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9963A - 一种含有氟酰脲和甲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氟酰脲和甲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49963A CN108849963A CN201811001427.8A CN201811001427A CN108849963A CN 108849963 A CN108849963 A CN 108849963A CN 201811001427 A CN201811001427 A CN 201811001427A CN 108849963 A CN108849963 A CN 1088499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sticidal combination
- novaluron
- fenpropathrin
- effective component
- ag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cyclopropane 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 A01N47/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one or more single bonds to nitrogen atoms
- A01N47/28—Ureas or thioureas containing the groups >N—CO—N< or >N—CS—N<
- A01N47/34—Ureas or thioureas containing the groups >N—CO—N< or >N—CS—N< containing the groups, e.g. biuret; Thio analogues thereof; Urea-aldehyde condensation produc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复配领域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氟酰脲和甲氰菊酯,两种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1~80∶80~1,优选重量百分比为1~50∶50~1;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90%,优选为5%‑6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用已知的方法可制备成可湿性粉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悬乳剂、水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或水分散粒剂;该杀虫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茶树害虫、蔬菜害虫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氟酰脲和甲氰菊酯为有效成分进行两元混配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氟酰脲novaluron,又称为双苯氟脲,是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种活性最高的一种,由意大利赛格(Isagro S.p.A.)主要开发的杀虫剂,氟酰脲是新型含氟昆虫生长调节剂,可阻止昆虫生长过程中蜕皮阶段的几丁质合成,鳞翅目(O型)影响昆虫蜕皮,使害虫在蜕皮时不能形成新的表皮,虫体呈现畸形而死亡。对于某些害虫还能调节昆虫的生长发育,抑制蜕皮变态,抑制害虫的取食速度,具有很高的杀卵活性。在低剂量时,显示对鳞翅目(斜纹夜蛾、小菜蛾、苹果蠹蛾等)、甲虫目(马铃薯甲虫)、半翅目(粉虱)、潜叶虫等害虫具有较高的活性,主要用于甘蓝、马铃薯、柑橘、玉米、苹果及十字花科甘蓝及茄果类作物番茄、茄子等农作物。氟酰脲除了以单成分形式开发为乳油、悬浮剂等剂型除外,还可与联苯菊酯、啶虫脒、吡虫啉等大宗杀虫剂复配。2017年种植季,ADAMA就在美国通过了氟酰脲与啶虫脒复配的产品,主要用于苹果树蠹蛾、梨木虱和卷叶蛾等害虫的防控。
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e,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组用于昆虫神经系统,与钠离子通道相互作用破坏神经元功能。属于非内吸性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甘蓝、苹果、甘蓝等作物的多种病害。
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单独使用以上药剂,存在杀虫谱较窄,用量大、成本高的缺点,同时单一使用同一药剂对于环境的污染,害虫抗性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研制出速效性和持效性好,使用成本较低的新型农药组合物,我们在室内生测筛选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经过大量试验筛选出了氟酰脲和甲氰菊酯进行两元复配的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明显得增效作用,高效环保,且截至目前未发现关于此类复配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情况,为了满足农药生产的需要,充分利用两种活性组分混配所产生的增效作用、提高防效、扩大杀虫杀螨谱、降低农用成本并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两种有效活性组分,组分一选自氟酰脲,组分二选自甲氰菊酯。
其中本发明所述的氟酰脲和甲氰菊酯为有效成分两元混配的杀虫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氟酰脲和甲氰菊酯重量百分比为1~80:80~1,优选比为1~50:50~1。
