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8210B - 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8210B
CN108848210B CN201810559996.8A CN201810559996A CN108848210B CN 108848210 B CN108848210 B CN 108848210B CN 201810559996 A CN201810559996 A CN 201810559996A CN 108848210 B CN108848210 B CN 1088482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cavity
support
output modul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599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48210A (zh
Inventor
曾赞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599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82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8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821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0726 priority patent/WO2019228055A1/zh
Priority to EP19177619.4A priority patent/EP3576387A1/en
Priority to US16/428,712 priority patent/US1081263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48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8210B/zh
Priority to US17/023,589 priority patent/US10972589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支架结构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用于安装第一输入输出模组,第一输入输出模组至少包括红外光源、红外摄像头及第一可见光摄像头。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结合,第二支架用于安装第二输入输出模组,第二输入输出模组至少包括第二可见光摄像头。当第一输入输出模组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时,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红外光源、红外摄像头及第一可见光摄像头的相对位置不易发生变化,从而便于红外光源、红外摄像头及第一可见光摄像头能够更好地配合工作;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结合形成支架结构,从而便于不同生产厂商分别将第一输入输出模组组装到第一支架上、及将第二输入输出模组组装到第二支架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及输入输出组件。

Description

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费性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可以配置有多个功能模组,而多个功能模组往往需要互相配合才能正常工作,然而,手机在使用中受到撞击时,多个功能模组的相对位置容易发生改变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安装第一输入输出模组,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至少包括红外光源、红外摄像头及第一可见光摄像头;及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结合,所述第二支架用于安装第二输入输出模组,所述第二输入输出模组至少包括第二可见光摄像头。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包括:
第一输入输出模组,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至少包括红外光源、红外摄像头及可见光摄像头;
第二输入输出模组,所述第二输入输出模组至少包括可见光摄像头;及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支架结构,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输入输出模组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
壳体;及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所述输入输出组件能够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以选择性露出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与第二输入输出模组,或隐藏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与第二输入输出模组。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输入输出组件及支架结构中,当第一输入输出模组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时,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红外光源、红外摄像头及第一可见光摄像头的相对位置不易发生变化,从而便于红外光源、红外摄像头及第一可见光摄像头能够更好地配合工作;进一步地,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结合形成支架结构,使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输入输出模组与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输入输出模组能够固定在一起,从而便于不同生产厂商分别将第一输入输出模组组装到第一支架上、及将第二输入输出模组组装到第二支架上。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至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及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的第一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的第二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的第一支架与承托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中的承托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至图12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和
图1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100包括第一支架10及第二支架80。第一支架10用于安装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请参阅图11),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至少包括红外光源27、红外摄像头25及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第二支架80与第一支架10结合,第二支架80用于安装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请参阅图11),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至少包括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
