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6739A - 一种债权债务应用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债权债务应用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6739A
CN108846739A CN201810581440.9A CN201810581440A CN108846739A CN 108846739 A CN108846739 A CN 108846739A CN 201810581440 A CN201810581440 A CN 201810581440A CN 108846739 A CN108846739 A CN 1088467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bt
civil
subject
credit
civil su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814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德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5814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67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6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67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债权债务应用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根据待查询的民事主体的唯一标识从预建立的债权债务关联关系的数据库中查询与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将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发送给用户。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保证用户的债权能被有效的追回,避免用户因对债务人的债权无法查寻而错失追加欠款的机会。而法院也可以通过本方法,有效查寻被执行人的债权财产信息,采取协助执行等措施执行回款。同时还可以尽量解决“三角债”、“多角债”等社会债权债务经济纠纷。大大降低执行成本与解决经济纠纷成本,建立高效、严谨、全民监督的征信体系。

Description

一种债权债务应用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债权债务应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一)司法系统方面
在民事审判中,凡涉及债权债务纠纷的,大部分的判决书、裁定书、或仲裁书,都依靠强制执行完成,而完成强制执行的现有技术与方法如下:
1、现有传统技术与方法:主要依赖当事人提供财产线索,法院根据线索,到银行、土地、车辆、工商、股权交易等部门查询,然后采取查封、扣压、冻结等强制执行措施,最后完成拍卖或变卖等执行。
2、现有互联网技术:通过法院与银行、土地、车辆、工商、股权交易等部门联网,足不出门,可以查询被执行人存款、房产/土地、车辆、股份、股票等财产,为执行奠定基础。
虽然通过上述手段,很容易查询到被执行人名下上述类型的财产,但真正进入执行阶段,被执行人一般都会采取转移财产到他人名下等方法隐蔽财产,造成现有“执行难”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二)社会应用方面
在解决“三角债”、“多角债”等社会债权债务经济纠纷中,还没有成熟、便捷、易操作的技术或方法,所以造成大量的债权债务纠纷进入法院解决,进而造成法院案件数量高举不下,“执行难”案件大量积压。
(三)现有征信方面
1、银行征信系统:银行以不及时还贷为标准,将部分失信客户列入黑名单。
2、法院征信系统:法院以不履行裁决为标准,将“老赖”列入黑名单。
3、通讯、水电等行业,也自成体系,形成自有的征信与惩戒系统。
4、上述征信存在以下不足:
(1)含盖面较窄,不能充分评价社会中存在的失信行为。因为,毕竟贷款失信、进入诉讼执行的是少数,而大量的民间借款、合同欠款等失信行为无法或无处公示。
(2)各种征信体系不是有机统一,而是“盲人摸象”般在某领域,发挥有限的惩戒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债权债务应用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债权债务系统不够完善,公民或者企业等的债务不易被追回,而法院强制执行难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债权债务应用方法,该债权债务应用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其中操作指令包括待查询的民事主体的唯一标识;
根据待查询的民事主体的唯一标识从预建立的债权债务关联关系的数据库中查询与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
将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发送给用户,以便用户根据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对民事主体执行有效措施。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用户可以是个人、银行、企业、事业单位等,如果待查询的民事主体和用户之间存在欠债关系,而用户可以查询该民事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自己的应收款或欠款问题。例如将民事主体的债权转让、抵销等。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保证用户的债权被追回,避免用户(本系统称为用户,法律上是债权人)因对债务人的债权无法查寻而错失追加欠款的机会。而法院也可以通过本系统,有效查寻被执行人(也即债务人)的债权财产信息,采取协助执行等措施执行回款。同时还可以尽量解决“三角债”、“多角债”等社会债权债务经济纠纷。另外,通过该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可以系统的了解到某一个民事主体是否存在失信行为等。大大降低执行成本与解决经济纠纷成本,建立高效、严谨、全民监督的征信体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债权债务应用系统,该债权债务应用系统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操作指令包括待查询的民事主体的唯一标识;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查询的民事主体的唯一标识从预建立的债权债务关联关系的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以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对民事主体执行有效措施。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用户可以是个人、银行、企业、事业单位等,如果待查询的民事主体和用户之间存在欠债关系,而用户可以查询该民事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自己的应收款或欠款问题。例如将民事主体的债权转让、抵销等。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保证用户的债权被追回,避免用户(本系统称为用户,法律上是债权人)因对债务人的债权无法查寻而错失追加欠款的机会。而法院也可以通过本系统,有效查寻被执行人(也即债务人)的债权财产信息,采取协助执行等措施执行回款。同时还可以尽量解决“三角债”、“多角债”等社会债权债务经济纠纷。另外,通过该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可以系统的了解到某一个民事主体是否存在失信行为等。大大降低执行成本与解决经济纠纷成本,建立高效、严谨、全民监督的征信体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债权债务应用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债权债务应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角债”关系示意图;
