范围参数可以预先确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和调整,在此不做限定。
情况二:
当获取到的存储指标仅为服务能力指标中的冗余度时,具有如下存储设备划分方式:
按照各个存储设备的冗余度分别对应的预设资源子池的冗余度范围,将各个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对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
其中,预设资源子池包括低可靠性资源子池、中可靠性资源子池和高可靠性资源子池。
也就是说,当获取到的服务能力指标为各个存储设备的冗余度时,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各个预设资源子池的冗余度的范围,将各个资源子池分别划分到低可靠性资源子池、中可靠性资源子池和高可靠性资源子池。
显然的,不同可靠性等级的资源子池各自对应的冗余度范围的设定会影响各个存储设备的划分结果,当冗余度的范围符合实际需求时,可以加快更好的实现存储资源的集中管理。冗余度范围与最终的存储设备的划分的结果优选地,可将冗余度大于等于3的存储设备,划分到高可靠性资源子池;冗余度为2的存储设备,划分到中等可靠性资源子池;冗余度为0的存储设备,划分到低可靠性资源子池。
情况三:
当获取到的存储指标仅为服务能力指标中的数据保护类型的类型,具有如下存储设备划分方式:
将具有数据保护的存储设备,按照数据保护类型划分至对应的预设数据保护资源子池中。
其中,预设数据保护资源子池包括快照子池、镜像子池和复制子池。
也就是说,当获取到的服务能力指标为各个存储设备的数据保护类型的类型时,可以按照数据保护类型的类型划分至相应的预设数据保护资源子池中。预设数据保护资源子池包括但不限于快照子池、镜像子池和复制子池,即分别具备快照、镜像和复制等数据保护功能的资源子池。
情况四:
当获取到的存储指标为多种不同的指标时,可结合上述三种情况将存储设备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满足情况四时,一个存储设备可以被划分到至少一个预设资源子池中。具体的,当获取到的存储指标包括性能指标和服务能力指标时,在利用获取到的性能指标和服务能力指标,将各个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在最后的划分结果,每个存储设备至少对应一个预设资源子池。
例如,当一个存储设备的IOPS指标值大于10000,应划分为高性能资源子池中,同时,该存储设备还具有镜像的数据保护类型,也就是说,该存储设备还可以划分到镜像子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该存储设备归属到两个不同的资源子池中。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仅将其划分到一个预设资源子池中。
将各个存储设备划分到相应的预测资源子池中之后,可以执行步骤S203的操作。
S203、当接收到存储请求时,判断存储请求对应的主机应用优先级,并确定主机应用优先级对应的目标资源子池。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为发送存储请求的主机中的各个应用预先设置不同的优先级。具体的,对于高优先级的应用所使用到的存储资源也设置为高优先级。在判断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资源子池时,如果应用A的优先级设置为高,应用B的优先级设置为低,则优先保障应用A的性能要求。也就是说,对于应用A对应的存储请求,则将其对应到高性能资源子池中;对于低优先级应用B对应的存储请求,则将其对应到低性能资源子池中,或对应用B所使用的存储资源进行流量限制,以保障高优先级应用。
S204、在目标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并在存储设备中存储与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
在确定出满足存储请求的目标资源子池之后,在该目标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用于存储该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设备。并在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之后,在目标存储设备中存储目标数据。
实施例三: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下面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应用到存储资源集中管理平台,并结合具体的应用流程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3,在数据中心,存储设备和业务主机之间通过交换机(利用光纤或万兆以太进行通信连接)组网连接,保证业务主机和存储设备联通。
存储资源集中管理平台通过存储管理标准接口或者定制化管理接口,发现数据中心内各种存储设备,获取可用的存储资源,同时获取存储资源能够提供的性能指标(如存储容量等属性)和服务能力指标(如流量控制,冗余等服务类型)。根据存储资源的性能指标和服务能力指标,创建不同级别的资源池。在给主机应用分配资源时,可根据输入的业务应用要求(如性能,容量,流量控制,冗余等要求),选择相应的存储资源池进行资源分配。通过对存储资源集中管理,实现对存储资源的合理规划,可以有效的提升存储资源利用率,减少对存储资源的浪费。
请参考图4,将该方法模块化后的具体实现方案如下:
资源添加模块,用于发现存储设备,获取存储设备可用存储资源,并将可用资源添加到资源管理平台集中管理。
请参考图5,实现资源添加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发现存储设备,可使用存储管理标准接口或者定制化接口发现并管理存储设备;
(2)获取存储设备可用存储资源;
(3)将资源添加到存储资源池统一管理;
(4)定义或添加该存储设备资源管理的接口,包括不限于资源申请,资源分配,资源查看等管理接口。
(5)建立存储资源和存储设备的关联关系。
资源管理模块,获取存储资源的性能指标和所具备的服务能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容量,性能指标,冗余等属性;对于所获取服务能力指标(或服务级别)进行评估,添加到相应的资源子池。
请参考图6,实现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从存储设备获取可用存储资源的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资源的类型,容量,性能指标等信息;
(2)从存储设备获取可用存储资源所具备的服务能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冗余,流量控制等数据保护类型;
(3)根据所获取到的存储资源的性能指标和具备的服务能力指标,将存储资源划分到相应的存储资源子池;如果没有相应的存储资源子池时,可创建该类型新的资源子池。
资源分配模块,根据应用主机对存储资源容量,性能,冗余等特性要求,筛选符合条件的资源子池,从资源子池中分配存储资源,映射给应用主机使用。
请参考图7,实现资源分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输入应用主机对存储资源分配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资源容量,性能指标,冗余等特性要求;
(2)根据输入的资源要求,筛选符合条件的资源子池;
(3)选定待分配资源,根据资源子池与存储设备关联关系,找到对应的存储设备;
(4)分配资源,在对应的存储设备中,执行分配存储资源命令;
(5)将已分配存储资源映射给应用主机使用,在对应的存储设备中执行主机映射命令;
(6)完成资源分配和主机映射之后,应用主机便可以发现并对已分配的存储资源进行读写访问。
通过发现并接入数据中心的存储设备,获取存储资源,添加到资源池集中管理;根据存储资源按照性能指标和服务能力指标进行资源子池划分;再根据输入的应用主机对资源的要求,对子池进行筛选和分配。这样可以更高效地对存储资源进行管理,有效提高存储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装置,下文描述的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装置与上文描述的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存储指标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其中,存储指标包括性能指标和/或服务能力指标;
存储设备划分模块102,用于利用获取的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