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80可以为分体结构,其中,第一支架10及第二支架80均可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80可通过焊接、粘接、螺纹连接、卡合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方式结合在一起;或者,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80为一体成型结构。
第一支架10上可开设有收容腔105(请参阅图5),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安装在第一支架10上;第二支架80上可开设有容置腔83(请参阅图7),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安装在第二支架80上。
红外光源27能够与红外摄像头25组成结构光深度摄像头;或者,红外光源27能够与红外摄像头25组成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深度摄像头。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的进光方向可以与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的进光方向相反。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100中,当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安装在第一支架10上时,安装在第一支架10上的红外光源27、红外摄像头25及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的相对位置不易发生变化,从而便于红外光源27、红外摄像头25及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能够更好地配合工作;进一步地,第二支架80与第一支架10结合形成支架结构100,使安装在第二支架80上的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与安装在第一支架10上的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能够固定在一起,从而便于不同生产厂商分别将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组装到第一支架10上、及将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组装到第二支架80上。
请参阅图1及图5,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100包括第一支架10及第二支架70。第一支架10包括第一面101、第二面102及第三面103,第一面101与第二面102位于第一支架10的相背两侧,第三面103连接第一面101及第二面102。第二面102开设有至少两个收容腔105,第一面101开设有与至少两个收容腔105对应的至少两个通孔106。第三面103开设有贯穿第一面101及第二面102的安装孔107,安装孔107位于两个收容腔105之间。至少两个收容腔105用于安装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请参阅图11)并使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从第一面101暴露。第二支架70安装在安装孔107内并与第一支架10结合,第二支架70开设有容置腔83,容置腔83用于安装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
第一支架10上的收容腔10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或任意多个。通孔106的数量与收容腔105的数量一致,每个通孔106与一个收容腔105对应连通。每个收容腔105用于安装一个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安装在收容腔105内的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能够通过通孔106从第一面101暴露。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暴露指的是可以从第一面101看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例如,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可以穿过第一面101的通孔106从第一面101露出在第一支架10外;或者,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也可以未穿过通孔106,但通过通孔106可以看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
请结合图7,容置腔8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任意多个。安装在容置腔83内的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任意多个。输入输出模组70的数量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容置腔83的数量。
安装孔107位于第一支架10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并位于两个收容腔105之间。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安装在第二支架80上时,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能够从第二支架80及第一支架10的第一面101暴露。。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100中支架结构100通过在两个收容腔105之间开设安装孔107,从而能够避免安装在安装孔107处的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被第一支架10遮挡,便于将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布置在支架结构100上,以使支架结构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100包括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80、前壳30及后壳40。
第一支架10包括第一面101、第二面102、第三面103及第四面104,第一面101与第二面102位于第一支架10的相背两侧,第三面103及第四面104位于第一支架10的相背两侧并均连接第三面103及第四面104。
请结合图6,第二面102开设有四个收容腔105,四个收容腔105分别为第一腔1051、第二腔1502、第三腔1053及第四腔1054,第一腔1051、第二腔1502、第三腔1053及第四腔1054沿第一支架10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第四腔体1054位于第一支架10的一端。第一腔1051、第三腔1053及第四腔1054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第一面101开设有与四个收容腔105对应的四个通孔106,每个通孔106与一个收容腔105对应连通。通孔106的开口尺寸小于对应的收容腔105的尺寸以形成限位环108,收容腔105由限位环108及环绕限位环108延伸的内壁形成。
第三面103开设有贯穿第一面101及第二面102的安装孔107,安装孔107位于第一腔1051与第三腔1053之间。安装孔107包括靠近第一腔1051一侧的第一子安装孔1071及靠近第三腔1053的第二子安装孔1072,并且,第三腔1053位于第二子安装孔1072与第四面104之间。第一子安装孔1071与第二子安装孔1072连通并且第一子安装孔1071的尺寸大于第二子安装孔1072的尺寸。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安装孔1071的尺寸也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子安装孔1072的尺寸。