图4位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边债”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债权债务应用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10,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
具体的,用户可以是个人、企业(例如银行、物业公司或者合作伙伴等),或者是法院等等。如果需要查询待查询的民事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则可以输入操作指令,然后进行查询。其中,操作指令中需要输入待查的民事主体的唯一标识。
步骤120,根据待查询的民事主体的唯一标识从预建立的债权债务关联关系的数据库中查询与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
具体的,每一个民事主体都将对应一个唯一标识。根据这个唯一标识,可以查询到与该民事主体对应的所有债权债务关联关系。
而数据库,则是事先建立的。
即,在步骤110之前,可选的还可以包括步骤105,建立债权债务关联关系的数据库。
进一步可选的,建立债权债务关联关系的数据库,具体包括:
步骤A,获取每一个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数据,并获取与每一个民事主体分别对应的唯一标识。
可选的,每一个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可以通过对最高人民法院执行裁判文书库进行梳理而获取,也可以是民事主体自行将自身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数据上传到网络后,通过网络获取。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合法方式获取民事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步骤B,根据第一民事主体和除第一民事主体之外的其他民事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数据,以及每一个民事主体分别对应的唯一标识,建立不同民事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联关系,并存储到债权债务关联关系的数据库。
具体的,每一个民事主体和其他民事主体之间,都有可能存在相应的债务和/或债权关系。例如,A购买B一台电脑,B交付后,A未付款,那么B对A来讲就有一个要求A支付货款的债权。假设B又欠C的借款。那么,A、B和C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在查询B时,就可以得出A欠B一台电脑钱,B欠C借款。而A、B和C都有相应的唯一标识对应。那么,不同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和民事主体各自对应的唯一标识等共同建立不同民事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联关系,将这个关联关系存储到数据库后。后续如果哪个用户在需要查找某一个民事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时,只要输入与该民事主体对应的唯一标识,即可查询。
步骤130,将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发送给用户。
具体的,一般用户需要查询待查询民事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很可能就是该民事主体和用户之前存在债务关系,或者用户需要了解该民事主体的债务和债权关系,例如法院。然后根据该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采取有效的措施。
采取的有效措施例如利用代位诉讼、协助执行等,用以解决法院执行难的问题;利用债权转让、债的抵销等解决“三角债”、“多角债”等债权债务纠纷问题。
在一个具体例子中,民事主体A向民事主体B购买两台电脑,价值10000元,但是民事主体A还未向民事主体B付款,民事主体B欠民事主体C10000元,民事主体C在查询民事主体B的债权债务关系后,完全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民事主体A将欠B的10000元转付给自己。即,以债权与物权的相互转化关系为基础,通过债权,透视物权关系,进行等价转换,即此时,C即可以通过代位诉讼、或进入执行阶段中的协助执行等措施,让A把钱付给C自己;也可以在代位诉讼中,将A已所有的电脑查封并执行走。
又或者,在另一个具体例子中,如图3所示的示意图,北京某一有限公司A、王某B、刘某C三个主体之间存在“三角债”关系,王某B欠刘某C10万元,公司A欠王某B50万元,刘某C欠公司A5万元,通过债的抵销,可以部分解决三方债权债务问题。
A、B、C三方通过本系统查询,可以通过签订债权债务抵销协议,互相抵销5万元债权债务,使得A公司与刘某C的债权债务纠纷得到解决,A与B、B与C的债权债务金额也得到部分解决。
再例如:公司A、公司L、公司M之间存在“单边债”关系,如图4所示,公司L欠公司A100万元,公司A欠公司M500万元。可以通过代位诉讼(公司A怠于行使对公司L的债权),公司M可以直接起诉公司L,要求偿还100万元欠款;如果公司M已起诉公司A,也可以通过法院对公司L下发协助执行裁定,将100万元欠款,直接转给公司M。利用上述债的信息,解决法院执行难的问题。同时,填补了司法执行中,债权作为一种优良资产,难于执行的空白。
而且,通过上述两个案例的查询,可以清楚了解每一个主体涉及的债权、债务状况,分析每一个文体资信状况与履约能力。例如:以公司A为例,其背负针对公司M的500万元债务、针对王某B的50万元债务,但仅有针对刘某C的5万元债权与公司L的100万元债权。我们就可以判断:公司A背负债务较多,资信与履约能力较差。如果公司A背负更多单位债务,与此进行商务往来,就能得到交易风险的提示。
总之,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法院、银行、企业、个人整合起来,全民参与,人人都可发布自己的债权债务关系,人人都可以查询与自己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并通过债权债务数据库与互联网技术,有效整合利用起来,解决执行难问题,社会债权债务经济纠纷问题,进而打造全民参与的征信体系。
本发明实施提供的一种债权债务应用方法,用户可以是个人、银行、企业、事业单位等,如果待查询的民事主体和用户之间存在欠债关系,而用户可以查询该民事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自己的应收款或欠款问题。例如将民事主体的债权转让、抵销等。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保证用户的债权被追回,避免用户(本系统称为用户,法律上是债权人)因对债务人的债权无法查寻而错失追加欠款的机会。而法院也可以通过本系统,有效查寻被执行人(也即债务人)的债权财产信息,采取协助执行等措施执行回款。同时还可以尽量解决“三角债”、“多角债”等社会债权债务经济纠纷。另外,通过该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可以系统的了解到某一个民事主体是否存在失信行为等。大大降低执行成本与解决经济纠纷成本,建立高效、严谨、全民监督的征信体系。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债权债务应用系统,具体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接收单元201、查询单元202和发送单元203。
接收单元20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其中操作指令包括待查询的民事主体的唯一标识;
查询单元202,用于根据待查询的民事主体的唯一标识从预建立的债权债务关联关系的数据库中查询与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
发送单元203,用于将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发送给用户,以便用户根据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对民事主体执行有效措施。