目标数据存储模块103,用于当接收到存储请求时,在满足存储请求的预设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并在目标存储设备中存储与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其中,存储指标包括性能指标和/或服务能力指标;利用获取的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当接收到存储请求时,在满足存储请求的预设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并在目标存储设备中存储与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在对存储设备进行管理和应用时,先利用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将各个存储设备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将各个存储设备划分到相应的预测资源子池中,便于集中管理,减少数据孤岛,方便数据流通。然后,在出现数据存储请求时,在满足存储请求的预设存储资源池中确定出用于存储与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设备,并利用该目标存储设备存储目标数据即可。在存储数据时,在满足存储请求的预设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进行存储,可按照存储请求的存储需要分配相应的存储资源进行存储,减少存储容量碎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存储资源的集中管理并结合“按需分配”的思想,能够有效地提升数据中心的存储资源利用率,减少存储资源的浪费。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存储指标获取模块101,包括:
性能指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性能指标,性能指标包括IOPS指标、带宽指标、时延迟指标;
和/或,
服务能力指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服务能力指标,服务能力指标为冗余度或数据保护类型;其中,数据保护类型的类型包括快照、镜像和复制。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存储设备划分模块102,具体用于利用各个存储设备的IOPS指标值分别符合的预设资源子池的IOPS指标值范围,将各个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各个预设资源子池中;其中,预设资源子池包括低性能资源子池、中性能资源子池和高性能资源子池。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存储设备划分模块102,具体用于按照各个存储设备的冗余度分别对应的预设资源子池的冗余度范围,将各个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对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其中,预设资源子池包括低可靠性资源子池、中可靠性资源子池和高可靠性资源子池。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存储设备划分模块102,具体用于将具有数据保护的存储设备,按照数据保护类型划分至对应的预设数据保护资源子池中;其中,预设数据保护资源子池包括快照子池、镜像子池和复制子池。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存储设备划分模块102,包括:
目标资源子池确定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存储请求时,判断存储请求对应的主机应用优先级,并确定主机应用优先级对应的目标资源子池;
目标存储设备确定单元,用于在目标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并在存储设备中存储与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存储设备划分模块102,具体用于利用获取到的性能指标和服务能力指标,将各个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其中,每个存储设备至少对应一个预设资源子池。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设备,下文描述的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设备与上文描述的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9所示,该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设备包括:
存储器D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D2,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的步骤。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下文描述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的步骤。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可读存储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其中,所述存储指标包括性能指标和/或服务能力指标;
利用获取的所述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
当接收到存储请求时,在满足所述存储请求的预设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并在所述目标存储设备中存储与所述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包括:
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性能指标,所述性能指标包括IOPS指标、带宽指标、时延迟指标;
和/或,
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服务能力指标,所述服务能力指标为冗余度或数据保护类型;其中,所述数据保护类型的类型包括快照、镜像和复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获取的所述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包括:
利用各个所述存储设备的IOPS指标值分别符合的预设资源子池的IOPS指标值范围,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各个所述预设资源子池中;
其中,所述预设资源子池包括低性能资源子池、中性能资源子池和高性能资源子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获取的所述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资源子池中,包括:
按照各个所述存储设备的冗余度分别对应的预设资源子池的冗余度范围,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对应的所述预设资源子池中;
其中,所述预设资源子池包括低可靠性资源子池、中可靠性资源子池和高可靠性资源子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获取的所述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包括:
将具有所述数据保护的存储设备,按照所述数据保护类型划分至对应的预设数据保护资源子池中;
其中,所述预设数据保护资源子池包括快照子池、镜像子池和复制子池。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存储请求时,在满足所述存储请求的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并在所述目标存储设备中存储与所述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包括:
当接收到存储请求时,判断所述存储请求对应的主机应用优先级,并确定所述主机应用优先级对应的目标资源子池;
在所述目标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并在所述存储设备中存储与所述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获取的所述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包括:
利用获取到的性能指标和服务能力指标,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
其中,每个所述存储设备至少对应一个预设资源子池。
8.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指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存储设备的存储指标;其中,所述存储指标包括性能指标和/或服务能力指标;
存储设备划分模块,用于利用获取的所述存储指标的类型或指标值,将各个所述存储设备分别划分到相应的预设资源子池中;
目标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存储请求时,在满足所述存储请求的预设资源子池中确定出目标存储设备,并在所述目标存储设备中存储与所述存储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