所述的氟酰脲和甲氰菊酯为有效成分两元复配的杀虫组合物,两种组分在制剂中的总重量为1%~90%,优选为5%~60%;其余为农药中常用辅助成分。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可以通过已知方法制备成农业上允许的剂型,较好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悬乳剂、水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或水分散粒剂。
所述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包括载体和助剂。
所述载体为水、溶剂或填料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水优选去离子水。
所述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甲苯、二甲苯、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三甲基环己酮、N-辛基吡咯烷酮、乙醇胺、三乙醇胺、异丙胺。N-甲基吡咯烷酮、丙醇、丁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乙二醇甲醚、丁醚、乙醇胺、异丙胺、乙酸乙酯或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或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助剂至少包括一种表面活性剂,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需求,还可加入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崩解剂、消泡剂等其他功能性助剂。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或渗透剂中的一种或四种。上述表面活性剂为常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单剂或复配制剂。
所述其他功能性助剂选自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崩解剂或消泡剂中一种或五种。
所述乳化剂选自农乳500#(烷基苯磺酸钙)、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农乳400#(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宁乳36#(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BY系列(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33#(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山梨醇酐单硬脂酸)、吐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酸酯聚氧乙烯醚)或AEO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或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或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渗透剂选自渗透剂JFC(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渗透剂T(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磺酸盐)、氮酮或有机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或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增稠剂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或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稳定剂选自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BHT、乙酸乙酯、磷酸三苯酯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乳糖、柠檬酸、丁二酸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C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或C8~C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上述物质均可通过市场购得。
本发明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减少有效成分用药量,降低用药成本,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在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等鳞翅目昆虫及同翅目刺吸式口器害虫、红蜘蛛等害虫方面,有优异的防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简单的剂型实施方式如下:
下列实施方式中组分氟酰脲和甲氰菊酯为有效成分。
一、制备实施例
1、可湿性粉剂
制备方法:按实施例配方比例,将有效成分氟酰脲和甲氰菊酯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混合,经气流粉碎后再混合制得可湿性粉剂。主要设备有混合机、气流粉碎机。
实施例1:(60%氟酰脲·甲氰菊酯可湿性粉剂)1:2
配方:氟酰脲,20%;甲氰菊酯,40%;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钙,8%;填料白炭黑,18%,填料高岭土,余量。
2、水分散粒剂
