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8218A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8218A
CN108848218A CN201810685263.9A CN201810685263A CN108848218A CN 108848218 A CN108848218 A CN 108848218A CN 201810685263 A CN201810685263 A CN 201810685263A CN 108848218 A CN108848218 A CN 108848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cover board
front camera
mobile terminal
hol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852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乐
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852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82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8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82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移动终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显示屏模块、前置摄像头、指纹盖板以及指纹识别电路;所述显示屏模块设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上;所述移动终端本体朝向所述显示屏模块的一侧设有容置部;所述前置摄像头和所述指纹盖板以及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均设于所述容置部中;其中,所述指纹盖板和所述指纹识别电路的透过率都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透过率阈值,且所述指纹识别电路镀在所述指纹盖板的背部,且所述指纹盖板在所述前置摄像头的正上方。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减少不同功能模块对空间位置的占用。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通常包括多种功能模块。
当移动终端为手机时,参考图1、图2,图1示出了当手机的正面包括前置摄像头功能以及指纹识别功能对应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当手机的背面包括后置摄像头和指纹识别功能对应的示意图。
在图1中,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手机的正面下方,前置摄像头设置在手机的正面上方;在图2中,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手机的背面中上方,后置摄像头设置在手机的背面上方。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手机的正面还是背面,当该手机同时具备摄像头功能和指纹识别功能时,这两个功能对应的模块将分别占用手机不同的空间位置,因此导致手机的空间位置被占用过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在同一个移动终端设置不同的功能模块时,其需要分别占用移动终端的不同空间位置,因此导致移动终端的空间位置被占用过多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本体、显示屏模块、前置摄像头、指纹盖板以及指纹识别电路;
所述显示屏模块设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上;
所述移动终端本体朝向所述显示屏模块的一侧设有容置部;
所述前置摄像头和所述指纹盖板以及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均设于所述容置部中;
其中,所述指纹盖板和所述指纹识别电路的透过率都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透过率阈值,且所述指纹识别电路镀在所述指纹盖板的背部,且所述指纹盖板在所述前置摄像头的正上方。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指纹盖板和前置摄像头设置在移动终端本体的容置部,且指纹盖板在前置摄像头的正上方,因此,通过一个容置部的空间位置就能存放指纹盖板和前置摄像头,从而实现分别包括指纹识别功能和前置摄像头功能的两个独立模块在空间上的相互叠加,减少空间位置的占用。并且,由于指纹盖板和指纹识别电路的透过率都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透过率阈值,因此,也能够保证射入前置摄像头的光线满足该前置摄像头的拍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容置部与显示屏模块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在移动终端中,指纹盖板、指纹识别电路、容置部以及移动终端本体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指纹盖板与前置摄像头对应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指纹盖板的顶面与透明玻璃盖板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包括指纹盖板的移动终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移动终端;31-移动终端本体;32-显示屏模块;33-前置摄像头;34-指纹盖板;35-指纹识别电路;容置部36;341-平板;342-平板边缘的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具体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之类的其它便携式设备。
移动终端支持各种应用程序,例如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绘图应用程序、演示应用程序、文字处理应用程序、网站创建应用程序、盘刻录应用程序、电子表格应用程序、游戏应用程序、电话应用程序、视频会议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即时消息收发应用程序、锻炼支持应用程序、照片管理应用程序、数码相机应用程序、数字摄影机应用程序、web浏览应用程序、数字音乐播放器应用程序和/或数字视频播放器应用程序。
