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9650B - 一种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9650B
CN108849650B CN201811069911.4A CN201811069911A CN108849650B CN 108849650 B CN108849650 B CN 108849650B CN 201811069911 A CN201811069911 A CN 201811069911A CN 108849650 B CN108849650 B CN 108849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eeding
fish
fishes
female
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699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49650A (zh
Inventor
廖愚
王培培
陈子桂
周大颜
郑海涛
曹寿雄
黄彩林
张志新
莫飞龙
招志杰
刘锡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quatic Introduction Breeding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quatic Introduction Breeding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quatic Introduction Breeding Center filed Critical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quatic Introduction Breeding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8110699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96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9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9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49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9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本发明通过在不同养殖模式下重点采用对体质量影响比较重要的性状,包括体重和体型,通过标记选育鱼,放养在不同养殖模式中,然后采集数据,从而选育出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品种,克服所选鱼对养殖环境单一适用性,有效提高良种选育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鲤鱼是我国传统养殖鱼类,也是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适合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养殖。鲤鱼的养殖历史悠久,养殖品种较多,养殖技术成熟,很难单单通过养殖技术提高养殖产量。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鲤鱼的产量和品质,需要对当前养殖的品种进行遗传改良。
在育种实践中,体质量是育种的重要经济指标,现在一般多运用BLUP多性状复合育种,家系鱼PIT标记后,一般使用池塘进行同塘培育,然后家系后代也是以池塘养殖环境来采集数据。标记鱼同塘混养,就是为了减少环境因素对估算后代育种值造成的差异,并没有考虑其他养殖环境对选育的影响评价。而在不同养殖环境,与体质量相关联的形态性状影响不同。个体生长速度受养殖环境的影响,所选育出的个体就很难适宜于其他养殖环境,池塘养殖环境下生长速度比较快,抗逆性比较好,而在其他养殖环境下的生长速度不一定好,从而造成所选后代适应环境单一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该方法选育出的鲤鱼能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克服了适应环境单一性,并且良种选育效率高效,经过4-5代选育即可获得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新品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家系:以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的建鲤为基础选育群体,分别选60尾雄建鲤与60尾雌建鲤,进行1雄配1雌的配对繁殖,建立60个第一代选育家系;
(2)60个第一代选育家系的鱼隔离在60个网箱中孵出鱼苗,将不同家系的鱼苗隔离在不同的网箱中进行早期培育,孵出鱼苗后的第2-5天使用鸡蛋黄进行喂养,每日泼洒2次;第5-12天用豆浆,每日泼洒3次,并每2日捞取水中轮虫进行投喂;第13-25天,每天投喂粉碎的小鱼膨化颗粒饲料加拌卤虫干粉,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为鱼苗体重的4%-5%,之后用颗粒饲料喂养,每日投喂2-3次,投喂量为鱼苗体重的5-6%;