制备方法:按实施例配方比例,将有效成分氟酰脲和甲氰菊酯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混合,经气流粉碎后加10~25%的水,然后经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制得水分散粒剂产品;或将粉碎过的粉体在沸腾造粒机中喷水、造粒、干燥,之后筛分制得产品。主要设备有混合机、气流粉碎机、捏合机、挤压造粒机,烘房或流化床干燥,或沸腾造粒机、筛分机。
实施例2:(40%氟酰脲·甲氰菊酯水分散粒剂)1:3
配方:氟酰脲,10%;甲氰菊酯,30%;分散剂烷基萘磺酸钠,5%,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7%;湿润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尿素(崩解剂)5%,轻质碳酸钙补,余量。
3、悬浮剂
制备方法:按配方比例,将有效成分氟酰脲与甲氰菊酯、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依次置于反应釜中,加水混合均匀,经高速剪切,湿法砂磨,最后匀质过滤即得产品。主要设备是配料釜、胶体磨或匀质混合机、砂磨机。
实施例3:(35%氟酰脲·甲氰菊酯水悬浮剂)2:5
配方:氟酰脲,10%;甲氰菊酯,25%;润湿剂NP-10,1%;分散剂聚羧酸盐,4%;增稠剂选用硅酸镁铝和黄原胶,用量分别为1.2%和0.12%;防冻剂选用丙二醇,5%;有机改性硅氧烷消泡剂,0.2%;水,余量。
4、乳油
制备方法:按实施例配方比例将有效成分氟酰脲和甲氰菊酯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在搅拌混合釜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可。搅拌混合釜可选用搪瓷反应釜、不锈钢搅拌釜等。
实施例4:(30%氟酰脲·甲氰菊酯乳油)1:2
配方:氟酰脲,10%;甲氰菊酯,20%;乳化剂选用农乳500#和农乳OP-10#,用量分别为5%和8%;溶剂选用环己酮,15%;二甲苯,余量。
5、水乳剂
制备方法:按实施例配方比例将有效成分氟酰脲和甲氰菊酯与溶剂、乳化剂、助溶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的油相;将部分水,抗冻剂,抗微生物剂等其他的农药助剂混合在一起成均匀的水相;在反应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油相加入水相,缓缓加水直至达到转相点,开启剪切机进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约半小时,形成水包油型的水乳剂。
实施例5:(16%氟酰脲·甲氰菊酯水乳剂)1:3
配方:氟酰脲,4%;甲氰菊酯,12%;溶剂选用环己酮,15%;二甲苯,10%;乳化剂选用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农乳1601和BY-125,用量分别为2%、1%和3%;防冻剂选用乙二醇,3%;水,余量。
6、微乳剂
制备方法:按实施例配方比例,将有效成分氟酰脲和甲氰菊酯用溶剂及助溶剂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其它助剂,混合均匀,最后加入水,充分搅拌后,即可制得本发明杀螨组合物微乳剂制剂。
实施例6:(20%氟酰脲·甲氰菊酯微乳剂)1:4
配方:氟酰脲,4%;甲氰菊酯,16%;溶剂选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环己酮,用量分别为10%和15%;乳化剂选用农乳602#和农乳500#,用量分别为9%和6%;水,余量。
7、油悬浮剂
制备方法:按配方比例,将有效成分氟酰脲与甲氰菊酯、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依次置于反应釜中,加油混合均匀,经高速剪切,湿法砂磨,最后匀质过滤即得产品。主要设备是配料釜、胶体磨或匀质混合机、砂磨机。
实施例7:(40%氟酰脲·甲氰菊酯油悬浮剂)1:1
配方:氟酰脲,20%;甲氰菊酯,20%;乳化剂农乳BY-125,7%;油分散剂聚羧酸盐,8%;增稠剂选用有机膨润土,用量为1.6%;油,余量。
8、悬乳剂
制备方法:按实施例配方比例将有效成分甲氰菊酯加入溶剂、表面活性剂,加水混合均匀,经高速剪切制成水乳剂;氟酰脲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加水混合均匀,经高速剪切,湿法砂磨,制得悬浮剂,最后将所得到的悬浮剂和水乳剂高速剪切,匀质过滤即得产品。主要设备是配料釜、胶体磨或匀质混合机、砂磨机。
实施例8:(30%氟酰脲·甲氰菊酯悬乳剂)1:2
配方:氟酰脲,10%;甲氰菊酯,20%;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用量25%;乳化剂选用农乳500#和农乳OP-10#,用量分别为4%和5%;油分散剂聚羧酸盐,8%;增稠剂选用黄原胶和硅酸镁铝,用量分别为0.2%和2.0%;防冻剂乙二醇,用量3%;水,余量。
二、生物活性实施例
生物活性实施例分为室内生物活性实施例和大田生物活性实施例。
活性测定实例1:
试验药剂:
98.5%氟酰脲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95%甲氰菊酯江苏常隆农化有限公司(以上市场购得)。
试验靶标
室内累代饲养的小菜蛾,室内条件:温度26±2℃,相对湿度68±5%,光照周期16/8h(L/D)。
试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虫体浸液法。首先将氟酰脲的木叶稀释成5个浓度,分别置于烧杯中备用。用毛笔将胜利状态一致的三龄初期的小菜蛾幼虫晴晴的扫入浸虫器内,将浸虫器浸入药液中,轻轻摇动,5s后取出,迅速用吸水纸吸干虫体及周围的多余的药液。处理后的幼虫置于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70%的智能养虫室内。每浓度重复3次,每重复20头幼虫,同时设空白对照,分别于药后48h检查死数,计算死亡率、校正死亡率,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LC50。对照组死亡率在10%以下为有效试验。
数据统计与分析
根据预实验设置两者总有效成分5%,所设置的比例为m(氟酰脲):m(甲氰菊酯)分别为0.5:4.5,1:4,1.5:3.5,2:3,2.5:2.5。
