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62754A - 渗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渗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62754A
CN108862754A CN201810794361.6A CN201810794361A CN108862754A CN 108862754 A CN108862754 A CN 108862754A CN 201810794361 A CN201810794361 A CN 201810794361A CN 108862754 A CN108862754 A CN 108862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auxiliary
percolating device
stress
drawst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943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军
姜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7943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627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62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275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1Runoff or storm wa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渗滤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摩擦外壳、雨水收集渗滤装置、辅助倾斜入口、主输入端;主输入端安装于雨水收集渗滤装置正中间内部与防护摩擦外壳位于同一轴心上;雨水收集渗滤装置包括防护外壳、外力拉动清理装置、过滤输送组、受力助流装置、重力挤压开闸组、稀释层、二次过滤层、净化装置;重力挤压开闸组顶端与过滤输送组底部相连接且对称分布,稀释层与二次过滤层相互平行,净化装置安装于二次过滤层正下方且位于正中间,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采用能够在其雨水流入后,通过雨水本身的重力与冲力,在内部进行推动,使其能够得到相对于的处理,能够通过两次处理完后,输出,可当浇花水或者冲厕所等多用。

Description

渗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渗滤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渗滤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试验、生产的一个步骤,目的是将杂质或是固体有效成分从液体中分离出来,渗滤不是另一种膜过程或膜操作,它是为了达到更好的净化或分离效果而采用的一种设计方案,由于简单流程并不能实现大分子与低分子溶质的完全分离,而在生物技术或制药、食品工业、精细化工行业中又经常需要达到完全分离,因此研究人员发现了可将截留物用溶剂(如水)不断稀释而将低分子量溶质逐渐完全冲走的这种操作方法,并称为渗滤,在渗滤操作过程中,当被处理物料经过膜时,由于膜对物料中的小分子和大分子组分之间的选择性透过,小分子则随着溶剂透过膜而被不断去除,提高了被截组分和透过组分的分离度,从而达到对物料净化的目的,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高效、经济、低耗的污水处理与再生方式,适用于渗透性非常好的土壤,如沙土、砾石性沙土等,污水槽至快速渗滤田表面后很快下渗进入地下,最终进入地下水层,灌水与休罐反复循环进行,使滤田表层土壤处于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状态,依靠土壤微生物将被土壤截留的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进行分解,使污水得以净化,其设备目前对于其处理的效果较为粗略,较难达到二次使用的效果。
对于目前的外界对降雨的收集与处理来说,对于雨水的处理较为粗略,其处理完后直接放入不能使用的河道中,不仅耗时,耗费能量,且浪费资源,较难将其自然资源好好的利用起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渗滤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摩擦外壳、雨水收集渗滤装置、辅助倾斜入口、主输入端;