可以在移动终端上执行的各种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诸如触摸敏感表面的至少一个公共物理用户接口设备。可以在应用程序之间和/或相应应用程序内调整和/或改变触摸敏感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以及终端上显示的相应信息。这样,终端的公共物理架构(例如,触摸敏感表面)可以支持具有对用户而言直观且透明的用户界面的各种应用程序。
实施例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3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本实施例主要以移动终端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该移动终端3包括移动终端本体31、显示屏模块32、前置摄像头33、指纹盖板34以及指纹识别电路35;
所述显示屏模块32设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31上;
所述移动终端本体31朝向所述显示屏模块32的一侧设有容置部36;
所述前置摄像头33和所述指纹盖板34以及所述指纹识别电路35均设于所述容置部36中;
其中,所述指纹盖板34和所述指纹识别电路35的透过率都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透过率阈值,且所述指纹识别电路35镀在所述指纹盖板34的背部,且所述指纹盖板34在所述前置摄像头33的正上方。当指纹盖板34在前置摄像头33的正上方时,光线透过该指纹盖板34达到该前置摄像头33。
在移动终端3中,容置部36与显示屏模块32的结构关系可如图4A所示,在图4A中,显示屏模块32显示的是水滴图片,该显示屏模块32占用了移动终端本体31一侧的所有面积,即移动终端3为全面屏幕移动终端;指纹盖板34、指纹识别电路35、容置部36以及移动终端本体31的结构关系可如图4B所示。
本实施例中,指纹盖板34和所述指纹识别电路35的透过率都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透过率阈值,当指纹盖板34和指纹识别电路35的透过率都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透过率阈值时,外部的光线能够透过指纹盖板34和指纹识别电路35达到前置摄像头33上,满足前置摄像头33的拍摄要求。其中该预设的透过率阈值大于或等于98%。可选地,该指纹识别电路35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s,ITO),基于ITO的金属氧化物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可选地,为了尽量缩小指纹盖板34和前置摄像头33占用的空间位置,需要尽量增大设置在前置摄像头33正上方的指纹盖板34和前置摄像头33的空间叠加范围,例如,如图5所示的指纹盖板34与前置摄像头33对应的俯视示意图,当指纹盖板34的平面面积小于或等于前置摄像头33镜头的平面面积时,指纹盖板34和前置摄像头33的空间叠加范围与指纹盖板34的平面面积相等,如图5所示的圆形黑色区域;相反,当指纹盖板34的平面面积大于前置摄像头33的镜头的平面面积时,指纹盖板34和前置摄像头33的空间叠加范围与前置摄像头33的镜头的平面面积相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指纹盖板34和前置摄像头33设置在移动终端本体31的容置部36,且指纹盖板34在前置摄像头33的正上方,因此,通过一个容置部36的空间位置就能存放指纹盖板34和前置摄像头33,从而实现分别包括指纹识别功能和前置摄像头33功能的两个独立模块在空间上的相互叠加,减少空间位置的占用。并且,由于指纹盖板34和指纹识别电路35的透过率都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透过率阈值,因此,也能够保证射入前置摄像头33的光线满足该前置摄像头33的拍摄需求。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所述指纹识别电路35通过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与前置摄像头33的FPC连接,所述前置摄像头33的FPC与所述CPU连接;
对应地,
若用户按压所述指纹盖板34,所述指纹识别电路35将采集的指纹信息通过FPC发送至所述前置摄像头33的FPC;
所述前置摄像头33的FPC将接收的指纹信息转发至所述CPU,所述CPU识别接收的所述指纹信息。
具体地,CPU将接收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至少一个指纹信息比较,若接收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任一个指纹信息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则判定该接收的指纹信息与该预存的任一个指纹信息相同,否则,判定该接收的指纹信息与该预存的任一个指纹信息不同,从而通过CPU实现对接收的指纹信息的识别。可选地,在对指纹信息识别后,CPU根据得到指纹信息的识别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比如,若移动终端处于锁定屏幕状态,若指纹信息的识别结果指示接收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任一个指纹信息相同,则CPU将控制移动终端从锁定屏幕状态变为解锁屏幕状态。比如,若移动终端处于待付款状态,且指纹信息的识别结果指示采集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任一个指纹信息相同,则CPU将控制移动终端从待付款状态变为付款成功状态,等等。
本实施例中,由于前置摄像头33位于指纹盖板34、指纹识别电路35的正下方,因此,为了便于布线,将前置摄像头33的FPC作为主FPC,该主FPC用于接收指纹识别电路35通过其FPC发送的指纹信息,也负责将接收的指纹信息前置摄像头33获取的拍照信息发送至CPU。由于指纹盖板34、指纹识别电路35以及前置摄像头33叠加在同一个容置部36,因此,指纹识别电路35采集指纹信息后,可以通过FPC发送至前置摄像头33的主FPC,再由该前置摄像头33的主FPC转发至CPU,从而减少了接入CPU的布线,降低布线难度,提高布线后的美观度。
可选地,为了降低CPU的负荷,可在前置摄像头33的主FPC加入一个指纹识别设备,该指纹识别设备具体可以为处理指纹的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此时,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以及指纹识别设备,所述指纹识别电路35通过柔性电路板FPC与前置摄像头33的FPC连接,所述前置摄像头33的FPC与所述指纹识别设备连接,所述指纹识别设备与所述CPU连接;
对应地,
若用户按压所述指纹盖板34,所述指纹识别电路35将采集的指纹信息通过FPC发送至所述前置摄像头33的FPC;
所述前置摄像头33的FPC将接收的指纹信息转发至所述指纹识别设备,所述指纹识别设备识别接收的所述指纹信息后,将所述指纹信息的识别结果发送至所述CPU。
可选地,在CPU接收到指纹信息的识别结果之后,根据得到指纹信息的识别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比如,控制移动终端从锁定屏幕状态变为解锁屏幕状态;比如,控制移动终端从待付款状态变为付款成功状态,等等。