第一支架10包括安装部11、固定部12、延伸部14、定位柱111、卡合柱141及卡紧柱142。
请结合图6,安装部11位于安装孔107(第一子安装部1071)及第四面104之间,并且安装部11位于第一腔1051与第二腔1052之间。安装部11的第一面101所在一侧可形成有凹槽,以便于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定位安装到安装部11上。安装部11处的第四面104开设有贯穿第一面101及第二面102的收容槽112。定位柱111凸出形成在安装部11的第一面101所在一侧,定位柱11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任意多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部11的第一面101所在一侧形成有凸台;或者,安装部11处的第一面101与第一腔1051的外壁对应的第一面101齐平。
固定部12位于安装孔107(第二子安装部1072)及第四面104之间,并且固定部12位于安装部11与第三腔1053之间。固定部12连接在安装部11的远离第一腔1051的侧壁上。第二腔1052开设在固定部12处,具体地,第二腔1052开设在固定部12的位于第二面102所在一侧。
延伸部14位于第一腔1051的远离第三腔1053的一侧。具体地,延伸部14位于第一支架10的与第四腔1054相背的一端。安装部11的第一面101所在一侧可形成有凹槽,以便于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定位安装到延伸部14上。卡合柱141凸出形成在延伸部14的第一面101所在一侧,卡合柱14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任意多个。卡紧柱142凸出形成在延伸部14的第四面104所在一侧,卡紧柱14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任意多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延伸部14的第一面101所在一侧形成有凸台;或者,延伸部14处的第一面101与第一腔1051的外壁对应的第一面101齐平。
请参阅图7,第二支架80包括支架侧壁81及分隔部82。支架侧壁81与第一支架10结合,具体地,支架侧壁81可以通过粘接、卡合、焊接、螺纹连接中的至少一种的方式与安装孔107的侧壁结合在一起。支架侧壁81围成有容置腔83,分隔部82设置在容置腔83内并将容置腔83分隔为第一子容置腔831与第二子容置腔832。第一子容置腔831与第二子容置腔832的中心连线平行于第一腔1051与第三腔1053的中心连线。第一子容置腔831的尺寸大于第二子容置腔832的尺寸,第一子容置腔831与第一子安装孔1071对应,第二子容置腔832与第二子安装孔1072对应。支架侧壁81各个位置处的厚度可以相同或不相同。
分隔部82开设有容置孔821,容置孔821贯穿分隔部82的与第一面101及第二面102对应的表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架80可以不设置分隔部82,此时,第一子容置腔831与第二子容置腔832连通;或者,容置孔821也可以为分隔部82的与第二面102同侧的表面开设的盲孔。
请参阅图3及图4,前壳30形成有前壳腔体31及贯穿前壳30并与前壳腔体31连通的前壳通光孔32。
后壳40形成有后壳腔体41及贯穿后壳40并与后壳腔体41连通的后壳通光孔42。前壳30固定在后壳40上并使前壳腔体31与后壳腔体41共同形成收容腔体(图未示)。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80、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及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收容在收容腔体内。后壳40的与第四面104对应的一面还开设有与收容腔体连通的导光孔4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80可通过安装在前壳30和后壳40上而实现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80结合在一起。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前壳30的与前壳腔体31相背的一侧设置有透光的前壳保护盖33,前壳保护盖33可以为玻璃盖板。后壳40的与后壳腔体41相背的一侧设置有透光的后壳保护盖43,后壳保护盖43可以为玻璃盖板。前壳保护盖33及后壳保护盖43还可用于密封收容腔体。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100中,由于第一支架10上的至少两个收容腔105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当多个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安装在收容腔105内时,多个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的相对位置不易发生变化,从而便于多个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能够更好地配合工作;进一步地,第一支架10通过在两个收容腔105之间开设安装孔107,从而能够避免安装在安装孔107处的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被第一支架10遮挡,便于将第二支架80及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布置在支架结构100上,以使支架结构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100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支架10上形成有限位环108从而便于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在限位环108的限位作用下安装到第一支架10上;安装部11上设置定位柱111及收容槽112,从而便于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接近传感电路板212)安装到安装部11上;第一支架10在第四面104与安装孔107之间设置用于安装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的安装部11及固定部12,从而使支架结构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延伸部14上设置有卡合柱141及卡紧柱142,从而便于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安装在延伸部14上;第一腔1051、第三腔1053及第四腔1054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从而便于安装在第一腔1051、第三腔1053及第四腔1054内的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配合工作;支架结构100通过设置前壳30及后壳40,从而便于固定第一支架10及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第一子安装孔1071的尺寸与第二子安装孔1072的尺寸不相同,从而便于第二支架80安装到安装孔107内;第一子容置腔831与第二子容置腔832的中心连线平行于第一腔1051与第三腔1053的中心连线,从而使支架结构100的外光更加美观。
请参阅图8及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腔1052贯穿固定部12处的第三面103及第四面104,支架结构100还包括承托件13,承托件13固定在第二腔1052内,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安装在承托件13上。