所述防护摩擦外壳内部与雨水收集渗滤装置外表面相嵌套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辅助倾斜入口嵌入于雨水收集渗滤装置顶端倾斜壁面内部且呈圆形均匀分布,所述主输入端安装于雨水收集渗滤装置正中间内部与防护摩擦外壳位于同一轴心上;
所述雨水收集渗滤装置包括防护外壳、外力拉动清理装置、过滤输送组、受力助流装置、重力挤压开闸组、稀释层、二次过滤层、净化装置;
所述外力拉动清理装置嵌入于防护外壳顶端由中间将其均匀分布在两侧,所述受力助流装置安装于两个外力拉动清理装置之间,所述过滤输送组位于受力助流装置正下方,所述重力挤压开闸组顶端与过滤输送组底部相连接且对称分布,所述稀释层与二次过滤层相互平行,所述净化装置安装于二次过滤层正下方且位于正中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力拉动清理装置包括衔接安装块、顺滑轨、辅助滑轮、受力拉绳、拉动助力块、拉动环,所述衔接安装块焊接于辅助滑轮侧表面,所述辅助滑轮嵌入于顺滑轨内部底端且活动连接,所述受力拉绳一端与辅助滑轮相连接,所述受力拉绳远离辅助滑轮的一端与拉动助力块相连接,所述拉动环焊接于拉动助力块顶端正中间,所述衔接安装块安装于受力助流装置两侧且对称分布,所述过滤输送组一端焊接于顺滑轨底部外表面,所述外力拉动清理装置包括衔接安装块、顺滑轨、辅助滑轮、受力拉绳、拉动助力块、拉动环,所述衔接安装块焊接于辅助滑轮侧表面,所述辅助滑轮嵌入于顺滑轨内部底端且活动连接,所述受力拉绳一端与辅助滑轮相连接,所述受力拉绳远离辅助滑轮的一端与拉动助力块相连接,所述拉动环焊接于拉动助力块顶端正中间,所述衔接安装块安装于受力助流装置两侧且对称分布,所述过滤输送组一端焊接于顺滑轨底部外表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稀释层包括受力弹簧、移动正极端、受力挤压轮、流通道、渗透孔、稀释原料,所述受力弹簧顶端与移动正极端相连接,所述移动正极端远离受力弹簧的一端与受力挤压轮底端相连接,所述流通道两侧安装有渗透孔且对称分布,所述渗透孔嵌入于稀释原料内部且对称分布,所述受力弹簧远离移动正极端的一端与净化装置相连接,所述受力助流装置包括倾斜辅助滑道、倾斜辅助输入道、主流通道、一次过滤层、间隔粗过滤,所述两个倾斜辅助滑道安装于主流通道侧方且相互接通,所述倾斜辅助输入道均匀分布嵌入于倾斜辅助滑道顶端,所述间隔粗过滤安装于两个一次过滤层之间,所述间隔粗过滤贴合于两个衔接安装块之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重力挤压开闸组包括定位空心柱、限位板、推动受力杆、助滑板、推动衔接体,所述推动受力杆嵌入于定位空心柱正中间且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与助滑板安装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推动衔接体顶端焊接于推动受力杆底端,所述推动受力杆顶端安装于重力推动板块底端且对称分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输出流通道、安装绝缘体、固定负极端、导体、传感体、净化头、处理格,所述输出流通道一端与处理格接通,所述固定负极端嵌入于安装绝缘体内部两端且对称分布,所述导体安装于两个安装绝缘体之间且电连接,所述传感体均匀分布与导体、底端内部相连接,所述净化头安装于传感体底端位于正中间,所述受力弹簧远离移动正极端的一端与安装绝缘体顶端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二次过滤层包括可拉动档层、拉环、细过滤层、拉绳、固定拉环,所述可拉动档层首端安装有拉环,所述拉环位于细过滤层顶端且活动连接,所述拉绳一端与拉环相连接,所述拉绳远离拉环的一端与固定拉环相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渗滤装置,当降雨或者有水时,其水将流入主流通道内,通过倾斜辅助输入道流入倾斜辅助滑道内,通过其本身的斜度使其辅助水流入主流通道内,从而流入助滑板后在导入置水格内,当需清理一次过滤层上的过滤残渣时,通过外界的力将其拉动环往上拉动,从而通过其受力拉绳将拉力传输于辅助滑轮,使得其辅助滑轮顺着顺滑轨往上滑动,安装在辅助滑轮外表面的一次过滤层将跟着其一起往上移动,即可处理,将通过其水本身的重力将其重力推动板块往下推送,从而将其挤压弹簧进行挤压,当重力推动板块往下移动时,安装在底部的推动受力杆将顺着定位空心柱往下移动,将内部的水释放出,通过助滑板往下流动,通过惯力由渗透孔流入稀释原料,让其水份被其进行稀释,当助滑板往下移动时,将推动推动衔接体一起,将其受力弹簧进行挤压,带动移动正极端一起往下移动,当其受力挤压轮被推动时,将通过挤压将其可拉动档层往下带动通过拉环对其拉绳进行拉动,从而通过稀释原料稀释的水将流经细过滤层,进行二次过滤,当移动正极端与固定负极端接触时,将产生能量,将其导入传感体内部使其开启净化头,从而让其流经过细过滤层的水通过惯力流入处理格内,使其通过净化头对其进行处理,从而通过输出流通道将其输出,便于利用于其他用途。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采用能够在其雨水流入后,通过雨水本身的重力与冲力,在内部进行推动,使其能够得到相对于的处理,能够通过两次处理完后,输出,可当浇花水或者冲厕所等多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渗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雨水收集渗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一。