本实施例中,指纹识别设备获取到指纹识别电路35采集的指纹信息之后,将获取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至少一个指纹信息比较,若获取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任一个指纹信息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则判定该获取的指纹信息与该预存的任一个指纹信息相同,否则,判定该获取的指纹信息与该预存的任一个指纹信息不同,从而实现对获取的指纹信息的识别,最后,将相应的指纹信息的识别结果发送至CPU。由于在前置摄像头33的主FPC上增加指纹识别设备,在该指纹识别设备得到指纹信息的识别结果后再发送至CPU,无需CPU对获取的指纹信息进行识别,因此减少了CPU的工作量。
可选地,所述容置部36设置在所述显示屏模块32上。
例如,当显示屏模块32的平面面积大小与移动终端本体31的平面面积大小相同(即移动终端为全屏幕终端)时,该容置部36设置在显示屏模块32上。当然,若移动终端不是全屏幕终端,则该容置部36同样可以设置在显示屏模块32上,此处不作限定。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本体31包括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
所述容置部36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区;
所述显示屏模块32设置在所述第二分区。
本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本体31包括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时,该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是独立的分区,不存在重叠的区域。参照图6,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本体31上非第二分区的区域都可以成为第一分区,第一分区可以为一个完整的独立区域,也可以包括多个子分区。当第一分区包括多个子分区时该多个子分区之间可以不存在重叠的区域。
可选地,为了避免灰尘进入指纹盖板34与容置部36之间的缝隙,设置所述指纹盖板34的平面面积大于所述容置部36的平面面积。
本实施例中,由于指纹盖板34的平面面积大于容置部36的平面面积,因此,该指纹盖板34能够完全遮挡住容置部36,从而避免灰尘进入容置部36空间。
参照图7,可选地,显示屏模块32包括透明玻璃盖板和AA显示区域,所述指纹盖板34的顶面与所述透明玻璃盖板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指纹盖板34与所述透明玻璃盖板之间的连接处采用指定填充物填充,以避免灰尘进入所述指纹盖板34与所述透明玻璃盖板之间的连接空间。其中,该指定填充物包括:粘合剂。
可选地,为了得到一体化的移动终端,设置显示屏模块32包括AA显示区域,设置移动终端还包括透明玻璃盖板,所述透明玻璃盖板覆盖在所述AA显示区域以及所述指纹盖板34之上。
由于透明玻璃盖板覆盖在AA显示区域以及所述指纹盖板34之上,使得组装后的AA显示区域与指纹盖板34之间不再存在空隙,因此,避免移动终端外部的灰尘进入移动终端内部。并且,一体化的设计也增加了移动终端的美观程度。
实施例二: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包括指纹盖板34的移动终端本体31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在图8中,所述指纹盖板34包括平板341以及设于所述平板341边缘的侧板342;
所述平板341的平面面积等于所述容置部36的平面面积;或者,所述平板341的平面面积与所述容置部36的差小于预设的面积阈值,此时,为了避免灰尘进入平板341与容置部36之间的缝隙,则在所述平板341与容置部36的顶部周围黏贴或焊接一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使得平板341的顶部与容置部36的顶部周围不再存在缝隙。
所述平板341边缘的侧板34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分别卡于所述容置部36的内侧。
需要指出的是,当容置部36为长方形时,平板341也为长方形,该平板341边缘的侧板342的数量通常是2个,分别卡在容置部36的2条长边(或宽)。具体地,若容置部36设置在移动终端本体31的顶部,则容置部36将与显示屏模块32直接相邻,因此,该平板341边缘的一个侧板342卡在与容置部36相邻的一侧显示屏模块32,该平板341边缘的另一个侧板342则卡在移动终端本体31上,具体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平板341边缘的侧板34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容置部36的2条长(或宽)的长度。
当容置部36为圆形时,平板341也为圆形,该平板341边缘的侧板342的数量通常大于或等于2个,分别卡在容置部36的环形边缘。可选地,当容置部36为圆形时,平板341边缘的侧板342等间距地分部在该平板341边缘。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加固指纹盖板34与容置部36的连接,在平板341边缘的至少一个侧板342上设有凸起结构,对应地,在容置部36至少设有一个容置该凸起结构的容置空间,或者,在显示屏模块32(如透明玻璃盖板上)至少设有一个容置该凸起结构的容置空间。这样,通过将凸起结构嵌入对应的容置空间,以及,通过平板341边缘的侧板342伸入容置部36(或容置部36和显示屏模块32),并卡于所述容置部36的背部盖板(或容置部36和显示屏模块32)内侧,使得指纹盖板34与移容置部36的连接更稳定。
可选地,为了降低将指纹盖板34安装到容置部36的难度,所述平板341边缘的侧板342为弹性部件。
具体安装时,指纹盖板34可从容置部36上方向该容置部36下方按压,由于平板341边缘的侧板342为弹性部件时,因此,按压至少2个平板341边缘的侧板342使该至少2个平板341边缘的侧板342之间的宽度窄于容置部36的宽度,从而使得指纹盖板34能够嵌入容置部36内。当平板341边缘的侧板342嵌入容置部36后,平板341边缘的侧板342的形变结束,平板341边缘的侧板342之间的宽度恢复原装,从而能够保证指纹盖板34卡在容置部36上不掉落。
可选地,由于指纹信息是以弧形面分布在手指上,因此,为了能够采集到更完整的指纹信息以及降低将指纹盖板34安装到容置部36上的难度,所述指纹盖板34的平板341以及平板341边缘的侧板342都为弹性部件,所述前置摄像头33与所述指纹盖板34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
当用户按压平板341时,由于该平板341为弹性部件,因此,其在受力后能够与用户手指更贴合,从而能够采集到更完整的指纹信息。另外,由于平板341为弹性部件,因此,设置前置摄像头33与指纹盖板34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能够避免该平板341形变时挤压到处于其正下方的前置摄像头33。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处理器及自动伸缩模块,所述自动伸缩模块与前置摄像头33以及所述处理器连接,且所述自动伸缩模块在所述前置摄像头33的正下方;