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毒力测定,计算LC50,并按孙云沛方法计算共毒系数(CTC)。共毒系数CTC,计算公式如下:(以氟酰脲为标准药剂,其毒力指数为100):
甲氰菊酯的毒力指数(TI)=氟酰脲的LC50/甲氰菊酯的LC50×100
M的实际毒力指数(ATI)=氟酰脲的LC50/M的LC50×100
M的理论毒力指数(TTI)=氟酰脲的TI×P氟酰脲+甲氰菊酯的TI×P甲氰菊酯
M的共毒系数(CTC)=M的ATI/M的TTI×100
式中:
M为甲氰菊酯与氟酰脲不同配比的混合物
P甲氰菊酯为甲氰菊酯在混剂中所占的比例
P氟酰脲为氟酰脲在混剂中所占的比例
毒力测定结果及分析
表1氟酰脲、甲氰菊酯对小菜蛾的室内测定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比例的混配中,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甲氰菊酯:氟酰脲为1:4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为158.12。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甲氰菊酯、氟酰脲两种药剂对小菜蛾均有较高的活性,不同比例配比的试验结果表明,按有效成分比例氟酰脲:甲氰菊酯为0.5:4.5,1:4,1.5:3.5,2:3,2.5:2.5时,均表现出较强的增效作用,其中以氟酰脲:甲氰菊酯为1:4时,增效效果最好。建议对适宜配比1:4左右范围的混配制剂进行进一步的田间药效试验,以评价其田间实际应用效果。
活性测定实例2:
实验供试药剂
98.5%氟酰脲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95%甲氰菊酯江苏常隆农化有限公司(以上市场购得)。
根据预实验设置两者总有效成分13%,所设置的比例为m(氟酰脲):m(甲氰菊酯)分别为1:12;3:10;5:8;7:6;9:4。
试验靶标
茶小绿叶蝉系采自青岛崂山茶园,实验时挑取个体大小一致的绿叶蝉供试。
实验方法同活性测定实例1
毒力测定结果及分析:
表2氟酰脲、甲氰菊酯对茶小绿叶蝉的室内测定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比例的混配中,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氟酰脲:甲氰菊酯为3:10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为165.37。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甲氰菊酯、氟酰脲两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均有较高的活性,不同配比的试验结果表明,按有效成分比例氟酰脲:甲氰菊酯为1:12;3:10;5:8;7:6;9:4分别稀释时,均表现出较强的增效作用,其中以氟酰脲:甲氰菊酯为3:10时,增效效果最好。建议对适宜配比3:10左右范围的混配制剂进行进一步的田间药效试验,以评价其田间实际应用效果。
活性测定实例3:
实验供试药剂
98.5%氟酰脲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95%甲氰菊酯江苏常隆农化有限公司(以上市场购得)。
根据预实验设置两者总有效成分15%,所设置的比例为m(氟酰脲):m(甲氰菊酯)分别为3:12;5:10;7:8;9:6;11:4。
试验靶标
室内累代饲养的菜青虫,室内条件:温度(28±2)℃。相对湿度70%±5%,光照周期16/8h(L/D)。
实验方法同活性测定实例1
毒力测定结果及分析:
表3氟酰脲、甲氰菊酯对菜青虫的室内测定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比例的混配中,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氟酰脲:甲氰菊酯为5:10的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为166.52。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甲氰菊酯、氟酰脲两种药剂对菜青虫均有较高的活性,不同比例配比的试验结果表明,按有效成分比例氟酰脲:甲氰菊酯为3:12,5:10,7:8,9:6,11:4分别稀释时,均表现出较强的增效作用,其中以氟酰脲:甲氰菊酯为5:10时,增效效果最好。建议对适宜配比5:10左右范围的混配制剂进行进一步的田间药效试验,以评价其田间实际应用效果。
活性测定实例4:
实验供试药剂
98.5%氟酰脲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95%甲氰菊酯江苏常隆农化有限公司(以上市场购得)。
根据预实验设置两者总有效成分15%,所设置的比例为m(氟酰脲):m(甲氰菊酯)分别为3:12,5:10,7:8,9:6,11:4。
试验靶标
甜菜夜蛾,室内累代饲养的甜菜夜蛾,室内条件:温度(26±2)℃,相对湿度68%±5%,光照周期16/8h(L/D)。
实验方法同活性测定实例1
毒力测定结果及分析:
表4氟酰脲、甲氰菊酯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测定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比例的混配中,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氟酰脲:甲氰菊酯为5:10的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为162.46。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氟酰脲、甲氰菊酯两种药剂对甜菜夜蛾均有较高的活性,不同比例配比的试验结果表明,按有效成分比例氟酰脲:甲氰菊酯为3:12,5:10,7:8,9:6,11:4分别稀释时,均表现出较强的增效作用,其中以氟酰脲:甲氰菊酯为5:10时,增效效果最好。建议对适宜配比5:10左右范围的混配制剂进行进一步的田间药效试验,以评价其田间实际应用效果。
大田试验例1:田间实验防治甘蓝菜青虫
试验方法