可选的,系统还包括:
数据库建立单元204,用于建立债权债务关联关系的数据库。
可选的,数据库建立单元204具体用于:
获取每一个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数据,并获取与每一个民事主体分别对应的唯一标识;
根据第一民事主体和除第一民事主体之外的其他民事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数据,以及每一个民事主体分别对应的唯一标识,建立不同民事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联关系,并存储到债权债务关联关系的数据库,其中,第一民事主体为任一个民事主体。
可选的,数据库建立单元204具体用于:
通过对最高人民法院执行裁判文书库进行梳理获取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数据;和/或,获取不同民事主体自行上传至网络的债权债务关系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债权债务应用系统中各部件所执行的功能均已在上述实施例1中做了详细的介绍,因此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债权债务应用系统,用户可以是个人、银行、企业、事业单位等,如果待查询的民事主体和用户之间存在欠债关系,而用户可以查询该民事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自己的应收款或欠款问题。例如将民事主体的债权转让、抵销等。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保证用户的债权被追回,避免用户(本系统称为用户,法律上是债权人)因对债务人的债权无法查寻而错失追加欠款的机会。而法院也可以通过本系统,有效查寻被执行人(也即债务人)的债权财产信息,采取协助执行等措施执行回款。同时还可以尽量解决“三角债”、“多角债”等社会债权债务经济纠纷。另外,通过该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可以系统的了解到某一个民事主体是否存在失信行为等。大大降低执行成本与解决经济纠纷成本,建立高效、严谨、全民监督的征信体系。
实施例3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步骤。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债权债务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操作指令包括待查询的民事主体的唯一标识;
根据所述待查询的民事主体的唯一标识从预建立的债权债务关联关系的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
将所述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以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对所述民事主体执行有效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子在于,所述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债权债务关联关系的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债权债务关联关系的数据库,具体包括:
获取每一个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数据,并获取与所述每一个民事主体分别对应的唯一标识;
根据第一民事主体和除所述第一民事主体之外的其他民事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数据,以及每一个民事主体分别对应的唯一标识,建立不同民事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联关系,并存储到债权债务关联关系的数据库,其中,所述第一民事主体为任一个民事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每一个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数据,具体包括:
通过对最高人民法院执行裁判文书库进行梳理获取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数据;和/或,获取不同民事主体自行上传至网络的债权债务关系数据。
5.一种债权债务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操作指令包括待查询的民事主体的唯一标识;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查询的民事主体的唯一标识从预建立的债权债务关联关系的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发送给所述用户,以便所述用户根据所述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对所述民事主体执行有效措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库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债权债务关联关系的数据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子在于,所述数据库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每一个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数据,并获取与所述每一个民事主体分别对应的唯一标识;
根据第一民事主体和除所述第一民事主体之外的其他民事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数据,以及每一个民事主体分别对应的唯一标识,建立不同民事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联关系,并存储到债权债务关联关系的数据库,其中,所述第一民事主体为任一个民事主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建立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对最高人民法院执行裁判文书库进行梳理获取民事主体对应的债权债务关系数据;和/或,获取不同民事主体自行上传至网络的债权债务关系数据。
CN201810581440.9A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债权债务应用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88467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1440.9A CN108846739A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债权债务应用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1440.9A CN108846739A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债权债务应用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6739A true CN108846739A (zh) 2018-11-20

Family

ID=64211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81440.9A Pending CN108846739A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债权债务应用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673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8979A (zh) * 2019-07-23 2019-10-18 姜济安 一种利用闭循环数据链进行多边债权债务自动清算的方法