所述处理器用于检测移动终端安装的摄像应用是否接收到打开指令,若接收到打开指令,通过自动伸缩模块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33向上移动至指定位置,所述指定位置与所述指纹盖板34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所述第二预设距离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
其中,移动终端安装的摄像应用是指主要功能为拍摄照片、视频的应用,这类应用的应用名称通常为“相机”。
本实施例中,为了扩大前置摄像头33的拍摄范围,通过自动伸缩模块控制前置摄像头33向上移动至指定位置,该指定位置与指纹盖板34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由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小于上述的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因此,前置摄像头33向上移动后也不会触碰到指纹盖板34。其中,该自动伸缩模块可以为弹簧装置。
可选地,上述处理器具体为CPU。
可选地,由于具备摄像功能的应用也较多,因此,为了保证具备摄像功能的这些应用能够顺利执行拍照动作,则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若摄像应用没有打开但具备摄像功能的应用打开,则检测是否接收到拍照指令;若接收到拍照指令,则通过自动伸缩模块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33向上移动至指定位置,所述指定位置与所述指纹盖板34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所述第二预设距离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
本实施例中,具备摄像功能的应用包括:微信、QQ、支付宝等。当移动终端安装新的应用后,识别该新的应用是否具备摄像功能,若具备摄像功能,则记录该新的应用为具备摄像功能的应用。当任一个应用打开,移动终端识别该应用是否为摄像应用,若不是,识别该应用是否为具备摄像功能的应用,若为具备摄像功能的应用,检测是否接收到拍照指令。
尽管未示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本体、显示屏模块、前置摄像头、指纹盖板以及指纹识别电路;
所述显示屏模块设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上;
所述移动终端本体朝向所述显示屏模块的一侧设有容置部;
所述前置摄像头和所述指纹盖板以及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均设于所述容置部中;
其中,所述指纹盖板和所述指纹识别电路的透过率都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透过率阈值,且所述指纹识别电路镀在所述指纹盖板的背部,且所述指纹盖板在所述前置摄像头的正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所述指纹识别电路通过柔性电路板FPC与前置摄像头的FPC连接,所述前置摄像头的FPC与所述CPU连接;
对应地,
若用户按压所述指纹盖板,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通过FPC发送至所述前置摄像头的FPC;
所述前置摄像头的FPC将接收的指纹信息转发至所述CPU,所述CPU识别接收的所述指纹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以及指纹识别设备,所述指纹识别电路通过柔性电路板FPC与前置摄像头的FPC连接,所述前置摄像头的FPC与所述指纹识别设备连接,所述指纹识别设备与所述CPU连接;
对应地,
若用户按压所述指纹盖板,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通过FPC发送至所述前置摄像头的FPC;
所述前置摄像头的FPC将接收的指纹信息转发至所述指纹识别设备,所述指纹识别设备识别接收的所述指纹信息后,将所述指纹信息的识别结果发送至所述CPU。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设置在所述显示屏模块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包括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
所述容置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分区;
所述显示屏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分区。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指纹盖板的平面面积大于所述容置部的平面面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盖板包括平板以及设于所述平板边缘的侧板;
所述平板的平面面积等于所述容置部的平面面积,或者,所述平板的平面面积与所述容置部的差小于预设的面积阈值;
所述平板边缘的侧板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分别卡于所述容置部的内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边缘的侧板为弹性部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盖板的平板以及平板边缘的侧板都为弹性部件,所述前置摄像头与所述指纹盖板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处理器及自动伸缩模块,所述自动伸缩模块与前置摄像头以及所述处理器连接,且所述自动伸缩模块在所述前置摄像头的正下方;
所述处理器用于检测移动终端安装的摄像应用是否接收到打开指令,若接收到打开指令,通过自动伸缩模块控制所述前置摄像头向上移动至指定位置,所述指定位置与所述指纹盖板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所述第二预设距离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
CN201810685263.9A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88482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5263.9A CN108848218A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5263.9A CN108848218A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8218A true CN108848218A (zh) 2018-11-20