(3)当鱼苗长到10-15g时,在每个家系中各选60尾鱼苗用注射器将无线射频标记注入鱼腹腔,进行个体标记,从而识别每尾鱼苗;
(4)将标记好的鱼苗放在室内水泥池暂养,用颗粒饲料喂养,每日投喂2-3次,投喂量为鱼苗体重的3-4%,喂养5-7天;
(5)将所有家系中标记后的鱼苗转入室外不同养殖模式中进行常规养殖;
(6)养殖到第二年11-12月份,分别采集不同养殖模式中的全部有标记的鱼的体重、全长、体长、体高和体宽数据;
(7)运用ASReml软件,根据BLUP法分别估算出不同养殖模式中的每尾鱼的育种值;
(8)分别将不同养殖模式中的雌、雄鱼按估算育种值的大小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9)分别取不同养殖模式中估算育种值排列在前20位的雄鱼与估算育种值排列在前20位的雌鱼,不同养殖模式中的雄、雌鱼进行1雄对1雌混配,建立第二代选育家系;分别取不同养殖模式中估算育种值接近0的雄鱼10尾与估算育种值接近0的雌鱼10尾,不同养殖模式中的雄、雌鱼进行1雄对1雌混配,建立第二代对照家系;配对的雌鱼和雄鱼的近交系数<3%;
(10)雌鱼和雄鱼配对1天后,鱼巢上即可附有受精卵,从网箱中取出附有受精卵的鱼巢,将鱼巢转入孵化网箱中进行孵化3-4天后,得到第2代鱼苗;孵化水温为18℃-20℃;
(11)对第二代选育家系和第二代对照家系重复步骤(2)-步骤(10)的选育步骤,得到第3代鱼苗。
我们发现鱼类育种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养殖模式下重点采用对体质量影响比较重要的性状,估算个体育种值,根据亲缘关系进行家系选育,可有效提高良种选育效率,经过4-5代选育即可获得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新品种。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考虑到环境因素对个体生长的影响,本发明通过在不同养殖模式下重点采用对体质量影响比较重要的性状,包括体重和体型,通过标记选育鱼,放养在不同养殖环境中,然后采集数据,从而选育出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品种,克服所选鱼对养殖环境单一适用性,有效提高良种选育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有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家系:以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的建鲤为基础选育群体,2012年5月,分别选60尾雄建鲤与60尾雌建鲤,进行1雄配1雌的配对繁殖,建立60个第一代选育家系;
(2)60个第一代选育家系的鱼隔离在60个网箱中孵出鱼苗,将不同家系的鱼苗隔离在不同的网箱中进行早期培育,孵出鱼苗后的第2-5天使用经150目网搓成浆的鸡蛋黄进行喂养,每日泼洒2次;第5-12天用豆浆,每日泼洒3次,并每2日捞取水中轮虫进行投喂;第13-25天,每天投喂粉碎的小鱼膨化颗粒饲料加拌卤虫干粉(小鱼膨化颗粒饲料与卤虫干粉重量比为1:1),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为鱼苗体重的4%-5%,之后用颗粒饲料喂养,每日投喂2-3次,投喂量为鱼苗体重的5-6%;
(3)当鱼苗长到10-15g时,在每个家系中各选60尾鱼苗用注射器将无线射频标记注入鱼腹腔,进行个体标记,从而识别每尾鱼苗;
(4)将标记好的鱼苗放在室内水泥池暂养,用颗粒饲料喂养,每日投喂2-3次,投喂量为鱼苗体重的3-4%,喂养5-7天;
(5)将标记后的鱼苗转入室外不同养殖模式中进行常规养殖,其中,20个家系共1200尾鱼苗放在池塘中进行常规养殖,池塘面积为0.333hm2;20个家系共1200尾鱼苗放在常规网箱中进行常规养殖,网箱规格为4m*7m*3m(长*宽*高);20个家系共1200尾鱼苗放在大水面大网箱里进行常规养殖,网箱规格为12m*12m*6m(长*宽*高);
(6)养殖到第二年10-11月份,池塘收获1176尾鱼,常规网箱收获1188尾鱼,大水面大网箱收获1200尾鱼,采集每一尾鱼的体重、全长、体长、体高和体宽数据;
(7)运用ASReml软件,根据BLUP法分别估算出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及大水面网箱养殖中的每尾鱼的育种值;
(8)分别将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及大水面网箱养殖中的雌、雄鱼按估算育种值的大小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9)养殖到第三年3-4月份分别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及大水面网箱养殖中估算育种值排列在前20位的雄鱼与估算育种值排列在前20位的雌鱼,其中,池塘养殖中的10尾雌鱼与网箱养殖中的10尾雄鱼、网箱养殖中的10尾雌鱼与大水面网箱养殖中的10尾雄鱼、大水面网箱养殖中的10尾雌鱼与池塘养殖中的10尾雄鱼、池塘养殖中的10尾雄鱼与网箱养殖中的10尾雌鱼、网箱养殖中的10尾雄鱼与大水面网箱养殖中的10尾雌鱼、大水面网箱养殖中的10尾雄鱼与池塘养殖中的10尾雌鱼进行一对一配对繁殖,建立60个第二代选育家系;分别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及大水面网箱养殖中估算育种值接近0的雄鱼10尾与估算育种值接近0的雌鱼10尾,其中,池塘养殖模式中的5尾雌鱼与网箱养殖模式中的5尾雄鱼、网箱养殖模式中的5尾雌鱼与大水面网箱养殖模式中的5尾雄鱼、大水面网箱养殖模式中的5尾雌鱼与池塘养殖模式中的5尾雄鱼、池塘养殖模式中的5尾雄鱼与网箱养殖模式中的5尾雌鱼、网箱养殖模式中的5尾雄鱼与大水面网箱养殖模式中的5尾雌鱼、大水面网箱养殖模式中的5尾雄鱼与池塘养殖模式中的5尾雌鱼进行一对一配对繁殖,建立30个第二代对照家系;配对的雌鱼和雄鱼的近交系数<3%;