具体地,承托件13包括承托底板131及自承托底板131的边缘延伸形成的承托侧壁132,承托底板131与承托侧壁132共同围成承托腔130。承托底板13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贯穿孔1311,承托件13固定在第二腔1052内时,光穿孔1311和与第二腔1052对应的通孔106连通。承托侧壁132包括第一承托侧壁133、第二承托侧壁134及第三承托侧壁135,第一承托侧壁133位于承托底板131的靠近第三腔1053一侧,第二承托侧壁134位于承托底板131的靠近安装孔107(或第三面103)一侧,第三承托侧壁135位于承托底板131的靠近安装部11一侧。第二承托侧壁134能够遮挡第二腔1052位于第三面103所在侧的开口。
第一承托侧壁133包括第一侧壁本体1331及第一结合部1332,第一结合部1332自第一侧壁本体1331的远离第二承托侧壁134的一端朝远离第三承托侧壁135一侧延伸形成。第三承托侧壁135包括第三侧壁本体1351及第三结合部1352,第三结合部1352自第三侧壁本体1351的远离第二承托侧壁134的一端朝远离第一承托侧壁133一侧延伸形成。当承托件13安装在第二腔1052内时,第一结合部1332与第三腔1053处的第四面104结合,第三结合部1352与安装部11处的第四面104结合,从而承托件13能够固定在固定部12上。
本实施方式的承托件13可以由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例如,承托件13的材料为钢、铝合金、钛合金,此时,承托件13的承托侧壁132的厚度可以做得比收容腔105对应的侧壁更薄,进而能够减小支架结构100体积,并增到安装孔107的尺寸。
请继续参阅图8及图9,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腔1052也可不贯穿第四面104。第一承托侧壁133还包括自第一侧壁本体1331的远离承托底板131一端朝远离第三承托侧壁135一侧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图未示)。第三承托侧壁135还包括自第三侧壁本体1351的远离承托底板131一端朝远离第一侧壁131一侧延伸形成第三连接部(图未示)。当承托件13安装在第二腔1052内时,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腔1053的靠近固定部12的侧壁结合,第三连接部与安装部11的靠近固定部12的侧壁结合,从而承托件13能够固定在固定部12上。此时,第一承托侧壁133可以不设置第一结合部1332,第三承托侧壁135也可以不设置第三结合部1352。
请参阅图10至图12,本发明公开的输入输出组件200包括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上述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100及主板50,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安装在第一支架10上,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安装在第二支架80上。
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包括接近传感器21、受话器22、补光灯23、光感器24、红外摄像头25、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红外光源27。
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包括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
请一并参阅图6、图10至图12,接近传感器21包括接近传感本体211及接近传感电路板212。接近传感电路板212的一端设置在安装部11处的第一面101上并与定位柱111卡合,接近传感电路板212的另一端穿过收容槽112并延伸至安装部11的第二面102所在一侧。接近传感本体211设置在接近传感电路板212的与第一面101相背的一侧,或者说,接近传感本体211设置在接近传感电路板212的远离第一支架10的一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接近传感电路板212与第一面101之间还可以设置粘胶,从而使接近传感电路板212更加牢固地安装在安装部11上。
请继续一并参阅图6、图10至图12,受话器22包括受话器本体221及受话器电路板222。受话器本体221收容在第二腔1052内。受话器电路板222的一端设置在受话器221的远离第一支架10的一侧,受话器电路板222的另一端沿安装孔107一侧延伸并穿过安装孔107的中心位置(如图10所示);或者,受话器电路板222的另一端沿安装孔107一侧延伸并位于安装孔107的靠近第三腔1053的一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固定部12上设置有承托件13时,受话器本体221收容在承托腔130内。
请请继续一并参阅图6、图10至图12,补光灯23包括补光灯本体231及补光灯电路板232。补光灯电路板232的一端设置在延伸部14的第一面101上并与卡合住141卡合,补光灯电路板232的另一端沿延伸部14的远离第一腔1051的侧面延伸至延伸部14的第二面102所在一侧。补光灯本体231设置在补光灯电路板232的与第一面101相背的一侧,或者说,补光灯本体231设置在补光灯电路板232的远离第一支架10的一侧。进一步地,位于第二面102一侧的接近传感电路板212沿第一支架10的靠近第四面104一侧并经过第一腔1051连接到第二面102的补光灯电路板232上,以避免接近传感电路板212遮挡安装孔10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补光灯电路板232与第一面101之间还可以设置粘胶,从而使补光灯电路板232更加牢固地安装在延伸部14上。
请请继续一并参阅图6、图10至图12,光感器24包括光感器本体241及光感器电路板242。光感器电路板242的一端设置在延伸部14的第四面104上并与卡紧柱142卡合,光感器电路板242的另一端与位于延伸部14的远离第一腔1051的侧面上的接近传感电路板232连接(如图10所示);或者,光感器电路板242的另一端与位于延伸部14的第二面102一侧的接近传感电路板232连接。光感器本体241设置在光感器电路板242的与第四面104相背的一侧,或者说,光感器本体241设置在光感器电路板242的远离第一支架10的一侧。当第一支架10及光感器24安装到前壳30与后壳40形成的收容腔体内时,光感器24(光感器本体241)与导光孔44对齐,收容腔体外部的光线能够穿过导光孔44传输到光感器24上。
红外摄像头25安装在第一腔1051内,并能够接收由第一面101一侧进入的光线。
红外光源27安装在第四腔1054内,并能够朝第一面101一侧发生红外光线,红外光源27能够与红外摄像头25组成结构光深度摄像头;或者,红外光源27能够与红外摄像头25组成飞行时间深度摄像头。
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安装在第三腔1053内,并能够接收由第一面101一侧进入的光线,此时,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为前置摄像头;或者,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能够接收由第二面102一侧进入的光线,此时,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为后置摄像头。
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设置容置腔83(第一子容置腔831)内并从安装孔107暴露。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的进光方向与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的进光方向相背,当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为前置摄像头时,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为后置摄像头;当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为后置摄像头时,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为前置摄像头。
主板50上设置有多个接头51,接近传感器21、受话器22、补光灯23、光感器24、红外摄像头25、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红外光源27及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均通过接头51电性连接到主板50上。