试验在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县东九吉村的甘蓝田进行,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小麦。供试甘蓝用药前长势良好。试验在菜青虫低龄若虫发生高峰期(5月20日)进行,下午用药1次,对水50kg/hm2,用工农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均匀粗喷雾,此时甘蓝处上菜青虫1~3龄若虫占90%。施药当天为晴天,平均气温28.7℃;药后7d均无雨,天气对本试验基本无影响。
调查方法
共调查4次,药前(5月20日)调查虫口基数,药后1d(5月21日),药后3d(5月23日),药后7d(5月27日)和药后10d(5月30日)分别调查1次。采取每小区随机取样10株,每株分上中下共取6叶,共60片叶,用手轻轻地翻看叶片正反面,记录活虫数,然后计算其校正防效(以下简称防效)。
药效计算方法
药害调查方法
在药后1,3,7,10d观察甘蓝生长情况,目测药剂对甘蓝均无药害。
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
表5处理药剂防治甘蓝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比例的混配药剂,按不同的用量进行大田试验,药后其对甘蓝菜青虫的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3%氟酰脲+10%甲氰菊酯在药后7天的杀虫效果分别为91.17%、92.21%和93.60%,杀虫效果随着用量的增加而递增。根据田间目测,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作物生长正常,各处理药剂均未出现对甘蓝的药害现象,说明其对甘蓝是安全的。
大田试验例2:田间实验防治甜菜夜蛾试验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7年10月8日至10月18日在广东省开平市郊区蔬菜种植园进行。试验于20117年10月8日按各处理设计浓度进行常规对水喷雾。施药器械为WF-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头为单个扇形雾喷头,工作压力为0.2-0.4Mpa,喷雾量为0.36-0.48L/min,进行常规喷雾,喷药时力求均匀周到。施药时田间甜菜夜蛾为1~2龄幼虫高峰期。每667m2对水量为70kg。
试验期间天气良好,日平均气温为18.5~27.9℃,施药当天晴天。
调查方法
于施药前在每小区按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选取有甜菜夜蛾卵及幼虫的甘蓝2~3株(视虫口密度而定)。统计标定株上甜菜夜蛾幼虫头数,以此作为施药前虫口基数。于施药后第3、7、10d分别调查定点定株上残留存活的甜菜夜蛾幼虫数.以校正虫口减退率作为防治效果。
药效计算方法
药害调查方法
试验期间观察各处理小区甘蓝生长良好,均未发现有药害现象发生。
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
表6处理药剂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比例的混配药剂,按不同的用量进行大田试验,药后其对甘蓝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1%氟酰脲+4%甲氰菊酯防治甜菜夜蛾速效性快,持效时间长,防治效果好。在药后10天的杀虫效果分别达到91.79%,93.15%,94.65%,杀虫效果随着用量的增加而递增。据试验观察,各用药处理对甘蓝均无药害,同时也发现其对小菜蛾等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施药时期掌握在甜菜夜蛾幼虫3龄前,施药时要求均匀喷雾,叶面、叶背均匀着药,建议与其他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交替使用,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综上室内生测和两次大田试验结果所述,本发明所述的以氟酰脲和甲氰菊酯为有效成分进行两元复配的杀虫组合物,对甜菜夜蛾、菜青虫等害虫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对靶标作物安全,与单剂相比,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具有作用机理独特,单位用量少,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优点,所以,在本发明的研发及推广会产生很大的经济价值,对广大蔬菜产区的农户的增产增收以及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laims (8)
1.一种农药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虫组合物是以氟酰脲与甲氰菊酯为有效成分进行的两元混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氟酰脲与甲氰菊酯的重量百分比为1~80∶8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氟酰脲与甲氰菊酯的重量百分比为1~50∶5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氟酰脲与甲氰菊酯在制剂中的总重量含量百分比为1%-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氟酰脲与甲氰菊酯在制剂中的总质量含量百分比优选为5%-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杀虫组合物按照农药复配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制备成农业上允许的剂型,较好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悬乳剂、水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或水分散粒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同翅目刺吸式口器害虫及鳞翅目昆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叶蝉、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二化螟、粉蚧、茶毛虫、茶小绿叶蝉、茶尺蠼、菜青虫。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01427.8A CN108849963A (zh) | 2018-08-30 | 2018-08-30 | 一种含有氟酰脲和甲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01427.8A CN108849963A (zh) | 2018-08-30 | 2018-08-30 | 一种含有氟酰脲和甲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49963A true CN108849963A (zh) | 2018-11-23 |