(10)雌鱼和雄鱼配对1天后,鱼巢上即可附有受精卵,从网箱中取出附有受精卵的鱼巢,将鱼巢转入孵化网箱中进行孵化3-4天后,得到第2代鱼苗;孵化水温为18℃-20℃;
(11)对60个第二代选育家系和30个第二代对照家系重复步骤(2)-步骤(10)的选育步骤,具体操作如下:
(2')60个第二代选育家系和30个第二代对照家系的鱼隔离在90个网箱中孵出鱼苗;
(3')当鱼苗长到10-15g时,在每个家系中各选60尾鱼苗用注射器将无线射频标记注入鱼腹腔,进行个体标记,从而识别每尾鱼苗;
(4')将标记好的鱼苗放在室内水泥池暂养,用颗粒饲料喂养,每日投喂2-3次,投喂量为鱼苗体重的3-4%,喂养5-7天;
(5')将标记后的鱼苗分别转入室外不同养殖模式中进行常规养殖,其中,20个第二代选育家系共1200尾鱼苗和10个第二代对照家系共600尾鱼苗分别放在不同的池塘中进行常规养殖,池塘面积均为0.333hm2;20个第二代选育家系共1200尾鱼苗和10个第二代对照家系共600尾鱼苗分别放在不同的常规网箱中进行常规养殖,网箱规格均为4m*7m*3m(长*宽*高);20个第二代选育家系共1200尾鱼苗和10个第二代对照家系共600尾鱼苗分别放在不同的大水面大网箱里进行常规养殖,网箱规格均为12m*12m*6m(长*宽*高);
(6')养殖到第二年11-12月份,池塘收获1164尾选育系鱼,常规网箱收获1182尾选育系鱼,大水面大网箱收获1180尾选育系鱼,池塘收获600尾对照系鱼,河道网箱收获600尾对照系鱼,大水面大网箱收获600尾对照系鱼,采集每一尾鱼的体重、全长、体长、体高和体宽数据;
(7')运用ASReml软件,根据BLUP法分别估算出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及大水面网箱养殖中的每尾鱼的育种值;
(8')分别将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及大水面网箱养殖中的雌、雄鱼按估算育种值的大小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9')在选育系中分别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及大水面网箱养殖中估算育种值排列在前20位的雄鱼与估算育种值排列在前20位的雌鱼进行一对一混交配对繁殖,建立60个第三代选育家系;在对照系中分别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及大水面网箱养殖中估算育种值接近0的雄鱼10尾与估算育种值接近0的雌鱼10尾进行一对一混交配对繁殖,建立30个第三代对照家系;配对的雌鱼和雄鱼的近交系数<3%;
(10')雌鱼和雄鱼配对1天后,鱼巢上即可附有受精卵,从网箱中取出附有受精卵的鱼巢,将鱼巢转入孵化网箱中进行孵化3-4天后,得到第3代鱼苗;孵化水温为18℃-20℃;
(11')对60个第三代选育家系和30组第三代对照家系重复步骤(2')-步骤(10')的选育步骤,得到第4代鱼苗。
效果例
1、试验方法
通过实施例方法得到的选育家系及对照家系的后代分别为选育组和对照组1,市面上的普通建鲤的后代为对照组2,分别在广西不同区域的桂西的西林县(XL)、桂西北的大化(DH)、桂中的武鸣区(WM)不同模式下进行常规养殖。XL和DH试验点分别采用大水面网箱养殖和常规网箱养殖,网箱规格(长*宽*高)分别为:12m*12m*6m和4m*7m*3m,WM试验点采用池塘养殖,池塘面积为0.333hm2;XL、DH和WM试验点的放养密度分别为60尾/m2、110尾/m2和33.3尾/hm2;放养时间分别为2016年6月10日、5月27日和5月5日。各试验点均设有平行组,放养的鱼苗规格平均体质量为1.1g,平均全长3.8cm,全程投喂膨化颗粒饲料。
2、数据测量
6个月后,对3个试验点采集数据,选育组和对照1-2组各采集30尾,测量时先用鱼安定(25mg/L)麻醉试验鱼,用电子天平(精确到0.1g)称量体质量(Y),用游标卡尺(精确到1mm)测量全长(X1)、体长(X2)和体高(X3)。
3、结果
不同试验点建鲤家系选育后代生长性状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Figure GDA0002687438370000071
从表1可见:WM、XL和DH试验点的选育组的体重、全长、体长、体高和体宽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2组(P<0.01,下同),WM、XL和DH的选育组均比对照组生长速度快,三个试验点的体质量平均增长率分别是26.4%、21.4%和31.1%。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家系:以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的建鲤为基础选育群体,分别选60尾雄建鲤与60尾雌建鲤,进行1雄配1雌的配对繁殖,建立60个第一代选育家系;