请结合图3及图4,第一支架10及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收容在前壳30及后壳40形成的收容腔体内。当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为前置摄像头时,前壳通光孔32的数量为多个并分别为与延伸部14、第一腔1051、固定部12、第二腔1052(或安装部11)、第三腔1503及第四腔1054对应的前壳通光孔32,从而输入输出组件200外部的光线能够进入红外摄像头25、接近传感21及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并且补光灯23及红外光源27发出的光线能够投射到输入输出组件200外,以及受话器22发出的声音能够传输到输入输出组件200外。当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为后置摄像头时,后壳通光孔42与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对应,以使输入输出组件200外部的光线能够进入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
在将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安装到收容腔105上时,可以将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沿第二面102指向第一面101的方向安装在收容腔105内,直至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与限位环108相抵,表明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安装到位,此时可以向收容腔105内点胶,具体地,可以向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与收容腔105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内点胶,等胶水固化后,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被固定安装在收容腔105。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200及支架结构100中,由于第一支架10上的至少两个收容腔105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当多个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安装在收容腔105内时,多个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的相对位置不易发生变化,从而便于多个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能够更好地配合工作;进一步地,第一支架10通过在两个收容腔105之间开设安装孔107,从而能够避免安装在安装孔107处的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被第一支架10遮挡,便于将第二支架80及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布置在支架结构100上,以使支架结构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200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一腔1051、第三腔1053及第四腔1054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红外光源27、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和红外摄像头25分别安装在第一腔1051、第三腔1053及第四腔1054上后,三者的光轴位于同一平面内,易于三者互相配合工作。
请参阅图1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还包括第三可见光摄像头72,第三可见光摄像头72设置在第二子容置腔832内并从安装孔107暴露,第三可见光摄像头72的进光方向与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的进光方向相同,第三可见光摄像头72设置在安装孔107处并从安装孔107暴露,第三可见光摄像头72也通过接头51连接到主板50上。当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为前置摄像头时,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与第三可见光摄像头72共同形成双摄模组,该双摄模组为后置摄像头模组。当第一可见光摄像头26为后置摄像头时,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与第三可见光摄像头72共同形成双摄模组,该双摄模组为前置摄像头模组。
请参阅图1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还包括设置在安装孔107内的泛光灯73,泛光灯73用于给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和/或第三可见光摄像头72补光。泛光灯73设置在容置孔821内并位于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与第三可见光摄像头72之间。泛光灯73的电路板与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的电路板可以为同一个电路板。从而便于泛光灯73安装到容置孔821内。请结合图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结构100还包括保护罩822,保护罩822罩设在泛光灯73上,保护罩822有透光材料制成,例如,保护罩822由玻璃材料制成。保护罩822的部分表面还可以设置(例如,镀设)有遮光材料(遮光油墨),该遮光材料能够避免泛光灯73发出的光线直接传输至第二可见光摄像头71或第三可见光摄像头72上。
请参阅图3及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输入输出组件200还包括导光模组243,导光模组243罩设在光感器本体241上以将光线导向光感器24。具体地,导光模组243包括导光板2431、导光侧壁2432及导光柱2433,导光侧壁2432与导光柱2433位于导光板2431的相背两侧。导光侧壁2432自导光板2431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导光柱2433设置在导光板2431的中间位置。导光板2431与导光侧壁2432共同围成导光腔2430,光感器本体241收容在导光腔2430内。当第一支架10、光感器24及导光组件243安装到前壳30与后壳40形成的收容腔体内时,导光柱2433与导光孔44同轴,收容腔体外部的光线能够通过导光柱2433引导至光感器本体241上,导光板2431及导光侧壁2432具有导光作用或具有反光作用以用于将光线引导至光感器本体241上。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公开的电子装置300包括壳体60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200。输入输出组件200能够移动地安装在壳体60内以选择性露出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及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或隐藏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及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电子装置3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游戏机、头显设备、门禁系统、柜员机等。