图3为本发明雨水收集渗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二。
图4为本发明雨水收集渗滤装置工作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防护摩擦外壳-1、雨水收集渗滤装置-2、辅助倾斜入口-3、主输入端-4、防护外壳-21、外力拉动清理装置-22、过滤输送组-23、受力助流装置-24、重力挤压开闸组-25、稀释层-26、二次过滤层-27、净化装置-28、衔接安装块-221、顺滑轨-222、辅助滑轮-223、受力拉绳-224、拉动助力块-225、拉动环-226、置水格-231、重力推动板块-232、辅助定位块-233、复位弹簧-234、挤压弹簧-235、固定安装体-236、受力弹簧-261、移动正极端-262、受力挤压轮-263、流通道-264、渗透孔-265、稀释原料-266、倾斜辅助滑道-241、倾斜辅助输入道-242、主流通道-243、一次过滤层-244、间隔粗过滤-245、定位空心柱-251、限位板-252、推动受力杆-253、助滑板-254、推动衔接体-255、输出流通道-281、安装绝缘体-282、固定负极端-283、导体-284、传感体-285、净化头-286、处理格-287、可拉动档层-271、拉环-272、细过滤层-273、拉绳-274、固定拉环-27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渗滤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摩擦外壳1、雨水收集渗滤装置2、辅助倾斜入口3、主输入端4;
所述防护摩擦外壳1内部与雨水收集渗滤装置2外表面相嵌套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辅助倾斜入口3嵌入于雨水收集渗滤装置2顶端倾斜壁面内部且呈圆形均匀分布,所述主输入端4安装于雨水收集渗滤装置2正中间内部与防护摩擦外壳1位于同一轴心上;
所述雨水收集渗滤装置2包括防护外壳21、外力拉动清理装置22、过滤输送组23、受力助流装置24、重力挤压开闸组25、稀释层26、二次过滤层27、净化装置28;
所述外力拉动清理装置22嵌入于防护外壳21顶端由中间将其均匀分布在两侧,所述受力助流装置24安装于两个外力拉动清理装置22之间,所述过滤输送组23位于受力助流装置24正下方,所述重力挤压开闸组25顶端与过滤输送组23底部相连接且对称分布,所述稀释层26与二次过滤层27相互平行,所述净化装置28安装于二次过滤层27正下方且位于正中间。
所述外力拉动清理装置22包括衔接安装块221、顺滑轨222、辅助滑轮223、受力拉绳224、拉动助力块225、拉动环226,所述衔接安装块221焊接于辅助滑轮223侧表面,所述辅助滑轮223嵌入于顺滑轨222内部底端且活动连接,所述受力拉绳224一端与辅助滑轮223相连接,所述受力拉绳224远离辅助滑轮223的一端与拉动助力块225相连接,所述拉动环226焊接于拉动助力块225顶端正中间,所述衔接安装块221安装于受力助流装置24两侧且对称分布,所述过滤输送组23一端焊接于顺滑轨222底部外表面,所述外力拉动清理装置22包括衔接安装块221、顺滑轨222、辅助滑轮223、受力拉绳224、拉动助力块225、拉动环226,所述衔接安装块221焊接于辅助滑轮223侧表面,所述辅助滑轮223嵌入于顺滑轨222内部底端且活动连接,所述受力拉绳224一端与辅助滑轮223相连接,所述受力拉绳224远离辅助滑轮223的一端与拉动助力块225相连接,所述拉动环226焊接于拉动助力块225顶端正中间,所述衔接安装块221安装于受力助流装置24两侧且对称分布,所述过滤输送组23一端焊接于顺滑轨222底部外表面。
所述稀释层26包括受力弹簧261、移动正极端262、受力挤压轮263、流通道264、渗透孔265、稀释原料266,所述受力弹簧261顶端与移动正极端262相连接,所述移动正极端262远离受力弹簧261的一端与受力挤压轮263底端相连接,所述流通道264两侧安装有渗透孔265且对称分布,所述渗透孔265嵌入于稀释原料266内部且对称分布,所述受力弹簧261远离移动正极端262的一端与净化装置28相连接,所述受力助流装置24包括倾斜辅助滑道241、倾斜辅助输入道242、主流通道243、一次过滤层244、间隔粗过滤245,所述两个倾斜辅助滑道241安装于主流通道243侧方且相互接通,所述倾斜辅助输入道242均匀分布嵌入于倾斜辅助滑道241顶端,所述间隔粗过滤245安装于两个一次过滤层244之间,所述间隔粗过滤245贴合于两个衔接安装块221之间。