(2)60个第一代选育家系的鱼隔离在60个网箱中孵出鱼苗,将不同家系的鱼苗隔离在不同的网箱中进行早期培育,孵出鱼苗后的第2-5天使用鸡蛋黄进行喂养,每日泼洒2次;第5-12天用豆浆,每日泼洒3次,并每2日捞取水中轮虫进行投喂;第13-25天,每天投喂粉碎的小鱼膨化颗粒饲料加拌卤虫干粉,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为鱼苗体重的4%-5%,之后用颗粒饲料喂养,每日投喂2-3次,投喂量为鱼苗体重的5-6%;
(3)当鱼苗长到10-15g时,在每个家系中各选60尾鱼苗用注射器将无线射频标记注入鱼腹腔,进行个体标记,从而识别每尾鱼苗;
(4)将标记好的鱼苗放在室内水泥池暂养,用颗粒饲料喂养,每日投喂2-3次,投喂量为鱼苗体重的3-4%,喂养5-7天;
(5)将标记后的鱼苗转入室外不同养殖模式中进行常规养殖;
(6)养殖到第二年11-12月份,分别采集不同养殖模式中的全部有标记的鱼的体重、全长、体长、体高和体宽数据;
(7)运用ASReml软件,根据BLUP法分别估算出不同养殖模式中的每尾鱼的育种值;
(8)分别将不同养殖模式中的雌、雄鱼按估算育种值的大小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9)分别取不同养殖模式中估算育种值排列在前20位的雄鱼与估算育种值排列在前20位的雌鱼,不同养殖模式中的雄、雌鱼进行1雄对1雌混配,建立第二代选育家系;分别取不同养殖模式中估算育种值接近0的雄鱼10尾与估算育种值接近0的雌鱼10尾,不同养殖模式中的雄、雌鱼进行1雄对1雌混配,建立第二代对照家系;配对的雌鱼和雄鱼的近交系数<3%;
(10)雌鱼和雄鱼配对1天后,鱼巢上即可附有受精卵,从网箱中取出附有受精卵的鱼巢,将鱼巢转入孵化网箱中进行孵化3-4天后,得到第2代鱼苗;孵化水温为18℃-20℃;
(11)对第二代选育家系和第二代对照家系重复步骤(2)-步骤(10)的选育步骤,得到第3代鱼苗;
所述不同养殖模式包括池塘养殖、常规网箱养殖、大水面网箱养殖;
步骤(9)中,分别取不同养殖模式中估算育种值排列在前20位的雄鱼与估算育种值排列在前20位的雌鱼,其中,池塘养殖模式中的10尾雌鱼与网箱养殖模式中的10尾雄鱼、网箱养殖模式中的10尾雌鱼与大水面网箱养殖模式中的10尾雄鱼、大水面网箱养殖模式中的10尾雌鱼与池塘养殖模式中的10尾雄鱼、池塘养殖模式中的10尾雄鱼与网箱养殖模式中的10尾雌鱼、网箱养殖模式中的10尾雄鱼与大水面网箱养殖模式中的10尾雌鱼、大水面网箱养殖模式中的10尾雄鱼与池塘养殖模式中的10尾雌鱼进行一对一配对繁殖,建立60个第二代选育家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投喂粉碎的小鱼膨化饲颗粒料与卤虫干粉的重量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中,分别取不同养殖模式中估算育种值接近0的雄鱼10尾与估算育种值接近0的雌鱼10尾,其中,池塘养殖模式中的5尾雌鱼与网箱养殖模式中的5尾雄鱼、网箱养殖模式中的5尾雌鱼与大水面网箱养殖模式中的5尾雄鱼、大水面网箱养殖模式中的5尾雌鱼与池塘养殖模式中的5尾雄鱼、池塘养殖模式中的5尾雄鱼与网箱养殖模式中的5尾雌鱼、网箱养殖模式中的5尾雄鱼与大水面网箱养殖模式中的5尾雌鱼、大水面网箱养殖模式中的5尾雄鱼与池塘养殖模式中的5尾雌鱼进行一对一配对繁殖,建立30个第二代对照家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常规网箱养殖模式中网箱的规格长*宽*高为4m*7m*3m;大水面大网箱养殖模式中网箱规格长*宽*高为12m*12m*6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使用鸡蛋黄进行喂养前,鸡蛋黄用150目网搓成浆。
CN201811069911.4A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 Active CN108849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9911.4A CN108849650B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9911.4A CN108849650B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9650A CN108849650A (zh) 2018-11-23
CN108849650B true CN108849650B (zh) 2020-11-24

Family

ID=64323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69911.4A Active CN108849650B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96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7106A (zh) * 2019-03-13 2019-05-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 一种稻鲤的选育方法
CN114982679B (zh) * 2022-07-22 2023-08-0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黄鳝家系建立及优良家系选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0150B2 (en) * 2001-08-27 2004-04-13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fast - growing fish