具体地,输入输出组件200的宽度W1与壳体60的宽度W2相同,壳体60上开设有能够收容输入输出组件200的收容空间(图未示)。输入输出组件200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在收容空间内移动;或者,电子装置300还包括驱动组件(图未示),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输入输出组件200移动。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300中的输入输出组件200能够选择性露出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与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或隐藏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从而第一输入输出模组20与第二输入输出模组70不需要设置在壳体60的与第一面101对应的一面上,进而壳体60的与第一面101对应的一面上可以设置全面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3)

1.一种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安装第一输入输出模组,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至少包括红外光源、红外摄像头及第一可见光摄像头;及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结合,所述第二支架用于安装第二输入输出模组,所述第二输入输出模组至少包括第二可见光摄像头;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面、第二面及第三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相背两侧,所述第三面连接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二面开设有至少两个收容腔,所述第一面开设有与至少两个所述收容腔对应的至少两个通孔,所述第三面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两个所述收容腔之间,至少两个所述收容腔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并使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从所述第一面暴露;
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二支架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安装所述第二输入输出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一体成形为单体结构;或
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为分体成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开口尺寸小于对应的所述收容腔的尺寸以形成限位环,所述收容腔由所述限位环及环绕所述限位环延伸的内壁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三面相背并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第四面,所述第一支架在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四面之间形成有安装部,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自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第一面所在侧凸出形成的定位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收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三面相背并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第四面,所述第一支架在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四面之间形成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位于所述第二面所在一侧开设有所述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位于所述第一面所在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对应的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开口尺寸小于所述收容腔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开口尺寸小于所述收容腔的尺寸以形成限位环,所述收容腔为所述限位环及环绕所述限位环延伸的内壁形成;或者
所述支架结构还包括承托件,所述收容腔贯穿所述第三面及第四面,所述承托件安装在所述收容腔内以遮挡所述收容腔的位于所述第三面所在侧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形成有延伸部,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自所述延伸部的所述第一面所在侧凸出形成的卡合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三面相背并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第四面,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自所述延伸部的所述第四面所在侧凸出形成的卡紧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三面相背并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第四面,至少两个所述收容腔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腔、第二腔、第三腔和第四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三腔之间,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四面之间,所述第四腔位于所述第三腔的远离所述第一腔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支架侧壁及分隔部,所述支架侧壁与第一支架结合,所述支架侧壁围成容置腔,所述分隔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第一子容置腔与第二子容置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子容置腔的中心连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三腔的中心连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的与所述第二面同侧的表面开设有容置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还包括后壳及前壳,所述前壳安装在所述后壳上,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后壳和所述前壳之间。
15.一种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入输出模组,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至少包括红外光源、红外摄像头及可见光摄像头;
第二输入输出模组,所述第二输入输出模组至少包括可见光摄像头;及
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输入输出模组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一体成形为单体结构;或