所述重力挤压开闸组25包括定位空心柱251、限位板252、推动受力杆253、助滑板254、推动衔接体255,所述推动受力杆253嵌入于定位空心柱251正中间且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252与助滑板254安装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推动衔接体255顶端焊接于推动受力杆253底端,所述推动受力杆253顶端安装于重力推动板块232底端且对称分布。
所述净化装置28包括输出流通道281、安装绝缘体282、固定负极端283、导体284、传感体285、净化头286、处理格287,所述输出流通道281一端与处理格287接通,所述固定负极端283嵌入于安装绝缘体282内部两端且对称分布,所述导体284安装于两个安装绝缘体282之间且电连接,所述传感体285均匀分布与导体284、底端内部相连接,所述净化头286安装于传感体285底端位于正中间,所述受力弹簧261远离移动正极端262的一端与安装绝缘体282顶端相连接。
所述二次过滤层27包括可拉动档层271、拉环272、细过滤层273、拉绳274、固定拉环275,所述可拉动档层271首端安装有拉环272,所述拉环272位于细过滤层273顶端且活动连接,所述拉绳274一端与拉环272相连接,所述拉绳274远离拉环272的一端与固定拉环275相连接。
本发明的原理:当降雨或者有水时,其水将流入主流通道243内,通过倾斜辅助输入道242流入倾斜辅助滑道241内,通过其本身的斜度使其辅助水流入主流通道243内,从而通过水自身的重力自上而下流经一次过滤层244使其得到第一次的过滤效果,从而流入助滑板254后在导入置水格231内,当需清理一次过滤层244上的过滤残渣时,通过外界的力将其拉动环226往上拉动,安装在一起的拉动助力块225将跟着其拉动一起往上移动,从而通过其受力拉绳224将拉力传输于辅助滑轮223,使得其辅助滑轮223顺着顺滑轨222往上滑动,安装在辅助滑轮223外表面的一次过滤层244将跟着其一起往上移动,即可处理,当水置于置水格231内时,将通过其水本身的重力将其重力推动板块232往下推送,从而将其挤压弹簧235进行挤压,当重力推动板块232往下移动时,安装在底部的推动受力杆253将顺着定位空心柱251往下移动,从而将其复位弹簧234挤压,当重力推动板块232移动出辅助定位块233时,将内部的水释放出,通过助滑板254往下流动,通过惯力由渗透孔265流入稀释原料266,让其水份被其进行稀释,当助滑板254往下移动时,将推动推动衔接体255一起,从而将其受力挤压轮263往下推动,将其受力弹簧261进行挤压,带动移动正极端262一起往下移动,当其受力挤压轮263被推动时,将通过挤压将其可拉动档层271往下带动通过拉环272对其拉绳274进行拉动,使得其得到一定的弹力,当可拉动档层271被往下拉动时,细过滤层273将暴露出来,从而通过稀释原料266稀释的水将流经细过滤层273,进行二次过滤,当移动正极端262与固定负极端283接触时,将产生能量,从而将能量导入导体284进行转换,将其导入传感体285内部使其开启净化头286,从而让其流经过细过滤层273的水通过惯力流入处理格287内,使其通过净化头286对其进行处理,从而通过输出流通道281将其输出,便于利用于其他用途。
本发明所述的净化头286是从原水中除去污染物的净化过程,其目的是以前置过滤器、中央净水机、优质水处理机、净水器等达到把水净化的效果,并用水作不同的用途,水净化可以去除水中夹杂的沙粒、有机质的悬浮微粒、寄生虫、篮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细菌、藻类、病毒及真菌、矿物如钙、二氧化硅、镁及一些有毒性的金属如铅、铜及铬等等,所述稀释原料266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溶剂是水,而所谓有机溶剂即是包含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溶剂,溶剂通常拥有比较低的沸点和容易挥发,或是可以由蒸馏来去除,从而留下被溶物,因此,溶剂不可以对溶质产生化学反应,它们必须为低活性的,溶剂可从混合物萃取可溶化合物,最普遍的例子是以热水冲泡咖啡或茶,溶剂通常是透明,无色的液体,他们大多都有独特的气味。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对于目前的外界对降雨的收集与处理来说,对于雨水的处理较为粗略,其处理完后直接放入不能使用的河道中,不仅耗时,耗费能量,且浪费资源,较难将其自然资源好好的利用起来,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发明采用能够在其雨水流入后,通过雨水本身的重力与冲力,在内部进行推动,使其能够得到相对于的处理,能够通过两次处理完后,输出,可当浇花水或者冲厕所等多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渗滤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摩擦外壳(1)、雨水收集渗滤装置(2)、辅助倾斜入口(3)、主输入端(4),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摩擦外壳(1)内部与雨水收集渗滤装置(2)外表面相嵌套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辅助倾斜入口(3)嵌入于雨水收集渗滤装置(2)顶端倾斜壁面内部且呈圆形均匀分布,所述主输入端(4)安装于雨水收集渗滤装置(2)正中间内部与防护摩擦外壳(1)位于同一轴心上;