Family
ID=64322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01427.8A Withdrawn CN108849963A (zh) | 2018-08-30 | 2018-08-30 | 一种含有氟酰脲和甲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4996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99901A (zh) * | 2019-11-12 | 2020-04-14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含甲氰菊酯和毒死蜱的复合杀虫杀螨纳米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2018
- 2018-08-30 CN CN201811001427.8A patent/CN108849963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99901A (zh) * | 2019-11-12 | 2020-04-14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含甲氰菊酯和毒死蜱的复合杀虫杀螨纳米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62591A (zh) | 一种含有乙基多杀菌素与酰胺类农药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440257A (zh) | 一种与部分烟碱类化合物复配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125493A (zh) | 一种与酰胺类农药复配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3141503A (zh) | 呋虫胺与螺虫乙酯复配杀虫组合物 | |
CN102805102B (zh) | 一种含噻唑膦和鱼尼汀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8077303A (zh) | 一种含溴虫氟苯双酰胺和茚虫威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8849963A (zh) | 一种含有氟酰脲和甲氰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 |
CN116210712B (zh) | 一种含丁醚脲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5211427B (zh) | 一种含介离子类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478158B (zh) | 一种含有唑螨氰和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 | |
CN110024791A (zh) | 复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9258651A (zh) | 一种含有溴虫氟苯双酰胺与虫螨腈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9845740B (zh) | 一种含氟氯虫双酰胺与双酰肼类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9392942A (zh) | 一种含有茚虫威与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 | |
CN114052037A (zh) | 一种含双三氟虫脲和乙螨唑的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8849915A (zh) | 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和氟吡呋喃酮的杀虫组合物 | |
CN110024792A (zh) | 农用复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1789123A (zh) | 一种含氟氯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9845746A (zh) | 一种含氟氯虫双酰胺与生物源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9392928A (zh) | 一种含有甲维盐与乙唑螨腈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239867B (zh) | 一种含有硫氟肟醚的农药复配组合物 | |
CN109392937A (zh) | 一种含有氟氯虫双酰胺与双三氟虫脲的杀虫组合物 | |
CN115581230A (zh) |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6106477B (zh) | 含甲维盐与乙酰虫腈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8935480A (zh) | 农用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