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为分体成形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开口尺寸小于对应的所述收容腔的尺寸以形成限位环,所述收容腔由所述限位环及环绕所述限位环延伸的内壁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包括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包括接近传感电路板及接近传感本体,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三面相背并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第四面,所述第一支架在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四面之间形成有安装部,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自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第一面所在侧凸出形成的定位柱,所述接近传感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第一面上并与所述定位柱卡合,所述接近传感本体设置在所述接近传感电路板的与所述第一面相背的一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收容槽,所述接近传感电路板穿过所述收容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二面所在的一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包括受话器,所述受话器包括受话器本体及受话器电路板,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三面相背并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第四面,所述第一支架在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四面之间形成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位于所述第二面所在一侧开设有所述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位于所述第一面所在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对应的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开口尺寸小于所述收容腔的尺寸,所述受话器本体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并承载在所述受话器电路板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开口尺寸小于所述收容腔的尺寸以形成限位环,所述收容腔为所述限位环及环绕所述限位环延伸的内壁形成;或者
所述支架结构还包括承托件,所述收容腔贯穿所述第三面及第四面,所述承托件安装在所述收容腔内并承托住所述受话器本体。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包括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包括补光灯本体及补光灯电路板,所述第一支架形成有延伸部,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自所述延伸部的所述第一面所在侧凸出形成的卡合柱,所述补光灯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延伸部的所述第一面上并与所述卡合柱卡合,所述补光灯本体设置在所述补光灯电路板的与所述第一面相背的一侧。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包括光感器,所述光感器包括光感器本体及光感器电路板,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三面相背并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第四面,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自所述延伸部的所述第四面所在侧凸出形成的卡紧柱,所述补光灯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延伸部的所述第四面上并与所述卡紧柱卡合,所述光感器本体设置在所述光感器电路板的与所述第四面相背的一侧。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组件还包括导光模组,所述导光模组罩设在所述光感器本体上以将光线导向所述光感器。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还包括受话器,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三面相背并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第四面,至少两个所述收容腔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腔、第二腔、第三腔和第四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三腔之间,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四面之间,所述第四腔位于所述第三腔的远离所述第一腔的一侧,所述第一可见光摄像头安装在所述第三腔内,所述受话器安装在所述第二腔内,所述红外摄像头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内,所述红外光源安装在所述第四腔内,所述第二输入输出模组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见光摄像头的进光方向与所述第二可见光摄像头的进光方向相背。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源与所述红外摄像头组成结构光深度摄像头;或
所述红外光源与所述红外摄像头组成飞行时间深度摄像头。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组件还包括主板,所述红外摄像头、所述第一可见光摄像头、所述受话器、及所述红外光源均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支架侧壁及分隔部,所述支架侧壁与第一支架结合,所述支架侧壁围成容置腔,所述分隔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第一子容置腔与第二子容置腔,所述第二输入输出模组还包括第三可见光摄像头,第二可见光摄像头及第三可见光摄像头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子容置腔及所述第二子容置腔内。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子容置腔的中心连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三腔的中心连线。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的与所述第二面同侧的表面开设有容置孔,所述第二输入输出模组还包括泛光灯,所述泛光灯安装在所述容置孔内。
3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还包括后壳及前壳,所述前壳安装在所述后壳上,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及所述第二输入输出模组安装在所述后壳和所述前壳之间,所述前壳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对应的前壳通光孔,所述后壳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输入输出模组对应的后壳通光孔,所述输入输出模组外部的光线能够穿过所述前壳通光孔或所述后壳通光孔传输到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或所述第二输入输出模组上,或者
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或所述第二输入输出模组发出的光线能够穿过所述前壳通光孔或所述后壳通光孔传输至所述输入输出组件外。