所述雨水收集渗滤装置(2)包括防护外壳(21)、外力拉动清理装置(22)、过滤输送组(23)、受力助流装置(24)、重力挤压开闸组(25)、稀释层(26)、二次过滤层(27)、净化装置(28);
所述外力拉动清理装置(22)嵌入于防护外壳(21)顶端由中间将其均匀分布在两侧,所述受力助流装置(24)安装于两个外力拉动清理装置(22)之间,所述过滤输送组(23)位于受力助流装置(24)正下方,所述重力挤压开闸组(25)顶端与过滤输送组(23)底部相连接且对称分布,所述稀释层(26)与二次过滤层(27)相互平行,所述净化装置(28)安装于二次过滤层(27)正下方且位于正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力拉动清理装置(22)包括衔接安装块(221)、顺滑轨(222)、辅助滑轮(223)、受力拉绳(224)、拉动助力块(225)、拉动环(226),所述衔接安装块(221)焊接于辅助滑轮(223)侧表面,所述辅助滑轮(223)嵌入于顺滑轨(222)内部底端且活动连接,所述受力拉绳(224)一端与辅助滑轮(223)相连接,所述受力拉绳(224)远离辅助滑轮(223)的一端与拉动助力块(225)相连接,所述拉动环(226)焊接于拉动助力块(225)顶端正中间,所述衔接安装块(221)安装于受力助流装置(24)两侧且对称分布,所述过滤输送组(23)一端焊接于顺滑轨(222)底部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渗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输送组(23)包括置水格(231)、重力推动板块(232)、辅助定位块(233)、复位弹簧(234)、挤压弹簧(235)、固定安装体(236),所述置水格(231)两侧安装有辅助定位块(233)且对称分布,所述重力推动板块(232)安装于两个辅助定位块(233)之间,所述挤压弹簧(235)顶部焊接于重力推动板块(232)底端正中间,所述挤压弹簧(235)远离重力推动板块(232)的一端安装于固定安装体(236)顶端,所述两个复位弹簧(234)对称焊接于重力推动板块(232)底端外表面,所述辅助定位块(233)顶端与顺滑轨(222)底端外表面相贴合,所述重力推动板块(232)底端与重力挤压开闸组(25)顶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层(26)包括受力弹簧(261)、移动正极端(262)、受力挤压轮(263)、流通道(264)、渗透孔(265)、稀释原料(266),所述受力弹簧(261)顶端与移动正极端(262)相连接,所述移动正极端(262)远离受力弹簧(261)的一端与受力挤压轮(263)底端相连接,所述流通道(264)两侧安装有渗透孔(265)且对称分布,所述渗透孔(265)嵌入于稀释原料(266)内部且对称分布,所述受力弹簧(261)远离移动正极端(262)的一端与净化装置(28)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渗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助流装置(24)包括倾斜辅助滑道(241)、倾斜辅助输入道(242)、主流通道(243)、一次过滤层(244)、间隔粗过滤(245),所述两个倾斜辅助滑道(241)安装于主流通道(243)侧方且相互接通,所述倾斜辅助输入道(242)均匀分布嵌入于倾斜辅助滑道(241)顶端,所述间隔粗过滤(245)安装于两个一次过滤层(244)之间,所述间隔粗过滤(245)贴合于两个衔接安装块(22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渗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挤压开闸组(25)包括定位空心柱(251)、限位板(252)、推动受力杆(253)、助滑板(254)、推动衔接体(255),所述推动受力杆(253)嵌入于定位空心柱(251)正中间且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252)与助滑板(254)安装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推动衔接体(255)顶端焊接于推动受力杆(253)底端,所述推动受力杆(253)顶端安装