CN111625708A (zh) * 2019-02-28 2020-09-0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失信人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67228A (zh) * 2019-03-07 2020-09-15 安徽海汇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民商事纠纷化解系统及方法
CN111798320A (zh) * 2019-04-08 2020-10-20 安徽海汇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方政府性债务置换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30832A1 (en) * 2007-07-26 2009-01-29 Yung-Sung Chien Credit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effect credit extension
CN104376492A (zh) * 2014-12-18 2015-02-25 云南家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债权处理系统
CN104537560A (zh) * 2015-01-04 2015-04-22 青岛有容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网式债权债务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7657057A (zh) * 2017-10-19 2018-02-02 河北省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一种企业征信信息融合图形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30832A1 (en) * 2007-07-26 2009-01-29 Yung-Sung Chien Credit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effect credit extension
CN104376492A (zh) * 2014-12-18 2015-02-25 云南家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债权处理系统
CN104537560A (zh) * 2015-01-04 2015-04-22 青岛有容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网式债权债务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7657057A (zh) * 2017-10-19 2018-02-02 河北省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一种企业征信信息融合图形化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5708A (zh) * 2019-02-28 2020-09-0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失信人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67228A (zh) * 2019-03-07 2020-09-15 安徽海汇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民商事纠纷化解系统及方法
CN111798320A (zh) * 2019-04-08 2020-10-20 安徽海汇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方政府性债务置换方法及系统
CN110348979A (zh) * 2019-07-23 2019-10-18 姜济安 一种利用闭循环数据链进行多边债权债务自动清算的方法
CN110348979B (zh) * 2019-07-23 2023-08-25 姜济安 一种利用闭循环数据链进行多边债权债务自动清算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042989A1 (en) Asset-backed tokens
Lahiff Land reform in South Africa: a status report 2008
CN108846739A (zh) 一种债权债务应用方法及系统
CN113302638A (zh) 用于改进自动执行能源、计算、存储和其他资源的现货和远期市场中的分布式账本和其他交易的机器和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Waller The Inchonerence of Punishment in Antitrust
CN107220893B (zh) 一种平台计息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Sarel Property rights in cryptocurrencies: a law and economics perspective
Camba How Duterte strong-armed Chinese dam-builders but weakened Philippine institutions
Donald Smart precision finance for small businesses funding
US20120123893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ding Units Of Unique Valuable Assets
Ostern et al. Determining the idiosyncrasy of blockchain: An affordances perspective
Hongjin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in financial supply chain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IoT technology
TWM543422U (zh) 分散式保險回饋系統
TWI623901B (zh) 分散式保險回饋系統
Fiegenbaum Taking Corwin Seriously
Roumiantseva The eye of the storm: Software patents and the abstract idea doctrine in cls bank v. alice
Zhao Analysis of internet financ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e-commerce enterprises based on P2P business platform model
Nikolic Securitization of patents and its continued viability in light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conditions
Sandner et al. The Programmable Euro: Review and Outlook
Grundel et al. Applications of Blockchain in Taxation: New Administrative Opportunities
Abualhamayl et al. Towards Fractional NFTs for Joint Ownership and Provenance in Real Estate
Stein Rules vs. Standards in Private Ordering
Selmier Social capital and folk lending in China’s hottest financial market
Yang et al. Analysis of platform economic supervision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lockchain
WO2013091131A1 (zh) 一种知识资本量化长效激励机制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