Family

ID=64200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5263.9A Pending CN108848218A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8218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7764Y (zh) * 2003-05-23 2004-07-21 陈俊典 影象撷取装置的组装结构
CN201765420U (zh) * 2010-07-21 2011-03-16 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的防护装置
CN102055895A (zh) * 2009-10-27 2011-05-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模块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2076192A (zh) * 2009-11-19 2011-05-2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镜头保护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US8145256B2 (en) * 2004-10-07 2012-03-27 Rpx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mobile unit to sense objects or text and retrieve related information
CN105303177A (zh) * 2015-10-21 2016-02-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及相应的终端
CN205961271U (zh) * 2016-07-12 2017-02-15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组合式摄像头
CN106445242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压力触控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6193606U (zh) * 2016-10-19 2017-05-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106991394A (zh) * 2017-03-31 2017-07-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07506730A (zh) * 2017-08-25 2017-1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压力感应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7764Y (zh) * 2003-05-23 2004-07-21 陈俊典 影象撷取装置的组装结构
US8145256B2 (en) * 2004-10-07 2012-03-27 Rpx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mobile unit to sense objects or text and retrieve related information
CN102055895A (zh) * 2009-10-27 2011-05-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模块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2076192A (zh) * 2009-11-19 2011-05-2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镜头保护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201765420U (zh) * 2010-07-21 2011-03-16 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的防护装置
CN105303177A (zh) * 2015-10-21 2016-02-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及相应的终端
CN205961271U (zh) * 2016-07-12 2017-02-15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组合式摄像头
CN206193606U (zh) * 2016-10-19 2017-05-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
CN106445242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压力触控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991394A (zh) * 2017-03-31 2017-07-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07506730A (zh) * 2017-08-25 2017-1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压力感应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1646B2 (en) Image capture modes for dual screen mode
US10515251B2 (en) Screen assembly with a fingerprint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528230B2 (en) Keyboard filling one screen or spanning multiple screens of a multiple screen device
CN108848218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924345A (zh) 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900670A (zh) 移动终端及基于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方法
CN110392137A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40065113A (ko) 영역 기반의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멀티미디어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