9.一种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0574327.8A 2018-06-06 2018-06-06 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88743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4327.8A CN108874316A (zh) 2018-06-06 2018-06-06 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4327.8A CN108874316A (zh) 2018-06-06 2018-06-06 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4316A true CN108874316A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37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74327.8A Pending CN108874316A (zh) 2018-06-06 2018-06-06 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743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2660A (zh) * 2020-12-16 2021-04-06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规格信息数据库创建方法、芯片挑选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1152A (zh) * 2011-11-29 2012-06-27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级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3577337A (zh) * 2013-11-05 2014-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系统的空间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3853500A (zh) * 2012-12-07 2014-06-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海量数据的数据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598495A (zh) * 2013-10-31 2015-05-06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分级存储方法及系统
US20150134878A1 (en) * 2013-11-12 2015-05-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onvolatile storage thresholding for ultra-ssd, ssd, and hdd drive intermix
CN105049443A (zh) * 2015-08-12 2015-11-11 北京因特信安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可信资源池的构建方法
CN107783734A (zh) * 2017-11-17 2018-03-09 北京联想超融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超融合存储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1152A (zh) * 2011-11-29 2012-06-27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级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3853500A (zh) * 2012-12-07 2014-06-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海量数据的数据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598495A (zh) * 2013-10-31 2015-05-06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分级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3577337A (zh) * 2013-11-05 2014-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系统的空间分配方法和设备
US20150134878A1 (en) * 2013-11-12 2015-05-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onvolatile storage thresholding for ultra-ssd, ssd, and hdd drive intermix
CN105049443A (zh) * 2015-08-12 2015-11-11 北京因特信安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可信资源池的构建方法
CN107783734A (zh) * 2017-11-17 2018-03-09 北京联想超融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超融合存储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2660A (zh) * 2020-12-16 2021-04-06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规格信息数据库创建方法、芯片挑选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CN112612660B (zh) * 2020-12-16 2024-02-13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规格信息数据库创建方法、芯片挑选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10556B2 (ja) 仮想マシンのストレージスペースおよび物理ホストを管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6385329B (zh) 资源池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3425538B (zh) 进程通讯方法及系统
JP2003330734A (ja) 重みを使用して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にシステム資源を割当て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0235047B2 (en) Memory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684074A (zh) 物理机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3078965A (zh) 虚拟机的ip地址管理方法
CN110209490A (zh) 一种内存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1227416A (zh) 一种通信网络中链路带宽分配方法
US20130152103A1 (en) Preparing parallel tasks to use a synchronization register
CN113687795A (zh) 一种实现有状态应用的存储卷隔离性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TW202121274A (zh) 雲端資源管理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CN110727517A (zh) 一种基于分区设计的内存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3674131A (zh) 硬件加速器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977773A (zh) 一种管理多个云平台的多项目资源额度的方法
CN106294198B (zh) 一种Linux操作系统的内存分配方法及释放方法
CN104537045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系统的业务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1104219A (zh) 虚拟核心与物理核心的绑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82649A (zh) 一种元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48467A (zh) 计算资源的动态分配
CN104750614B (zh) 用于管理存储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74316A (zh) 存储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76356A (zh) 一种实现内存高速交互的系统及方法
CN110162395A (zh) 一种内存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JP2015022385A (ja) 仮想システムおよび仮想システム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