3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及
权利要求15至32任意一项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所述输入输出组件能够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以选择性露出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与第二输入输出模组,或隐藏所述第一输入输出模组与第二输入输出模组。
CN201810559996.8A 2018-06-02 2018-06-02 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Active CN108848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9996.8A CN108848210B (zh) 2018-06-02 2018-06-02 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PCT/CN2019/080726 WO2019228055A1 (zh) 2018-06-02 2019-04-01 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EP19177619.4A EP3576387A1 (en) 2018-06-02 2019-05-31 Bracket structure, input/output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6/428,712 US10812638B2 (en) 2018-06-02 2019-05-31 Bracket structure, input/output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7/023,589 US10972589B2 (en) 2018-06-02 2020-09-17 Bracket structure, input/output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9996.8A CN108848210B (zh) 2018-06-02 2018-06-02 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8210A CN108848210A (zh) 2018-11-20
CN108848210B true CN108848210B (zh) 2020-05-15

Family

ID=64210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59996.8A Active CN108848210B (zh) 2018-06-02 2018-06-02 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82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28055A1 (zh) 2018-06-02 2019-1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0166603B (zh) * 2019-05-30 2021-03-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0290330B (zh) * 2019-06-26 2022-03-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798550A (zh) * 2019-06-28 2020-02-14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8536B (zh) * 2009-06-29 2013-10-0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元件装配结构
US10084897B2 (en) * 2016-09-15 2018-09-25 Johnson Sainvil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with removable camera
CN206698329U (zh) * 2016-11-08 2017-12-01 聚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块和摄像装置
CN106603765B (zh) * 2016-12-20 2020-03-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支架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6948466U (zh) * 2017-07-19 2018-01-30 德淮半导体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支架、双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8210A (zh) 2018-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8210B (zh) 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2327274B (zh) 一种激光雷达
CN108390969B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CN108712533B (zh) 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8390970B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CN108390971B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CN110430346B (zh) 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WO2022037374A1 (zh) 电子设备
CN108401045A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WO2020052289A1 (zh) 深度获取模组及电子装置
US10972589B2 (en) Bracket structure, input/output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3609168B1 (en) Support, input/output assembly and terminal
WO2020052288A1 (zh) 深度采集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9104509B (zh) 飞行时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616619B (zh) 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EP2351361B1 (en) Display device
CN108418922A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及终端
CN108600437B (zh) 支架组件、输入输出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8386608U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CN109117029B (zh) 一种下边框及其组装方法、触摸边框及其组装方法、触摸屏
WO2020038057A1 (zh) 深度采集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8390979B (zh) 壳体和终端
CN108600436B (zh) 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KR20010015310A (ko) 플랫 패널 디스플레이 모듈과 그것을 구비하는 표시 유니트
CN208386609U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