JP2009540816A (ja) * 2006-06-20 2009-11-26 ノルウェイアン・スクール・オブ・ベテリナリー・サイエンス 生物における耐塩性を増大させる分子ツール
CN101878743B (zh) * 2010-06-22 2013-06-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 一种全人工批量培育小丑鱼亲鱼的方法
CN101884313B (zh) * 2010-07-06 2011-11-2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对虾“黄海1号”抗高氨氮、高pH值家系选育方法
CN101897307B (zh) * 2010-07-22 2012-08-0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利用网箱的鲤鱼家系选育方法
CN102144591B (zh) * 2011-04-12 2012-09-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快速高效的鲤鱼选育方法
CN103814848B (zh) * 2014-02-28 2016-01-2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香长杂交牡蛎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5165679B (zh) * 2015-09-12 2017-10-24 上海海洋大学 团头鲂三个配套选育系的建立和选育方法
CN106172129A (zh) * 2016-07-20 2016-12-07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鱼类生长和多个抗逆性能综合选育及验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9650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4591B (zh) 一种快速高效的鲤鱼选育方法
CN108207712B (zh) 一种耐盐碱罗非鱼的优良品系选育方法
CN102047851A (zh) 养殖草鱼家系的构建和良种选育方法
CN110358819B (zh) 一种全雄乌斑杂交鳢的培育方法
CN104430084B (zh) 一种珍珠白品系红罗非鱼的家系选育方法
CN102349462A (zh) 鱼类良种选育方法
Fernando et al. Culture of the guppy, Poecilia reticulata, in Singapore
CN110384057A (zh) 一种大鳞四须鲃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4686423A (zh) 一种暗纹东方鲀群体—家系—分子综合遗传育种的方法
CN108849650B (zh) 一种适宜于不同养殖模式的鲤鱼高效选育方法
Shubha et al. Effect of stocking density on growth, maturity, fecundity, reproductive behaviour and fry production in the mouth brooding cichlid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Peters)
CN1444848A (zh) 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
CN101897307B (zh) 利用网箱的鲤鱼家系选育方法
CN108719144A (zh) 一种红纹品系翘嘴鳜的家系选育方法
CN110786274B (zh) 一种团头鲂的耐低氧育种方法
CN114403068B (zh) 一种耐受低盐的脊尾白虾品系育种方法
CN107926770B (zh) 赤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远缘杂交育种方法
Macharia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hatching rates of African catfish (Clarias gariepinus Burchell 1822) eggs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CN113854202B (zh) 一种卵形鲳鲹快速生长新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
CN111226839B (zh) 一种选育耐低氧杂交黄颡鱼的方法
CN114128649A (zh) 一种团头鲂与黑尾近红鲌间远缘杂交子代的选择育种方法
CN110692553A (zh) 一种提高黄鳝生长速度的种内杂交育种方法
Tahapari et al. Selection response and heritability in growth trait of first generation (G1) of djambal catfish population (Pangasius djambal).
CN111109163B (zh) 一种商品乌鳢的选育方法
CN114223591B (zh) 一种适于红螯螯虾规模化家系构建的方法及配套养殖设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