于重力推动板块(232)底端且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渗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28)包括输出流通道(281)、安装绝缘体(282)、固定负极端(283)、导体(284)、传感体(285)、净化头(286)、处理格(287),所述输出流通道(281)一端与处理格(287)接通,所述固定负极端(283)嵌入于安装绝缘体(282)内部两端且对称分布,所述导体(284)安装于两个安装绝缘体(282)之间且电连接,所述传感体(285)均匀分布与导体(284)、底端内部相连接,所述净化头(286)安装于传感体(285)底端位于正中间,所述受力弹簧(261)远离移动正极端(262)的一端与安装绝缘体(282)顶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过滤层(27)包括可拉动档层(271)、拉环(272)、细过滤层(273)、拉绳(274)、固定拉环(275),所述可拉动档层(271)首端安装有拉环(272),所述拉环(272)位于细过滤层(273)顶端且活动连接,所述拉绳(274)一端与拉环(272)相连接,所述拉绳(274)远离拉环(272)的一端与固定拉环(275)相连接。
CN201810794361.6A 2018-07-19 2018-07-19 渗滤装置 Withdrawn CN1088627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4361.6A CN108862754A (zh) 2018-07-19 2018-07-19 渗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4361.6A CN108862754A (zh) 2018-07-19 2018-07-19 渗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2754A true CN108862754A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03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94361.6A Withdrawn CN108862754A (zh) 2018-07-19 2018-07-19 渗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6275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64353U (zh) 复合污染土壤的处理设备
CN205000918U (zh) 油田钻井泥浆不落地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
CN103030236A (zh) 微型多功能连续水处理装置
CN106830119A (zh) 含油污水的磁性吸附处理装置
CN112093987B (zh) 一种闭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6553215U (zh) 含油污水的磁性吸附处理装置
CN104478193B (zh) 一种土壤淋洗泥浆的脱水系统及其方法
CN108862678A (zh) 雨水过滤设备
CN108358286A (zh) 一种磁絮凝城市雨水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CN102071056A (zh) 一种油田老化油回收处理装置
CN207356646U (zh) 一种撬装式一体化油田含油污水过滤罐滤料清洗装置
CN106045088B (zh) 一种联合多级油水分离工艺
CN103357204A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6751553U (zh) 油气田污水处理系统
CN108862754A (zh) 渗滤装置
CN106145252B (zh) 一种用于处理含油污水的多级串联油水分离系统
CN207811478U (zh) 一种含表面活性剂的气田废水脱硫脱盐处理系统
CN207654759U (zh) 一种滤水型油水分离器
CN106064843A (zh) 一种耐污油水分离装置
CN107365008A (zh) 一种车载式压裂返排废弃液处理系统
CN104528988A (zh) 一种气田含油含醇污水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05500955U (zh) 一种砂石料污水处理的高效分离器
CN205042204U (zh) 一种新型污水过滤装置
CN207436238U (zh) 一种模块化雨水过滤系统
CN209530315U (zh) 一种利用水油分离丝网制成的滤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